化学②必修2.1《化学能与热能》PPT课件.ppt
合集下载
化学能与热能公开课课件-PPT

26
6
②反应物总能量小于 生成物总能量,反应
。
吸收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高
能
量
吸
收
能
反应物总能量低
量
反应进程
化学反应中,由总能量低的反应物生成总能量高的生 成物时,能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7
化学反应不仅遵循着质量守恒定律,也遵循着能量 守恒定律.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总能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
4. 常见的吸热反应
1.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2.Ba(OH)2·8H2O + 2NH4Cl=BaCl2 +2NH3↑+10H2O
3. 以C、H2 、CO做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高温
C+H2O====CO+H2
高温
C+CO2====2CO
4.弱电解质的电离
放电
5.N2+O2==2NO
吸热过程:
化学键的断裂、多数铵盐溶于水、金属原子
17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教材P33实验2-1
1.有气泡冒出; 铝与盐酸反应的 2.溶液的温度升高 过程放出热量。
18
教材P34实验2-2
1.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 生;2.玻璃片上的水结 Ba(OH)2·8H2O 成冰,玻璃片与烧杯底 与NH4Cl反应的 粘在一起;3.用手触摸 过程吸收热量。 杯壁下部,有凉的感觉。
断 键 吸 收 能 量
4×415KJ
成 键 放 出 能 量
4×415KJ
1mol H2 (1mol H-H)
1mol CH4 (4mol C-H)
6
②反应物总能量小于 生成物总能量,反应
。
吸收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高
能
量
吸
收
能
反应物总能量低
量
反应进程
化学反应中,由总能量低的反应物生成总能量高的生 成物时,能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7
化学反应不仅遵循着质量守恒定律,也遵循着能量 守恒定律.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总能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
4. 常见的吸热反应
1.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2.Ba(OH)2·8H2O + 2NH4Cl=BaCl2 +2NH3↑+10H2O
3. 以C、H2 、CO做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高温
C+H2O====CO+H2
高温
C+CO2====2CO
4.弱电解质的电离
放电
5.N2+O2==2NO
吸热过程:
化学键的断裂、多数铵盐溶于水、金属原子
17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教材P33实验2-1
1.有气泡冒出; 铝与盐酸反应的 2.溶液的温度升高 过程放出热量。
18
教材P34实验2-2
1.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 生;2.玻璃片上的水结 Ba(OH)2·8H2O 成冰,玻璃片与烧杯底 与NH4Cl反应的 粘在一起;3.用手触摸 过程吸收热量。 杯壁下部,有凉的感觉。
断 键 吸 收 能 量
4×415KJ
成 键 放 出 能 量
4×415KJ
1mol H2 (1mol H-H)
1mol CH4 (4mol C-H)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能与热能(PPT)

吸热反 应
3、注意问题:
物质反应开始时需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 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反应的热量变化与反应发生是否需要加热没有必 然联系。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需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 C.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 物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
(一)燃烧热
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 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 烧热。 例如,测得101 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 出393.5kJ的热量,这就是C的燃烧热。 C(s)+O2(g)
=
CO2(g);
ΔH=-393.5 kJ/mol
又如,由实验测得,101 kPa时 1molH2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 8 kJ/mol 的热量,这就是H2 的燃烧热。 热化学方程式为: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可以是整数可以是分数
H2(g)+Cl2(g) 2HCl(g);ΔH=-184.6 kJ/mol
(4)注意∆H的数值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 质的量的匹配。 (5)注意: “+、-” ,/mol 。
返回
例、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 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A、2C2H2(g) + 5O2 (g) == 4CO2 (g) + 2H2O(l);△H=−4bkJ/mol B、C2H2(g) +5/2O2 (g) == 2CO2 (g) + H2O(l);△H=2bkJ/mol C、2C2H2 (g) + 5O2 (g) == 4CO2 (g) + 2H2O(l);△H=−2bkJ/mol D、2C2H2(g) + 5O2 (g) == 4CO2 (g) + 2H2O(l);△H=bkJ/mol 解析:由于乙炔燃烧是放热反应,△H为“-”,可排除B、C项; 又因为生成4mol CO2应该放出热量4bkJ,故选A。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共15张PPT)

旧化学键 断裂
吸收 能量 (吸 热Q1) 反应物
化学反应
新化学键 形成
放出 能量E2 (放 热Q2)
生成物
当Q1<Q2 为放出能量(放热反应) 当Q1>Q2 为吸收能量(吸热反应)
任务2 宏观角度
课本《思考与交流》P33 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任务2 宏观角度
课本《思考与交流》P33 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点燃
化学反应 H2 + Cl2 == 2HCl
化学键
H—H
断 裂
吸 收 能
量
Cl —Cl
断 裂
吸 收 能
量
H—Cl
形 成
放 出 能
量
·· ··
电子式
H· +
·C····l: →
H
C··l ··
化学反应的实质: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微观角度)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课前预习 (电子书包“互动论坛”)
1、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所产生 的能量以什么形式呈现?从何而来?
2、石灰石经高温煅烧生成生石灰,高温提供的 热能在分解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任务1 微观角度
看电子书包“学习资源”:《 氢气和氯气反应中能 量变化动态演示》 1、从化学键的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放出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
反应过程
生成物总能量
吸收 能量
反应物总能量
反应过程
小结
(1)宏观: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中 能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 课件

I-I 152.7 H-Cl 431.8
C-C 347.7 H-I 298.7
?键能越大 化学键越牢固
含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ppt 课件
12
第十二页,共47页。
课堂练习一
在反应(Hfǎ2 +nyCìl2ng=) 2HCl 中,已知 H-H 键能为436kJ /mol ,Cl-Cl 键能为 247 kJ /mol ,H -Cl 键能为431kJ /mol ,判断(pànduàn)
破坏(1pmòohluHà-i) H键消耗(xiāohào)的Q能1kJ量,为 破坏 1mol O = O 键消耗的能量为 Q2kJ , 形成 1mol H- O 键释放的能量为 Q 3kJ 。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B ) A. 2Q 1 + Q 2 > 4Q 3 B. 2Q 1 + Q 2 < 4Q 3
ppt 课件
21
第二十一页,共47页。
规律:
能
量 反应物
能
量
生成物
放热 反应(fǎnyìng)
生成物
反应(fǎnyìng)过程
ppt 课件
第二十二页,共47页。
反应物
吸热 反应
反应(fǎnyìng)过程
22
练习(liànxí):
1 、在化学反应中,断裂(duàn liè)化_学_吸_键收__能需__量要 ,形成(xíng
?1. 铝与盐酸反应(fǎnyìng)的化学方程式:
。
?2. 在反应(fǎnyìng)过程中你将能看到什么现象?
?3. 用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你将采取
哪些简单易行的办法来了解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4. 要明显的感知或测量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你在实验中 应注意哪些问题?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ppt

(√ )
(3)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 )
(4)吸热反应在任何条件都不能发生
(× )
(5)Na 转化为 Na+时,吸收的能量就是该过程的反应热( × )
解析 是物理变化过程,其能量变化不能称为反应热。
(6)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 × )
解析 是物理变化过程,其能量变化不能称为反应热。
(
)
B.E1 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 能
C.正反应的热效应 பைடு நூலகம்H=E1-E2<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 ΔH=E1-E2<0,所以逆反应为放热
反应
题组一 活化能与反应热
1.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该图表示的正反应放热,ΔH 为 负值,逆反应吸热,ΔH 为正值。
I 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表示参加反应 物质的量 和 反应热
的关系的化学方
程式。
2.意义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物质 变化和 能量 变化。
如: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表示:2 mol 氢气和 1 mol 氧气反应生成 2 mol 液态水时放
解析
断裂 1 mol S—S 键吸收能量 280 kJ,断裂 3 mol F—F 键吸 收能量 3×160 kJ,则吸收的 总 能 量 为 Q 吸 = 280 kJ + 3×160 kJ=760 kJ,释放的总 能量为 Q 放=330 kJ×6=1 980 kJ,由反应方程式:S(s) +3F2(g)===SF6(g)可知,ΔH= 760 kJ·mol-1-1 980 kJ·mol-1 =-1 220 kJ·mol-1。
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PPT课件

小结:
能量公式化
E(生成物)-E(反应物)=△H
△H>0为吸热反应 △H<0为放热反应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 (2)能量守恒定律: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
(1)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总能量保持不变。
小结:
根据能量变化情况角度分: (1)化学上把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反应吸收热量。
化学反应方程式: Ba(OH)2· 8H2O+2NH4Cl==BaCl2+2NH3↑ +10H2O 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触
反应物成糊状的原因: 结冰粘结
结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思考: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实验2-3
现象
中和反应后溶液的温度比 反应前盐酸和氢氧化钠溶 液的温度高。
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⑴、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为例,用化学 键的观点分析反应的本质过程。
点燃
H2
H—H
断 开
+
断 开
Cl2
Cl —Cl
= 2HCl
形 成
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 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 程。
⑵、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结论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 应过程中放出热量,使溶 液混合物的温度升高。
分析:
酸碱反应的本质就是H+ + OH- = H2O 。 可得出推论:酸碱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反应中H+和OH-离子的量相等 ,生成水的 量相等,放出的热量也相等 .
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PPT课件

教学过程
二、提供素材:
为了能够解答上面所提出的问题,给出氢气和氯气 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发生爆炸的实验视频,并通过分 析得出爆炸的原因是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接下来, 引导学生通过化学键来分析推理,为什么该反应会放 热。 特色: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积极性 突出重点: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
教学过程
点燃
CO2
实验:氢气和氯气混合气体光照
H2
H —H
断 开 吸 收 能 量
+
Cl2
Cl —Cl
断 开 吸 收 能 量
光照
2HCl
· · · · : · Cl H· + · · → H Cl · ·
· · · ·
资料卡片
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
• 1.化学反应的发生必然伴随能量的变化 • 2.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 化的主要原因 • 3.一个反应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取决于 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成键放出总能量的相 对大小
通过PPT展示书上的示意图,发现,一个化学反应 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 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教学过程
六、即时演练
现场让同学们做两道选择题,及时反馈学生们的 课堂吸收情况,并巩固这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
THANK YOU!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Ⅱ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C + O2
1、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B. C. D.
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的能量一定高于D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 能发生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所有物质的内部都“储存”有能量,而 且这些能量都是相等的 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 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化学反应的过程实质是断开旧化学键 形成新化学键的过程
化学能与热能PPT教学课件

化学变化中除有新物质生成外,
常伴随着放热、发光、变色、放出
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发生。
利用化学反应:
一是制取新物质; 二是利用反应中的 能量.
一飞冲天:“神舟”五号发射实况回放
小结
1、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伴 有能量变化,常表现为热量 变化 (还有光能、电能等)。
放热反应: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有热量吸收的化学反应
思考与交流: 在设计实验装置和操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用隔热装置,尽量减少热量散失;
(2)酸碱的量要准确:n=C×V
a、浓度要越精确越好 b、量体积的容器越精确越好,最好用移液管
(3)温度计越精确越好 (4)注意控制反应时间 (5)多做几次,取平均值
分组实验 3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反应物及 酸 HCl 20mL 1mol/L HNO3 20mL 1mol/L 其用量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分组实验 1:盐酸与铝片的反应
现象
结论
有气泡放出,温度升高。 反应放出热量。
分组实验 2: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现象
结论
有刺激性气味,烧杯底部 反应吸收热量。 很冷,烧杯下面的玻璃片
被冻在一起。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
着能量的变化
B.物质燃烧和中和反应均放出热量 C.分解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决定于生成
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巩固练习:
1.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
A.生石灰
常伴随着放热、发光、变色、放出
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发生。
利用化学反应:
一是制取新物质; 二是利用反应中的 能量.
一飞冲天:“神舟”五号发射实况回放
小结
1、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伴 有能量变化,常表现为热量 变化 (还有光能、电能等)。
放热反应: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有热量吸收的化学反应
思考与交流: 在设计实验装置和操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用隔热装置,尽量减少热量散失;
(2)酸碱的量要准确:n=C×V
a、浓度要越精确越好 b、量体积的容器越精确越好,最好用移液管
(3)温度计越精确越好 (4)注意控制反应时间 (5)多做几次,取平均值
分组实验 3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反应物及 酸 HCl 20mL 1mol/L HNO3 20mL 1mol/L 其用量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分组实验 1:盐酸与铝片的反应
现象
结论
有气泡放出,温度升高。 反应放出热量。
分组实验 2: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现象
结论
有刺激性气味,烧杯底部 反应吸收热量。 很冷,烧杯下面的玻璃片
被冻在一起。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
着能量的变化
B.物质燃烧和中和反应均放出热量 C.分解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决定于生成
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巩固练习:
1.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
A.生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