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词辨析(实词虚词)检测.
近义词辨析(实词、虚词)检测共51页文档

近义词辨析(实词、虚词)检测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考常见近义实词虚词辨析2

高考常见近义实词虚词辨析2基础试题2014-08-06 0512高考常见近义实词虚词辨析2一、实词中近义词同音词辨析1.【辨正辨证】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2.【表扬表彰】表扬:对好人好事公开赞美。
表彰:表扬伟大功绩、壮烈事迹。
3.【补偿弥补】补偿:抵消(损失、消耗);补足(缺欠、差额)弥补:把不够的部分填足。
如:~缺陷4.【不齿不耻】不齿:不愿提到,表示鄙视,如:人所~不耻:不以为耻5.【不只不止】不只:表示递进的关联词,可换成“不仅”或“不但”不止:①不停②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如:~六十岁6.【不利不力】不力:不尽力。
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7.【布置部署】布置:安排,陈列部署:安排布置(比较大的事)8.【苍茫苍莽】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9.【草率轻率】草率:(工作)粗枝大叶,敷衍了事。
如:做事要认真负责,不能~从事。
轻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
10.【侧目刮目】侧目:形容畏惧又愤怒。
刮目:彻底改变眼光。
11.【颁布公布】颁布:一般用于法令、条律等,用于比较郑重的场合如:~法令。
公布: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一般使用范围较广,如:~新宪法食堂的帐目每月~一次。
12.【包含包涵】包含:里面含有包涵:请人原谅如:请多~13.【保障保证】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害。
如:~安全~权利。
保证:担保,担保做到。
14.【报复抱负】报复: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
抱负:远大的志向。
15.【抱怨报怨】抱怨:指因不满而埋怨。
如:做错事只能怪自己,不能抱怨别人。
报怨指对所有怨恨的人做出反应,现在不常用,常见的似乎只有成语“以德报怨”。
近义词辨析

9、不力:指不尽力,不得力; 不利:指没有好处,不顺利。 这个地形 不利于我军。 由于他做事 不力 ,整个计划全盘落空。 10、尘世:指佛教徒或道教徒所指的现实世界; 尘事:指世俗的事。 他整天沉溺于尘事 之中不能自拔,哪有精力 为广大群众办实事? 陶渊明最终远离 尘世 ,过上了一种田园生 活。
二、从词法功能上加以辨析
1.搭配对象不同 2.词性功能不同
“典雅”多指雕刻,塑造艺术形象和文词等雅致, 优美不俗。“高雅”多指人的言谈,举止动作, 作风以及处世态度与众不同。 担任与担负(职务—责任), 坚定与坚强(立场、方向—性格、意志)。
2014-6-1 21
知识拓展:
发扬——优点、作风、传统、精神、民主 发挥——作用、威力、积极性、创造性 改进——工作、方法、技术 改善——生活、关系、条件 竖立——头发、旗杆(适用于具体事物) 树立——榜样、典型(适用于抽象事物)
近义词辨析方法
一、从词语意义上加以辨析
1.词义轻重不同
2.适用范围不同
3.词义重点不同
2、年龄、年纪 “年龄”指人或动物、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 范围大:院里的两棵银杏树已有上千岁的年龄了。 “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您这把年 纪了还带头干活,我们这帮小青年哪敢怠慢啊?
2014-6-1 11
2014-6-1
3
近义词考查重点、难点:
近义实词的辨析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词语是建筑材料,没
有一定量的词语积累,语法修辞都无从谈起 。要过正确使用近义词这一关,必须体会积 累词语、选用词语的方法,掌握解释词语的 技巧,了解辨析词语的角度。
2014-6-1 4
• 1、【坚韧 坚忍】 • “坚忍”和“坚韧”都有 “坚强、坚 固”的含义,区别在于“忍”和“韧”的 意义上。 “忍”为忍耐、忍受,所以“坚 忍”多用来形容人的个性、意志,特别是 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下,具有能够坚持而不 动摇的毅力,决不改变自己的意志。“坚 韧”的“韧”是指受到外力作用时,虽然 变形而不易折断,跟“脆”的意义相对。 因此,“坚韧”的意义最初用来指物的质 地。将“韧”的变形而不易折断的特性引 申为人的性格,就表现为坚强且不易被困 难和挫折所压垮,历经无数次磨难却依然 努力不懈的精神。 •
常见近义实词虚词辨析(练习答案)

常见近义实词虚词辨析1.把戏/伎俩【口语化】他一眼就识破了这骗人的______。
2.颁布/公布【搭配】《未成年人保护法》已经____多年了,但对未成年人的权益维护还很不如人意。
3.爆发/暴发【暴发:有两个意思。
第一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这一点不会与“爆发”混淆;第二指突然发作,多指自然具体的现象或事物突然发作,如洪水暴发。
爆发:作忽然发作讲时,多指人为的大的抽象的现象或情况,如力量情绪事变等忽然发作或发生。
另外,还可特指火山爆发。
】近年来,成都、南京、西安、武汉等许多大城市相继____报业大战,令广大读者大受其益。
4.卑劣/卑鄙【程度】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_____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5.必需/必须【“必须”是副词,不能修饰名词“燃料和原料”,“必需”多做形容词。
】煤炭和石油都是现代工业所____的燃料和原料。
6.必需/必须【必须:表示事理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或用于加强命令语气。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相当于一个形容词,一般用于修饰名词,做定语。
】出发前个人______准备好生活_____品。
7.辨证/辩证/辨正【含义。
辨证:辨析考证。
辩证:形容看问题的眼光全面。
】经专家多方____,这块石料就是有名的青田石中的鸡血石。
8.不齿/不耻【不齿:意为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图书市场上部分作品从内容、写作手法到包装、宣传都极力媚俗,为文学界乃至许多读者所_____。
9.裁决/裁定【裁决强调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
裁定:斟酌决定其去取可否。
】上周,学校的校务委员会对这个问题作了最终的_____。
10.抽象/概括【抽象:指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概括:指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
推求:指根据已知的条件或因素探索(道理、意图等)。
】价值最初是在商品交换中______出来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11.出席/列席【出席:正式代表。
列席:非正式代表。
】李先生_____了这次大会,并做了精彩的发言。
高考常见近义实词虚词辨析

16.【制订 制定】 制订:创制拟定。如~汉语拼音 方案 制定:定出(法律、规章、计划等)~措施 17.【置疑 质疑】 置疑:怀疑,(一般用于否定) 如:不容~ 质疑:提出疑问。
二、虚词中近义词辨析
1.基于:主要表依据、根据。 例:~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队长。 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 经验教训的事。例:~上次比赛场上各自为阵的教训,我 不赞成他当队长。 2.继而:状态副词,表两事发生的紧紧相接。 例:我先是一惊,~暗暗佩服他的才能。 既而:时间副词,表两事以生的时不久。 例:~雨停了,我们又欣赏泰山。 3.屡次:多次,强调动作行为的次数。例:他~违反校规。 一再:一次又一次,强调动作的重复。例:他~说不是他 的过错。
• 4.尽管:表让步转折,后一分句是前一分句的转折。 例:尽管路途这么远,他还是要去。 不管:表无定条件,引出的分句的内容是假设有的, 常与“怎么、多么、哪种、什么”等疑问代词以及“或、 还是”等选择性连词呼应。例:不管路途多么远,我都 坚持要去。 • 5.另外:表除了这之外,另提下文,例:我还要跟你谈 另外一件事情。 此外:除此之外。例:院子里种着两颗桂花树,此外 还有几颗梅花树。
5.并列关系 不是……而是……、一边……一边……、 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 既……又…… 6.承接关系 一……就……、起先……后面…… 7.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 还……、虽然……但、不仅……还…… 8.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 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 可……也不……
6.【处治 处置】 处治:处分;惩治。 处置:①处理 ②惩治。 7.【大事 大肆】 大事:大力从事。如:~渲染。 大肆: 无肆忌地(多指做坏事) 8.【国是 国事】 “国事”指国家大事,“国是”指国家大 计。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前者,但用前者的地方不一 定能用后者,如: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此处 不可用“国是”。 9.【矫正 校正】 矫正:[矫正 改正 纠正]“矫正”的对象 是某方面的。“改正”的对象是偏差或错误,“纠正”语 气比“改正”重,带强制意味。改正,纠正。如:~发音 ~错误 校正:校对订正。 10.【恳切 殷切】“恳切”指上下级,长幼及同志间的真诚 希望。“殷切”多指组织对成员,长辈对晚辈等。
近义实词辨析

A.宣布 包含 善于 B.宣传 包含 擅长
C.宣布 包罗 擅长 D.宣传 包罗 善于
2.从色彩方面辨析 词的色彩意义主要是指词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有些词在指称 客观事物或现象时表明了人们对该事物或该现象的爱憎、褒贬等 感情,这就是词的感情色彩。例如:“果断”“决断”“武断” 都有毫不犹豫地作出决定的意思,但“果断”是褒义词,“武 断”是贬义词,“决断”是中性词。有些词语由于经常在特定的 语体中使用,便带上了某种语体所特有的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 色彩。例如:“诞辰”与“生日”,“商榷”与“商量”,前者 用于书面语,后者用于口语。不过,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 有时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的表达效果也是可以活用的,比如褒词贬 用、大词小用、庄词谐用、谐词庄用等等。
。
A.钟爱 信赖 国事 B.钟爱 信任 国是
C.喜爱 信任 国事 D.喜爱 信赖 国是
(3)看其适用范围 有很多近义词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 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 还有的是事物的集合体,有的是事物的个体,如“河流”与 “河”。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辨别。
口,就冲着我笑,眼神里
出了我苦苦等待的那动物日活动的人们手举斗牛悲惨
结局的巨幅照片,呼吁人们关注动物
。
③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
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A.透露 权力 遏止
B.流露 权益 遏止
C.透露 权益 遏制
D.流露 权力 遏制
边练边悟 5 请辨析下列两组近义词的搭配对象有何不同 ①发扬 发挥 辨析:“发扬”后跟优点、作风、传统,“发挥”后跟才干、 作用、创造性等。 ②交流 交换 辨析:“交流”后跟思想、经验、物资,“交换”后跟意见、 礼物、资料等。 (2)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有的词是动词,有的词是名词,词性 不同在句中的语法功能自然不同,如“阻碍”与“障碍”,前 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
常见的近义实词与虚词辨析

常见的近义实词与虚词辨析常见的近义实词与虚词辨析如下:一、近义实词示例1、中止和终止两者都有停止的意思。
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
终止,指结束。
如:刚做了一半就中止了。
因供货不及时,对方终止了合同。
2、以至和以致两者都有“直到”的意思。
以至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上面意思的延伸,二是表示上面意思的必然结果,侧重于程度加深,不限于不好的结果;以致与以至的后一个意思差不多,但多用于不好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结果。
如:一个区,一个县,一个省,以至全国。
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以致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3、推托和推脱两者都有不肯承受的意思。
推托,是借故拒绝,后面是托词或拒绝的原因;推脱,只是推卸或推辞,使某事与己无关,常用于不利于己的责任、干系等。
如:推托有病不参加了。
推脱责任。
4、形迹和行迹两者都有行动的意思。
形迹,举止和神色,可指各种痕迹、迹象,意义较宽泛;行迹,行动的踪迹。
如:那人东张西望,神色慌张,形迹十分可疑。
这就是那个行迹不定而久未被抓的犯罪嫌疑人。
5、延用和沿用两者都有使用的意思。
延用,是推迟使用之意;沿用,是继续使用之意。
翻译如:病人的药品不能延用。
古代造酒的方法沿用至今。
二、近义虚词示例1、不管和尽管不管,表条件,所接内容可以表任指或选择;尽管,表示一种事实,所接内容不能表任指。
如:不管下不下雨,他都要去。
尽管下这么大的雨,他还是要去。
2、不只和不止不只是不但、不仅的意思;不止,表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有“不限于”之意。
如:他不只是优秀的科学家,而且是有名的音乐家。
他恐怕不止12岁。
3、从而和进而两者都是连词,都有进一步的意思。
从而,重在表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而,重在表递进关系。
如: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先提出计划,进而提出实施措施。
红岭中学近义词辨析方法:实词、虚词

实验:为了检验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试验: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9.现代化的北京城需要现代舞团,现代舞艺术更需要扎根于现代化的北京 城,这已是无可(质疑、臵疑)的事实。
√
臵疑:怀疑(常跟否定词连用)质疑:提出疑问
10.赡养父母是每个儿女应尽的法律义务,谁也不能以任何理由 (推脱、推托)。 √ 推脱:推卸(责任)推托:借故拒绝。因为前句有“以任何理由” 11、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驱除、祛除)疾病。 祛除:除去(疾病、邪魔);驱除:赶走,除掉。选“祛除”
三个词都有讨论希望征求大家的意见的意思商榷是书面语应用场合比较正式而且参与商榷的人往往具有权威性商量比较口语化使用的场合比较随意而且往往商量的事情和参与商量的人物都比较小协商这个词就介于两者之间可以说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用协商这个词来代替商量或商榷
近义词辨析方法:实词、虚词
近义词辨析一直都是高考语文考查的 一个重要知识点,在高考考查的能力层级 上为D级,它重在考查考生结合语境准确 选用词语的能力。由于汉语的词汇量十分 庞大,内容丰富多彩,且用法多变,考生 掌握起来有较大难度。 • 辨析近义词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尽管最终规定尚未落纸成文 , 但从《征求意见稿》内容看来 , 仍有不 少疑点值得(商榷、商量、协商)。 三个词都有讨论希望征求大家的意见的意思,商榷是书面语,应用场 合比较正式,而且参与商榷的人往往具有权威性,商量比较口语化, 使用的场合比较随意,而且往往商量的事情和参与商量的人物都比较 小,协商这个词就介于两者之间,可以说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用协商这 个词来代替商量或商榷。 4、2012年3月15日,武汉科技馆与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邀请了 133名与爱因斯坦同(生日、诞辰)的寿星,参加 “爱因斯坦(生日、 诞辰)纪念暨记忆爱因斯坦音乐聚会”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析】
“报”当“回报”“报复”讲时,相对于主语
来说,它的对象是外在的;“抱”引申为“心中存有”之 义时,相对于主语来说,它的对象是内在的。《现代汉语 词典》中将“报怨”解释作“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
将“抱怨”解释作“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3.袒护/庇护 某些家长对未成年人的 袒护 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对超
14.里程/历程 他们有了这段刻骨铭心的苦难 历程,更有了搏击人生的 信心和理念,他们将以崭新的姿态踏上新的 。 里程
【辨析】
历程是指经历的过程;里程指路程,也指发
展的过程,如革命的里程等。根据语境,前者应用“历 程”,后者应用“里程”。
15.品味/品位
只有那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作家才能写出高 品位 的 作品,也只有具有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热情的读者才能 品味 出这类作品的深刻内涵。 【辨析】 品位,名词,指人或文艺作品等所达到的水平。
国事 ”。
【辨析】
国是:指国家大计,而不是国家的一般事情。
国事:指有关国家的事情。
10.化妆/化装 她可是戏曲舞台上的多面手,需要什么角色,她就能
成什么角色,可现实生活中的她喜欢“天然去雕饰” 化装 的自然,很少 化妆 。
【辨析】
化装有两个意思:一是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
的角色的形象而修饰容貌;二是改变装束、容貌,假扮
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如考查能力等。
13.流传/留传
老何一家为保护祖祖辈辈 留传 下来的宋代帛画而与歹徒
搏斗的事迹,一经《江淮日报》报道,很快就在江淮地 区 流传 开来。 【辨析】 流传是指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而
留传是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由此可知,前者应用“留
传”,后者应用“流传”。
过法定年龄而犯罪的年轻人再进行
行为。
,则是一种犯罪 庇护
【辨析】
二者同为动词,意为偏向、掩护。庇护:指包庇,
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掩护,语义较重。袒护:指偏袒、偏向,
是出于私心或偏爱而无原则地保护、支持一方面,
语义较轻。根据语义的轻重可判断,前者用“袒护”,后 者用“庇护”。
4.窜改/篡改
日本政界的这种行为,不仅仅是他们所说的 窜改 了某 些文字的问题,而是有意识地 篡改 日本侵华的历史。
【辨析】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
改动或曲解。窜改:指对成语、文件、古书等的改动。 由此可见,篡改是别有用心地作伪或曲解;窜改则多指
因不严谨而改动原文。由此可知,前者应用“窜改”,
后者应用“篡改”。
5.分辨/分辩 听了研究员的有关仔细 分辨、筛选三粒航空西瓜子的 陈述,老师不再 分辩 了,他知道了自己先前的错误所在。
近义词辨析(实词、虚词)检测
1.包涵/包含 这件事的确 包含 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因此我恳请您多 多 包涵,原谅我的失职。
【辨析】
宽恕。
包含:里边含有。包涵:客套语,请人原谅、
2.抱怨/报怨 你是不是觉得对不起我?其实我一点都不 抱怨 你,咱们 共同的敌人是骑在咱们头上作威作福的秃头狗地主, 咱们应当 报怨他们,推翻他们。
指最终在哪一级的学校肄业或毕业,即学习的经历。根
据语境,两空应分别为“学力”“学历”。
20.优雅/幽雅 在这风景独秀、 幽雅 清静的边陲小镇走一遭就已经是一种
品味,一般用作动词,尝试滋味、仔细体会的意思;有时 也用作名词,主要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如茶叶品味。
根据语境来看,空格处应分别为“品位”“品味”。
16.起用/启用 新厂长上任之初便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大胆 起用 那些 离退休干部;二是果断 启用 新的竞争机制,让那些在其
位而不谋其政的干部或职工有一种危机感。 【辨析】 起用是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现
18.推脱/推托 尽管他多次 推托,回避记者的采访,但在节目的最后这 位记者仍强调指出,作为领导他是不可能 推脱责任的。
【辨析】
的意思。
推脱是推卸、推辞的意思,而推托是借故拒绝
19.学历/学力 十年前,作为工人的他以同等 学力 参加高考,考入同
济大学土木工程系;而今天他已成为这家单位拥有最
高 ——博士学位的最年轻的领导者。 学历 【辨析】 学力是指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而学历则是
【辨析】
分辨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的各个方面
进行对比,并作出不同反应;分辩是辩白的意思,即向 别人说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6.妨害/妨碍 你这种不作为的态度,不仅 妨碍 了合同约定的工程进度,
而且还会
你在商界的信誉。
妨害
【辨析】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或阻碍。妨害:有
害于。根据语境,前者用“妨碍”,后者用“妨害”。
交代 :“老张啊,记住我惨痛的教训吧,千万不能忘本
啊!”
【辨析】
交待是指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人员说明,或指把
错误、罪行坦白出来;交代除有这些意思外,还有“嘱咐”
的意思。
12.考查/考察 考查 一位干部的政绩,不要只看上报的书面材料,还要 到基层认真 ,当然更不能只是走马观花。 考察
【辨析】
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地观察。考查:
的意思。而化妆是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根据语境,
前者应用“化装”,后者应用“化妆”。
11.界线/界限 秦王嬴政的野心是没有 界限 的,在两国划定临时 久,便又发起了又一轮的进攻。 不 界线
【辨析】
界限是限度的意思,界线则是两个地区分界的
线。根据语境,前者应用“界限”,后者应用“界线”。
11.交代/交待 李省长在 交待(交代) 完犯罪过程后,拉着他的手再三
8.勾通/沟通 司令员老张说:“苏均的这种做法的确有 勾通 敌人的嫌疑, 不过毕竟没有造成太பைடு நூலகம்损失,你私下里还要再和他 下,挽救了他,也有助于咱们的革命!” 一 沟通
【辨析】
沟通是指使两方能通连。勾通则是指暗中串通,
勾结。
9.国是/国事 任何国家的任何 国是 的制定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事情, 因此,历代的平民都好信奉这样一句格言,那就是“莫谈
也指提拔使用;启用是指开始使用。起用只能用于人,
而启用范围较为宽泛,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
17.食言/失言
张小艺愧疚地说:“实在对不起,我为刚才的 失言 向您
道歉,不过我绝对不会再说伤您的话了;并且我一定会
兑现我的承诺,决不 。” 食言 【辨析】 食言是指失信、不履行诺言。失言是指无意
中说出不该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