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什么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完整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书报告时间:2011年5月1日院系:亚太研究院10级国际政治学号:10368036姓名:钟慧艺【摘要】《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的一部分,原题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
文章阐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条件与状态,初步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问题,因而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积极的战略指导作用。
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里程碑,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红色政权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无产阶级革命(引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经过了最低谷,逐步走向成熟。
中国革命经历的惨痛失败使党内外救国人士陷入了绝望:很多人在艰难的处境面前,悲观失望,质疑新建立的力量薄弱的红色政权能否存在下去,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得多久”的疑问。
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指明了革命胜利的航向,坚定了革命胜利的信念,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一、历史背景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和对革命人民极端残酷的镇压,轰轰烈首先是革命高潮时期蓬勃中国革命转入了低潮。
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发展的工农运动暂时被镇压下去。
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高压政策下,工人运动已由进攻转入防御,农村的斗争也处在此起彼伏和分散的状态中。
正如毛主席说的:“我们一年来转战各地,深感全国革命潮流的低落。
……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冷冷清清,经过宣传后,才慢慢地好起来。
”其次,共产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革命高潮时期混进来的不坚定分子,消极,动摇,甚至叛变投敌,党员人数大大减少。
再次,革命阵线缩小了。
上层资产阶级参与了反革命,民族资产阶级怀疑动摇了,剩下的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力量也遭到了严重损失。
同时,在这个时期,军阀势力发生了重大的消长变化。
北洋军阀的统治逐渐让位于打着国民党旗号的新军阀的统治,而后者较前者的残暴统治有过之而无不及,反革命力量在城市中更为强大,一时之间反革命力量远远超过了革命力量,给革命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民主革命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概念: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其中,1840-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所有的革命都是由小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领导的。
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
可见,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是领导阶级是谁,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那么是不是这个革命应该就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呢?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简称“民主革命”。
从社会性质看:1840---1949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叫过渡时期(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新”在哪?①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②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共的最低纲领);③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④有了新的前途(社会主义);⑤中国革命的群众基础更为广泛(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⑥中国的革命力开始建立新的革命联盟(如国共合作)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五四运动:1919年5. 4:—6. 5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或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国民大革命的目标和性质是什么?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性质:反帝反封建为什么说北伐成功了,而国民大革命却失败了?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这两个概念:国民革命又称“大革命”,是1924年-1927年在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国共两党及其他革命力量联合起来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其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第2章答案

第二章参考答案三、辨析题错误原因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走自己的路,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
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由于中国特色社’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主客观矛盾,这就需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发展对社‘’的认识,使之具体化和深刻化。
无论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还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都意味着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
四、简答题1、知识点:(1)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的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从那些被实践证明为不合乎经济发展、不合乎社会客观规律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
(2)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使我们用实践来检验理论,也使我们坚持符合实际的理论,纠正偏离实际的理论,放弃脱离实际的理论。
(3)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使我们对一系列事关社会主义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进行大胆的更新和突破,制定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
(4)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使我们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上既坚持解放思想、破除陈规,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实事求是地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2、知识点:(1)保证了拨乱反正的顺利进行;(2)推动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3)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4)保证了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毛概之无产阶级

一、无产阶级又称工人阶级。 在资本主义社会,指丧失生 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的雇佣劳动者阶级。在社会 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已摆脱 了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 成为掌握国家政权的领导阶 级。
二、在马克思主义术语中,无产 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主要 阶级之一(另一个是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指被剥夺生产资料而不 得不向资本家卖自己的劳动力以 求生存。
三、在政治经济学中的概念中, 无产阶级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 概念。无产阶级是从早期资本主 义国家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阶级抽象而来,如当时的工人阶 级等。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的 主体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指 广大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雇佣 劳动者,以及个体户,自由职业 者等无生产资料的劳动人民在某 些情况下,雇佣劳动者被迫自带 生产工具为剥削阶级服务。
而 且 是 中 国 是 革 命 成 败 关 键 。
仅中科这 是国学是 区革马中 分命克共 新取思领 旧代主导 民资义由 主产理中 主阶论国 义级的无 革领中产 命导国阶 的中共级 根国产通 本革党过 标命来掌 志,领握 四这 有阶的然出中产深纪命一运是 领级联的身,农受律的支动由 导所盟联于便民三性重独以于 中不。系破于,重等任立后在 国具这,产组便压一。的,俄 革备些同的织于迫般中政中国 命的特广农。结,无国治国十 的,点大民中成革产无力无月 能这和农,国工命阶产量产革 力决优民同无农最级阶,阶命 。定点结广产联彻的级能级的 中,成大阶盟底优除够已影 国是亲农级;;点了担经响 无农密民很分大之富负迅下 产民的保大布多外有起速, 阶或、持一相来,组领成在 级资巩着部对自它织导长五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必然性。
• 第一、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 • 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无产阶 级是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 社会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 个新的社会阶级。它不但伴 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的, 而且是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 在中国直接经营的企业而产 生的。中国无产阶级不仅具 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 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优点,而 且中国无产阶级还是中国最 强大的组织队伍,它分布集 中,成员多,力量强大团结, 是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 第二、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 实际情况的角度来看,中国民 族资产阶级难以担当反帝反封 建的民主革命的领导者。中国 民族资产阶级本来应充当中国 民主革命的领导者,他们为此 也曾进行过不懈的努力,但由 于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过于强 大,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 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终究不 能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提不出 科学的革命纲领,不可能完成 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资本 主义道路与中国的实际国情不 符合,无法使中国从半殖民半 封建社会中过渡出来,中国民 族资产阶级无法成为反帝反封 建革命的主导力量。
(完整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书报告时间:2011年5月1日院系:亚太研究院10级国际政治学号:********姓名:***【摘要】《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的一部分,原题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
文章阐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条件与状态,初步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问题,因而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积极的战略指导作用。
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里程碑,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红色政权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无产阶级革命(引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经过了最低谷,逐步走向成熟。
中国革命经历的惨痛失败使党内外救国人士陷入了绝望:很多人在艰难的处境面前,悲观失望,质疑新建立的力量薄弱的红色政权能否存在下去,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得多久”的疑问。
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指明了革命胜利的航向,坚定了革命胜利的信念,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一、历史背景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和对革命人民极端残酷的镇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中国革命转入了低潮。
首先是革命高潮时期蓬勃发展的工农运动暂时被镇压下去。
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高压政策下,工人运动已由进攻转入防御,农村的斗争也处在此起彼伏和分散的状态中。
正如毛主席说的:“我们一年来转战各地,深感全国革命潮流的低落。
……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冷冷清清,经过宣传后,才慢慢地好起来。
”其次,共产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革命高潮时期混进来的不坚定分子,消极,动摇,甚至叛变投敌,党员人数大大减少。
再次,革命阵线缩小了。
上层资产阶级参与了反革命,民族资产阶级怀疑动摇了,剩下的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力量也遭到了严重损失。
同时,在这个时期,军阀势力发生了重大的消长变化。
北洋军阀的统治逐渐让位于打着国民党旗号的新军阀的统治,而后者较前者的残暴统治有过之而无不及,反革命力量在城市中更为强大,一时之间反革命力量远远超过了革命力量,给革命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无产阶级领导权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问题

无产阶级领导权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问题可能的命题角度与例题(一)选择一些有关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权问题的材料(如陈独秀的有关言论),进行评析。
例题1“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如何评析这种观点?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但中国的资产阶级无法领导革命取得成功,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才能胜利。
第一,这是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民由于其小生产者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由于其软弱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成功。
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便是证明。
第二,这是由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所决定的。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一般无产阶级的优点之外,它还深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彻底;大多来自破产的农民,便于结成工农联盟;分布相对集中,便于组织起来。
第三,由中国无产阶级通过掌握了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国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不仅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而且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
(但实现领导权是有条件的,要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原则。
关键是要建立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中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领导权也不是天生的,要去争取,要与资产阶级争夺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2)选择一些关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和前途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主要是“二次革命论”或“一次革命论”的言论)加以评析。
例题2“完成中国的民族解放及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之任务,现在已经完全放到工农运动身上,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才能履行这一任务;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与国际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以及一切资产阶级直接斗争,――”民族“资产阶级亦在其中――如此,方能履行这一任务。
”“在普通形势之下,国民革命的胜利自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国民革命成功后,在普通形式之下,自然是资产阶级握得政权。
”答案要点:上述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第一种观点实质上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一次革命论”,第二种观点实质上是“二次革命论”。
论无产阶级在中国革命的力量和作用.doc

论无产阶级在中国革命的力量和作用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那么,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或主要敌人不是别的,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本国的地主阶级。
因为,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中,压迫和阻止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它们二者。
二者互相勾结以压迫中国人民,而以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的压迫,因而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中国资产阶级本来也是受着帝国主义压迫的,它也曾经领导过革命斗争,起过主要的领导作用,例如辛亥革命;也曾经参加过革命斗争,例如北伐战争和当前的抗日战争。
但是,这个资产阶级的上层部分,即以国民党反动集团为代表的那个阶层,它曾经在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七年这一个长时期内勾结帝国主义,并和地主阶级结成反动的同盟,背叛了曾经援助过它的朋友――共产党、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背叛了中国革命,造成了革命的失败。
所以,当时革命的人民和革命的政党(共产党),曾经不得不把这些资产阶级分子当作革命的对象之一。
在抗日战争中,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一部分,以汪精卫为代表,已经叛变,已经变成汉奸。
所以,抗日的人民,也已经不得不把这些背叛民族利益的大资产阶级分子当作革命的对象之一。
在这样的敌人面前,中国革命的主要方法,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不能是和平的,而必须是武装的,也就决定了。
因为我们的敌人不给中国人民以和平活动的可能,中国人民没有任何的政治上的自由权利。
斯大林说:“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
”这是完全正确的规定。
因此,那种轻视武装斗争,轻视革命战争,轻视游击战争,轻视军队工作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三.辨析题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参考答案:正确。
因为:(1)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来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但是,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的力量异常强大,而且互相勾结。
中国要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有一个强大的领导阶级,联合各个革命阶级,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2)中国资产阶级应当担负起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发动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这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脆弱的经济地位所带来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造成的。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更没有发动农民。
辛亥革命的历史证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担负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中国无产阶级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是由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决定的: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具有强烈的反抗意思;他们和农民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容易和农民阶级结成巩固的联盟;他们人数虽然不都,但是分布集中便于组织;他们有自己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在最有觉悟的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优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最革命的讲,使它能够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2.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参考答案:正确。
因为: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是中华民族走向独立、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中国社会走向发展强大的严重障碍,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掠夺和殖民统治,直接导致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更加贫穷落后与灾难深重;(2)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及其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严重地阻碍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3)官僚资本主义不仅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产物,而且成为中外反动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什么必须由中国无产阶级来领导?
(1)中国革命的对象除了本国封建势力以外,还有与其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这就是说,中国民主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
中国革命要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胜利,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阶级。
(2)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须由中国无产阶级领导,具体原因是:
第一,这是由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条件决定的;
第二,这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过于软弱,无力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取得胜利;
第三,这是由于在俄国—卜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已经迅速成长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能够担负起领导革命的重任
4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
确立这一任务的主要依据是: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社会主义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推进,以至于共产主义的实现,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
只有不断地发展生产率才能实现这个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
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比先前的经济制度更高的社会生产力。
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