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风量空调系统新风问题

合集下载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缺点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缺点

在各种空调方式中,VAV 空调系统有其自身的优点:1、由于空调系统大部分时间在部分负荷下运行,所以风量的减少带来了风机能耗的降低和末端设备里的再加热器能耗的降低;2、能实现局部区域的灵活控制;3、利用系统多样性,可使中央系统的初始成本低;4、同样,由于可利用系统的多样性,今后扩展的成本大大降低;5、系统是自平衡的(Self2balancing) ,等等。

因此,国外智能大厦的空调系统多采用VAV 空调系统, 或与CAV 空调系统、FCU 空调系统相结合的方式。

虽然VAV 空调系统具有上述优点,但是它的控制却最复杂。

目前,VAV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式基本上采用多个回路的PID控制。

在系统模型参数变化不大的情况下,PID 控制效果良好。

但是,VAV 空调系统是一个干扰大的、高度非线性的、不确定性系统,这是由于:1、外界气候和空调区域里的人员活动的变化很大,对系统形成很大的干扰;2、空气调节过程是高度非线性的;各执行器的运行特性也是非线性的;3、各个控制回路之间耦合强烈,完全解耦是不可能的;4、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会老化和更换,从而造成系统参数的变化。

5、在许多系统里,系统的数学模型很难建立。

1. 1 VAV 系统的节能研究20 世纪70 年代到90 年代,主要集中研究它的能耗情况,即与定风量(CAV) 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系统比较节能效果。

与CAV 空调系统相比,VAV 系统可以不需或减少再热量,降低送风量,从而减小风机能耗,降低制冷负荷等。

此外,VAV系统还可以通过消除过冷、回收灯光的热量而节能[1 - 3 ] 。

Wallace 等人提出在高层建筑的VAV系统中引入建筑能耗监控系统和计算机控制,可以优化节能效果。

风机能耗在VAV 系统中占很大的比重,因此对风机采取有效的调节措施,降低风机能耗是增强VAV 系统节能效果的重要途径。

目前,风机调节主要采用调节风机入口导流叶片角度和变风机转速两种方法, Englander 和Norford 比较了二者的节能效果,并用动态模拟软件HVACSIM + 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变转速调节要比采用调节风机进口导流叶片角度节能30 % ,而且变转速调节与DDC 结合效果会更好。

变风量(vav)系统空调调试工法[精彩]

变风量(vav)系统空调调试工法[精彩]

变风量(V A V)系统空调调试工法1 前言变风量(V A V)空调系统是一种通过改变送风量来调节室内温湿度的空调系统。

变风量空调系统60年代起源于美国,自80年代开始在欧美、日本等国得到迅速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变风量空调系统巨大的节能优势。

而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正在逐步提高,对室内的空气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建筑物空调系统正在快速的普及和发展。

与此同时,建筑物的能耗也越来起大。

然而全球气候变暖,因此,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必须利用现代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大力开发节能型空调系统。

应对于新型空调系统,采用新型的检测调试方法。

为了不影响工程交工验收和数据的准确性,总结了个别工程的经验,为我公司的变风量(VAV)系统的检测调试提供依据。

特编制本工法。

2 工法特点变风量空调系统由空调机组和末端装置(V A V BOX)组成,末端装置(V A V BOX)箱安装于吊顶内,与末端风口采用带强度的保温软管进行连接。

一般VA V BOX均带2-5个风口,风量的调节全部在吊顶内完成,因此检测时,需要其它专业施工到位,方能编制检测调试方案以及平衡调整。

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负荷变化较大的建筑物,如:办公大楼,多区域控制的建筑物以及公用回风通道建筑物。

3.1 负荷变化较大的建筑物由于变风量可以减少送风机和供冷、暖的能量(因为可利用灯光及人员等热量),故负荷变化较大的建筑物可以采用变风量系统。

若建筑物的玻璃窗面积比例小,外墙传热系数小,室外气候对室内影响较小,则不适合采用变风量系统。

因为部分气候时的负荷能量较小。

例如办公大楼,一旦建筑物内有人员聚集和灯光关闭开启,负荷就接近尖峰;人员离开和灯光关闭负荷就变小,因此负荷变化较大。

再如图书馆或公式建筑,具有较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有较大负荷变化的时间长。

3.2 多区域控制的建筑物多区瑾控制的建筑物适合采用变风量系统,因此变风量系统在设备安装上比较灵活,因此用于多区域时,比一般传统的系统更为经济节能。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问题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问题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问题
新风问题是变风量空调系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
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建筑物采用了变风量空调系统,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舒适。

然而,随着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使用,新风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1. 新风量不足
新风量不足是变风量空调系统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变风量空调系统能够根据室内空
气质量的需要自动调节风量,但如果系统本身设计不合理,新风口数量不足或新风管道设
计不当,都可能导致新风量不足的情况发生。

新风量不足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影响
人们的健康和舒适度。

2. 新风质量问题
新风口的位置也是变风量空调系统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新风口的位置不当,可能会
导致室内风速不均匀、噪声过大或者是室内部分区域的空气流通不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室内风动力学模拟分析来确定新风口的最佳位置。

变风量空调系统还需要考虑新风控制问题。

新风控制要求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根
据人员活动情况和室内外环境情况等因素,自动调节新风量,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达到最
佳状态。

因此,需要对系统进行智能化监测和控制,确保新风量的实时调节。

综上所述,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问题是需要注意的。

只有合理设计系统、正确选择
新风口位置、提高新风质量和实现智能化的新风控制,才能够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卓越和
舒适度的满足。

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探讨

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探讨

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探讨【摘要】变风量空调系统(vav)是通过变风量末端装置调节送入房间的风量或新回风混合比来保证房间温度的,同时相应变频调节送、回风机来维持有效、稳定运行,并动态调整新风量保证室内空气品质及有效利用新风能源的一种高效的全空气系统。

本文将围绕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字】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探讨中图分类号:tu831.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最小新风量控制1、风速控制法在新风入口处设置风速传感器,通过控制器调节新风阀来维持恒定的风速。

可控制回风阀保持全开,送风量由变频风机调节。

当采用这种控制时,最小新风设定值可在控制器里随时调整,过渡季节则控制新风阀完全开启,回风阀完全闭合,因此回风阀可采用开关控制即可,这样过渡季节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室外新风的冷量。

2、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法这是一种比较新的新风量控制法,它用二氧化碳变送器测量回风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并转换为标准电信号,送入调节器控制新风阀的开度,以保持系统所需要的最小新风量。

这种控制方法简单易行,但是不足之处是不能控制非人为的因素产生的其它有害物质所需要的最小新风量。

如voc 浓度、氡浓度等。

所以这种控制方法具有局限性。

3、室内湿度控制法由于舒适性空调对湿度的要求不是很高,有一定的波动范围,因此,可以将ahu 对应的所有房间作为整体进行控制,即在总的回风干管上设置湿度传感器,据此信号,冬季调节蒸汽加湿器二通阀开度或电加湿器功率,夏季调节表冷器露点温度维持回风温度设定范围,这样各个房间湿度偏差也不会太大,足以满足人体热舒适性要求。

二、变静压控制法1、控制方法的理论依据变静压的控制方法弥补了定静压控制方法能耗大、噪声高的缺点。

变静压控制是在定静压控制运行的基础上, 阶段性地改变风管中压力测点的静压设定值, 在适应所需流量要求的同时, 尽量使静压保持允许的最低值, 以最大限度节省风机的能耗。

由于变静压控制方法运行时的静压是系统允许的最小静压, 因此这种方法也称为最小静压法。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问题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问题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新风系统在建筑空调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新风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角度出发,探讨新风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变风量空调系统。

变风量空调系统是一种能够根据室内和室外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送风风量和风速的空调系统。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送风机的转速和运行时间来实现空调系统中的新风和回风的调节。

这种系统具有能耗低、运行稳定等优点,因而在商业建筑、办公楼、酒店等场所得到了广泛应用。

变风量空调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新风问题。

新风质量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新风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室内空气的清新度和人员的健康。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由于系统运行时新风量和风速会随着室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系统设计不合理或者运行不当,就会导致新风质量不佳。

特别是在高污染物浓度和高温高湿环境下,新风问题会更加突出。

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新风问题还表现在新风分配不均匀上。

由于变风量空调系统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送风风量和风速,而新风口的布置并不完全符合空间的实际需要,导致了新风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这就使得部分区域的新风量不足,从而影响了室内空气品质。

变风量空调系统中还存在着新风处理不当的问题。

新风处理不当主要表现在新风装置的设计和运行管理上。

在设计环节,新风处理设备的选择、配置和布局是否合理,以及在运行管理中,人员是否能够正确操作和维护新风处理设备,都会直接影响系统的新风处理效果。

针对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新风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1. 系统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新风问题。

在设计阶段,应该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和使用需求,合理配置新风处理设备和新风口,确保新风量的充分供应和均匀分配。

2. 加强新风过滤处理。

通过安装高效滤网和UV灯等设备,可以有效净化新风,排除有害气体和微生物,从而提高新风质量。

3. 合理设置新风口和回风口。

2023年-2024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案例(暖通空调专业)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2024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案例(暖通空调专业)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2024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案例(暖通空调专业)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某防空地下室为二等人员掩蔽所,掩蔽人数N=415人,清洁新风量为5m3/(p.h),滤毒新风量为2m3/pH(滤毒设备额定风量1000m3/h),最小防毒通道有效容积为20m3,清洁区有效容积为1725m3,滤毒通风时的新风量应是下列哪一项?A.2000~2100m3/hB.950~1050m3/hC.850~900m3/hD.790~840m3/h【答案】 C2、某居民住宅楼18层,每户6户,每户一厨房,内设一台双眼灶和一台快速燃气热水器(燃气用量分别为0.3Nm3/h和1.4Nm3/h)。

试问,该楼燃气入口处的设计流量应为下列何值?A.26.5~30Nm3/hB.30.5~34Nm3/hC.34.5~38Nm3/hD.60.5~64Nm3/h【答案】 B3、某负压运行的袋式除尘器,在除尘器进口测得风压量为5000m3/h,相应含尘浓度为3120mg/m3,除尘器的全效率为99%,漏风率为4%,该除尘器出口空气的含尘浓度为下列何值?A.29~3lmg/m3B.32~34mg/m3C.35~37mg/m3D.38~40mg/m3【答案】 A4、容量700人的会议室,室内空气温度为20℃,室外空气温度为16℃。

每人总发热量为110W,其中潜热量为30W,外围护结构损耗热量为7000W,所需通风量为下列哪一项?( )A.3~5kg/sB.11.5~12.5kg/sC.17~18kg/sD.50~52kg/s【答案】 B5、小区总建筑面积156000㎡,设计供暖热负荷指标为44.1W/㎡(已含管网损失),室内设计温度为18℃,该地区的室外设计温度为-7.5℃,供暖期的室外平均温度为-1.6℃,供暖期为122天,该小区供暖的全年耗热量应为下列哪一项?( )A.58500~59000GJB.55500~56000GJC.52700~53200GJD.50000~50500GJ【答案】 B6、某全年需要供冷的空调建筑,最小需求的供冷量为120kW,夏季设计工况的需冷量为4800kW。

变风量空调系统与定风量空调系统比较

变风量空调系统与定风量空调系统比较

变风量空调系统与定风量空调系统比较一、定风量与变风量空调系统描述1、定风量空调系统描述定风量空调系统的特点是改变送风量来满足室内冷(热)负荷的变化。

系统向室内送入冷(热)风,送入室内的冷(热)量为从上式看出,为了吸收室内相同的热流量,可设L为一常数,改变送风温度ts ,ts 越小,吸收室内热流量越大。

因此改变送风温度就可适应室内负荷变化,维持室温不变,这就是定风量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该系统中,空调机接通电源后,以恒转速运行,风量是恒定的,故称为定风量空调系统。

.2、变风量空调系统描述变风量空调系统是利用改变室内的送风量来实现对室内温度调节的全空气空调系统,它的送风状态保持不变。

变风量系统是通过控制风量来保证空调区域温湿度要求的空调系统,具有单个区域控制能力、局部区域运行的灵活性以及好的节能性等优点,但存在控制技术复杂的缺点。

从系统组成看,与定风量系统相比,表面看来只是增加了末端装置和控制部分,但却为暖通行业带来了挑战。

在上式中设送风温度ts为常数,用改变送风量L 的方法来维持室温恒定的系统称为变风量系统。

由此可见,送风量和送风温差的不同组合都可以满足房间的负荷需要,当房间的冷热负荷确定后,选定合适的送风温差,就可以得到房间相应的送风量。

二、定风量与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特点及比较1、定风量空调系统的特点定风量空调系统由风系统和水系统两部分组成,而此系统的目的就是通过水系统调节送风状态,再通过风系统去改善室内的温、湿度,按照室内人员的要求创造满足一定范围温度、湿度要求的舒适环境。

在空调系统中,定风量系统一般维持全年的风量固定不变,并且是按房间最大热、湿负荷确定的送风量。

但在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空调房间的负荷低于最大负荷。

当实际负荷低于最大负荷时,为了维持室温设计水平,必须减少送风温差,其方法是通过再热或混合,以热量抵消部分冷量。

形成冷热能量抵消。

其次,当室内负荷不是最大负荷时,送风量大于实际需要量,为了输送多余风量,风机需要多消耗电能。

浅谈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缺点

浅谈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缺点
在 变 风 量 系 统 中 ,比 较 大 的噪 声 源 除 了送 、回 ( )风机 外 ,还在 变 风量 末端 装 排
公 、会 议 、展厅 等 ;对 于 大 堂公 共 空 间 、影 J 或出售后 , 用户通常会根据 自己的使用要求 J 剧院 等 负荷 变 化较 小 的场 合 , 采用 变 风量 空 对房 间进行二次分隔及装修 , 变风量系统由 调 系统 的意 义 不大 , 是 以 定风 量 为好 , 还 如


特定区域 ( 或地点 )的温度。对于一个风 系统 带 有多 个房 间时 , 风量 空 调 系统 不 可 定

能使 每 个房 间温 度都 能进 行 控 制 ( 因为其 送 风温 度相 同 且送 入 每 个 房 间 的风 量 是 恒 定
3 变风量空调系统与风机盘管加新 . 风 空调系统的比较
1.引言
变风 量 空 调 系 统 是 全 空 气 系 统 的 一 种
是完全相同的 ,但是 由于各房 间内设置的 V O AV B X可以独立控制风量, 在整个风系
热)量 , 并非每个房间都在 f 形式 , 由单风道定风量系统演变而来 。 它 在 j 统达到设计冷 ( 因此 , 风量 空 调 系统 变 发达 国家 ,从 7 年 代就 开 始 有 所研 究 和 应 其设 计状 态下 运 行 , 0 热 量或风量应为各房 间逐时冷 ( ) 热 用 ,其 工 作 原理 是 当 房 间 倚 发生 变 化 时 , 的冷 ( ) 量或 风 量 之 和的 最 大 值 。在 此 设 计状 态 下 , 它可 自动控制送入房间的送风量 , 从而使空
浅 谈变风 量空调系 统的优缺 点
曹丽君 上海科进咨询有 限公 司深圳 分公 司 5 8 2 10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变风量空调系统新风问题
摘要本文从保证室内最小新风量的重要性角度出发,对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存在新风量不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种保证变风量空调系统中新风量的方式,以供设计与运行管理的有关工程人员参考。

关键词变风量系统新风室内空气品质解决方式
1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建筑物内由于各种有机合成材料的在室内装修和设备用具等方面的广泛运用,使含有有毒、有害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挥发在室内的可能性增加;严重的恶化了室内空气品质,近年来研究表明,由于室内空气品质的不佳,易引发人们患有病态建筑综合症(sbs),因此,在能够给人们提供舒适环境的空调房间内,新风作为保证建筑物室内空气品质(iaq)最简单有效的措施,是进行空调系统设计时应该重视的问题,新风量的控制作为变风量调系统设计的难点之一,已逐渐成为建筑环境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

室内新风量的要求
2.1室内新风量的确定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中第6.3.14条规定:“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量不小于人员所需新风量,以及补偿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两项中的较大值”。

第3.1.9条
规定:”民用建筑物内人员所需的最小新风量按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标准确定”。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通常根据人员活动和工作性质以及在室内停留时间,选取合适新风量标准。

2.2保证室内新风量的三个环节:
2.2.1 保证整个空调系统的新风总量,即满足空调系统所有服务区域的人员标准新风量之和;
2.2.2 保证送入系统各个末端服务区域的新风量,使其能满足区域内人员新风量标准;
2.2.3 保证送入各服务区域内新风的均匀性,在满足人员需求新风量的情况下,避免区域内出现局部新风量过高,高于标准的新风量,与此同时局部区域新风量低于标准的新风量。

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新风问题
3.1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存在的新风问题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问题在于:新风需求量与人数和污染物浓度成正比,而新风供给量与随负荷变化的系统总送风量成正比,但在vav系统中由于送入各房间的风量是根据室内冷负荷发生变化的,因而与总风量成一定比例的新风量也将随之变化,另外即使总新风量达到要求,但各空调负荷变化不尽一致,因此分配到各房间的新风量也不一定能满足最小新风量标准,于是产生了新风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3.2变风量空调系统中新风问题的具体分析
对于单风机定风量全空气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将系
统新风总量和新风分配量,根据要求设定并调试好,也就控制了系统新风总量和新风分配量。

3.2.1系统总新风量的确定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总新风量的选择可依据《公共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中第5.3.7条确定,其中规定:当一个空调系统担负多个使用空间时,系统的新风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当一个空气调节风系统负担多个使用空间时,系统的新风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y=x/(1+x-z) y=vot/vstx=von/vst z=voc/vsc 式中:y-----修正后的系统新风量在送风量中的比例;vot----修正后的总新风量,m3/h
vst----总送风量,即系统中所有房间送风量之和,m3/h x----未修正的系统新风量在送风量中的比例;
von----系统中所有房间的新风量之和,m3/h z----需求最大的房间的新风比;voc----需求最大的房间的新风量,m3/hvsc----需求最大的房间的送风量,m3/h
3.2.2系统新风分配量
新风分配量的合理取值是保证房间最小新风量的关键所在,新
风分配量与室内负荷变化有关,室内负荷主要是设备、灯光和人员负荷,设备、灯光和人员负荷变化和建筑负荷变化对新风分配量的影响如下分析:
1)设备、灯光和人员负荷变化对新风分配量的影响。

设备、灯光和人员负荷变化往往是由人员流动而引起的,因此负荷与区域人数同步变化,即该区域送风量与人员变化近似成正比。

当区域人员减少,该区域末端实际送入新风量go与该区域末端所需送入新风量go.n的比值大于等于1时,则该区域新风量满足要求。

反之,则该区域新风量不满足要求。

==* (1)
式中 :gt----末端的设计风量;r----系统新风比;rmin-----系统最小新风比;
k1----人员减少时,末端服务区域送风量与设计送风量的比值。

k1≤1;
k2---- 该区域人数与设计人数的比值。

k2≤1;
k1=(qa +qi)/(qa +qi。

d)
k2 = qi / qi。

d
式中:qa----该区域建筑负荷;qi----该区域设备、灯光和人员负荷;qi。

d----该区域设计设备、灯光和人员负荷。

=(2)
由于k2≤1,则≥1。

当qa=0时,该区域建筑负荷为零(如内区),则=1。

对于式(1),因为≥1,又≥1,所以式(1)≥1,则区域新风分配量满足要求。

同时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外区,人员减少越多,k2
越小,越大,该区域新风分配量越富裕;对于内区,人员减少越多,区域送风量越小,系统新风比r越大,该区域新风分配量越富裕。

因此,设备、灯光和人员负荷变化一般不会造成新风分配量不足的问题。

2)建筑负荷变化对新风分配量的影响
即使同一天,不同时刻,不同朝向的新风分配量也存在严重问题。

建筑负荷占室内负荷比重较大的建筑,此问题更显突出。

由上述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分析可得出如下结果:
1)在夏季情况下,内外区域都要供冷,内区热负荷稳定且与停留人员成正比,外区的vav系统,除承担人员所需冷负荷外,还负担了围护结构的冷负荷,在消除围护结构的耗热量时,vav系统则多耗用了一部分含有新风的送风量,在仍按以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确定系统总的新风量的情况下势必将导致内、外区新风会相对不足。

另一方面由于系统冷负荷的变化,系统的回风量亦发生变化,使得送入末端的一次风的新风比在不断变化,一次风与二次风的比例亦在不断变化,因此即使某一区域的负荷保持不变,新风量仍在不断变化,不同区域新风量的变化情况各不相同。

也将导致部分房间新风量不足。

2)冬季情况下,当某一房间的负荷降低而引起送风量的减少时,其送入房间的新风量也势必减少,特别是外区范围内的房间,由于该房间冬季空调时,含新风的一次风量设定最小值,在实际运行控
制时,为了尽量减少外区的末端装置对空调送风再加热而与一次冷风造成的冷热抵消,往往将冬季一次风量最小值设定得过小,从而造成房间缺少新风,室内人员感到憋闷。

4解决设计工况新风分布不均对新风标准影响的几种方式
4.1 对采用vav系统的大空间,内部划分采用隔断,而不采用隔墙。

由于采用隔断,使得内外区的空气可以在吊顶下相通,共享新风。

解决房间新风量不足的问题。

本方法简便易行,特别是对一些改造工程,无须改变空调系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施工麻烦与工程造价。

但上述方式中,内区和外区之间的隔断易受租售用户装修影响,有些工程较难保证能够实行。

4.2 增加系统新风需求量,即增加新风标准。

增加新风标准,通过适当提高系统新风比和冬季转换风量以保证系统内任何时刻
所有人员均享有至少满足卫生标准的新风量来实现。

一般,增加新风量必然增加能耗,增加机组装机容量和盘管处理能力,增加初投资,因此,新风标准增加的数值须经过详细计算确定。

其计算复杂,对控制依赖性大。

但如建筑所在地区,一年中大多数时间可利用新风供冷,则本方法结合热回收装置使用,是可行的解决方法。

4.3 设置独立的新风处理与分配系统,这种方法实质上是把跟踪冷热负荷的变风量系统与准确分配最小新风量的定新风系统分
开设置,使新风量的分配完全不受冷热负荷的影响,而只与各房间内的设计人数及新风供给标准有关。

独立新风处理机组可采用定风
量,亦可采用变风量系统。

如采用定风量,为满足不同季节、不同时刻、各个区域的新风量,将增加空调能耗。

因此,专用新风机组多采用根据有害物浓度(一般采用co2浓度)控制的变风量系统。

这种方式解决了内外区新风量分配盈亏问题及外区之间新风量分
配不均的问题。

但这种方法要求较大的机房面积,需另增加一套新风系统,占用吊顶的空间也超过单一变风量系统,这样会增加吊顶空间的高度,同时初投资也略有增加。

4.4 控制系统中风量平衡。

此种方式原理为:送风机送风量减去回风机回风量等于新风量,并维持其不变,等于常量。

这样,在vav 系统运行期间不论送风量如何变化,跟踪调节回风量,保持两者之差不变即维持新风量不变。

因此要求同时测量送风机和回风机风量,控制送风机和回风机风量的差值,从而间接控制新风量。

对送、回风机的控制有许多方法,但各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

4.5加强气流组织均匀性。

根据某一新风标准设计的变风量空调系统在设计工况下并不能保证每个区域均满足卫生标准,某些负荷较小的区域可能由于一次风量较小而使得新风达不到要求。

因此,设计时要对整个系统的新风分布进行分析,合理布置空调箱回风口与变风量末端的二次风风口,利用合理的气流组织形式将新风较多区域中尚未完全利用的新风供给新风较少的内区,尽可能在不增加新风量的情况下满足各区域的卫生要求,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新风要求及新风能耗。

结论
本文分析介绍了新风在整个空调系统中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变风量空调系统运行中存在的新风问题,提出了五种解决变风量空调系统中新风量不足的方法,上述各种方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各有优点和缺点,因而在实际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以系统控制简单、经济性强、节能效果好为原则,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特点来选择具体处理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