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的诊断与干预

合集下载

抽动障碍演示ppt课件

抽动障碍演示ppt课件
背景和流行病学
抽动障碍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其发病率在不同年龄段和人群中有 所不同。虽然大多数抽动障碍患者能够在成年前缓解症状,但部分患者症状可 持续至成年,并对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抽动障碍的分类
短暂性抽动障碍
慢性抽动障碍
这是抽动障碍的一种常见类型,通常表现 为简单的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持续时间 一般不超过一年。
重度
症状严重,明显影响生活和学习,不能忍 受。
03
抽动障碍的成因与机制
遗传因素
家族聚集性
抽动障碍在家族中有明显的聚集现象 ,表明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 用。
遗传方式
抽动障碍的遗传方式复杂,可能是多 基因遗传,涉及多个基因的变异和互 作。
环境因素
孕期和围产期因素
母体在孕期的健康状况、药物使用、分娩方式等可能与抽动障碍的发生有关。
这种类型的抽动障碍症状持续时间较长, 通常超过一年,且症状可能更加复杂和严 重。
多发性抽动症
Tourette综合征
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抽动障碍类型,患者 同时表现出多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症 状复杂且难以控制。
这是抽动障碍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多发性 运动抽动和至少一种发声抽动为特征,通 常在儿童期起病,症状可能持续至成年。
早期识别与干预策略
观察与记录
家长和老师应密切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记录异常症状,以便早期 发现抽动障碍的迹象。
专业评估
如有疑虑,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评估和建议,以便确诊并制定个 性化治疗方案。
多学科合作
抽动障碍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儿科医生、心理医生、 康复治疗师等,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和支持。
发声性抽动
简单发声抽动

儿童抽动障碍诊治进展及护理启示

儿童抽动障碍诊治进展及护理启示

儿童抽动障碍诊治进展及护理启示摘要:抽动障碍作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患病率逐渐升高,且常共病其他精神类疾病,给患儿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TD的发病机制、诊治进展及护理干预等予以综述,旨在TD治疗作用中护理可发挥的作用予以启示,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儿童,抽动障碍,中西医诊治,护理启示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多部位或单部位肌肉出现反复、不自主、快速的抽动为主要表现,包括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1]。

根据抽动的类型以及发病持续时间不同,可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Provisional tic disorder,PTD),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和慢性抽动障碍(Chronic tic disorder,CTD)三大类。

本病多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有研究显示,儿童TD的发病率约为3%[2],而我国儿童TD的总患病率为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3]。

由于TD患儿往往存在共患一种或多种精神类疾病,如强迫症和行为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自闭症谱系障碍,因此,给患儿的生活、学习及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和影响。

新冠疫情期间,约有45.3%患儿存在病情的反复,其中,学习压力与电子产品使用为两大影响因素,受其影响的人数高达79.4%、73.2%,明显高于既往显示的46.3%、16.4%[4]。

TD的治疗常见为药物治疗,但若患儿病情较轻,可仅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便可治疗,故临床中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非药物治疗越来越受关注[5]。

以下将对TD的发病机制、诊治进展及护理干预等予以综述,旨在探索护理在TD治疗作用的发挥并予以临床护理启示。

1.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目前,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认为其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等均有密切相关性[6]。

例如:①遗传方面,多认为TD倾向于复杂的遗传模式,SLITRK1基因突变被认为是本病的易感基因,但尚未发现本病的致病基因;②神经生物因素方面,可能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通路异常、多巴胺过度敏感、突触前异常和调控失衡、谷氨酸信号增强等多种神经递质失衡密切相关。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早期参与式健康教育干预探讨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早期参与式健康教育干预探讨

影响适应社会 能力 , 因此及早诊治 十分关键 。健康教育具有提
高患者依从性 , 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的作用 , 早期对患儿介入健
理, 学习压力大 , 又完不成读书的任务 , 想离家 出走 。来 我院就 诊, 经脑 电图检查有小尖波散发 , 智力正常 , 断为秽语抽 动综 诊 合征。我们耐心与患儿及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 了解发病原 因及
症状 , 积极给予疾病相关知识 的宣教 , 取得 了患儿及家 长的信 任。 鼓励患儿树立治疗 的信心 , 一方面给予药物治疗 , 另一方面 向家长介绍在 治疗过程 中需要配合 的一些具体要求 , 切忌责备
冠心病是典型 的心身疾病 , 绪的异常、 情 生活 的不规律 , 都 可诱发或者加重病情 。 在护理工作 中通过勤观察 , 多交 流 , 掌握
合家长与孩子 的宣教 内容。
22 把握宣教 时间 .
初诊 患儿有眨 眼或单纯 性耸鼻等症
患者的心理特点 , 实施相 应的心理护 理和健康教育 , 以使患 可
多发性抽动症起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 主要表 现为不 自
主 的、 反复 的、 快速 的一个 或多个部 位肌 肉运 动抽 动和发声抽
0 1 改 为晚上服 , 周后孩子 的症状 明显好转 , . 5g 0 1 停用鲁米那 ,
给予维生素 B 1 mgBd 每半月与家长及患儿交流沟通 , O , i, 针对 性进行疾病宣教 。1 月后症状消失 , 个 孩子精神状态好 , 成绩 明 显提高 , 已 6年没有 再复发 , 现 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 例 2 患儿 , ,2岁 , : 男 1 因上 课 时异常 喊声 , 习成绩 不好 学 1 , 年 老师与同学对 其歧 视 , 劝其退 学 , 长只有一个独生儿很 家 痛苦 , 孩子认 为在学校 、 家庭都受到歧视抬不起头来 , 自卑 心 有

儿科护理-抽动障碍护理常规

儿科护理-抽动障碍护理常规

抽动障碍护理常规抽动障碍即多发性抽动,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以多组肌群不自主抽动及不自主发声言语障碍为临床特点。

多在儿童期发病。

男孩明显多于女孩。

本病呈慢性病程,病情波动,时好时坏,有周期性缓解和复发,通常需长期服药治疗。

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有关。

【临床表现】运动性抽动,表现为突然、快速、无目的、不自主、重复地肌肉抽动。

常开始于头颈部肌肉如点头、频频瞬目、皱眉、嗅鼻等,以后发展到肩、臂、下肢与躯干部的肌肉,如耸肩、抬臂、睡眠时可缓解或消失。

发声性抽动,大多数患儿伴喉肌抽动,喉部出现不自主怪声,少数患儿反复发出粗鲁下流的语言或有模仿现象。

其他,部分患儿可出现与本症相关的一些行为问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轻者表现为躁动不安,易激惹,重者表现为强迫障碍,注意缺陷、学习困难等。

【护理评估】健康史询问患儿抽动发作的开始时间,发作时有无诱因如过度疲劳,焦虑,感染等,有无伴发症状,家族其他成员有无类似抽动史。

症状、体征评估抽动发作的部位、形式、强度等,注意检查神经系统相关体征。

社会、心理评估患儿和家长的心理状况以及对本病的了解程度。

【护理问题】有外伤的危险与抽动发作有关。

焦虑与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及不被他人理解有关。

知识缺乏与对疾病的不了解有关。

【护理措施】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对患儿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

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以及心理活动,帮助其正确处理好与同伴的关系、处理好学习问题。

另外,对患儿辅以奖励的正强化方法,以增强患儿的自制力,从而达到疗效。

2、用药的护理保证患儿按时按量,准确无误地服药,防止少服、漏服或多服。

护士要做到发药到口。

注意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尤其是锥体外系副作用,表现为动作减少、减慢和肌张力增高,如伸舌、张口困难、歪颈等。

3、病情观察认真观察患儿抽动发作的部位、形式、强度以及干扰程度等,并详细记录,以作为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依据,平时要注意有无发作的先兆或诱因。

第6讲:儿童多种抽动症 ppt课件

第6讲:儿童多种抽动症  ppt课件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治疗?四护理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儿童多种抽动症的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精神因素躯体因素遗传因素神经递质代谢障碍和发育问题有关
儿童多种抽动症
主讲人:唐海波 博士
ppt课件
1
儿童多种抽动症指身体任何部位的一组或一群肌肉发生不
自主、重复、快速的收缩。多发生于儿童时期,少数可持续至
ppt课件
5
(3)类型: 根据抽动起始部位与发展演变可分为3种类型:
单发型,始终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位; 移动型,抽动部位不固定; 多发型,多个部位同时发生抽动,如又眨眼又点头,同时伴
有声音抽动。
ppt课件
6
2.Tourette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运动抽动: ①简单运动抽动,如眨眼、挑眉、皱鼻、伸舌、舔唇、点头、摇头、耸肩、
ppt课件
7
(2)声音抽动: ①简单声音抽动,表现为快速、无意义、单调的重复,如
不断地清嗓子、咳嗽,发出“吭吭…”,“啊啊…”等不自 主的尖叫声。 ②复杂声音抽动,出现一些有意义的短句或更复杂的句子, 也有的表现为重复、刻板的完整语句。
ppt课件
8
(3)其他行为障碍:
①注意缺陷约占50%,还有30%~40%的患儿发生情绪不稳、学习困 难、攻击行为。发作时尖叫、冲撞墙壁,威胁、攻击他人,个别患 儿出现不正常的性行为或猥亵行为。
需专人护理。除保证充分的休息、营养和水分外,可采取必 要的安全措施,防范损伤。 (3)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协助消除各种紧张因素,及时纠正不良 习惯,如眨眼、摇头或扭颈,以免发展成习惯性动作。
ppt课件
18
3.康复治疗和护理 协助患儿安排好学习计划,鼓励边服药治疗、边参加学
习和各种文体活动。避免因家庭环境单调而缺乏同龄儿童之 间的活动,避免缺乏约束的条件而产生娇惯、任性、自我中 心或自暴自弃,形成孤僻不合群的个性。 4.健康教育

儿童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

二、中药治疗
四种进入二期临床观察治疗抽动症方剂: 1、五灵颗粒(王永炎院士) 五味子 灵芝 首乌藤 生酸枣仁 等 2、抽动宁胶囊 人参 炒白术 天麻 全蝎等 3、熄风止动片 石菖蒲 远志 天麻等 4、天地草颗粒 天麻 熟地 龙胆 龟甲等
1、天麻钩藤汤:平肝熄风 天麻 钩藤 生石决明 桑叶 菊花 陈皮 半夏 茯苓 羌活 僵蚕 黄芩 白芍 甘草等 2、熄风定摇汤 柴胡 地骨皮 元参 车前子 桑皮 法半夏 天竺 黄 荆皮(土槿皮)等 体会:对以摇头为主的抽动症效佳,但对于眨眼 效差。
三、神经心理学
抽动障碍儿童神经心理功能存在不同程度障碍。 例如用韦氏智力测验发现发部分患儿智力虽属正 常,但平均IQ水平较正常儿童偏低,智力结构也有 不平衡现象。即使服用氟哌啶醇等药物对其智力和结 构特征也没有明显影响。 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抽动障碍儿童在系列神经 系统软体征检测上多表现阳性体征,其神经机制目前 尚不明确。抽动障碍亦容易伴有其他行为问题,如强 迫行为,攻击行为,玩弄生殖器或手淫,讲下流话, 偏头痛,睡眠障碍,暴怒发作等。
4、其他因素
• ①低血铁 陈文等研究结果认为多发性抽动症患相当一 部分存在低血铁症,低血铁症可能是多发性抽动症发病 的因素之一。其机制可能是低血铁症引起单胺氧化酶活 力下降,导致单胺类神经递质异常所致。 • ②血铅含量增高 观察表明有68.0%的TS患儿血铅有 升高趋势,较正常儿童对照组的铅超标检出率(26.0%) 明显升高,铅超标的患儿经传统治疗并用驱铅治疗的疗 效明显优于单纯用传统的方法。经过1年的随访,并给 予卫生指导,血铅恢复正常范围者很少有TS的复发。 (锌、钙降低) • ③过敏 王亚莉等报道,临床工作中对多动症或抽动症 患儿利用生物共振检测治疗,脱敏治疗后多动抽动症状 明显改善,提示多动症或抽动症患儿体内的确有过敏状 态。

抽动症

抽动症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以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的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包括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

疾病概述抽动(Tics)是一种不随意的、突然发生的、快速的、反复出现的、无明显目的的、非节律性的运动或发声。

抽动不可克制,但在短时间内可受意志控制。

包括以下几种:①简单运动抽动:突然的、短暂的、没有意义的运动,如:眨眼、耸鼻等;②复杂运动性抽动:稍慢一些的、持续时间稍长一些的、似有目的的动作行为,如:咬唇、刺戳动作、旋转、跳跃、模仿他人动作、猥亵动作等;③简单发声抽动:突然的、无意义的发声,如:吸鼻、清咽、犬吠声等;④复杂发声抽动:突然的、有意义的发声,如:重复特别的词句、重复自己或他人所说的词或句、秽语等。

所有形式的抽动都可因应激、焦虑、疲劳、兴奋、感冒发热而加重,都可因放松、全身心投入某事而减轻,睡眠时消失。

抽动障碍是儿童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

目前报道:约5%-20%的学龄儿童曾有短暂性抽动障碍病史,慢性抽动障碍在儿童少年期的患病率为1%-2%,Tourette综合征的患病率为0.05%-3%。

男孩多见。

疾病病因抽动障碍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其中,以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的病因研究最多。

该障碍病因复杂,可能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理、神经生化及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目前研究表明该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但遗传方式尚不明确,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全。

此外,研究发现在一些家庭中,Tourette综合征、其他类型的抽动障碍和强迫症之间存在的一定联系,因此,提示Tourette综合征、其他类型的抽动障碍、强迫症可能为共同的遗传易感性的不同表达。

神经生化因素该障碍与神经生化因素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且尚无最后定论。

抽动症有哪些表现,如何诊断

抽动症有哪些表现,如何诊断

5、注意力测试:检查注意力障碍的分型、可控制能力、抗干扰能力。 6、儿童智商检测分析:检查儿童自主性、自信心、影响力、适应性、人 际关系、情绪控制、进取心、解决冲突能力、感性认识等。 7、儿童行为检测分析:检查儿童的抑郁、学校情况、行为问题、行为能 力、违纪、社交退缩、社交能力、强迫性、交往不良、活动能力、攻击 性、分裂样、多动。 8、智力检查:检查观察比较与想象能力、分类比较与组合能力、比较推 理与组合能力、系列关系、比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推理 能力等。 9、精神压力检查:利用心率变异测量来调查学习场所的学习压力、抑郁、 焦虑、恐惧、急性压力的生理影响等。通过对心率变异性的一系列数据 分析,评估被检经系统检查:检测感觉神经、视觉神经与运动神经的反射、传 导、反应等。 2、脑神经递质检测:分析脑电波的平衡状态,检查脑功能状态、脑神经 发育的的完整性、脑神经递质传导及脑内神经化学介质的分布情况。 3、抽动症测评分析:正确的判断抽动症的分型,临床表现及轻重程度。 4、儿童感觉统合和能力发展评定:检查儿童的大脑对身体各器官控制和 组合的能力,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发育情况、大小脑的发育平衡情 况。
抽动症危害
1、危害学习:由于抽动及注意力不集中,患儿很难集中精力学习,所以, 孩子学习成绩差,不及格,甚至留级等。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及未来升学 都带来严重的影响,也会遭到同学及老师的歧视。 2、危害品格:儿童是孩子由“自然人”转向“社会人”的重要时期,此 时孩子的美丑、善恶、好坏的标准都是从周围环境中学习的。如果周围 经常充斥着嘲笑、谩骂的情况,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孩子很难建立 自尊,自信的人格,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危害。
3、危害社交:孩子大一点,都会结交不同的朋友,也会有高级一点的情 感体验,如荣誉感,责任感等。抽动症的孩子经常收人嘲笑,或者被人 漠视,存在感缺失,会造成社交障碍,自卑自闭,行为幼稚等情况。 4、危害生活:生活中由于抽动症的原因,患儿会招致很多孩子嘲笑和奚 落,使孩子产生自卑,孤僻的性格,久而久之会出现孤独,自闭的情况。 甚至出现报复、敌视等暴力手段,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5、危害行为:很多不了解抽动症的人会认为患儿是故意在搞怪,家长及 老师会进行教育,甚至责骂、殴打。如此患儿出现仇恨心理的可能性加 大,甚至怨恨家庭,报复社会,出现攻击性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动症的真相
一、孩子怎么了?
孩子出现频繁挤眉弄眼、清嗓子、皱鼻子、发怪声。孩子怎么了?
是“熊孩子”在捣乱?不,有可能是抽动症已经走进了孩子的生活。
如果发现您的孩子有张口、眨眼、点头、摇头、耸肩、甩胳膊、
鼓腹、踢腿等奇怪动作,家长不应将以上症状看成是孩子淘气调皮或
者不良习惯,应该考虑一下抽动症了。
二、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国际上称为妥瑞氏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也称
为抽动障碍(Tourette Disorder)。抽动障碍是一种多发性神经障碍,
以不自主无规律的多部位肌肉运动及发声行为为特点。抽动障碍目前
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由多种因素诱发的综合性症状。
诱发因素包括但不局限于围产期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喂养方
式、教养方式、发育因素等。其中,发育因素较其他因素可能性更大,
因研究统计表明超过半数的抽动障碍儿童进入成年后症状缓解或消
失。
之所以强调抽动症是“症状”不是“疾病”,是因为抽动儿童的
医学检查结果未能显示抽动障碍和器质性疾病相关联。
三、抽动症的发病年龄及病程特点
抽动症在男孩中更多见,年龄范围多在5~14岁之间且有低龄化
趋势,2-4岁发病儿童并不少见。抽动症的行进性发展可归纳为:起
病期(5-8岁)、发展期(8-14岁)、缓解期(14-18岁)、稳定期
(18岁以上)。根据美国抽动症协会的统计,半数以上的抽动症儿
童成年后症状缓解或消失,不足半数的儿童迁延至成年。
抽动障碍常常被误以为是调皮、“坏习惯”而被忽视。由于抽动
症的动作部位不一,很多患儿被误诊,将抽动症误诊为结膜炎、咽炎、
鼻炎等生理疾病。
四、抽动症的分类
1、短暂性抽动障碍
短暂性抽动障碍,又称一过性抽动障碍、暂时性抽动,是儿童期
一种常见的抽动障碍类型,尤其在青春期前的儿童中非常常见。其中
男孩明显多于女孩。表现为一种或多种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
动,病程在一年之内。
2、持续性动作抽动障碍
持续性抽动障碍以病程长、抽动部位及方式变化为特点。在其病
程中,抽动症状表现未时好时坏、抽动部位变化,其症状严重程度及
波动范围较大;包括面部动作、颈肩动作、躯干动作、下肢动作或者
几种动作联合。在紧张、过度兴奋、疲劳等情绪心理因素影响下症状
加重。
3、发声抽动障碍
发声和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不同程度地干扰和损害儿童的身
心发展和认知功能,影响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和人格建设。早期
的发声性抽动多为简单性发声,主要包括喀喇音、唧唧声、咕噜声、
清嗓声、咳嗽声、吱吱声。此后将出现复杂的发声性抽动、如突然发
出不合适的音节、单词、短语以及重复言语、模仿言语等,说话的流
畅性和节律性发生改变。严重的发生障碍表现为秽语,对儿童身心影
响最大。发声抽动障碍
综上所述,目前的研究尚未发现抽动障碍与某种器质性疾病存在
明确关联,因此抽动障碍为行为症状,非器质性疾病。医学界对抽动
障碍的研究开展几十年,目前没有治疗方案。
五、抽动症的诊断
抽动症的诊断方式为症状诊断,当儿童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抽动
行为且抽动行为持续或间歇性发生超过一年,可以诊断为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诊断后可能进行相应的检验和检查,排除可能的致病因素。
检查项目因人异,患儿家长遵医嘱。
六、国际上对抽动障碍的干预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1、CNMSF儿童神经发育辅助方案(ComforKids Nerve & Muscle
Support Solution)辅助儿童神经肌肉发育,促进神经肌肉发育平衡
达到稳定症状的目的,CNMSF为目前较为安全有效的抽动儿童干预方
式,该干预方式干预推荐周期为12个月,相当一部分患儿干预两周
后即呈现改善,部分患儿则反馈了更长的干预周期。该方案适合患儿
长期干预维持神经系统和情绪的平衡稳定。该方案缺点为方案设计对
象为6-12岁儿童,剂量不针对6岁以下低龄儿童及12岁以上高龄儿
童。
2、行为心理干预。行为心理干预为国际常用的针对特殊儿童的
干预方式,多动症儿童及抽动症儿童均可以进行适当的行为干预,对
其进行行为心理干预,构建良性的行为心理及情绪模型。行为心理干
预的优势为安全性好,缺点在于行为干预受环境、条件和干预人能力
和数量的限制。
3、神经抑制类药物干预。目前常用的药物为硫必利、氟哌啶醇、
阿立哌唑、可乐定等。此类药物均对神经有抑制作用且儿童用药反映
副作用风险较明显。该药物对儿童神经发育有无长效影响,目前并不
明确。因此,此类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用药和停药必须谨遵
医嘱。
综上所述,抽动障碍应该早发现,早干预,心理干预尤为重要,
采取相应方式促进儿童神经肌肉发育平衡,改善症状。科学安排患儿
的饮食营养搭配,鼓励儿童从事户外运动,增强免疫能力,促进肌肉
和神经发育。对有心理障碍的儿童应及时关注,采取适当的方式促进
儿童健康情绪心理的健康发展。如果儿童症状严重的患儿,可在医生
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药物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