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民国的建立
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第3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秋瑾 (1875—1907)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孙中山与临时 参议院议员合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蔡锷
部分条文
(1882—1916)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之间的关系 (1)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同时又为戊戌变法开 辟了道路。 (2)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 础。
(3)跨越公元前后的(即跨元年)时间段计算:两个年代相加再减一。 (4)年代换世纪:从某个年代的百位数算起,百位数加 1,其他不变。 (5)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 年 公 元纪年=民国纪年+1911 年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材料:某学者撰文说:“从前皇帝自称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 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个被人家看作 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 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3.清朝统治结束的标志是 1912 年宣统帝下诏退位,辛亥革命是清朝 统治结束的原因而不是标志。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 面。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宋教仁 二次革命
国民党
中华民国约法 二十一条
总统制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辛亥革命 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花岗七十二烈士
1911
清王朝
黎元洪
袁世凯
主题0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A.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B.宣传维新思想,号召变法图强 C.号召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5.(2022·四川攀枝花·9)“他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中国人民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
他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白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
价的人物( B )
A.领导了公车上书
B.建立了中国同盟会
C.参与了北伐战争
D.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B
核心考点2-辛亥革命
革命 萍浏醴起义 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志士 浙皖起义 秋瑾
的奋 斗
广西起义
孙中山亲自领导
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时间 1911年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探索层面 政治制度
清政府仍然存在,直到1912 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 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核心考点2-辛亥革命
性质 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
专制制度的终结;
影响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
辛
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徐锡麟
秋瑾
黄兴绝命书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湖北军政府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 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淸帝退位诏书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辛亥革命后,整个社会为之一“新”……谁敢帝制自为者,成了人 人讨伐的对象,谁还拖着辫子,抱着老黄历就成了封建余孽。革命 派以振兴实业为己任,各级政府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振兴实业的法 令和条例。据不完全统计,1912年一年内创立的各种实业团体就有 40多个,所设工厂1502家。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背景
材料一: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
独立形势图
材料二:
材料三:
政治基础: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 清朝土崩瓦解。
思想基础: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组织基础: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
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资产阶 级革命
兴中会 成立
1894 北洋政 府统治
同盟会 成立
1905
中华
武昌 民国 起义 成立
《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二次 2月 3月 革命
护国 运动
1911.10 1912.1 清 袁世凯 1913 帝 任临时 退 大总统 位
Hale Waihona Puke 1915 1916.6袁世凯 袁世凯逝世 复辟 军阀割据
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图片链接及过程:
2月13日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2月15日 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 大总统
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4月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 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中华民国的建立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 总统
大总统誓词
五色旗象征 五族共和
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 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 锦绣河山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 和平永保。
—《中华民国国歌》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于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 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894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成立革命政党同盟会∙时间地点:1905.8日本东京∙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机关报:《民报》∙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辛亥革命∙早期斗争∙结果:失败∙原因:条件不够成熟,力量比较单薄∙评价: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武昌起义∙起义力量:湖北新军(清政府腐朽严重)∙结果: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影响:1911年11月下旬,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全部独立,支持革命∙意义:君主专制总终结推动思想解放打开进步潮流的闸门∙中华民国的建立∙时间地点:1912年1月1日南京∙成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法则,是辛亥革命重要成果∙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过程:逼迫宣统帝退位-孙中山让出大总统职位-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成功原因∙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支持∙拥有强大的军事背景∙大耍两面派阴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二次革命∙起因:1913年春袁世凯刺杀宋教仁∙袁世凯复制帝制∙1914年初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选举法∙接受日本“二十一条”∙以1916年为元年∙护国战争∙原因:袁世凯的复辟活动∙1916年3月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护国战争结束∙军阀割据∙起因: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影响:大小军阀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混乱之中∙。
3.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美国有着民主的传统,崇尚
结果不同
法制;1787年宪法有着深厚
的原因
的社会基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责任内阁制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 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被袁世凯废除,存时短暂 近代中国封建主义根深蒂固,软弱的 民族资产阶级照搬西方模式,没有找 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缺乏根基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6. 领导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11日领导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 __资__产__阶__级__共__和__国__宪__法___性质的重要文件。
二、评价 孙中山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线2·纵横学史 民族危机下的时代呼声——大众传媒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5. 民本思想及其实践
返回目录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返回目录
易错辨析 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制度是封建制度的一部分, 属于政治制度),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直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才 结束。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振兴中华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成立中国同盟会时间1905年8月地点东京目的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机关报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阐发为民族民生的三民主义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意义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民报民权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领导辛亥革命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
(完整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民国的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三单元复习学案教学目标:1、知道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革命历程.2、2、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的不同观点3、记住中华民国的建立,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性质• 知识梳理:(比一比,谁梳理的全面)一、孙中山组织和领导了哪些革命活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基础有哪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人和刊物)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组织基础有哪些?(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了哪些武装起义?五、总结辛亥革命的成果有哪些?合作探究: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 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 “民权”、“民国” 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总数达 4200万份,“读报者虽然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货私人议论,几乎下等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 文学来源于生活。
鲁迅小说《阿Q 正传》里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可怜可悲的中国最底层的农村百姓的形象,他想投靠革命便把自己的辫子绕起来用一根筷子别在头顶, 最后却落得被处死的悲惨下场。
材料三 孙中山临终前也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根据材料一,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2)根据材料二、三辛亥革命的成效如何?思维导图: 1、 成立兴中会:时间 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2、 1895年与 ________ 筹划广州起义。
3、 成立同盟会:时间 _________ ,地点 _______ 机关报 _______纲领_: _________指导思想: _______性质: ___________2、武昌起义:(1)时间 ⑵结果: ___ (3)意义 __________ 1、 _____ 时间 地点 2、 _____ 宣统帝退位时间3、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间 地点4、 ______________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 性质 ____________意 义 1、 二次革命原因2、 袁世凯复辟帝制采取的内外政策3、护国战争的过程及结果4、军阀割据 ________________检测试题1、革命志士的奋斗: ______________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单项选择:1、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分别是()A.兴中会同盟会B.华兴会强学会C光复会兴中会 D.华兴会同盟会2、中国同盟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这主要是指()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B积极发动人民参加革命C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 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体现天赋人权C规定了民主共和政体D•体现了三权分立4、、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的临时大法②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4、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A. 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B.专制统治的结束B. 封建统治的结束D.君主立宪制的结束二、材料分析:材料一:1894 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了“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一一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材料二:1903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时说:“革命为唯一法宝。
3.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释
11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
知
1882年
20世纪初
识
三国同盟形成 三国协约成立
框
架
1914年
1918年
时 序 坐
标 1.三民主义:①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
生主义组成。②其中民族主 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王朝的
名 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它是三 民主义的核心,即
(1)政治上: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_清__王__朝_的反动
辛
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__君__主__专__制__制__度__的终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 和国;
亥 革 命
历史 意义
(2)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 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 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 的闸门;(2019.5、2010.3)
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
5. 近代以来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瓦解的三件大事。(P76)
6.妇女地位的提高。(P208)
时期
表现
中国 辛亥革命后 劝禁女子缠足,女子进入休闲娱乐场所
世界
近代工业革 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自身社会地位的提高
命后
创造了条件
二战以后
(1)妇女获得更多知识与技能,参加社会工作(如英国首相 撒切尔夫人); (2)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 视公约》
辛亥革命
组织形式 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会”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领导阶级 旧式农民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思想、 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天朝田亩 资产阶级民主、平等、自由思想,三
中考历史复习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①③② D.②④①③
14.(2018·南充·历史理解)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 要求之一。以下因B 果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
A.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5.(2019·绵阳)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 写到:(它)之取代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 前会无思古想人的的一变大化 跃, 进它 。否 这定 里了的整“个它集”权是体指制( ,是)C政治制度和社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6.(2019·自贡)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B 程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此后一个多月,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功绩: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 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 门。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体现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的哪些爱国情怀。
勇于探索、创新、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情怀。
命题点3 中华民国的创建 10.(2018·遂宁)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最大
C的不同之处在于( ) A.以自强求富为口号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建立中华民国 D.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革命历程.
2、2、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的不同观点.
3、记住中华民国的建立,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性质.
知识梳理:(比一比,谁梳理的全面)
一、孙中山组织和领导了哪些革命活动?
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基础有哪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人和刊物)
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组织基础有哪些?(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
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了哪些武装起义?
五、总结辛亥革命的成果有哪些?
合作探究: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然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货私人议论,几乎下等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 文学来源于生活。
鲁迅小说《阿Q 正传》里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可怜可悲的中国最底层的农村百姓的形象,他想投靠革命便把自己的辫子绕起来用一根筷子别在头顶,最后却落得被处死的悲惨下场。
材料三 孙中山临终前也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根据材料一,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
(2)根据材料二、三辛亥革命的成效如何?
思维导图: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的建立
1、成立兴中会: 时间_________地点_______
2、1895年与_______筹划广州起义。
3、成立同盟会:时间______,地点______ 机关报_____ 纲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革命志士的奋斗: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
2、武昌起义:(1)时间_______________ (2)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2、宣统帝退位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间_________地点______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1、二次革命原因________
2、袁世凯复辟帝制采取的内外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
3、护国战争的过程及结果_____________
4、军阀割据____________
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
1、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分别是()
A.兴中会同盟会
B.华兴会强学会
C.光复会兴中会
D.华兴会同盟会
2、中国同盟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这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
B.积极发动人民参加革命
C.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
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
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体现天赋人权
C.规定了民主共和政体
D.体现了三权分立
4、、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的临时大法②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
A.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B.专制统治的结束
B.封建统治的结束D.君主立宪制的结束
二、材料分析:
材料一: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了“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材料二: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时说:“革命为唯一法宝。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
材料三: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所有中国前此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偿还外款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
(2)材料二中,孙中山提出救国的手段和实现的目标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三民主义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