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2017.2.16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缀段性叙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俯拾即是。

胡适曾在评价《儒林外史》时对“缀段性叙事”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儒林外史》没有布局,全是一段一段的短篇小品连缀起来的。

拆开来,每段自成一篇;斗拢来,可长至无穷。

”这种叙事方式在现代影视传媒领域广受青睐,一些中外电视系列剧具有明显的“缀段性叙事”特点。

然而,在文学批评史上,“缀段性叙事”曾被指有“致命弱点”。

不少学者以西方小说的结构标准,借用胡适等人对《儒林外史》结构布局的论述,采论证明清长篇章回小说缺乏“结构”意识,认为这种结构上的缺陷,就在于叙事作品的“缀段性”。

殊不知,和西方叙事传统不同,中国的叙事结构自有其特点。

西方叙事观强调一以贯之的整体性,强调叙事的“头、身、尾”相统一,体现出结构的时间线性。

但中国叙事传统,自先秦的史传文学始,重心就在于以人物为中心搭建的空间结构,并且外在的结构形式往往和内在的精神紧密相联。

到了现代影视大行其道的时代,胡适等人对《儒林外史》叙事方式的评点,恰成了对当今电视系列剧叙事优点的阐述。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2017年中考模拟卷(一)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荡胸生层云,。

《望岳》六上2、,天气晚来秋。

《山居秋暝》六下3、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小石潭记》七上4、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诉衷情》八上5、,波澜不惊。

《岳阳楼记》九上(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诗中“尘暗旧貂裘”用了_______(人名)不受重视,未能施展抱负的典故。

(2分)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词中表达了陆游始终想收复中原失地的抱负。

B.上阙抒发了自己空有雄心壮志却又无所成就的感慨。

C.此生谁料表达了抗金事业未成的心有不甘。

D.词人表达了人生终将年华老去的无奈感怀。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狼(节选)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本文选自《》作者是清代的文学家。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0.下列不能体现....狼的狡猾的一项是()(3分)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推荐文章广东成人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热度: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热度:2017广东语文高考试卷热度: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2017高考语文试卷附详细答案热度: 2017高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热度:2017高考语文的备考除了需要多看书以外,还需要多做模拟试题。

接下来,店铺为你分享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审美文化的相对独立是现代性进程的结果。

如果说古代文化是由宗教——形而上学整合一体的表意象征体系的话,现代文化则是这一体系解体和不断分化的结果。

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性进程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它的首要特征是“去魅”,即祛除宗教——形而上学的神魅,将文化的基础还原到理性上来。

所谓文化现代性就体现为文化的理性化,而文化的理性化又体现为大一统的古代文化合理地分化为“科学、道德与艺术”的三大领域。

现代理性为科学、道德和艺术确立了相对独立的原则与逻辑,从而使以艺术为核心的审美领域成为自主、自律的领域。

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这样描画了审美领域独立的历史:“粗略地说,在现代艺术的发展史中可以总结出一条不断前进的独立化的线路。

首先是在文艺复兴中形成了那种完全属于美的范畴的研究对象。

在18世纪的进程中,文学、美术和音乐被体制化,成了脱离宗教与宫廷生活的行为范围。

最终在19世纪中期也产生了一种唯美的艺术观,它已经指导着艺术家们按照‘为艺术而艺术’的意识来生产作品。

这样,审美特性才得以成为坚实的信念。

”现代审美文化不仅逐渐摆脱了对宗教、政治和道德的依附,它还试图取代宗教而成为现代社会精神救世的角色。

自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自启蒙运动以来,__信仰面临全面的危机,宗教神本主义不再是社会的精神基础,以“人性”信赖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成为普遍的意识形态。

2017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2017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2017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及答案【2017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雾霭荒谬(miù) 褶皱(zhě) 眼花缭乱B.匮乏濡(rú)染拮据(jū) 重峦叠嶂C.弛骋秀颀(yǐng) 磕绊(pàn) 坦荡如坻D.浮躁殉(xùn)职斟酌(zhuó) 浪敛波平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有人说,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高度的文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科学技术的好处。

也有人说,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灾难,核武器、太空垃圾、沙林毒气等等,威胁、破坏着我们赖以的环境。

我们要对科学技术有正确的认识。

A.便利享受生存B.方便享受发展C.便利感受发展D.方便感受生存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未来一年,神龙公司除了共计投放34款新车外,还将在生产线上引入自动驾驶技术。

B.由省商务厅、市商务局主办的2016第二届中国(武汉)国际电子商务暨网络商品博览会将于5月20日-22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C.端午文化节将持续一整月,通过开展围绕纪念屈原,全方位展示我国的端午文化,展示宜昌的美食、龙舟文化。

D.由于长期未被纳入公积金缴交范围,社区工作者对此意见较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对领导干部而言,良好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又是抵御贪腐的无形“防火墙”。

B.各级政府要着力完善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C.当其他车道发生严重交通事故以及道路塌陷、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且仅有公交专用车道可以通行时,车辆可临时借用公交专用车道通行。

D.自然作为人的使用对象,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为资源,二是作为环境。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001(全国Ⅰ卷)【附答案】

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001(全国Ⅰ卷)【附答案】

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全国Ⅰ卷)【附答案】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清明探源每到清明节,人们常常会想到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

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清明节可谓是一个有着“双重性格”的节日。

其实,这是因为现代清明节由古代两个不同的节日——寒食和上巳,再加上清明这一节气融合演化而来。

最早,清明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候的特点有关。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

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

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

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

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

到了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

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白居易有诗:“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清明节还吸收了另外一个古老节日——上巳节的内容。

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

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

2017年语文 模拟试卷(一)

2017年语文 模拟试卷(一)

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考生注意: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120分钟,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1. 下列词语中,加黑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佣金(y ōng ) 踏实(t ā) 懈怠(d ài ) 淋漓尽致(l ín ) B. 勉励(l ì) 牺牲(x ī) 酬劳(ch óu ) 心宽体胖(p án ) C. 田垄(l ǒng ) 剥削(b ō) 洞穴(xu é) 退避三舍(sh ě)D. 荒诞(d àn ) 俘虏(f ú) 邪恶(xi é) 硕果累累(l ěi )2.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黑的成语,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 .解放军战士就如那下山的猛虎一样,锐不可当。

(指解放军气势旺盛,勇往直前, 不可抵挡)B .学好一门学问,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无数的汗水和心血。

(指要学好一门学问 不是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的)C .多年的记者生涯,成就了他文不加点的写作功夫。

(指他写文章非常流畅,都不用 加标点)D .老师对我的教导,让我如沐春风,我顿时又有了前进的力量。

(这里形容“我”受 到良师的教诲,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 3. 请对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4分) (1)《寻找时间的人》是一本关于音乐、时间、亲情和人性的小说,它的作者是爱尔兰作家凯特·汤普森的作品。

修改意见:(2)风雨突然渐渐停止了,天空中出现一道彩虹,一头连着山崖,另一头飞越了山涧。

修改意见: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杨绛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和翻译家,她在①一百岁感言②这本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③一个人经历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捣得愈碎④磨得愈细,香得愈浓。

山东省潍坊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山东省潍坊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积累与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时间会飘远,岁月会流失,记忆会定格,美好会永存。

憩居一处的静地,不与风争鸣,不与日争荣,自由自在生命的充盈;不羡慕高山的逶.(wēi)迤雄姿,不倾慕苍穹的广博神秘,拾一纯朴的心,做一个善良的人。

那片浩翰.汹涌的水,仍旧尽日横.(hèng)冲直滚,倒悬飞溅,汹涌澎湃,雷鸣山崩;那些虹霓.,仍旧在它下面一百英尺的空中弯亘.(gèng)横跨。

太阳照在它上面的时候,它仍旧像甲,晶莹清澈。

天色暗淡的时候,它仍旧像乙,纷纷飞洒;像丙,从白垩质的悬崖峭璧.上阵阵剥.落;像丁,从山腹幽岫.(xiù)里蒸腾喷涌。

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字的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逶.(wēi)迤浩翰.B. 弯亘.(gèng)虹霓.C. 幽岫.(xiù)剥.落D. 横.(hèng)冲直滚悬崖峭璧.2. 依次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安谧诠释颗B. 安逸解释棵C. 安谧解释棵D. 安逸诠释颗3. 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处的内容,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玉霰琼雪②如絮如棉的浓烟③玉液金波④轻屑细末A. ①③④②B. ③①④②C. ①③②④D. ③①②④【答案】1. D 2. A 3. B【解析】1. 试题分析:A项中第一组词注音对,第二组词字形应为浩瀚,B项第一组注音应改为gèn,C注音字形全对,D项第一组词注音应是héng,第二组词应为悬崖峭壁。

2. 试题分析:安谧一般形容周围的环境,安逸一般是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

诠释是指研究者对事物、事件或人物关系的理解,而解释是对事物、事件的客观存在的一种陈述解说。

前者可以加入研究者本人的主观思想,后者则仅仅是客观陈述。

棵和颗在做量词的时候有区别。

“棵”指植物的株数,如:一棵树,“颗”指圆形或粒状的东西。

2017年石家庄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年石家庄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届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A卷)1.A(B项“舞剑健身”的说法不当;C项范围扩大,“能震慑鬼怪搏逐猛兽”的是重明之鸟;不是刻铸于门上,而是刻铸后“置于门户之间”;D项因果不当,原因是“功名”与“公鸣”谐音。

)2.C(强加因果,“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是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

)3.D(推断错误,“鸡在古人心目中对位比凤凰高”推断错。

)4.B(A项错,作者写作的目的并不是谈名家名作与名胜之地的关系;C项错在“惭愧”和“不满”,没有此意;D项理解错误,“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与“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不一致,且“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依据。

)5.①写了屈原在五月五日自沉汨罗江的事件,点明了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来由)。

(1分)②表现了屈原纯洁高尚的品质,赞颂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2分)③它照应了题目,引发了下文关于端午节的感想。

(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6.①它是公元前278年的五月端午的阳光,是照着屈原投江的阳光,是历史的见证。

②它是屈原的精神之光、品德之光(或精神的光芒)。

③它是端午节的文化之光。

屈原的爱国、正直,屈原的纯洁、高贵,就像阳光一样映照进后人的内心。

(每点2分。

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意思对即可。

)7.D(错在将“前者”“后者”的颠倒。

)8.AE(各2分)(B“介绍……发展现状”错;C项“介绍……过程”错,且强加因果;D项“描写的表达方式”错)9.共同点:都报道了“大连光源”项目的成就(领先性)。

(2分)侧重点:材料一侧重于报道“大连光源”的构造及原理;材料二侧重于报道“大连光源”建成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材料三侧重于报道“大连光源”项目成功的原因在于科学家的密切合作。

(每项1分,答对三项得3分)(共5分。

意思对即可。

)10.C(“皆传经以对”的意思是都借解说经书来回答,其中“对”不必带主语。

而且“尝与泛论人材”的主语是“上”,所以第三处断开处应是“对”与“上”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永县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语文(综合)温馨提示: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

满分15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对应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灼.伤(sháo)急燥恪.尽职守(kâ)根深蒂固B. 祭祀.(sī)藉贯长吁.短叹(yū)弄巧成崛C. 缄.默(jiān)怂恿鲜.为人知(xiǎn)闲情逸致D. 咫.尺(zhǐ)娴熟不谙.水性(àn)沤心沥血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嘉陵江畔,南充渡口,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对弈,或垂钓,或舞蹈,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B.就像建筑师要精心设计才能打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用心经营才能有所成就。

C.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D.在柔和舒缓的乐曲声中,老人们行云流水....般的太极扇舞表演,引来阵阵喝彩。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

D.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世界惊异的奇迹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

,。

①一阵晨风拂过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他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A.③②⑥⑤①④B.④②①⑤⑥③C.②⑥⑤①④③D.③①⑤②⑥④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选项中有误..的一项是()A.今年是鸡年,而小明的生肖属相是狗,小明说明年就是他的本命年了。

B.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所写的习俗发生在元旦。

C.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外婆给小明包粽子,吃五毒饼,画五毒图,外公带小明去看赛龙舟。

D.今天是爷爷的六十岁生日,王公公来贺寿说:“恭喜您进入耳顺之年啦!”6.综合探究与运用(10分)“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从去年开始就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

而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志,红绿灯更是保障行人和车辆秩序井然的有力工具。

但是近年来,行人因闯红灯交通事故频发,教训惨痛,为此湖南省文明办和有关部门近日共同发起了“拒绝中国式过马路”活动。

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4分)材料1:据湖南公安交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湖南全省交通事故致死的5000多人中,因车辆、行人闯红灯导致118人命丧车轮下,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导致180人死亡。

材料2:来自长沙的调查结果表明,约20%的行人认为,斑马线上就该车让行人,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灯;约50%的行人认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怎么走都可以。

材料3:今年3月1日起,湖南省宣布对8类交通违法行为严管严惩,3月21日,湖南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从3月1日实施严管以来,湖南全省已处罚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近11万起,其中查处行人闯红灯行为8283起,过马路不走斑马线1622起。

”这一数据远远超过了机动车闯红灯的6757起。

探究发现一:(2)在现实生活中,你看见“中国式过马路”的人正准备过马路,你会怎么说服他们呢?(4分)(3)永州市某中学将举行以“安全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活动,为营造活动气氛,班里要出一期黑板报,请你在横线上再设计三个栏目名称。

(3分)栏目一:安全在我心栏目二:栏目三:栏目四:7.名著阅读(共5分)“现在,我怎能将当时在海底下散步的印象写出来呢?像这类神奇的事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就是画笔也不能将海水中的特殊景象描绘出来,语言文字就更不可能了。

尼莫船长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面好几步跟随着我们。

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好像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金属外壳交谈似的。

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子,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也不觉得这厚厚的圆球的分量……”(1)选文出自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

(2)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二、古诗文阅读(共2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乙】阳子之宋,宿于逆旅①。

逆旅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

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②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阳子日:“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选自《庄字·山木》) 注:①逆旅:旅馆。

②小子:这里指旅店主人。

8.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B. 几欲先走(逃跑)C. 其恶者自恶(罪恶之人)D. 行贤而去自贤之行(远离)9.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不一致的一项是( )A.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阳子之宋B. 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C. 不能指其一端/阳子问其故D. 恶者贵而美者贱/行贤而去首贤之行10. 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段中用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上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的场景,描绘了口技艺人模拟的一场突发性的惊险的声响。

B.乙段中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思想品德的美远比容貌的美更重要,人并不是因孤芳自赏和自吹自擂而提高身价的。

C.甲、乙两段都主娄邀用了细带描写的手法,来突出所描写人物的技艺或品行。

D.甲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j无论是写宾客对口技艺人演技的赞叹,还是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都反衬了口技艺人高超的演技。

1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每小题3分)①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②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水仙子﹒咏江南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12.下列对本词理解错误的是( )A.这首小令描绘了江南水仙的美。

B.“芰荷丛”营造了淡淡的秋之意。

C.江南人家身处秀丽之景生活富足。

D.最后一句以抒情结尾,直抒胸臆。

13.请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描绘“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所展示的画面。

(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2)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4)惶恐滩头说惶恐,。

(文天祥《过零丁洋》)(5)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否则会误入岐途,所以孔子说“,”。

(《论语•为政》)三、现代文阅读(3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说明性文章(6分)加碘盐有必要吃吗①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盐。

这是真的吗?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②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

③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

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

④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

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

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

为什么呢?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

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

而且海盐本身其实也不含碘的。

在沿海地区,碘盐仍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的话,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所以,即便生活在海边,仍然需要食用含碘盐。

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这是过于担心了。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

正常饮食的话,普通人的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量。

⑤很多人认为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这样做,其实,恰恰相反。

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为20-40毫克/千克,而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低于这一标准,目前为20-30毫克/千克。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5.对文章第⑤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列数字、打比方 B.作比较、分类别C.列数字、作比较 D.分类别、打比方16.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自然段针对某些人的错误认识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④自然段加点词“主要”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④自然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前面提到的“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D.这篇说明文以短小的篇幅、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二)论述性文章(6分)该不该让家长陪读【编者按】陪读,顾名思义就是陪同孩子读书。

广义上讲是家长全程参与孩子生活与学习的一种行为。

狭义上讲是孩子放学后家长或陪读老师陪同孩子写作业并予以指导的行为。

现在家长陪读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有的在县城的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有的跨学区买房陪读,还有的甚至飘洋过海去陪读。

该不该让家长陪读呢?我们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来讨论这个问题。

“孟母三迁”是我们熟悉的千古佳话,这也许是有记载的最早的陪读吧。

孟母努力为孟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值得天下父母效仿。

有人说:“父母应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中的伙伴。

”这句话将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概括得很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