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与作物品质和环境
施用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四、化肥施用与农产品质量及人体健康
(一)施肥对农产品质量的正面效应
(二)重金属对农产品的污染
(三)硝酸盐对农产品的污染
五、化肥施用的环境污染防治
(一)合理施肥量的确定 (二)配方施肥 (三)施用化肥增效剂
(四)节水节肥的水肥综合管理技术体系
(五)有机无机相结合的综合作物养分管理体系
一、化肥施用与土壤生态环境
磷酸铵
3~4
80
115~200
2
_
_
产原料是磷矿石,成分不像由合成氨制造的氮 肥那样单纯,往往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一方面, 农田施入磷肥将这些有害质带入土壤环境,对作 物产生危害。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有害物质在土 壤 - 植物系统的积累、迁移和转化中,进入食物 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磷是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影响元素之 一 磷肥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施用的 化肥中,磷肥约占20%以上,施用的磷肥种类很
其是根外喷施和做种肥是易发生危害。故对尿素及 其加工的肥料,宜在用前了解其中缩二脲的含量, 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4、三聚乙醛 三聚乙醛是生产某些农药、医药和其他有机合 成物的原料。三聚乙醛及有关化学物污染农田危害 作物的事故屡屡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威胁。 (三)氟的污染 磷矿石中另一种有害物质是氟。长期使用磷肥
量会很大。
2、农田排水 在水田,常有插秧前的泡田弃水和雨后排水, 使一部分氮流失到水体中,施肥往往使农田排水中 氮的流失量增加,磷相对地表侵蚀和地表径流的损 失,排水中的损失较小,人工排水能减少磷的流失。 3、渗漏、淋洗
土壤中的氮以及施入土壤的肥料氮,在降雨和 灌溉水的作用下,部分直接以化合物形式 (如尿素)
酸铵。硫氰离子的1~5mg/kg水溶液,对稻、麦的发 芽有促进作用,在5mg/kg以上时则危害发芽。
施肥对环境影响的研究

放、 堆积 都易 引起 土壤 和 地下 水 资源 污染 。 农 村 厩舍 或 堆 在
产 品品 质 , 还将对 环 境造成 不 同程度 的 污染 。
1 有 机 肥 料 与 环 境
后会 引起 水体 富营 养化 。
22 氮肥对 大 气 的影 响 . 氮肥 对 大 气 的影 响 主 要 是来 源 于 氮 肥 中的 NH, 反硝 、
化 过 程 中生 成 的 氧 化 氮 ( No、 o、 N N0: ) 入 大 气 后 可 等 进 能 导 致气 候变 暖 、 氧 层破 坏 以及 形成 酸 雨等 。 臭 施入 土壤 中
关键 词 施 肥 : 境 ; 壤 环 土 中 图分 类号 X5 2 9 文献 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5 3 (0】) 0 0 5 一O 0 7 792( 2— 17 2 8
肥料 是 重要 的农 业生 产资料 , 不仅提 供农 作物 生长 必需 的营养 元 素 , 能改 善土 壤 , 还 培肥 地 力 。 加肥 料 投 入 , 学 增 科 施 用化肥 , 然是 当前和 今后农 业生产 过 程 中的重要 增产 措 仍 施 。 是 不合 理施 用肥 料 , 但 不仅 不 能提 高农 作物 产量 和 改 善
桥、 陆浑 、 三义 寨 、 清 南 、 利 、 功 7大灌 区 地下 水监 测 , 濮 广 大 6 1个 点铵 盐 年平 均 含 量 077 / g 检 出率 6 .%, .4 mg k , 72 超标 率
3 .% 。 77
3 0 /, 可 以确 定养 分 富集 化 。 有 机肥 料 过 量施 用 、 0 mg t就 而 存
1 . 有机 肥 自身 生产与 环境 2 有机 肥料 虽 营养 丰富 , 来源 复杂 , 但 农民 简 单堆 制 农家
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因素及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措施

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因素及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措施农产品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农产品的品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种植环境到采摘、运输、加工和储存,都可能对农产品的品质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品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的品质,避免品质受损。
本文将就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因素以及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措施进行详细探讨。
一、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因素1. 生长环境: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品质。
例如土壤的肥沃程度、阳光照射时间、气候条件等都会对农产品的品质产生影响。
土壤的酸碱度、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等也是农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
2. 农作物品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所具有的品质也是不同的,而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种植对农产品的品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比如水稻的品质取决于水稻的品种,而不同品种的水稻所具有的营养成分和口感等也是不同的。
3. 农作物生长周期:农作物生长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如果生长周期过长或者过短,都会对农产品的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比如蔬菜果实的生长周期长了,口感会受损;而果实的生长周期过短,可能导致果实未能充分吸收养分,从而影响食用价值。
4. 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会导致农产品品质上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而采用了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比如科学施肥、合理浇水、精准农药使用等都是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有效手段。
5. 农产品采摘和运输:在农产品采摘和运输的过程中,如果处理得当,可以保持农产品的原有品质。
但是采摘和运输过程中如果受到污染或损伤就会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
6. 农产品加工和储存:对于一些需要加工后食用的农产品来说,加工过程是否规范、储存条件是否合适也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如果加工环节或储存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农产品品质受损。
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措施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1. 优化种植环境:通过改善土壤肥力、合理施肥、科学浇水、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优化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浅析施肥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2 1 实施优质 栽培 、 . 保护农业 生态环境
生产无公害、 绿色
农产品是我国农业生产 史上又一次重大变革。为适应这一新 形势 的要 求 , 需加快步 伐 , 推进 农产 品栽培 标准化、生产 优 质化 。在选用优质高产 品种的前提 下, 以贯彻质量栽培标准 为核 ' t,科学处理 好优质与 高产 的关系 ,以高产为 基础 、 2 优 质 为 目标 , 实现施肥 与优质 栽培 的协调统 一 , 减少施肥对 优
品中硝酸盐、农药 、 金属等含量 严重超标 , 重 江河湖泊与地 下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 不仅制约着 农业持续 发展 , 还威胁 到
居 民 身 体 的 健 康 和 安 全 。 同 时 化 肥 施 用 量 居 高 不 下 , 2 世 从 O 纪 9 年 代 开 始 出现 了 片 面 施 肥 现 象 , 致 化 肥 利 用 率 降 低 , 0 导
农作物生产 中的作用 是不可替 代的 , 增施有机肥 , 实行有机 肥与无机肥配 合施用 , 有利于降低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
可 为 作 物 优 良品质 的 形 成 创 造 良好 的生 长环 境 , 现 无 公 害 实
生产 。
调, 造成作物营养 吸收不平衡 。 以水 稻生产 为例 , 在现有水 稻 单产水平 下, 氮肥投入量 明显偏高 ,一般每 6 7 ' 6 m- 施纯氮 达 1 ~2 k ,高产 田块达 2 k 8 2g 5 g以上 ,比生理耗 氮量高 4% 0 左右 , 成氮素利用率和 产量均较 低 , 造 其产 后 比仅为 l 2 ~ :5
肥 可提 高 蛋 白质 、糖 、 肪 酸 含 量 和 质 量 ,又能 减 少 某 些 病 脂
料, 可提高土壤肥 力 , 改善 土壤 理化性 状 , 不仅 为作 物生长
化肥对土地农作物质量的影响

化肥对土地农作物质量的影响化肥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输入因素,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满足粮食需求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大量使用化肥也引发了人们对其对土地和农作物质量的影响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化肥在土壤中的作用以及其对农作物质量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一、化肥在土壤中的作用化肥是提供作物所需营养元素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能够通过补充植物需要的氮、磷、钾等元素,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此外,化肥也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提供更好的栽培条件。
二、化肥对农作物质量的积极影响1. 提高产量:化肥补充了土壤中的养分,为植物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供给,从而促进了植物的健康生长和增加产量。
适量的化肥使用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
2. 改善品质:化肥中富含的营养元素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特性。
例如,施用磷肥可以增加水果的糖度和口感;施用氮肥可以提高蔬菜叶片的绿色度和营养价值。
3. 缩短生长周期:化肥能够加速植物的生长速度,使植物早日达到成熟期,从而缩短作物的生长周期,增加种植次数,提高经济效益。
三、化肥对农作物质量的消极影响1. 土壤质量下降: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养分失衡,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
长期下来,会造成土壤质量的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质量。
2. 病害和虫害增加:过量施用化肥容易造成土壤中微生物的失衡,抑制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增加农作物罹患病害和虫害的概率。
3. 食品安全问题:过量使用化肥会使农作物中残留农药的含量增加, 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此外,过量施肥还可能引发土壤和水体的污染问题,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四、化肥合理使用的建议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化肥对农作物生产的积极作用,同时避免其对土地和农作物质量的消极影响,有以下几点建议: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质地、作物需求和生长期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计量、计时、计次施肥,确保农作物所需养分的供给,避免过量施肥。
化肥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化肥对农业环境的影响肥料是植物的粮食,没有肥料植物就难以生长,农作物产量就难以提高。
近年来,随着化肥用量的迅速增加,肥料品种的不断增多,施用效果越来越好,农作物的产量也在不断地提高。
正确认识和把握化肥与农业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发展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粮食食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化肥与农产品质量任何一种农产品质量的基本表现决定于遗传因素或基因,健康的作物个体才能生产出健康而质量好的产品,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及营养单一,才会导致农作物的不健康,降低其产品质量。
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但需要氮磷钾大量元素,而且还需要吸收钙镁硫中量元素,同时也需要一些硼、钼、铜、铁、锌等微量元素,只有不合理地使用化肥或化肥比例搭配不合理,才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
实践证明,科学施用化肥,特别是平衡施肥,不但不会降低农产品的质量,而且还能够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
氮可以构成植物体,而磷钾和微量元素,能够促进糖分的形成和运输。
例如:使用硝态氮肥,具有促进烟草生长发育和提高烟叶品质的作用;增加磷肥,能够提高大豆产量和含油率与优质种子的比例;增施钾肥,能够提高农作物抗旱、抗寒、抗病虫、抗倒伏和提高品质的能力;合理施用微量元素,不仅能够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而且还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2.化肥与土壤肥力在我国,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充分地认识了化肥对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合理施用化肥,既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又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如果土壤肥力已经衰退,土壤本身因施用化肥而遭到破坏,那么要想获得农作物高产是不可能的。
一般来说,土壤中的养分是增加还是减少,主要取决于投入和产出的平衡状况,投入大于产出,土壤中的养分就有积累,反之则逐渐耗竭。
某些土壤物理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多数试验中,施用氮磷钾化肥的处理土壤容重和实验前比较无明显变化,而施用有机肥或化肥加有机肥的处理土壤容重有所下降,而土壤孔隙度和田间最大持水量相应增加。
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质的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空气是许多气体的混合体,由氮气(占78%)、氧气(占21%)、
四、空气因素 二氧化碳(约占0.33%,320ppm)和极少量的氢气,以及一些惰
性气体和不固定的成分如氨气、二氧化硫、水汽、烟尘等。
(一)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CO2)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据测定,农作物的干物质中90%—95%是由空气中的二氧化 碳和水合成的,只有5%—10%是来自土壤的营养物质。
(二)作物的蒸腾作用 水分通过作物活体表面的散失称为蒸腾作用 (三)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求
1.生理需水 是直接用于作物生理生化过程的水分 2.生态需水 是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水分。
(四)作物需水量和需水临界期
1.作物需水量 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用蒸腾系数表示; 二是用田间耗水量表示。
2.需水临界期 作物一生中有一个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
为400—760nm(即可见光谱区) 。
光质是指太阳辐射的不同光谱成分。
(三)光质 不同波长的光谱对作物有不同的作用。
可见光是光合作用的主要能源,为光合有效辐射。 可见光为有色光。 波长0.6~0.7um为红、橙色,被叶绿素大量吸收,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波长0.5~0.6um为绿色和黄色,很少被叶绿素利用; 波长0.4~0.5um为蓝、紫光,被叶绿素强烈吸收,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具 有造型作用。
2,土镶有机质的转化
(1)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 是指土壤有机质在良好通气条件下,经
过一系列好气微生物的作用,彻底分解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
(2)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 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仅可以分解成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
同时,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又可以重新合成新的、更为复杂的而且较稳定 的有机化合物,即腐殖质。
化肥对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化肥对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质量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化肥的使用量也在逐渐增加。
化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两个方面探讨化肥对农业健康的影响。
一、化肥对粮食安全的影响1. 土壤污染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元素经过施用后,部分会被作物吸收,但也会有一部分残留在土壤中。
随着长期施用,这些化肥残留物会逐渐累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一方面,土壤中过多的化肥残留会使农作物吸收过量营养元素,可能产生毒害;另一方面,土壤质量下降也会影响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从而降低产量。
2. 地下水污染化肥施用后的残留物会通过渗透和流失的方式进入地下水系统,从而导致地下水污染。
这些化肥残留物中的氮元素容易被水体带走,形成硝酸盐污染。
当污染的地下水被直接用于灌溉农田时,会进一步加剧化肥对农作物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3. 水体富营养化化肥中的养分物质会通过农田排水或径流进入周边的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过多的氮和磷元素进入水体后,会促进水中蓝藻等有害水华的繁殖,造成水质恶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这对水源地的保护和水生生物的生存都带来严重影响。
二、化肥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1. 营养成分不均衡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会使农作物吸收的养分偏向于氮、磷、钾等主要元素,而其他微量元素则相对不足。
这导致农产品营养成分的不均衡,可能出现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状况。
这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风险,尤其是农村地区人们单一依赖农产品作为主要食物来源。
2. 农产品安全问题过量施用化肥容易使农作物残留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风险增加。
特别是当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的农田使用化肥施肥时,这些有害物质更容易与化肥一同进入农作物,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同时,由于化肥的过度使用,还会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破坏,影响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农产品口感下降过度依赖化肥的使用,会导致农作物品质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