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学设计 水平一
《水平一 前滚翻》教案

5.宣布下课,收拾器材
1.组织学生学生放松身心,消除疲劳
2.师生共同回顾本课教学内容。
3.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
4.课后把录制的视频放至资源共享,家校交流。
5.宣布下课,收拾器材。
1.跟着老师的语言提示,随着音乐跟老师一起放松,充分放松身心。
2.跟着老师一同回顾回顾本课教学内容。
9.带领学生观看学生练习视频。
10.解决重点:低头团身,利用小刺猬搬运水果,解决重点。
11.三线评价练习。
12.集体展示。
13.集体展示搬运水果的本领
15.带领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身体素质练习。
16.讲解游戏规则。
17提示学生在游戏中注意安全。
18组织比赛。
1.学生认真观看视频。
2.积极自主尝试。
3.师生一起总结前滚翻动作要领,提炼口诀。
口诀:一蹲二撑三低头,团身滚动像皮球
4.教师示范前滚翻。
5.学生示范,引出保护与帮助。保护与帮助方法:单膝跪于练习者一侧,一手托肩,一手压小腿,必要时扶腰、背,帮助练习者完成前滚翻。
6.学生小组练习。
7.学生示范,发现问题纠错
8.学生观看前滚翻练习中易犯错误视频。
9.搬运水果,解决本课重难点:团身紧、滚动圆滑(1)水果贴放在脖子下面,同时后脑勺碰效果,解决低头问题。(2)水果贴放在大腿与腹部之间,同时要求低头,后脑勺碰小苹果。
4.学生说动作要领。
5.积极参与展示。
6.在同伴保护与帮助下前滚翻练习。小组长负责拍摄本小组练习。
7.积极上来展示。
8.认真观看视频,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积极讨论。
9.认真观看自己练习视频,看看自身有没有犯同样的错误。
10.积极参与搬运水果,纠正错误。
小学体育与健康《前滚翻》(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与健康《前滚翻》(教学设计)前滚翻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一项重要技能。
本篇文章将针对小学生学习前滚翻的教学设计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我将介绍教学目标和背景;其次,给出整个教学过程的步骤和方法;最后,总结教学反思和改进之处。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前滚翻动作技巧,提高身体柔软度和协调性,培养勇敢和自信的品质。
背景:前滚翻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基础技巧之一,对于学生的身体机能发展和动作协调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前滚翻,孩子们不仅可以锻炼肌肉和柔韧性,还能培养勇敢尝试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在教学开始之前,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摆动手臂、踢腿等,以增加学生们的身体活动水平和准备身体。
2. 动作示范(5分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清晰的动作示范。
可以从前滚翻的基本要领开始示范,然后逐渐加入细节动作,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动作的流程、身体的姿势等。
3. 练习基本姿势(10分钟)学生们先以站立的姿势开始,双腿并拢,将双臂伸直向上,准备滚动。
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们做出正确的前滚翻起始姿势,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和纠正。
4. 分组练习(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4至5人,互相合作进行前滚翻练习。
教师在每个小组轮流观察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当的指导。
5. 全班练习(15分钟)在小组练习之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前滚翻的练习。
选择一个宽敞的地方,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动作。
教师可以站在中间观察并及时给予指导。
6. 正式练习(20分钟)学生们已经理解了前滚翻的基本动作,现在可以让他们每人单独练习。
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纠正,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并提供适当的支持。
7. 结束活动(5分钟)在课程即将结束时,进行一些简单的放松活动,如伸展和深呼吸。
教师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回顾本次课程的收获和进步。
教学反思和改进: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前滚翻的基本技巧,培养勇敢尝试和自信心。
水平一(二年级)体育《前滚翻》公开课教案 (2)

4.组织学生坐在垫子上,双手抱小腿进行摇摇船练习,体会滚动。
5.讲解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6.组织分解练习。口诀:•蹲二撑三低头,提臀翻滚像皮球。
7.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8.优秀师范生展示。
1.认真观看教师的示范。
2.仔细听讲,认真练习。
3.积极思考,敢于挑战。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方法
时间
准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4.检查服装、器材,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慢跑。
5.徒手操。
1.集合整队,安排见习生。
2.导入本次课:
大家看过有关侦察兵的电影么?大家想不想成为侦察兵?下面老师带领大家学习i项侦察兵必备技能前
4.听口令进行练习。
5.保护与帮助要认真负责。
6.以高涨的情绪进行游戏。
队形:
××××××
××××××
××××××
××××××
A
□□□□
××××
××××
□□□□
××××
××××
结束部分
放松练习。
二.师
共同小结本课内容。
三.归还
器材。
四.师生再见。
场地
器材
垫子若干
平均心率练习密度
强度指数
运动密度
130次/分
滚翻。
3.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1.集合做到快、静、齐。
2.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队形:
××××××××××××
××××××
××××××▲
《前滚翻》(教案)体育与健康(水平一)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

《前滚翻》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运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
以学生身心发展为中心,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我参与、我运动、我快乐、我成功”的愉悦感受。
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条件,给学生表现和展示的机会,同时还在展示成果时教育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尊重他人。
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合作精神。
二、教材分析前滚翻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是一种垫上运动。
它是技巧的基础动作,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技巧是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比一年级滚动与滚翻教材提高了动作的难度。
前滚翻做起来灵活、轻巧、连贯,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易于教学,锻炼身体的价值比较高,学生也乐于学。
学好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
对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拼搏的优良品质具有促进作用。
三、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个性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并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乐于向同伴展示技术动作。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与同伴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但由于心理因素的原因,该阶段的学生也有自我约束能力差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
四、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编写要求和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我确定为以下四个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前滚翻时必须团身紧的技术要点,并使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前滚翻技术保护自己。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5%-9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的正确技术动作。
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认识自己身体素质上的不足,培养同学互相帮助情感,感受课堂中的挑战与喜悦,喜欢体育爱上体育课。
4、社会适应: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信心,学会尊重并听取别人意见,互帮互学,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体育活动《前滚翻》的教案优秀8篇

体育活动《前滚翻》的教案优秀8篇前滚翻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1、学习肩肘倒立2、练习技巧串(前滚翻成坐接肩肘倒立)二、教学目标1基本掌握肩肘倒立动作,两个技巧动作能够连接。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
3发展灵敏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4培养学生沉着、果断和正确的判断能力。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两手撑腰,脚面绷直,支撑稳。
难点:伸髋立腰,动作连贯,姿势优美四、教学过程队伍×××××××(一)、开始部分×××××××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要求:快静齐2·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在练习过程帮助其他同学3·教师宣布本次课的内容任务及要求(二)、准备部分1·步伐练习a、前点步b、侧点步c、后点步组织学生绕体操房场地进行三种步伐的练习2·徒手操a、头部运动b、扩胸运动c、体前屈运动d、前压推e、膝关节运动f、活动踝腕关节要求:认真听教师的口令充分活动各关节(三)、学习部分1·复习前滚翻成坐(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2)全班练习3—5次2、学习肩肘倒立动作(1)教师发给动作图片,分成六个组自由练习肩肘倒立动作(2)教师讲解示范肩肘倒立技术动作动作要点:肩着地,肘支撑,提臀部,稳重心,头放松,腿上伸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克服倒立时产生的害怕心理,树立完成动作的信心和勇气掌握倒立技术和正确的'倒立姿势3、进行辅助动作练习(1)身体前压碰腿(2)仰卧举腿,双手压垫(3)后倒直臂仰卧举腿(4)完整动作练习4、保护和帮助:(1)站在练习者体侧,两手扶其小腿帮助做好倒立(2)站在练习者体侧,一手扶其小腿,一手托其臀部帮助做好倒立5、练习肩肘倒立完整动作6、练习技巧串(前滚翻成坐接肩肘倒立)(1)教师示范连贯动作,讲解整串动作的要点(动作流畅)(2)全班练习全班练习(3)抽学生出来演示7、游戏----抓手指(四)、结束部分1·放松练习,随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做放松活动2·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3·学生自评,互评4·收回器材5·师生再见评析:小学水平一体操课:技巧串前滚翻体育教案篇二一、指导思想及理念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身体练二、教材分析学习远撑前滚翻不仅能改善和提高人体平衡能力、控制能力,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保护性实用技能,在摔倒或跌下时可保护自己,减少损伤。
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学设计水平一

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学设计水平一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小学体育《前滚翻》教学案例学校:东华门小学姓名:马继明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小学体育3、学生课前准备:穿好运动服或宽松的衣服,鞋子最好是运动鞋。
二、教学课题本课教材选自2012版人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第五章第四部分。
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主教材前滚翻是《大纲》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也是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是团身紧、方向正、滚动圆。
教学内容从学生观察比较开始,过渡到简便易行的分解动作,然后上升为适合学生实际的完整动作。
教学目标:1、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了解前滚翻必须团身紧,只有像球一样,才能滚的好,能说出前滚翻动作名称。
2.技能目标:通过自主练习和小组合作练习,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判断能力,70%-8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模仿性、创造性练习和游戏练习,进行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品格教育,培养关心同伴,帮助同学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低头含胸,团身紧。
2、难点:滚动圆滑,动作连贯。
教学准备:小垫子50块;体操垫1块;白纸50张;排球2个;小正方形纸箱2个,小音箱1台,U盘1个。
教学方法:1、表现法: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对本节课学习的动作的了解和尝试。
2、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体验,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感悟动作完成的要领。
3、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我体验、小组协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中更好的去体验。
四、教学过程:整队到操场上,教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
引导学生分组分别用篮球、小正方形纸箱进行比赛,并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引导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小学一年级前滚翻教案(通用11篇)

小学一年级前滚翻教案(通用11篇)小学一年级前滚翻教案篇1教学目标:1、发展身体柔韧和灵巧素质。
2、发展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
3、培养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发展身体柔韧素质。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和平衡能力。
教法:组织学习学法:自主学练教具:小垫子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上课。
二、准备部分:1、准备活动(1)慢跑两圈,徒手操。
(2)游戏:天,地,球。
三、基本部分:1、动作:蹲撑,两手用力推垫,上体前倒,用力向前滚动。
两腿用力蹬地,低头团身抱腿,身体向上腾起,落地成半蹲,两臂斜上举。
2、讲解,示范。
3、分组练习。
4、安全措施。
5、教师小结。
6、游戏:过河。
四、结束部分:1、整理放松。
2、宣布下课。
教学反思:个别学生动作不到位,需加强练习。
学生积极性较高,整体气氛较好,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并努力展示自我,锻炼意识增强。
教师应多强调时刻注意安全。
小学一年级前滚翻教案篇2学习内容:前滚翻学习目标:能做出后脑先着垫的前滚翻动作;能相互合作,有序开展各项活动。
学习步骤:一、统一规章,身体力行教师活动:1、集合队伍,组织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练习。
重点练习:三面转法。
2、组织学生进行反应练习看手势移动,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3、组织学生进行准备活动操,重点头部。
学生活动:1、快速安静集合队伍,队伍整齐,动作规范,反应迅速。
2、能快速做出反应,快速移动脚步。
3、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操。
组织:四列横队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腕、肘等部位的准备活动,进行“小皮球跳、跳、跳!”等小游戏,复习前后滚动。
2、先组织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仔细观察学生练习情况。
3、讲解、示范前滚翻的完整动作,重点提示团身滚动时后脑先着垫的动作。
4、及时总结学生的练习情况,并提出要求。
5、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下颚夹红领巾的方法,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保护。
6、及时总结学生的练习情况,并提出要求。
小学体育一年级《前滚翻》教学设计

目标
1、让学生了解前滚翻必须团身紧,只有像球一样,才能滚得好,才能有利于保护自己。
2、绝多数的学生能掌握前滚翻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3、通过游戏练习,增强下肢力量,发展学生奔跑能力。
4、通过运送爱心水的游戏练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爱心精神。
教学
方法
教材
分析
前滚翻是小学简单的体操动作,但对提高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都有很大的帮助。
动作
要领
1、手撑垫头低下 2、脚蹬地身团紧 3、滚过去顺势起。
重、
难点
教学重点:双手支撑,低头团身,双脚用力蹬地。
教学难点:团身紧, 滚动圆滑,顺势起立。
创新
思路
教师在讲解示范前,先让学生自己练习滚动动作,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进行分组。
运
动
负
荷
表
征
1.脸红(√ )
2.出汗(√ )
3.气喘( )
4肌肉疼痛( )
教师课后反思
2、教师停止学生的所有活动,讲解示范规范的前滚翻动作。
3、学生分成六个小组练习低头团身动作,教师巡视纠正。
4、学生做完整的前滚翻动作,注意安排做好保护与帮助。
5、教师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不同进行分组,加强学困生的指导。鼓励胆子比较小的学生大胆完成动作。
6、游戏:运送爱心水。通过接力跑,加大本课的运动量,解决运动量不够的问题。同时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提升学生的奔跑能力。
四、结束部分:1、师生一起听音乐进行做放松动作。
2、教师小结。
3、师生再见。
一年级1班;人数:40人
水平一教学单元(模块):;课次: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对前滚翻基本技术的学习,有效提高发展学生柔韧、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必要时可以有效保护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学设
计 水平一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小学体育《前滚翻》教学案例
学校:东华门小学
姓名:马继明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小学体育
3、学生课前准备:穿好运动服或宽松的衣服,鞋子最好是运动鞋。
二、教学课题
本课教材选自2012版人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第五章第四部分。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主教材前滚翻是《大纲》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
技巧动作的基础,也是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是团
身紧、方向正、滚动圆。教学内容从学生观察比较开始,过渡到简便易行
的分解动作,然后上升为适合学生实际的完整动作。
教学目标:
1、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
趣,了解前滚翻必须团身紧,只有像球一样,才能滚的好,能说出前滚翻动作
名称。
2.技能目标:通过自主练习和小组合作练习,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判断能
力,70%-8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协
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模仿性、创造性练习和游戏练习,进行克服困难,勇敢
顽强的品格教育,培养关心同伴,帮助同学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低头含胸,团身紧。
2、难点:滚动圆滑,动作连贯。
教学准备:
小垫子50块;体操垫1块;白纸50张;排球2个;小正方形纸箱2
个,小音箱1台,U盘1个。
教学方法:
1、表现法: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
趣,大胆的对本节课学习的动作的了解和尝试。
2、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体验,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感悟
动作完成的要领。
3、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我体验、小组协作、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中更好的去体验。
四、教学过程:
整队到操场上,教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
引导学生分组分别用篮球、小正方形纸箱进行比赛,并从中得到什么
启示。引导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设计意图:利用观察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本节课的学习打
下基础】
教学步骤:
1、辅助性练习:学生分组仰卧团身前后滚动(4次)
【设计意图:是学生分组练习找到前滚翻的惯性动作】
要领:团身紧、手抱小腿前后滚动。
2、原地蹲撑,屈臂,低头练习。教师在体操垫1块做示范动作。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直观的看清楚老师的动作,并知道前滚翻开始的动
作】
3、低头夹白纸,在帮助与保护下做前滚翻(3次)
【设计意图:低头夹白纸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做到低头含胸这一动作难点】
4、在帮助与保护下做完整的前滚翻练习。(3)
【设计意图:教师给与适当的帮助与保护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更好的完成
前滚翻动作】
5、分组各自练习,找出做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设计意图:有效的语言刺激能使学生的表现欲望增强,更好的学习动作
要领,找出别人做好的原因,自主学习动作。】
6、在欢快的音乐中进行放松活动。
7、本课学习点评,宣布下课。
教师情况
省 份 山西省 学校 太原市杏花岭区东华门小学 姓 名 马继明
职 称 普通教师 电话 电子
邮 箱
通讯地址 太原市杏花岭区东华门小学
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学设计
(水平一)
一: 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本,培
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师生共同愉悦的学习,活动氛围。 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
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律,关爱和帮助同学的能
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运
动动作。她们都比较活泼、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绝大部分同
学还不具备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着重培养他们在集体活动关注和帮助同学完成活动任
务。
三:教材分析
技巧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二年级学生是柔韧和灵敏素质发展的
敏感时期,他们乐于学习新动作,但感知事物直接视听和形象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较
差,思维方式和认知事物往往离不开具体形象事物。教学内容从学生喜直观的模仿开
始,过渡到简便易行的单个动作,然后上升为适合学生实际的完整动作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了解前
滚翻必须团身紧,只有像球一样,才能滚的好,能说出前滚翻动作名称。
2、通过自主练习和小组合作练习,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判断能力,70%-
8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完整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
素质。
3、进行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品格教育,培养关心同伴,帮助同学的品
质。
教学内容 1:前滚翻 2:障碍接力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低头含胸,团身紧。
教学难点:滚动圆滑,动作连贯。
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案(水平一)
流程 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要求 组织方法
时间 次
数
准 备 部 分 1.集合、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 数,检查学1.教师检 查服装,安排见习。 1.整装待命。 2.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1.集合 做到静、齐、1.四列横队合: ××××× ××××× 1 1 6 2 1
1
8
1
课前准备
1.学生统一穿运动装.
2.器材准备:
体操小垫子、录音机、纸张。
基
本
部
分
生着装。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要求。 4.准备活动: ●队列队形 ●接力传递 1 前滚翻。 ●观察引起兴趣 ●分解练习 ●完整示范 难点:两臂撑推用力平均,用头的后部着垫,滚动团身紧、顺势起立。 ●分组尝试 ●小组学习 ●改进评选 ●集体展示 2.展示道具,引起兴趣。 3.引导学生活动身体。 1.教师放手让学生练习并观察。 2.巡视指导学生练习、纠正错误。 3.对比评价、讲解、启发学生思考。 4.全过程示范分解动作,突出前滚翻中滚翻团身的动作技巧与顺势起立。 5.巡视指导学生练习,语言表扬激励学生,注重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分组. 快速进行游戏。 1,认真听讲、培养兴趣。 2,学生认真复习前后滚动,准备接受新知识. 3.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体验前滚翻动作。 4,学生勇于展示动作,学生自评. 5.认真听老师讲解动作要领,了解动作的全貌。 6.学生练习: ①友伴分组练习。 ②小组探讨,互帮互助练习. ③做自查评估. 快,认真听教师讲解。 2.认真进行游戏,充分活动关节. 1.态度认真、精神饱满。 2.认真积极练习。 3.动作正确 4.能做自我评估、小组讨论思考。 。 5.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 ××××× △ 2.准备活动: × × × × × × × × × × × × × × × × 说明:左右循环 1.自我体验: 2.观察组织: ××××× ××××× ××××× ××××× 3.小组练习: ● × × × × × × 4.改进练习方法: ××××× 3 12 2
3
5
5
1
基 本 部 分 2.游戏: 接力搬运 解游戏规则,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讲,指导1、学生分4组进行比赛,比比哪一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2、以高涨的1.认真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2.遵守 ∩ ∩ ∩ ∩
8分
钟
1
学生注意安全。 情绪进行比赛. 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 ↑ ↑ ↑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结
束
部
分
1.放松活动。 2,学生自评,老师评价。 3,小结,表彰鼓励,布置作业。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愉快的放松。 2,教师评价. 所有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随着音乐的节奏充分放松。 尽量的放松身体各关节,轻松,自然,愉快地消除运动疲劳。 自由散点::
× ×
×× ××
× △××
× ×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