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碎品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2018年度BRC全球标准-第七版程序文件

2018年度BRC全球标准-第七版程序文件
20.0BRC-QP-20敏源、高关注物质的控制
21.0BRC-QP-21易碎品控制程序
一、目的:
保证在质量体系运行的各个部门使用文件的有效性。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体系的质量手册、支持性文件、工作文件、外来文件及资料。
三、定义:如没有特别说明,程序文件中的内容涵盖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的控制。.
四、职责:
5.2.5.3如发现档案资料损坏或遗失,应立即向总经理报告,并追究管理员的责任。
5.2.5.4文件管理员应严守档案资料秘密,不得向外透露任何影响公司或个人的信息。
5.3文件的更改
5.3.1文件需要更改时,应由文件更改提出人或文件更改提出部门的负责人填写《文件更改申请表》,说明更改原因,对重要的更改还应附有充分的证据。
XX公司
BRC全球标准-第七版
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BRC-QP-02
部门分发号:
受控状态:
发布日期:2017-1-14
生效日期:2017-3-23
序号文件编码程序文件名称
1.0BRC-QP-01文件和资料管理程序
2.0 BRC-QP-02培训教育程序
3.0 BRC-QP-03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4.0 BRC-QP-04清洁及洗消管理程序
5.4文件保管:
5.4.1各文件记录需保存二年,客户有特别保存要求的,以电子文档形式保存在电脑中可以接受。
5.4.2各部门使用的文件由该部门主管指定专人管理本部门的受控文件,并将本部门的受控文件登记好。
5.4.3借阅和保密:外来人员借阅质量手册和支持性文件须总经理同意,借阅工作文件须经部门主管和总经理一起同意,并办理登记。
5.5版次代号:
由阿拉伯数字组成。如“1”表示文件的第一版本,“2”表示文件的第二版本。

产品包装、运输、储存、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

产品包装、运输、储存、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

产品包裝、運輸、儲存、防護和交付控制程序产品包装、运输、储存、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概述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有效的控制程序,确保产品在包装、运输、储存、防护和交付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这些程序的目的是减少可能的损坏、污染和遗失,并确保产品能够按时和无缺陷地交付给客户。

产品包装1. 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根据产品的特性和需求,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如纸箱、塑料袋、气泡垫等。

2. 确保包装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包装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和相关法规,以保证产品安全运输和储存。

3. 包装工艺控制:制定包装操作指南,确保包装过程正确无误,包装质量可靠。

运输安全控制1. 运输方式选择:根据产品性质和目的地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陆运、海运或空运。

2. 安全包装:对易碎品或易受损品进行特殊包装,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

3. 运输过程监控:安排专人监控运输过程,确保产品不受损失、滥用或破坏。

储存和防护1. 储存环境管理:为产品指定合适的储存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

定期检查和记录储存环境,确保符合要求。

2. 防护措施: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防潮、防尘、防虫等,以确保产品免受污染和损坏。

3. 保质期管理:合理安排产品的储存和使用顺序,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有效。

交付控制1. 记录和标识:对产品进行清晰的记录和标识,确保产品的追踪和识别能力。

2. 过程控制:确保交付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符合规定的程序和标准。

3. 客户验收和反馈:与客户联络,确保产品安全送达并满足客户要求。

及时处理客户的反馈和投诉。

以上控制程序应定期进行审核和改进,以确保其有效性。

所有员工应接受相应的培训,了解并遵守这些控制程序,以保证产品的安全、质量和准时交付。

玻璃和易碎品或硬塑料管制程序培训讲学

玻璃和易碎品或硬塑料管制程序培训讲学

玻璃和易碎品或硬塑料管制程序玻璃和易碎品或硬塑料管制程序1.目的提高员工产品品质意识,规范公司javascript.:;生产车间各个环节的玻璃和易碎品或硬塑料javascript.:;控制方法措施,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保证产品的品质javascript.:;质量。

2.范围适用于肉品加工厂所有生产车间带有玻璃和易碎品或硬塑料的区域。

3.职责3.1 各部门主管负责所属车间的玻璃、易碎品和硬塑料控制管理并进行日常监督。

3.2 品管部负责进行玻璃、易碎品和硬塑料管理情况的检查并记录,及时反馈问题。

4.操作javascript.:;程序4.1 除非必要,厂房内不得使用玻璃或硬塑料制品:4.1.1员工不得将个人玻璃制品带入厂房内;员工眼镜破碎或隐形镜片丢失需要进行报告。

4.1.2 外来人员进入车间,必须得到工厂主管的批准,在外来进车间人员登记表上签字,备注带入车间的眼镜或玻璃制品。

4.2 玻璃制品、易碎品或硬塑料制品处置指导:4.2.1 生产车间原则上不允许使用玻璃制品为工具,对于无法替代的灯具、钟表面、玻璃窗、玻璃仪器、镜子等有玻璃的用具,有防护措施。

4.2.2生产车间生产线上方的灯具都有防爆灯罩,库房内的灯泡外加防爆灯罩。

玻璃窗及有玻璃表面的器具,表面要加贴塑料薄膜,防止爆裂后飞溅开来。

4.2.3 检查措施:每周由品管人员检查一次车间、仓库内的所有玻璃、硬塑料制品,确认处于良好使用状态,降低其破裂导致混入产品的风险。

4.3 灭蝇灯和紫外线灯的管理方法:由于灭蝇等灯和紫外线灯不能使用屏蔽保护,对其采取的管理方法主要有:4.3.1 加大检查频率(每周一检查),及时消除潜在的危害或隐患。

4.3.2加强员工的管理意识,认真负责,对自己区域的灭蝇灯和紫外线灯,经常查看,一有异常(已经破碎或有破损倾向),立即向主管领导或品管部报告。

4.3.3 如果发现灭蝇灯和紫外线灯有破碎现象,参照4.5生产现场发生的玻璃易碎品破损事件的处理方法。

易碎品控制程序

易碎品控制程序

1 目的为了防止产品生产区、仓库内易碎品、硬塑料、托盘等在正常或非预期使用下发生破裂,对产品造成安全性危害,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 范围玻璃、塑料等易碎物品。

3 易碎物质的管理规定3.1原则上非生产场所所必须的玻璃.其他易碎玻璃物品(如个人的玻璃制茶杯、个人照明用具)不得进入生产区和仓库区。

3.2如因硬件条件所限或为了不影响某种材料的使用性能,必须易碎物品带进车间,应对易碎物品进行适当屏蔽,并对使用前和使用后的易碎品进行检查;使之不至于产生对原辅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安全隐患。

3.2.1仓库、生产区域内的照明灯管应采取有机玻璃板或灯管防护罩进行屏蔽,以防其破损而造成对产品的污染及危害。

3.2.2对仓库、生产区域内的电子监控器、应急指示灯、消防栓水带箱等应进行有效的管理,防止破碎对产品造成安全危害。

3.2.3生产场所和仓库所有易碎品统一编号,指定人员每天检查,并记录。

一旦发现已破损或有破碎迹象的要及时更换。

3.2.4维修部等外围协助部门因工作需要携带玻璃器皿、灯管、用具(如试管、试验用玻璃瓶等),化验员、维修员在工作期间应保持玻璃器皿、用具的相对隔离和安全,使之不至于对产品造成安全危害,并对带人和带出的数量进行清点,以免易碎物品遗留在生产区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3.3生产过程中如有产生玻璃及易碎品废弃物,应及时全面的清理,至于生产、仓库区域以外的垃圾桶中,不得在生产区域内随意放置易碎物品。

3.4若采用紫外线杀虫灯进行杀虫的区域,应将杀虫灯安装在远离操作台或有裸露产品的区域;灭虫灯装置的托盘必须安装,并且保持完好,有专人定期检查灯管工作情况.3.5仓库的相关操作人员,每日开班前检查一次本岗位内所有玻璃,硬塑料用品的完好情况(包括照明灯、安全出口指示灯、标识牌、仪器表盘、玻璃门窗、温度计、紫外线灯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以降低玻璃(硬塑料)破裂掉入产品.3.6易碎品破碎事故处理3.6.1对事故现场进行全面的清理、检查,确保没有易碎物品碎片残留现场,以防止后续的产品再次受到污染,并将处理情况记录于《碎品检查表》里。

玻璃和易碎品或硬塑料管制程序

玻璃和易碎品或硬塑料管制程序

玻璃和易碎品或硬塑料控制顺序之公保含烟创作提高员工产物品质意识,标准公司生产车间各个环节的玻璃和易碎品或硬塑料控制办法办法,培养良好的把持习惯,担保产物的品质质量.适用于肉品加工厂所有生产车间带有玻璃和易碎品或硬塑料的区域.3.职责3.1各局部主管负责所属车间的玻璃、易碎品和硬塑料控制管理并停止日常监视.3.2品管部负责停止玻璃、易碎品和硬塑料管理情况的反省并记载,及时反应问题.顺序4.1 除非需要,厂房内不得使用玻璃或硬塑料制品:4.1.1员工不得将团体玻璃制品带入厂房内;员工眼镜破碎或隐形镜片丧失需要停止陈说.4.1.2 外来人员进入车间,必需失掉工厂主管的批准,在外来进车间人员注销表上签字,备注带入车间的眼镜或玻璃制品.4.2 玻璃制品、易碎品或硬塑料制品处理指导:生产车间原则上不允许使用玻璃制品为工具,关于无法替代的灯具、钟概略、玻璃窗、玻璃仪器、镜子等有玻璃的用具,有防护办法.生产车间生产线上方的灯具都有防爆灯罩,库房内的灯胆外加防爆灯罩.玻璃窗及有玻璃概略的器具,概略要加贴塑料薄膜,避免爆裂后飞溅开来.反省办法:每周由品管人员反省一次车间、仓库内的所有玻璃、硬塑料制品,确认处于良好使用状态,降低其破裂招致混入产物的风险.4.3 灭蝇灯和紫外线灯的管理办法:由于灭蝇等灯和紫外线灯不能使用屏蔽呵护,对其采用的管理办法主要有:加年夜反省频率(每周一反省),及时消除潜在的危害或隐患.增强员工的管理意识,认真负责,对自己区域的灭蝇灯和紫外线灯,常常反省,一有异常(已经破碎或有破损倾向),立刻向主管指导或品管部陈说.如果发现灭蝇灯和紫外线灯有破碎现象,参照4.5生产现场发作的玻璃易碎品破损事件的处理办法.树立根本的玻璃和易碎品清单,对清单中的物品停止例行的反省以确保及时发现任何意外破损事件.一旦发作破损时,应急处理办法同顺序4.5.生产现场发作的玻璃易碎品破损事件的处理清理顺序和碎片的处理:任何玻璃制品(硬塑料制品)的破碎都必需立刻陈说给生产科长或品管科长;生产科长和品管科长必需立刻隔离破碎区域,并停止加工,监视清理任务,列出清理的人员名单.如果需要,要把破碎的危险区域标识表记标帜出来,在处理碎片之前要拍照以便进一步的追查.找到所有的玻璃(硬塑料)碎片,确定所有能够被影响的物料.危险区域的员工不得随意移动,必需经过指定通道分开车间,脱掉能够被污染的任务服,有能够被污染的任务服等要永久撤出加工环节.当人员分开的时候,靴子要严格清洗;严禁无关人员、交通工具、产物进入污染区域;污染产物不能分开这个区域;用枯燥的笤帚和铲子清除碎片,将碎片用塑料袋小心包起来,放在密闭的容器中移出加工区域.需要用吸尘器/高压水管(除非左近有排水沟)来清扫破碎的碎屑.应仔细反省破碎发作区域,以便消除碎屑残留的风险.清洁工具要放入封口的塑料袋,拿到室外用高压水管冲刷,要在排水沟上面冲刷,处理人员再次进入工厂之前要反省靴子.受影响产物、工器具的处理:要评估产物污染的风险,而且产物的污染风险要记载下来(批次号和数量),经评估别污染的产物必需隔离.所有流露在破碎发作地域2米以内的产物都要视为污染产物,依据《分歧格品控制顺序》处理所有受污染和能够受污染的工器具都要小心的拿到室外,并用高压的水流冲刷掉细小的碎屑,经反省确认无危害时才华进入加工环节.不能移动的机械设备应用高压水流冲刷洁净,经反省确认无危害时才华使用,冲刷进程中注意不要再污染到其他物品.在破碎左近的已经包装的产物必需由在场的品管部经理和车间主任共同反省评估后才华放行.在对破碎区域经过最后的反省后,品管部经理和车间主任可以宣布解除隔离,恢复生产.查找并确定引起玻璃(硬塑料)破裂的原因,采用适宜的整改办法以预防再次发作.如属于人为因素所造成,应视现场情况对责任人停止处理.玻璃(硬塑料)破碎处理的整个进程要详细记载在《玻璃制品破碎记载》上.。

9易碎品管理办法

9易碎品管理办法

1、目的规范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与产品或产品内包装材料、盛装容器等接触的场所内玻璃、脆性塑料、金属等易碎品的控制,并为生产及仓储过程中由于玻璃、塑料、金属等缺损或破碎导致可能引入异物的产品进行追溯回收提供预防性措施,以确保消费者安全。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及仓库区域的玻璃、脆性塑料、金属等易碎品的管理。

3、职责3.1 生产部:在每天开工前根据各组别的“易碎品检查清单”对生产车间、仓库内的玻璃、脆性塑料设施进行检查,完成开工检查,并记录其状态。

3.2 品管部PQC:负责监督厂区内装有玻璃、脆性塑料设施区周边操作的规范性,避免损坏玻璃、脆性塑料设施,负责对玻璃、脆性塑料设施每日进行监控和对可疑产品的判定。

3.5 办公室:负责对破损的设施进行维修。

4、控制4.1 玻璃、脆性塑料设施的防护车间装有玻璃的门、窗等可贴防爆膜(消防设施除外),未贴防爆膜的玻璃设施及脆性塑料等易碎品按照“易碎品检查清单”加以检查控制。

4.2 易碎物品的检查4.2.1 每天开工前各车间根据“易碎品检查清单”对本区域内所有易碎品完整性进行检查,检查有无外来易碎品,若有异常及时反馈班组长。

4.2.2 PQC及车间班组长负责巡查监督,及时处理异常。

4.3破碎危害处理4.3.1 处理流程隔离(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内包装材料) →标识→危害评价→产品处理(包括已售产品回收)。

4.3.2 处理程序4.3.2.1 隔离与标识若在生产过程中检查、巡查或其他人员发现有玻璃、塑料、金属等破碎或缺损的情况,应立即暂停该区域内所有生产活动,隔离破损或缺损设施工序车间内所有物料、产品和生产器具,并立即通知PQC和部门负责人,由PQC做出不合格品标识(注明危害类型)并确定可疑物品存放地。

4.3.2.2 危害评价A 级:破损事件发生后未被立即发现,怀疑成品已流入客户处的。

B 级:破损事件发生后未被立即发现,破损区范围内物料、中间产品、成品怀疑已流入后工序的(但未流入客户处)。

异物及易碎品控制管理办法

异物及易碎品控制管理办法

异物及易碎品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止产品实现过程带入异物,更好的控制异物,确保食品安全,规范人员操作行为,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母子公司产品实现整个活动过程异物管控。

第二章职责和权限第三条采购部负责加强供应商对异物的管理第四条质检部负责原料入厂异物的检验控制第五条生产部负责食品加工过程异物、易碎品控制管理及车间施工改造卫生防护的管理第六条质量管理部负责进行生产过程各环节监督检查及奖惩第三章程序及细则第七条异物来源:原料带入,生产过程带入。

第八条异物种类:金属、玻璃、塑料、砂石、线绳、纸壳、木屑、头发、纸渣、塑料屑、一次性手套碎片、刷子毛、昆虫等。

第九条原料带入控制1、泡制品入厂按照《泡制品原料异物控制标准》进行检验处理。

2、生鲜、泡制品等农副产品及各种原料使用前须检查、挑选处理。

第十条生产过程带入控制(一)毛发控制1、所有进入生产车间的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好工作服、工作鞋和工作帽,头发无外露,进入内包人员工服须使用粘毛器或经过风淋室。

2、员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留长发,勤理发。

(二)金属控制1、严禁人员佩戴饰物(手镯、项链、耳环、戒指等)进入生产车间。

2、检查设备、工器具紧固件有无松动脱落。

2.1、炒酱班组每日班前、班后检查加工设备紧固件(含螺帽、螺栓、刮板、销子等),并记录;反应釜班组在清洗后检查设备紧固件(含乳化泵、螺帽、螺栓、刮板)有无松脱,并记录;包装班组每日班前、班后检查包装设备紧固件(含螺帽、螺栓、搅拌器、密封垫等)。

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2.2、班前、班后检查工器具数量(铲子、勺子、刀具等)有无丢失。

3、车间内严禁使用美工刀等易脆刀具。

4、灌装机搅拌叶片、管道内壁等应焊接牢固、无毛刺。

5、严禁使用钢丝球清洁设备卫生。

6、大用户、电商小包装产品(1kg及以下)需经过金检设备检测有无金属带入。

(三)泥沙、石子控制泥沙石子主要由生鲜原料带入,生鲜原料进厂后经过挑选、清洗后使用。

异物控制方案

异物控制方案

1 目的产品中的异物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原因,也是占客户投诉和客户索赔百分比最高的一个因素。

为了更好的控制产品的外来异物,提高产品的质量,现对异物控制作了有关的规定。

2 异物来源分析2.1人员带入: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管理不善易造成严重的异物混入,如:毛发、线绒、手套皮、创可贴、纽扣、钥匙、饰物、烟蒂等的混入。

2.2器具损坏:加工用设备及器具破损或脱落造成异物的混入。

如塑料箱、薄膜的破损;灯泡、灯管破裂造成玻璃的混入;焊接维修器具有焊豆、焊渣等造成金属片的混入。

2.3原料处理:原料本身含有一些杂物,或加工时清洗不干净等造成的外来异物或本身异物的混入。

2.4生产环境:如苍蝇、蚊子等虫子的混入;墙壁水泥块脱落后混入;包装材料中带有异物;水质的不洁等皆可造成异物的混入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3 人员带入控制3.1进入车间前严格按照工衣穿戴流程,检查进入车间人员的着衣情况,并监督执行。

3.2严禁衣帽不洁或闲杂人员进入车间,操作人员在生产区域内严禁吃零食。

食品、饮料等严禁带入车间内。

3.3严禁非生产用工具进入车间,并对工器具进行下班清点,并记录工器具的数量,发现偏差及时追查,并把问题及时上报。

3.4严禁随地吐痰及一切影响工艺卫生的举止,若工作中划伤手应及时出车间进行处理,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停工。

3.5员工不得把脚放在工器具上或坐在周转箱上。

3.6进更衣室前,自检便服上的纽扣或拉锁有无脱落或松动,对于易脱落的纽扣要及时取下。

进入车间前主动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放入更衣柜内(如:钥匙、饭票等),不准携带进入车间。

严禁穿戴有装饰品(漂浮易脱落)的便服进车间。

工作服穿戴前必须先检查,去除表面的线头等。

4 器具损坏控制4.1生产现场所有设备每日下班清洗干净,并拆开清洗,每日上班,打开检查刀片、轴垫片等有无磨损,轴承有无按计划添加润滑油。

4.2所有设备内部不允许残留碎屑,员工需用毛刷清理干净,并用75%酒精进行消毒。

4.3仔细检查设备清洗状态,避免死角现象,输送带用毛巾洗干净,用75%酒精消毒,清洗干净后拆开的设备需重新安装齐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碎品控制程序(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1 目的
为了防止产品生产区、仓库内易碎品、硬塑料、托盘等在正常或非预期使用下发生破裂,对产品造成安全性危害,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 范围
玻璃、塑料等易碎物品。

3 易碎物质的管理规定
3.1原则上非生产场所所必须的玻璃.其他易碎玻璃物品(如个人的玻璃制茶杯、个人照明用具)不得进入生产区和仓库区。

3.2如因硬件条件所限或为了不影响某种材料的使用性能,必须易碎物品带进车间,应对易碎物品进行适当屏蔽,并对使用前和使用后的易碎品进行检查;使之不至于产生对原辅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安全隐患。

3.2.1仓库、生产区域内的照明灯管应采取有机玻璃板或灯管防护罩进行屏蔽,以防其破损而造成对产品的污染及危害。

3.2.2对仓库、生产区域内的电子监控器、应急指示灯、消防栓水带箱等应进行有效的管理,防止破碎对产品造成安全危害。

3.2.3生产场所和仓库所有易碎品统一编号,指定人员每天检查,并记录。

一旦发现已破损或有破碎迹象的要及时更换。

2
以免易碎物品遗留在生产区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3.3生产过程中如有产生玻璃及易碎品废弃物,应及时全面的清理,至于生产、仓库区域以外的垃圾桶中,不得在生产区域内随意放置易碎物品。

3.4若采用紫外线杀虫灯进行杀虫的区域,应将杀虫灯安装在远离操作台或有裸露产品的区域;灭虫灯装置的托盘必须安装,并且保持完好,有专人定期检查灯管工作情况.
3.5仓库的相关操作人员,每日开班前检查一次本岗位内所有玻璃,硬塑料用品的完好情况(包括照明灯、安全出口指示灯、标识牌、仪器表盘、玻璃门窗、温度计、紫外线灯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以降低玻璃(硬塑料)破裂掉入产品.
3.6易碎品破碎事故处理
4 记录
《易碎品检查表》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