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帮扶措施
留守儿童帮扶措施精选3篇

留守儿童帮扶措施精选3篇留守儿童帮扶措施(一):留守儿童帮扶措施我校有留守儿童83人,对他们的关心和教育成为学校一项重大的课题。
党中央十分重视留守儿童,各层各级都成立了关工委这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组织,我校在县关工委的指导下,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也做了超多工作,学校还将进一步做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的帮扶措施。
一、留守儿童生活上的帮扶1、父母外出,无亲无戚的学生,完全寄居在学校,学校有食堂孙师傅和倪静萍老师专门关照其生活食宿,每期补助150元的生活费,使他们无后顾之忧。
2、父母外出,寄居在亲朋好友家的留守学生,每周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回亲戚家,班主任和帮扶老师隔周家访一次,互相沟通,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存在问题;3、父母外出,没有住校,寄居在亲戚家的留守儿童,学校每周同其亲戚联系一次,关心其吃住生活问题。
二、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活动学校将在第7周内,开展一次全校领导、老师、学生参加的为困难留守儿童捐款的活动,将这笔钱用来专门解决个特困留守儿童的经济问题,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基金会,学校也将投入适当的钱存入这笔基金中,解决特困生基本生活问题。
三、心理上对留守儿童关心1、班主任每周同留守儿童交谈一次,对他们的心理需要进行了解,并正确引导,给予关爱。
每月主题队会一次。
2、班主任每两周同留守儿童的家长通一次电话,汇报儿童的进步,增强家长和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四、学习上的帮扶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欠佳,学校在每个班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要求班上成绩好的同学务必帮扶一个成绩差的留守儿童搞好学习成绩。
各科教师也要利用必须的时间为这部分留守儿童“开小灶”,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五、留守儿童特长的帮扶1、在留守儿童中多开展一些活动,如故事会,诗歌朗诵比赛,劳动实践活动,61联欢活动,手抄报比赛活动,夸妈妈活动,礼貌礼仪活动,爱少先队队旗活动等等,让他们在学校生活有乐趣,愿意与伙伴共成长。
2、将留守儿童根据其兴趣爱好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如绘画组、书法组、队号组、报道组、乒乓球队、篮球队等等,每个队都有相应的教师培训指导,使留守儿童在学校能学到一技之长,为今后的生活道路奠定基穿?透过以上帮扶措施的实施,使留守儿童学习愉快,生活幸福,全面发展。
帮扶留守儿童措施

帮扶留守儿童措施引言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至少一方父母由于工作等原因长期不在家陪伴儿童成长,留守儿童常常面临着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困扰,因此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扶持。
为了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成长,社会各界需要采取措施,提供帮扶和支持。
帮扶留守儿童的重要性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心和陪伴,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帮扶留守儿童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开展。
帮扶留守儿童的措施1.提供心理支持:针对留守儿童常常面临的心理问题,社会可以通过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等方式,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
这些措施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倾诉和释放情感的平台,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2.提供教育时机: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常常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因此,社会可以积极出台政策,提供留守儿童教育的资助和支持,包括提供奖学金、补助教材费用等措施,帮助留守儿童获得良好的教育时机。
3.扩大社会关爱网络:社会各界可以组织志愿者团队,定期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和互动,为他们提供爱心和关心。
此外,可以通过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加强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扶。
4.定期健康检查:留守儿童常常由于缺乏父母的关心,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规律,容易导致健康问题。
因此,社会可以定期组织留守儿童的健康检查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健康问题。
5.加强家庭教育:除了社会的帮扶和支持,家庭教育也是关键。
因此,社会可以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的家长提高育儿意识和教育水平,促进家庭教育的良性开展。
结论帮扶留守儿童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通过提供心理支持、教育时机、扩大社会关爱网络、定期健康检查和加强家庭教育等措施,我们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开展。
只有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扶,才能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享受到平等、健康、快乐的成长。
留守儿童帮扶措施

留守儿童帮扶措施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长期独自留在农村家中的儿童。
他们缺乏家庭关爱和监护,容易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问题,亟需社会帮助和关爱。
为了保障这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一系列帮扶措施,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生活,拥有更好的未来。
一、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要有效帮扶留守儿童,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社区服务体系。
政府可以加大对社区服务中心的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课后辅导、心理咨询、文体活动等服务,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地方。
此外,社会各界也可以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二、加强学校支持和关怀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应该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支持和关怀。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留守儿童辅导员,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小组,定期进行关爱和教育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家庭教育和家庭支持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往往较为薄弱,缺乏父母的爱和教育。
因此,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这些留守儿童家庭的支持和帮助。
可以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提供家庭经济援助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的父母更好地履行教育、监护和关爱责任,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四、建立留守儿童信息记录和帮扶机制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和需求,可以建立健全的信息记录和帮扶机制。
政府可以建立统一的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摸底排查,并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全面关爱他们的成长。
五、加强跨部门合作和社会资源整合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留守儿童帮扶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机制建设,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共同为留守儿童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在中国,留守儿童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帮扶和关爱。
希望政府、学校、社会组织和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未来,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留守儿童帮扶计划及措施四篇

留守儿童帮扶计划及措施四篇留守儿童帮扶计划及措施篇一一、指导思想根据上级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少先队和学校关工委等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通过对我校小学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3、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首先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并努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长:***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
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
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
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班级留守儿童帮扶方案(通用7篇)

班级留守儿童帮扶方案班级留守儿童帮扶方案(通用7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
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班级留守儿童帮扶方案(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班级留守儿童帮扶方案1为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文件精神,促进广大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现结合社区实际,并就进一步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深刻认识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的重大意义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关注民生的重要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要充分认识做好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尽心尽力抓好落实。
二、组织领导组长:夏蓉成员:领导小组的职责:统一安排部署关爱、救助工作,督促检查工作的执行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强化职责领导,使关爱救助工作落到实处。
三、工作目标和任务总体目标是:以心灵关爱、健康成长为核心,以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为重点,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牵头的工作责任制度,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立全面保障机制、改善学校生活学习条件、营造全社会关爱环境为基本途径,通过基本建成系统化、网络化的关爱体系,力争使所有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学有所教、困有所帮、爱有所依、托有所居、居有所安,实现全覆盖、全关爱。
四、工作要求1、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关爱救助留守儿童、流浪乞讨儿童、孤残贫困儿童等这一民心工程的重大意义,要通力合作,齐抓共管。
留守问题儿童帮扶措施

留守问题儿童帮扶措施?
答:针对留守问题儿童,可以采取以下帮扶措施: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对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建立详细的档案,包括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同时,建立联系卡,方便与留守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联系和沟通。
2.加强心理关爱。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学校和社会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同时,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3.提供学习辅导。
针对留守儿童学习上的问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
学校可以设立学习辅导中心,配备专业的教师,为留守儿童提供课后辅导和作业指导。
同时,可以开展学习小组、课外兴趣小组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帮助。
同时,可以开展家长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能力和水平。
5.提供生活照顾。
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留守儿童,可以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顾和帮助。
例如,提供营养餐、住宿等基本生活保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6.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文艺演出、运动会、社会实践等,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和进步。
总之,针对留守问题儿童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采取多种措施来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留守儿童帮扶计划六篇

留守儿童帮扶计划六篇为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教育水平,我们制定了农村留守儿童帮扶计划,以帮助他们快乐、健康、全面地成长。
二、情况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和教育资源等方面的种种问题,需要得到全面的帮助和关爱。
我们要充分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让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中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三、具体措施1、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全面了解他们的家庭、学业和心理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心理咨询师和专家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韧性。
3、提供研究资源和帮助,建立研究小组,组织研究辅导和课外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研究成绩和综合素质。
4、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增强他们的体质和身心健康。
5、加强家校联系,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6、加强志愿者服务,组织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掌握其相关情况。
2.定期召开监护人会,落实教育和管理责任。
3.开展互助活动,增进同龄人的了解,弥补亲情和关爱的不足。
4.设置“亲情电话”,安排孩子和家长定期交流、沟通。
5.开展规范教育,实行“五个一”活动,激励留守儿童做好学生。
6.每月召开留守儿童会,关心其研究和生活情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7.建立关爱帮扶制度,为贫困的留守儿童解决生活费。
8.加强班主任工作,建立谈心制,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9.建立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和帮助。
本计划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定期召开监护人会、开展互助活动、设置“亲情电话”、开展规范教育、召开留守儿童会、建立关爱帮扶制度、加强班主任工作、建立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这些措施旨在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促进其健康、全面成长。
留守儿童帮扶计划五篇

留守儿童帮扶计划五篇留守儿童帮扶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会议精神,以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为指导,按照省文明办《关于做好全省第三轮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力争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支持和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参加结对帮扶活动的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和省、市、县(区)四级文明单位原则上均应参加结对帮扶活动。
各县(市)区文明办,按照谁推荐谁管理的原则,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所有文明单位的结对帮扶工作。
市直机关和行业推荐的文明单位,由市文明办和市直工委负责组织实施。
三、结对帮扶主要内容1、组织教育培训。
发挥文明单位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政策法律、科技文化、道德规范、文明礼仪、健康卫生等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广大农民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2、组织“清洁家园行动”。
开展卫生知识教育,对照文明卫生村标准,建立保洁队伍,健全保洁制度,完善保洁设施,组织村民开展卫生大扫除,净化庭院、粉刷墙壁、打扫房屋,硬化村内道路,整修坑塘沟渠,清除残垣断壁等,使村容村貌整洁美观。
3、帮建乡村学校少年宫。
积极帮助有条件的学校建设乡村少年宫并完善功能,真正使其成为农村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阵地、文体活动平台、社会实践基地。
4、提供文体服务。
帮助帮扶村培训文艺骨干,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帮扶村送图书、送文艺演出、送文体器材。
5、进行关爱帮助。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体现人文关怀的志愿服务活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志愿服务活动。
6、推进乡风文明。
帮助帮扶村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健全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事理事会和禁赌禁毒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广泛开展破除婚丧陋习、反对封建迷信等移风易俗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儿童帮扶措施(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飞龙九义校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对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
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
1、每位帮扶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学生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2、每位帮扶教师要详细了解帮扶儿童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3、每位帮扶教师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儿童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
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儿童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帮扶教师要经常找帮扶儿童谈心交心,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及时把握帮扶儿童的思想动态,积极为他们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给予关爱,并做好谈心记录。
同时要做到定期家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有活动,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提倡建立帮扶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
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帮扶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优先照顾帮扶儿童:班队会上要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要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各类活动也要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在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6、帮扶教师对学习成绩欠佳的留守儿童,应在班上组织开展“一帮一”活动,让成绩好的同学帮扶他们搞好学习成绩,并在课余时间利用一定的时间为这部分留守儿童“开小灶”,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7、帮扶儿童在校学习期间,如发现其生病,帮扶教师要立即送其至医院就诊,严重的及时与监护人取得联系。
8、帮扶教师每月要通过电话方式,与“留守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情况,构建“务工地和学校”远程教育网络,尤其要多汇报儿童的进步,增强家长和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9、帮扶教师要认真做好帮扶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并进行跟踪服务,促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10、帮扶儿童如是住校的,帮扶教师要经常性地与其交流、沟通,掌握他们的思想、生活情况;如非寄宿的儿童,帮扶教师应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