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区域环境概况分解

合集下载

济源基本概况

济源基本概况

济源简介 1.地理位置:愚公故里济水之源】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

北依太行,西距王屋,南临九朝古都洛阳,东与太极故里焦作接壤,与山西省为邻,是河南省西北部通往邻省山西的咽喉要道,重要关卡。

面积:1931平方公里。

人口:68.25万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黄河、淮河、长江并称“四渎”。

从最新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10000年前,人类就已在此繁衍生息。

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原”,战国至两汉时期“轵邑”以富庶闻名天下。

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1988年撤县建市,原属新乡地区,后划归焦作,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副地级城市),,2003年被列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中心城市之一,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之一。

2010年12月5日,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济源调研时明确要求“要把济源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

济源市总面积1931平方千米,截止2011年5月,济源市城区建成区面积为46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33万。

现济源市城市行政级别为省直管的副地级市,机构按正厅级配置,基本享受地级市全部权限,在河南省内和其他17个地级市在政策和权限上基本一样,是事实上的地级市。

城市名片:1、愚公移山故事发祥地2 、女娲补天故事发祥地3、白蛇传故事发祥地3、道教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所在地4、夏朝故都5、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6、全国首批八大篮球城市之一7、中原城市群7个紧密层中心城市之一8、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9 、国家级卫生城市10、国家级园林城市11、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2、国家级节水城市13、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14、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15、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16、全国市容市貌管理先进市17、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发展定位:1、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2、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3、城乡一体化先行区4、新型有色、装备制造、能源基地5、沿边开放合作示范区6、南太行、沿黄生态屏障区7、改革创新实验区市树:国槐市花:紫薇历史名人:1、愚公: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里的一篇文章,作者为战国的列御寇,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济源市平原区地热地质条件初析

济源市平原区地热地质条件初析

济源市平原区地热地质条件初析[摘要] 济源市平原区地处济沁盆地西部,其周边均有深大断裂通过。

区内新生界平均厚度3000米。

主要热储层为古近系。

属于沉积盆地型(传导型)地热田。

根据地热地质条件、地温梯度及邻区地热信息,区内有望找到30-50℃以上的温热水。

[关键词] 地热地质条件热储层济源市平原区地热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开发地热有助于提高城市品位,有利于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改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其意义远大。

济源市平原区地处济沁盆地西部,其周边均有深大断裂控制,基底为侏罗系含煤碎屑岩建造,地热封闭条件优越,热能储量大。

基于不同的工作目的,区内前人做过大量的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固体)矿产等方面的勘查工作,但针对该区系统的地热勘查工作尚未开展。

济源市平原区东部邻区地热井资料显示,本区地下温热水赋存的可能性较大。

1.地质概况1.1地层济源地区属华北地层区,除志留系、泥盆系地层缺失外,从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分布。

(1)太古界(Arln)林山群:一套中等程度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片麻岩、片岩、混合花岗岩等。

分布于承留封门口断层北侧,厚度大于2925m。

(2)元古界下元古界(Pt1):为灰白、灰黄、肉红色石英岩、变质石英砂岩、石英片岩组成。

分布于济源西北部的沟以北至古凉坪以南,厚度624-3083m。

中元古界(Pt2):为一套杏仁状安山玢岩、辉石安山玢岩,局部夹砂、页岩、泥板岩及凝灰岩。

分布济源西北邵原—西阳河以北地区,厚度3400-7119m。

上元古界(Pt3):上部岩性为石英砂岩、巨砾岩、含砾粗砂岩;下部以冰碛泥砾岩为主。

分布西部山区及河谷两侧。

(3)古生界寒武系(∈):下部岩性石英砂岩、紫红色页岩夹泥灰质白云岩。

板板状白云质泥灰岩夹紫红色页岩。

中部岩性为紫红色页岩、粉砂岩;深灰色厚层状灰岩、鲕状灰岩等。

上部岩性以灰黑色厚—巨厚层状白云岩、燧石团块白云岩、(鲕粒)状白云岩为主。

广泛出露于北部中低山、西部低山区。

济源市省庄地热区地质条件及成因特征

济源市省庄地热区地质条件及成因特征
异常 , 此地 小麦成 熟较 早 , 冬季 积雪早 化 。
置 处于 山西 陆 台东 南 部 。主要 构 造 有 盘 古 寺 断层 、
盘古 寺断 层位 于热 区北部 , 为区域 性 大 地 热 区属 暖温 带 大 陆性 气 候 , 表水 系 比较 发 五 龙 口断层 ; 地
收 稿 日期 : 2 0 一 12 ; 改 回 日期 : 2 0 — 50 0 6 l — 7 0 70 — 8
图 1 济 源 市 省 庄 地 热 区 区 域 地 质 图
F g 1 Re i n lg o o ia p o h n z u n i . go a e l gc lma fS e g h a g
g o h r l i l Jy a i He a r v n e e t e ma ed, i u n ct f y, n n p o i c
寺 断 层 、 龙 口断 层 及 次 级 断 层 的 控 制 , 在 断 层 交 汇 部 位 显 示 温 度 异 常 。热 源 来 自 于 北 部 山 区 五 并
补 给 沿 断 层 径 流 的 深 循 环 水 。深 循 环 水 水 温 较 高 , 浅 部 受 大 气 降 水 及 地 表 水 补 给 的 冷 水 相 混 与
( 南省 地 质 矿 产 勘 查 开发 局 第 二 地 质 队 , 南 焦作 4 4 0 ) 河 河 50 2

要 : 济 源 市 省 庄 地 热 属 于异 常 增 温 热 水 型 及 干 热 岩 型 地 热 区 , 中 国北 方 非 火 山 岩 浆 岩 区 是
地 热 异 常 的 典 型 地 热 区 , 热 水 是 大气 降 水 通 过 盘 古 寺 深 大 断 层 深 循 环 的结 果 。 地 热 分 布 受 盘 古 地

济源介绍-济源简介PPT(经典版)

济源介绍-济源简介PPT(经典版)

3、旅游景点
济渎庙
全称济渎北海庙,位于济源市西北2公里济水 东源处庙街村,是古四渎唯一一处保存最完整、 规模最宏大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河南省现存最大的一处古建筑群落。 一部济渎庙兴衰史,也是中国古代水神崇拜史 的缩影。济水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进 程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3、旅游景点
九里沟景区
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王屋山国家风景名胜 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北15 公里的思礼镇境内。景区东连五龙口游览区, 西和王屋景区接壤,北同山西蟒河游览区毗邻, 总面积120平方公里,重要景点80余处。是一 处风景名胜集中、文化底蕴闪烁、仙道意境藏 真的游览胜地。
4
美食文化
锅盔牙子
锅盔牙子选上等麦面粉和死面(不经发酵), 揉压成马蹄状(形似荷叶饼,厚不过一分), 上碳火炉烘烤,至表皮酥黄,内里熟透,横面 切开,夹入秘汁卤肉。其肉肥不腻,瘦不柴, 夹入饼中,咬一口酥脆溢香,肉入口即化,吃 一个是夹齿留香,回味无穷,堪称一绝。
牛肉丸子
济源特色小吃,清香可口、味道鲜美。来到济 源你会发现,牛肉丸不再只是过年时候才能吃 到的“奢侈品”,街边不仅随处可见地道的牛肉 丸小饭店,济源巧手的主妇们也总会几个人合 伙支起一口大地锅,炸出一盆一盆金灿灿、香 喷喷的牛肉丸。
3、旅游景点
黄河三峡
国家水利风景区、小浪底之精华景区。景区位 于小浪底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80平方公 里。地处北部山岳旅游带与南部黄河旅游带的 水陆接合部、国家级风景区王屋山、小沟背景 区与小浪底游线的枢纽地段。黄河三峡群峰竞 秀、山水交融,三条峡谷各有千秋。构成一幅 北方少有的江南之美、水乡之秀的壮丽画卷。
3、旅游景点
五龙口

最新关于河南济源市的介绍

最新关于河南济源市的介绍

,占据了产业链的核
,新兴产业如电子信
2
心地位,为其他产业
3 息、新能源等正在逐
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
渐崛起,为济源市的
障。
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
力。
3.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3. 在环保方面,济源市将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构
3
建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2 1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济源市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 设,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2. 社会保障体系介绍
01
1. 济源市的社会保障 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 疗保险、失业保险、工 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大 保险制度,为市民提供 全方位的保障。
02
2. 济源市还设有低保 、特困人员救助、临时 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 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 活得到保障。
03
3. 济源市社会保障体 系的运行,得到了政府 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不 断完善和优化,以适应 社会经济发展和市民需 求的变化。
3
源,打造了一批旅游品牌和景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2. 产业链条分析
1. 济源市的产业 链条主要围绕煤炭 开采、电力生产、 化工产品制造等核
1 心产业展开,形成
了完整的上下游配 套体系。
2. 在产业链条中,
3. 随着济源市产业
煤炭开采和电力生产
结构的调整,产业链
是济源市的主导产业
条也在逐步优化升级
1. 自然景观介绍
01
02
03
1. 济源市地处豫西山区,拥 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其 中最有名的是太行山国家森 林公园,这里山峰峻峭、森 林茂密,是户外爱好者的天 堂。
2. 位于济源市境内的五龙口 风景区,以奇特的地貌和美 丽的水景而闻名,游客可以 欣赏到壮观的瀑布、清澈的 溪流以及独特的溶洞景观。

济源发展情况汇报

济源发展情况汇报

济源发展情况汇报济源,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腹地的生态屏障和资源宝库。

近年来,济源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推动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面就济源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一、经济发展。

济源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济源市已建成煤层气、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20余个,形成了以新能源为主导的绿色能源产业体系。

同时,济源市还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农业经济保持稳步增长。

二、生态环境。

济源市坚持生态立市,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治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重点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保护好生态环境。

同时,济源市还大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确保水质安全。

三、民生改善。

济源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改善民生。

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公平,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推进健康扶贫工程,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四、对外开放。

济源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对外开放。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拓展对外经贸合作渠道,促进产业对接,推动经济共同发展。

同时,济源市加强与外部市场的对接,拓展外贸市场,提升出口质量,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五、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济源市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形成以绿色低碳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同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宜居城市。

以上就是济源发展情况的汇报,谢谢大家!。

济源市城市绿地景观现状分析

济源市城市绿地景观现状分析

q a typ re pt n S u nqa ite a ih s ,fl we ytehidsrc.Ⅱe“ r d ina ite n h ti ih idsre slw s. u ni e a l i h a glodsr tw shg et ol d b lia itit l t a i o d W' Ta tn ds ita d ta n Js u it twa o e t 8 r i Ke wo d Jya i Gre ln ln sae; re tsau y rs iu n ct y; e na d a dc p Curn tts
nc vrg nt Ia r f i a i a 1 3 % adte o eaei h ub nae o J u n c yw s .9 e a y t 3 n h
Ab ta t B sn il uv ya d mes rme ta h i to n h a t' n n tema ste assa tmeh d,tec re ts tso sr c yu igf ds re n au e n ste man meh d ad te mesle e /me to h p a h s it to n h urn t u f a
维普资讯
安徽农业科学,or loA hi .c. 0 , ()14 —1 3 Ju a f nu A Si O83 4 :4 1 4 n 2任校对
马君叶
济 源 市 城 市 绿 地 景 观 现 状 分 析
张 朱 陈夫 2 静荣 , 景乐 , 贵 , 牛越
o fge na d eo g a t h rtcie gena d o re ln o e ie t lae n h y w r o u l re ln s. e ln sb ln e ote poe t e ln rgena d frrs ni ra a d te ee n tp bi gena d v d a c gen rt n re ln re dea d ge na d

济源市“十一五”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成因分析

济源市“十一五”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成因分析
化 趋势 如 图所示 , 由图 1可见 , “ 十一 五 ” 期间, 全
电器六 大支 柱产 业 , 其 中有 色 、 重化 工 、 能 源 产业
占工 业总量 的 8 0 %, 成 为 重要 的 新 型有 色 、 装 备 制造 、 能 源工业 基地 , 工业 的快速 发展使 济源 的环
境污 染 1 3益严重 , 而独 特 的发 展 模 式 及地 理 环 境 导致 济源 市 生 态 环 境 以大 气 污 染 为 主 。本 文 对 “ 十一五 ” 时期济源市 P M1 0 、 S O , 、 N O ,等 主 要 污 染物 的变 化情况 进 行 总结 , 分 析 主要 污染 物污 染 负荷 、 酸 雨污染 等环 境空气 情况 , 并指 出我市 目前 面对 的环 境空气 问题 。
J 质 量 状况 及 成 因分 析
任 春 霞
( 济源市环境监测站 , 河南 济源 4 5 4 6 5 0 )

要 :结合 济源 市“ 十一 五 ” 期 间环境 空气质 量状 况 , 详 细 分析 了 P M1 0 、 S O 、 N O ,等主 要 污 染物
定程度 上促进 了环境 空 气 质量 的改 善 , 但 济 源规
五” 期间, 济源市 城 乡建 设规 模 不 断扩 大 , 房 屋建
设、 城市 道路建设 施工 面广量 大 , 而相应 的扬尘 污 染 防治机 制 尚不 健全 , 扬尘 污染达 标率相 对较低 。
模 以上 工业 企业原 煤 消费 总 量不 断增 加 , 2 0 1 0年 达到 8 3 8 . 5万 吨 , 以煤 炭为 主 的 能源 消费 结 构决 定 了济 源 市 大 气 污 染 的 煤 烟 型 特 征 还 将 长期 存
中 图分类号 : X 3 2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项目矿区位于济源市邵原镇杏树洼村北白龙池一带,距济源市区约30km,行政区划隶属济源市邵原镇管辖。地理坐标:北纬35.10°~35.11°,东经112.12°。
本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一。
2.1.
济源市境北部为太行山脉和中条山脉,南部丘陵为黄土高原与山西隆区边缘的延伸,形成了区域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地势,梯形差异明显,地貌形态复杂,有山地、丘陵与平原。其中平原面积为231.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1.8%,土层较厚。丘陵面积为401.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20.4%。
本项目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区太行山台拱与华北拗陷的接壤地带,属太行山复背斜的东南翼,封门口断层北侧。地层呈单斜产出,走向北西,倾向南西。
一、地层
1、下元古界银鱼沟群
(1)双房组(Pt1s)
岩性主要为黑云片岩、绿泥片岩、变质砂岩、大理岩、角闪片岩、斜长角闪片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及混合片麻岩等,与下伏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局部地段可见到角度不整合接触,该组是矿区内主要出露和分布的地层。受构造影响,地层产状变化较大。
2、地下水
济源市境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孔隙裂隙水和松散岩层孔隙水。基岩孔隙裂隙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其中一部分以地下水径流形式排入河道,成为河川径流,一部分变为深层水,或以山前侧渗形式进入山前倾斜平原。松散岩层浅层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灌溉入渗和山前侧渗等项补给,其消耗项主要为开采、蒸发,一部分由河谷排泄。济源市浅层地下水在北部山前边缘地带埋深为10~45m,市区附近浅层地下水埋深约5m,浅层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和河流侧渗、灌溉回用水补给,水量丰富,水质较好。
2、第四系(Q)
在山坡及沟谷底部,还有少量第四系分布,主要由风化残坡积黄土和灰岩碎块组成,厚0~5.8m。
二、构造
矿区内无褶皱构造,地层呈单斜产出,岩层走向100~140°,倾向238°,倾角10~30°左右。区内断裂构造主要有北西西向、北东向及近南北向三组,经过矿区南部的主要为北西西向正断层,呈舒缓波状近东西向展布,倾向南,倾角70~80°,受其影响,地层产状较为零乱,矿体底板亦呈波状倾向南西,靠近断裂处岩石较为破碎。
本项目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图见图2-1。
2.1.
济源属华北地层区,地质演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地层构造,既有太古界、元古界老地层,又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等古生地层;既有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等中生界地层,又有第三纪、第四纪等新生界地层。
济源地质构造复杂,由五个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组成:北部为太行山复斜;西部为中条山台凸的部分;中东部平原地区属开封坳陷。西北部表现出地糟型构造特性,东南部显示出地台型构造特征。
本项目矿区内无地表水体,仅有矿区雨水地表径流形成的小河沟,水量较小,汇入矿区南约600m处的排涝河--白龙沟,矿区东约2.2km为铁山河,矿区西约3.5km为东阳河,此三条河大体走向均为自北向南流,因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山地型河流特征,即枯水季节流量小或干涸,汛期洪水泛滥,年内河流水量变化很大。
本项目区内沟谷纵横,地形北高南低,矿区地形决定排水条件良好,区内不具备地表积水的条件。项目运行期间无废水产排,区域内雨水汇流由矿区北向矿区南径流出矿区,在矿区外地势低处汇集,排入白龙沟,汇入铁山河。
铁山河与东阳河在南关庄汇合,汇合后称逢石河,逢石河最终汇入黄河。项目所在区域属于铁山河水系,区域水系图见图2-2。
(2)北山崖组(Pt1b)
该组主要分布于矿区外围的东北部,与双房组呈断层接触,其主要岩性为灰白、淡红色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变质砂砾岩、绿泥石英片岩及大理岩。
(3)赤山沟组(Pt1c)
该组主要分布于Ⅰ采区东部,与双房组呈断层接触,其主要岩性为黑云片岩、绿泥绢云片岩、条带状白云质大理岩、碳质绢云片岩及灰白色厚层状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在该组中偶见铁矿质层出露。
本项目矿体圈定范围内最低标高590m,远高于矿区最低侵蚀面标高350m,因而不会造成矿区地下水充水。
3、济源市饮用水源地规划情况
济源市目前在用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为柴庄水源地、小庄水源地。小庄水源地位于城郊西北角的克井镇小庄村西北约1.5km处,中心井(三号井)地处北纬35°07′56″,东经112°33′4″,14眼供水井分布在青南路两侧。柴庄水源地位于天坛办事处柴庄村西约0.7km处,中心井(一号井)地处北纬35°06′45″,东经112°32′48″,4眼供水井分布在西环路两侧。小庄和柴庄水源地均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王屋两山,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搭界;南隔黄河与洛阳、孟津、新安相望;西与山西省垣曲接壤;东为开阔平原,与沁阳、孟州市毗邻。地处北纬34º53´~35º16´,东经112º01´~112º45´之间,市域土地面积1931.26km2,东西长64.9km,南北宽36.4km。
最大冻土深度
cm
18
极端最高气温

42
最大积雪深度
cm
27
极端最低气温

-18.5
年平均风速
m/s
1.7
年平均气压
hPa
1000.3
无霜期历年平均

213.2
年平均相对湿度
%
69
年平均降雨量
mm
600.3
全年主导风向
E(风频11%)
全年次主导风向
NE(风频9%)
2.1.5
1、地表水
济源市境内有大小河流200余条,皆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黄河、蟒河、沁河,主要支流有逢石河、涧底河、大峪河、砚瓦河、仙口河、大沟河、道四河、济河、双阳河、铁山河、石河等。这些小支流最终都汇入各自干流。
本项目矿区属太行山低山区,区内地势北高南低,山脉走向近东西向,海拔标高一般550~950m,相对高差约400m,矿区周围沟谷纵横,地形切割程度中等。沟谷为“V”字形,是矿区降水自然排泄的主要通道。区内植被不甚发育,岩石多裸露,属构造剥蚀低山地貌。
本次圈定矿体范围内最高标高海拔+700m,最低标高+570m,最大相对高差130m。
2.1.4
济源市位于暖温带和半干旱气候区,由于受地形和季节的影响,气候差异性大,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干旱或半干旱季节明显。春季气温回升快,多风少雨干旱,夏日炎热,光照充足,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其常年气象特征见表2-1。
表2-1区域气象特征统计表
项目
单位
数值
项目
单位
数值
年平均温度

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