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桂汤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桂枝汤一组成方义:桂枝15g芍药15g生姜15g甘草10g大枣4枚。

1/3量。

原方桂3两芍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

分三服四药来源于食疗方义:桂姜辛甘化阳,辛温散寒,解表祛邪。

芍草枣酸甘化阴,芍药养血敛汗,和营,加甘草大枣,酸甘化阴养营阴营血。

酸甘相调,营卫相调。

调和脾胃,营卫。

“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凡中风伤寒杂病,脉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咸得而补之”-柯韵伯。

“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

”二仲景用桂枝汤(仅限于《伤寒论》不包括《金匮》)(一)治太阳中风(2、12、95)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

发热-卫强-卫阳因抗邪出现病理性亢盛,浮盛于外的表现。

卫阳被伤,卫外失司,风主疏泄,营阴外越故见汗出,汗出伤营-营弱。

主症:发热、汗出、恶风。

浮缓:非指节律、指脉形,松弛柔软和紧相对而言。

(风寒,阴邪,脉管紧张。

中风,阳邪,脉管松弛,营阴伤软弱)兼证:鼻鸣(肺窍不利),干呕(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里气失和升降失调,见:食欲不振,不大便…)提示:外感不可进补厚味、不易消化、刺激性的食物,正气卫外抗邪消食难以兼顾。

(二)凡太阳病,只要见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寒)者。

(43)-只辨证不辨病(中风或伤寒),对症用方的例证。

扩大了桂枝汤的用方范围。

(三)太阳表症兼里实热。

先解表(桂枝汤)后攻里(44、45、164),即使表症是无汗的也用桂枝汤,因为麻黄汤纯辛温,伤阴、助实热。

(四)太阳病兼里虚寒(91、327、387)。

先补里,里气恢复后表随之解,不解者用桂枝汤。

即使表症无汗亦然。

因为里气刚复,不受纯辛温。

(五)太阳病,汗下后,正气受挫,表症仍在者不论有无汗均用之。

(57、15)(六)非外感性营卫失和(53、54)病常自汗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卫气不与营气谐和(说明病情主要矛盾在卫)。

无发热、脉浮、恶风寒、头项强痛等表症,似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更年期综合征。

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汤功效与作用桂枝汤的配方:桂枝(去皮)三钱,芍药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切)十二枚(3枚),甘草二钱(炙),桂枝汤的功效是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桂枝汤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攻。

桂枝汤桂枝汤分类:解表剂-辛温解表组成:桂枝(去皮)三钱(9克)、芍药三钱(9克)、生姜(9克)三钱、大枣(切)十二枚(3枚)、甘草二钱(炙,6克)方歌:药枝枣姜甘(方剂速记法)想象:要支走蒋干;芍药、桂枝、大枣、生姜、甘草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攻。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出处:《伤寒论》古本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本方不单可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对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

证见时发热自汗出,兼有微恶风寒等,都可酌情使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qian)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

)用法:水煎服。

本方服法也极为讲究,首先是药煎成取汁,“适寒温”服,“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借水谷之精气,充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复感。

(去渣温服,服后少停一二分钟,饮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

)同时“稳覆令一时许,”即是避风助汗之意。

待其“遍身漐漐(zhe),微似有汗者,”是肺胃之气已合,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腠理复固,所以说“益佳”。

(服后用被子温覆取汗。

以遍体湿润为度。

不可如水淋漓,恐汗出过多,不但病不能除,且容易重感风寒。

)至于服后汗出病瘥,停后服;不效,再服,“乃服至二、三剂”;。

(若一服病已愈,不必再服。

如不愈,仍可照前法服之.此药必须早午晚连续服用,时间不可拉长。

每服一次,必须检查病情有无变化,最要紧的是必须注意口渴与不渴,或喜冷性饮食与否。

如果有口渴,或喜冷现象,可以马上把药停止,或配合石膏一类的寒性药品,以免误犯阳盛之戒。

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桂枝汤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经典方剂,起源于古代《伤寒论》一书。

它由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等药物组成,具有温经散寒、行气化湿、活血止痛等功效。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桂枝汤能温经散寒。

根据中医理论,寒邪入侵体内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寒痹痛、寒性呕吐、寒性泻痢等病症。

桂枝汤中的桂枝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能够改善寒邪侵袭引起的痛症,提高体内的温度,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驱寒的效果。

其次,桂枝汤能行气化湿。

中医认为湿邪滞留于体内会引发气滞、痰湿等病症。

桂枝汤中的桂枝、苏子等药物具有行气化湿的作用,能够疏通经络、促进体内湿气的排泄,从而改善气滞症状,减轻身体的不适感。

再次,桂枝汤能活血止痛。

中医认为血液运行不畅会导致疼痛,而桂枝汤中的桂枝、川芎等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瘀,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此外,桂枝汤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桂枝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桂皮醛,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抑菌的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反应,抵御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加快身体的康复速度。

桂枝汤的主要适应症包括伤寒、寒热不均、痰饮积滞、气滞血瘀等病症。

对于这些疾病,一些常见的症状如发热、恶寒、肌肉酸痛、胸闷、头痛、脉细等可以得到缓解。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桂枝汤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某些患者来说并不适用。

孕妇、体质虚弱、气血亏虚、阳虚者等都不宜使用桂枝汤。

同时,服用桂枝汤时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剂量调整,避免出现过度服用,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桂枝汤作为中医药学中的经典方剂,具有温经散寒、行气化湿、活血止痛等多种功效。

它适用于伤寒、寒热不均、痰饮积滞、气滞血瘀等病症,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康复。

但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进行合理使用,避免不适反应的发生。

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桂枝汤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草药汤剂之一,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功效与作用。

据古籍记载,桂枝汤最早可追溯到公元200年左右的东汉末年,由著名医师张仲景所创。

张仲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药物学家,他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方论》中详细记载了桂枝汤的方剂及主治病症。

桂枝汤以其独特的药性和良好的疗效,成为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作,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桂枝汤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桂枝、炙甘草、大枣和生姜,其中桂枝是该汤的主药。

桂枝是一种民间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辛散发表的作用。

桂枝富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生物鹼、纤维素等成分,具有温经散寒、解表发汗、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等功效。

将桂枝与其他药物配伍后煎煮,可以发挥出更多的药效,对多种常见病症有显著的疗效。

首先,桂枝汤可以治疗感冒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桂枝汤具有发散表缓解表瘴的作用,能够开窍散寒,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桂枝汤还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可以通过汗出热,起到解热退烧的作用。

此外,桂枝汤还有辅助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能够增强身体抵抗力,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能力。

其次,桂枝汤对于血液循环不畅、经络疼痛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桂枝汤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可以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经络瘀阻而导致的疼痛。

桂枝汤中的桂枝和炙甘草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可以疏通经络,舒筋活络。

因此,桂枝汤不仅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病症,还可以缓解头痛、肌肉疼痛、神经痛等症状。

此外,桂枝汤还可以改善情绪、舒缓压力、促进睡眠。

桂枝汤具有平肝潜阳、调和胃气的功效,能够调整人体内分泌,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桂枝汤还可以镇静安神,促进睡眠。

因此,桂枝汤对于失眠、多梦、焦虑、抑郁等精神情绪不稳定的人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此外,桂枝汤还可以治疗痛经、月经不调、宫寒等妇科疾病。

桂枝汤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可以活血调经,缓解经期疼痛,改善月经不调等症状。

桂枝汤还具有止血的作用,可以治疗子宫出血等问题。

桂枝汤准确配方解析:传统中医秘方助你调理身体

桂枝汤准确配方解析:传统中医秘方助你调理身体

桂枝汤准确配方解析:传统中医秘方助你调理身体桂枝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由桂枝、芍药、生姜和大枣四味药物组成。

它具有发汗解表、和营止痛、温经散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身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桂枝汤的准确配方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传统中医秘方,并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它来调理身体。

一、桂枝汤的药物组成1. 桂枝:桂枝是桂枝汤的主药,具有发汗解表、温经散寒的作用。

在桂枝汤中,桂枝的主要作用是发散风寒邪气,解除肌表的束缚,使邪气外散。

桂枝还具有温通经络的作用,能够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经络阻滞,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2. 芍药:芍药是桂枝汤的辅药,具有和营止痛、养血敛阴的作用。

在桂枝汤中,芍药的主要作用是和调营血,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气血瘀滞,从而起到止痛的作用。

同时,芍药还具有养血敛阴的作用,能够滋养阴液,防止因发汗解表而导致的阴液损伤。

3. 生姜:生姜是桂枝汤的佐药,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作用。

在桂枝汤中,生姜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桂枝发散风寒邪气,增强解表的效果。

同时,生姜还具有温中止呕的作用,能够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胃脘不适、呕吐等症状。

4. 大枣:大枣是桂枝汤的使药,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

在桂枝汤中,大枣的主要作用是协助桂枝、芍药等药物发挥其功效,增强桂枝汤的整体效果。

同时,大枣还具有补益脾胃、养血安神的作用,能够改善因寒邪侵袭导致的脾胃虚弱、心神不安等症状。

二、桂枝汤的配方原理桂枝汤的配方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发汗解表与温经散寒相结合:桂枝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能够解除肌表的束缚,使邪气外散;芍药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能够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经络阻滞。

二者相辅相成,既能够有效地解除风寒邪气的束缚,又能够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经络阻滞,从而达到治疗风寒感冒、头痛身痛等症状的目的。

2. 和营止痛与养血敛阴相结合:芍药具有和营止痛的作用,能够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气血瘀滞;桂枝具有温通经络的作用,能够消除因寒邪侵袭导致的经络阻滞。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桂枝,又称桂枝皮、桂皮、肉桂、细辛,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出自于桂树的树皮,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有着广泛的药用价值。

桂枝在中医学中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被誉为“百草之王”。

它具有温阳通络、舒经解表、发汗解表、解表止汗、温中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寒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

桂枝的主要药用成分为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

挥发油是桂枝的重要活性成分,其主要成分有桂皮醛、丁香酚、沉香酚等。

这些挥发油成分具有温热性质,能够温暖肌肤、舒缓寒湿,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黄酮类化合物则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桂枝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一、桂枝的功效与作用1. 温阳通络:桂枝具有较强的温通作用,能够温暖体表,舒缓寒湿,增加血液循环。

中医认为,桂枝可以驱散寒气,疏通经络,对于寒性疾病如风寒感冒、寒湿痹痛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 解表发汗:桂枝具有解表发汗的作用,能够促进体内的汗液排出,有助于散寒发汗,排除体内寒气。

常用于感冒、头痛、发热等症状。

3. 温中止痛:桂枝具有温中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胃脘疼痛、腹痛、胃寒等胃肠道疾病。

中医认为,桂枝可以温暖脾胃,散寒止痛,有助于缓解胃肠道的不适症状。

4. 活血化瘀:桂枝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散淤血。

常用于治疗瘀血症状,如痛经、经闭、血淤等疾病。

5. 解表止汗:桂枝具有解表止汗的作用,可以调节体内的汗液分泌,有助于治疗盗汗、自汗等症状。

总之,桂枝在中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其功效与作用多样,适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二、桂枝的食用方法桂枝作为一种中药材,一般不建议单独食用,而是需要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

常用的用法包括煎煮、炖煮、蒸煮、浸泡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桂枝的食用方法:1. 桂枝煲鸡汤:将鸡肉、桂枝、当归、黄耆等材料一起加入砂锅中煲煮,煲出的汤具有益气补血、温阳通络的功效。

桂枝汤的配方组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桂枝汤的配方组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桂枝汤的配方组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桂枝汤是中医药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方剂,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它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创方,被载入了《伤寒杂病论》中,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桂枝汤的配方组成严谨,并且经过多年的实践验证,被广大医生和患者们所认可和推崇。

桂枝汤的主要成分是桂枝、生姜、大枣和甘草。

其中,桂枝为主药,具有温阳解表、强筋骨作用。

生姜为佐药,能够温里散寒、解表散邪。

大枣为使药,具有补中益气、和中益胃的作用。

甘草为引药,能够疏肝理气、调和诸药。

这四味药物相互协同,以达到调和人体阴阳、调整气血平衡的效果。

桂枝汤不仅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还能够治疗内伤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病症。

桂枝汤疗效确切、方便易取,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着重介绍桂枝汤的配方组成和各个成分的功效作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桂枝汤的历史背景、传统配方及其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桂枝汤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相信读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桂枝汤的疗效,并在需要时正确使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信息: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是整篇文章的开篇,旨在引入读者对于桂枝汤及其配方组成的基本背景和意义。

在引言部分中,将对桂枝汤的作用和应用进行简要概述,描述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分为桂枝汤的历史背景和桂枝汤的传统配方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在桂枝汤的历史背景部分,可以对桂枝汤的起源、发展和传承进行介绍,说明其在中药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桂枝汤的传统配方部分,可以详细介绍桂枝汤所使用的主要药材及其配伍原理,解释每种药材的功效及其在配方中的作用。

结论部分是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和归纳,旨在总结桂枝汤的疗效和应用前景。

在结论部分中,可以简要概述桂枝汤对于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的重要性,指出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新编医药常识桂枝汤-桂枝汤方_桂枝汤功效和作用

新编医药常识桂枝汤-桂枝汤方_桂枝汤功效和作用

桂枝汤|桂枝汤方_桂枝汤功效和作用桂枝汤,中医方剂名。

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

主治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组成】桂枝(去皮)(9克) 芍药(9克) 生姜(9克) 大枣(切)(3枚) 甘草(6克)【方诀】药枝枣姜甘(方剂速记法)【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本方不单可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对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

证见时发热自汗出,兼有微恶风寒等,都可酌情使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qian)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

)【用法】水煎服。

本方服法也极为讲究,首先是药煎成取汁,适寒温服,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借水谷之精气,充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复感。

同时稳覆令一时许,即是避风助汗之意。

待其遍身zhezhe,微似有汗者,是肺胃之气已合,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腠理复固,所以说益佳。

至于服后汗出病瘥,停后服;不效,再服,乃服至二、三剂;以及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尤其是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是服解表剂后应该注意的通则。

【方解】风寒伤人肌表,原应恶寒发热而无汗,今汗自出而发热,恶风不解,且有鼻鸣、干呕,是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之故,所以是表虚证。

究其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即《伤寒论》第五十三条所说: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

风寒在表,当用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

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

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

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

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加桂汤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养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养生办法,毕竟天气不同,情况也不一样,人体需求的物质也不同,而中药方剂也是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桂枝加桂汤。

【处方】
桂枝15克(去皮)芍药9克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
温阳祛寒,平冲降逆。

治太阳病,误用烧针发汗,使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致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者。

【用法用量】
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

【摘录】
《伤寒论》
通过以上对桂枝加桂汤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它有没有副作用的讲解,相信我们现在对它的认识是更深的了。

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
的实际情况看自己是否能服用桂枝加桂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