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沥青基础知识及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

1、材料用量及温度:沥青温度控制在130℃以上,以保证具有较好的流动性;BE-1、2、A1乳化剂的用量一般为乳化沥青的8-14‰,即每吨乳化沥青(沥青含量为50%以上)用8-14kg,温度为60-70℃。

第一次生产时乳化剂应采用中上限用量,最好每吨乳化沥青用10公斤,或每吨水添加20公斤(沥青含量按50%计);BE-3乳化剂的用量一般为乳化沥青的18-25‰,即每吨乳化沥青(沥青含量为50%以上)用18-25kg,乳化剂溶液温度为60-70℃。

第一次生产时乳化剂应采用中上限用量,以保证能生产成功,最好每吨乳化沥青用24公斤,或每吨水添加48公斤(沥青含量按50%计),生产顺利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减少用量。

2、生产工艺:生产前应清洗设备,以防和原乳化沥青反应;生产开始时应先开乳化剂溶液阀门,等乳化剂溶液从胶体磨中流出后,再开沥青阀门;沥青含量从35%向上逐渐增加,一旦发现生产过程出现胶体磨费力或乳化沥青中有絮状团块,应立即减小沥青用量。

每次生产完后,必须先关沥青阀门,后关乳化剂溶液阀门,冲洗30s左右,避免改性沥青残留在胶体磨中,影响下次生产。

第一次生产最好生产少量,控制在0.5吨以内。

3、取样、试验:应在不同时间、正常生产情况下从出料口处取样,因为贮存罐中乳化沥青可能由不同时间的不同沥青含量乳液混合在一起,因而不准确。

作沥青含量试验时,可用小容器取样50g左右,在电炉上加热蒸发5-10min,直至温度达到160℃左右即可测定。

注意这种方法只能用于测定蒸发残留沥青含量,当需要做三大指标时,取样应为300-500g,保证蒸发残留沥青达到200g以上,加热蒸发到160℃左右,保持30 min。

4、样品观察:样品应密封观察1天(最好贮存在透明密封容器内,当用饮料瓶贮存时应清洗干净),如果乳化沥青内部不结团和没有絮状团块,这时可过1.18mm筛,注意过筛时应将表面结皮取掉,筛余量满足规范要求,说明乳化成功。

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乳化沥青是指将石油沥青和水通过乳化剂进行乳化,形成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具有较好的抗水性和粘结性,能够在常温下进行施工,成本较低,因此在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原料准备:选择适当的石油沥青和乳化剂作为原料。

石油沥青通常选择具有适当黏度和温度稳定性的碳质沥青。

乳化剂选择具有良好乳化性能和稳定性的表面活性剂。

2. 原料混合:将石油沥青和乳化剂按一定配比加入混合槽中。

在一定温度下,通过搅拌使石油沥青和乳化剂充分混合均匀。

3. 乳化:将混合好的原料通过乳化机进行乳化处理。

乳化机采用高速剪切、撞击和湍流等力学作用,使石油沥青和乳化剂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状液体。

4. 稳定处理:将乳化后的混合液通过稳定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稳定处理过程中,通过调整温度、搅拌速度和时间等条件,使乳化沥青的颗粒尺寸均匀、分布稳定。

5. 贮存和包装:将稳定处理后的乳化沥青输送到贮存罐中进行储存。

乳化沥青通常以罐车的形式运输到施工现场,根据施工需要进行包装。

6. 施工:将乳化沥青运输到施工现场后,配合其他道路材料进行施工。

常见的施工方法包括喷洒、涂覆和混合等。

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需要严格控制各环节的操作条件,确保乳化沥青的质量稳定。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质量检验,对乳化沥青进行颗粒尺寸、粘度、稳定性等指标的测试,以确保施工质量。

此外,还需要做好乳化剂和沥青的储存和保养工作,避免污染和变质。

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原料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提高道路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随着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乳化沥青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

乳化沥青生产工艺

乳化沥青生产工艺

乳化沥青生产工艺
乳化沥青是将沥青与乳化剂在高速搅拌下浑化成乳化液的一种工艺。

乳化剂通常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能够使沥青与水相溶。

乳化沥青工艺的主要步骤包括沥青准备、乳化剂溶液制备、搅拌乳化、稳定乳化液、包装储存,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沥青准备:将固体石油沥青用加热设备加热至130℃左右,使其变为液态。

然后,将沥青转移到储存罐中,并保持一定的温度,以备后续使用。

接着,乳化剂溶液制备:将乳化剂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并通过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一般乳化剂的用量是按照沥青总重量的
2%~4%计算的。

然后,搅拌乳化:将沥青和乳化剂溶液分别泵入一个称称称齐的搅拌罐中,通过高速搅拌器将两者搅拌均匀。

在搅拌的过程中,还可以添加一些辅助剂,如增粘剂、稳定剂等,以提高乳化液的质量。

接下来,稳定乳化液:将搅拌好的乳化液经过一定时间的静置,使之趋于稳定。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震荡试验来检测乳化液的稳定性,只有稳定的乳化液才能用于生产。

最后,包装储存:将稳定的乳化液通过泵送装置装入塑料桶或罐中,并密封保存。

为了保证乳化液的质量,储存环境应该保持干燥且温度适中。

总之,乳化沥青生产工艺包括沥青准备、乳化剂溶液制备、搅拌乳化、稳定乳化液、包装储存等步骤。

通过这个工艺,沥青与乳化剂可以均匀混合,并形成稳定的乳化液。

乳化沥青具有易于施工和取样、稳定性好、降低施工温度等优点,因此在路面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乳化沥青及改性乳化沥青生产技术

乳化沥青及改性乳化沥青生产技术

1.乳化沥青原理及生产技术
1.7 乳化沥青的组成
乳化沥青 =
基质沥青
+

+
乳化剂
添加剂
在乳化沥青生产中, 加人少量的化学添加剂, 既可以减少乳化剂 用量, 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提高乳化剂的活性, 改善乳化沥青的贮存 稳定性。根据经验, 加入以下添加剂有不同的作用 加入无机盐类,一般可以掺加CaCl2、MgCl2、NH4Cl、FeCl3等强酸 弱碱盐,卤素无机盐能增强乳化沥青颗粒之间的双电子层效应, 增加 电势电位, 阻止乳化沥青微粒的相互聚集。 对于阴离子型乳化沥青,可以掺加NaSO4、Na2CO3、Na2SiO3等。 加入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能在乳化沥青中以网状、线状的形式存 在, 对乳化沥青微粒起到隔离作用, 同时还能增强乳化沥青的粘附性 。
1.乳化沥青原理及生产技术
1.2 乳化沥青在道路工程中的主要应用
路面工程 表面处治 其它
透层油 粘层油 基层稳定 坑槽填补料 裂缝填补料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面层 稀浆封层 乳化沥青混凝土 微表处 冷拌和再生沥青混凝土 雾封层 乳化沥青贯入式路面 层铺法乳化沥青表面处治
1.乳化沥青原理及生产技术
1.3 乳化沥青的特点及优越性
破乳后的SBS改性
乳化沥青结构示意图
乳化沥青破乳后的残留物动态剪切抗疲劳试验
4.改性乳化沥青
4.2 改性剂与生产工艺效果分析
(2)胶乳改性乳化沥青工艺的对比
国内有资料认为,用边改性边乳化方法制作的乳化沥青具有黏度大、固含量高、 储存稳定性好等特点,而先乳化后改性制作的改性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较差,经 过一段时间后胶乳会发生分离、沉淀,形成乳白色分离层。但是实际上,在很多情 况下是边改性后乳化的储存稳定性不及先乳化后改性;也有单位试验发现,三种制 作方法得到的改性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相差不大,并且认为,由于改性剂胶乳颗 粒细微,即便是经过胶体磨也不可能被进一步剪切,因此没有实质上的意义。 下图为胶乳类改性乳化沥青的电镜显微照片。从图中可见,胶乳微粒直径远小于 乳化沥青微粒。

乳化沥青生产工艺流程

乳化沥青生产工艺流程

乳化沥青生产工艺流程
乳化沥青是一种水溶性的混合物,由沥青、乳化剂和水组成。

以下是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准备沥青、乳化剂和水。

沥青应选择具有适当黏度和粘度的原油,可以通过加热和过滤来净化沥青。

乳化剂通常是非离子型或阳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用于促进沥青和水的混合。

2. 配料混合:按照一定比例将沥青、乳化剂和水加入混合槽中,通过机械搅拌使它们充分混合。

混合槽通常是带有搅拌装置的封闭容器,确保混合均匀。

3. 乳化过程:将混合物送入乳化装置。

乳化装置可以是高速剪切乳化机或柱式乳化机。

在乳化装置中,通过高速搅拌和剪切力使油、水和乳化剂形成均匀的乳化液。

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需要及时冷却以控制温度。

4. 放置和成熟:将乳化液放置一段时间,使其经历一定的成熟过程。

这个过程中,乳化剂和沥青分子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乳化沥青。

5. 调整和检测:对乳化沥青进行调整,如调节黏度、粘度和固含量等。

同时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测定乳化沥青的分散度、粘度、稳定性和固含量等性质参数。

6. 包装和储存:将乳化沥青装入适当容器,如铁桶或罐装,储
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乳化沥青应远离明火和高温。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流程描述的是一般的乳化沥青生产工艺,具体的流程和设备选择可能会有所不同,取决于乳化沥青的规格和要求。

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
我国根据实际情况,按施工方法分类(三部分)
第一部分: P或者B(喷洒施工或拌和施工)
第二部分: C或者A(阴离子或阳离子乳化剂)
第三部分: 1~3表示不同用途
种类
用处
PC-1 PA-1 表面处治及贯入式洒布用
贯入洒布用
PC-2 PA-2 透层油用
PC-3 PA-3 粘层油用
BC-1 BA-1 拌制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用
第一节 乳化沥青的制备、分裂和技术要求
稳定剂 作用:节省乳化剂用量,增加机械及泵送稳定性,提高乳化稳定性 和贮藏稳定性,增强与集料的粘附性,防止乳化设备腐蚀,延长乳 化设备的使用寿命。 分类 – 有机稳定剂 与阳离子型沥青乳化剂复合使用有良好的作用。 – 无机稳定剂 增强乳液微粒周围的双电层效应,增大电位,增强颗粒间的相 互排斥力,缓解颗粒间的凝结速度,提高乳化能力,改善乳液 的稳定性,增强与骨料的粘附能力。
集料物理-化学作用 乳化沥青中带电荷的微滴与不同化学性质的集料接触后作用。
机械的激发作用 施工过程中压路机的碾压和开放交通后汽车的行驶,机械力。
第二节 乳化沥青的分类和技术要求
一、乳化沥青的分类
壳牌沥青手册(英国BS434(9984))分类(三部分) 第一部分:A或者K表示(阴离子或阳离子乳化剂) 第二部分: 1~4表示破坏速率或稳定性,数字越大,稳定性越高 第三部分: 4 0~70表示乳化沥青的含量 例:K1-70
乳化剂降低界面张力
界面膜的保护作用 乳化剂的亲水亲油作用使得乳化剂在沥青微滴周围形成具有一定强 度的稳定的界面膜。
双电层的稳定作用 亲油基吸附于沥青微滴表面,亲水基伸入水中,使得沥青微滴表面 带电荷(阳离子乳化剂带正电荷,阴离子乳化剂带负电荷),沥青水界面上的电荷层结构,一般为双电层分布(吸附层,固定在沥青 界面上 ,电荷与微滴电荷相反;扩散层,由吸附层向外,电荷向水 介质中扩散。

乳化沥青乳化工艺和生产流程

乳化沥青乳化工艺和生产流程

乳化沥青乳化工艺和生产流程乳化沥青是通过将沥青与乳化剂和水混合后,在高速搅拌下形成胶体溶液的一种工艺。

乳化沥青具有易携带、易使用、不需加热和灵活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铺装和施工工程中。

乳化沥青的生产流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选材:选择适宜的沥青和乳化剂。

沥青应具有一定的粘度和胶凝性,常用的有6#和10#沥青。

乳化剂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常用的有阳离子和非离子两种。

2.配料:按照一定的配比将沥青、乳化剂和水加入到乳化沥青搅拌机中。

一般情况下,乳化剂占总重量的2-5%,水占总重量的55-65%,沥青占总重量的30-40%。

3.搅拌和乳化:在搅拌机中进行高速搅拌,将沥青、乳化剂和水充分混合并乳化。

乳化剂和沥青在高速搅拌下形成胶体溶液,并与水分散均匀。

4.过滤和调整:将乳化沥青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

然后根据需要,调整乳化沥青的粘度和PH值,以满足不同道路建设的要求。

5.包装和存储:将乳化沥青装入密闭容器或罐车中进行包装和存储。

为了保持乳化沥青的稳定性,需密封容器和避光存储,防止其暴露在阳光和空气中。

在乳化沥青的生产过程中1.温度控制:乳化沥青的生产需要掌握合适的温度,一般在20-60℃之间。

过低的温度会导致沥青乳化不完全,过高的温度会降低乳化剂的活性。

2.搅拌时间:搅拌时间对乳化沥青的稳定性和质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情况下,搅拌时间在5-10分钟左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水质控制:水作为乳化剂的一部分,对乳化沥青的性能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应使用清洁的水源,并控制水质的硬度和PH值,避免对乳化沥青产生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乳化沥青的生产流程包括选材、配料、搅拌和乳化、过滤和调整、包装和存储等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搅拌时间和水质,以保证乳化沥青的质量和稳定性。

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

第三节 乳化沥青性能检验
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增加的检测项目
低温延度 粘韧性、韧性 检验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弹韧性效果,是改性沥青的重要 指标之一。 灰分 取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试样加热燃烧成炭质,再放 入高温炉中,使炭质全部成灰,称其质量计算出其灰分。
第四节 乳化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不同用途的乳化沥青,各有其不同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
第一节 乳化沥青的制备、分裂和技术要求
3. 乳化沥青的制备 乳化工艺
包括生产流程、配方(外加剂)、温度控制、油水比例控制等。 主要流程:
乳化剂水溶液的调制:水中加入需要数量的乳化剂和稳 定剂,使其在水中充分溶解,水温一般60-80℃。
沥青加热:加热温度根据其品种、牌号、施工季节和地 区而定, 一般为120-150 ℃ 。 沥青与水比例控制:通过流量计,严格控制加入比例。 乳化常用设备:胶体磨或其他同类设备。 沥青乳液贮存:注意沥青乳液稳定性,避免破乳。
谢 谢!
第四节 乳化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四、透层、粘层和封层
透层 为了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 青等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 透层沥青洒布后应不致流淌,应渗透入基层一定深度,不得在表面 形成油膜。 粘层 为增加新旧沥青路面结构层之间、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沙 石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 封层 为了封闭路面表面空隙,防止水分浸入面层或基层而铺筑沥青混合 料薄层。 上封层:铺筑在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 下封层:铺筑在面层下面的称为下封层。
乳化沥青的优点
提高道路质量 扩大沥青适用范围
节约能源
优点
节省材料
延长施工季节
减少环境污染,改 善施工条件
第一节 乳化沥青的制备、分裂和技术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知识一、沥青乳化剂分类1、按电荷分:①阳离子乳化剂②阴离子乳化剂③非离子型乳化剂2、按破乳速度分:①快裂型②中裂型③慢裂型(慢凝、快凝)我公司生产的802(中裂型、不需调酸); 803(慢裂慢凝型、需调酸) ; 801(慢裂快凝型、需调酸)二、乳化沥青1、乳化沥青的组成:①沥青②乳化剂③水(井水,自来水)④盐酸(需要时)⑤稳定剂(需要时)2、乳化沥青制备:是将沥青热融后,通过乳化剂(水溶液)和机械的作用,使沥青以细小的颗粒分散在一定量的水中而形成的沥青乳液。

乳化剂水溶液也称为皂液生产时皂液温度60-70℃,沥青温度130-140℃,皂液温度和沥青温度之和不能大于200℃.3、改性乳化沥青:①加胶乳(SBR)分內掺和外掺:生产乳化沥青时胶乳加在皂液里或直接进入胶体磨的为内掺;加在乳化沥青里搅拌的为外掺。

②直接用SBS改性沥青乳化成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生产工艺》生产乳化沥青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机械分散法具有效率高,速度快,产量大,调节控制容易等优点,因而在乳化沥青生产中广为采用。

所谓机械分散法,是依靠机械的强力搅拌作用力,把沥青液相剪切形成微小的颗粒,悬浮在乳化剂水溶液中,成为水包油状的沥青乳液。

一般习惯上把用来完成沥青乳化所需的全部装置称为乳化沥青生产设备,把沥青液相粉碎的机器称之为乳化机。

沥青乳化不仅需要专用的生产设备,而且要在一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条件下才能完成。

通常把沥青,乳化机,水从初始进入生产设备到乳液成品输出的这一全过程及每一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称之为乳化工艺。

乳化沥青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生产配方,温度控制,油水比例控制等内容。

一般应根据乳液技术要求,乳化剂性能,沥青性能,水质,设备性能,生产规模,施工要求等技术条件,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初步确定乳化工艺,然后在生产设备上试生产。

检验和修正室内试验所确定的工艺,补充试验室无法确定的其它工艺问题,最后得到正式用于生产的乳化沥青生产工艺。

乳化沥青生产过程一般分为沥青配置,乳化剂水溶液配置,沥青乳化和乳液储存四个主要工序。

用机械分散法生产乳化沥青的工艺流程是:将沥青加热到额定温度,将水,乳化剂,外掺剂,(稳定剂,酸等)混合到一起并加热到额定温度,然后将热沥青与乳化剂水溶液一起送入沥青乳化机,即可生产出成品乳化沥青。

成品乳化沥青可放入储存罐内,随时供施工应用。

乳化沥青生产工艺流程图水酸稳定剂乳化剂热沥青加热计量计量计量计量计量乳化剂水溶液(皂液)计量胶体磨(乳化机)冷却乳化沥青成品贮存4、常用的乳化沥青: ①慢裂慢凝乳化沥青用于:(803)a、路面基层透层(新修、改建工程用量1L/㎡左右)b、稀浆封层(养护,新建、改建工程路面基层下封层)c、混合料拌合(路面坑槽修补、罩面)d、路面冷再生②慢裂快凝乳化沥青用于(801):a、微表处(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乳化沥青需SBR改性);b、各级公路的稀浆封层c、路面基层下封层③中裂、快裂乳化沥青用于(802):a、路面沥青层之间、水泥路面加铺沥青路面之间的粘层(用量0.5L/㎡左右)b、碎石封层(养护、改建工程路面基层下封层)c、桥面防水5、乳化沥青品种及适用范围分类品种及代号适用范围PC-1 (快)表处、贯入式路面及下封层用PC-2 (慢)透层油及路基层养生用阳离子乳化沥青PC-3 (快或中)粘层油用BC-1 (慢或中)稀浆封层、冷拌沥青混合料用PA-1 (快)表处、贯入式路面及下封层用PA-2 (慢)透层油及路基层养生用阴离子乳化沥青PA-3 (快或中)粘层油用BA-1 (慢或中)稀浆封层、冷拌沥青混合料用PN-2 (慢)透层油用非离子乳化沥青BN-1 (慢)与水泥稳定集料同时使用(基层路拌或再生)①喷洒型(P)②拌合型(B) C、A、N分别代表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乳化沥青。

6、改性乳化沥青品种及适用范围品种代号适用范围喷洒型PCR 粘层、封层、桥面防水粘结层用改性乳化沥青拌合型BCR 改性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用公路知识一、术语1、沥青路面:铺筑沥青面层的结构。

2、半刚性基层: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或土类材料铺筑的基层。

3、稀浆封层:用具有一定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制成流动型混合料,再均匀摊铺于路面上的封层。

4、微表处:用具有一定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制成流动型混合料,再均匀摊铺于路面上的封层。

5、乳化沥青: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沥青产品,称乳化沥青。

6、液体沥青:用汽油、煤油、柴油等溶剂将石油沥青稀释而成的沥青产品。

7、改性沥青: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沥青、橡胶粉等改性剂制成的沥青。

8、改性乳化沥青:在制作乳化沥青的过程中同时加入聚合物胶乳,或将聚合物胶乳与乳化沥青成品混合得到的乳化沥青产品。

9、透层: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喷洒液体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

10、粘层: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薄层。

二、路面构造图:三、道路石油沥青1、沥青标号:30号50号70号90号110号130号160号号越大沥青越软越好乳化2、沥青的三大指标:针入度(25℃,5s,100g)软化点(℃)延度(cm)表1 道路石油沥青质量要求沥青标号单等技术指标位级110号90号70号[3] 50号[3]针入度(25℃,5s,0.1m 100~120 80~100 60~80 40~60 100g)m[5A~+ ][1]针入度指数PIB ~+ A 43 45 46 49软化点(R&B)≥℃B 42 43 44 46[2]60℃动力粘度PaA 120 160 180 200≥·sA 40 20 15 15[2]10℃延度≥cmB 30 15 10 1015℃延度≥cm 100A 蜡含量(蒸馏法) %≤B 闪点≥℃230 245 260 溶解度≥%g/c密度(15℃)实测值3m[4]TFOT(或RTFOT)后质量变化≤% ±A 55 57 61 63残留针入度比%(25℃)≥B 52 54 58 60试验[1]方法T0604 T0604 T0606 T0620 T0605 T0615 T0611 T0607 T0603 T0610或T0609 T0604残留延度(10℃)cm≥A 10 8 6 4 T0605试验项目破乳速度粒子电荷筛上残留物(1.18mm筛) % T 0652 不大于恩格拉粘度2-12-11-6 1-6 2-30 1-6 1-6 2-30 1-6 2-30 T 0622计E25 0 0粘度道路标准粘10-8-210-8-2s 8-20 10-60 8-20 10-60 8-20 10-60 T 0621度计25 0 25 0 残留分含量%50 50 50 55 50 50 50 55 50 55 T 0651不小于溶解度,不小%T 0607蒸发于残留针入度50-50-350-50-50-3060-30物dmm 45-150 45-150 T 0604 (25℃) 200 00 200 300 0 0延度(15℃),cm 40 40 40 T 0605不小于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2/3 —2/3 —2/3 —T 0654小于与粗、细粒式集料-均匀-均匀-T 0659拌和试验水泥拌和试验的% ---3 T 0657筛上剩余不大于表2 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品种及代号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单拌和拌和喷洒拌和试验喷洒用喷洒用位用用用用方法PC-PC-PA-PA-PC-2 BC-1 PA-3 BA-1 PN-2 BN-1 1 3 1 2快裂慢裂快裂慢裂快快慢慢裂或或中或中或中慢裂慢裂T 0658裂裂裂中裂裂裂裂阳离子(+) 阴离子(-) 非离子T 0653常温贮存稳定性:1d 不大于% 5d 不大于1 5 1 5 1 5T 0655表3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品种及代号试验方试验项目单位法PCR BCR快裂或中破乳速度慢裂T0658裂阳离子阳离子粒子电荷T0653(+) (+)筛上剩余量(1.18mm)不大于%T0652恩格拉粘度E25 1~10 3~30 T0622粘度沥青标准粘度C25,3 s 8~25 12~60 T0621含量不小于%50 60 T0651 针入度(100g,dmm 40~120 40~100 T060425℃,5s)蒸发残软化点不小于℃50 53 T0606留物延度(5℃)不小于cm 20 20 T0605 溶解度(三氯乙烯)% T0607不小于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不2/3 —T0654小于1天不大于% 1 1 T0655贮存稳定性5天不大于% 5 5 T0655筛孔尺寸(mm)一层的适宜厚度(mm)表4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矿料级配不同类型通过各筛孔的百分率(%) 微表处稀浆封层MS-2型MS-3型ES-1型ES~2型ES~3型100 100 100 100 95~100 70~90 100 95~100 70~90 65~90 45~70 90~100 65~90 45~70 45~70 28~50 60~90 45~70 28~50 30~50 19~34 40~65 30~50 19~34 18~30 12~25 25~42 18~30 12~25 10~21 7~18 15~30 10~21 7~18 5~15 5~15 10~20 5~15 5~154~78~10~3 4~7 8~10表5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混合料技术要求项目单位微表处稀浆封层试验方法可拌和时间s >120 手工拌和稠度cm -2~3 T 0751(仅适用于快粘聚力试验开放交通的稀浆封层)T 0754 ≥30min(初凝时间)≥≥60min(开放交通时间)≥(仅适用于重负荷轮碾压试验(LWT)交通道路表层时)T 0755g/m2 <450 粘附砂量<450 %<5 轮迹宽度变化率[1]-湿轮磨耗试验的磨耗值(WTAT)浸水1h 浸水6d g/m2 g/m2<540 <800 <800 -T 0752公路施工常用机械设备智能沥青洒布车碎石撒布车同步碎石封层车稀浆封层(微表处)车热沥青料拌合楼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拌合设备进口全自动乳化设备乳化沥青生产设备乳化沥青试验机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透层油施工下封层(稀浆)下封层(碎石)热沥青下面层施工热沥青层碾压粘层施工面层碾压上封层(稀浆)雾封层微表处补车辙后罩面隧道中微表处微表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