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9.4.3 乘法公式导学案(新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乘法公式》导学案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 乘法公式( 3)》导教案学习 1. 使学生 一步熟 掌 握乘法公式,能灵巧运用 行混淆运算和化 、求 .目标2. 在 用公式的 程中,提升 形 用公式的能力能 在运用公式 算中,提升 形 用公式的能力学习重难点学 程 感悟一自主学习1. 完整平方公式: (a b)2 = a 22ab b 2 , (a b) 2 a 2 2ab b 2平方差公式 : (ab)( a b)a 2b 22. 公式运用:① a2b2a b ③ a b 2a b 2⑤a b2a b2② a2b2a b④ a b 2 a b 22⑥a b2a b223. 用乘法公式计算① (53 p) 2② (2 7 y) 2 ③ (2a 5) 2④ (5a b)(5a b)4. 填空 :① ( a b c)(ab c)() () () ( )② (a bc)( a b c)()() () ()③ (ab c)(a b c) ( ) ( ) ( ) ( )二沟通展现:基1.填空:① (1 m1 )2 1 m 2 () 1 ; 3 294②(a b c d)(a b c d)③ ( a - b + c )( a + b - c ) = [ a - ( )][ a + ( )] = a 2- () 2;④若 x2y 2 12 , x + y = 6,则 x - y =, x =, y =.⑤ 察以下 各式 (x-1)(x+1)=x 2-1 ,(x-1)(x2+x+1)=x 3-1 ,(x-1)(x3+x 2+x+1)=x 4-1 ,依据 律可得 (x-1)(x n+x n –1+⋯ +x+1)=.2. :①假如 x 2ax121是两个数的和的平方的形式,那么 a 的值是()A.22 B .11C.± 22D.±11②若32y 23x2y2A ,则代数式A=()xA .12xy B.12xy C.24xy D.-24xy3.利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1) ( x 1)( x 1)( x21)( x41)22 (2) (3x+2) -(3x-5)中档题4.计算: (16 x4+ y 4) (4 x2+ y 2)(2 x- y )(2 x+ y )5.已知 a+b=-2,ab= -15 求 a2+b2.6. 已知x1 3 ,求⑴ x 21,⑵ (x1)2.x x2x7 .已知: a b 1, a b1 ,求:①5a25b 22,② 3 a b .8 .解方程: 2 x 1 1 2x 3 x 2 x 2 7 x 1 2提升题:求 (2+1)(2 2+1)(2 4+1) ⋯ (2 32+1)+1 的个位数字.教课反省:。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9.4 乘法公式》教案 (13).doc

讲练结合、探索交流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投影仪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景设置:
回忆上节课所学的乘法公式:
=
这节课我们利用乘法公 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 课讲解:
例1:用乘法公式计算
⑴ ;⑵ ;
⑶ ;⑷
例2:计算
⑴ ;⑵ ;
⑶[(a-b)2-(a+b)2]2
例3.计算 (1)
(2)
三、课堂练习:
P.79练一练1 、2、3
四、数学实验室:
制作若干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硬纸片,通过图形计算(a+b+c)2的公式,并通过运算推导这个公式。
练习:已知3(a2+ b2+c2)=(a+b+c)2,求证: a=b=c
五、小结:
能够根据题目的要求灵活的运用乘法公式。
教学素材:
A组题:
1.利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1) (x-1)(x+1)(x5)2
(3) (x-2y+1)(x+2 y-1 ) (4) (2x+3y)2(2x-3y)2
(5) (2x+3)2-2(2x+3)(3x-2)+(3x-2)2(6) (x2+x+1)(x2-x+1)
2.已知a+b=-2,ab=-15求a2+b2.
B组题:
1.若(x2+px+8)(x2-3x+q)的积中不含有x3和x2项,求p,q的值
2.已知 ,求⑴ ,⑵
3.试求(2-1)(2+1)(22+1)(24+1)…(232+1)+1的个位数字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4.3《乘法公式》导学案

乘法公式姓名 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经过图形面积的计算, 感觉乘法公式的直观解说.二、【学习重难点】灵巧运用乘法公式三、【自主学习】一.复习:表达乘法公式的内容: (a b) 2= a2+2ab+ b 2(a b)2= a2-2ab+b2(a+b)(a-b)=a2- b22.公式运用:① a 2 b 2a b ③ a b2 a b 2⑤ a b2a b 2② a 2 b 2a b④ a b 2 a b 22⑥ a b 2a b22四、【合作研究】1. 学习例 1. 用乘法公式计算:( 1)(5 3p) 2(2)( 3)( 2a 5)2(4)( 2x7y) 2(5a b)(5a b)直接用公式进行计算和上边公式进行比较和哪一个相像?第( 3)题先比较( 2a 5)2与 ( 2a5)2的异同,并判断它们的值能否相等?2.学习例 2 计算:(1)(x3)(x3)(x29)()22( 2x 3) (2x3)2五、【达标稳固】1.填空:1m1212( )1;()9m4 322. 选择:①假如x2ax121是两个数的和的平方的形式,那么 a 的值是()A.22B. 11C.± 22D.± 11②若3x2y23x 2 y 2 A ,则代数式A=()A.12 xy B. 12xy C.24xy D. -24xy3.利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1) (x 1)(1)(x21)(41)2-(3x-5) 2 x x(2) (3x+2)(3) (x-2y+1)(x+2y-1)(4) (2x+3y)2 (2x-3y)24. 已知 a+b=-2,ab=-15求a2+b2.板书设计:9.4 乘法公式 (3)(a b)2=a 2+2ab+b2(a b) 2=a 2-2ab+b2(a+b)(a-b)= a2- b2教课后记:。
2021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乘法公式》导学案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乘法公式》导学案1. 掌握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概念;2. 会运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一些数的简便运算;3. 综合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整式的简便运算;4. 经历探索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知识结构平方差公式1. 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就是平方差公式.即:22))((b a b a b a -=-+2. 公式的结构特征:(1)左边是两个两项式相乘,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是完全相同的,另一项是两个互为相反数. (2)右边是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即完全相同的项与互为相反的项的平方差.3. 公式的应用:(1)公式中的字母a ,b 可以表示具体的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只要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就可以用此公式进行计算.(2)公式中的a b 22-是不可颠倒的,注意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还要注意字母的系数和指数.(3)为了避免错误,初学时,可将结果用“括号”的平方差表示,再往括号内填上这两个数.如:(a + b) (a - b)= a2- b2↓ ↓ ↓ ↓ ↓ ↓计算:(1 + 2x)(1 - 2x)= ( 1 )2-( 2x )2=1-4x2完全平方公式一块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实验田,因需要将其边长增加b米,形成四块实验田,以种植不同的新品种。
(如图)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实验田的总面积,并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ba a b由此归纳出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两倍.1.本部分建议时长5分钟.2.请学生先试着自行补全上图,发现学生有遗忘时教师帮助学生完成.1.本部分建议时长20分钟.2.进行例题讲解时,教师宜先请学生试着自行解答.若学生能正确解答,则不必做过多的讲解;若学生不能正确解答,教师应对相关概念、公式进行进一步辨析后再讲解例题.3.在每一道例题之后设置了变式训练题,应在例题讲解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以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结构”这一部分的教学,可采用下面的策略:“典例精讲”这一部分的教学,可采用下面的策略:完全平方公式是两数和与两数差的平方公式的统称。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9.4 乘法公式》教案 (11)

9.4 乘法公式(1)课 题课时分配本课(章节)需 11 课时 本 节 课 为 第 4 课时9.4乘法公式(1)教学目标 1.能说出完全平方公式及其结构特征 2.能正确的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重 点 能够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 难 点 正确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探索交流课型 新授课 教具 投影仪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 一、情景设置:ababbaab怎样计算上图的面积?它有哪些表示方法?二、新课讲解: 1.完全平方公式如果把上图看成一个大正方形,它的面积为2)(b a +如果把它看成2个相同的长方形与2个小正方形,它的面积为222b ab a ++则易得2)(b a += 222b ab a ++也可通过多项式乘法法则得到对于任意的a 、b ,上式都成立2)(b a += 222b ab a ++ ——完全平方公式学生回答由学生自己先做(或互相讨论),然后回答,若有答不全的,教师(或其他学生)补充.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推出公式aabb(a-b)b同样通过计算上图阴影的面积,易得 2222)(b ab a b a +-=-也可利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证明对于任意a 、b 上式都成立2)(b a += 222b ab a ++2222)(b ab a b a +-=- —— 完全平方公式2.例题1:计算⑴ 2)2(+x ⑵2)21(+y ⑶2)4(b a -练习:第76页 第 1、2、3、4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公式2)(b a += 222b ab a ++ 2222)(b ab a b a +-=-试说出这2个公式的特点。
教学素材:A 组题:计算:1022 1992B 组题:板演分组讨论 板演 学生板演 共同小结思考:2)a-与2)(ab-相等吗-相等吗?2)(ba-a+与2)(b(b作第82页1、2、4业教学后记。
2023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乘法公式(2)》导学案1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乘法公式(2)》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通过图形面积的计算,感受乘法公式的直观解释;3.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课前准备】:边长为a 的小正方形纸片放置在边长为b 的大正方形纸片上,如右图,你能用多种方法求出未被盖住的部分的面积吗?【探索新知】数学实验室方法(1)学生马上就得出未被盖住的部分的面积为 22b a -方法(2)学生画图拼成等腰梯形,则未被盖住的部分的面积为 ))((2))(22(b a b a b a b a -+=-+方法(3)学生画图后通过动手剪拼长方形,则未被盖住的部分的面积为 ))((b a b a -+, 通过计算面积得公式: 22))((b a b a b a -=-+平方差公式:【知识运用】例1:应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5)(5(y x y x -+ (2))2)(2(m n n m -+例2: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3)(3(y x y x --+- (2))511)(511(y y +-例3: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102×98 (2)91209819⨯达标检测1.判断正误,并订正错误的题目:a b bb a b b b a a①2234)34)(34(b x b x b x -=-+( )② 229)3)(3(a bc a bc bc a -=---( )③916)34)(34(2-=-+x b x b x ( )④259)53)(53(-=-+pq q p ( )⑤2229)3)(3(c b a a bc bc a +-=---( )⑥ 6)6)(6(2-=+-x x x ( )2、直接写出计算结果:(1)()()__________22=-+x x(2))31)(31(-+a a = .3、如果()()b x x a x -=+-25,那么______=a ,______=b .4、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53)(53(-+p p (2)))((m n n m ---(3)()()n m m n 4334+- (4)()()m n n m 2332+-(5))23)(32(x y y x --+- (6)()()()()5122+---+a a a a教学反思: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4 乘法公式》教学设计4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4 乘法公式》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9.4节乘法公式是学生在学习了整式的乘法、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平方根的定义、平方根的性质和平方根的运算。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平方根的性质和运算方法,为后续学习二次函数、不等式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整式的乘法、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代数基础。
但是,对于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渐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平方根的运算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平方根的性质。
2.掌握平方根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平方根的运算。
3.能够运用平方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平方根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例分析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平方根的运算方法。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实例和练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整式的乘法、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平方根的概念。
然后,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方根的性质。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平方根的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完成题目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有关平方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疑,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年级数学下册 乘法公式导学案(新版)苏科版

9.4.1 乘法公式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 探索并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 引导学生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学习重难点】1 熟悉完全平方公式2 正确的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三、【自主学习】1情景如右图:你能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大正方形的面积吗?从而你发现了什么?2.完全平方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能说出这两个公式的特点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合作探究】你能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推导公式(a+b)2 =a2+2ab+b2吗?(a+b)2= (a+b) (a+b)=a2+ab+ba +b2= a2+2ab+b2你能用同样的方法计算(a-b)2吗?(a-b)2= (a-b) (a-b)=a2-ab-ba +b2= a2-2ab+b2即:(a-b)2 =a2-2ab+b2。
,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另一个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a+b)2 =a2+2ab+b2(a-b)2 =a2-2ab+b2你能用文字语言叙述这两个公式吗?例题学习例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或平方差公式计算:(1)(5+3p ) 2 (2)(2x-7y)2(3)(-2a-5)2 (4) 2998五、【达标巩固】1.纠 错 练 习:下 面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1) (x +y )2=x 2+y 2;(2) (-m +n )2=-m 2 +n 2;2.用乘法公式计算:(1)21001 (2)(3-a)2 (3)(-3a+b )23、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是222n m mn --的是( )A .2)(n m -B .2)(n m -- C.2)(n m +- D .2)(n m +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 A 、222)(n m n m -=- B 、22263)3(q pq p q p +-=+- C 、21)1(222-+=-xx x x D .22242)2(b ab a b a ++=+ 5、下列各式中,形如222b ab a +±形式的多项式有 ( )①412+-a a , ②22y xy x ++, ③11612++m m , ④2241y xy x +-, ⑤mn n m 2422++,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6.已知a+b=2,ab=1, 求a 2+b 2、(a -b)2的值.板书设计:9.4 乘法公式⑥141224+-b a b a(a+b)2= (a+b) (a+b)=a2+ab+ba +b2= a2+2ab+b2(a-b)2= (a-b) (a-b)=a2-ab-ba +b2= a2-2ab+b2完全平方公式:(a+b)2 =a2+2ab+b2(a-b)2 =a2-2ab+b2(1)(5+3p ) 2 (2)(2x-7y)2998(3)(-2a-5)2(4)2教学后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科版初中数学
重点知识精选
掌握知识点,多做练习题,基础知识很重要!苏科版初中数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9.4.3 乘法公式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通过图形面积的计算,感受乘法公式的直观解释.
二、【学习重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公式
三、【自主学习】
一.复习:
叙述乘法公式的内容:2)(b a +=2a +2ab+2b
2)(b a -=2a -2ab+2b
(a+b)(a-b)=2a -2b
2.公式运用:
①()()22
2b a b a +=++ ②()()222b a b a -=++ ③()()()=-++22b a b a ④()()()=--+22b a b a
⑤()()()22b a b a +=+- ⑥()(
)()22b a b a -=++
四、【合作 探究】
1.学习例1.用乘法公式计算:
(1) 2)35(p + (2) 2
)72(y x -
(3) 2)52(--a (4) )5)(5(b a b a -+
直接用公式进行计算和上面公式进行对照和哪一个相似?
第(3)题先比较2)52(--a 与2)52(+a 的异同,并判断它们的值是否相等?
2.学习例2计算:
(1))9)(3)(3(2++-x x x (2) 22)32()32(-+x x
五、【达标巩固】
1.填空:4
1)(9
1)2131(22++=-m m ; 2.选择:
①如果1212++ax x 是两个数的和的平方的形式,那么a 的值是( )
A .22
B .11
C .±22
D .±11
②若()()A y x y x +-=+222323,则代数式A=( ) A .xy 12- B .12xy C .24xy D .-24xy
3.利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1))1)(1)(1)(1(42++-+x x x x (2) (3x+2)2-(3x-5)2
(3) (x-2y+1)(x+2y-1) (4) (2x+3y)2 (2x-3y)2
4.已知a+b=-2,ab=-15求a 2+b 2.
板书设计:
9.4乘法公式(3)
2)(b a +=2a +2ab+2b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
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