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叔式”毕业演讲风行高校
高中作文-“根叔”火了

“根叔”火了素材: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在该校毕业典礼上以“记忆”为题致辞,感动得7000多学子高喊“根叔”,以示尊敬、爱戴。
“根叔”演讲,胜不在“技术”,而在他对学生的拳拳爱心。
讲稿是他从海外回国的飞机上一字一句斟酌写成的,这位校长给毕业生的临别箴言,没有一句“官话”。
在演讲中,“根叔”并没有回避该校的不足之处,比如宿舍冬天太冷夏天太热,食堂饭菜质量不好,等等。
“根叔”迅速走红网络,并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学校长”、“重塑中国大学精神”等话题的讨论。
“根叔”的走红,不仅因其与时俱进,懂得网络热词,更因其真正“以学生为本”,真诚面对学生的诉求。
受“根叔”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校长在学生毕业典礼上,放弃固定的讲话套路而代之以灵活生动的个人语言,反响十分强烈。
多向运用根叔,以其真诚的态度、鲜活的语言和对学生的挚爱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引发了网上的热捧,对此我们可以多角度进行解读。
一、从“根叔”走红的角度,适用论题:①真诚之心自动人;②平等,“根叔”亲切的源头;③教育的真谛在于爱;④拒绝捉刀,身体力行。
二、从根叔演讲内容的角度,适用论题:①官话与人话;②教育家的平民视角和人文关怀;③时尚,一种生活的姿态;④网络语言,想说爱你也容易。
三、从“根叔”受到他人效仿的角度,适用论题:①效仿与盲从;②敢问大学精神在何方?③求真,但不必刻意模仿。
论证示例例1真诚之心自动人真诚是律己的准则,也是对人的态度。
古语有云:“诚能动人,至诚可以感天。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只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但与他素昧平生的刘备却以真诚之心,屈尊降贵并克服重重险阻而“三顾茅庐”,这才有了深受感动的诸葛亮为刘备“隆中定计三分天下,匡扶蜀汉六出祁山”,才有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佳话。
古语又云:“百心不可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讲的便是对他人贵在真诚。
当华中科大校长以真诚开启7000多学生的“记忆”,当他对学生的拳拳之心自然流露,学生怎能不亲切地称之为“根叔”,怎能不为之动容,为之呐喊。
华中科技大学根叔李培根毕业典礼演讲稿

华中科技大学根叔李培根毕业典礼演讲稿亲爱的20xx届毕业生同学们:你们好!在你们完成学业并走向未来的时刻,首先,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前两天,我看到你们歌之,唱之,舞之,蹈之,哭之,喊之,泼之,醉之。
我知道,你们在以你们的方式迎接未来。
我知道你们高兴,激动。
月初,总书记来到我们的校园,同学们在欢呼激动之后,又深情地畅想华中大的未来;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友、你们的娜姐刚刚在法网夺冠,那是我们共同的喜悦。
高兴雀跃之余,你们可没忘记想到学校红土网球场的未来。
最近我参加了你们“畅想未来”的活动。
我知道了你们中的陈超在中央电视台“主持”未来;刘乐在学校“导演”未来;有的同学准备到西部大企业的车间中“绘制”未来;有的将要到部队里去“保卫”国家的未来;还有的同学打算“创业”未来…。
我突然有所感慨,华中大的教育开始变得生动起来、饱满起来!那生动和饱满将带给更多学子美好的未来,也将成就华中大的未来!其实,过去的几年,你们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迎接未来。
同学们在党旗领航下、在大别山的小道上、在“医疗下乡小组”的义诊中、在“黔途爱心团队”的跋涉中,迎接未来;你们在人文、科学精神与实践、华中大校友的讲坛中迎接你们的未来;在联创团队、海豚娱乐(安徽卫视粉丝网)团、读书汇等社团活动中迎接未来;在瑜珈山麓、森林公园,东湖畔、青年园,在小径里、石凳上,亭阁中、荷塘边,梧桐下、垂柳旁,腊梅中、桂香里,你与你的他(她)一起梦想着未来。
我看到你们通过记录过去而迎接未来。
我看了时间先生导演的电影《华科的秘密》,看到了刚刚公映的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断弦》。
我看到一个同学去九宫山“单骑走天下”的记录:“什么是绝望,是一次次有了希望时却发现只是错觉;什么是挑战,是在看不到希望和前路时依然的坚持;什么是勇气,是孤独挺进中旁人给你的一句‘加油’!”“人生总在颠簸中前行,其意义就是在面对困难险阻时不断去征服。
”从你们记录的过去,我看到了华中大学子的未来。
十大催泪的大学校长毕业致辞

十大催泪的大学校长毕业致辞毕业季学校里好像又在修路了,低年级的学生总是在三五成群地出行,路过主教学楼听到熟悉的下课铃响。
在那里上课仿佛是上个世纪的事。
然后我刚想问一声下节课上什么课啊,点名么。
又突然哑然失笑,好像自己昨天才从这里毕业,下了课,也不过才五分钟而已。
微信君至今仍然记得2010年最火的大学校长“根叔”——李培根,华中科技大学的前校长。
一篇名为《记忆》的毕业致辞感动了无数毕业生,共获得该校778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30余次热烈掌声,不少学子泪雨纷飞。
当致辞结束,全场学子自发起立,“根叔、根叔”的掌声和喊声久久响起。
“根叔”对母校的解读令人心底潮湿,于是只有在毕业临别时大颗大颗的眼泪才能落下来滴在心上:“什么是母校?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一遍的地方。
”中国古代非常讲究学术出身,科举考试的士子们在应试前都要寻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拜在其门下,尊称一声”先生“,自此荣辱一体。
于今,在各个高校的毕业典礼上,校长们总要为即将毕业的学生们送上脉脉温情的临别赠言,以长辈的身份叮嘱这些大孩子们要好好努力,从今起,承担社会给予你们的一切。
(图为北大校长蔡元培)下面,微信君为豫友们盘点了十位有爱的校长,讲讲毕业那年,最催泪的毕业致辞。
“不准歧视我的学生”——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深圳某银行招聘,规定应聘者须来自211大学。
深圳大学某学生写信给校长吐槽就业受到了歧视,于是第二天深大校长章必功就让学校财务处撤回学校在该银行的所有存款,并说'若再不改,就号召2万多学生的家长把存在这家银行的钱全部提出来’。
于是涉事银行很快改了招聘启事。
此事一出,网友们纷纷感慨:“如果我是深大的学生就好了,有这样的校长夫复何求”。
其实,章校曾在多次公开场合开玩笑地说过自己讨厌两个数字“985”和“211”,一直奉劝深大学子不要看轻自己,并鼓励学生说:“面试的时候,就算前面站着清华的,后面站着北大的,你也不用不好意思,要站得笔直。
根叔的毕业典礼演讲稿: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根叔的毕业典礼演讲稿: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大家好!今天是我们毕业典礼的日子,我要向各位老师、学长学姐、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你们四年来给予我的耐心指导、严格要求和无私帮助。
感谢我的家人,是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关心,让我走到了今天的这个舞台上,感恩的心涌上心头。
站在这里,回想大学四年,是多么难得的一段时光。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里,我们作为受教育者,拥有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丰富的资源和机,我们更加成熟、有责任感、有思考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追求自我实现,才能更好地证明自己的价值。
但是,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我们的言语,而在于我们的行动。
我们都希望自己是有用之人,能够在不同的岗位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做出由衷的贡献。
但是如何发挥我们个人的能力,证明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价值,我们就需要从行动开始。
我想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在我们校园里,有一位特殊的老人,他的名字叫做“根叔”。
虽然他早已迈开年纪,但是他却总在我们校园中,担任着各种志愿者工作,承担着义务教育活动,为学生服务。
每一次校园里的活动里,我们总能看到根叔的身影。
他总是身穿蓝色的马甲,带着微笑,向我们分发传单,邀请我们参与志愿者活动。
他是这样一个特别的人,他没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学历也不是很高,但是他却总能为校园里的学生做出自己的贡献。
他的行动证明了他对社会的付出,而不是空洞的言语,让我们深深地感动。
同学们,我们也应该用我们的行动,去证明我们的价值。
我们不能只是在意自己个人的发展和成长,而应该关注到社会的需求。
我们要投身到社会的发展中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去协助有需要的人和单位,去发展我们喜欢的事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证明自己的价值。
“以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是一句简单却意味深长的话。
它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去行动,去达成我们的目标,去实现我们自己的价值。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承着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为社会做好事情,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华中科大校长根叔毕业致辞

《远方》《未来》《记忆》《牵挂》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校长李培根历年的毕业致辞,把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身边人物、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根叔旋风”。
这种个性化通俗化的表达方式和演说风格对原有的很多套话形成一定冲击,全国许多高校校长纷纷效仿,但无疑绝大部分校长的毕业致辞都是东施效颦,中国高校没有去行政化,他们没有一颗爱学子之心,所以,“根叔”的毕业致辞是最牛,最贴近学生心理的毕业问候。
2009年‘根叔'演讲题目《牵挂》,最后一句:亲爱的同学,让我们彼此牵挂着,让牵挂成为一种永恒的记忆;2010年‘根叔'演讲题目《记忆》,最后一句: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的未来,‘被'华科大记忆;2011年‘根叔'演讲题目《未来》最后一句:再见了,同学们!在未来,在远方!今年的题目是《远方》。
远方亲爱的2012届毕业生同学们:你们好!在你们完成学业并将走向远方的时刻,首先,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过几天你们中的多数人将离开这里,将毅然地奔向理想的、艰苦的、未知的、人生的远方!1 / 19希望你们将来能走向事业的远方,我似乎看到你们的远方将是色彩斑斓的。
深蓝的天空和海洋或许是你事业的远方;或许你从事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或许你从事先进制造,无论如何,你们都会把绿色带给远方;或许你穿着白大褂,生命就在你心中、在你手上;远方或是红色的。
或许你是官员,希望你成为改革的弄潮儿,在不断革除时弊的过程中,或许你在远方有机会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
为官可别忘了政治伦理,要懂得穷人,懂得草民。
你们事业的远方肯定和世界及国家的远方联系在一起,希望未来母校能够看到你们参与人类社会和国家重大发展进程的宏大叙事。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智能、生命等科学的飞速进展有可能把我们带向神秘的远方,有些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追求超能、长生,人类在这条道路上还能走多远?最近几年,国际上经济颇为萧条的时刻,我们国家的发展依然强劲,国内外都有人谈论“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我们还能走多远?这些年,一方面人们觉得“民主是个好东西”,另一方面又懂得民主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民主和自由——在中国还能走多远?这些年,中央强调社会创新管理,我们距离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还有多远?这些年,中央强调对腐败“零容忍”,我们距离清廉的社会还有多远?人生的远方,不完全在于你能够挣多少钱,有多大的权,成多大的名。
2020高考语文 “根叔”演讲为何倾倒莘莘学子?作文素

语文:2020高考作文素材:“根叔”演讲为何倾倒莘莘学子? (附演讲全文)在华中科技大学202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
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在2000余字的演讲稿中,李培根把4年来的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身边人物、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
“俯卧撑”、“躲猫猫”、“打酱油”、“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蜗居”、“蚁族”、“被就业”、“被坚强”……都是李培根昨日演讲中出现的词汇。
(6月24日《长江日报》)多年大学时光,如今毕业在即,在毕业典礼这个关口,即将离开母校的莘莘学子,往往情绪比较饱满而丰润,一粒小石块,就让心澎湃。
但华科根叔这样的校长,能够如此感染莘莘学子,让人一掬热泪,似乎并不多见。
那么,华科“根叔”,为何能够倾倒莘莘学子?一是时尚。
在2000余字的演讲稿中,“俯卧撑”、“躲猫猫”、“打酱油”、“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蜗居”、“蚁族”、“被就业”、“被坚强”……这些词汇俯视皆见。
毋庸讳言,每一个词汇的背后都汹涌着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或悲剧,每一个词汇都让包括莘莘学子在内的世人共鸣乃至感慨不已。
而且,这些词汇保留着时代体温,有着极为张力的现实热感,在年轻人中间留步甚广,传播久远。
当根叔用这些时尚、鲜活而灵动的词汇贯穿演讲始终时,学子们必然感觉一下子和校长的距离拉近了,正如该校能源学院鲍永杰说:“没想到校长会这么亲切。
”由此,笔者想起了2007年12月31日晚,时任北大校长的许智宏在北京大学新年联欢晚会上,深情演唱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赢得满堂彩,究其因就是因为这是一首年轻人的歌曲,高高在上的校长能够放下姿态,与学子打成一团,自然令学子深为欢喜。
二是真实。
时尚只是表层,根除流露出的真实、朴实、实在的真情,才是倾倒学子的武器。
比如,在约3个小时内,身着导师服的李培根与1200名应届毕业生一一握手、合影,其中的百名学生还与他相拥。
能够如此又耐心,做到这样的校长,不多;比如他引用华科论坛白云黄鹤BBS的这句名言,“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一下子就能抓住学子的心!再比如,他如此真挚地鼓励学子:也许你会选择“胶囊公寓”,或者不得不蜗居,成为蚁族之一员。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根叔)2005-2012年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根叔)2005-2012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演讲稿)一、《转折》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2005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亲爱的2005级新同学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校党委、行政,代表全体师生员工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到大学来,于你们而言,是一次重要的转折。
人的一生会碰到很多次转折,多数转折是社会性的,还有一些则是自己生涯的转折。
你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向知识经济转移的时代。
知识虽然从远古的时候开始就不断扩展,但从未像今天这样日新月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人新奇,甚至令世人难以理喻。
知识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社会经济、人们的生活中扮演如此重要的作用,而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它对社会、国家、业界、大学乃至知识精英们施加的无穷无尽的压力,那就是不仅要学习、掌握、运用知识,而且要扩展、创造知识。
这难道不是你们的责任?你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向信息社会转移的时代。
今天的信息伴随着知识的流动、物质的流动,价值的流动,伴随着人们的一切社会流动,它像幽灵一样,无所不在。
如何在你们的学习、研究中充分利用信息,这是你们的责任。
你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正在走向经济“全球化”的转折时代。
经济“全球化”像精灵,像恶魔;有人爱,有人恨;有人颂扬,有人诅咒。
但无论爱与恨、无论颂扬与诅咒,人们不得不去适应它。
我们的年轻学子们,你们是否作好了准备,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仅适应,而且要去接受挑战。
未来几年,将是培养你们竞争力、挑战力的绝好时机。
你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中国正在和平崛起的时代。
五千年的文化古国,伟大的中华民族正期待着复兴和崛起,而你们这一代恰恰是中华崛起的希望,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时代在转折,转折是机会,要把时代的转折转化为对社会贡献及人生发展的良性转折。
同学们,你们来到华中科技大学这所殿堂,是你们步入知识精英阶层的重要转折,是你们今后一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转折。
根叔的毕业典礼演讲稿:勇敢面对挑战,迎接未来的机遇

根叔的毕业典礼演讲稿:勇敢面对挑战,迎接未来的机遇:在这个严肃而庄严的毕业季,我很荣幸能够作为校友代表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想法,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激励。
我要恭喜同学们顺利完成了学业,即将踏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我还记得当年我站在这里的时候,感受到的无比兴奋和不确定性。
此时此刻,我想对你们说,不要害怕面对未知的未来,也不要担心自己的能力和资格是否足够,因为你们已经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勇气和信心。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适应变化和挑战。
从一个新手到一位高手,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情商。
生活中有太多的关卡和考验,无时不刻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份人生的教诲。
倘若我们选择逃避或者逃跑,那我们将错失许多难得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相反,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勇敢面对,主动去寻找机遇和答案。
我要说的是,我们要勇于表现自己的价值和个性。
在这个多样化、自由和开放的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和重视。
我们不应将自己同其他人比较,更不应该受到别人的影响和扭曲。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独特的经历、想法和梦想,我们应该去把握自己的机会和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自己擅长的领域,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和价值。
如果我们只是依靠他人的眼光和期待,那我们将会失去自我,也将会失去我们最宝贵的东西。
我们必须学会顺应时代和发展趋势。
在这个以科技为主导、以创新引领发展的时代,没有人能够避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浪潮,更没有人可以停滞不前。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中去,抓住各种互联网和数字化的机遇,开拓多元化的职业和商业模式。
同时,我们应该学会不断跟进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保持自身的活力和创新能力,让自己与时俱进,不断超越自我。
我希望以一句话来总结我的演讲:勇敢面对挑战,迎接未来的机遇。
我相信只要同学们用心去体会,并将其落实在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上,那你们定将拥有更加广阔的未来,更加充实的人生。
让我们共同为此而迈开脚步,奋勇向前,勇于创新,迎接未来的黎明!我祝愿同学们未来生活和事业一切顺利,实现自己的梦想,走出彩色人生!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叔式”毕业演讲风行高校
大洋新闻时间: 2011-07-03 来源: 广州日报作者: 刘显仁、张冰芯
●自去年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开先河之后今年全国更多大学校长纷纷效仿
●这种个性化通俗化的表达方式和演说风格对原有的很多套话形成一定冲击
●专家认为演讲本身传递的思想和启迪更重要这对校长准备讲词提出挑战
去年,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根叔”的李培根,因自撰2000多字的演讲稿《记忆》,在该校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把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身边人物、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根叔旋风”。
今年又到高校毕业季,从上海、杭州到成都;从北京到广州,国内多所高校校长在毕业典礼再现个性化的“根叔式演讲”。
文/记者刘显仁、张冰芯
6月上旬开始,国内各大高校进入毕业季,有了“根叔”去年的前车之鉴,国内多所高校校长在毕业典礼尝试个性化演讲以吸引即将毕业的学生,备受学生推崇。
上海交大校长张杰引用本校学生才能懂的俗语“一起参加VOS晚会,一起看《交大那些事》,一同拨过‘饿了么’的外卖电话”,迅速拉近了与数千学生的关系,学生称之为“杰哥”,送给他“V5”(注:意为杰哥威武)徽章。
以出产电子商务名家出名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薛克安在今年20分钟的毕业演讲中更是大秀网络语言:“童鞋们”、“神马都是浮云”、“药家鑫”、“我是来打酱油的”、“羡慕嫉妒恨”、“你是我的优乐美”、“人生是张茶几,上面放满了杯具”、“蜗居”、“蚁族”、“你懂的”、“伤不起啊”、“给力”……被学生称之为“老薛”。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院长陈俊明的毕业演讲则是用打油诗继续自己犀利、幽默的风格,“见义时,路见不平一声吼,吼完独自往前走。
受辱时,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之后去睡觉”。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何兵给研究生毕业演讲时更直白,“你们谁敢陷害忠良,我祝你给灭了门,不让你进我的门”。
广州本地三所名校校长今年也同时在毕业典礼中“秀”自己网络语言:暨大“军哥”有“淡定哥”、华南理工李元元有“伤不起”、广外“伟哥”有“姐的微笑”。
校长办员工
“点子碰撞”毕业演讲辞
据了解,去年“根叔”的演讲在高校中的影响大,有校长直言今年准备演讲词“有压力”。
广东某高校校长今年在准备毕业典礼演讲稿时,不是像往年一样让秘书为其准备初稿即可,而是发动校长办公室的三四名工作人员一起进行“点子碰撞”,并注意听取两位年轻工作人员的意见,才将初稿准备完毕。
”校长说今年的演讲稿要走活泼和冷幽默路线,专门找了我们一个平时比较时尚幽默的同事来参加初稿的写作。
”这所高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校办工作人员表示。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在6月29日在该校第9层毕业学位授予仪式时,接受同城媒体采访时,对自己今年的毕业演讲被指为“模仿秀”作出了回应,他当时表示被指模仿“很
伤心”,而且表示网络语言是贴近学生的一种方式,“现在不懂网络语言,怎么贴近80后90后?”“华工人,伤得起”也是一种鼓励,鼓励毕业生走入社会后更有担当。
专家点评:
网语流行是进步形式内涵须结合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认为,如今校长们准备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压力应该会比以往更大。
近年来,信息的传播生态与过去相比有很大不同,校长们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有可能很快就被使用智能上网手机的人士,以录像或者照片的形式即时传到网络上,通过论坛网页、微博等途径大范围传播开去。
董天策提到,去年,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毕业致辞引来了各方关注,刚开始是一片喝彩之声,之后也有人批评其华而不实。
董天策认为,李培根式的演讲对官话套话充斥的大学校长演讲风是一个重要的改变,无论如何,毕竟开了个好头。
问题的关键在于,除却演讲的形式和文风之外,其背后传递的内涵和价值理念更为重要。
新鲜活泼的演讲词从大学校长们口中说出来固然更易引起学生共鸣,但演讲词本身所传递的思想,对学生的忠告和建议是否具有启迪意义并受用终身……这些方面更为重要。
校长演讲如是说
6月27日
暨南大学校长胡军:
忘不了2010年5月特大暴雨突降广州,建阳宿舍的一位“淡定哥”水淹半米仍坚持遨游网络,我与加拿大一位校长的照片被一位香港同学PS成“暨大威尼斯分校”即将成立的叙事,我好像被“穿越”了。
6月27日
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校长仲伟合:
你一定记得为学习就业迷茫过,也一定记得为恋爱牵手浪漫过;你们一定记得永远也做不完的presentation,以至于你们自称为CPU(crazy presentation university)学生,也一定记得终日忙碌,被别人称为“许三多”(课程多、作业多、活动多)……
6月26日
华南理工大学李元元:
这些年从听周杰伦的《简单爱》,到欣赏陈奕迅的《浮夸》,你们变得了深沉;从“信春哥不挂科”,到“拜凤姐得自信”,你们学会了自嘲;面对“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盐王爷”,你们见识了社会的暗流。
6月25日
上海交大校长张杰:
我们一同在BBS上“潜水、冒泡”;一起参加送别晚会,一起看《交大那些事》,一同拨过“饿了么”的外卖电话。
6月25日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
未来的幸福在自身的安宁,在自身的和谐。
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你就能守住内心的安宁,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不需要在别人面前说你爸是谁。
6月23日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何兵:
我知道北师大有个老师说,你们毕业十年以后没有4000万不要来见我,我不会说这样的话,我也不指望你们毕业后做高分子,我只希望十年以后,你们谁敢陷害忠良,我祝你给
灭了门,不让你进我的门。
6月23日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院长陈俊明:
真心希望你们:做人敢想敢说,敢于直笔。
敢爱敢恨,敢于犯忌。
敢哭敢笑,敢于放屁。
见义时,路见不平一声吼,吼完独自往前走。
受辱时,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之后去睡觉。
6月20日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薛克安:
激情就是“你是我的优乐美”,而不是“初恋无限好,只是挂得早”。
这个物欲横流、嘈杂喧闹的社会极易吞噬人的梦想,消磨人的意志,其实青春随“蜗居”、“蚁族”而成长也是异样光荣和精彩的。
蜗居,蚁族,是光彩和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