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接触法收缩试验资料
混凝土收缩试验原始记录

537.192 537.136 537.134 537.062 537.059 537.045 537.042
0.000211 0.012020 0.012442 0.027626 0.028258 0.031211 0.031843
5.085 5.122 5.124 5.167 5.288 5.301 5.311
温度℃
湿度%
A 变形读数 (mm) 试件长度 (mm) 收缩值(%) 变形读数 (mm)
B
试件长度 (mm) 收缩值(%) 变形读数 (mm)
C
试件长度(mm) 收缩值(%)
22 23 22 22 22 21 20
63 65 60 62 61 60 61
2.808 2.864 2.866 2.938 2.941 2.955 2.958
534.915 534.878 534.876 534.833 534.712 534.699 534.689
0.000212 0.008052 0.008476 0.017588 0.043228 0.045983 0.048102
2.628 2.642 2.644 2.679 2.735 2.794 2.799
收缩平均值(%)
4月12日
0.000141 0.007675 0.008097 0.018655 0.031347 0.037396 0.038664
试验:
A B C
4月9日 接触法 GB/T50082-2009 97 537.193 534.916 537.372
间隔 天 1 3 7 14 28 45 60 90 120 150 180 360
结论
记录 日期 4月13日 4月15日 4பைடு நூலகம்19日 4月26日 5月10日 5月27日 6月11日 7月11日 8月10日 9月9日 10月9日 4月7日
水泥混凝土收缩试验检测记录表(非接触法)

页,共
页
水泥混凝土收缩试验检测记录表(非接触法)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记录编号: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成型日期 试验日期
混凝土初凝时间(h) 试件编号 试件测量标距(mm) 左侧位移传感器初始读数(mm) 右侧位移传感器初始读数(mm) 试件编号 测试期(h) 左侧位移传感器该测试 右侧位移传感器该测试 期下读数(mm) 期下读数(mm) 混凝土收缩率 (×10-6) 平均值收缩 率(×10-6)
3天龄期测试得到的混凝土收缩率(×10-6)
备
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年
月
日
பைடு நூலகம்
混凝土收缩专题

不同环境温度对混凝土28天自由收缩的影响
图5.15 不同温度环境下各组试件收缩对比
综合上述分析与图5.15,可以发现环境温度越高,混凝土收缩越大。各组混凝土试件 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造成其内部的水化反应快慢不同。当温度较高时,混凝土内部前3 天的各种化学反应速度较快,则使自收缩发展更快,同时,混凝土与周围环境的水分交换 速率在高温的作用下得到提升,进而令干燥收缩值增大,因此,混凝土早期收缩速率较大。 随着龄期的发展,混凝土内部的各种化学反应结束或逐步减弱,其水化相减少,即孔隙水 大部分散失,故混凝土从第7到第28天的收缩速率相对于前7天减小许多,可以预测后期收 缩更为缓慢。当温度较低时,混凝土化学反应及与外界的湿交换率较慢,则导致其早期混 凝土收缩也较缓慢。
同时,基于已有的试验资料及工程现象显示,混凝土收缩的主要驱动力在于混凝土内部湿度的变化。研究 混凝土内部湿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规律是探讨混凝土收缩的基础,因此本文在测量试件收缩的同时亦测量了其内 部湿度。
试验重点研究不同的风速和温度对混凝土早期收缩的影响,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 在试验的过程中严格控制环境条件,排除环境因素的干扰。同时,从施工学科的角度出发,不将 收缩变形进行严格划分,只考虑宏观收缩。
的施工工艺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作了很大的调整;粗骨料(石子)减少粒径也大幅度减小 ;细骨料(砂)、粉剂(水泥、矿粉等)含量大大增加;大量使用掺合料、外加剂等。组成成分 的变化,造成了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变化,收缩量大幅度增加。
胶凝收缩(自收缩) 水泥浆胶体只有结晶固化而形成水泥石,并将粗、细骨料粘结而形成受力骨架以后,才能承
干燥收缩 水泥水化所需的真正耗水量并不多。在配合比设计时所确定的用水量,除水化作用
需要而消耗掉的部分以外,其余的多是为了满足搅拌、运输、泵送、振捣时拌合物和易 性(工作度)的要求。这部分未被水化消耗掉的水,在浇筑振捣完成以后,有些通过毛 细作用泌水蒸发;另一部分则被吸附作用束缚在混凝土内供长期水化之用;其余部分在 长期干燥环境中逐渐逸出挥发。失水造成的空隙以及毛细孔内水的表面张力,均造成了 混凝土的体积收缩。干燥收缩多发生在结构的表面,这也是混凝土形成表面裂缝的原因 之一。
121140066 许克波 B3 人手拇收肌单收缩分析

人手拇收肌单收缩分析121140066 许克波 B3一、实验目的1、学会对人体无损伤拇收肌单收缩分析;2、学习肌电图的描记方法和分析方法;二、实验原理(一)电刺激引起骨骼肌收缩的过程1、动作电位的产生可兴奋细胞在受到刺激后,膜由静息时只对K+有通透性而对Na+没有通透性,变得对Na+的通透性一过性地增高和随之对K+的通透性持续性地升高,使得这两种离子相继在各自的电化学驱动力推动下,通过钠通道和钾通道(与产生静息电位的钾漏通道不同亚型的钾通道)跨膜流动(Na+内流和K+外流),从而导致膜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动作电位。
2、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兴奋细胞的任何一个部位的膜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都可沿着细胞膜向周围传播,使整个细胞的膜都经历一次与刺激部位同样的跨膜离子移动,表现为动作电位沿整个细胞膜的传导,这样的传导是通过在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进行的,当局部电流的出现是邻接未兴奋的膜去极化到阈电位时,也会使该段出现它自己的动作电位,这样的过程在膜表面连续进行下去,就表现为在整个细胞的传导。
有髓神经纤维在轴突外面包有一层相当厚的髓鞘,构成髓鞘主要成分的脂质是不导电或不允许带电离子通过的,因此只有在髓鞘中断的朗飞结处,轴突膜才能和细胞外液接触,是跨膜离子移动得以进行。
这样,当有髓纤维受到外来刺激时,动作电位只能在邻近刺激点的朗飞结处产生,而局部电流液只能发生在相邻的朗飞结之间,其外电路要通过髓鞘外面的组织液,这就使动作电位的传导表现为跨过每一段髓鞘而在相邻的朗飞结出现,即兴奋的跳跃式传导。
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主要取决于在活动区前面有正电荷扩抪使膜电容放电到阈值的速度。
而这种速度又取决于活动区前产生的电流量与纤维的电缆性质,特别是取决于膜电容(Cm)与内部纵向电阻(r),电流必须流过此电阻,使电i容放电。
由于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依赖于轴突核心的纵向电阻,粗纤维中的传导速度大于细线维中的传导速度。
3、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导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导是通过神经末梢递质的释放和递质在终板膜表面与受体结合产生终板电位实现的。
浙江省建设工程材料见证取样检测技术人员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建材填空①: 1.同种材料的孔隙率愈 小 ,材料的强度愈高;当材料的孔隙率一定时,闭口 孔隙愈多,材料的绝热性愈好。
2、根据《混凝土用水标准》,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 预应力混凝土 。
3、现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收缩试验可采用非接触法和___接触法__法,前者作为相对比较的混凝土早龄期收缩值应以___3d _龄期测试得到的混凝土收缩值为准,后者作为相互比较的混凝土收缩率值应为不密封试件于__180d __所测的的收缩率值。
可将不密封试件于 _360d 所测的的收缩率值作为该混凝凝土的终极收缩率值。
4、《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公称直径为14mm 的钢筋实际重量和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要求为±5。
5、《钻芯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规定,芯样试件应在 自然 状态下进行抗压试验,当需要潮湿状态下时,应将芯样试件在的清水中浸泡 40~48水中取出后 进行试验。
6、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对梁板类构件,应抽取构建数量的2%且不少于 5个构件。
7、土含水率试验中,土样盒中代表性试样应取 15~30 g ,有机质土、砂类土应取 50 g 。
8、《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规定,检测的砌筑砂浆应符合 自然风干状态。
9、相 10I 类砂:颗粒级配区应满足 2 区,天然砂含泥量应满足 ≤1.0 ,机制砂MB 值应 ≤1.4 。
11、根据《建设用卵石、碎石》,某碎石的密度为2790 kg/m 3,表观密度为2720 kg/m 3,堆积密度为1450 kg/m 3,则该碎石的空隙率为__47%_。
第一册P249 12、根据《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现行规范,粉煤灰含水量试验测定~烘干箱可控制温度不低于__110℃__,天平量程不小于_50_g_。
13、根据《混凝土外加剂》,检测掺高性能减水剂的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为360 kg/m 3,坍落度控制在210±10(mm),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每层用捣棒插捣15次。
t0574-2020水泥混凝土收缩试模(接触法)

t0574-2020水泥混凝土收缩试模(接触法)水泥混凝土收缩试模(接触法)是评价混凝土收缩性能的一种常用试验方法。
它是根据混凝土在不同条件下收缩的幅度和速率来评定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混凝土收缩是指混凝土从浇筑到最终结硬的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产生的内部应力的释放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的体积发生变化的现象。
混凝土收缩试模(接触法)可以有效评价混凝土收缩性能,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混凝土收缩的原因。
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原因包括水泥水化产生的内部应力、水分蒸发、温度变化、冻融循环等因素。
混凝土内部的水泥水化产生的胶体胶胶外应力,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应力,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应力会导致混凝土产生体积缩水。
另外,混凝土在凝结固化过程中,水分会逐渐蒸发,导致混凝土内部形成空隙,进而产生收缩。
同时,温度变化和冻融循环也会对混凝土的收缩性能产生影响。
为了评价混凝土的收缩性能,通常会进行水泥混凝土收缩试模(接触法)的试验。
该试验方法主要通过测定混凝土试模在特定时间内的变形量来评估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接下来,我们具体介绍水泥混凝土收缩试模(接触法)的试验步骤:1.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试验所需的材料,包括水泥、砂、骨料、混凝土外加剂等。
这些材料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混凝土试模制备:按照设计要求,将混凝土材料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并在标准模具中进行成型。
成型后的混凝土试模需要在水箱内养护一定时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养护质量。
3.试验测量:试验过程中需要对试模进行测量,可以采用传感器等设备对试样的变形量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下相应的数据。
4.数据处理:试验完成后,需要对试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混凝土的收缩量、收缩速率等指标。
通过水泥混凝土收缩试模(接触法)的试验,可以评定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根据试验数据,可以分析混凝土的收缩规律,为混凝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线收缩率和体收缩率的测定

实验九线收缩率和体收缩率的测定一、目的意义1.掌握粘土或坯料干燥及烧成收缩率的测定方法。
2.为陶瓷制品生产过程中所用工模刀具的放尺率提供依据。
3.由粘土或坯料的干燥及烧成收缩率以及由收缩所引起的开裂变形等缺陷的出现,为确定配方、制定干燥制度和烧成制度提供合理的工艺参数依据。
4.了解粘土或坯料产生干燥和烧成收缩的原因与调节收缩的措施。
二、基本原理可塑状态的粘土或坯料在干燥过程中,随着温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增长,有一个水分不断扩散和蒸发,重量不断减轻,体积和孔隙不断变化的过程。
开始加热阶段时间很短,坯体体积基本不变,当升至湿球温度时,干燥速度增至最大时即转入等速干燥阶段,干燥速度固定不变,坯体表面温度也固定不变,坯体体积迅速收缩,是干燥过程最危险阶段。
粘土或坯料干燥过程中线性尺寸的变化与原始试样长度之比值称为干燥线收缩率;烧成过程中线性尺寸变化与干燥试样长度之比值称为烧成线收缩率。
坯体总的线性尺寸变化与原始试样长度之比值称为总线收缩率。
一般采用卡尺或工具显微镜进行度量和测定。
三、仪器设备卡尺(精确度0.02mm);四、实验步骤1.线收缩测定(l)试样制备,直接取用生产上的塑性泥料或测粘度的泥浆。
(2)把塑性泥料放在铺有湿绸布的玻璃板上,上面再盖一层湿绸布,用手进行碾滚。
碾滚时,注意换方向,使各方面受力均匀,最后轻轻滚平,用专用模具切成50×50×8mm试块5块,小心地置于垫有薄纸的玻璃板上,随即用划线工具在试块的对角线上安上互相垂直相交的长60mm的二根线条记号,并编号,记下长度L0。
(3)制备好的试样在室温下阴干1~2天,阴干过程中要翻动,不使试块紧贴玻璃板影响收缩。
待试块发白后放入烘箱,在105~110℃下烘干4小时(做好标记留待老师来烘干)。
冷却后用小刀刮去泥号边缘的突出部分(毛刺),用卡尺或工具显微镜量取记号长度L1(准确至0.02mm)。
(4)将测量过干燥收缩的试样装入电炉(或生产窑、试验窑)中焙烧(装烧时应选择平整的垫板并在垫板上撒上石英砂或Al2O3粉或刷上Al2O3浆),烧成后取出,再用卡尺或工具显微镜量取试块上记号间的长度(准确至0.02mm) L2。
收缩试验

8 收缩试验8 . 1 非接触法8.1.1本方法主要适用于测定早龄期混凝土的自由收缩变形,也可用于无约束状态下混凝土自收缩变形的测定。
8.1.2本方法应采用尺寸为100mmX100mmX515mm的棱柱体试件。
每组应为3个试件。
8.1.3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非接触法混凝土收缩变形测定仪(图应设计成整机一体化装置,并应具备自动采集和处理数据、能设定采样时间间隔等功能。
整个测试装置(含试件、传感器等)应固定于具有避振功能的固定式实验台面上。
图8.1.3非接触法混凝土收缩变形测定仪原理示意图(mm)I一试模;2一固定架;3一传感器探头;4一反射靶2应有可靠方式将反射靶固定于试模上,使反射靶在试件成型浇筑振动过程中不会移位偏斜,且在成型完成后应能保证反射靶与试模之间的摩擦力尽可能小。
试模应采用具有足够刚度的钢模,且本身的收缩变形应小。
试模的长度应能保证混凝土试件的测量标距不小于400mm。
3传感器的测试量程不应小于试件测量标距长度的0.5%或量程不应小于1mm,测试精度不应低于0. 002mm。
且应采用可靠方式将传感器测头固定,并应能使测头在测量整个过程中与试模相对位置保持固定不变。
试验过程中应能保证反射靶能够随着混凝土收缩而同步移动。
8.1.4非接触法收缩试验步骤应符合以下规定:1 试验应在温度为(20士2)°C、相对湿度为(60士5)%的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
非接触法收缩试验应带模进行测试。
2 试模准备后,应在试模内涂刷润滑油,然后应在试模内铺设两层塑料薄膜或者放置一片聚四氟乙烯(PTFE )片,且应在薄膜或者聚四氟乙烯片与试模接触的面上均匀涂抹一层润滑油。
应将反射靶固定在试模两端。
3 将混凝土拌合物浇筑人试模后,应振动成型并抹平,然后应立即带模移人恒温恒湿室。
成型试件的同时,应测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混凝土初凝试验和早龄期收缩试验的环境应相同。
当混凝土初凝时,应开始测读试件左右两侧的初始读数,此后应至少每隔lh 或按设定的时间间隔测定试件两侧的变形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法收缩试验3D动画补充材料
本动画配套《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09中“收缩试验—接触法”。
接触法适合除外力和温度变化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试件长度变化。
通常情况下收缩变形试验可用此方法。
标准中保留了原GBJ82-85的收缩试验方法,也参考了国内外标准中的混凝土收缩测试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在无约束和规定的温湿度调节下硬化混凝土试件的收缩变形性能
一试验主要器材列表
1.混凝土搅拌机(图示:双卧轴混凝土试验用搅拌机)
2.混凝土振动台
3.卧式收缩仪(或立式收缩仪、引伸仪)
4.收缩测头
5.标准杆
二试件和测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本方法应采用尺寸为100mm×100mm×515mm的棱柱体试件。
每组应为3个试件。
2.采用卧式混凝土收缩仪时,试件两端应预埋测头或留有埋设测头的凹槽。
3.采用立式混凝土收缩仪时,试件一端中心应预埋测头。
三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请观看试验动画。
四数据处理
混凝土收缩率按照下式计算,计算精确至1.0×10-6
b t
st L L
L−
=0
ε
每组应取3个试件收缩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混凝土试件的收缩率测定值作为相互比较的混凝土收缩率值应为不密封试件于180d所测得的收缩率值可将不密封试件于360d所测得的收缩率值作为该混凝土的终极收缩率值
相关资源
1)混凝土慢速冻融试验3D动画[下载]
2)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含动弹性模量试验)3D动画[下载] 3)混凝土单面冻融试验(盐冻法)3D动画[下载]
4)混凝土抗水渗透试验(渗水高度法)3D动画[下载]
5)混凝土抗水渗透试验(逐级加压法)3D动画[下载]
6)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RCM法3D动画[下载]
7)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电通量法) 3D动画[下载]
8)混凝土非接触收缩试验3D动画[下载]
9)混凝土接触法收缩试验3D动画[下载]
10)混凝土早期抗裂试验3D动画[下载]
11)混凝土受压徐变试验3D动画[下载]
12)混凝土碳化试验3D动画[下载]
13)混凝土中钢筋锈蚀试验3D动画[下载]
14)混凝土抗压疲劳变形试验3D动画[下载]
15)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3D动画[下载]
16)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试验3D动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