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概况
区域概况

第一章区域概况第一节自然概况一、地形地貌温岭市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21°09′50″~121°44′0″,北纬28°12′45″~28°32′02″之间。
东、东南、西南三面濒海,西邻乐清市,南连玉环县,北接黄岩和路桥区。
市域东西长55.5km,南北宽35.9km,区域总面积1081.24 km2,其中陆地面积925.82km2。
温岭市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倾斜浸入东海,西部和西南部多为绵延起伏的丘陵山区,间有小块河谷平原,北部、中部和东部为平原,地势平坦,局部间有陆屿残丘。
地貌单元众多,有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滩涂、岛屿、港口等,以平原为主。
“四山一水五分田”是温岭市地貌的基本特征。
二、河流水系温岭市境内主要水系为金清水系,其次有西南部若干独立水系。
金清水系干流发源于温黄交界的太湖山东南麓,东行至大溪出谷入平原,经麻车桥、新金清闸流至金清新闸剑门入东海,全长50.8 km。
金清水系流域面积1172.58 km2,温岭境内693.05km2,占全流域面积的59.1%,其主要河道有:金清港、东月河、木城河、箬松河等。
团结水系干支河道纵横,共计长度49 km,主要河道有:团结塘中心河、场西河、场东河。
松南水系主要河道有:超英河、解放河。
其他独立水系有桐岭水库灌区水系、横山溪水系、坞根水系、沙山水系和青江水系。
桐岭水库灌区水系流域面积22.17km2,主要河道有:大闾河、半途河、国庆塘河、岙环西片河。
横山溪水系流域面积33. 01km2,主要河道有:黄湾塘内河、殿嘴头塘内河。
坞根水系流域面积24.5km2,主要河道有:坞根塘河、八一塘河。
沙山水系包括沙山塘水系诸河道和沙山塘的关塘河。
青江水系流域面积46.53km2,主要河道有:洞后河、七一塘河、青江塘河和跃进塘河。
三、水文气象温岭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明显,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温湿适中,热量充裕,雨量充沛,光照适宜,早春回温迟,秋季降温慢,无霜期长。
说明书 第一章 区域概况

第一章区域条件与资源状况一、历史沿革应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县境内就有原始部落居住。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一直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活动区域。
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始归赵地。
秦属雁门郡,但无城郭。
汉武帝元狩年间,在应境置剧阳县,属并州刺史部雁门郡。
三国时,应境居民迁入关内肆州,应地成荒野战场。
北魏应地属近畿,天兴中置恒州,领八郡十四县。
唐朝末年,应地为晋王李克用所据,置金城县,并筑金城县城。
五代后唐时,以金城县置应州。
宋代,应州为辽所据,置彰国军节度,领金城、浑源二县。
元朝,应州领金城、山阴县。
明洪武五年,应州隶山西布政司大同府。
明洪武五年,金城县省入州,应州只领山阴一县。
清时,应州隶山西布政司大同府,领山阴一县。
雍正八年,山阴县直隶大同府,州无领县。
民国元年(1912)改州为县,属山西省,始称应县。
1948年属察哈尔省雁北专区,1952年11月,察哈尔省撤销,应县重归山西省,属山西省雁北专区。
1959年,属晋北专署。
1961年,撤销晋北专署,应县复归雁北专署。
1993年8月,划归山西省朔州市管辖至今。
二、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应县地处塞外高原,雁门关之北,桑干河中游,大同盆地南端,位于山西省境北部,地跨东经112°58′—113°37′,北纬39°17′—39°45′之间,县域平面图呈平行四边形。
东邻浑源县,西接山阴县,北界怀仁县,南毗繁峙县、代县,南北长47.5公里,东西宽46.5公里,总面积1699.2平方公里。
县城北抵大同市70公里,南抵太原市240公里,东抵北京市450公里。
全县现辖金城、南河种、下社3个建制镇,镇子梁、义井、臧寨、大黄巍、杏寨、下马峪、南泉、大临河、白马石等9个乡,共10个居委会,321个行政村,386个自然村,总人口28.63万人(户籍人口26.71万人)。
表1--1 应县分乡镇基本状况(2003年)三、自然条件1.地质地貌应县位于大同盆地南缘,为桑干河断裂带的一部分。
区域环境概况

第三章区域环境概况3.1自然环境概况3.1.1地理位置福清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北纬25˚18′-25˚52′,东经119˚03′-119˚42′,东临大海,隔海坛海峡与平潭县相望,东北至西北与长乐、闽侯、永泰市(县)毗邻,西部与莆田市相连,南面濒临兴化湾,隔海与笏石半岛、南日群岛遥望。
江阴半岛坐落于福清市南部,位于兴化湾西北湾顶,西面分别与福清市鱼溪镇、新厝镇接壤,与莆田市江口隔海相望。
江阴半岛岛形似柳叶状,原为福建省第五大岛,东西宽3.45km,南北长18.48km,面积89.8km2,海岸线长54.98km,东为东港,西为西港,南为兴化湾,自1970年来陆续建成后朋、柯屿、墨山、过桥山等与陆地相连接的海堤,从此便成为半岛。
江阴半岛交通便捷,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距福厦高速公路及筹建中的福厦铁路均12km,距福州市85km、福清市44km、莆田市65km;距长乐国际机场81.7(80.7)km;距马尾港113海里、上海532海里,香港360海里;与台湾仅一水之隔,距基隆150海里、台中100海里。
福州市江阴工业集中区启动区位于福清市江阴半岛的西南部,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9°19′,北纬25°26′,规划范围为北起过桥山,东至新江公路,南至规划江阴港区界线,西至规划海堤。
启动区基本呈1/4扇形布局,东面、北面紧靠新江公路,南面、西面靠海,新江公路向南延伸约2公里接江阴5万吨码头。
具体地理区位详见图2-1。
3.1.2地质地貌与沉积物类型(1)地形地貌福清市地处戴云山脉向东蜿蜒的支脉,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长乐——南澳大断裂带大致经融城至渔溪斜贯中部。
西北部属戴云山脉东向支脉,多低山丘陵,山间谷地有洪积——冲积平原,全市最高峰古崖山尾海拔1000米;东南部以台地、低丘为主,融城——海口,及江镜、渔溪为冲积——海积平原;南部龙高半岛楔入福清湾、兴化湾中。
海岸为具有沙泥滩的回升侵蚀漏斗型低丘、台地岩岸,岛屿100多个,港湾众多。
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地质概况一、引言地质是地球的历史和结构的科学,区域地质概况则是对特定地区地质特征的综合描述。
了解一个区域的地质概况对于资源勘探、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域地理位置与范围本次所研究的区域位于_____,地理坐标大致在_____至_____之间,总面积约为_____平方千米。
该区域地处_____板块的_____部位,周边与_____等区域相邻。
三、地层特征该区域地层发育较为齐全,从古老的地层到较新的地层均有出露。
其中,最古老的地层为_____,主要由_____组成,其形成年代大约在_____。
这套地层经历了长期的地质作用,遭受了_____等变质作用,岩石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
往上依次为_____地层,它们的岩石组合、沉积环境和形成时代都各有特点。
例如,_____地层主要为砂岩和页岩的互层,反映了当时的沉积环境为_____;而_____地层则以灰岩为主,可能与当时的_____环境有关。
四、岩石类型区域内的岩石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主要有_____,其形成与_____构造活动有关。
这些岩浆岩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多集中在_____部位,其岩石特征表现为_____。
沉积岩广泛分布,涵盖了砂岩、页岩、灰岩、砾岩等多种类型。
砂岩通常呈_____颜色,颗粒大小_____,反映了其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_____;页岩则具有_____的特点,往往指示了_____的沉积环境。
变质岩主要包括片麻岩、大理岩等,它们是在_____等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结构和矿物组成发生了明显改变。
五、地质构造区域内的地质构造复杂多样,主要的构造形式有褶皱、断层和节理等。
褶皱构造较为发育,其中规模较大的褶皱有_____,其轴向为_____,核部地层为_____,翼部地层为_____。
褶皱的形成与_____时期的地壳运动密切相关。
断层也广泛分布,根据断层的性质和位移方向,可以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
区域环境概况及相关规划

第二章区域环境概况及相关规划2.1自然环境概况2.1.1地理位置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北临许昌市,西靠平顶山市,东接周口市,南连驻马店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3°24′~33°59′,东经113°27′~114°17′,全境东西长77.3km,南北宽63.7km,总面积2693km2,占河南省总面积的1.6%,其中市区位于东经114°01′,北纬33°33′。
距省会郑州145km。
▲本项目位于项目厂址位于郾城区西北部裴城镇漯西工业集聚区迎宾大道与许泌路交叉口东50m处,东距郾城城区边界约27km,北距裴城镇镇区边界约1500m,不在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
厂址地理位置见附图一。
2.1.2地形地势漯河市地势平坦,局部低洼,是伏牛山前平原的过渡地带,属微倾斜洪积冲积平原。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降,自然坡度为0.3‰,是东西地区地形和南北气候的交叉点。
全市海拔最高点102.3m(舞阳县保和乡),最低点50.1m(召陵区青年乡),大地貌类型单一,全市为一个平原,微地貌差异明显。
漯河市地处黄淮冲积平原,属沙澧河冲积平原地区,可分为缓岗、平原和洼地。
市区(源汇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平均坡度1‰~3‰,海拔在57~62m之间。
▲本工程场址位于漯河市漯西工业集聚区迎宾大道与许泌路交叉口东50m处,属于平原地区。
2.1.3工程地质地貌地层的基底岩石埋藏较深,无裸露现象,地质年代为前新生界,其余均为黄淮冲积成因堆集而成的第四纪沉积覆盖层,发育齐全,成因类型复杂,根据市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土层分布规律,可分为Ⅰ、Ⅱ、Ⅲ三大工程地质区域,Ⅰ类地区主要分布在铁东及澧河西区,该区土层分布均一,厚度变化不大,强度稳定,上部遍布一层钙质胶结的硬壳层,宜作建筑场地,持力层承载力达150~200kPa。
Ⅱ类地区分布在老城区,因受人类活动影响,土层分布不均,上面杂填土分布较广,其持力层承载力为100~150kPa。
区域环境概况

第3章区域环境概况3.1自然环境概况3.1.1地理位置安丘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偏东,潍坊市南部,地处东经118°44′至119°27′,北纬36°05′至36°38′之间。
东与高密、昌邑市以潍河为界,西接临朐县,南隔渠河与沂水县、诸城市毗邻,北连安丘市、昌乐县。
南北最大距离61.5公里,东西最大距离65.3公里, 总面积2010平方公里。
胶济铁路横贯县境北部,潍(坊)徐(州)、下(营)小(关)公路干线交叉市境,交通方便。
城区在市境北部,直线距离西北至首都北京460公里,西距省会济南200公里,北距市府驻地潍坊32公里,与邻市、县城区的距离是:西北至昌乐45.5公里,北至坊子20公里,东北至昌邑50.8公里,东至高密49公里,东南至诸城52.5公里,西南至沂水89.3公里,西至临朐63公里。
本项目位于安丘市石堆镇大亭子村206国道西。
具体位置见图3.1-1。
3.1.2地形、地貌安丘市境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地代的东北部边缘,沂沭大断裂带控制着市境地面的起伏和水系的分布,整个地势随泰沂山脉的延伸,自西向南东北倾斜,西南高,东北低。
西南边缘的太平山海拔523米,是全市最高点,东北边缘夹河套村北的汶河河床海拔22米,为全市最低点。
安丘市位于断块凸起部分的景芝等镇西北部;新安街道、赵戈等乡镇的部分地区为中部丘陵区,面积634.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2.9%。
区域内分东、中、北三大带状岭段:东段,南起景芝镇的九龙山,北伸景芝镇的王官疃岭、赵戈镇的青公埠和盖公山,至赵戈镇的峡山南麓,全长32.4公里,平均宽1.8公里。
中段,南起庵上山,北伸羊埠岭,至安丘、新安街道的老鼠岭,全长37.8公里,平均宽3.2公里。
北段,西起慈母山,东经新安街道北缘,伸向灵山和牛七埠全长约20公里,平均宽1.9公里。
分布于岭间的低洼地带为市内洼地,主要有友兰、金冢子和官庄三大洼,面积114.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92%。
中国区域地理概况

汇报人:XX
2024-01-23
目录
• 中国地理位置与疆域 • 中国地形地貌特征 • 中国气候水文特征 • 中国自然资源概况 • 中国人口与城市分布 • 中国经济地理特征 • 中国文化地理特征
01
中国地理位置与疆域
中国的经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
中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 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 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 寒带。
04
中国自然资源概况
土地资源与利用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01
中国土地资源类型繁多,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
。
土地利用结构复杂
02
中国土地利用结构复杂,各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显著。
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
03
在土地资源开发中,注重生态保护,实施土地复垦、退耕还林
等工程。
矿产资源与分布
矿产资源丰富
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冬季温 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气候垂 直变化明显,高山地区气候寒 冷。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全 年高温多雨,有明显的干湿季
。
河流、湖泊与水资源
01
02
03
主要河流
长江、黄河、珠江、黑龙 江等,其中长江是中国最 长的河流。
06
中国经济地理特征
农业发展与布局
农业类型与分布
中国农业类型多样,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主要农作物分布在不同地区,如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小麦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 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等得到广泛应用。
简述凉山州区域概况

简述凉山州区域概况凉山州是中国四川省下辖的一个州级行政单位,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边缘,距成都约500公里。
凉山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
凉山州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地势起伏不平,地形复杂多样。
州境内多为山地和高原,海拔高度从1000米到6000米不等。
同时,该地区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丘陵地区之一,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形成了崇山峻岭、沟壑纵横的自然景观。
凉山州气候多样,具有典型的高原季风气候和山地季风气候特征。
该地区阳光充沛,降水充沛,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湿润多雨。
因此,凉山州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特别是河流和湖泊。
凉山州是中国民族地区之一,境内分布着多个少数民族。
其中,彝族、藏族和苗族是该地区最大的民族群体。
凉山州的民族文化独特而多样,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习俗、民族服饰、音乐舞蹈和宗教信仰。
游客来到凉山州,可以欣赏到彝族的独角仙舞蹈、藏族的舞狮表演和苗族的花山大戏等民族艺术表演,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
除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凉山州还拥有壮美的自然风光。
这里有雄伟壮丽的山峰、清澈见底的湖泊、奇特的峡谷和茂密的森林。
其中,凉山州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雅砻江大峡谷。
这个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它的景色壮观且令人惊叹。
此外,巴颜喀拉山、折多山和太阳山等自然景观也吸引着大量游客。
凉山州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该地区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林业和旅游业。
农业方面,凉山州是四川省的重要农业区之一,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和油料作物。
林业方面,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木材产量较高。
旅游业也是凉山州的重要支柱产业,该地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特别是喜欢户外探险和体验少数民族文化的游客。
总之,凉山州是一个独特而多样的地方,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
这个地区的发展潜力巨大,为游客提供了探索、体验不同文化和欣赏自然美景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概况2.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1.1社会发展概况2.1.1.1区域位置新建区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下游西岸,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南面,是江西省会南昌市市辖县。
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1'至116°25',北纬28°20'至29°10'。
东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接壤,隔赣江与南昌市老城区和南昌县相望;南与丰城市毗邻;西与高安市、安义县、南昌市湾里区交界;北、西北与永修县相连;东北濒鄱阳湖与都昌县、波阳县、余干县为邻。
县域呈长条状,东西宽约23km,南北长约112km,总面积为2337.84km2,占南昌市区域面积的31.6%(生米镇划归红谷滩新区管辖之后,县域总面积为2197.24km2)。
县域中间被南昌市(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所隔断,使全县按赣江河流走向分为上新建和下新建。
县城长堎镇与南昌市区隔赣江相望,随着南昌市“一江两岸”发展格局的推进和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建设,已成为南昌市的新城区。
长堎工业园位于新建区西南部和石埠镇之间,南与城市快速道为界,东起京九铁路西线和昌樟高速,西至城市西外环高速,北至梅岭山脚。
2.1.1.2交通条件南昌市已经基本形成水陆空立体式交通,南昌水路可通赣江、抚河、锦江和鄱阳湖沿岸城镇及长江各口岸。
陆路有105、316、320三条国道和浙赣、京九等铁路,初步形成了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等周边省省会“5小时经济圈”。
民航已开辟了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30多个城市的航线。
望城地处西南部交通要冲,昌樟高速公路位于其东侧、320国道贯穿南北、规划城市外环——南二环在其北侧,城市高速外环环抱其西侧和南侧。
浙赣铁路线从规划区的北侧穿过;南昌铁路西客站位于其东北角,该地区对外交通极其便利。
长堎工业园依托南昌市通畅便捷的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网,为南昌长堎工业园开拓全国市场,发挥辐射和聚集作用提供了强大支撑。
2.1.1.3自然条件1、地形、地质新建区属江南丘陵滨湖地区。
上新建东南部为平原,西北部为丘陵岗地;下新建西南部为山岗平原,东北部为滨湖圩区。
整个县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起伏较平缓。
低山和丘陵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3.56%(其中低山约占2%),平原占45.44%(包括鄱阳湖季节性草洲),水面占31%。
县内最高处为西山山脉的萧坛峰,海拔(吴淞)高程为812米,最低处为南矶滨湖,海拔13米,全县平均海拔(吴淞)为412.5米,绝大部分地面海拔在50米以下。
新建区域内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侏罗系缺失外,其他地层均有出露。
区境西北的低山丘陵分布着古老的前震旦系变质岩系,西山之石岗一带零星出露晚古生代至中生代三叠纪地层。
区境东南、东北部岗阜、平原区分布着白垩纪、第三纪红色岩系及第四纪沉积,以第四纪分布面积最广,岩性以洪积土砾石层及粗砂砥石层为主,主要分布在赣江西侧的地带。
西部的低山丘陵分布着古老的前震旦系变质岩系。
区境内岩浆岩有雪峰晚期再生岩浆岩,混合岩及喜山期岩浆岩出露。
全区的地质构造可分为3个区,即梅林-鹤岭区、西山-石岗区和生米-恒湖区。
县域境内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形成多种构造体系,构造形迹主要有褶皱、断裂和断陷盆地。
新建区在地质上处于九岭隆起和官帽山隆起的过渡地带,宜春——乐平大断裂的北缘,部分处在东起进贤,西至新建的沉降区内,大部分处在湖西断升区,受九江——德安非稳定带的影响,断裂活动强烈,地震活动较频繁,但烈度在五度以下。
2、气象条件新建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
年平均气温为17.9℃,无霜期长达274天。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全年降水总量的57%集中于4-7月,该时段称为雨季。
历年平均日照数为1943.2小时,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533.8毫米,历年蒸发量为1789.9毫米。
3、水文状况(1)河流区域境内河流,以赣江、锦江、修水支流蚂蚁河为主体,连接境内药湖溪、流湖溪、碟子湖溪、下庄湖溪、铁河等5大溪流,18条小溪和62个湖泊(包括鄱阳湖45个湖泊)。
除西北部有江夏溪注入修水,以及滨湖圩区有几条小溪直接注入鄱阳湖以外,其余溪流均属于赣江水系。
境内溪流大都发源于西部的山地或中部的丘陵,呈枝状向东、东南、东北、西北四面分别流入赣江、锦江和修水,绝大部分属赣江流域。
赣江沿新建区东部边境由南向北流过。
4、气候新建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
年平均气温为17.9℃,无霜期长达274天。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全年降水总量的57%集中于4-7月,该时段称为雨季。
历年平均日照数为1943.2小时,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533.8毫米,历年蒸发量为1789.9毫米。
5、资源全区年均降水量约35亿立方米,年均地表径流量14.37亿立方米,地下水径流量0.91亿立方米,全年水资源总量15.31亿立方米。
此外,还有过境地表径流1.7亿立方米,过境河川径流330亿立方米。
地表水开发利率为32.6%,地下水开发利用率5.0%,河川径流开发利用率0.91%,可见,待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潜力巨大。
本新区涉及水系有前湖、瀛上河和赣江全区现有林地面积57万亩,森林覆盖率24.9%,活立木蓄积量72.5万立方米。
自然植被以杉、松、山茶科等常绿阔叶林为主,优势树科为壳斗科的青岗属、栲属、石栎属及樟科乔木等,其中列为国家一类保护的珍稀树种有水杉,二类保护的有银杏、杜仲,三类保护的有20余种,主要林特产品有松脂、香菇、三笋、油茶籽、油桐籽等。
全区现有各类矿床的矿点、矿化点61处,其中,金属矿21处,非金属矿35处,已初步探明18个矿种。
金属矿有:黄金、沙金、钴、铜、钛等,非金属矿有辉长辉绿岩、石英石、花岗岩、红石、陶土、白云岩、石灰石、建筑用砂卵石、粘土等。
矿产资源种类多样,且组合较好,主要矿种储量大,品种高。
非金属矿藏极为丰富。
尤以建筑用砂、砖瓦粘土、饰面石材、石英石、石灰石和矿泉水等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花岗石、砂卵石储量巨大,开采历史悠久。
新建区辖区依山傍水,县治历史久远,人文景观荟萃,风景名胜丰富。
全区已开发的旅游景区(点)十余处,旅游资源位居南昌市之首,是旅游资源大县。
全区旅游景点列入《中国名胜词典》的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道教圣地万寿宫、萧峰、梦山、明王朱权墓、上天峰和溪霞风景区、鄱阳湖南矶岛和象山森林公园候鸟区、厚田沙漠都是市民休闲度假和省内外游客的好去处。
2.1.2经济发展概况新建区是传统农业大县,属国家商品粮和优质米基地县。
近年来,全区致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围绕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突出做强、做特规划区,做大做强优势工业,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工业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运行质量大幅提高,整个工业经济发展进入全省“十强”。
全区商贸业按照“城内大商场、城中特色街、城郊大市场、城外大流通”思路,大力建设和拓展贸易市场。
2016年,新建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7.73亿元,增长9.1%;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4.73亿元,增长16.6%;财政总收入完成44.5亿元,增长11.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6亿元,同口径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4.32亿元,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5亿元,增长15.5%;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2亿美元,增长22.1%;实际利用内资完成73.99亿元,增长14.3%;进出口总额完成1.5亿美元,增长2.1%。
长堎工业园自1991年启动建设以来,主要在320国道以北进行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了以食品、机电汽配、生物医药、印刷包装、纺织服装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框架。
但由于长期存在规划区对项目“等米下锅”的情况,产业规划区内企业布局较为随意,没有进行系统的分区,各个企业之间上下游互动关系较弱,产业集群尚未形成。
2.2 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及规划2.2.1区域内化工行业概况新建区全区目前暂无化工企业。
2.2.2化工集中区现状拟设化工集中区目前暂无企业入驻,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已结束。
园区规划、环评已完成。
2.3 化工行业安全风险分析2.3.1 区域规划、产业环境和产业结构对工业城化工产业集中区的影响分析依据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域发展政策、产业政策等指导性文件,以及各级政府建设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提供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产业集中区区域总体规划、区域建设总体目标等进行产业集中区的选址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化工产业集中区的选址与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违背,或不符合国家区域发展政策、产业政策的要求,将会威胁园内企业的投资安全。
如果化工产业集中区内的建设项目结构不合理;区块内某些企业的产品与市场不相适应;区块内某些建设项目的设置不合理等,都将增大工业城的总体投资风险和区块内企业的个体风险。
如若化工产业集中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与周边的安全防护间距不足(例如工业城内相邻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之间的安全间距不足等),一旦某一企业发生事故时很可能影响到相邻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安全生产,甚至威胁整个工业城内企业的安全生产。
化工产业集中区的公用工程配套和安全保障设施主要包括供配电设施、给排水设施、消防设施、环保设施、废弃物处置设施及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的收集、处置设施等。
如果化工产业集中区的公用工程配套和安全保障设施不完善、供需能力不匹配、设施陈旧等,将会对化工产业集中区内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威胁。
化工产业集中区的危险物料进入“清净下水”通道将产生多种危害(1)毒物危害:有害物料进入“清净下水”通道后将很可能流入赣江,进入水体会造成水中的动植物大量死亡,毒物进入自来水系统会造成生活用水的污染引起疾病甚至中毒死亡事故。
(2)火灾爆炸危害:易燃易爆物料流入下水道,在封闭的空间内遇点火源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密度小于水的可燃性物料会飘浮在水面上,遇点火源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水溶性的可燃性物料大量泄漏,在水中的浓度较高时也会引起火灾事故。
(3)水体缺氧危害,导致水生生物由于缺氧而死亡。
2.3.2主要危险源根据产业规划,以具有代表性的新能源配套的车用精细化工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易燃气体、有毒气体、压缩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毒害品和腐蚀品等2.3.3主要危险工艺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完整版)》,危险化工工艺主要有: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新型煤化工工艺、电石生产工艺、偶氮化工艺。
对于入驻化工集中区的化工企业要按照《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要求,对照本企业采用的危险化工工艺及其特点,确定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装备和完善自动控制系统,大型和高度危险化工装置要按照推荐的控制方案装备紧急停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