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测试题川教版修订稿

合集下载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川教版练习题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川教版练习题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川教版练习题第1题【单选题】下列各项,哪些属于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①封建制度确立②社会安定③国家趋向统一④民族融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①分封制②军队③刑罚④礼仪教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南端的是( )A、秦国B、魏国C、齐国D、楚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通过“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A、夏朝历史B、商朝历史C、秦朝历史D、汉朝历史【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于( )A、公元前四五千年B、公元前2070年C、公元前1600年D、公元前771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端的是( )A、齐B、楚C、秦D、燕【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最近,电视剧《卧薪尝胆》被多家电视台播放。

该剧反映了哪一历史人物的事迹( )A、周文王B、吴王阖闾C、越王勾践D、晋文公【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河南殷墟遗址在2006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殷墟曾是商朝首都,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

商朝定都殷与下面哪件事有关( )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陈、蔡、虢、卫四国军队讨伐郑国,反而被郑国打得大败,周桓王的手臂也被射伤,从此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

以上事件可以说明( )A、春秋时期分封制度开始渐趋瓦解B、有些强大的卿大夫自立为诸侯C、战国时期大国之间频繁兼并混战D、礼仪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 )A、夏朝B、商朝C、战国D、东汉【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 )A、商鞅变法B、长平之战C、楚王问鼎D、合纵连横【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悠久。

1213版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评价检测精练精析 川教版(1)

1213版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评价检测精练精析 川教版(1)

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评价检测(45分钟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2012·汕头模拟)同学们大都看过《上下五千年》这部书,它说的是我们中华文明有5 000多年的历史了,那么,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出现在( )A.约公元前771年B.约公元前1600年C.约公元前2070年D.约公元前1046年2.这件事被称为商代历史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它使商朝出现了“百姓由宁,殷道复兴”的政治局面,从此商朝结束了“荡析离居”的动荡岁月,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这件事是( )A.盘庚迁殷B.牧野之战C.实行分封制D.尊王攘夷3.《封神榜》再现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商纣灭亡和武王兴起的那段历史,为西周的建立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 )A.阪泉之战 B.打败夏桀C.涿鹿之战D.牧野之战4.下列四位人物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 )5.(2010·苏州中考)“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6.黄飞虎是周武王手下一名战将,在牧野之战中,战功赫赫,后来他被分封为诸侯,他必须( )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定期朝见天子③向天子贡献财宝和特产④带兵随从天子出征作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7.下列制度由西周开创或沿用的有( )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分封制④县制A.①④B.②④C.③④D.②③8.学习历史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人所走过的路,可以为后来人提供借鉴。

学习了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历史,你从中学到的是( ) ①施仁政,方能得民心②为君、为臣应做到“有功于民”③治国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④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是战争,是历史的倒退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9.(2012·南京模拟)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B.国王迁都C.爆发平民大起义D.少数民族攻破都城10.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

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主题检测(川教版七年级上)

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主题检测(川教版七年级上)

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主题检测(川教版七年级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1.禹建立的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建立于A.约公元前2070年B.约公元前1600年C.约公元前1300年D.约公元前1046年2.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这说明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C.禅让制仍在继续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3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00年公元元年公元100年公元200年4.参考右图,把人当作坐骑的夏王是A.桀B.纣C.汤D.启5.2006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6.“殷墟”在今天的A.河南安阳西北B.河南登封C.河南淇县西南D.陕西西安7.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A.夏桀B.商纣王C.周厉王D.周幽王8.从夏、商两个朝代覆亡的教训,说明国君应该A.加强国防,充实武备B.发展经济,增强国力C.重视教育,推行改革D.施行仁政,勤政爱民9. 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了西周A.实行禅让制B.实行分封制C.确立世袭制D.推行郡县制10.下列关于分封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行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B.通过分封巩固了统治C.分封的对象是天子的亲属、功臣等,也有奴隶D.受封的诸候必须向天子纳贡1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A.商朝B.西周C.夏朝D.春秋时期12.春秋时期第一个成就霸业的诸侯国国君是A.齐桓公B.晋文公C.吴王阖闾D.越王勾践13. 对齐桓公“尊王攘夷”口号的正确理解是A.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以维护国王的尊严B.以“尊王”为旗号发展齐国势力C.听从周王号召去攻打少数民族D.尊重齐王,进攻楚国14. 战国七雄中,韩、赵、魏是由春秋时期的哪一诸侯国三分而成的?A.楚国B.燕国C.晋国D.齐国15. “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川教版习题精选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川教版习题精选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川教版习题精选
➢第1题【单选题】
如图是夏王朝都城二里头遗址,如果将都城进行复原,你想象一下都城中会有哪些国家机构( )
①刑法②监狱③历法④军队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许多成语典故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诸侯兼并争霸
B、奴隶制的瓦解
C、生产力发展
D、封建制度确立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合适的是( )
A、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
C、儒家学说: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开学了,某同学自我介绍说:“我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同姓”。

这位同学姓( )
A、夏
B、周
C、汉
D、秦
【答案】:
【解析】:。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拔高训练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拔高训练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拔高训练第1题【单选题】首先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的国家是( )A、齐国B、晋国C、楚国D、秦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夏朝、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残暴B、敌人强大C、水患严重D、军事失败【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是( )A、阻挡北方“戎族”的南下B、保住周王室的统治地位C、获得对其他诸侯王的支配权D、为了加快统一步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的第一个王朝是( )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周【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A、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B、公元前20世纪80年代C、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D、公元前21世纪80年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我们可爱的家乡兴化原为黄海滩涂,春秋之前无人文记载。

最早的记载是战国时期的昭阳大将军被封来到此地开发,从而成了兴化的“人文始祖”,兴化历代人才辈出起始于这位英雄。

战国时期的兴化地区是下列哪个诸侯国的属地( )A、越B、鲁C、齐D、楚【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统治者缺乏治理国家的经验B、诸侯内乱不听从中央领导C、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联系D、末代国君的统治昏庸残暴【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图中的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竟屡次“烽火戏诸侯”。

最初几次,诸侯都会带兵前来,保卫周王室。

诸侯这样做,与下列哪一制度有(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尧传位于舜B、舜传位于禹C、禹传子,家天下D、启打败有扈氏【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哪个朝代又叫殷朝( )A、秦B、夏C、商D、西周【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周平王东迁后,由过去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政令征伐自诸侯出”,说明( )A、天子权威下降B、天子权威加强C、社会出现倒退D、生产力出现倒退【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柳宗元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他所指“周之失,失之于制”的“制”指的是( )A、中央集权制B、禅让制C、分封制D、文化专制【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A、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B、公元前20世纪80年代C、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D、公元前21世纪80年代【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禹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②禹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③禹在位时,征服南方三苗之乱④在阳城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创制了炮烙之刑,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最后在牧野之战中被周武王打败,于鹿台自焚。

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练习题

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练习题

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练习题第1题【单选题】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兵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乘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就是成语“楚王问鼎”的来历。

这件事说明( )A、楚庄王很好奇,想知道鼎的大小轻重B、楚庄王向送给周天子更大更好的九鼎C、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想取代周天子D、楚庄王想尊王攘夷,帮助周天子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西周的建立者是( )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厉王D、周平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就是这样的。

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下,最不可能受到奖励的是( )A、收获巨利的商业奇才张三B、连年丰收的种地能手李四C、累建战功的常胜将军王五D、绸缎布帛的生产大户赵六【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 )A、秦、楚、齐、燕B、齐、楚、秦、燕C、燕、齐、秦、楚D、燕、齐、楚、秦【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战国时期最著名、最彻底,影响最大的变法( )A、吴起变法B、申不害变法C、邹忘变法D、商鞅变法【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奖励耕战D、推行县制【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禹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名留青史,这个奴隶制王朝是( )A、唐B、宋C、元D、夏【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制度创新是政台文明体现。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西周实行( )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根据下图所示,选出叙述正确的选项( )A、从上往下,第四层起是劳动者B、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给广大平民C、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像金字塔一样压在广大平民和奴隶身上D、卿大夫的地位属于最低一层的统治者【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习题精选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习题精选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习题精选第1题【单选题】暴君亡国,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下列人物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是( )A、夏桀B、商纣王C、周武王D、周幽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楚悼王——邹忌B、魏文侯——吴起C、秦穆公——商鞅D、秦穆公——申不害【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成语“桀犬吠尧”“助纣为虐”中的“桀”和“纣”分别是哪一朝代的暴君( )A、夏、商B、商、西周C、春秋战国D、夏、西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由此你回忆起的历史事件是( )A、黄炎联盟打败蚩尤部落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涿鹿之战【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是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后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周王室在这一时期地位不断下降,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十分频繁。

C、桂陵之战、长平之战等发生在战国时期,这些战争加剧分裂,不利于民族交融。

D、各诸侯国在这一时期进行变法改革,以确立新的统治秩序。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是历史出现重大变化的时期,以下推动社会出现最本质的“变”的是( )A、铁器牛耕的推广,社会经济的发展B、学术思想的空前活跃C、各国的变法推动新旧制度的转变D、社会大动荡,战争连年不断【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西周末年,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A、封建制的法规B、郡县制的责任C、分封制的义务D、世袭制的传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图中“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主要反映了西周实行下列哪种制度(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世袭制【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措施中,调整生产关系的措施是( )A、兴修水利工程B、推行重农抑商C、承认土地私有D、推广牛耕生产【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对于秦国的商鞅变法,不正确的看法是( )A、秦孝公变法的坚定决心与商鞅大刀阔斧变法的行动相得益彰B、假如商鞅没有遇到秦孝公,他的治国才能很可能难以施展C、一些旧贵族极力反对变法,说明任何变法都会涉及利益的重新调整D、商鞅是杰出的政治家,没有他就没有秦国的变法和强大【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今年立春以来,阴雨不断,省气象台多次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如何治水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知识点练习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知识点练习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知识点练习第1题【单选题】以下关于夏商西周国家,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军队②刑法③兴办教育④礼仪教化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假如现在要拍摄一部反映“春秋五霸”的历史剧,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不应该出现在该剧中( )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周武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成语源于春秋争霸的是( )A、退避三舍B、围魏救赵C、纸上谈兵D、三顾茅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相传,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A、尧B、舜C、禹D、启【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诸侯国是( )A、齐、楚、赵B、韩、赵、魏C、楚、燕、韩D、秦、齐、魏【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的审议项目,殷墟遗址极大展现了王朝的社会风貌,此王朝是( )A、夏朝B、西周C、商朝D、东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战国前期的普遍使用( )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A、“旧石器”B、“新石器”C、青铜器D、铁器【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灭夏建商的是( )A、汤B、禹C、启D、盘庚【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霸主是( )A、齐桓公B、楚庄王C、晋文公D、吴王阖闾【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A、重视教育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增强军事力量【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七年级开学后不久,某班转进一位新同学。

在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时,他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测试题川
教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11、右图是一件青铜器皿——司母辛方鼎,你知道
我国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制作青铜器的吗( )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夏朝 ?
12、我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是在( )
A 、禹
B 、周文王
C 、盘庚
D 、启 13、西周的都城在( )
A 、洛邑
B 、镐京
C 、殷
D 、郢
14、古人对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格局进行了描述:“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该政治格局源于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5、春秋时期,第一位君主是
A .周文王
B .周武王
C .周幽王
D .周平王 16、楚庄王向东周大臣探问王宫里的九鼎有多重,表现了 A .他比较喜欢九鼎 B .他想按照王宫的九鼎进行仿做 C .九鼎是诸侯能够争霸的必需品 D .他想夺取周王权力
17、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改革内政,使吴国实力大大增强,他任用着名的军事家是( ) A. 管仲 B.孙武 C.孙膑 D. 伍子胥
18、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
B.地理位置优越
C.重视兴修水利
D.更多地使用农业新技术
19、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秦国是通过商鞅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商鞅变法
的内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A .奖励耕战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废除旧贵族特权
D .建立县制
20、假设你是商鞅变法后秦国的一位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A.当兵建立军功
B.多生产粮食布帛
C.去经商发财而获得政府奖赏
D.大力开垦荒地而获得政府奖赏 ? ? ?
二、材料题
图二 青铜牛尊
得分 评卷人
图一鼓风冶铁
(一)根据图一、图二回答
问题
1、从图一我们可以推测
战国时的农具比起前代,有
了什么明显进步(3分)图一战国时期冶铁示意图图二青铜牛
?
2、根据图二青铜牛鼻子上的圆环与当时的农业生产有何联系(4分)
?
?
?
?
3、从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到春秋战国时期,劳动工具经历了哪些发展变化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6分)?
?
?
?
(二)材料一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

材料二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

从此我国进入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了危机。

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

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正当左右天下。

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国之间展开长期的争霸战争。

材料三春秋之后,我国进入战国时期,这时,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更少了,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历史上成为“战国七雄”。

1、春秋的第一个霸主是谁他为何能做到这一点(6分)
?
?
?
?
2、曾是春秋五霸的哪一个国家不存在了它被哪三个国家代替(3分)
?
?
?
3、出现春秋争霸的原因是什么(6分)
?
?
?
?
4、为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秦国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东方六国又是如何应对的(4分)
?
?
?
?
5、运用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从周初的分封,到战国时期诸侯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整个中华民族的
角度看,这种变化有什么积极意义(8分)
?
?
?
?
?
?
?
?
得分评卷人
?
?
?
三、简答
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为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各国有远见的君主纷纷实行变法,其中秦国的变法是最成功的。

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秦孝公为什么要发布求贤令,招揽人才变法(3分)
?
?
?
?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至少答4点)这次变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5分)
?
?
?
?
?
?
?
3、用今天的眼光看,商鞅的措施有没有不对的地方说说理由。

(5分)
?
?
?
?
?
?
四、动手动脑
意义: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通过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3、用今天的眼光看,重农抑商这一措施不正确。

一个国家只有大力发展商业,经济才能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


大事年表
?
事件时间
夏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
夏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
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
商朝灭亡约公元前1046年
西周朝建立约公元前1406年
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
?
作为一位国君要选贤用能,勤于政事,提倡节俭,才能巩固政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