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现代管理模式的新变革
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转变

Management经管空间 2012年6月079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研究江西广播电视大学鹰潭分校 刘娟摘 要:企业管理模式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了当前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更是管理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
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旨在剖析企业当前管理模式现状,构建适应时代背景,适合企业发展的完善的企业管理模式,以解决企业经营现存问题,指导实践工作。
企业项目管理作为当下众多企业发展的生存之道,通过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整体能力、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等科学有效的方式,实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推进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本文将视角触及项目管理这一核心概念,展开对于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转变的再探讨。
关键词:项目管理 企业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6(c)-079-02当今世界,多变的商业环境中涵盖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企业需要根据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对自身进行调整,任何固有的常规管理模式必将被不断创新的管理模式所取代,不断强化的管理创新也必将成为现时代企业管理的主旋律。
企业资源的重新组织、工作流程的重新设定、风险管理的不断加强,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表明变革企业管理方式必将成为企业适者生存的基本出路,项目管理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成功结合的有效管理方式。
1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现状剖析1.1 企业管理模式的概念企业管理模式是指企业在实践管理工作中,根据企业价值观,组织和控制员工的一种管理手段和方式,将企业管理系统化指导手法和控制方式进行有机综合。
它通过将企业的各项资源,例如:人、财、物、信息等,以高质量低成本的快速转换方式,形成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管理者实现低成本的效益最大化,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企业管理模式的内容,也需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展开分析。
从广义上讲,企业管理模式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中,软件部分包括企业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价值观等等。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原则和方法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原则和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环境的变迁,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现代企业需要创新管理模式。
下面将从原则和方法两个方面探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问题。
一、原则1.以市场为导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市场需求放在第一位,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企业的战略定位、产品研发等方面,确保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2.强调创新和变革: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创新需要强调创新和变革,要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和创新方案,同时要有机制来推动这些创新能够顺利实施,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变革,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追求卓越: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要追求卓越,要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到优秀不止一点点,力争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4.精细管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应该注重精细管理,通过提高内部流程和组织协调的效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确保企业运作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5.注重员工发展: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要注重员工发展,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企业创新的主体和驱动力。
二、方法1.践行平台化管理:建立平台化的管理模式,通过构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2.推行项目化管理:通过引入项目管理的方法,把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分解为不同的项目,确保每个项目的目标和进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监督,达到高效的管理目的。
3.引入精益管理:借鉴精益生产的思想和方法,通过持续改进来提高管理流程和生产效率,消除浪费,减少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实施弹性化管理:建立弹性化的管理机制,使企业能够快速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保持竞争优势。
5.推动创新和创业: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和创新方案,建立创新和创业的激励机制,创建创新团队,积极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创业活动。
我国现代化行政体制管理模式的变革新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改革都有一个相 同或相似的基本取向,这就是以采用工商 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 机制,强调顾客导向以及提高服务质量为 特征的“管理主义”(Managerialism) 或“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的新范式。
●“新公共管理”有不同的名称,如 “公共管理主义”(或“管理主义”)、 “企业化政府”、“后官僚体制模式”、 “以市场导向的公共行政”等。它往往被 人们描述为一场追求“三E”(Economy,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即经济、 效率和效益)目标的管理改革运动。
——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 结合,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妥善安排分 流人员,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步实施,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
●存在的问题。同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要求相比,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 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府管制仍然较多,市场机制作用 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政府对经济领域的 干预仍然较多,政府职能‘越位’、 ‘错位’、‘缺位’现象仍然存在;政 府内部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不明确,致 使一些部门忙于具体事务、疏于决策, 重审批、轻监管,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 员,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地方或部门 利益观念强,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感不 强等等。
●改革的经验。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 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做机构改革方案说 明时,总结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五条经 验:
——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 改革的目标,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机构改 革的关键;
——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 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革 的重要任务;
——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既审时度势, 把握时机,坚定不移地迈出改革步伐,又 充分考虑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审慎地推 进改革;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模式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企业管理也在不断演进。
创新管理模式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逐渐受到企业家和管理者的关注与推崇。
本文将介绍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模式,并探讨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
一、创新管理模式的概念创新管理模式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通过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法,寻求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实践的突破与创新,以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创新管理模式强调鼓励创新、引导创新,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旨在通过创新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创新管理模式的类型1. 开放式创新管理模式开放式创新管理模式强调与外部环境的开放性合作与资源共享。
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研发与应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知识创新的扩散。
2. 敏捷式创新管理模式敏捷式创新管理模式强调以敏捷的方式响应市场需求和变化。
企业通过快速迭代、灵活调整的方式,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及时进行产品迭代和改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挑战。
3. 可持续创新管理模式可持续创新管理模式强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
企业推动创新的同时,关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员工福利,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创新管理模式的作用与价值1. 提升企业竞争力创新管理模式可以调动企业内外部的创新资源,促进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引入和应用。
借助创新,企业能够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2. 推动组织变革创新管理模式鼓励组织内部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为员工提供更多自主创新的机会和空间。
通过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推动组织文化的转型和变革,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3.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管理模式注重打造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塑造企业在市场中的独特价值和竞争优势。
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变革措施

③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少 . 系统方法少 . 存在表面上成本低 . 实 际 验 。 ( 2 ) 抓工序质量 、 抓关键节点 , 重视质量形成的各个环节 . 对工序质 上成本高的现象 ④靠科技进步 . 管理创新去降低成本 . 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不足 . 量控制点重点控制 ( 3 ) 从人员 、 机械设备 、 材料 、 施工方法 、 环境因素人手 , 分析影 响工 效益也不明显 , 各企业 尚未建立坚强的管理创新出效 益的信念 。 程 质量的因素 , 统筹安排项 目的各项质量管理工作 . 要求每个项 目都 2 . 工程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有具体 的质量工作计划和预控措施 2 . 1 针对性 的承包管理模式 ( 4 ) 严格质量检查制度 , 坚持“ 三检制” 即: 自检、 互检 、 交接检; “ 三工 项 目承包制是企业 为了实现工程一定的经济 , 技术 目标 , 按照责 、 序 ” 即: 检查上道工序 、 保证本道工序 、 服务下道工序 ; “ 三验 ” 即: 班组 自 权、 效、 利相结合 的原则 . 与项 目 部 及项 目经理本人签 订内部 承包协 项 目部复验 、 监理工程师抽验。企业也建立定期的质量检查制度 。 议, 公司与项 目 部 两级 围绕 内部承包协议和各项制度所进行的管理活 验、
髁 证 分 l I 馥 鲁 舯 1 l I 连 用
笋 - r 幢 杭 M 一 坎 l I J l I 一 序 量 娶 度 前 道 馈 质 工 l I J 1 l J 履 威 韫 量 高 工 I 1 J l j 蔓 抢 专 检 ’ 一 I J l I J 世 好 台 傩 -
2 0 1 3 年2 6 期
科技 一向导
◇ 工程科 技◇
项 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变革措施
乔 捷
简述信息化条件下管理模式变革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信息化条件下,管理模式的变革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和组织形式:1. 数据驱动决策:信息化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收集、存储和分析大量的数据。
管理模式的变革包括将决策过程从主观经验转变为基于数据和分析的决策。
通过深入了解数据,管理者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业务状况、制定战略和调整运营。
2. 系统集成与流程优化: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可以将各个业务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和流动。
管理模式的变革包括重新设计和优化工作流程,使其更加高效、快捷和精确。
通过消除冗余操作、优化审批流程和自动化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组织扁平化和协同工作:信息化技术能够促进跨部门和跨地域的协同工作。
管理模式的变革包括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弹性化,打破传统的层级管控模式,鼓励员工间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使用云平台、协同工具和实时通信工具,实现远程协作和项目管理。
4. 强化客户导向和个性化服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了解客户需求和行为。
管理模式的变革包括将客户导向作为核心,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建立360度客户视图、实施精准营销和定制化生产,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5. 创新与敏捷决策:信息化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快速地获取市场信息、竞争对手动态和消费者反馈。
管理模式的变革包括鼓励创新思维和敏捷决策,以迅速应对市场变化和机会。
通过建立创新团队、采用敏捷开发方法和推行试错文化,促进创新和快速响应。
6. 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信息化条件下,数据安全和信息风险成为重要关注点。
管理模式的变革包括加强数据保护和隐私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和机密性。
通过制定安全政策、进行风险评估和实施合规措施,保护企业和客户的利益。
总之,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模式变革涉及数据驱动决策、系统集成与流程优化、组织扁平化和协同工作、客户导向和个性化服务、创新与敏捷决策,以及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这些变革旨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客户需求。
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必要

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必要摘要: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 以适应生产力发展,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施工企业若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 就必须强化现场施工管理。
关键词:施工管理;质量控制;事前准备;事中控制;事后验收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建筑工程量大,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质量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
多年来,因劣质工程的返修、加固、补强而发生的器材、能源的浪费数量巨大,使得用户蒙受了不必要且巨大的经济损失;因劣质工程而造成的各类事故的发生也比较频繁,由此而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令人痛心。
1更新现有施工项目管理的必要性1.1 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推向了市场, 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逐步转变, 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 清除了人们长期形成的“等、靠、要”思想。
建筑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 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 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 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1.2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企业如果没有管理、资本、机制、体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 就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 也意味着其市场份额将减小并逐步被市场淘汰。
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际承包商进入中国建筑施工市场和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使国内建筑业面临着更严竣的考验。
这些因素迫切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加强项目施工的创新。
1.3 创新是建筑市场自身发展的要求我国的建筑市场中存在很多问题, 如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存在过度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等现象由于业主处于买方市场, 合同中不合理的要求、不平等的条款等, 常常使业主摆脱责任, 承包商地位十分被动设计和监理不能很好履行职责, 职能错位常常不自觉地发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集体、个体企业存在着不正当竞争, 影响公正与公平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 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 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
项目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项目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以项目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逐渐成为组织提高效能和应对变革的有效手段。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需求并提高项目管理效果,我公司决定推行项目制管理改革。
本方案旨在确立项目制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并确保改革顺利实施。
二、改革方向1. 确立项目组织架构:设立独立的项目组织机构,明确项目经理的权责,强化项目管理的集中性和专业性。
2. 优化流程和方法:建立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流程和方法,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
3. 提升团队素质:加强人员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项目团队的专业素质和协作能力。
4.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激励项目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5. 加强沟通与协调:建立良好的内外部沟通机制,加强项目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改革具体措施1. 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PMO):设立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组织架构的建立和项目管理方法的制定,并对各项目进行监控和协调。
2. 制定项目管理流程: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项目启动、规划、实施、控制和收尾等各个阶段的项目管理流程。
明确各阶段的要求和关键节点,确保项目能够按时顺利进行。
3. 建立项目组织结构: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决策者和执行者,直接向项目赞助人报告工作。
项目经理根据项目需求,组建合适的项目团队,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权责,确保项目目标的达成。
4. 强化项目沟通与协调:建立项目组织与其他部门间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畅通和资源的有效调配。
定期召开跨部门沟通会议,解决项目相关问题,加强各方合作。
5. 加强项目风险管理:建立项目风险管理机制,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制定应对方案,确保项目风险的有效应对和防范。
6. 建立项目绩效考核机制:根据项目目标和绩效指标,制定项目绩效考核方案。
对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进行绩效评估,提供激励和晋升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7. 加强培训和提升:组织项目管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项目团队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
➢ 项目管理应由专门的管理人员来负责执行 ➢ 项目管理人员要使用必要的工具来帮助管理工作 ➢ 项目管理要建立与项目流程对应的动作规章制度 ➢ 充分利用九个领域知识、妥善管理五个流程
项目管理的应用层次
不同层次和角色的管理者 对项目管理关注点不同!!
组
项
织
项
目
的
目
参
高
经
与
层
理
者
项目管理的应用模型
项目管理——现代管理模式的新变革
内容纲要
➢ 什么是项目与项目管理 ➢ 项目管理的实质与基本原则 ➢ 项目管理的应用层次与应用模型 ➢ 项目管理的历史沿革及变化 ➢ 项目管理中的误区 ➢ 新经济与项目管理 ➢ 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 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 ➢ 五大流程及步骤 ➢ 最佳项目管理流程
什么是项目及其特征?
项目管理实质
➢ 项目管理是一种工作方法; ➢ 项目管理是一种组织形式; ➢ 项目管理是一种组织文化; ➢ 项目管理是一门哲学; ➢ 项目管理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科学的管理艺术
学。
是什么引爆了项目管理 ?
➢ 组织扁平化、各种团队 的大量运用
项目管理
➢ 知识爆炸、项目巨增
➢ 小项目,大角色
➢ 项目生命周期缩短 ➢ 对客户满意度的关注
➢ 1985~1995 :项目管理的普及阶段,全面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开始在各种组织里被普遍采用(Hybrid Project & Product –Driven),
➢ 1996~至今 :知识经济时代的项目管理(项目化管 理)
项目管理在非传统项目环境下取得了巨大成功,各 种企业和组织纷纷采用项目管理模式
其中美国为2.5万亿美元(约占其本国GDP的25%) ➢ 全球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约1650多万人
其中美国为450万人 ,其他国家为1200万人 ➢ 椐报道:我国在未来五年内,仅计划进行信息化建设
的投资就高达一万亿人民币 ➢ 2008年北京奥运会 ➢ 西部大开发 ➢ 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 ➢ 加入WTO之后的国际化竞争
➢ 项目是为建立一个唯一的产品或服务所需要 的一次性的努力。
➢ 一个项目指的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始 有终、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进程和步骤进行的 、为完成特定的任务的工作和活动。
➢ 一个项目需要特定的人力、物力、时间、和 费用的安排与分配。一个项目的结果有特定 需要满足的功能和质量的要求。
➢ 特征(1)唯一性:项目所涉及的一些内容是 以前没有被做过的,即唯一性。即使一项产 品或服务属于某一大类别,它仍然可以被认 为是唯一的。(2)时限性:每一个项目有明 确的开始与结束时间。
Portfolio
项目资产组合的管理
Management of the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
组织环境的管理
Management of the Individual
项目的类型
可按照多种方式对项目进行分类: 规模:“小”型项目与“巨”型项目 属性:企业项目、政府项目、社会项目 行业:教育、医疗、体育休闲、工业、农业 、IT、服务 活动类型:组织变革、生产、建设、科研、 运行和维护 管理特点:智力/技能型活动、有形/无形产 品
一切都将成为项目!
什么是项目管理
Project Tools
➢ 没有好的工具不行,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 的管理项目并提高管理的效率但项目的成功 仍然在于项目本身的管理水平
➢ 误区五: 认为项目管理的与传统的运作管理是 完全 相同的,有了运做管理经验就不必学习项目 管理?
PM Culture Components
项目管理文化成分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Corporate downsizing
Compression of product lifecycle
➢ 全 球 经 济 一 体 化 和 国 际Global competition
Increased cu开 发 和 Knowledge explosion
工具
方法
观念
能自我完善的 项目管理体系
健全有效的项目管理制度
掌握规范方法的合格项目管理人员
项目管理思想和知识在组织中传播与固化
组织项目管理的关键要素
项目管理的历史沿革
➢ 项目管理,自古有之。 (都江堰、长城、运河)
➢ 1960以前: 按计划进行管理,主要关注工期、成本
➢ 1960~1985 :优化技术的运用,开始关注组织和质 量问题;项目管理主要运用于军事、航天和建筑施 工项目的管理(Project-Driven)
➢ 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各项 活动中,以实现或超过项目所有者及相关者 的要求和期望。
➢ Project management is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skills ,tools,and techniques to project activities in order to meet project requirement.
真实的生活…
小组成员
协同作业与进度报告
资源经理人
技能分类的资源管理
项目发包商
项目经理人
项目排程与成本掌控
项目管理中的误区
➢ 误区一: 认为项目管理只是工程人员或技术人员的管理 工具? ➢ 误区二: 认为项目管理只有做项目的人才需要学习的?
项目管理中的误区
➢ 误区三: 认为自己以前做过项目就不必再学项目管理? ➢ 误区四: 认为买了项目管理工具来管理项目就可以一劳 永益?
Rapid development of third world and closed economi
发展(中国、印度等国
Small projects represent big problems
)……
经济发展对项目管理的需求
据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的统计: ➢ 目前全球的项目投资高达10万亿美元
项目管理的几个主要变化
➢ 应用范围从单一项目环境到整个组织环境 ➢ 由单一项目管理到多项目管理和项目组合管理 ➢ 由注重技术管理到注重人的 管理 ➢ 由简单的工期、成本控制到全面的综合管理与控制 ➢ 项目管理已发展成为一种管理模式:一个项目也可
以不采用项目管理,一些连续的运作活动也可以采 用项目管理的模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