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半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说明(2)

合集下载

2014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2014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2014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本文将分析2014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2014年,中国经济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虽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依然保持较高水平。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4%,与前一年相比下降了0.3个百分点。

尽管增速有所下降,但仍然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这表明中国经济仍然具有较强的韧性和潜力。

2014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国内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了对传统产业的调整和改革。

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如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其次,中国积极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中国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大力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各国的合作。

这些措施有助于促进对外贸易,吸引外资,推动中国经济的更高水平发展。

另外,2014年中国面临一些挑战,如房地产泡沫风险、环境污染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

房地产市场的过热现象引发了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担忧,政府采取了调控措施来遏制房地产泡沫的风险。

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政府倡导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此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使得一些产业面临转移和转型的压力。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仍然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中国政府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淘汰过剩产能、降低企业成本等措施,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中国将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此外,中国还将积极应对环境挑战,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发展。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国经济将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然而,中国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不确定性增加,贸易摩擦加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

揭阳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揭阳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揭阳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揭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揭阳调查队2015年4月日2014年是全面深入改革开放的开局之年,是我市“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

面对国内外较大经济下行压力,全市各级以“三大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产业“引进”、“登高”工程,抢抓机遇、稳中求进,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力争当粤东西北加快发展排头兵,新常态下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稳步提升。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80.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37亿元,增长4.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第二产业增加值1132.83亿元,增长12.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2.7%;第三产业增加值485.24亿元,增长9.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3.9%。

三次产业结构为9.1∶63.6∶27.3。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2.6%,住宿和餐饮业增长8.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7.7%,金融业增长15.2%,房地产业增长4.3%,其他服务业增长5.1%。

民营经济增加值1409.21亿元,增长12.8%。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9600元,增长10.0%。

2014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5 %,居住类价格上涨2.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1%,衣着类价格上涨0.7%,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6%,服务项目类价格上涨3.5%。

表1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需密切关注的问题:经济运行仍存在较大下行压力,经济结构不够优化,经济发展质量依然不高,工业生产增长面临挑战,重大投资项目进展缓慢,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节能降耗压力不断加大等等。

二、农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6.86千公顷,基本与去年持平。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2015-02-26 10:32:39 来源: 国家统计局作者: 【大中小】浏览:6次评论: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 ;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 ;自然增长率为5.21 。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53亿人。

表1 201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就业继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

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7]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

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

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
• 随着泰国英拉政权的倒台,克拉运河再次搁浅
上海自贸区获准的国际背景
• • 第一,中国将面临“二次入世” 2013年6月召开的伦敦八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美欧正式宣布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 投资伙伴协议”(TTIP)的谈判,谈判将在两年内完成。这是规模最大的自贸区(FTA) , 要将美欧这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税降至零,覆盖世界贸易量的1/3、全球GDP的一半, 如果在预期内顺利谈成,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世界贸易规则、标准和格局。 这一政策行为是奥巴马政府继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之后又一重大的对外经济战 略,TTIP和TPP的联手,将共同抑制新兴国家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进攻性地位,有可能 再次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驱赶到国际贸易体系的边缘。 这两个自贸区的共同特点是——不包括中国。如果上述谈判按计划完成,中国将面临 着严峻的“二次入世”的危险。 第二,中国经济换挡减速过弯,不能长期依赖外贸。 上海自贸区由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及浦东机场综合保 税区组成,共占地28 平方公里。 二、上海自贸区发展方向 (1)、监管理念,包括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转变,从货物管理转变为企业管理,促进 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2)贸易的开放度,要有与国际接轨的多元贸易模式,扩大服务业开放,尤其是金融 服务业; (3)政策的开放度,在贸易结算、税收优惠以及外汇政策等方面要更具优势。
上海自贸区的价值(一)
新加波发达的根本原因
• 世界第一大港新加坡的年吞吐量超过一千万标准集装箱。新加坡之所 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是因为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朝鲜、台湾 、香港和澳门甚至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从非洲和欧洲来的货物都要经过 马六甲海峡。由于一方面大船的运费大大低于小船的运费,另一方面 大船因为太大,船上货物的目的地往往不单一,而且许多港口不能停 靠大船(比如上海)。因此货主往往选择在新加坡转船。所以,即使 中国大陆的期货交易虽然在上海,但是货物的交割地点仍然在新加坡 。几乎上海期交所挂牌的所有大宗货物的交货地都是新加坡。新加坡 仅仅每年的期货交割的金额就超过2万亿美元。 • 物流的中心一定是资金流的中心,资金流的中心一定是金融的中心; 金融中心一定会派生出商业中心、生活中心、服务中心。为了处理自 己的货物,世界各国的银行都需要在新加坡设立分行。一个人口不足 500万的国度,外资银行就有几千家,银行需要员工就是几十万,为 金融服务的行业则需要更多的人。这就是新加坡发达的根本原因。

2014年北京统计公报

2014年北京统计公报

北京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2015-02-122014年,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着力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加快培育“高精尖”经济结构,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5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8万人。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1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1%。

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185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6.4%。

常住人口出生率9.75‰,死亡率4.92‰,自然增长率4.83‰。

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11人,比上年末增加22人。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333.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1万人。

表1 2014年末常住人口及构成二、综合经济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30.8亿元,比上年增长7.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亿元,下降0.1%;第二产业增加值4545.5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16626.3亿元,增长7.5%。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999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6278美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8:21.7:77.5调整为0.7:21.4:77.9。

图1 2010-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表2 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标绝对数(亿元)比上年增长(%)比重(%)地区生产总值21330.87.3100.0按产业分第一产业159.0-0.10.7第二产业4545.5 6.921.4第三产业16626.37.577.9按行业分农、林、牧、渔业161.3持平0.8工业3746.8 6.017.6建筑业907.410.6 4.3批发和零售业2447.7 5.511.5全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794.3亿元,比上年增长8.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014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数据分析 中国经济形势gdp总量预示2015经济新常态

2014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数据分析 中国经济形势gdp总量预示2015经济新常态

2014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数据分析中国经济形势gdp总量预示2015经济新常态来源:十大品牌网发布:SD772[2015-01-20 10:44:43]进入栏目5【摘要】2014中国GDP总量达到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首次对外公布了2014年GDP中国经济数据,gdp增速滑落至1990年以来的新低,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2014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在新常态下实现了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专题:gdp中国经济经济数据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全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

其中,夏粮产量13660万吨,增长3.6%;早稻产量3401万吨,下降0.4%;秋粮产量43649万吨,增长0.1%。

谷物产量55727万吨,比上年增长0.8%。

全年棉花产量616万吨,比上年下降2.2%。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671万吨,增长3.2%。

全年禽蛋产量2894万吨,比上年增长0.6%;牛奶产量3725万吨,增长5.5%。

二、工业生产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

2014年上半年山西房地产开发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14年上半年山西房地产开发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14年上半年山西房地产开发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摘要:2014年上半年,在全国房地产市场“降”声一片的大背景下,山西省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喜忧参半,商品房销售面积虽低位回升,但资金充裕度下降、房屋新开工面积负增长、土地储备减少,全省房地产开发市场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长明显放缓。

认真分析原因,项目规模大幅回落,开发企业筹措资金难度加大、库存增加,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山西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应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千方百计地消化库存,促进山西省房地产开发市场健康发展。

2014年以来,受国内经济运行整体趋缓、房地产宏观调控措施未出现松动迹象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紧张,拿地减少,开工放缓,库存增加。

在此背景下,2014年上半年山西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低速增长,房屋施工面积持续回落,商品房销售量增价减,土地交易量同比下降。

一、上半年房地产开发市场运行情况(一)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走低,非住宅类投资占比提高2014年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40.6亿元,同比增长6.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2.9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7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投资完成325.4亿元,同比增长3.0%,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8.4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6.3%下降到73.9%;办公楼投资完成17.0亿元,同比增长44.1%,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14.7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8%提高到3.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完成59.0亿元,同比增长13.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2.6%提高到13.4%;其它类房屋投资完成39.2亿元,同比增长14.8%,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33.1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8.2%提高到8.9%。

山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情况(%)(二)房屋施工面积持续回落,竣工面积快速增长2014年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开发项目房屋施工面积1223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9.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931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0.9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1117.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87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2.3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66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7%,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29.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1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0%,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19.9个百分点。

关于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汇报(

关于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汇报(

关于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汇报根据会议要求,现将我县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汇报如下:一是整体运行平稳。

年初以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较为平稳,始终保持在7%以上。

1-6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6亿元,增长7.5%,占年计划的44.2%。

其中:一产增加值7.7亿元,增长2.1%;二产增加值17.1亿元,增长7%;三产(服务业)增加值33.7亿元,增长9.2%。

二是投资步伐加快。

1-6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6亿元,增长19.7%(市定目标14%),占年计划的24.2%。

其中,能源类项目完成投资21.2亿元,占到69.4%,仍是我县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支撑因素。

能源类项目的开工及投资进程,将直接影响到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是工业持续向好。

3月份以来,我县工业产值增速保持两位数运行。

到6月末,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4.1亿元,增速11.1%,占年计划的37.3%;工业增加值完成11.4亿元,增速7.6%,占年计划的37.8%。

其中:风电装备、农产品加工两大重点产业分别完成产值6.5亿元和9.4亿元,占到25%和37%。

四是财政增收困难。

1-6月,全县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27亿元,下降25.3%,占年计划的35%;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74亿元,下降29.9%,占年计划的32.7%。

主要是由于检— 1 —法两院上划和教育、卫生取消部分收费,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同比减少2717万元,下降62.6%;加之罚没收入同比减少2622万元,下降72.5%,仅这两项减收就造成地方级收入下降21.5个百分点。

五是商贸经济活跃。

1-6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8亿元,增长14.3%,占年计划的46%;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481万美元,增长85%,占年计划的94.1%。

外贸大幅增长主要是靠4月份以来进口拉动,仅XX公司截至6月末芝麻就进口2135万美元,占全县进出口总额的6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全年经营指标预计完成情况说明
一、总收入
201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总额149.6万元,同比去年139.4万元增加10.2万元、增长7.3%;比计划166.3万元减少16.7万元,减少了10%;其中:
一是主营收入(也是考核指标)上半年实现收入146.4万元,同比去年122.4万元增加24万元、增长19.6%;比计划134万元增加16.7万元,增加了12.5%;
二是其他收入为管委会拨付综合服务费项目,本项收入半年度内无收入,比计划减少31.5万元,减少了100%。

三是投资收益上半年实现收入3.2万元,同比去年0万元增加3.2万元;比计划0.8万元增加2.4万元,增长了300%;
预计下半年完成收入256.5万元,全年预计实现收入406.1万元。

比计划332.5万元增加73.6万元,增长22.14%;同比去年324.1万元增加82万元、增长25.3%。

原因如下:
1、预计全年收入减少合计金额78万元
由于总公司与万方餐饮解约,使我公司为万方餐饮提供配套宿舍合同终止,减少租金和管理费共计30.7万元; 管委会拨入服务费全年减少收入47.3万元。

合计78万元.
2、收入增加合计金额154.8万元
因新增经营面积(原万方经营区、管委会办公区),增加租金6-12月共计128万元;增加配套宿舍区域4-12月租金22.5万元;利用有
限的资金在金融理财方面挖潜创收增加收益4万元。

3、增减因素共同影响收入增加154.8-78=76.8万元。

二、总成本
2014年上半年实现成本支出181.3万元,同比去年164.6万元增加16.7万元,增长10.1%,比计划188.9万元减少7.6万元,下降了4%;预计下半年发生成本支出256.9万元,预计全年发生成本支出438.3万元。

比计划377.8万元增加60.5万元。

同比去年370万元增加68.3万元,增长了18.5%。

增减原因具体为:
1、人工成本比计划增加46万元。

具体为:
(1)自今年3月起,总经理工薪支出由原来的集团公司发放转为我公司发放,由此增加工资费用16.3万元和五险一金费用7.4万元,此项预计至年底共计23.7万元(未包括奖金、节补、油补、防暑降温费、供暖费、物业费等)。

(2)由于新承租快捷酒店大面积改造装修,为确保安全,每天安排职工巡视检查及常规值班,此项增加值班费用3万元
(3)节补及职工奖励性支出等预计增加19.3万元。

(人工成本比去年增加52.59万元,除上述因素外,今年最低工资和社平工资标准的提高,也是增加企业负担的原因,待岗职工工资总额增加3万元,五险一金全员增加3.6万元。


2、其他管理费用比计划增加8.6万元
其中增加因素有:
(1)工资总额提高,使工会经费增加1万元;
(2)组织在岗职工体检,预计2万元;
(3)提高员工餐质量,增加餐费标准,预计至年底增加费用2万元。

(3)职工供暖方式的改变,使供暖费提高,预计增加2.8万元。

(4)由于公司没有公车,总公司办公地址较远,往来交通费用及外出办理银行存款等相应增加1.5万元;
(5) 办理联通宽带0.2万元;
(5)为员工置办工服预计费用1.3万元;
(6) 加强安全宣传,组织消防演习,预计增加1.5万元
减少因素有:
(1)教育经费减少2.2万元;
(2)招待费和其他项目减少1.5万元;
(同比去年增加9.4万元,主要在工会经费、福利费、供暖费、劳动保护及消防安全方面增加的费用。


3、税金比计划增加5.3万元,同比去年增加5.8万元。

(1)由于本年收入增加,造成同比税金增加3.7万元,印花税1.3万元。

(2)因两名残疾职工退休,今年企业需要交纳残保金0.3万元。

4、财务费用增加0.6万元。

包括小额账户管理费及网银支付手续费.
以上四项合计共影响2014年预计总成本比计划增加46+8.6+5.3+0.6=60.5万元
三、利润:
2014年上半年实现账面利润-31.8万元,剔除房屋折旧及土地出让金摊销23.9万元,实现目标利润-7.8万元.主要亏算原因为,三月份新增人工成本支出(总经理),但新增收入基本是在下半年体现;预计下半年实现账面利润-0.4万元,预计全年累计账面利润-32.2万元, 剔除房屋折旧及土地出让金摊销47.9万元,实现目标利润15.7万元.。

比计划2.6万元增加万元13.1万元。

同比去年2.02万元增加13.1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