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儿研所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doc

合集下载

DST(0-6岁小儿发育筛查量表)

DST(0-6岁小儿发育筛查量表)

DST(0-6岁小儿发育筛查量表) DST(0-6岁小儿发育筛查量表)1.简介1.1 背景和目的1.2 适用人群1.3 评估内容2.评估项目2.1 运动发育a. 头控能力b. 翻身能力c. 爬行能力d. 坐立能力e. 站立能力2.1.6 行走能力2.1.7 跳跃能力2.2 语言和沟通能力a. 语音能力b. 词汇理解和使用c. 声音模仿d. 眼神交流e. 手势和指示理解2.3 认知发展a. 视觉注意力b.听觉记忆c. 视觉认知d. 触觉认知e. 空间认知2.3.6 数量概念和计数2.4 社交和情绪发展a. 父母关系互动b. 异性关系互动c. 同性关系互动d. 社交焦虑e. 情绪控制3.评估方法3.1 统一操作流程3.2 评估工具和设备要求3.3 评估指标和判定标准4.评估结果解读4.1 评估报告解读4.2 结果分类和建议4.3 注意事项和训练指导5.相关法律名词及注释5.1 发育筛查发育筛查是指通过对婴幼儿进行系统的观察、测评和询问,确立其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发育状态和潜在问题,以及早期发现和干预婴幼儿发育障碍和风险因素的一种方法。

5.2 评估内容评估内容指的是对婴幼儿各方面发育水平进行评估,包括运动发育、语言和沟通能力、认知发展以及社交和情绪发展等方面。

5.3 评估项目评估项目是指针对不同发育领域的具体能力进行评估,如头控能力、语音能力、触觉认知等。

5.4 评估方法评估方法是指对婴幼儿进行评估的具体操作步骤和使用的工具与设备。

5.5 评估结果解读评估结果解读是指根据评估报告中的得分和标准,对婴幼儿的发育水平和潜在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

6.附件附件1:________DST评估表格附件2:________DST评估指南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考附件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发育筛查:________通过对婴幼儿进行系统的观察、测评和询问,早期发现和干预婴幼儿发育障碍和风险因素的一种方法。

0-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儿心量表)

0-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儿心量表)
108 叫爸爸妈妈有所指 R 109 向他/她要东西知道给 110 穿衣服知配合 R 111 共同注意 R
27 月龄 146 独自上楼 147 独自下楼 148 模仿画竖道 149 对拉锁 150 认识大小 151 正放型板 152 说 7-10 个字的句子 153 理解指令
154 脱单衣或裤 R 155 开始有是非观念
4 月龄 30 扶腋可站片刻 31 俯卧抬头 90° 32 摇动并注视花铃棒 33 试图抓物 34 目光对视* 35 高声叫 R 36 咿语作声 R 37 找到声源 38 注视镜中人像 39 认亲人 R
9 月龄 77 拉双手会走 78 会爬 79 拇食指捏小丸 80 从杯中取出积木 81 积木对敲 82 拨弄铃舌 83 会欢迎 R 84 会再见 R
48 月龄 193 独脚站 5s
112 独走自如
113 自发乱画 114 从瓶中拿到小丸 115 翻书两次 116 盖上圆盒 117 会指眼耳鼻口手 118 说 3-5 个字 119 会脱袜子 R
30 月龄 156 独脚站 2s
157 穿扣子 3-5 个 158 模仿搭桥 159 知道 1 和许多 160 倒放型板 161 说出图片 10 样 162 说自己名字
项目 大运动 精细动作 适应能力 语言 社会行为 项目 大运动 精细动作 适应能力 语言
1 月龄 1 抬肩坐起头竖直片刻 2 俯卧头部翘动 3 触碰手掌紧握拳 4 手的自然状态 5 看黑白靶 6 眼跟红球过中线 7 自发细小喉音 R 8 听声音有反应* 9 对发声的人有注视 10 眼跟踪走动的人
6 月龄 49 俯卧翻身 R 50 会拍桌子 51 会撕揉纸张 52 耙弄到桌上一积木 53 两手拿住积木 54 寻找失落玩具 55 叫名字转头 56 理解手势

0 岁~6 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

0 岁~6 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

0 岁~6 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0岁到6岁,孩子们就像一颗颗小小的种子,慢慢地发芽、成长、开花。

每个小家伙的成长轨迹都不尽相同,但总是让人既惊叹又焦虑。

很多家长都会问:“我家宝贝正常吗?是不是发育迟缓了?”这时,0岁~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就派上用场了。

它像是一个温柔的“导航仪”,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是否在按时、按部就班地成长。

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朋友家玩,她家孩子刚满一岁,正好到了爬行的年纪。

那时候,孩子对爬行这件事似乎没有兴趣,看到地上好玩的东西,也只是伸长脖子,死死盯着,嘴里还“呜呜”叫个不停。

妈妈就有点着急了,“她是不是不行啊?是不是有问题?你看别人家都开始爬了。

”我就笑着安慰她,“别急,孩子们的节奏不一样,有的早有的晚,得看看她是自己不想爬,还是有其他问题。

”然后,我就开始用这张“发育评估量表”上的标准,和朋友聊了聊孩子的成长情况。

评估表上有个项目,就是看孩子什么时候开始主动爬行,如果孩子能稳定地支撑自己的上半身,然后四肢开始弯曲,就算是正常的爬行行为了。

如果没这步,可能就得留意一下发育的进度。

而且,孩子在这一阶段,有的就特别喜欢扶着家长的手站着,先学站再学爬,反而爬的时间推迟了。

所以,有时候,家长们太焦虑,容易忽视了这些“小偏差”。

而且,孩子的个性也各有不同,有些就是特别喜欢慢悠悠地、按自己节奏走。

这时候,我们就得注意“发育评估量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动作协调性。

评估表里,关于动作的描述很细致,特别是对孩子的手脚协调能力,眼睛跟手之间的配合,都会有对应的分数。

比如孩子能否独立用勺子吃饭,能不能在画纸上乱涂乱画,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往往能反映出孩子的发育水平。

回到我朋友家,她的小宝贝虽然没有开始爬行,但却已经能抓住勺子自己吃饭了。

这一看,问题其实不大,可能只是她喜欢站着不愿意趴下。

根据这个标准,妈妈就松了口气,“哦,原来是这样,不是我家的问题。

”通过发育评估量表,家长可以清楚地了解孩子在各个阶段的具体行为表现,放心多了。

0岁到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

0岁到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
表A.10岁~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儿心量表-Ⅱ)
项 目
1月龄
2月龄
3月龄
4月龄
5月龄
大 运 动
O1抬肩坐起头竖直片刻
D11拉腕坐起头竖直短时
口21抱直头稳
□30扶腋可站片刻
口40轻拉脑部即坐起
O2俯卧头部翘动
012俯卧头抬离床面
□22佣卧拍头45°
□31份卧抬头90°
□41独坐头身前倾
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
□51会断揉纸张
□61祀弄到小丸
口70拇他指捏小丸
□79拇食指捏小丸
□88拇食指动作热练
052杞弄到桌上一积木
□62自取一积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取另一块
□71试图取第三块积木
□80从杯中取出积木
适应能力
053两手拿住积木
□63积木换手
口72有意识地据铃
□81积木对敲
□89章掉扣积木杯玩积木
O54寻找失落的玩具
□47对镜有游戏反应
O10眼跟踪走动的人
□20退引时有反应
□29灵敏模样
039认亲人*
□48见食物兴奋
项 目
6月龄
7月龄
8月验
9月龄
10月龄
大运动
□49仰卧翻身”
O59悬重落地姿势*
□68双手扶物可站立
077拉双手会走
□86保护性支撑*
050会拍桌子
□60独坐直
□69独坐自如
078会爬
□87自己坐起
064伸手够远处玩具
□73持续用手追逐玩具
□82报弄铃舌
O90寻找盒内东西
口26眼跟红球180*
□35高声叫
□45拿住一积木注视另一积木

0~3岁婴幼儿综合能力发展评估量表龄.docx

0~3岁婴幼儿综合能力发展评估量表龄.docx

0~3 岁婴幼儿综合能力发展评估量表(15 月龄)此量表由身体运动与控制、探索与操作、听觉言语和社会适应四个分量表构成。

答题要求如下:1.仔细阅读问题,然后根据最符合孩子目前实际情况的选项,在“能”、“不能”后面的方框中画√;评价标准:能——按照题目要求,确实能做到;不能——按照题目要求,还做不到。

2.每个能力项分量表都找到底色标志为灰色的对应的题目开始作答。

以“身体运动与控制”分量表为例:底色标志为灰色的题目对应的序号为23~26 。

3.答完底色标志为灰色的题目,再向前做题,到连续6题都答“能” 或者该分量表前面没有题了,然后向后做题,到连续 6 题都答“不能”或者该分量表后面没有题了,则停止。

4.四个分量表答题规则相同。

回答问题之前请先完整填写您和宝宝的资料,我们会为您填写的信息保密。

基本信息:则停止;测评日期:年月日孩子姓名:孩子生日:年月日这是第次测评孩子性别:男□女□您的姓名:您常用的联系方式:您的所在地(详细到市/ 镇):评估量表:第一部分身体运动与控制序号题目8宝宝为了握住高处的物体,能够用脚尖踮着,支撑站立吗?宝宝能站着时,自己能坐下;然后,大人牵着他的手,能够再站起9来吗?10宝宝已经学会各种爬的动作。

如往前爬、向后爬、膝肘爬、手膝爬。

11能扶住栏杆走三步以上,一边走,一边移手12宝宝可以不扶任何物体,独自站立一小会儿吗?13大人牵着宝宝的一只手,宝宝能够双脚交替走吗?14宝宝能够推着童车或其他物体向前走吗?15宝宝独自站立时,能够将两手高举吗?16宝宝坐在凳子上,能够用两手支撑站起来。

17宝宝能够拎着小筐或拿着小盒站起来,同时向前走两三步。

18宝宝能够自己从椅子上下来,也能爬上椅子坐下。

19宝宝能够独立迈小步,走稳 2 米左右,并能迈门槛。

20宝宝能手脚并用爬上四至五级台阶吗?21能面向爬上大人的椅子,然后转身坐下。

让宝宝站着,给他一个皮球然后说“把球扔过来”,宝宝会把球朝22大人扔过来,身体不失平衡。

发育行为评估量表

发育行为评估量表
表现出分享、合作和关心他人的行为
是/否
情感发展
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多样化
是/否
适应新环境和变化
是/否
情感认知
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有适当的认知
是/否
认知发展
学习能力
符合年龄水平的学习能力
是/否
问题解决
能够解决简单的问题和面对挑战
是/否
语言发展
语言理解
语言理解符合年龄水平
是/否
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清晰、流利
是/否
发育行为评估量表
个人信息
姓名
出生日期
评估日期
生理发展
身体生长
身高
体重
运动技能发展
爬行、走路、跑步
符合/轻微延迟/中度延迟/严重延迟
精细动作发展
手眼协调、使用工具
符合/轻微延迟/中度延迟/严重延迟
社交行为
同龄互动
愿意与同龄人互动
是/否
与他人交往时的目光接触和身体语言
符合/轻微延迟/中度延迟/严重延迟
合作与关怀
总体评价
请在以下方面对儿童的整体发展进行评价正Leabharlann 发展/轻微延迟/中度延迟/严重延迟
附加评论
提供额外的评论或关于儿童发展的其他信息

0~6岁儿童发育评估量表

0~6岁儿童发育评估量表

0~6岁儿童发育评估量表主要包括以下五大方面:
1. **大运动**:这是指孩子身体的大幅度动作,如抬头、翻身、坐、爬、走、跑等。

通过这些动作,可以评估孩子的协调性、平衡感和肢体运动能力。

2. **精细运动**:这是指孩子利用手和手指的能力来操作物体、完成任务和表达思想的活动。

例如,抓握、涂鸦、搭积木等。

这些评估可以帮助了解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认知水平**:这涉及到孩子的学习、记忆、思维、语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通过词汇量、形状和颜色的识别、排序和组织能力等来评估。

4. **语言能力**:这主要评估孩子的口语表达和理解能力,包括发音、词汇量、语法和语言流畅性等。

5. **社交行为**:这涉及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如分享兴趣、情感交流、遵从指令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年龄段来进行发育评估,例如2-3岁、3-4岁、4-5岁和5-6岁儿童的不同发展特点。

儿童发展评价量表

儿童发展评价量表

儿童发展评价量表1. 身体发育
- 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指标
- 大小肌肉发育
- 视力、听力等感官发育
2. 认知发展
- 注意力集中
- 记忆力
- 理解力
- 推理能力
- 创造力
3. 语言发展
- 听力理解
- 表达能力
- 词汇量
- 语法运用
4. 社会性发展
- 情绪控制
- 自理能力
- 人际交往
- 合作能力
- 责任心
5. 心理健康
- 自尊心
- 自我意识
- 情绪稳定性
- 适应能力
6. 学习兴趣
- 好奇心
- 求知欲
- 专注力
- 学习主动性
评价方式可采用量化打分、观察记录、访谈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儿童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为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 0-6 岁) 指导语 首都儿科研究所( 1999 年)

实施方案 1、计算实足月龄:以月龄为单位。 首先计算出实足年龄,即几岁几月零几天,再把岁和天数均换算为月,以月 龄为单位。 月变日为一月 =30日 岁变月为一岁 =12月 例 1: 测验日期 94 年8月13 日 出生日期 93 年8月26 日 0 岁 11月 17 天=月

例 2: 测验日期 94 年8月13 日 出生日期 91 年9月20 日 2 岁 10月 23 天=月

2、标记主测月龄:用△标记。在主测月龄前以△标记,以示此月龄为该儿童的 实际月龄。 3、测查顺序:以先易后难为原则。 先查动手的项目,如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再查语言、社交,最后查大 运动。 4、记录结果:通过的项目用○表示,不通过的项目用×表示。 5、测验结束:不管主测月龄的项目是否通过,向前测二个年龄组的项目要通过, 向后测二个年龄组的项目不通过。 6、计分方法: 1 岁以内: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一分,有二个项目各为分。 1 - 3 岁: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三分,有二个项目各为分。

4 - 7 岁: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六分,有二个项目各为 3 分。

计分方法:先找出基础得分,按领域计算,把连续通过的项目读至最高分,再把 不通过的项目抛开(不计算),把后边得分的项目逐项加上,即为该领域的分数。 注意事项: 1、测试的环境要安静,光线明亮,年龄小的儿童允许一位家长陪伴。 2、严格按指导语进行操作,不要家长插话,不解释指导语,如“倒”、“孔”,防 止暗示、启发、诱导。 3、要熟记项目名称,掌握操作方法及通过标准。 4、检查者的位置要正确,桌面要干净,测查箱内的用具不要让儿童看到,用一 件取一件,用毕放回。 5、向家长解释要恰当,注意技巧,尤其是对发育落后的儿童更要慎重。

测查用具 1、诊查床:一般医用诊查床或一般单人床。 2、围栏床:小孩用单人小床。四周有转栏,栏高 55×宽 65×长 125厘米。 3、小桌:小孩专用长方形桌子。长 70 厘米、宽 35 厘米、高 40 厘米。 4、小椅:小孩用带靠背木椅。 5、逗引玩具:塑料吹气玩具 1 个、网球 1 个、拨浪鼓 1 个、红色方木 10 块、乳

酶生药片适量、16 开白报纸数张、无色透明药瓶 1 个、大腊笔 1 支、四孔黑衣扣 5 粒、塑料绳 1 根、小人书 1 本、红线球 1 个、手帕 1 块、方或圆盒 1 个、5 分硬币 1 枚、玩具车 1 辆、药瓶 1 个、圆盒 1 个、型板 1 套、大小圆塑料片各 1 个、图片 1 片、饼干数块、无柄水杯 2 个、有柄水杯 1 个、洋娃娃 1 个、铃铛 1 个、上光板 1 块、筷子 1 双、花生米数粒、塑料拼板 1 套、图片 1 套、线绳 1 根、拼小人木块 1 副。 6、楼梯 1 副。规格: 平台长 50×宽 60×高 50 全梯长 160 厘米 梯面宽 25×高 17×长 60 梯栏(从梯面计算) 40 厘米 栏长 70×50×70 厘米 0-6 岁量表指导语 测资项目 操作方法 婴儿仰卧, 主试者站在小儿脚前, 面对小儿 1 月 弯腰、微笑、说话,直到小儿注视到主试者

1、拉腕坐起, 头竖直 的脸。这时主试者轻轻握住小儿两只手腕,

片刻 将小儿拉坐起来,观察小儿控制头部的能 力 . 2、触碰手掌紧握拳 小儿仰卧,主试者将食指放入小儿手掌中

小儿仰卧,主试者用右手提起红球 ; 使红球 在小儿脸部上方 26 厘米处轻轻晃动以引起 3. 眼跟红球过中线 小儿注意, 然后把红球慢慢移动, 从头的一 侧沿着弧形, 移向头的另一侧, 注意观察小 儿头部和眼睛的活动,可重复 3 次

4. 听声音有反应 婴儿仰卧, 在小儿一侧耳上方 9 原米处轻摇 铜铃,观察小儿的反应 .

5 自发细小喉音 ( R) 婴儿仰卧、清醒他 / 她的发音 . 6. 眼跟踪走动的人 婴儿仰卧,主试者在小儿视线内来凹走动, 2 月 7. 拉腕坐起头竖直 操作方法同第一项 " 拉腕坐起头竖直片刻 " 短时

8. 俯卧头抬离床面 将婴儿俯卧在一平面上 ( 小床上 ) 脸朝下躺 着,用玩具逗小儿抬起头来。 9. 拨浪鼓留握片刻 将拨浪鼓塞在婴儿手中, 10. 立刻注意大玩具 婴儿仰卧,用大吹塑玩具在婴儿面前晃动. 11. 发 a 、0、 e 等母 逗引小儿发音

音( R)

婴儿仰卧, 主试者弯下腰, 对小儿点头微笑 逗引时有反应 或说话,逗引小儿玩,观察反应。但不要碰小儿的面孔或身体来引出这一反应 . 3 月

13. 俯卧抬头 操作方法同第 8 项“俯卧头抬离床面”

14. 抱直头稳 将小儿抱起, 放于直立位置, 观察小儿控制 头部的能力 . 15. 两手握一起 婴儿仰卧,将小儿双手合在一起. 16. 握拨浪鼓 30 秒钟 小儿仰卧,将拨浪鼓放入小儿手中. 小儿仰卧, 主试者把红球举到离小儿脸上方 20 厘米处,摇动红球引起小儿注意,然后 17. 眼跟红球 180 °将球从头的一侧向中央,再向头的另一侧 (180 度 ) 慢慢移动 . 注意观察小儿头部和眼睛的活动,可重复做 3 次 . 。

18.笑出声 ( R) 逗引小儿笑,但不得接触小儿身体 .

通过标准 当把小儿拉坐起来时,小儿头可自行竖直片刻,约 2 秒钟。

小儿能将拳头握紧。 当主试者把红球移 i 句巾央时,婴儿能用他 / 她的眼睛跟踪看着红球转过中线,小儿的头部旋转或不旋转均 可、但应由定小儿注视着红球 .

听到铃声会转头、眨眼、皱眉、改变活动 ( 动作减少、增多或停止活动人一般情况下反应时间很短促,但要肯定有明确听到声音的表现。 能发出任何一种细小柔和的喉音。 眼睛随走动的人转动,

小儿头可自行竖直 5 秒, 可自行将头抬起离开床面,下颌离开床面即可通过。 握住拨浪鼓 2 - 3 秒钟不松手 . 可立刻看到玩具并注视着 .

能发 a 、 O 、 c 等元音,

婴儿会微笑、发声或子脚乱动等反应。

可自行将头抬离床面,面部与床面呈 45 度角 .

将头举正并且稳定 10 秒钟以上。 能将双手握在一起玩 3-4 秒钟. 能自己握住拨浪鼓 30秒钟.

小儿用眼及头跟随红球转动 180 度 ( 从一侧到另一侧 )

小儿发出 " 咯咯 " 笑声 . 也可询问家长过去有无此种笑声 . 19.灵敏模样 3 主试者观察小儿对周围人和环境有何反应

主试者观察小儿在无人逗引时的表情 ( 站在 20.见人会笑 ( R) 小儿面前,不要先对小儿作出社交性接

近 ) . 4 月 将婴儿俯卧在一平面上(小床上),脸朝下

21.俯卧抬头 90° 躺着,用玩具逗引小儿抬起头来。

22.扶技腋可站立片 扶小儿腋下, 置于立位后放松主试者手的支

刻 持 23.摇动并注视拨浪 小儿仰卧, 将拨浪鼓放汝小儿手中, 鼓励小

鼓 儿摇动。 桌前上放一小丸,用手指示意给小儿看 . 主 24.偶然注意小丸 试者可以指点小丸或把小丸动来动去, 以引

起小儿注意。

25.找到声源 抱坐,主试者在小儿耳侧 15 厘米处水平方 向摇铃。 26.高声叫( R) 观察小儿在高兴或不满时的发音. 27. 伊语作声( R) 观察小儿安静时的发音

28. 认亲人( R) 观察小儿在看到母亲或其他亲人或听到亲 人声音后的表情变化。 5 月 小儿仰卧位, 主试者拉住小儿两手, 轻轻一

29. 轻拉腕部即坐起 拉到坐的位置。

30. 独坐头身前倾 将小儿以坐资置于床上

31. 抓住近处玩具 抱坐,桌上放一玩具, 玩具如拨浪鼓放在距 小儿手掌一侧 25 厘米处,鼓励小儿取玩具。

32. 拿住一方木注视 抱坐,主试者先放一块积木在小儿手中, 再 放另一块积木于桌上, 观察小儿对第二块积 另一方木

木的反应。

33. 对人及物发声 ( R) 观察小儿在看到熟悉的人或玩具时的发音

观察小儿看到奶瓶、 饼干、水等食物时的反 34. 见食物兴奋( R)

6 月 35. 仰卧翻身( R) 仰卧,用玩具逗引小儿翻身。

36. 会撕纸 ( R) 将一张 16 开纸放入小儿手中,使小儿能抓 住纸的两边,注意观察小儿反应。

37. 耙弄到桌上一方 抱坐,放一积木在桌子上, 小儿易于够到处, 木 观察小儿反应。

38. 两手同时拿住两 坐位,递给小儿两块积木。 块积木

以红球逗引小儿注意, 红球放的位置与小儿 39. 玩具失落会找 双眼在一水平上, 主试者手提红球, 当小儿 注意到红球后, 立即松手使红球落地, 此时

眼会东张西望,表悄活泼并跟踪行走的人或活动玩具 .

见到人就自行笑起来,主动地进行社交活动 .

可自行将头抬离床面呈 90 度。 可用自己双腿支持大部分体重 2 - 3 秒钟。

小儿可将于中的拨浪鼓拿到眼中线注视,并能主动摇动数下。

小儿明确地注意 ( 看 ) 到小丸 1 - 2 次。

可回头找到声源 . 一侧耳通过即可 会高声大叫, 自言自语,无音节,无意义 见到母亲或其他亲人时,小儿变得高兴起来。

小儿能自己用力坐起,头部无后滞现象。

独坐 5 秒钟以上,头身向前倾,用手撑床面。

小儿可用一手或双手抓取玩具。 小儿拿着放在他 / 她手中的第一块积木,当第二块积木拿近时,目光立即跟随过来, 明确地注视第二块积木。咿咿呀呀,发出像说话般的声音,小儿对人或玩具“说话”

当小儿看到奶瓶或母亲乳房时,表情激动,两眼盯着,表现出高兴要吃的样子,此时食物尚未碰到小儿嘴唇。

从仰卧自行翻到侧卧位。

能用双手将纸撕破。 小儿伸出手去触碰到积木,并且抓握到,要求必须把积木拿起来,离开桌面,而不仅仅只是保持接触。

可以双手分别接两块积木,一手拿一块并同时握在手里至少 10 秒以上。红球落地后,幸而立即低下头向地上寻找红球,有寻找球的动作,但不一定找到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