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患者功能锻炼方法
肢体功能锻炼

肢体功能锻炼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①保持良好的功能位:保持肢体处于良姿位,如仰卧时在背后垫一软枕,使患肢肩略向前,手关节保持背屈,肘关节微屈曲,手臂稍上抬高于肩部水平;病侧卧位时患侧肩向前,患侧肘伸直,手指张开,掌面朝上,健侧下肢在前,病肢在后,屈膝,脚掌和小腿尽量保持垂直;健侧卧时患侧肩向前伸,肘伸直,患侧髋前伸,屈膝。
②②被动及主动锻炼:包括肌肉按摩及各关节的活动,入院d1即开始给患肢进行肌肉按摩,从偏瘫肢体的近端依次反复向远端轻捏肌肉,4~5次/d,20min/次;关节活动由大关节开始至小关节,依次做抬高、伸屈、内收、外展活动,2~3次/d;当瘫痪的肢体功能开始恢复时应鼓励患者增加主动运动,如两手握紧,健肢带动患肢抬高过头、放下,反复训练,逐日增加次数,或者下肢作拱桥位训练。
③③步行训练:随着病情的好转,先进行床边坐位的训练,之后开始训练站立及步行锻炼,先在原地踏步,走时宜缓慢,行走时还应养成正确的姿势。
脑血管病的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
患病后要抓住时机,病情稳定后宜尽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肢体功能锻炼方法:1. 床上卧位活动:两手握拳,手臂及下肢交替屈伸或抬起放下。
2. 床上半卧位活动:从床上借助外力(两侧床档或床尾链)坐起,除进行床上卧床活动外,还应增加上下肢撑床等抗阻力练习。
3. 床下半卧位活动:从床上坐起,借外力移于椅子上,作提腿。
原地踏步动作。
4. 站立运动:从坐位转为主位,可扶床架或椅背站立,一腿提起片刻再换另一退提起。
5. 步行练习:开始可以扶床架或桌子行走,然后可拉手仗行走,最后逐渐摆脱辅助物行走。
6. 日常行为于精神动作锻炼:让患者自己穿脱衣裤,刷牙洗脸,刚开始可协助患者做,以后逐渐放手让患者单独去做,让患者多作一些摘菜、拨豆,串纸帘等精细动作的训练。
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时要将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必要时应有专人陪同,以保证病人的安全。
卧床应做的锻炼方法

卧床应做的锻炼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如疾病、手术、受伤或康复阶段,我们可能需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
然而,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也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心肺功能下降。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和促进康复,卧床期间的适当锻炼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卧床期间可以尝试的锻炼方法。
1. 深蹲深蹲是一种可以锻炼大腿肌肉和臀部肌肉的有效的床上锻炼方法。
您可以在床上坐下来,双脚平放在地上,然后尽量踮起脚尖。
之后,慢慢站起,然后再坐下重复这个动作。
2. 腿部抬高腿部抬高是一种可以加强腿部肌肉的简单锻炼方法。
您可以躺在床上,然后尽量将双腿抬高,同时保持膝盖伸直。
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然后再放下腿部。
重复这个动作多次。
3. 肩部伸展肩部伸展可以帮助缓解久坐导致的肩膀和颈部的僵硬。
您可以将手臂伸直向后放置在床上,然后轻轻地向后拉伸手臂和肩膀。
保持这个动作几秒钟,然后放松。
4. 腹部收紧在卧床期间,腹部肌肉也需要得到锻炼。
您可以躺在床上,然后用力收紧腹部肌肉并保持几秒钟,然后松开。
重复这个动作多次。
5. 肘部弯曲肘部弯曲是一种可以锻炼上臂肌肉的简单锻炼方法。
您可以躺在床上,双臂伸直放在身体两侧。
然后弯曲肘部,将手臂向胸部靠近,再慢慢伸直。
重复这个动作多次。
6. 脚踝转动脚踝转动可以帮助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并改善脚踝的灵活性。
您可以躺在床上,然后尽量将脚踝转动,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转动几次。
7. 深呼吸深呼吸是一种可以促进心肺功能的锻炼方法。
您可以躺在床上,放松身体,然后缓慢地深吸气,用力将空气充分吸入腹部。
然后缓慢呼气,将空气完全排出。
重复这个动作多次。
在进行卧床锻炼时,请注意适度和安全。
如果您感到不舒服或疼痛,应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卧床期间的锻炼对于身体的康复和健康非常重要,但一定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锻炼的强度和次数。
祝您早日恢复健康!。
卧床病人的健身运动

卧床病人的健身运动作者:李久兰来源:《祝您健康》2016年第03期在仰卧位可做下列下肢运动1. 屈伸踝关节仰卧位,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集中注意力于双侧足踝部。
用适度的力量向上屈足踝关节,左右轮流做,应屈至最大的角度为止,再放松回到自然位,重复5~10次。
然后,接着做向下屈足踝关节的动作(即向着床铺的方向,或者是说床板的方向运动踝关节),也应弯曲至最大的运动范围为度,重复5~10次。
2. 屈伸膝关节仰卧位同上,交替将下肢屈曲至膝关节不能再弯曲为止(此时膝关节约30度。
不能做到这一步,弯曲到60度左右也行)。
此时髋关节也自然随同做屈曲运动。
因此,“屈膝屈髋”常常是一个联合运动,重复5~10次。
3. 卧姿下做悬空蹬自行车动作仰卧位同上,双腿屈膝屈髋,然后做骑自行车的蹬踏动作,重复十几圈或几十圈。
这个动作的运动量也较大,适合于体力较强,心肺代偿功能尚好的中老年人锻炼用。
4. 向上抬举骨盆,同时收缩盆底及肛门括约肌抬举骨盆的高度可以调节,体力强者抬高一些,体力弱者略略抬高到脱离床铺即可。
重复5~10次,有增强骨盆周围肌肉力量,促进骨盆腔血液循环,促进盆腔脏器恢复功能的作用,特别适用于妇女患有某些慢性盆腔疾病患者,对于患有痔疮的中老年人也较为适合。
以上4种下肢及骨盆的运动,如能坚持进行,能保持下肢肌肉的力量,促进髋、膝、踝关节及韧带的功能恢复,促使肢体末梢血液向心脏回流,对预防因长期卧床而带来的血液循环迟缓,淋巴回流不畅,关节活动不足,胃肠蠕动缓慢,肺部扩张不足有良好功用,还能预防褥疮、便秘、结石、静脉曲张等病患。
坐着时可进行下列各部位的运动1. 头颈部运动端坐在一个高40~42厘米的方凳子上(不应有靠背),双膝,双腿均屈曲于90度左右的角度,双手放于大腿上,开始时,头颈部从自然位先屈后伸,屈颈时衣领最好能抵于胸锁关节,然后缓缓向后伸仰,以能达到的最大运动度为合适。
重复5~10次。
活动时颈部宜放松,动作宜自然,速度要缓慢。
(完整版)卧床病人肢体功能锻炼

肠内营养加胸部物理治疗
• 主要包括:气道净化治疗、控制性呼吸技术、 呼吸肌及全身骨骼肌锻炼
• 总结胸部物理治疗“三、四、五、六法”
四步有效咳嗽法
刺激
吸气
屏气
咳出
五步叩背法
有效叩背是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液体积 存于肺部的重要方法:5步叩背法
六步雾化吸入法
锻炼的注意事项
• 要适度,量力而行 • 出现疲劳,乏力,应及时调整 • 锻炼的方法应个体化,循序渐进,持之以
患者取仰卧位,屈双膝,双脚撑于床面 嘱患者抬起臀部并保持骨盆呈水平位
促进髋关节的伸展,对下部躯干及骨盆的控制有良 好的作用、提高骨盆控制力、诱发下肢分离运动、缓解 躯干及下肢痉挛
桥式运动
目的:缓解躯干及下肢痉挛
(6)膝关节屈曲伸直式
要领:
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医护者手握患足后 跟部和膝部;缓慢尽力使膝作屈曲运动,停顿 3-5秒;缓缓伸直膝,再慢慢放下患肢;重复运 动10-15次,收回呈起始位。
要领:
患者呈功能体位,医者手握患肢手和腕, 缓慢使腕作屈曲(掌屈)运动,指伸;缓缓作 伸展(背屈)运动,指屈;重复运动10-15次, 收回呈起始位
主要锻 炼屈伸 腕、指 关节肌 群减轻 其痉挛
(4)手指关节屈曲伸直式
要领:
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医护者手握患者手 指背,掌心对第2—5患指端,缓慢使指作屈曲 运动;揉指,缓缓作伸直运动;重复运动10-15 次,收回呈起始位。
肩关节外展
主要锻炼屈伸肩关节肌群;防止发生 肩关节粘连
肩关节内旋
(2)肘关节屈伸式
要领:
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医护者手扶患肢肘 部和腕部,使其肘部交替进行伸直与屈曲运动; 动作缓慢尽力,每次停3—5秒;重复运动10—15 次,收回呈起始位
脑血管患者恢复期肢体的功能锻炼

龙源期刊网
脑血管患者恢复期肢体的功能锻炼
作者:鞠秋萍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8期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31-01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诊断;功能锻炼
脑血管患者经过3周以后,病情不再进展,瘫痪的肢体开始恢复。
恢复期治疗主要是药物、功能锻炼和理疗。
功能锻炼是恢复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以下几步进行。
1 床上锻炼
1.1 卧床锻炼主要是加强上下肢的被动与主动活动,以促进肢体的功能恢复。
帮助患者做上肢内收、外展、弯臂,下肢伸髋、抬腿等,同时勤翻身、多按摩。
1.2 坐位训练患者在床上先行半卧位,然后逐渐采取坐位,并逐渐增加坐位的时间和次数,直至恢复正常坐位。
患者可在床上做仰卧起坐、抬腿、伸手、拾物等动作。
同时须严密观察血压变化,以防发生意外。
2 离床锻炼
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床上训练后,可逐渐下床活动。
首先让患者下床,手扶椅背,患肢做内收、外展及踢腿练习,然后从拄拐自立到扶拐靠墙站立,最后练习迈步行走。
由于开始下床患肢力弱,伸屈肌群不配合,动作不灵,步态不稳,家人要做好保护,以免跌倒摔伤。
3 手及上肢的锻炼
脑血管以外的患者,只要加强肢体的功能锻炼,一般大关节恢复较早,而手的精细动作恢复较慢,为了促进掌指关节的功能恢复,可让患者练习拾物、握球、捡豆等。
并让患者做扩胸、单臂上举、小臂旋前旋后、两手交叉转动腕关节等,同时在行走训练时要配合练习上肢动作。
脑血管患者,只要做到治疗和功能锻炼相结合,并持之以恒,就能大大降低致残率。
参考文献。
中风健康宣教

• 二、注意早期康复锻炼
• 许多脑中风患者早期不注意康复,到了晚期造成肢体功能 严重障碍。因此,脑中风康复锻炼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患 病后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血压等稳定后,家属就可以 为病人进行翻身、按摩及关节被动活动,直至主动运动恢 复。接着可对病人进行床上移动训练、床上动作训练、起 坐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等。一旦病人具有坐位平衡能力, 即可开始做从床上到轮椅上,从轮椅到床上的移动能力训 练。再逐步进行步行、上肢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 练,为日后站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病人的健侧翻身(1) 要点: 1.偏瘫侧膝关节屈曲 2.病人双手紧贴一起 3.方法:同时翻转肩和臀部
病人的健侧翻身(2) 要点: 1.病人双手紧贴一起 2. 方法:同时翻转臀 部和足底以引导偏瘫 侧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病人的患侧翻身 要点: 病人坐姿 1. 同时引导偏瘫侧肩和
1.着重偏瘫一侧手脚的伸展运动:肩外展、上肢伸展、下 肢弯曲。 2.运动间隙用枕垫、木架维持肢体功能位,防止上肢屈曲、 足下垂等畸形。 3.逐步增加坐、立、行走练习,进行正确步态行走、上下 楼。注意加强保护,防止跌伤等意外。 4.上肢活动功能初步恢复后,着重做爬墙、抓放物品、盘 核桃等运动,加强自理能力练习:进餐、梳洗、穿脱衣等。
要点: 膝 1. 2.床铺尽量平,病人 病人自行把健侧肢体 下背部放枕头 移到另一侧 2. 头部:不要固定, 能自由活动 3.躯干:伸直 4.臀部: 90 度屈曲, 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 两侧 5. 上肢 : 放在一张可 调节桌 上 , 上置一枕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病人卧位到坐位 帮助病人活动要点: 要点: 1. 病人要膝关节 1. 图 11: 病人躺在偏瘫侧 ; 屈曲地被移到偏 病人自行用健侧手撑住床 瘫侧 铺 , 康复师抵住健侧臀部 , 2. 病人自行用健 引导患侧肩关节向下 侧手撑住床铺 2.图12:被动牵引病人移动 :
危重症病人肢体功能锻炼

危重症病人肢体功能锻炼各位领导、护士姐妹晚上好!今天和大家共同探讨的题目是危重症病人肢体功能锻炼,在临床中科室都会遇到各类危重病人,但在传统的护理治疗中,往往只注重抢救患者的生命,而忽视其能否具备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的能力。
病人可能出现关节挛缩、变形、肌肉萎缩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这样失去治疗残障的最佳时机,给患者留下难以治愈的终身残疾。
因此,我们要把握住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时机,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置,对降低病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长期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处于昏迷状态或完全丧失运动功能的危重病人,往往因长时间的肢体不活动,易导致运动功能改变,引起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挛缩,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及褥疮等一系列并发症。
二、肢体功能锻炼的目的在临床中,由于我们护士与患者接触最频繁、最密切,我们可连续地对病人进行康复护理(从预防、治疗到教育),这样才能够尽早的关注到病人的功能问题,从而及时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防止因病致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三、造成肢体功能障碍的原因由于久病卧床,肌张力持续减小,肌肉便会萎缩无力;或肢体制动,引起肌代谢下降,产生肌肉萎缩。
如萎缩的肌肉持续保持过度伸长或屈曲位不变动,则可造成永久性的伸长或屈曲,导致肌肉肌腱挛缩,关节畸形。
或者由于关节内外的创伤或炎症、关节手术等,引起关节囊和关节韧带挛缩及关节内外粘连形成,致使关节活动障碍。
四、肢体功能障碍的时间(那么多长时间会引起呢?)一般患者卧床2周就足以产生重要肌肉群和关节囊、关节韧带的挛缩畸形。
畸形的出现,将给患者造成轻则疼痛不适,重则成为永久畸形,导致活动障碍。
由此可见,在临床上要强调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形成一种预防康复护理的理念,对于肢体功能锻炼及康复护理的介入时间,不是在功能障碍以后,而是在功能障碍出现之前就要进行。
对于危重病人,不能等到疾病治愈了,才关注功能的问题。
应在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及时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床上运动及转移技术

床上运动及转移床上运动及转移技术【定义与目的】1、定义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包括卧→坐→站→行走,是提高患者自身或在他人的辅助下完成体位转移能力的锻炼方法。
床上运动主要包括:床上撑起运动、床上横向运动、床上坐位向前后移动。
转移技术主要包括:从仰卧位到坐位运动、从坐到站的运动、床-椅转移运动等。
2、目的教会瘫痪患者从卧位到坐位、从坐位到立位、从床到椅、从轮椅到卫生间的各种转移方法,使他们能够独立地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应用范围】因各种原因长期卧床的患者;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脑外伤、小儿麻痹后遗症等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肢体部分或完全瘫痪,完成转移动作相关的主要关键肌肌力达到2级或者3级的患者。
【操作准备】1、用物准备一般不需要仪器设备,可由护理人员帮助完成,必要时,可采用升降机、悬吊带、布带等。
2、人员准备操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病情、意识情况、功能障碍肢体、平衡能力、肌力及关节活动等。
床上运动操作训练技术床上撑起运动【操作流程】【操作要点】1、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功能障碍肢体、平衡能力、肌力及关节活动度等。
3、根据评估结果及需要做的运动方式准备用物。
4、协助患者坐起,患者在床上取伸膝坐位,身体前倾,两手掌平放在床上。
将书或者其他物品放入患者手下。
患者肘关节伸直,用力撑起,使臀部离床并向上抬起。
保护好患者,让患者做前后左右移动。
5、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
6、观察患者的主观反应,记录执行时间及运动后反应。
床上横向运动【操作流程】【操作要点】1、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功能障碍肢体、平衡能力、肌力及关节活动度等。
3、根据评估结果及需要做的运动方式准备用物。
4、床上横向移动:移向右侧时,将健侧下肢伸到患侧下肢的下方,用健足勾住患足向右移动。
健侧下肢屈曲,用健足和肩支撑臀部,同时将下半身移向右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卧床患者功能锻炼方法
1. 肩关节屈曲运动
一手扶住患侧肘关节,使肘关节处于
伸展位,另一只手扶住患侧腕关节,
腕关节处于中间位,手指伸展位。
将
患侧肩关节上举,当达到最大屈曲状
态时停止被动运动,然后还原到开始
的肩关节伸展位。
2. 肩关节外展运动
预备工作与肩关节屈曲运动相
同,被动外展患侧关节至90°,
然后还原到开始的位置。
3. 肘关节屈伸运动
患侧上肢自然位,一手扶住患侧的
肘关节,另一手握住患侧腕关节,
被动屈曲患肘关节至最大屈曲位,
然后还原。
4. 腕关节的屈伸运动
患侧肘关节屈曲90°,一手固定于
前臂近腕关节处,另一手扶握掌指
关节处,被动屈曲、伸展活动患侧
腕关节。
5. 掌指关节屈伸运动
患侧肘关节屈曲90°,一手固定于
患腕关节,另一手扶握于患侧手
指,进行充分的被动掌指关节屈伸
训练,同时还可进行近端、远端指
间关节的屈伸运动。
6. 拇指的被动运动
患侧肘关节屈曲90度,操作者一手固定
患侧掌指关节,另一手扶握患侧拇指,
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运动,其他的
手指同上。
7. 髋、膝关节屈伸运动
取仰卧位,操作者站立于患者患
侧,一手托住患侧膝关节后侧,另
一手托住患者足跟,使患侧髋,膝
关节均屈曲至最大位置。
然后在患
髋关节屈曲的情况下,伸展患膝关
节,最后伸展患髋关节,还原。
8. 踝关节的内、外翻运动
取仰卧位,操作者站于患者患侧,
一手握住患侧踝关节,另一手握住
患侧足底近足趾部,完成踝关节的
内、外翻运动。
9. 踝关节的跖屈、背伸运动
取仰卧位,操作者站于患者患侧,一
手握住足背部,另一手托住足跟,握
住足背部的手用力推压,完成踝关节
跖屈运动。
一手握住踝关节上方,加
一手托住足跟牵拉足跟部,同时利用
前臂屈侧推压足底,完成踝关节屈曲
运动。
10. 足趾的被动运动
取仰卧位,操作者站在患侧,一手握
住患侧足底部,另一手握住患侧足趾
部,完成各足趾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
转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