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九成宫》楷书基本笔画讲解

合集下载

欧阳询九成宫,最全基本笔画图文详解——折画

欧阳询九成宫,最全基本笔画图文详解——折画

欧阳询九成宫,最全基本笔画图文详解——折画
今天学习欧阳询九成宫碑基本笔画---折画。

东晋卫铄的《笔阵图》中说:“折”如百钧弩发。

释义:折画,如百钧之力发弩,强劲有力。

“永”字八法中,没有“折”这个笔画。

折是两种笔画连贯书写时的转角。

折画有横竖折、横斜折、竖折、撇折、曲折5种。

一、横竖折
先写横画,行笔至横的末端时,顿笔调锋直下行笔,再转中锋向左下侧运行至末端回锋收笔。

笔画形态是竖画较长,注意转折处是直下行笔,没有向上凸起。

二、横斜折
先写横画,行笔至横的末端时,笔毫略向右上提起,然后则向右下斜向按下,再转中锋向左下侧运行至末端回锋收笔。

转折处向上凸起。

三、竖折
先由竖画再转折写横画。

转笔时在竖画的折处提笔微向左,再折向下,稍顿后再转向右行,按横画回锋收笔。

四、撇折
先作撇画,收笔时顺势向右、右下,或向右上挑。

收笔方向“因字而异”。

五、曲折(横折折撇)
露锋尖起切笔,然后调整中锋写横,横笔到位后,提笔略顿,笔折向左下方写短撇,短撇勿太长。

然后在短撇收笔处的右方写长撇,此撇要有弧度,指向与短撇不同。

折法有一个明显的顿势,转折处呈方笔笔形。

其竖画有长有短,有直有斜。

在不同的字中有不同的写法,在同一字中,所处的不同位置也会有不同的笔法变化。

如果大家觉得有用,点个“赞”再走吧。

欧阳询九成宫碑笔结构详解

欧阳询九成宫碑笔结构详解

欧阳询九成宫碑笔结构详解欧阳询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九成宫碑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九成宫碑的笔结构。

一、整体结构九成宫碑高2.31米,宽1.05米,由27行字组成。

整个碑石呈现出一个高大挺拔的矩形形态,字体端庄秀丽,筆画遒劲有力,气韵流畅。

整体结构显得非常稳重、庄重。

二、笔画特点1. 筆势雄健有力欧阳询的书法以筆勢雄健有力而著称,九成宫碑更是这种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笔画粗大有力,线条流畅自如,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动态美。

2. 筆画厚薄分明欧阳询在书写九成宫碑时,对于笔画厚薄的把握非常到位。

细节处处理得非常细腻,使得每个笔画都显得十分精致。

3. 筆画虚实相间欧阳询在书写九成宫碑时,善于在笔画中运用虚实相间的技巧。

这种技巧使得整个碑石显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增加了字体的立体感。

三、笔画分类九成宫碑的笔画可以分为三类:直、横、钩。

1. 直直是指竖直向上或向下的笔画。

九成宫碑中的直线条粗细适度,筆勢雄健有力,非常稳定。

2. 横横是指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的笔画。

九成宫碑中的横线条粗细适度,筆勢雄健有力,非常流畅。

3. 钩钩是指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弯曲而形成的笔画。

九成宫碑中的钩形态自然流畅,筆勢雄健有力。

四、结构特点1. 线条流畅自如欧阳询在书写九成宫碑时,对于线条流畅自如这一点处理得十分出色。

整个字体显得非常舒展自然,没有任何生硬之处。

2. 筆画厚薄分明欧阳询在书写九成宫碑时,对于筆画厚薄的把握非常到位。

使得整个碑石显得非常精致,细节处处理得十分细腻。

3. 笔画虚实相间欧阳询在书写九成宫碑时,善于在笔画中运用虚实相间的技巧。

这种技巧使得整个碑石显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增加了字体的立体感。

4. 筆画遒劲有力欧阳询在书写九成宫碑时,对于筆勢雄健有力这一点处理得十分出色。

整个字体显得非常有力量感,非常稳定。

五、总结九成宫碑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其笔结构特点突出、线条流畅自如、筆画厚薄分明、笔画虚实相间、筆勢雄健有力。

教程】欧阳询《九成宫》欧体楷书基本笔画讲解

教程】欧阳询《九成宫》欧体楷书基本笔画讲解

【教程】欧阳询《九成宫》欧体楷书基本笔画讲解书法篆刻教学2009-09-22 22:04:50 阅读420 评论4 字号:大中小订阅主讲教师:杨文博【编者按】朋友们:书法是汉字的艺术,基本笔画又是学习书法的最初的途径。

先我部开设基本笔画专题,由我部书法教师演示并讲解书法的基本笔画,敬请关注。

【教师寄语】朋友们:欧楷是许多人喜爱的一种楷书书体,素有“唐楷之冠”的美称。

历代书法家从欧楷入手而成大家者比比皆是,可见欧楷的书法地位。

为了方便同学们课下的学习和满足书画爱好者的要求,今天我将在本网陆续发布欧楷的基本笔画教学内容,供同学们、朋友们参考,也请朋友们多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切磋书法技艺。

写得不到之处还请书画同仁批评指正。

(杨老师会陆续把讲解的内容发布上来,现仅发布部分基本笔法的演示稿件)1、点点画不要按照相关教材上讲的,如有的教材说“逆入、右行、提笔、回锋、收笔”,这样的方法不是写字,而是在画字。

一个点就有这么麻烦的写法,已经吓退了很多书法爱好者。

其实这个点就一笔写成,露锋入笔,按笔下行,边走边提,左侧饱满的肚是用毛笔带出来的。

当然这里无法用更清晰的问题阐述清楚。

注意:要有三个角一个肚。

左点:露锋入笔,按笔下行,提笔下顿,回锋。

有时候根据字的需要,收笔可以出峰。

最上面的角相对锐利一些。

2、横短横:露锋入笔,按笔右行、提笔下按、回锋。

注意要有三个棱角写出来。

中横:露锋切笔入笔,下按后顺势右行,提笔下按、回锋。

类似于一个四边形。

长横:一种是露锋入笔、一种是藏锋入笔。

需要注意中间最细,起笔处较中间粗,收笔最粗。

区别于颜体,收笔不要出现疙瘩,很自然的收笔。

要匀称平滑,这是欧体的特征。

其实在欧阳询的书写中,横画是没有向上拱的趋势,而是直接平直的。

这样处理一是为了降低难度,二是为了符合现在书写艺术的需要。

当然两种写法都不为错,如果严格来讲,还是按照欧阳询写法为好。

3、竖竖画:垂露竖、悬针竖。

两者的区别就在与结尾,悬针竖结尾注意要稍稍按笔后再提起,垂露竖也一样,只是垂露竖收笔较快而以。

楷书、欧阳询《九成宫》(课堂PPT)

楷书、欧阳询《九成宫》(课堂PPT)
楷书
1
▪ 一、楷书简介 四大楷书家
▪ 二、楷书基本技法 1.执笔方法;2.坐姿和立姿 ;3.运笔方法
▪ 三、欧阳询《九成宫》书写练习 1.基本笔画笔法分析; 2.偏旁部首分析 ;3.结构分析
2
一、楷书简介
▪ 楷书也叫真书、正书。“楷”便是楷模、 法式的意思,即是标准字体。它在汉末经 魏晋南北朝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到唐代 完成了楷书的定型。
▪ 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其诗清邃奇逸,书画尤为擅 名,篆籀分隶真草书俱佳,以真书、行书造诣最深、影 响最广。传世书迹较多,《洛神赋》、《道德经》、 《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 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等。
24
▪ 《道德经》
25
▪ 《洛神赋》
26
▪ 《胆巴碑》
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主要作
品还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
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梦奠帖》等。
4
▪ 《九成宫醴泉铭》
5
▪ 《化度寺邕禅师塔铭》
6
《 虞 恭 公 温 彦 博 碑 》
7
▪ 《皇甫诞碑》
8
▪ 《梦奠帖》
9
2、颜真卿(709-785)
▪ 还有执笔的松紧问题。执得太紧,手太用劲就会颤抖且手 指疼痛。执得太松,一点力也不用,笔就会掉下来。对于 初学者来说,从未拿过毛笔,心理比较紧张,因此可适当 放松些。当然,写字不是不用力,古人说“力在笔尖”, 是要将力量通过执笔的手传递到笔尖上,不能停留在手臂 或手指上。写字用的是巧力而不是死力。巧力来自久练, 这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会骑了,习惯成自然,并不感觉到 自己在用力。写毛笔字如果感觉不到自己在用力,运笔自 如了,也就过了执笔关了。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用笔解析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用笔解析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用笔解析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用笔解析▲《九成宫醴泉铭》拓本《九成宫醴泉铭》,唐代贞观六年立于陕西九成宫醴泉铭原碑宫。

碑高2.7米,厚0.27米,上宽0.87米,下宽0.93米,碑料为石灰石。

碑身、碑首连成一体,碑座已破损,碑首有六龙盘绕,碑身阳面碑额刻“九成宫醴泉铭”六个大字,阳文篆书。

正文24行,满行50字。

楷书。

碑文由魏徵撰写,欧阳询正书。

该书作笔力劲健,点画虽然瘦硬,但神采丰润饱满,向上的挑笔出锋含蓄。

字体结构典雅大方,法式严谨,看似平正,实则险劲。

字形采用长方形态势,字句、行距都较大,章法显得宽松而清晰。

▲《九成宫醴泉铭》拓本局部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

其字形偏修长,行笔于险劲之中寻求稳定,尤其在划末重收,笔至划尾便稳稳提起。

整体碑文高华浑朴,法度森严,一点一划都成为后世模范,是欧阳询晚年代表之作,故后人学习楷书往往以此碑作为范本。

▲《九成宫醴泉铭》拓本局部《九成宫醴泉铭》的用笔特点:1、用笔存魏碑笔意。

点画朵成三角形,转折之处多用顿挫,方折劲健,方肩硬朗。

方中带圆,方圆融合,仪态秀润。

2、笔画粗细匀称,运笔沉稳。

不像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笔画的粗细对比明显,但每一笔中却有蕴涵着变化,而非刻板单调。

横画布排严整;竖笔多取背势;撇弯捺直;并多有腰细竖和腰细撇,瘦劲挺秀。

3、用笔又多沉稳内敛。

横竖起收多用藏护之法;出锋处锋尾较短,锋芒内敛;出钩多顿挫后平推笔锋作小平钩,不作长钩;有些撇或竖收笔回锋似钩,笔势凝练;右抛钩借用隶书“雁尾”之法。

4、多用点画置换,变化灵动,饶有趣味。

有的取汉隶笔法,以横竖代点,朴厚凝重;借魏碑笔势,以短撇代点,方劲有力;有的参行书笔意,以点代横竖,活泼灵巧。

《九成宫醴泉铭》笔法教程及赏析

《九成宫醴泉铭》笔法教程及赏析

《九成宫醴泉铭》笔法教程及赏析《九成宫醴泉铭》笔法教程及赏析马忠金,又名中金,字润之,号草青堂主人.爱书法、好文学、喜艺术、攻篆刻。

常读书明志,品茶陶情,泼墨怡性。

作品散见报端,曾多次获得全国性书法大赛大奖~现为山东泰安书法家协会会员~一、欧阳询生平二、九成宫的艺术风格三、《九成宫醴泉铭》笔法分析(1)四、《九成宫醴泉铭》笔法分析(2)五、《九成宫醴泉铭》笔法分析(3)六、《九成宫醴泉铭》笔法分析(4)七、《九成宫醴泉铭》笔法分析(5)八、如何将欧字写活九、《九成宫》临习指导(樊建峰)十、《九成宫》临习指导十一、欧阳询楷书浅说一、欧阳询生平欧阳询,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生,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卒(公元557-641年),终年84岁。

复姓欧阳,名询,字信本。

据《唐书?欧阳询》记载,他是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欧阳询一生经历了3个朝代。

少年及青年时期生活在南朝陈。

他出身贵族,聪明敏悟,勤奋好学,读了不少书。

他的父亲在33岁时因犯谋反罪被杀,欧阳询由于得到父亲好友江总的保护才幸免一死。

江总字写得很好(是一位书法家。

在他的教育指导下,欧阳询受到了良好的书法熏陶。

他天资聪颖,加上刻苦好学,当了掌管宗庙礼仪等事务的“太常博士”。

以后,他与后来成为唐朝开国皇帝的李渊交往密切。

李渊建唐时,欧阳询已年逾60,他深受李渊、李世民(即唐高祖、唐太宗)的器重,曾作过修改政令的“给事中”、掌握时辰的“率更令”和专门修编文章的“弘文馆学士”等官职。

作为—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主持编纂了长达100卷的著名类书——(艺文类聚),同时他还足唐朝初期著名的碑文撰写大家。

他的楷书,博采南北朝宏碑巨制(兼有铭石之书与魏晋尺牍真迹之长,刚健险劲,法度森严,在书法史上,他的影响之大,除二王、颜真卿之外,很少有人可与比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所见到的欧阳询楷书(主要是碑刻)字迹,大约有十几种。

但其中确定为欧阳询真迹的,只有4种,其余10多种,根据有关专家考证,均为后人伪刻。

图文并茂的欧阳询《九成宫》笔法解析

图文并茂的欧阳询《九成宫》笔法解析

图文并茂的欧阳询《九成宫》笔法解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一、《九成宫醴泉铭》笔法分析(1)起笔规律分析:首先应在写点之前加上反向的空中发笔动作,即“欲右先左,欲下先上。

”接着写点,受北碑影响,《九成宫》笔画起笔写点时也有“横画直下笔,直画横下笔”的特点,所以写横(提与之同)起笔时点的方向较陡,与水平线呈大于60度左右夹角(左尖横除外),竖(撇与之同)起笔时点的方向较平,与垂直线呈大于60度夹角(上尖撇除外)。

后面带笔和转笔步骤可借鉴楷书入门教材介绍的相应方法。

▲图1—横起笔角度▲图2—竖起笔角度行笔规律分析:可借鉴楷书入门教材介绍的相应方法,如下行笔规律:中锋铺毫起笔三步完成后,紧接着中锋铺毫行笔,在行笔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笔锋指向与运笔方向正好相反,同时要求笔锋始终保持在笔画的中央,随着手腕的运动,笔杆可以倒向笔锋所指方向(不能往运笔方向也不能往笔画两边倒,否则会造成拖锋或偏锋),笔杆倾倒幅度越大,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越大,笔毫克服阻力前进,写出的笔画自然就有力度美(见下图)。

▲收笔规律分析:可借鉴楷书入门教材介绍的相应方法,如下:(一)藏锋收笔:弹、挑、折、转中锋行笔到末尾,收笔第一步是笔锋反弹提起(越是弹性小的笔或按笔幅度大的情况,越要反弹提起),因为象横、垂露竖或短竖以及反捺的收笔需要较轻的笔触才能圆满完成收笔。

所以反弹提起是圆满收笔的关键一步。

这里我用一个“弹”字概括反弹提起这一步。

第二步“挑”概括的是笔锋上挑(对横而言)或笔锋左挑(对竖而言),这一步的目的是同第三步“折”配合形成棱角,以强调笔画的造型效果。

注意:挑时要用一分笔轻挑,不可用很重的笔触。

第三步“折”概括的是笔锋在“挑”之后折笔(方向与起笔点的方向保持平行)向右下形成方角,与下一步圆转形成的圆弧收笔构成方圆对比。

注意:这一步依然要用一分笔轻折。

第四步“转”概括的是圆转回收,完成“折”后,手腕带动毛笔,使笔锋轻松一转,从下方轻轻收回,整个笔画到此圆满结束。

欧阳询九成宫竖弯钩的写法

欧阳询九成宫竖弯钩的写法

欧阳询九成宫竖弯钩的写法
欧阳询九成宫竖弯钩是楷书中的一种常见笔画结构,指的是横拖钩与竖折钩相结合的书写方式。

其写法如下:
1. 首先,先书写一个横折钩,即向右下方拉出一条弯曲的横线,线条朝向右上方上折,形成一个弯曲的“钩”形。

2. 接着,在横折钩的右边方向,从上往下书写一条直线,即竖起一笔。

3. 在竖起的笔画顶部,向左上方书写一条向上弯曲的小弧线,将竖起的笔画与原来的横折钩连接起来。

4. 最后,将小弧线继续向右侧延伸,与原来的横折钩的断点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钩形。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书写出欧阳询九成宫竖弯钩的基本结构。

在实际书写中,为了保持起笔与落笔的连续性,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笔画的角度和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询《九成宫》欧体楷书基本笔画讲

引用
武汉珞珈英才书画培训的【教程】欧阳询《九成宫》欧体楷书基本笔画讲解
主讲教师:杨文博
【编者按】
朋友们:
书法是汉字的艺术,基本笔画又是学习书法的最初的途径。

先我部开设基本笔画专题,由我部书法教师演示并讲解书法的基本笔画,敬请关注。

【教师寄语】
朋友们:欧楷是许多人喜爱的一种楷书书体,素有“唐楷之冠”的美称。

历代书法家从欧楷入手而成大家者比比皆是,可见欧楷的书法地位。

为了方便同学们课下的学习和满足书画爱好者的要求,今天我将在本网陆续发布欧楷的基本笔画教学内容,供同学们、朋友们参考,也请朋友们多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切磋书法技艺。

写得不到之处还请书画同仁批评指正。

(杨老师会陆续把讲解的内容发布上来,现仅发布部分基本笔法的演示稿件)
1、点
点画不要按照相关教材上讲的,如有的教材说“逆入、右行、提笔、回锋、收笔”,这样的方法不是写字,而是在画字。

一个点就有这么麻烦的写法,已经吓退了很多书法爱好者。

其实这个点就一笔写成,露锋入笔,按笔下行,边走边提,左侧饱满的肚是用毛笔带出来的。

当然这里无法用更清晰的问题阐述清楚。

注意:要有三个角一个肚。

luaii' ^sht tn on 16 ■: corn
左点:露锋入笔,按笔下行,提笔下顿,回锋。

有时候根据字的需要,收笔可以出峰。

最上面的角相对锐利一些。

2、横
lUOUWShijBIOQ'lSlCOm 短横:露锋入笔,按笔右行、提笔下按、回锋。

注意要有三个棱角写出来。

中横:露锋切笔入笔,下按后顺势右行,提笔下按、回锋。

类似于一个四边形
luojls^sfiiJiElogJ filccir-
长横:一种是露锋入笔、一种是藏锋入笔。

需要注意中间最细,起笔处较中间粗,收笔最粗。

区别于颜体,收笔不要出现疙瘩,很自然的收笔。

要匀称平滑,这是欧体的特征。

其实在欧阳询的书写中,横画是没有向上拱的趋势,而是直接平直的。

这样处理一是为了降低难度,二是为了符合现在书写艺术的需要。

当然两种写法都不为错,如果严格来讲,还是按照欧阳询写法为好。

3、竖
竖画:垂露竖、悬针竖。

两者的区别就在与结尾,悬针竖结尾注意要稍稍按笔后再提起,垂露竖也一样,只是垂露竖收笔较快而以。

短竖的写法和长竖基本一致,只是起笔后,稍向左倾4、撇
1uo|刪对vu血甜口J S3
com
5、捺
&挑
7、钩
8、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