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11课包身工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必修1高一语文上册第11课《包身工》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必修1高一语文上册第11课《包身工》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必修1高一语文上册第11课《包身工》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一、语言运用(25分)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________也已经不存在了!②外头工人在________这种额外的负担,而包身工却在羡慕这种可以自主地拿出钱来贿赂工头的________!③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________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A.温情抱怨权力赢利B.温情抱怨权利营利C.热情报怨权力营利D.热情报怨权利赢利解析:选B。

温情:温柔的感情;温和的态度。

热情:热烈的感情;有热情。

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报怨: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

权利:公民和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营利:谋求利润。

赢利:企业单位的利润;获得利润。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头的亲戚,或者在“地方上”有一点势力的流氓,所以在这种法律的触手达不到的地方,他们差不多有生杀予夺....的权利。

B.打死不干事,在这种情形之下,包身工当然是“人人得而欺之......”了。

C.罚工钱就是减少他们的利润,停生意不仅不能赚钱,还要贴她二粥一饭,于是带工头不假思索....地就爱上了殴打这办法。

D.读完这篇文章,包身工遭受的各种非人的待遇,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解析:选D。

“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与语境不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1927年,夏衍在上海认识了一些在纱厂工作的朋友,了解了一些纱厂工人的情况;1929年,从做工人运动的同志那里知道了一些包身工的非人的生活情况。

B.在惨无人道的剥削制度下,“芦柴棒”这些“小人物”求生存的起码的合理要求都得不到保障,她们被旧制度压榨、吞噬的悲惨命运促人深思。

高中语文第11课包身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11课包身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11课包身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罚工钱就是减少他们的利润,停生意不仅不能赚钱,还要贴她二粥一饭,于是带工头不假思索....地就爱上了殴打这办法。

E.一个有殖民地经验的“温情主义者”,在一本著作的序文上说:“在这次斗争(‘五卅’)中,警察没有任何的威权,在民众的结合力前面,什么权力都风流云散....了!”解析:A项,“活灵活现”是形容描绘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此处是形容揭露带工老板们对包身工的欺骗与压榨的卑劣行径,应用“入木三分”;B项,“油然而生”是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C项,“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D项,“不假思索”指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E项,“风流云散”比喻原常相聚的人四下离散,用在句中不合适。

答案:AE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十一年前内外棉的顾正红事件,________是五年前的“一·二八”战争之后,东洋厂________这种特殊的廉价“机器”的需要突然地增加起来。

据说,这是一种极合经济原理和经营原则的方法。

有引号的机器,终究________血肉之躯。

________当超过了“外头工人”(普通的自由劳动者)忍耐的最大限度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很自然地想起一种久已遗忘了的人类所该有的力量。

A.所以尤其对于还是B.对于尤其还是所以C.还是尤其对于所以D.尤其对于还是所以解析:根据文段大意可知,第一空前后两句构成递进关系,所以用“尤其”。

第二空所填词语引出东洋厂需要的对象,“对于”合适。

第三空所填内容是谓语,用“还是”。

文段最后一句与前文内容构成因果关系,最后一空应用“所以”。

答案:D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四点半之后,没有线条和影子的晨光胆怯地显出来的时候,水门汀路上和弄堂里面,已被这些赤脚的乡下姑娘挤满了。

B.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里面也没有同时容纳三十个人吃粥的地方可坐。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第11课《包身工》 (新人教版必修1) Word版含解析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第11课《包身工》 (新人教版必修1)  Word版含解析

第11课包身工“绵里藏针”还是“海底捞针”?毕淑敏文集《心灵处方》(作家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中有一篇叫《钻影》的小说,其中写了这么一段话:鉴赏家是在成堆的真品中,慧眼剔识闯入者。

编辑是在成百上千以至上万的草稿当中,挑选出尚堪打造的毛坯。

这种沙里淘金绵里藏针的性质,日复一日,编辑越来越具有同情与兼容的好脾气……作者写这段话旨在赞扬编辑们的辛苦工作和牺牲精神,但是“绵里藏针”一词实在是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绵里藏针”的意思是丝棉里面藏着针。

形容柔中有刚。

也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

无论“绵里藏针”是作为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来用,写的都是人的性格。

与从众多稿件中挑选出可堪加工的稿件不搭界。

联系上下文不难发现,把小说中的“绵里藏针”改为“海底捞针”或“大海捞针”就妥当了。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陈两森作者简介夏衍(1900—1995),作家、剧作家。

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

1920年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参加日本左翼运动。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的《母亲》等名著。

1929年,与郑伯奇等创办上海艺术社,首先提出“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

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当选为执委。

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20世纪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了巨大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

改编创作《祝福》《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理论问题》等理论专著。

著述甚丰,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夏衍剧作集》等。

1994年10月,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相关知识夏衍谈《包身工》的创作(节选)经人介绍,我认识了一位在日本内外棉纱厂做工的青年团员杏弟。

和她谈了几次之后,觉得真要了解包身工的生活,单凭搜集材料是不行的,非得实地观察不可。

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测试题含解析

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测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11 包身工一提起工人,我们脑海里很快会想到头戴圆形工作帽,身穿劳动工作服的工人形象。

然而,谁会想到,在20世纪初的中国,却生活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工人阶层:他们住的是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的“鸽笼”,吃的是豆腐渣熬成的稀汤和烂茶叶,他们的年龄与我们相仿,甚至更小,但他们干的却是每天十二三个小时繁重的纱厂劳动。

他们没有阳光,没有欢笑甚至他们也不拥有他们自己——这就是“包身工”,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榨,失去人身自由的“包身工”。

美字体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

赏美文端午节振鹏“明天不准停工。

”这是端午节的前一天。

在下午将要放工的时候,C厂一间机声隆隆的屋子外面,庄严的写字间的对面墙上——叫工人抬头发抖的布告处,张贴了这样一张新的布告。

拿着血汗去兑换工银的工人,经过了长时间劳作之后,面色都呈现银灰如死的惨容,凝滞无光的双目更是冷涩不堪。

他们疲乏不支的躯体,被棉花灰裹着,远远看去就好像都穿了白花飞絮的花衣。

悲鸣的汽笛第三次拉响之后,这些流血冒汗的动物(从他们的生活状况上着想,根本就不能说是“人”)都陆续从花絮飞舞、浊气蒸发的车间(工人工作的地方)里面没精打采、很狼狈地走出。

出了车间,在他们眼帘前首先呈现的,就是厂主方才新贴的赫赫布告,在“不准停工”的字样之前,放工的伴侣们都不知不觉地呆立着,一些教育权在先天就被褫夺了的工人,张望了一会儿,不觉就一致发出了“又是什么”的疑问,少数略微认得几个字的看后,即垂头丧气地发出了微微的叹息,从幽怨不平的叹息声中,可以听出“明天——不准停——工”的断句。

一切看亲友、打牌、玩耍、休息的幻想和计划,都在这“明天——不准停——工”的断续声中化为轻烟——缥缈而不可触摸了。

这些血汗被榨取了的工人,现在心坎里都起了异样的感触。

他们失望而又沉默地经过管门的挨次严厉的搜索之后,各自回到自己的暗淡而又简陋,且不经风雨的贫民窟里去了。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一 第四单元 11 包身工 同步训练(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一 第四单元 11 包身工 同步训练(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 11 包身工同步训练(含解析)11包身工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蠕.动(rú)搅.动(jiǎo)惺.忪(xīng) 荤.腥(hūn)B.弄.堂(lòng) 褴褛.(lǔ) 游说.(shuì) 缜.密(zhěn)C.嘈.杂(záo) 蹒跚.(shān) 虐.待(nüè) 骷.髅(kū)D.契.据(qiè) 怜悯.(mǐn) 譬.如(pì) 瞌.睡(kē)思路解析:B项,“褛”应读“lǚ”;C项,“嘈”应读“cáo”;D项,“契”应读“qì”。

答案:A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她们根本就没有“做”“不做”的自由。

她们每天的工资就是老板的利润,所以在生病的时候,老板会很可靠地替厂家服务,用拳头、棍棒或者冷水来强制她们去做工作。

A.因为和即使也B.所以或者虽然还C.因为或者虽然还D.所以或者即使也思路解析:虚词的运用应结合句意和句间关系来确定。

本段文字中,第一句话是因果关系的复句,前因后果,因此,第一空填“所以”。

“做”“不做”是两种行为,只能表示选择关系,因此,第二空填“或者”。

第二句话后半部分是假设关系的复句,因此第三空填“即使”,由此确定答案为D项。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一句用了夸张手法,突出地表现了带工老板们到乡下用花言巧语哄骗包身工及其家长们的卑劣行径,把他们披着羊皮的豺狼本质揭示得活灵活现....。

B.最近又是下雨又是降温的,无家可归的游民衣衫褴褛,捉襟见肘....,他们冒着寒风瑟缩地行走在繁华的街道上。

答案:B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9题。

①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第11课 包身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解析版)

第11课 包身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解析版)

第四单元第11课包身工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词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吆.喝(yāo)游说.(shuì)佳肴.(yáo)浸.透(qìn)B.见.机(jiàn)皮辊.(ɡǔn)饲.养(sì)呻吟..(shēn yín)C.水门汀.(dīnɡ)木栅.(zhà)流氓.(mánɡ)骷髅..(kū lǒu)D.揩.油(kāi)虐.待(nüè)懒惰.(duò)生杀予.夺(y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A项,“浸”应读jìn;C项,“汀”应读tīnɡ,“髅”应读lóu;D项,“予”应读y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横七竖八蠕动儒子牛蜂涌而至B.生死由天嘈杂执拗不假思索C.血肉之驱见机反射生杀予夺D.步履蹒跚声吟欧打草煎人命【答案】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拿出血汗换的钱来孝敬工头,在她们当然是一种难堪的负担,但是在包身工,那是连这种送礼的________也没有的!②东洋婆望了一会儿,也许是她不喜欢这种不文明的殴打,也许是她要介绍一种更合理的________方法,走近身来,揪住小福子的耳朵……③还有一个,什么名字记不起了,她熬不住这种生活,用了许多________,在上午的十五分钟休息时间里面,偷偷地托一个在补习学校念书的外头工人写了一封给她父母的家信……④她们嘈杂起来,有的在公共自来水龙头边舀水,有的用断了齿的木梳梳掉________地粘在头发里的棉絮……A.权利惩罚工夫执拗B.权力惩罚功夫执着C.权利惩戒工夫执拗D.权力惩戒功夫执着【答案】C4.下列各组句子,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B.在充满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他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2021年高中语文 第11课 包身工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2021年高中语文 第11课 包身工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2021年高中语文第11课包身工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游说.(shuì)着.力(zhuó)饲.养(sì)包身契.(qì)B.咳.嗽(ké) 梳.头(shū) 浸.泡(qìn) 骷.髅(kū)C.怜悯.(mǐnɡ) 虐.待(nüè) 惩.戒(chénɡ) 皮辊.(ɡǔn)D.粥.菜(zhōu) 缜.密(zhěn) 拎.着(līn) 水门汀.(dīn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横七竖八蠕动儒子牛蜂涌而至B.生死由天嘈杂执拗不假思索C.血肉之驱见机反射生杀予夺D.步履蹒跚声吟欧打草煎人命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看着这种________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②当听到要写时传祥时,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________:“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③火箭渐渐变成一个小亮点,穿出大气层,在人们的________中消失。

④一本只有几十页的小书,居然附有占满两页纸的________表,这可真令人深思。

A.喂养黯然视觉勘误B.饲养黯然视野勘误C.饲养暗然视野刊误D.喂养暗然视觉刊误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作者写的也不过是一些“身边琐事”,不过由于作者生活的时代是不平凡的时代,因此,“身边琐事”也就有了更深广的内涵。

(黄裳《读巴金<随笔录>的随想》)B.首先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第二是安全返回技术;第三是要研究出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C.有人一生搜集各种孔子像达两千多种,分“皇家孔子”“布衣孔子”“海外孔子”等类,分别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人们心目中的孔子形象。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1课包身工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1课包身工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

第11课包身工一、言文字运用1.以下各中,没有字的一是()A.横七八蠕儒子牛蜂涌而至B.存亡由天嘈拗不假考虑C.血肉之机反射生予D.步履跚声吟欧打草煎人命2. 挨次填入以下各句横上的,适合的一是( )①取出血汗的来孝顺工,在她自然是一种堪的担,但是在包身工,那是种送礼的 ________也没有的!② 洋婆望了一会儿,也是她不喜种不文明的殴打,也是她要介一种更合理的________方法,走近身来,揪住小福子的耳⋯⋯③ 有一个,什么名字不起了,她熬不住种生活,用了多________,在上午的十五分歇息里面,地托一个在学校念的外工人写了一封她父亲母亲的家书⋯⋯④她嘈起来,有的在公共自来水舀水,有的用断了的木梳梳掉________ 地粘在里的棉絮⋯⋯A.利时间拗B.力功夫着C.利戒时间拗D.力戒功夫着3.下边是有关“ 告文学”的解,序已被打乱,你整好序,把序号填在横上,并归纳出“ 告文学”的三个特色。

①因它是“文学” ,又要求所反应的真人真事要有典型性,因此允行必定的加工。

②它是文通、速写、特写等的称。

③因它是“ 告” ,要求所反应的是真人真事。

④ 告文学是散文的一。

⑤ 告文学被称文学作的“ 兵”,能快速及地反应社会生活。

(1)序:(2)特色:、、。

4.将下边的长句变换成几个短句,能够适合增删词语,但不可以改变原意。

几个睡眼惺忪的蓬头光脚的“懒虫”扣着纽扣从楼上冲下来了。

改为:5.为下边的这则新闻拟标题(不超出25 字)中国新闻网11 月在中国苏州太湖之滨,李克强将与中东欧16 国领导人一同,举行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见,就进一步促使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发展深入互换建议,共同搭建起通往“ 1+16 合作”将来的无数新通道。

此次会见的主题是“新起点新领域新愿景”。

据官方介绍,新起点是指中方初次举办领导人会见,“1+16 合作”也正处在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期间;新领域是指此次会见旨在推出新措施,打造新亮点,开拓新领域;新愿景是指此次会见将重在顶层设计,规划将来五年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包身工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横七竖八蠕动儒子牛蜂涌而至B.生死由天嘈杂执拗不假思索C.血肉之驱见机反射生杀予夺D.步履蹒跚声吟欧打草煎人命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拿出血汗换的钱来孝敬工头,在她们当然是一种难堪的负担,但是在包身工,那是连这种送礼的________也没有的!②东洋婆望了一会儿,也许是她不喜欢这种不文明的殴打,也许是她要介绍一种更合理的________方法,走近身来,揪住小福子的耳朵……③还有一个,什么名字记不起了,她熬不住这种生活,用了许多________,在上午的十五分钟休息时间里面,偷偷地托一个在补习学校念书的外头工人写了一封给她父母的家信……④她们嘈杂起来,有的在公共自来水龙头边舀水,有的用断了齿的木梳梳掉________地粘在头发里的棉絮……A.权利惩罚工夫执拗B.权力惩罚功夫执着C.权利惩戒工夫执拗D.权力惩戒功夫执着3.下面是有关“报告文学”的解说,语序已被打乱,请你调整好语序,把序号填在横线上,并概括出“报告文学”的三个特点。

①因为它是“文学”,又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要有典型性,所以允许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

②它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等的总称。

③因为它是“报告”,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

④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类。

⑤报告文学被称为文学创作的“轻骑兵”,能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

(1)语序:(2)特点:、、。

4.将下面的长句变换成几个短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几个睡眼惺忪的蓬头赤脚的“懒虫”扣着纽扣从楼上冲下来了。

改为:5.为下面的这则新闻拟标题(不超过25字)中国新闻网11月在中国苏州太湖之滨,李克强将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一起,举行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就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发展深入交换意见,共同搭建起通往“1+16合作”未来的无数新通道。

此次会晤的主题是“新起点新领域新愿景”。

据官方介绍,新起点是指中方首次举办领导人会晤,“1+16合作”也正处在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新领域是指此次会晤旨在推出新举措,打造新亮点,开辟新领域;新愿景是指此次会晤将重在顶层设计,规划未来五年发展。

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

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

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

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

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

6.第一段的前半部分列了大量的数据,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全文看,这是一段插叙材料,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对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揭露。

B.从全文看,这里是倒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残酷剥削。

C.从全文看,这是一段插叙材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帝国主义利用包身工获得了巨额利润,点明这是帝国主义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的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

D.从全文看,这里是倒叙,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帝国主义利用包身工获得了巨额利润,点明这是帝国主义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的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

7.对第一段中加横线句子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使得这种揭露更生动,更触目惊心。

B.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使得这种揭露更生动,更触目惊心。

C.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D.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8.对第二段文字表达效果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段整句,通过反复、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B.这是一段散句,通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C.这是一段整散结合的话,通过反复、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D.这是一段整散结合的话,通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三、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2题。

警惕“包身工”问题重现城市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村富余劳动力盲目外出打工;部分个体私营业主不依法雇用劳动者,有的国有劳务输出部门也参与用工非法操作。

劳动者生存状况变得异常复杂。

为此,有关人士呼吁——警惕“包身工”问题重现。

日前,武汉市劳动部门在劳动监察过程中发现,一家私营企业长期使用不满14岁的儿童在企业做工,这些孩子每天早晨六点上班,晚上八九点钟才下班,有时工作时间更长,还没有工休日。

8月27日,上海市劳动监察部门也在一家日资企业——上海景条公司发现了相同情况,一次查出该公司使用童工逾10名,14岁的孙贵月从7月26日至8月5日的10天中,加班加点工作达87.5小时!除此之外,劳动监察部门还查出该公司违法用工的其他情况:经由政府批准使用的劳动力仅有35人,而公司非法招用300多人;员工工资低于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且员工工资每月只发一半。

面对这些非法用工企业,武汉、上海市的劳动监察部门均明确表示:绝不容许现代“包身工”在该市存在,政府将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然而,“包身工”并不只出现在武汉、上海,近年来在河南、山西、湖南、北京等均有表现。

今年7月,北京一家劳务输出公司和安徽的一家劳务输出公司联手,将自己的同胞卖出了国门,到新加坡做了一次“包身工”。

临行前劳务输出公司向打工者保证,在新加坡每人月薪800新加坡元,技术工不少于1200新加坡元。

17名打工者向合肥公司交了2500元人民币的报名费、1.2万元人民币的杂费和 2万元人民币的押金后,踏上了南下出国就业的旅途。

他们没想到,在新加坡迎接他们的中国籍工头,在与打工者签订了用工合同后,就开始恶狠狠地威胁说:“你们谁不在这里好好干,不死也要脱层皮!”每天按8小时工作制付薪,工作时间却是11小时;许诺中的4人一间空调房,成了八个人挤在一起的集装箱;荤素搭配的营养配餐,成了类似面糊糊的饭。

强烈要求回国的打工者,最终只得到40新加坡元的工钱。

非法劳务黑市须整治。

据劳动监察部门调查,沦为国内“包身工”的打工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在劳务黑市上轻信用工者的谎言,等醒悟过来时,已身陷“囹圄”,不仅身上分文皆无,证件被扣,而且失去人身自由。

今年4月,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大浪乡村民周某就在石家庄市火车站前的劳务黑市上被骗。

那天他在那里找工作,一个老板声称需要“拌猪饲料”的员工,日工资20元。

第二天周某与其他7个打工者却被老板送到了距定州市15公里左右的一个砖窑,成了该砖窑30多个“包身工”中的一员。

他们被逼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外逃的员工被追回后均惨遭毒打。

5月20日晚,周某趁机侥幸逃脱,后在当地公安部门的帮助下,才将其他员工解救出来。

5月2日,河南省辉县市警方从该县常村镇“黑窑”里也解救出了40名打工者,他们大都是从郑州市二马路附近的劳务黑市场上被骗去的。

这些打工者没日没夜地工作,不仅没有工资,有的还被打成重伤,或不明不白地“失踪”。

据公安部门反映,发生“包身工”事件的企业大都是位置比较偏僻的个体私营企业,近年来,虽有向大城市和相对有规模的私营和合资企业发展的趋势——上海、广州、福州等都查出过类似问题,但主要还在生产规模较小的个体企业里。

“包身工”事件之所以愈演愈烈,屡禁不止,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心慈手软”,甚至在发展和保护地方经济的借口下,不对用工企业进行有效的劳动执法监察,对地方企业出现的“包身工”现象处理不及时,有的甚至听之任之,为违法用工的雇主通风报信,逃避处罚。

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只在怕惊动了“上面”的情况下,才象征性地做一些表面文章,如下一个劳动监察指令,责令企业限期整改,把打工者解救出来完事,很少或根本不去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有的甚至为非法用工者开脱。

河南某地的一家非法砖厂发生“包身工”事件后,当地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就对调查人员说:“这些打工者不是‘包身工’,只不过工作时间长了一些,劳动强度大了一些,工资发放得晚了一些,没有什么大事。

”当上级部门追究责任时,又以“查无实据”为由给非法窑主一个不痛不痒的处罚了事。

“包身工”的出现是近年来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民盲目外出打工以及劳动监察部门疏于管理的结果,这种现象的存在和发生,不仅严重违反了《劳动法》,侵害了打工者的权益,而且诱发了许多不安定因素,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当地形象。

目前这种违法用工行为已经在各地蔓延,各地政府、工会、劳动和公安部门虽然进行了多次打击,也解救了大批的“包身工”,但收效甚微。

为此,笔者呼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发生在身边的“包身工”事件,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既要从源头抓起,加强《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打工者和用人者的法制观念,同时要加大取缔和打击劳务黑市的力度,消除“包身工”滋生的温床和土壤;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和打击力度,对以身试法者决不姑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9.这篇报道中“包身工”始终加了引号,联系文本,说说作者意图何在?答:10.从报道中所举的事例中可以看出,现代“包身工”有哪些不幸的遭遇?答:11.本文是以什么线索来组织材料的?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答:12.现代“包身工”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消除现代“包身工”现象?答:第11课包身工参考答案与解析1.B【解析】A项,“儒子牛”中“儒”应为“孺”,“蜂涌而至”中“涌”应为“拥”;C 项,“血肉之驱”中“驱”应为“躯”;D项,“声吟”中“声”应为“呻”,“欧打”中“欧”应为“殴”,“草煎人命”中“煎”应为“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