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病人肢体功能锻炼

合集下载

老年人骨折后怎样进行功能锻炼指导

老年人骨折后怎样进行功能锻炼指导

老年人骨折后怎样进展功能锻炼近年来,发生骨与关节损伤的老年患者有不断增多的趋势。

研究认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增加5岁,发生骨折的危险就会增加一倍。

老年人发生骨折多与其患有骨质疏松和肢体不灵便有关。

在老年骨折患者中,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胸腰椎部骨折的患者较多。

这些患者都需要长时间的卧床治疗,如果缺少了正确的护理和锻炼,容易发生褥疮、心血管疾病及泌尿系统感染等。

下面就介绍一下老年人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和家庭护理方法:一、老年人骨折后的功能锻炼髋部骨折的老年人经治疗后须尽早进展功能锻炼。

要鼓励此类患者做咳痰、深呼吸、有节律地收缩两个大腿上的肌肉、伸屈足部关节等动作。

此类患者在手术2周后,就可以用双手撑住床面做抬起臀部的练习和不负重的站立练习,1个月后可拄单拐行走,3个月后可去拐行走。

髋部骨折后常需进展人工关节置换,此类患者在进展功能锻炼时不可过度屈曲髋关节,不要坐矮椅子,坐在椅子上时身体不要向前倾,不要穿插下肢或侧卧,不要弯腰拾地上的东西,不要坐在床上屈膝、盘腿,不能做剧烈的运动,不能爬山等。

腰椎骨骨折的老年人平时要选择硬板床仰卧,以保持脊椎的平直;翻身时,其上半身和下半身要同时翻转,不能扭曲。

此类患者可进展吹气球锻炼,这样可以增强内脏的功能、锻炼胸腹肌的力量及促进代谢。

当该类患者的疼痛有所减轻、全身状况许可时,可适当地进展上下肢的功能锻炼,并可先进展上肢的被动锻炼,如“左右开弓〞、“双手举鼎〞等。

老年骨折患者在进展功能锻炼时都要遵循早期开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主动运动为主的原那么。

一般的骨折患者在开场治疗后的第二天即可进展功能锻炼。

老年患者由于体质较弱、肌力不强、耐受性差,加上对损伤恢复缺乏信心及害怕疼痛等,常常缺乏主动运动的积极性,其家属要经常鼓励、催促其进展功能锻炼。

二、老年人骨折后的家庭护理大多数骨折患者在治疗的中后期都会在家中度过,所以,做好骨折患者的家庭护理十分重要。

骨科常见病种术后功能锻炼

骨科常见病种术后功能锻炼

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方法(1)术后第1周术后患肢抬高20~30cm,略高于心脏水平,以减轻术后水肿。

术后第2天,开始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收缩活动,膝关节轻缓伸屈,每日2~3次,每次2~5min。

3d后患者可坐在床上,适当增加活动次数和延长活动时间,但膝关节屈曲不宜>90°。

(2)术后2~3周根据实际情况可鼓励患者下地站立步行,开始屈膝关节锻炼。

锻炼时,护理人员应在现场进行指导,患者先坐在床边,健侧肢体首先着地,然后患肢被动屈膝使小腿在床边悬吊适应后再下地,着地后足要放平,平均用力,先轻后重逐步负重行走。

活动膝关节时,两手可拉住床沿,屈曲膝关节以60°~90°为宜。

年老体弱者可扶拐步行,逐步练习屈膝。

(3)术后4~6周加大活动量,练习下蹲活动,膝关节屈曲达130°以上。

(4)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情况逐渐增加锻炼的幅度与强度,同时要密切观察,确保安全,防止摔伤发生其他部位骨折。

CPM机使用方法:保持患肢中立位,膝关节屈曲10°~15°待麻醉消失后即可进行踝趾关节的趾屈、背伸锻炼,每小时做一回,每回10次左右,逐渐增加活动量。

术后第2天开始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先教会健肢股四头肌收缩,然后再进行患肢练习。

术后3~10天在稳定内固定的基础上,将患肢置于CPM机支架上,患肢的脚和脚套要套实与水平线呈90度,患肢膝关节与机器夹角要处于同一水平线,并系好病人的大腿和小腿上固定带,大腿应尽量贴于活动架上防止肢体离开机器支架,以达到要求的活动角度;第一天起使角度由0°~15°开始,终止角度30°~40°,2次/日、每次1小时,根据患者疼痛及伤口情况将活动度调到患者能忍受的最大程度为宜。

第二天,对能完全承受第一天运动患者,将活动度增加10°,对不能承受的患者按第一天的锻炼方法,以后每日或者隔日加10°,循序渐进,速度由慢到快,以患者能够接受为宜,从而减少患者的不舒适感。

医学卧床病人肢体功能锻炼PPT培训课件

医学卧床病人肢体功能锻炼PPT培训课件

肠内营养加胸部物理治疗
• 主要包括:气道净化治疗、控制性呼吸技术、 呼吸肌及全身骨骼肌锻炼
• 总结胸部物理治疗“三、四、五、六法”
四步有效咳嗽法
刺激
吸气
屏气
咳出
五步叩背法
有效叩背是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液体积 存于肺部的重要方法:5步叩背法
六步雾化吸入法
锻炼的注意事项
• 要适度,量力而行 • 出现疲劳,乏力,应及时调整 • 锻炼的方法应个体化,循序渐进,持之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手指的被动运动
主要锻炼屈伸指 关节肌群,防止 发生手指拘挛和 僵硬;对大脑功 能起反射性调节 作用,促使手指 功能尽快恢复
双手上举训练
患者双手叉握、手举过头(握手)上肢自助被动运动
作用: 恢复肩胛带、肩、肘、手各关节的解剖关系
缓解肩痛及上肢水肿 诱发上肢的运动功能
伸髋训练
下 肢 训 练
股二头肌牵拉训练

谢 谢!
卧床病人功能锻炼方法-3 卧床功能锻炼三步操
一.足泵运动
卧床病人功能锻炼方法-3 卧床功能锻炼三步操
二.桥式运动
卧床病人功能锻炼方法-3
卧床功能锻炼三步操
三.缩唇呼吸法
(pursed-Lip Breathing)
卧床病人功能锻炼方法-4
• 尽可能早下床功能锻炼
床上坐起、床边站立、下床走动、登楼梯
进行合理肢体功能锻炼带来的益处
功能↑
住院天数↓ 益处
自理能力↑
死亡率↓
医疗费用↓
肢体功能锻炼原则
早期
正确
持之以恒
肢体功能锻炼
循序渐进
卧床病人功能锻炼方法-1 肢体功能锻炼
(1)肩关节外展内旋上举式

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预防措施

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预防措施

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预防措施1.压疮:-定期翻身:将病人从一个侧卧位转至另一侧,减少对特定区域的持续压力。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清洁皮肤,并使用保湿霜,保持皮肤水分。

-使用特殊床垫: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床垫,如气垫床垫或发泡床垫。

-减少摩擦力:使用柔软的床单,并保持病人的肢体干燥,以减少摩擦力。

2.深静脉血栓形成:-引导病人进行肢体运动:帮助病人进行主动和被动的肢体运动,以提高血液循环。

-穿着弹力袜:为病人选择合适的弹力袜,并确保正确佩戴。

-使用抗凝药物:根据医生的指导,给予病人抗凝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

3.肺炎:-增加呼吸道护理:定期帮助病人进行口腔卫生,保持呼吸道通畅。

-促进肺部通气:帮助病人进行深呼吸和咳嗽操,以预防肺部感染。

-定期改变体位:卧床病人应该定期改变体位,以促进肺部通气和引流。

4.肌肉萎缩:-进行肌肉锻炼:帮助病人进行适当的肌肉锻炼,以减少肌肉萎缩。

-使用康复器械: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使用康复器械来帮助恢复肌肉功能。

5.尿路感染:-维持尿路清洁:帮助病人进行适当的个人卫生,包括清洁外阴区域和更换尿布。

-饮食调整:给予病人充分的水分摄入,以促进尿液的排出。

此外,对于卧床病人,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护理预防措施:-饮食: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以促进病人的身体康复。

-皮肤护理:保持病人的皮肤干燥、清洁,并防止皮肤潮湿,以减少皮肤疾病的发生。

-防止跌倒:在卧床病人的周围放置防滑垫和扶手,以减少跌倒的风险。

-心理支持:保持与病人的交流,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帮助病人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综上所述,通过适当的护理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病人的康复。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并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护理措施,以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完整版)卧床病人肢体功能锻炼

(完整版)卧床病人肢体功能锻炼

肠内营养加胸部物理治疗
• 主要包括:气道净化治疗、控制性呼吸技术、 呼吸肌及全身骨骼肌锻炼
• 总结胸部物理治疗“三、四、五、六法”
四步有效咳嗽法
刺激
吸气
屏气
咳出
五步叩背法
有效叩背是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液体积 存于肺部的重要方法:5步叩背法
六步雾化吸入法
锻炼的注意事项
• 要适度,量力而行 • 出现疲劳,乏力,应及时调整 • 锻炼的方法应个体化,循序渐进,持之以
患者取仰卧位,屈双膝,双脚撑于床面 嘱患者抬起臀部并保持骨盆呈水平位
促进髋关节的伸展,对下部躯干及骨盆的控制有良 好的作用、提高骨盆控制力、诱发下肢分离运动、缓解 躯干及下肢痉挛
桥式运动
目的:缓解躯干及下肢痉挛
(6)膝关节屈曲伸直式
要领:
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医护者手握患足后 跟部和膝部;缓慢尽力使膝作屈曲运动,停顿 3-5秒;缓缓伸直膝,再慢慢放下患肢;重复运 动10-15次,收回呈起始位。
要领:
患者呈功能体位,医者手握患肢手和腕, 缓慢使腕作屈曲(掌屈)运动,指伸;缓缓作 伸展(背屈)运动,指屈;重复运动10-15次, 收回呈起始位
主要锻 炼屈伸 腕、指 关节肌 群减轻 其痉挛
(4)手指关节屈曲伸直式
要领:
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医护者手握患者手 指背,掌心对第2—5患指端,缓慢使指作屈曲 运动;揉指,缓缓作伸直运动;重复运动10-15 次,收回呈起始位。
肩关节外展
主要锻炼屈伸肩关节肌群;防止发生 肩关节粘连
肩关节内旋
(2)肘关节屈伸式
要领:
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医护者手扶患肢肘 部和腕部,使其肘部交替进行伸直与屈曲运动; 动作缓慢尽力,每次停3—5秒;重复运动10—15 次,收回呈起始位

提高卧床患者全身功能锻炼的正确率

提高卧床患者全身功能锻炼的正确率
3 对护理而言:帮助患者正确的进行功能锻炼,能够避免患者不 良的运动方式,避免进一步的损伤,提高治疗疗效,减轻患者 痛苦,增进护患交流,提高患者满意度。
骨科推进品管圈活动时间进度计划表
2014
主题选 定
计划拟 定
现状把 握
目标设 定
解析
对策拟 定 实施讨 论 效果确 认
标准化
检讨改 进
成果发 展
11月
辅导员意见
下次会议望大家更加踊跃发言, 提前做好准备,保证会议质量。
选定
选题理由
1 对医院而言: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卧床患者全身功能锻炼,提 倡优质服务、促使医院护理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医院的不断 发展,提升医院整体品牌形象。
2 对患者而言:正确的功能锻炼是系统治疗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能够有效的配合各项治疗,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疾 病对患者个人和家庭的负担。
圈员: 张珺婷
圈员: 王茂伟
圈员: 罗紫薇
护 理
温 度
宣教院感 用药Fra bibliotek罗列问题
头脑风暴
圈员集体讨论
选题确定
评价 说明
分数 1 3 5
上级政策 没听说过 偶尔告知 常常提醒
可行性 不可行
较可行 可行
迫切性
半年后再 说
圈能力
需多部门 配合
下次解决 尽快解决
需一个部 门配合
自行能解 决
主题确定:
备选主题 上级政策 可行性
骨舞圈开题报告
五医 骨科
骨舞圈的意义:
以汉字“骨”为基本设计元素,通过巧妙的组合和抽象的艺术 变化而来
绿色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 双手托起寓意着对患者无尽的爱与呵护 愿我们用真诚的爱心与贴心的服务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1】[关键词] 老年人;长期卧床;预防;护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导致老年人长期卧床的病例越来越多。

因此,护理人员应切实做好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康复。

我科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10例卧床大于2月的病人,通过精心护理,无并发症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10例病人,女性3人,年龄72-80岁;男性7人,年龄71-84岁。

其中帕金森2例,阿尔茨海默病3例,脑梗塞合并脑出血3例,脑梗塞2例。

2.护理2.1压疮的预防2.1.1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床铺每日整理2-3次,保持平整无皱褶,清洁干燥。

如遇尿湿,便迹应及时更换。

做好患者的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做到勤洗勤更换,早晚两次给病人擦洗。

2.1.2局部皮肤防止受压卧气垫床,每两小时翻身一次。

在骨隆突处置支撑物,以减少局部受压,经常按摩骨突出处及受压部位。

2.1.3减少摩擦力和剪力搬动患者时或使用便器时,动作宜轻柔,不可强行推、拉、拖等,用海绵圈保护肘部、足跟部等。

避免长时间头部抬高大于30度,以免尾骶部、足跟部承受大压力和剪力。

2.1.4增进营养加强饮食补充,如进食困难,予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

2.1.5严格交接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坠积性肺炎的预防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减少人员探视。

对于气管内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间断氧雾化吸入。

每两小时翻身叩背一次,由下至上叩背。

指导病人有效咳嗽,给予正确方法进行床上功能被动锻炼。

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呼吸道分泌物逆流及防止胃液反流。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3泌尿系感染的预防穿宽松透气吸湿性良好的棉布衣裤,戒除不良憋尿习惯。

协助病人床上排尿,训练膀胱反射性动作。

鼓励病人多饮水,并保持会阴部清洁。

需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妥善固定好导尿管,做好尿道口护理。

中风健康宣教

中风健康宣教

• 二、注意早期康复锻炼
• 许多脑中风患者早期不注意康复,到了晚期造成肢体功能 严重障碍。因此,脑中风康复锻炼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患 病后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血压等稳定后,家属就可以 为病人进行翻身、按摩及关节被动活动,直至主动运动恢 复。接着可对病人进行床上移动训练、床上动作训练、起 坐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等。一旦病人具有坐位平衡能力, 即可开始做从床上到轮椅上,从轮椅到床上的移动能力训 练。再逐步进行步行、上肢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 练,为日后站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病人的健侧翻身(1) 要点: 1.偏瘫侧膝关节屈曲 2.病人双手紧贴一起 3.方法:同时翻转肩和臀部
病人的健侧翻身(2) 要点: 1.病人双手紧贴一起 2. 方法:同时翻转臀 部和足底以引导偏瘫 侧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病人的患侧翻身 要点: 病人坐姿 1. 同时引导偏瘫侧肩和
1.着重偏瘫一侧手脚的伸展运动:肩外展、上肢伸展、下 肢弯曲。 2.运动间隙用枕垫、木架维持肢体功能位,防止上肢屈曲、 足下垂等畸形。 3.逐步增加坐、立、行走练习,进行正确步态行走、上下 楼。注意加强保护,防止跌伤等意外。 4.上肢活动功能初步恢复后,着重做爬墙、抓放物品、盘 核桃等运动,加强自理能力练习:进餐、梳洗、穿脱衣等。
要点: 膝 1. 2.床铺尽量平,病人 病人自行把健侧肢体 下背部放枕头 移到另一侧 2. 头部:不要固定, 能自由活动 3.躯干:伸直 4.臀部: 90 度屈曲, 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 两侧 5. 上肢 : 放在一张可 调节桌 上 , 上置一枕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病人卧位到坐位 帮助病人活动要点: 要点: 1. 病人要膝关节 1. 图 11: 病人躺在偏瘫侧 ; 屈曲地被移到偏 病人自行用健侧手撑住床 瘫侧 铺 , 康复师抵住健侧臀部 , 2. 病人自行用健 引导患侧肩关节向下 侧手撑住床铺 2.图12:被动牵引病人移动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指的被动运动
主要锻炼屈伸指 关节肌群,防止 发生手指拘挛和 僵硬;对大脑功 能起反射性调节 作用,促使手指 功能尽快恢复
双手上举训练
患者双手叉握、手举过头(握手)上肢自助被动运动
作用: 恢复肩胛带、肩、肘、手各关节的解剖关系
缓解肩痛及上肢水肿 诱发上肢的运动功能
伸髋训练
下 肢 训 练
股二头肌牵拉训练

谢 谢!
卧床病人功能锻炼方法-2 借助仪器的功能锻炼
自制卧床病人多功能锻炼器
呼吸训练
• 腹式呼吸训练
• 抗阻呼吸训练:缩唇呼气法
•吹瓶呼气法•源自吹蜡烛法•吹笛式呼气

发音呼气法
呼吸训练器
促进深呼吸与咳嗽,帮助痰液排除 预防与治疗手术前后肺扩张不全(肺泡塌陷)
深呼吸训练器
患者取坐位、卧位或侧卧位,集中精神,姿态自然,放松全 身肌肉,缓慢深吸气到最大肺容量后憋气,开始憋气时间为 2~5 s,逐渐增加至10 s,然后缓慢呼出,连续10~20次, 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训练
卧床病人肢体康复锻炼
郧县人民医院 神内Ⅱ 李君莉
卧床病人各种原因导致病人无法进行功能锻炼
危重患者往往病情复杂,处于卧床体位,缺乏运动 ,生活不能自理,均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 镇静剂 • 出血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使用呼吸机导致呼吸肌无力 • 营养不良 • 昏迷
缺乏功能锻炼的不良后果
• 严重的肌萎缩和肌无力 • 关节僵直 • 免疫功能低下 • 呼吸功能减弱 • 心功能减弱 • 内分泌系统改变 • 胃肠蠕动差 • 废用综合征 • 深静脉血栓 延迟康复
进行合理肢体功能锻炼带来的益处
功能↑
住院天数↓ 益处
自理能力↑
死亡率↓
医疗费用↓
肢体功能锻炼原则
早期
正确
持之以恒
肢体功能锻炼
循序渐进
卧床病人功能锻炼方法-1 肢体功能锻炼
(1)肩关节外展内旋上举式
要领:
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医护者手握患肢腕 部掌侧,使其掌心向上,肘伸直;缓慢尽力使患 肩依次作外展内旋上举运动,每次停3—5秒;各 动作重复运动10—15次,收回呈起始位。
要领:
患者呈功能体位,医者手握患肢手和腕, 缓慢使腕作屈曲(掌屈)运动,指伸;缓缓作 伸展(背屈)运动,指屈;重复运动10-15次, 收回呈起始位
主要锻 炼屈伸 腕、指 关节肌 群减轻 其痉挛
(4)手指关节屈曲伸直式
要领:
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医护者手握患者手 指背,掌心对第2—5患指端,缓慢使指作屈曲 运动;揉指,缓缓作伸直运动;重复运动10-15 次,收回呈起始位。
主要锻炼屈伸膝关节肌群和腰腹部肌肉;防止发生膝关节僵直、 挛缩
(7)内外旋踝式
要领:
医护者以一手握患足跟部,其拇、食二指指端分 置其仆参穴和水泉穴,随着另一手握其足趾作内、 外旋转踝各10-15次
(8)足趾关节外翻内翻法式
要领:
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双下肢自然伸直;医护者 两手分别握其患肢足跟部和足底上部,缓慢外翻足, 停顿3-5秒,然后缓缓内翻足;重复操作10-15次。
卧床病人功能锻炼方法-3 卧床功能锻炼三步操
一.足泵运动
卧床病人功能锻炼方法-3 卧床功能锻炼三步操
二.桥式运动
卧床病人功能锻炼方法-3
卧床功能锻炼三步操
三.缩唇呼吸法
(pursed-Lip Breathing)
卧床病人功能锻炼方法-4
• 尽可能早下床功能锻炼
床上坐起、床边站立、下床走动、登楼梯
(5)髋关节屈曲伸直式
要领:
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将其健足背置于患 足后跟部,使患膝伸直;医护者握住双足,缓 慢协助患者双足上抬,使髋作屈曲运动;缓缓 放下,重复运动10-15次。收回呈起始位。
主要锻炼 屈伸髋关 节肌群和 腰腹部肌 肉;防止 发生髋关 节僵直。
髋关节伸展的控制训练 (搭桥运动)
肠内营养加胸部物理治疗
• 主要包括:气道净化治疗、控制性呼吸技术、 呼吸肌及全身骨骼肌锻炼
• 总结胸部物理治疗“三、四、五、六法”
四步有效咳嗽法
刺激
吸气
屏气
咳出
五步叩背法
有效叩背是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液体积 存于肺部的重要方法:5步叩背法
六步雾化吸入法
锻炼的注意事项
• 要适度,量力而行 • 出现疲劳,乏力,应及时调整 • 锻炼的方法应个体化,循序渐进,持之以
肩关节外展
主要锻炼屈伸肩关节肌群;防止发生 肩关节粘连
肩关节内旋
(2)肘关节屈伸式
要领:
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医护者手扶患肢肘 部和腕部,使其肘部交替进行伸直与屈曲运动; 动作缓慢尽力,每次停3—5秒;重复运动10—15 次,收回呈起始位
主要锻炼屈伸肘关节;防止发生肘关节痉挛。

(3)腕关节掌屈指屈式
患者取仰卧位,屈双膝,双脚撑于床面 嘱患者抬起臀部并保持骨盆呈水平位
促进髋关节的伸展,对下部躯干及骨盆的控制有良 好的作用、提高骨盆控制力、诱发下肢分离运动、缓解 躯干及下肢痉挛
桥式运动
目的:缓解躯干及下肢痉挛
(6)膝关节屈曲伸直式
要领:
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医护者手握患足后 跟部和膝部;缓慢尽力使膝作屈曲运动,停顿 3-5秒;缓缓伸直膝,再慢慢放下患肢;重复运 动10-15次,收回呈起始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