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思考题答案1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答案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答案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答案问题一:什么是化工原理?化工原理是研究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在化工工程中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科。

它包括了化学反应、传质与传热、流体力学等学科内容,涉及到化工工程中的各个环节。

化工原理的研究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反应过程中的物质转化规律、能量传递规律以及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规律等,为化工工程的设计、运行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问题二:化工原理的研究内容有哪些?化工原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反应原理: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平衡及其对工艺条件的影响。

通过分析反应速率、平衡常数和热力学参数,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并预测产物组成和产量。

同时,还研究反应速率方程、反应机理和催化剂等相关内容。

2.传质传热原理:研究在化工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规律。

通过分析传质速率、传热速率以及传质传热过程中的阻力和温度分布等参数,优化传质传热操作。

此外,还研究流体与固体之间、流体与流体之间的传质传热机理。

3.流体力学原理:研究流体在管道、泵和设备中的流动规律。

通过分析流体的流动速度、压力分布、阻力损失等参数,优化流体力学过程。

还研究液体和气体的流动特性,如雷诺数、压力梯度和黏度等。

4.反应工程原理:研究化工反应工艺的设计、运行和控制。

通过分析反应条件、反应器构造和反应器操作参数,确定最佳的工艺方案。

同时,还研究反应器的传热、传质和混合性能等相关问题。

5.过程综合与优化:综合考虑化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反应、分离、传质传热以及能量利用等。

通过分析各种操作条件、设备参数和工艺流程,提出最优的工艺设计方案,以实现经济高效的生产过程。

问题三:化工原理对化工工程有何作用?化工原理对化工工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设计指导:通过化工原理的研究,可以为化工工程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转化规律和能量传递规律,可以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和工艺流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过程优化:通过分析化工原理,可以优化化工工程中的各个环节。

大学基础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_含思考题(1)

大学基础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_含思考题(1)

大学基础物理课后答案主编:习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 思考题:<1-4> 解:在上液面下取A 点,设该点压强为A p ,在下液面内取B 点,设该点压强为B p 。

对上液面应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A A R p p γ20=- 对下液面使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BB 02R p p γ=- 又因为 gh p p ρ+=A B 将三式联立求解可得 ⎪⎪⎭⎫ ⎝⎛-=B A 112R R g h ργ<1-5> 答:根据对毛细现象的物理分析可知,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有关,毛细水上升的高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低,毛细水上升的高度越高。

在白天,由于日照的原因,土壤表面的温度较高,土壤表面的水分一方面蒸发加快,另一方面土壤颗粒之间的毛细水会因温度升高而下降,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土壤表层变得干燥。

相反,在夜间,土壤表面的温度较低,而土壤深层的温度变化不大,使得土壤颗粒间的毛细水上升;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水汽也会因为温度下降而凝结,从而使得清晨时土壤表层变得较为湿润。

<1-6> 答:连续性原理是根据质量守恒原理推出的,连续性原理要求流体的流动是定常流动,并且不可压缩。

伯努利方程是根据功能原理推出的,它的使用条件是不考虑流体的黏滞性和可压缩性,同时,还要求流动是定常流动。

如果流体具有黏滞性,伯努利方程不能使用,需要加以修正。

<1-8> 答:泊肃叶公式适用于圆形管道中的定常流动,并且流体具有黏滞性。

斯托克斯公式适用于球形物体在黏滞流体中运动速度不太大的情况。

练习题:<1-6> 解:设以水坝底部作为高度起点,水坝任一点至底部的距离为h 。

在h 基础上取微元d h ,与之对应的水坝侧面面积元d S (图中阴影面积)应为坡长d m 与坝长l 的乘积。

练习题1-6用图d h d F由图可知 osin60d sin d d hh m ==θ 水坝侧面的面积元d S 为 d d d sin 60hS l m l °== 该面积元上所受的水压力为 0d d d [(5)]sin 60hF p S p ρg h l°==+-水坝所受的总压力为 ()[]N)(103.760sin d 5d 855o0⨯=-+==⎰⎰h l h g p F F ρ(注:若以水坝的上顶点作为高度起点亦可,则新定义的高度5h h ¢=-,高度微元取法不变,即d d h h ¢=,将h ¢与d h ¢带入水坝压力积分公式,同样可解出水坝所受压力大小。

工程热力学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工程热力学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程热⼒学课后思考题及答案第⼀章思考题1、如果容器中⽓体压⼒保持不变,那么压⼒表的读数⼀定也保持不变,对吗?答:不对。

因为压⼒表的读书取决于容器中⽓体的压⼒和压⼒表所处环境的⼤⽓压⼒两个因素。

因此即使容器中的⽓体压⼒保持不变,当⼤⽓压⼒变化时,压⼒表的读数也会随之变化,⽽不能保持不变。

2、“平衡”和“均匀”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平衡(状态)值的是热⼒系在没有外界作⽤(意即热⼒、系与外界没有能、质交换,但不排除有恒定的外场如重⼒场作⽤)的情况下,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即热⼒系在没有外界作⽤时的时间特征-与时间⽆关。

所以两者是不同的。

如对⽓-液两相平衡的状态,尽管⽓-液两相的温度,压⼒都相同,但两者的密度差别很⼤,是⾮均匀系。

反之,均匀系也不⼀定处于平衡态。

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平衡”与“均匀”⼜可能是统⼀的。

如对于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单相流体(⽓体或者液体)如果忽略重⼒的影响,⼜没有其他外场(电、磁场等)作⽤,那么内部各处的各种性质都是均匀⼀致的。

3、“平衡”和“过程”是⽭盾的还是统⼀的?答:“平衡”意味着宏观静⽌,⽆变化,⽽“过程”意味着变化运动,意味着平衡被破坏,所以⼆者是有⽭盾的。

对⼀个热⼒系来说,或是平衡,静⽌不动,或是运动,变化,⼆者必居其⼀。

但是⼆者也有结合点,内部平衡过程恰恰将这两个⽭盾的东西有条件地统⼀在⼀起了。

这个条件就是:在内部平衡过程中,当外界对热⼒系的作⽤缓慢得⾜以使热⼒系内部能量及时恢复不断被破坏的平衡。

4、“过程量”和“状态量”有什么不同?答:状态量是热⼒状态的单值函数,其数学特性是点函数,状态量的微分可以改成全微分,这个全微分的循环积分恒为零;⽽过程量不是热⼒状态的单值函数,即使在初、终态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过程量的⼤⼩与其中间经历的具体路径有关,过程量的微分不能写成全微分。

因此它的循环积分不是零⽽是⼀个确定的数值。

习题1-1 ⼀⽴⽅形刚性容器,每边长 1 m ,将其中⽓体的压⼒抽⾄ 1000 Pa ,问其真空度为多少毫⽶汞柱?容器每⾯受⼒多少⽜顿?已知⼤⽓压⼒为 0.1MPa 。

分析化学课后思考题答案(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版)[1]

分析化学课后思考题答案(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版)[1]

第二章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思考题答案1 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准确度表示测定结果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表示。

精密度表示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用偏差表示。

误差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偏差表示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用来衡量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准确度就高,精密度差,则测定结果不可靠。

即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好,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好。

2 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1)砝码被腐蚀;答:系统误差。

校正或更换准确砝码。

(2)天平两臂不等长;答:系统误差。

校正天平。

(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答:系统误差。

进行校正或换用配套仪器。

(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答:系统误差。

分离杂质;进行对照实验。

(5)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答:随机误差。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求平均值。

(6)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答:系统误差。

做空白实验或提纯或换用分析试剂。

3 用标准偏差和算术平均偏差表示结果,哪一个更合理?答:标准偏差。

因为标准偏差将单次测定的偏差平方后,能将较大的偏差显著地表现出来。

4 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答:增加平行测定次数,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通过对照实验、空白实验、校正仪器、提纯试剂等方法可消除系统误差。

5 某铁矿石中含铁39.16%,若甲分析结果为39.12%,39.15%,39.18%,乙分析得39.19%,39.24%,39.28%。

试比较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答:通过误差和标准偏差计算可得出甲的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的结论。

x1= (39.12+39.15+39.18)÷3 =39.15(%) x2 = (39.19+39.24+39.28) ÷3 = 39.24(%)E1=39.15-39.16 =-0.01(%) E2=39.24-39.16 = 0.08(%)6 甲、乙两人同时分析同一矿物中的含硫量。

旅游企业战略管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1章)

旅游企业战略管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1章)

第1章旅游企业战略管理导论思考题1.旅游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哪些特征?参考答案:旅游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具有经营上的自主性、组织上的完整性、经济上的独立性以及对外关系上的法人地位等基本条件,但旅游企业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

(1)旅游企业的管理特征。

这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超前性;服务性;整体性;时效性;多变性。

(2)旅游企业的产品特征。

旅游企业隶属于服务业,旅游企业的产品具有一般服务的基本特征:无形性;顾客参与性;产消同时性;不可储存性;质量差异性。

(3)旅游企业的行业特征。

这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季节性;劳动密集型;高敏感度;高竞争度;高文化性。

2.如何理解“战略决定未来”这一观念?参考答案: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保持或提高竞争力,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所确立的战略目标、路径与各种策略的有机组合。

企业战略是企业全局性、长远性和决定性的发展谋划,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未来;战略方向正确,才能走得更远。

方向正确是前提,否则南辕北辙,一切努力都是枉然。

只有确定了企业的方向,明确企业的经营范围,才能使全体员工对未来发展达成一致性认识。

3.为什么旅游企业的战略应具有层次性?参考答案:旅游企业的战略应具有层次性,管理者需把总体战略分解成为组织中每一个成员的行动指南,使企业中不同岗位的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与职责要求。

企业战略应围绕企业使命展开,低层次的战略应围绕高层次的战略展开。

在企业战略的设计与分解过程中,必须体现多层次多部门的目标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从而使企业战略成为员工的行动纲领。

旅游企业战略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总体战略、经营单位战略与职能战略。

总体战略是指企业对内外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所确定的指导企业全局与长远发展的谋略。

总体战略是企业战略中最高层次的战略,是整个企业的战略总纲。

经营单位战略又称竞争战略或事业部战略。

它是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为实现企业总体目标,对所从事的某一经营业务的发展确定的谋略。

财务管理学第六版人大课后答案思考题(第一章)

财务管理学第六版人大课后答案思考题(第一章)

第一章思考题1.答题要点:(1)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相比利润最大化目标具有三方面的优点:考虑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克服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股东财富反映了资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2)通过企业投资工具模型分析,可以看出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是判断企业财务决策是否正确的标准;(3)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以保证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

2.答题要点:(1)激励,把管理层的报酬同其绩效挂钩,促使管理层更加自觉地采取满足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措施;(2)股东直接干预,持股数量较多的机构投资者成为中小股东的代言人,通过与管理层进行协商,对企业的经营提出建议;(3)被解聘的威胁,如果管理层工作严重失误,可能会遭到股东的解聘;(4)被收购的威胁,如果企业被敌意收购,管理层通常会失去原有的工作岗位,因此管理层具有较强动力使企业股票价格最大化。

3.答题要点:(1)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股东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企业满足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整体财富,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会得到更有效的满足:(2)股东的财务要求权是“剩余要求权”,是在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得到满足之后的剩余权益。

(3)企业是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的组合。

(4)对股东财富最大化需要进行一定的约束。

4.答题要点:(1)财务经理负责投资、筹资、分配和营运资金的管理;(2)财务经理的价值创造方式主要有:一是通过投资活动创造超过成本的现金收入,二是通过发行债券、股票及其他方式筹集能够带来现金增量的资金。

5.答题要点:(1)为企业筹资和投资提供场所;(2)企业可通过金融市场实现长短期资金的互相转化;(3)金融市场为企业的理财提供相关信息。

6.答题要点:(1)利率由三部分构成: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风险收益;(2)纯利率是指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均衡点利率,通常以无通货膨胀情况下的无风险证券利率来代表纯利率;(3)通货膨胀情况下,资金的供应者必然要求提高利率水平来补偿购买力的损失,所以短期无风险证券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4)风险报酬要考虑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期限风险,他们都会导致利率的增加。

(完整版)给水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给水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第⼀章给⽔系统1.由⾼地⽔库供⽔给城市,如按⽔源和供⽔⽅式考虑,应属于哪类给⽔系统?⽔源⽅式属于地表⽔给⽔系统,按供⽔⽅式属于⾃流给⽔系统。

2.给⽔系统中投资最⼤的是哪⼀部分,试⾏分析。

输配⽔系统。

3.给⽔系统是否必须包括取⽔构筑物、⽔处理构筑物、泵站、输⽔管和管⽹、调节构筑物等,哪种情况下可省去其中⼀部分设施?不是。

⼤城市通常不设调节构筑物;地下⽔⽔质好可以省略⽔处理构筑物;⽔源处于适当⾼程,可以省去⼀级泵站或⼆级泵站或同时省去;城市附近⼭上有泉⽔时,可建泉室供⽔系统不设泵站。

4.什么是统⼀给⽔、分质给⽔和分压给⽔,哪种系统⽬前⽤得最多?统⼀给⽔:⽤同⼀系统供应⽣活、⽣产和消防等各种⽤⽔。

分质给⽔:⽔源经不同的⽔处理过程和管⽹,将不同⽔质的⽔供给各类⽤户。

分压给⽔:根据⽔压要求不同⽽供⽔。

⽤得最多的是统⼀给⽔系统。

5.⽔源对给⽔系统布置有哪些影响?①当地有丰富的地下⽔,可在城市上游或给⽔区内开凿管井或⼤⼝井。

②⽔源处于适当⾼程,能重⼒输⽔,可省去泵站;有泉⽔的,可建泉室。

③地表⽔为⽔源时,上游取⽔,加以处理。

④⽔源丰富,随⽤⽔量增长⽽发展为多⽔源给⽔系统。

⑤枯⽔季节、地下⽔位下降、海⽔倒灌时,采⽤跨流域、远距离取⽔⽅式。

6.⼯业给⽔有哪些系统,各适⽤于何种情况?①循环给⽔系统,⽕⼒发电、冶⾦、化⼯等冷却⽔⽤量⼤的企业中。

②复⽤给⽔系统,适⽤于在车间排出的⽔可不经过处理或略加处理就可供其它车间使⽤的情况。

7.⼯业⽤⽔量平衡图如何测定和绘制?⽔量平衡图起什么作⽤?查明⽔源⽔质和取⽔量,各⽤⽔部门的⼯艺过程和设备,现有计量仪表的状况,测定每台设备的⽤⽔量、耗⽔量、排⽔量、⽔温等,按⼚区给⽔排⽔管⽹图核对,对于⽼的⼯业企业还应测定管道和阀门的漏⽔量。

了解⼯⼚⽤⽔现状,采取节约⽤⽔措施,健全⼯业⽤⽔计量仪表,减少排⽔量,合理利⽤⽔资源以及对⼚区给⽔排⽔管道的设计都很有⽤处。

2021版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

2021版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

2021最新版毛概课后习题(思考题)答案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答: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马克思主义自19世纪末开始传入中国,20世纪初期得到传播。

但当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还是零散的、肤浅的。

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和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真正得到广泛传播。

正如毛泽东指出,十月革命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大大提高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觉悟,他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积极地投入到人民群众的斗争中去。

正是这些知识分子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就领导人民求翻身、谋解放,历尽千辛万苦,艰苦奋斗,积累了成功的宝贵经验,也有遭受了失败的惨痛教训。

这些实践经验激励和促使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毛泽东思想正是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形成的理论成果。

没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就不可能有毛泽东思想。

在同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反复比 较,最终选择了毛泽东作为自己的领袖,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二、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答: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包含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六大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三、如何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获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试解释用1kg干空气作为湿空气参数度量单位基础的原因?答:因为大气(湿空气)是由干空气和一定量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

干空气的成分是氮、氧、氩、及其他微量气体,多数成分比较稳定,少数随季节变化有所波动,但从总体上可将干空气作为一个稳定的混合物来看待。

为了便于热工计算,选一个稳定的参数作为基础,方便计算。

(湿空气=干空气+水蒸气,干空气不发生变化,水蒸气是会发生变化的。

因此,干空气作为基准是不能发生变化的)2、如何用含湿量和相对湿度来表征湿空气的干、湿程度?答:含湿量表示空气的干湿方法:取空气中的水蒸气密度与干空气密度之比作为湿空气含有水蒸气的指标,换言之,取对应于1Kg干空气所含有水蒸汽量。

(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相对湿度表示空气干湿的方法:湿空气的水蒸汽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水蒸汽压力之比。

(表示空气接近饱和的程度)3、某管道表面温度等于周围空气的露点温度,试问该表面是否结露?答:该表面不会结霜。

因为判定是否结霜取决于是否在露点温度以下,当空气温度大于或等于露点温度时是不会结霜的。

4、有人认为:“空气中水的温度就是空气湿球温度”,对否?答:错,空气湿球温度是空气与水接触达到稳定热湿平衡时的绝热饱和温度,而空气中水的温度就是水蒸气温度(空气的干球温度),所以是错的。

8、写出水温为t w时水的汽化潜热计算式。

解:汽化潜热的计算式为:r t=r0+1.84t w-4.19t w=2500-2.35t w10、为什么喷入100摄氏度的热蒸汽,如果不产生凝结水,则空气温度不会明显升高?答:这种情况叫等温增焓加湿,当蒸汽温度为100摄氏度时,热湿比等于一个常数ε=2684,该过程近似于等温线变化,所以空气温度不会明显升高。

第二章1.什么是得热量?什么是冷负荷?什么是湿负荷?得热量和冷负荷有什么区别?P20、P34答:得热量是指某一时刻由室外和室内热源散入房间的热量的总和。

冷负荷是指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恒温恒湿,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

湿负荷是指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所需由房间除去或增加的湿量。

得热量与冷负荷有时相等,有时不等。

维护结构热工特性及得热量的类型决定了得热和负荷的关系。

在瞬时得热中的潜热得热及显热得热中的对流部分是直接散到房间中的热量,它们立即构成瞬时负荷,而显热得热中的辐射成分则不能立即变为瞬时冷负荷。

得热量转化为冷负荷过程中存在衰减和延迟现象。

2.室内得热量包括哪些内容?它们分别如何转化为室内冷负荷?答:室内得热量包括,日照,设备散热,照明,以及人体散热。

对流和潜热直接转化为冷负荷,辐射热要先照射到室内墙壁家具等物体表面经过衰减后再转化为室内冷负荷!3.影响人体舒适感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人体冷热感有何相互影响?P21答:空调房间的舒适温度取决于我们的主客观感觉,影响舒适感的主观因素有:人的活动量、衣着多少、健康状况和年龄等;影响舒适感的客观因素有: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及周围物体的表面温度等。

(影响人体舒适感的因素: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围护结构内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温度;人体附近的空气流速;人体的衣着情况;还和人体活动量以及年龄等因素有关)。

如果周围环境温度(空气温度及围护结构、周围物体表面温度)提高,则人体的对流和辐射散热量将减少;在同样的室内空气参数条件下,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高,人体增加热感,表面温度低则会增加冷感;空气相对湿度增高,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越大,人体汗分蒸发量则越少;周围气流越大时,加剧了人体的冷感,同时也增加了一种不舒适的“吹风感”;衣着的热阻大则换热量小。

4、舒适区的概念是什么?PMV和PPD指标为什么能评价人体热环境的舒适程度?P22答:舒适区:使人体感觉热舒适的热环境区间。

(在美国供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1977年版手册基础篇里给出了舒适区。

在ASHRAE舒适图上画出了两块舒适区,一块是菱形面积,它是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通过实验所得到的,另一块梯形面积是ASHRAE推荐的舒适标准55-74所绘出的舒适区)。

PMV指标代表了对同一环境绝大多数人的冷热感觉,因此可预测用PMV指标预测热环境下人体的热反应。

由于人与人生理的差别,故用预期不满意百分比PPD指标来表示对热环境满意的百分数。

故两者结合能够评价人体对环境的热舒适程度.5一天内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有何不同,原因何在?P27答:空气的相对湿度取决于空气干球温度和含湿量,如果空气的含湿量保持不变,干球温度增高,则相对湿度变小;干球温度降低,则相对湿度加大。

就一昼夜内的大气而言,含湿量变化不大(可看作定值),则大气的相对湿度变化规律正好与干球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反,即中午相对湿度低,早晚相对湿度高。

6.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为何与夏季不同?为什么?P27-28答:夏季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数值,直接影响通过建筑维护结构的传热及处理新风的能耗。

若夏季取多年不遇且持续时间较短(如几小时)的当地室外最高干湿球温度作为计算干湿球温度,则会导致设备庞大而投资浪费。

因此,设计规范中规定的设计参数是按照一定的不保证率或不保证小时数确定的,亦即当室外参数超过规定的设计参数时允许室内参数偏离规定值。

由于冬季空调系统加热加湿所需费用小于夏季冷却减湿的费用,为了便于计算,冬季维护结构传热量可按照稳定传热方法计算,不考虑室外气温的波动。

因而可以只给定一个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作为计算新风负荷和计算维护机构传热之用。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平均温度。

当冬季不使用空调设备而仅使用采暖设备装置供暖时,则应采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由于冬季室外空气含湿量远较夏季小,且变化也很小,因而不给出湿球温度,只给出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值。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适度采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由于冬季室外空气含湿量远较夏季小,且其变化也很小,冬季空调系统加热加湿所需费用小于夏季冷却减湿的费用,为了便于计算,冬季围护结构传热量可按稳定传热方法计算,不考虑室外气温的波动。

而夏季气温和湿度变化较大应按不稳定传热过程计算。

所以冬夏季室外参数的确定方法不同。

8.建筑物表面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建筑物表面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与建筑物与太阳辐射的相对位置、大气透明度及建筑物的围护结构有关。

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与围护结构表面材料有关,即与吸收系数有关。

9、空调房间的冷负荷计算包括哪些内容?答:一、通过墙体、屋顶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1、综合温度作用下经维护结构传入热量2、房间的冷负荷二、通过窗户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三、室内热源1、电动设备2、照明设施得热3、人体散热与散湿10.夏季室内空调送风温差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受环境温度、设定温度、窗门开闭时间和频率、室内热源、恒温精度、换气次数等影响。

第三章3.对风量为1000kg/h,状态为t=16℃,ψ=30%,用喷蒸汽装置加入了4kg/h的蒸汽,试问处理后的空气终态是多少?如果加入了10kg/h的蒸汽,这时终态又是多少?会出现什么现象?答:G=1000kg/h初状态:t=16℃Ψ=30% 查图的h A =24.5 kJ/kg d=3.5 g/kgd=4/1000=0.004 kg/kg加4 kg/h蒸汽d= 4 + 3.5 =7.5 g/kg查图h B = 31 kj/kg Ψ=63 %如果加入10 kg/h 蒸汽因d=3.5+10 =13.5 > 11.5 超出了饱和态因此此时是Ψ=100% 查图的h c =45 kJ/kg d=11.5 g/kg 还有部分凝结如图所示,当加入4kg/h蒸汽时,空气从1点状态到达2点2点状态为:当加入10kg/h的蒸汽时,气体到达饱和状态3点继续加入蒸汽,则有水析出!5已知室外空气状态为t=21℃,d=9g/kg,送风状态要求t=20℃,d=10g/kg,试在h-d图上确定空气处理方案。

如果不进行处理就送入房间有何问题(指余热、余湿量不变时)答:为得到同一送风状态点,可能有不同的空气处理方案。

本题要求采用降温增湿方法。

处理方案:先将室外空气通过表面冷却器冷却,到达3点,3点经过加热到达4点,在将4点空气经过喷水室到达送风状态点。

如果不进行处理,将室外空气直接送入室内,则送风次数增多,最终到达室内状态点10.某工厂有表压0.2MPa的蒸汽做燃煤,并有一台SRZ12X6D型空气加热器,试问能否用这台加热器将36000kg/h的空气从7℃加热到20℃?解:G=3600kg/h=36000kg/3600s=10kg/s因为选用SRZ15×6D型空气加热器,所以查附录3-7得,散热面积为37.73㎡,通风有效截面积0.572㎡质量流量νρ=G/f=10/0.572=17.48kg/(㎡·s)求加热器的传热系数,查附录3-6,K=13.6(νρ)0.49 =55.26 w/(㎡·℃)需要的加热量:Q=GC p(t2-t1)=10×1.01×(20-7)=131.3Kw 需要的加热面积:F=Q/KΔt p=Q/K(t q-(t1+t2/2)=131.3x103/55.26×(120-(20+7)/2)=23.59㎡面积富裕量为:(37.73-23.59)/23.59×100%=60%即安全系数为1.6,说明可以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