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扔乱弃主题班会教案
重视校园环境,拒绝乱扔废物的主题班会教案

重视校园环境,拒绝乱扔废物的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校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尤其是乱扔废物这一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校园的美观,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特制定本教案,以期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引导学生重视校园环境,拒绝乱扔废物。
二、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危害。
2.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养成不乱扔废物的好习惯,自觉维护校园环境。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教案内容1. 校园环境污染现状及危害1.1 污染来源1.2 危害分析1.3 案例分享2. 环保知识普及2.1 环保概念2.2 环保法律法规2.3 环保行动指南3. 不乱扔废物的好习惯3.1 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3.2 具体实践方法3.3 成功案例分享4. 团队协作实践活动4.1 活动目的4.2 活动内容4.3 活动流程5. 总结与展望5.1 班会总结5.2 学生感悟分享5.3 环保行动计划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校园环境污染现状、环保知识及不乱扔废物的好习惯。
2. 案例分析法:分享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校园环境污染现状,引发学生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校园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及环保知识。
3. 分享:分享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不乱扔废物的好习惯。
4. 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提出改进校园环境的建议。
5.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实践活动,如清理校园垃圾、植树造林等。
6. 总结:回顾班会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行动计划。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
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主题班会教案三篇我们相信只要每个人都从“我”做起,校园环境才会越来越好,让我们共同携手,为营造美丽校园,作出更大地努力!下面是带来的三篇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主题班会教案1爱护学校环境,不乱扔垃圾主题班会教案一、时间:二、地点:教室三、教学目标教育学生要注意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卫生,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教室里绝对不可以出现白色垃圾。
2、上学、放学时,注意保持校门口外面马路的清洁,把食品袋丢进垃圾箱。
五、班会准备:PPT六、班会过程:1、展示我们学校干净、整洁的照片。
2、然而,也有不和谐的地方。
出示一系列有垃圾的图片(教室里:桌子、椅子下、桌子盒里面;走廊、楼梯口、操场和学校门口的马路)3、我们来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出示一些拾捡垃圾的图片(小孩子、同龄人、大人们)4、播放有关不乱扔垃圾视频5、我们应该怎么做:(1)不允许把零食带进教室。
从根本上杜绝乱扔乱丢现象,拒绝白色污染。
(2)要努力克服随手乱丢的坏习惯。
要把废纸、零食袋、包装袋等扔进垃圾桶中,特别要杜绝把食品袋扔在马路上的不道德行为。
6、实践:(1)课内:利用课堂时间一分钟,凡是自己桌子、椅子下面有垃圾的学生,马上清理。
(2)课外: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每小组准备一个放垃圾的袋子,和小组成员一起捡拾校园内的垃圾放进垃圾桶,并提醒其他同学别乱扔垃圾。
七、总结: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十分重要,你们不仅自己要讲究卫生,还要人人争当卫生监督员,共同来把学校的卫生抓上去,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构造整洁、干净和文明的校园做出一份贡献。
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主题班会教案2环保教案:《不乱扔垃圾》——设计者: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知道不能乱扔垃圾。
2、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并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音乐——开火车。
老师和宝宝们开汽车去操场里玩。
提升校园环境,制止乱扔废纸的主题班会教案

提升校园环境,制止乱扔废纸的主题班会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提高学生对校园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而有效制止乱扔废纸等不良行为。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维护卫生是每个人的责任。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养成不乱扔废纸、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自觉维护校园的整洁与美丽。
教学内容1. 校园环境的重要性2. 乱扔废纸的影响3. 环保意识与卫生习惯的培养4. 环保活动的参与与实践教学步骤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提升校园环境,制止乱扔废纸。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校园环境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乱扔废纸会有什么影响?第二环节:讲解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校园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维护卫生是每个人的责任。
2. 分析乱扔废纸的影响,如:影响校园美观、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等。
3.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与卫生习惯,如:不乱扔废纸、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等。
第三环节:案例分享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分享一些校园环保的正面案例,让学生了解到身边有许多人在为校园环境保护做出努力。
2. 提问:同学们,我们能为校园环境保护做些什么?如何制止乱扔废纸的行为?3. 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如:自觉垃圾入桶、宣传环保意识、组织环保活动等。
第四环节:实践与承诺(5分钟)1.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如:加入环保社团、参加志愿服务等。
2. 学生承诺:从自己做起,养成不乱扔废纸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校园环保工作。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如是否乱扔废纸、是否自觉垃圾入桶等。
2. 评估学生在环保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如是否积极参加环保社团、是否主动组织环保活动等。
3. 收集学生对本次主题班会的反馈意见,以便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改进。
不乱丢乱扔主题班会

不乱丢乱扔主题班会篇一:爱心校园,创造美好未来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热烈欢迎大家参加本次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我们班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这种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大家的环保意识。
今天,我将以“爱心校园,创造美好未来”为主题,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保护环境,共建美丽家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共同打造美丽的家园。
从小事做起,我们能够发挥自己的力量,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首先,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比如,养成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的好习惯。
这样不仅能够节约能源,减少浪费,也能有效降低碳排放量。
同时,在学校里,我们也要自觉遵守环境保护规定,不乱扔垃圾,保持环境的整洁,为他人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其次,我们要培养爱护自然的意识。
我们身处在一个可爱的地球上,这里有美丽的山川、湖泊、河流,还有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我们要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不捕捉、破坏野生动物,不乱扔垃圾到湖泊和河流中,不乱砍乱伐森林。
通过这些小小的举动,我们就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让下一代能够继承美好的自然资源。
再次,我们要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志愿者活动,与同学们一起清理垃圾、植树造林等。
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环保手工品,利用废弃物品进行创作,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社交网络和家人朋友分享我们的环保经验,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的行动中来。
最后,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环保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和价值观。
我们要教育自己,从小事做起,影响身边的人。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选择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产品。
我们要传播环保的理念,引导他人参与环保行动。
只有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我们才能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创造美好的未来。
亲爱的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要肩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初中不乱扔垃圾教案

初中不乱扔垃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自觉遵守公共卫生规定。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爱护校园环境。
二、教学内容:1. 乱扔垃圾的危害: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危害健康等。
2. 环保意识的重要性:保护地球、造福后代、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3. 公共卫生规定: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公共场所禁烟等。
4. 良好习惯的培养:自觉捡拾垃圾、爱护公共设施、节约资源等。
5. 环保活动的参与:校园环保标语设计、垃圾分类竞赛、植树造林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乱扔垃圾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
2. 讲解:详细阐述乱扔垃圾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自觉遵守公共卫生规定。
4.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成功的环保案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保活动,如捡拾垃圾、植树造林等。
6. 总结: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践行绿色生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乱扔垃圾危害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的情况。
3. 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
4. 学生对公共卫生规定的遵守程度。
五、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
3.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环保活动。
4. 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实践。
5. 定期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巩固教学成果。
六、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环保活动所需工具和材料。
3. 相关书籍、报纸、杂志等阅读材料。
4. 校园环保设施和实践基地。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
2. 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3.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乱扔乱弃主题班会教案

乱扔乱弃主题班会教案【篇一:乱扔乱弃主题班会教案】活动主题:如何杜绝校园垃圾,保持校园环境活动目的:同学们讲卫生的意识淡薄,在校园里随手乱扔垃圾,在校园里随处可看见垃圾的踪影,为了使校园变得整洁、美丽,让同学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让同学们知道校园洁净的重要性,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乱扔垃圾和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特开展此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提高讲卫生的意识,同时征集大家的意见,共同创造一个干净美好的校园环境。
主持人:班主任参加对象:二(1)班全体同学活动时间:2016年3月18日活动地点:二(1)教室活动过程:同学们,你们好!我们二(1)班“不乱丢垃圾,做最美学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
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
我们是肩负重任、我们的生活无忧无虑、快乐幸福。
1、认识什么是“校园垃圾”?校园垃圾是指脏土、枯枝落叶和学生丢掉的不用的东西。
其中最多的是学生随手丢弃的废纸、废文具、果皮、果壳、零食袋等,我们学校校园里的垃圾大多都是同学们随手丢弃的食品袋、白色塑料袋、果皮等,风一吹,就吹得到处都是。
同学们没吃完的食物或是装食物的袋子被随手扔在地上,会招来一大堆苍蝇、蚊子等嗡嗡前来叮咬,这样会传染疾病;扔在地上的东西,时间一长,会发出一股股难闻的气味,会变成新的垃圾污染,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健康。
2、“校园垃圾”的来源(1)同学们没有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同学们没有及时清扫垃圾。
(3)同学们随手乱扔手中的垃圾。
(4)同学们不主动将自己看到的垃圾捡起。
3、知道杜绝校园垃圾,保持校园环境的重要性校园垃圾中含有许多病菌,散发的恶臭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健康,尤其是春天,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若不注意,会引发一些传染病的流行。
校园垃圾造成了环境污染,使师生们呼吸被污染的空气,饮用被污染的水,食用被污染的食物,严重地危害了师生们的健康。
《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精品3篇

《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3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第二课。
教材内容结构由“我喜欢哪种情景”“不只是为了干净”“这样可不行”和“我能做到的”四项活动内容组成,使学生通过阅读、交流、思考等形式,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和树立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和树立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2、通过合作交流和实践活动,能从自己做起,为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
教学重点:初步知道如何保护身边环境,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教学难点:1、懂得合理妥善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2、学会给垃圾正确分类。
课前准备:收集相关图片、故事、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过的这首小诗《家》吗?出示小诗:家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2、其实家就在我们身边。
家我们坐在教室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是乐小的学生,()就是我们的家;合肥是我们长大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
小结:既然都是我们的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我们不乱扔》。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我们不乱扔:1、这就是我们的教室和校园,我们平时生活和学习的地方,老师拍了下来,你们更喜欢哪个环境,为什么?(出示课件)2、把书翻到38面,哪位小组先来说说,你们喜欢哪幅画,不欢哪幅画?(出示课件)小结:同学们都喜欢干净,整洁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生活,让大家心情愉快。
(板书:心情愉快)三、不只是为了干净1、如何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呢,请同学们跟随王勇看看他们的一次秋游活动。
2、这就是故事的主人公王勇。
你们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3、在这个故事中,王勇的哪些行为值得大家点赞呢?4、前段时间,咱们班到了三河古镇去秋游,这张照片是学们在聚餐,同学们去秋游时又是怎样做到垃圾不乱扔的呢?5、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演一演,你们喜欢哪个情境就演哪个。
捍卫校园环境,遏止乱扔废纸的主题班会教案

捍卫校园环境,遏止乱扔废纸的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班会,使同学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养成不乱扔废纸的良好惯,共同维护校园环境的整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同学们认识到乱扔废纸对校园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纠正这一不良行为。
- 难点:如何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自觉维护校园环境。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案例分析、互动游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班主任简要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校园环境的重要性是什么?乱扔废纸对校园环境有哪些影响?二、案例分析(10分钟)1. 班主任展示一些校园内乱扔废纸的图片,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乱扔废纸的现象。
2. 分析案例:乱扔废纸会导致校园环境脏乱,影响同学们的研究和生活质量。
同时,废纸的堆积也可能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
三、讨论与反思(10分钟)1. 分成小组,让同学们讨论如何改正乱扔废纸的不良行为。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共同总结出以下几点:a. 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和回收惯;b. 提高环保意识,不随意丢弃废纸;c. 互相监督,共同维护校园环境。
四、互动游戏(10分钟)1. 组织同学们参与“环保知识问答”游戏,增强他们的环保知识。
2. 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动手实践,巩固垃圾分类和回收的知识。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班主任总结本次班会的要点,强调保护校园环境的重要性。
2. 同学们共同宣誓:养成良好的环保惯,积极参与校园环保活动,共同维护校园环境的整洁。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班会,观察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研究中是否养成了不乱扔废纸的良好惯,以及他们对校园环保的参与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乱扔乱弃主题班会教案
【篇一:乱扔乱弃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主题:如何杜绝校园垃圾,保持校园环境
活动目的:同学们讲卫生的意识淡薄,在校园里随手乱扔垃圾,在
校园里随处可看见垃圾的踪影,为了使校园变得整洁、美丽,让同
学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让同学们知道校园洁净的重要性,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乱扔垃圾和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特开展此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提高讲卫生的意识,同时征集大
家的意见,共同创造一个干净美好的校园环境。
主持人:班主任
参加对象:二(1)班全体同学
活动时间:2016年3月18日
活动地点:二(1)教室
活动过程:
同学们,你们好!我们二(1)班“不乱丢垃圾,做最美学生”主题班
会现在开始。
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
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
我们是肩负重任、我们的生活无忧无虑、快乐幸福。
1、认识什么是“校园垃圾”?
校园垃圾是指脏土、枯枝落叶和学生丢掉的不用的东西。
其中最多
的是学生随手丢弃的废纸、废文具、果皮、果壳、零食袋等,我们
学校校园里的垃圾大多都是同学们随手丢弃的食品袋、白色塑料袋、果皮等,风一吹,就吹得到处都是。
同学们没吃完的食物或是装食
物的袋子被随手扔在地上,会招来一大堆苍蝇、蚊子等嗡嗡前来叮咬,这样会传染疾病;扔在地上的东西,时间一长,会发出一股股
难闻的气味,会变成新的垃圾污染,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上课注
意力不集中,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健康。
2、“校园垃圾”的来源
(1)同学们没有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同学们没有及时清扫垃圾。
(3)同学们随手乱扔手中的垃圾。
(4)同学们不主动将自己看到的垃圾捡起。
3、知道杜绝校园垃圾,保持校园环境的重要性
校园垃圾中含有许多病菌,散发的恶臭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健康,尤其是春天,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若不注意,会引发一些
传染病的流行。
校园垃圾造成了环境污染,使师生们呼吸被污染的空气,饮用被污
染的水,食用被污染的食物,严重地危害了师生们的健康。
所以,一个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是师生学习、生活的保证。
4、如何才能保持校园洁净的环境
(1)让学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让学生少吃零食,逐渐改掉爱吃零食的坏习惯。
(3)从我做起,自己不乱扔垃圾。
(4)制止他人乱扔垃圾。
(5)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
【篇二:乱扔乱弃主题班会教案】
《保持校园清洁光荣,乱丢垃圾可耻》主题班会教案教学内容和目的:对学生进行清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养成讲清洁讲卫生的好
习惯。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不讲卫生的危害性,从而懂得讲卫生的
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好!我们九(6)
班人人讲卫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我们是 21 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
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
我们是肩负重任、我们的生活无忧无虑、快乐幸福。
春天来了,天气将越来越温暖了。
而那些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空气中到处飘浮着的病毒细菌可因为天
气温暖而疯狂增多,这时如果你不注意讲卫生,病毒细菌就会来危
害我们的身体健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讲卫生)对了,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讲一讲关于清洁卫生和保持环境卫生的一些知识。
同时为我们争得一片干净的校园。
二、组织讨论: 1、细菌最喜欢躲藏在哪里?学生畅所欲言。
(可以 3 人或 4 人一个小组讨论)而后教师归纳小结。
2、那么,我们作为一个小学生,要从哪些方面来注意清洁卫生呢?
⑴个人卫生生 1:每天洗两次脸、饭前便后要洗手。
生 2:拿了脏东西要洗手。
生 3:每天要刷两次牙。
生 4、每两个星期要洗澡一次. 师:很多细菌都通过手来传播到我们的身体,那你们知道怎样预防吗?学生:经常洗手。
师:那你们知道怎样洗手呢,才叫真正的洗手呢?学生茫然。
老师讲解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可以预防流感。
而大多数人没有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也不知道如何正确科学地洗手。
怎样才算是正确科学的洗手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般人在洗手时,多半只是简单快速的搓洗一下手心、手背,就以
为已经完成任务。
要有效预防甲流等传染性疾病,医生建议,洗手需要按照七步法:
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第二步,手心对手背交叉相叠搓洗;
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搓洗;第七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转动搓洗。
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学问很大,教师还提醒大家,全部的洗手时
间至少约需 30 秒,以达到有效的清洁。
懂得了如何洗手,也要懂得什么情况下该洗手,除了我们所熟知的
饭前便后之外,还有很多情况是必须要洗手的。
比如上完体育课后,从医院出来,外出回家,打喷嚏或咳嗽后,
接触钱币之后都要马上洗手,这样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
除了要做好个人卫生,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呢?⑵班级卫生和校园卫
生师:刚才我们都是从个人的方面来讲了要从哪些方面来注意清洁
卫生。
那么我们的第 2 个家九(6)班这个大集体也要从哪些方面来注意呢?①不能随地吐痰。
如果要吐,必须用纸包起来后仍到垃圾桶里。
②教室要注意通风。
③每天都要擦柜门和窗台。
④随时关注教室卫生,发现附近有垃圾及时把它清理干净。
⑤不随手乱抛纸片,不随处乱扔垃圾,不在建筑物上留下鞋印、球印,不在校园墙壁、走廊、桌面等处乱写乱画、不损坏公物。
不在教学区内吃零食,不在餐桌上倒剩饭、剩菜、剩汤,不向楼
下抛杂物等。
师:我们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卫生,同时也要注意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希望大家能真正引起注意,让我们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中生活。
为创建一个卫生整洁的校园环境多作贡献。
三、讲解卫生知识:据了解,流感病毒通过病人喷出的飞沫散播到空气中,可以黏附在物体上,存活时间较长,而传播这些病菌的重要媒介就是人的手。
医生建议,最好每天几次用肥皂和温水清洗双手,以减少病毒的侵害。
因为病原体、细菌、病毒在一定常温下是可以存活一段时间的,如果我们的手接触了那些带病原体的东西,我们要常洗手,减少病毒(侵害),因为病从口入啊。
每天由值日生巡视教室内外环境卫生情况,及时反馈提醒。
保证同学们在一个整洁的环境中生活、学习。
四、活动结束师:刚才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一些卫生常识,每个人只有重视讲卫生,懂得一些如何自我预防,才能健康茁长的成长,才能拥有灿烂的明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