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题型归类
专题:受力分析和共点力平衡专题-讲课课件

主要内容
1、物体的受力分析;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整体法与隔离法; (2)静态平衡; (3)动态平衡; (4)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5)特殊题型。
第一课时
物体受力分析
一、物体的受力分析
[思]
如图所示,物体M在竖直拉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 状态,试分析在斜面光滑和不光滑两种情况下,物 体的受力情况。
画m受力示意图
N2
N1
m
θ mg
N
f
m
mg θ
T
N
m
T
M
θ
f
mg
N
N
Mg
F
f mθ
匀速
m F
f
θ
mg
mg
二.已知多物体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力分析 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灵活运用:画A、B、C受力示意图
F A 3F B
C
F ABC F
GGG
A
θ
B
A向下匀速,B静止
(大本 80 页 3 题)在图中画出(1)~(4)中静止物体 A 的受力示 意图(图中球形物体的接触面光滑).
以把这些力的作用点画到它们作用线的公共交点上。
❖在不考虑物体转动的情况下,物体可以当作质点看待,
所以力的作用点都可以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上。
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现象:物体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是指a=0的状态)
三.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应用
1,四种方法 (大本 80 页例 2):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用 风力仪直接测量风力的大小,其原理如图 所示.仪器中一根轻质金属丝悬挂着一个 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竖直下垂;当受 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偏离竖 直方向一个角度.风力越大,偏角越大.通 过传感器,就可以根据偏角的大小指示出风力.那么 风力大小 F 跟金属球的质量 m、偏角 θ 之间有什么 样的关系呢?
高三提高班受力分析和共点力平衡专题

专题:受力分析及共点力平衡第一类问题:受力分析一般方法(正交分解)1、如图所示,细而轻的绳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A 、m B 的球,m A 静止在光滑半球形表面P 点,已知过P 点的半径与水平面夹角为60°,则m A 和m B 的关系是( )A .AB m m = B.A B m = C .2A B m m = D.B A m = 【变式题】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
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和m 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 1的小球与O 点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
两小球的质量m 2/ m 1比为( )A .33B .32C .23D .222、质量为m 的三角形木楔A 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水平力F 作用在木楔A 的竖直平面上,在力F 的推动下,木楔A 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a 向上滑动,则F 的大小为:( )A .θθμθcos )]cos (sin [++g a m B .)sin (cos )sin (θμθθ+-g a m C .)sin (cos )]cos (sin [θμθθμθ-++g a m D .)sin (cos )]cos (sin [θμθθμθ+++g a m3、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 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
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
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F N 和摩擦力f 的变化情况是 BA .F N 不变,f 变大B .F N 不变,f 变小C .F N 变大,f 变大D .F N 变大,f 变小【变式题】如图所示,在一根水平的粗糙的直横梁上,套有两个质量均为m 的铁环,两铁环系有等长的细绳,共同拴着质量为M 的小球,两铁环与小球均保持静止,现使两铁环间距离增大少许,系统仍保持静止,则水平横梁对铁环的支持力F N 和摩擦力f 将( D )A 、F N 增大,f 不变B 、F N 增大,f 增大C 、F N 不变,f 不变D 、F N 不变,f 增大4)A .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 .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C .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D.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变式题】质量为m 的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以加速度a 匀加速运动,如图所示.请分析人的受力情况以及各个力的大小。
共点力动态平衡分类及解题方法总结

共点力动态平衡问题分类及解题方法一、总论1、动态平衡问题的产生——三个平衡力中一个力已知恒定,另外两个力的大小或者方向不断变化,但物体仍然平衡,典型关键词——缓慢转动、缓慢移动……2、动态平衡问题的解法——解析法、图解法解析法——画好受力分析图后,正交分解或者斜交分解列平衡方程,将待求力写成三角函数形式,然后由角度变化分析判断力的变化规律;图解法——画好受力分析图后,将三个力按顺序首尾相接形成力的闭合三角形,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不同作图方法,作出相应的动态三角形,从动态三角形边长变化规律看出力的变化规律。
3、动态平衡问题的分类——动态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圆与三角形(2类)、其他特殊类型二、例析1、第一类型:一个力大小方向均确定,一个力方向确定大小不确定,另一个力大小方向均不确定——动态三角形【例1】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
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F 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F N2。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
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A .F N1始终减小,F N2始终增大B .F N1始终减小,F N2始终减小C .F N1先增大后减小,F N2始终减小D .F N1先增大后减小,F N2先减小后增大解法一:解析法——画受力分析图,正交分解列方程,解出F N1、F N2随夹角变化的函数,然后由函数讨论;【解析】小球受力如图,由平衡条件,有 联立,解得:θsin 2N mg F =,θtan 1N mg F = 木板在顺时针放平过程中,θ角一直在增大,可知F N1、F N2都一直在减小。
选B 。
解法二:图解法——画受力分析图,构建初始力的三角形,然后“抓住不变,讨论变化”,不变的是小球重力和F N1的方向,然后按F N2方向变化规律转动F N2,即可看出结果。
【解析】小球受力如图,由平衡条件可知,将三个力按顺序首尾相接,可形成如右图所示闭合三角形,其中重力mg 保持不变,F N1的方向始终水平向右,而F N2的方向逐渐变得竖直。
高中物理 共点力动态平衡问题常见题型总结

高中物理共点力动态平衡问题常见题型总结一、共点力平衡的概念所谓共点力平衡,讲的就是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时候,叫做静态平衡,而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时候,叫做动态平衡。
这两种状态都是平衡状态,所以物体受到的合外力都是零。
共点力平衡的题型也可以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两类。
其中静态平衡主要是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进行求解,这里不多赘述;而动态平衡问题是学生普遍错的比较多,也比较难以理解的,接下来将主要分析这类问题的题型和解法。
二、共点力动态平衡问题的解法一:解析法解析法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并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出方程,得到力与力之间的函数关系,一般会涉及到一个变化角度的三角函数。
解析法比较适合题目中有明显角度变化的题型,比如:【例1】如图所示,小船用绳牵引靠岸,设水的阻力不变,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有()A.绳子的拉力不断减小B.绳子的拉力不断增大C.船受的浮力减小D.船受的浮力不变这个题是比较常见的拉小船的问题,解题的时候可以先对小船进行受力分析,小船受到重力mg,水的浮力Fn,拉力F以及水的阻力f,在这四个力中,重力mg和水的阻力f是不变的,Fn方向不变,大小改变,F大小和方向都在变。
由于小船处于匀速直线运动中,所以受力平衡,设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有:Fcosθ=f ①;Fn+Fsinθ=mg ②;再根据小船在靠岸过程中θ增大,则cosθ减小,sinθ增大,由①得F=f/cosθ,F增大;由②得Fn=mg-Fsinθ,F和sinθ都在增大,所以Fn减小。
最后答案选BC。
三、共点力动态平衡问题的解法二:图解法图解法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或是三角形定则画出不同情况下的矢量图,然后根据有向线段的长度与方向变化,判断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
图解法比较常用,尤其适合受到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的题型。
共点力平衡得七大题型Word版含解析

专题 共点力平衡得七大题型目录一、三类常考得“三力静态平衡”问题 (1)热点题型一 三个力中,有两个力互相垂直,第三个力角度(方向)已知。
(1)热点题型二 三个力互相不垂直,但夹角(方向)已知 。
(3)热点题型三 三个力互相不垂直,且夹角(方向)未知但存在几何边长得变化关系。
(5)二、三类常考得“动态平衡”模型 (6)热点题型四 矢量三角形法类 (6)热点题型五 相似三角形法类 (8)热点题型六 单位圆或正弦定理发类型 (10)热点题型七 衣钩、滑环模型 (11)【题型归纳】一、三类常考得“三力静态平衡”问题热点题型一 三个力中,有两个力互相垂直,第三个力角度(方向)已知。
解决平衡问题常用得方法有以下五种①力得合成法②力得正交分解法③正弦定理法④相似三角形法⑤矢量三角形图解法【例1】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为球心,一质量为 得小滑块,在水平力得作用下静止点。
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
与水平方向得夹角为。
下列关系正确得就是( )A . B. C. D.【答案】 A 解法一 力得合成法滑块受力如图甲,由平衡条件知:mg F =tan θ⇒F =mg tan θ,F N =mg sin θ。
解法二力得分解法将滑块受得力水平、竖直分解,如图丙所示,mg=F N sin θ,F=F N cos θ,联立解得:F=mgtan θ,F N=mgsin θ。
解法三力得三角形法(正弦定理)如图丁所示,滑块受得三个力组成封闭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得:F=mgtan θ,F N=mgsin θ。
【点睛】通过例题不难发现针对此类题型应采用“力得合成法”解决较为容易。
【变式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物块在轻绳得拉动下沿倾角为30°得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
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得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取10m/s2。
若轻绳能承受得最大张力为1 500 N,则物块得质量最大为( )A.150kgB.kgC.200 kgD.kg【答案】A【解析】T=f+mg sinθ,f=μN,N=mg cosθ,带入数据解得:m=150kg,故A选项符合题意。
共点力平衡地七大题型-Word版含解析汇报

专题共点力平衡的七大题型目录一、三类常考的“三力静态平衡”问题 (1)热点题型一三个力中,有两个力互相垂直,第三个力角度(方向)已知。
(1)热点题型二三个力互相不垂直,但夹角(方向)已知。
(3)热点题型三三个力互相不垂直,且夹角(方向)未知但存在几何边长的变化关系。
(5)二、三类常考的“动态平衡”模型 (7)热点题型四矢量三角形法类 (7)热点题型五相似三角形法类 (10)热点题型六单位圆或正弦定理发类型 (11)热点题型七衣钩、滑环模型 (13)【题型归纳】一、三类常考的“三力静态平衡”问题热点题型一三个力中,有两个力互相垂直,第三个力角度(方向)已知。
解决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五种①力的合成法②力的正交分解法③正弦定理法④相似三角形法⑤矢量三角形图解法【例1】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P点。
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N F。
O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θtan mg F =B .θtan mg F =C . θtan mg F N =D .θtan mg F N =【答案】 A 解法一 力的合成法滑块受力如图甲,由平衡条件知:mg F =tan θ⇒F =mg tan θ,F N =mgsin θ。
解法二 力的分解法将滑块受的力水平、竖直分解,如图丙所示,mg =F N sin θ,F =F N cos θ,联立解得:F =mg tan θ,F N =mg sin θ。
解法三 力的三角形法(正弦定理)如图丁所示,滑块受的三个力组成封闭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得:F =mg tan θ,F N =mg sin θ。
【点睛】通过例题不难发现针对此类题型应采用“力的合成法”解决较为容易。
【变式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二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错误!共点力的平衡Ⅱ(考纲要求)1.共点力的平衡共点力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或力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几个力叫做共点力.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该状态下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平衡条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即F合=0或错误!2。
平衡条件的推论(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为一对平衡力.(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受力分析(1)定义: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再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3)受力分析的步骤①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的集合.②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物体有哪些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③画出受力示意图,标明各力的符号.④检查画出的每一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检查分析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防止发生漏力、添力或错力现象.1。
图2-3-1(2011·济南模拟)如图2-3-1所示,猎人非法猎猴,用两根轻绳将猴子悬于空中,猴子处于静止状态.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猴子受到的三个力不是共点力B.绳拉猴子的力和猴子拉绳的力相互平衡C.地球对猴子的引力与猴子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人将绳子拉得越紧,猴子受到的合力越大答案 C2.图2-3-2如图2-3-2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D.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解析本题考查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等知识点.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受力平衡,将拉力F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分解,则物体一定要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再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知,一定有弹力.因此物体一定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答案 D3。
2024年高考物理题源展望专题02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解析版)

专题二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目录:真题考查解读2023年真题展现考向一竖直平衡与生活、高科技实际考向二三力静态平衡考向三连接体平衡与生产实际近年真题对比考向一静态平衡考向二动态平衡及平衡的临界极值问题命题规律解密名校模拟探源易错易混速记【命题意图】2023年受力分析与共点力的平衡考题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受力分析、一条直线受力平衡和三个力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简单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对力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查要点】受力分析和共点力的平衡问题是高中物理的基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受力分析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单独命题时往往和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单独命题时往往和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但是考查更多的是融入到其他物理模型中间接考查,如,结合运动学命题,或者出现在导轨模型中等。
【课标链接】①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和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②会用整体法与隔离法、三角形法、正交分解法等分析和处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
考向一竖直平衡与生活、高科技实际1.(2023·山东卷·第2题). 餐厅暖盘车的储盘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三根完全相同的弹簧等间距竖直悬挂在水平固定圆环上,下端连接托盘。
托盘上叠放若干相同的盘子,取走一个盘子,稳定后余下的正好升高补平。
已知单个盘子的质量为300g ,相邻两盘间距1.0cm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 2。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10N/mB. 100N/mC. 200N/mD. 300N/m【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知,取走一个盘子,稳定后余下的正好升高补平,则说明一个盘子的重力可以使弹簧形变相邻两盘间距,则有mg = 3∙kx解得k = 100N/m故选B 。
2.(2023·江苏卷·第7题).如图所示,“嫦娥五号”探测器静止在月球平坦表面处。
已知探测器质量为m ,四条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的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1.[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物块A 、B 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A 静止在斜面上,细线绕过光滑的滑轮拉住B ,A 与滑轮之间的细线与斜面平行.则物块A 受力的个数可能是 (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2个
2.[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应用]滑滑梯是小孩很喜欢的娱乐活动.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正在滑梯上匀速下滑,则 ( )
A .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弹力大小相等
B .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 .小孩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小孩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
D .小孩所受的重力和弹力的合力与小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3.[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应用]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则小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 ( ) A .mg cos θ B .mg tan θ C.mg cos θ
D.mg tan θ
4.[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应用]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滑块静止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 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则( ) A .滑块可能受到三个力作用 B .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
C .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
D .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1
2mg
5.[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2010·山东理综·1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 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 1在地面上,m 2在空中),力F 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m 1所受支持力F N 和摩擦力F f 正确的是 A .F N =m 1g +m 2g -F sin θ B .F N =m 1g +m 2g -F cos θ C .F f =F cos θ D .F f =F sin θ
6.[图解法的应用]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块用两根轻绳悬在空中,其中绳OA 固定不动,绳OB 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向上转
动,则在绳OB 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绳OB 的张力
大小将( ) A .一直变大 B .一直变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考点一 物体的受力分析 例1 如图所示,在恒力F 作用下,a 、b 两物体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一定受到4个力
B .b 可能受到4个力
C .a 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 .a 与b 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例2 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木块A 与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绳子呈水平状态,两木块均保持静止.则关于木块A 和木块B 可能的受力个数分别为 ( ) A .2个和4个 B .3个和4个 C .4个和4个 D .4个和5个 考点二 平衡问题的常用处理方法
例3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不计摩擦,则球对挡板的压力是( ) A .mg cos α B .mg tan α C.mg cos α
D .mg
例4 如图所示,一直杆倾斜固定,并与水平方向成30°的夹角;直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0.5 kg 的圆环,圆环与轻弹簧相连,在轻弹簧上端施加一竖直向上、大小F =10 N 的力,圆环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直杆与圆环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g =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圆环受到直杆的弹力,方向垂直直杆向上
B .圆环受到直杆的弹力大小等于2.5 N
C .圆环受到直杆的摩擦力,方向沿直杆向上
D .圆环受到直杆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5 N 考点三 用图解法进行动态平衡的分析
例5 如图所示,两根等长的绳子AB 和BC 吊一重物静止,两根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60°.现保持绳子A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变,将绳子BC 逐渐缓慢地变化到沿水平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绳子BC 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 ) A .增大 B .先减小后增大 C .减小 D .先增大后减小
例6如图所示,一光滑小球静止放置在光滑半球面的底端,用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
水平向右缓慢地推动小球,则
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该过程
小球未脱离球面),木板对小球
的推力F1、半球面对小球的支
持力F2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F1增大,F2减小B.F1增大,F2增大
C.F1减小,F2减小D.F1减小,F2增大
例7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 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
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
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以下
说法正确的有()
A.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
B.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B对A
的压力大小为
R+r
R mg
D .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
r
R mg
例8如图所示,截面为三角形的木
块a上放置一铁块b,三角形木块竖直
边靠在竖直且粗糙的墙面上,现用竖直
向上的作用力F,推动木块与铁块一起
向上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铁块与木块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木块a与铁块b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木块与竖直墙面间一定存在水平弹力
C.木块与竖直墙面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D.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大小一定大于铁块与木块的重力
之和
例9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球,重力大小均为G,
两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且假设最大静摩
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一根轻绳两端固结在两个球上,在
绳的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当绳被拉直后,两段
绳间的夹角为α,求当F至少为多大时,两球将会发生滑
动.
例10如图所示,AC、CD、BD
为三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A、B
两端被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
2l.现在C点上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为使CD轻绳保持水平,
在D点上可施加力的最小值为()
A.mg B.
3
3mg C.
1
2mg D.
1
4mg
高考模拟
1.(2012·山东理综·17)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OO1、
OO2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O、O1、O2转动,在O
点悬挂一重物M,将两相同木块m分别紧压在竖直挡板
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F f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
的大小,F N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
力的大小.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
大后,系统仍静止且O1、O2始终
等高,则()
A.F f变小B.F f不变
C.F N变小D.F N变大
2.(2011·江苏·1)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
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加速
度为g.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面所受弹
力的大小为()
A.
mg
2sin α B.
mg
2cos α
C.
1
2mg tan α D.
1
2mg cot α
3.如图所示,位于倾角为θ的斜
面上的物块B由跨过定滑轮的轻
绳与物块A相连.从滑轮到A、B
的两段绳都与斜面平行.已知A
与B之间及B与斜面之间均不光
滑,若用一沿斜面向下的力F拉
B并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受力的个数为()
A.4个B.5个C.6个D.7个
4.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当A、B相对静止
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斜面保持静止不动,则下列判断正确
的有()
A.物体B的上表面一定是粗糙的
B.物体B、C都只受4个力作用
C.物体C受水平面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
D.水平面对物体C的支持力小于三物体的重力大小之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