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总结
最新基层中医药提升工程总结

最新基层中医药提升工程总结基层中医药提升工程总结范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工作阶段汇报通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项目实施以来,在各级领导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努力,按计划完成了相应工作,现总结如下:一、组织机构健全,加强领导和管理按照《江油市中医医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加强了中医药基层指导科、预防保健科、江油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的管理,并开通了中医药适宜技术视频平台,采取接受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中医基层指导科接受医院和市卫生局双重领导,完成了政府指令性任务。
二、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1. 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中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作用。
(1) 市新农合提不仅高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还在我院在地震灾后迁至重建后,给予了免收住院患者起付段的优惠政策;(2) 市新农合将针灸和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3) 医院中药制剂纳入新农合报销目录;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4)针灸及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2、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按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 仍保留了中药饮片的加价。
3. 加强中药使用管理,培训推广《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中成药。
三、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1、我院建有1 个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
2、派出多批次师资参加四川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临床培训。
3、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建成,每周二下午进行授课。
4、针对基层中西医人员推广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告的适宜技术目录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篇一: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情况汇报江油市中医医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工作阶段汇报通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项目实施以来,在各级领导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努力,按计划完成了相应工作,现总结如下:一、组织机构健全,加强领导和管理按照《江油市中医医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加强了中医药基层指导科、预防保健科、江油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的管理,并开通了中医药适宜技术视频平台,采取接受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中医基层指导科接受医院和市卫生局双重领导,完成了政府指令性任务。
二、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1.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中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作用。
(1)市新农合提不仅高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还在我院在地震灾后迁至重建后,给予了免收住院患者起付段的优惠政策;(2)市新农合将针灸和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3)医院中药制剂纳入新农合报销目录;(4)针灸及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2、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按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仍保留了中药饮片的加价。
3.加强中药使用管理,培训推广《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中成药。
三、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1、我院建有1个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
2、派出多批次师资参加四川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临床培训。
3、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建成,每周二下午进行授课。
4、针对基层中西医人员推广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告的适宜技术目录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总结范文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总结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总结范文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为此要做好工作总结。
我们该怎么去写工作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切实加强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
结合我院实际,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以传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积极吸收现代医学成果,以优质服务和中医特色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开展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系列工作。
现将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中医药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服务已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医药“简、便、廉、优”的特色优势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已是当前基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院为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卫计局有关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成立了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及考核标准、制度。
召开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动员工作会。
二、加强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我院进行了医院业务用房改扩建和配置中医医疗设备工作,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更好的满足了广大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医院于年初改建门诊楼用房200平米,集中设置了中医综合治疗区,门诊设置了中医诊断室、中医康复科、中医特色技术治疗室、针刀埋线室等。
重新规范中医科室名称,制作更换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标识标牌及宣传栏。
2.加强特色专科建设。
我院中医康复科注重中医特色,对该科病症坚持以针灸、推拿治疗为主,同时根据临床经验,针灸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标本兼顾,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病、肩周炎等病症,临床效果确切,受到广大患者好评。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汇报20XX.3.2[修改版]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汇报20XX.3.2[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9434b82e3f5727a4e96293.png)
第一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汇报2016.3.2****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总结根据《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进一步实施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苏中医医政…2015‟14号)、《关于做好全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督查评估工作的通知》(淮卫办发…2015‟82号)要求,我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落实,现将自我评估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区共有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村卫生室。
淮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钵池山、市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单位。
二、工作成效(一)建立了坚强的领导组织和高效的运行机制。
1.建立组织。
在区级层面成立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副区长任组长,卫计委主任任副组长,发改、财政、人社、食药部门分管领导为组员,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
2.建立机制。
一是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出台《清河区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实施方案》(河卫发…2014‟45号),明确鼓励以中医为核心的特色专科诊所建设。
目前,已审批中医诊所1家(华南中医诊所),进一步满足了我区居民对中医药需求;二是加强中药的监督管理。
出台了《清河区卫生局关于进一1 步规范医用耗材、中药饮片、疫苗等采购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家报送供应饮片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授权经销人员委托书等证明材料备案;三是严格按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要求,鼓励中药饮片的使用。
(二)中心、站、村卫生室广泛提供中医药服务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情况。
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置了中医科,都有中医医师坐诊。
广泛采用了20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2.社区卫生服务站情况。
近年来,我区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要求社区卫生服务站必须配备一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大部分的站完成了此项工作。
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配备了常见病治疗的中成药。
3.村卫生室情况。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汇报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是某县中医院的负责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负责人,以下是我对该项目的工作汇报。
一、项目背景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我国许多偏远乡镇,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跟不上城市化进程,导致了许多病人无法得到及时的有效的治疗。
针对这种状况,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旨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使中医药服务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二、项目目标我们的项目目标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疾病预防和康复功能,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项目实施情况1.宣传教育项目实施的第一步是宣传教育,我们在针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所在的区域内,广泛宣传了这个项目的目标和重要性。
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包括发放宣传材料,组织宣讲会,参加群众活动等等,让群众了解到该项目的重要性,增强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信任。
2.专业培训为确保该项目实施质量,我们还组织了专业培训。
对于基层中医药机构的中医药师和西医师员工,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中医药知识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中医药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其他方面的培训,比如管理和卫生知识,让员工能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3.改善条件另外,我们还进行了基础设施的改善,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基础条件。
比如,我们加大了对基层中医药机构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加了中医药诊室的数量和面积,采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改善了中药配方室的设计和人员配置等等。
这些措施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让更多的群众能够获得有效的医疗服务。
四、项目效果经过长时间的推进,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
1.中医药服务群众意识增强。
我们的宣传工作持续不断,通过各种宣传渠道让群众了解中医药的重要性和优势。
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认知度明显提高。
2.中医药服务质量提高。
通过培训,员工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技术水平有所提升,临床诊治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汇报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汇报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我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
本次汇报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人才是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我们注重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通过定期举办内外部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提高医生、护士和药师的业务水平。
同时,我们积极拓宽队伍,引进优秀的中医药专家与专业人才,增强医院整体服务能力。
二、优化中医药服务流程为了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我们对中医药服务流程进行了优化。
首先,引入了信息化服务系统,实现了患者挂号、问诊、开方等环节的电子化管理。
此外,我们加强与相关科室的协同配合,通过多学科的综合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中医药服务。
三、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中医药的传统理念和疗效在当今社会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青睐。
为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公益讲座、书画展览和义诊活动,向社会大众普及中医药理念和健康知识。
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四、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科研是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院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级的科研项目,对中医药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作用进行研究和实践。
我们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中医药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创新思路。
五、加强与国际交流合作作为中医药的传承者和发展者,我们致力于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与多个国际知名中医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学术交流、经验分享等方式,学习借鉴国外的中医药服务模式和管理经验。
同时,我们也积极参与国际性的中医药交流会议和学术研讨,推广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六、展望未来发展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我们将加大科研力度,探索中医药在综合治疗方面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医疗服务。
此外,我们还将继续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与吸收国际先进的中医药服务理念,持续提升我院中医药服务的国际影响力。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汇报(共13篇)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汇报(共13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汇报(共13篇)第1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汇报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汇报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上级部门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和江苏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指导工作。
结合我院实际,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以传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积极吸收现代医学成果,以优质服务和中医特色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发挥我院在盐都区中医药服务网络的龙头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开展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系列工作。
现将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中医药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服务已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医药“简.便.廉.优”的特色优势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已是当前基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院为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区卫生局有关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成立了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及考核标准.制度。
二.加强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我院进行了医院业务用房改扩建和配置中医医疗设备工作,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更好的满足了广大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医院接建病房楼2597平方米,基中标准化消毒供应室.血液透析室,已投入使用;三.四楼手术室.产房,正在装修。
门诊楼的辅助用房,接建220平方米,部分用于开展磁共振项目,该项目已经省卫生厅审核许可;部分用于数字化接种门诊。
变压器由原来的160KW,增容到400KW。
在病区设置了中医综合治疗区,门诊设置了综合治疗室。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通用3篇)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通用3篇)篇一: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2021年,我院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们不仅加强了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理论和技能培训,还完善了中医药服务流程和管理机制,提高了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本次工作的总结:一、加强中医药理论和技能培训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中医药理论和技能培训班,邀请了资深的中医药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
通过这些培训,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对中药的选择和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二、完善中医药服务流程和管理机制在中医药服务流程方面,我们针对不同的病种和病情,制定了相应的诊疗方案,规范了中医药服务的执行过程。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建立了健全的考核机制,确保中医药服务的规范运行。
三、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加强了对中医药疗效的监测和评估,通过患者的随访和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中医药治疗效果的评价。
同时,我们加强了与西医药的合作,提供多学科综合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本次工作中,我们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完善中医药服务流程和管理机制,提高了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理论知识较薄弱,中医药服务的推广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因此,我们将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完善服务流程和管理机制,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中医药服务。
篇二: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我院今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以下是对本次工作的总结和反思:在中医药理论和技能培训方面,我们邀请了多位资深的中医药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
通过系统的培训,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理论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对中医药的独到见解和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2017年工作总结
南城县中医院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努力,按计划完成了相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组织机构健全,加强领导和管理
按照《江西省中医医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加强了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开通了中医药适宜技术视频平台,采取接受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
二、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
1.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中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作用。
(1)市基本医疗保险将针灸和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2)针灸及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2、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按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仍保留了中药饮片的加价。
3.加强中药使用管理,培训推广《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中成药。
三、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1、派出多批次师资参加江西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临床培训。
2、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建成,每周二下午进行授课。
3、针对基层中西医人员推广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告的适宜技术目录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根据抚州市卫计委办公室关于开展《抚州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临床技能操作培训工作》的通知(抚卫办[2010]101号)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并对我市所有乡镇卫生院40多名学员,分两批次进行了培训。
四、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1、根据《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教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体现中医药内容。
2、根据《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要求,我院对儿童、孕产妇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
五、加强重点项目建设与管理
1、我院于2013年成功申报康复理疗科为江西省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2015年、2017年成功申报肛肠科、糖尿病科为江西省基层特色专科。
2、通过“江西省市县级中医医院民族医院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增加了中医诊疗设备投入,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相关要求,为发挥中医药特色,突出中医药疗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3、新中医院建设项目:新中医院1期新门诊大楼、医技楼主体工程已于2018年12月顺利竣工,现正在组织验收,2期住院大楼及后勤保障楼被列为县政府重点建设3P项目,2018年10月份
已经招标,计划2018年1月开工建设。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1、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走过场思想,对引进、推广卫生适宜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或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2、利用各种适宜的宣传方式与工具,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
3、部分基层医生对中医药适宜技术掌握还不熟练,应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结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专家与上级医院加强技术指导。
4、提高基层医生的使用意识,调动学习应用积极性,要加强对各乡镇卫生院的考核与指导,并与各开展适宜技术的乡镇医院紧密联系,做好相互间的协调工作和指导工作,发现问题共同协商解决。
5、将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和后续管理工作,并协助上级主管部门总结和摸索出一套效果明显、能结合基层实际情况的推广方式,建立卫生科技成果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群众。
七、建议
江西文化昌盛,人文荟萃,自古就是中医药发展的昌盛之地,发源于南城的“建昌帮”中药业是我国南方古药帮和中药炮制的中药流派之一,但近十余年来,南城医学水平发展不快,中医药事业发展更是滞后于兄弟市县。
我们唯有更加努力,奋起直追,期盼抚州中医药事业的振兴。
请省卫计委、省中管局领导多支持、帮助,组织上级中医医院和中医药专家对南城中医事业进行对口帮扶和指导。
2017年12月26日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