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道不开槽施工
顶管施工工艺标准

2
2
γ-土壤的重度(KN/m3)
h-天然土壁后背的高度(m)
φ-土壤的内摩擦角(0)
C-土壤的粘聚力(KN/m2)
各类不同土壤粘聚力可翻阅相关规范查找
4.5.3 顶进设备安装
根据地质勘探的结果确定管线穿越的土层进行最大顶力计算:
计算公式:P=fγ D[2H+(2H+ D) tan2(450- ϕ ) +ε/(γ D )]L
200t 以上时采用护口铁保护管口。
4.5.4 工作台提升架及棚架的安装
4.5.4.1 工作台
工作平台采用 4 根长 12m,I50 工字钢为主梁,上铺 15cm×15cm 方 木,方木长度根据工作坑顶尺寸选用。所有方木铺平挤严后,用扒钉
全部扒牢,然后安设活动平台。
4.5.4.2 提升架与棚架
顶管工程下管、出土的工作支架采用定型顶管支架,在四脚外侧焊 防滑挡托,横向拉杆要齐全,安装要平且保证拉杆能充分拉紧,以保 证架子的稳定性。工作坑地面处三面用架子管焊出围栏。四脚架采用 D=159 型号,先在地面上组装好四根腿柱及顶部穿杠,挂好定滑轮及钢 丝绳,再用吊车吊起人工定位焊住。提升设备采用两台卷扬机;一台 为下管使用,另一台为出土使用;出土可使用 2t 卷扬机即可,下管则 根据管径大小、重量选择相应的卷扬机。卷扬机安装应牢固、线路清 晰,滑轮应转动灵活。 4.6 复核导轨面高程
施工现场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地下管线保护措施1、在施工现场设立专人负责管线保护,对管线进行监护,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管线造成损害。
2、在挖掘坑时,采用轻挖的方法,避免使用尖锐工具,以免损坏地下管线。
同时,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探坑的间距,通过两处以上探坑暴露的管线情况来推断该种管线的大致走向和埋深等信息。
3、采用管线探测仪探测,以获得地下管线的准确信息。
在旧路开挖前进行全面探测,与现有管线图纸资料对照复核,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管线造成损害。
4、与各专业管线单位监护人员进行交流,了解管线的分布情况和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进度。
5、根据经验,仔细观察,合理判断分支管线的埋设位置和种类。
重点观察部位包括大路口处四周集中穿路管线、沿线单位处支管接入情况等。
对于电线杆引下线、配电柜至附近电力检查井之间应小心地下敷设的电力电缆,也应予以特别注意。
6、绘制管线分布图,注明每种管线的埋设方式,张贴在办公室显要位置,随时提醒相关人员注意管线安全。
7、在施工现场做好警示标志,对已查明的地下管线应做好醒目的警示标志,以提示施工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注意保护地下管线安全。
同时,在管线周围50厘米的范围内严禁使用机械施工,对于埋设较浅、受到重压会有危险的管线,还应采用设置警戒线的方式禁止一切重型机械通过。
1、在机械开挖路槽作业时,需要有专人指挥,并在地下管线位置安全距离外洒白色石灰线。
机械作业禁止在该线内进行,以避免因管道两侧土体受到挤压而损坏管道。
管道位置采用人工薄层轻挖,管道暴露后应采取临时保护和加固措施,并随时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对于在开槽中发现没有标明的地下管线或者实际位置与竣工资料不符的管线,需要及时与有关单位召开专门的会议,制定专门的保护方案。
3、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小心操作,挖掘动作不宜太大,防止盲目施工。
施工机械行进路线应避开已标明的地下管道位置。
4、在开挖作业时,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依据某探坑处发现的管线位置、高程而想当然地认为全线如此。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自主学习

虚铺厚度 (mm) 150~200 200~300 ≤400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管道功能性试验
一、压力管道水压试验 1、浸泡时间及试验压力
Company Logo
管道功能性试验
一、压力管道水压试验
2、预试验阶段:将管道内水压缓缓地升至试验压力并稳压30min。 期间如有压力下降可注水补压,但不得高于试验压力;检查管道接口、 配件等处有无漏水、损坏现象;有漏水、损坏现象时应及时停止试压, 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重新试压。 3、主试验阶段:停止注水补压,稳定15min;当15min后压力下 降不超过表9.2.10-2中所列允许压力降数值时,将试验压力降至工 作压力并保持恒压30min,进行外观检查若无漏水现象,则水压试 验合格。
Company Logo
管道功能性试验
二、闭水试验
1、管道闭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 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 B.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 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C.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 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D.管道闭水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 且符合规定时,管道闭水试验为合格。
Company Logo
土石方与地基处理
市政管道工程

由井盖和盖座组成,常用采用铸铁、钢筋混凝土等。 为防止雨水流入,盖顶应略高于地面。
(2)雨水口
功能:收集地表径流的雨水,将其引入雨水管道。 位臵:道路交叉口、直线上一定距离(25-50m)处、
路缘石低洼地。 构造:由基础、井箅、井筒、连接管组成。
按照集水方式可分为
检查管材、并进行排管
排管
下管方法
人工下管
管径小、重量轻、沟槽浅、施工现场不便于机械操作时 有撬棍压绳法和立管压绳法两种方法 管径大、重量大、沟槽深、便于机械操作时 有单节下管和联合下管两种方法
机械下管
机械下管
人工下管
单节下管
联合下管
③稳管
确保管道稳定在设计的空间位臵上 对中
塑料管电熔焊接
PE管
(5)新型管材
HDPE高密度聚乙烯、FRP玻璃钢、玻纤混凝土等
FRP管
3.给水管件
①配件
在管道的转弯、分支、变径及连接其他设备处使用 如:三通、四通、弯头、异径管(变径管)、短管(变
接口)等。
②附件 输配水控制
止回阀:控制水流只朝一个方向流动,防止倒流 排气阀:排骨管道中的气体,减小水流阻力 泄水阀:排空管道,清除沉淀物 消防栓:消防车取水设施
污水来源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径流
概念
由于各种污水的水质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管道系统来
排除。这种不同排除方式称为排水体制。
分类
合流制:直泄式、截流式和全处理 分流制:完全、不完全
分流制和合流制的比较
环境保护
分流制排水系统灵活,适应发展需要及城市卫生要求;合 流制易对水体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 合流制造价比完全分流制一般要低20%~40%。 合流制管道不易沉积,污水处理运行管理复杂;分流制流 量稳定不易沉积,污水处理易于管理。 合流制管线单一,易敷设
浅谈普通顶管施工要点

浅谈普通顶管施工要点摘要:普通顶管法是指人工挖土,用小车将土从管中运出,然后借助顶进设备将管子顶进土中。
最小可顶进管径为φ800mm的管道。
一般的顶进速度为每班进尺可达6-8米。
一次顶进距离一般在30-60米。
管道工程位于高速公路、公路主干道、铁路、河流及地面建筑物交叉时,不允许进行开槽埋管施工及架空跨越困难时,可采用管道顶进施工。
关键词:顶管;工作井;工具管;顶进。
Abstract: The general pipe jacking method refers to the artificial excavation, using small soil from the pipe out, then with the help of jacking pipe jacking device in soil. Minimum jacking pipe diameters is 800mm. The top speed of each class footage is up to 6-8M. A jacking distance30-60 in general M. Pipeline engineering in expressway, trunk road, railway, river and ground buildings crossing, does not allow for slotted pipe construction and overhead crossing difficult, it can adopt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Key words: pipe jacking work well; tools; pipe jacking;中图分类号:P7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前言地下管道不开槽施工是指在地下铺设或修复管道时,采用少开挖或不开挖技术的施工方法。
水平导向钻进法施工方案

水平导向钻进法施工方案【1】准备工作不开槽管道施工的关键是做好导向孔曲线的设计和地质勘察,导向孔的设计和施工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施工现场的地上和地下条件,地上条件包括地形,地貌以及周围建筑物、道路、河流等:地下情况包括原有地下管线、地下水和地质结构等。
现场勘察内容包括:原有地下管线及设施的直径和埋深,原有电缆线路的走向等情况,并在地面作好标记,穿越地层的土质类型、含水量、透水性。
为了使施工过程中尽量不给交通安全、城市环境及周围群众正常生活带来影响,在不影响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在施工现场周围(即出、入口和泥浆池周围)用挡板加以保护和隔离。
【2】导向孔钻进1、准备工作完成后,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每孔拖拉管线长度(150-180米),并确定钻机定位,本路段污水管道入土口的沥青路面上入、出工作坑(钻孔引槽)位置,钻孔引槽尺寸根据污水管埋深确定,本路段引槽尺寸为1.2米宽*4米。
2、中间天窗井为3米*3米(本工程中各污水检查井距离在40-60米左右,故利用中间污水检查井作为中间工作井),用切割机对沥青路面进行规则切割后,用挖掘机油压镐破碎挖出钻孔引槽及中间天窗井。
本路段牵引管施工多余泥浆在钻孔、扩壁的同时罐车清运。
3、按照ABP软件设计图开始施工。
尽可能缩短钻进路径的长度,减少钻进和回扩、回拖时间。
4、利用导向钻机及导向仪,通过检测和控制手段使导向钻头按设计轨道钻进。
5、钻机应运转并调整好适合本次施工的参数,按设计曲线要求钻导向孔,在穿越曲线上每隔4.5米设数据控制点,以此控制导向孔不偏离设计曲线。
【3】回扩孔1、导向孔钻进完毕后,卸掉钻头及控向系统,安装上回扩器进行预扩,根据我公司的经验,本次扩孔采用逐渐增大扩成孔,扩孔器的规格为Ф350、Ф450、Ф550、Ф650、Ф750。
2、为了使扩完的孔成型较好,扩孔速度不能太快,扩孔时间应大于3分钟/根,泥浆粘度保持在45-50秒之间,泥浆量保持在孔内充满足够泥浆。
球墨铸铁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要求

ZXB/T 0202-2013 中国铸造协会标准球墨铸铁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要求The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water and sewerage ductile iron pipeline works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2013-01-28 发布 2013-04-01实施中国铸造协会发布ZXB/T 0202-2013目次前言 (I)1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一般原则 (4)5 搬运及储存 (4)6管道沟槽 (7)7管道沟槽地基处理 (9)8 管道施工和安装 (10)9 沟槽回填 (19)10切管和校圆 (21)11涂层修补 (22)12 现场水压测试 (23)13 工程验收和交接 (25)14胶圈存储 (26)ZXB/T 0202-2013前言本规范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1.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编写。
本规范由中国铸造协会铸管及管件分会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铸造协会归口。
本规范主起草单位:中国铸造协会铸管及管件分会、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范起草单位:圣戈班管道系统有限公司、安钢集团永通球墨铸铁管有限责任公司、本溪北台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球墨铸铁管有限公司、高平市泫氏铸管有限公司、徐州光大铸管有限公司、晋城市春晨兴汇实业有限公司、山西光华铸管有限公司、山西骏通铸管有限公司、邯郸金鑫铸管有限公司、迁安市津唐球墨铸管有限公司、马鞍山中澜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薛纪二、胡家骢、董建忠、刘俊锋、孙恕、梁胜国、王海玲、李先亮、朱永昌、何根、王林慧、王瑞、余银波、王雷军、郭书建、许广荣、沈春兰。
本规范于2013 年1月首次发布。
IZXB/T 0202-20131适用范围本规范依据GB 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中要求,对球墨铸铁管道(含C等级)的工程施工、安装,提出较为详细、具体的技术要求。
对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设计与施工的探讨

对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设计与施工的探讨【摘要】笔者主要从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设计、施工技术进行论述,如果对市政道路的给排水施工工程有一定帮助,这就是本文存在的最大价值【关键词】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引言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市政项目的不断跟进起着调节和纽带作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将平面及空间充分利用,将园林绿化公共设施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合理的利用资源及减少资金的投入,加快了城市建设速度,美化了城市,提高了市政设施功能。
市政道路的建设在市政工程中占了很重要的部分,而给排水管道工程又是市政道路建设中重中之重的一部分。
所以对于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和施工很重要,对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管道设计和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需要从事给排水的专业人员的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市政给排水管道开槽施工1、管道工程的施工准备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使用的管材种类较多,主要有金属管和非金属管两大类,金属管材有铸铁管、钢管;非金属管材有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等。
对于大型排水干管,还有采用现场浇筑或砌筑的管渠。
由于管道的工艺特性不同,其所用管材、接口形式、基础类型以及施工方法各不相同。
开槽施工是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常用工艺之一,本章重点介绍了球墨铸铁给水管道开槽施工、塑料给水管道开槽施工、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开槽施工、波纹排水管道开槽施工等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
2、工程交底施工单位应认真学习、研究施工图及所有施工文件,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并迸现场踏勘,重点检查环境保护、建筑设施、公用管线、交通配合、地区排水以及工程施工等情况,考虑必要的技术措施和要求,在图纸会审时提出意见。
建设单位发送的《图纸会审纪要》,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必要依据。
给排水工程图主要有平面图、断面图和节点图等三种图样。
(1)给水排水管道平面图: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平面图表示室外给水排水管道的平面布置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道不开槽施工方法的主要特点 减少大量挖方和运方 不影响交通和现状运行设施 施工不受雨天影响 降低工程造价(地质条件好) 安全性相对好 需要特殊的工具 施工进度相对慢 受地质条件的一些限制(必须勘探)
6.2 掘进顶管施工 6.2.1 概述 掘进顶管施工的原理: 在管线上的工作坑中,先按照设计高 程和走向开挖洞口,然后采用特殊的顶 进工具将需要安装的管道跟进,每掘进 一段洞口就顶进一段管子,直至最后将 施工管道全部铺设完毕。
纠偏的方法:
1)挖土纠偏法
2)顶木纠偏法
3)加垫钢板纠偏法
4)激光导向法(控制指挥液压传动机构)
6.2.8 掘进顶管的内接口 平口石棉水泥或膨胀水泥砂浆 接口 企口石棉水泥或膨胀水泥砂浆 接口 企口聚氯乙烯胶泥与膨胀水泥 砂浆接口
6.3 挤压土顶管施工 6.3.1挤压土顶管的优点及适应条件 1)主要优点 不用人工挖土和出土,甚至完全不出 土,使顶进、挖土、装土一气呵成,生 产效率高。 操作过程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施工 质量有保障。
6.2.6 延长顶进技术 为了减少工作坑,可采取延长顶进技术。 1)中继间顶进 在顶进管段的中间设置接力顶进工作 间,由中继间内的千斤顶负担中继间前 面管段的顶进,主压千斤顶推进中继间 后面的管道。 采用中继间顶进,可以大幅度减少顶 力、更好地保护管道、方便调整顶进的 方向。但是成本高、效率低。
2)适用条件 含水量较大的粘性土、各种软土、 淤泥等情况; 覆土的厚度大于顶入管径的2.5倍以 上; 顶进的距离不宜太大; 顶管通过的地方必须距地下构筑物 或埋设物1.5米以上。
6.3.2 出土挤压顶管 即采用机械挖出部分土,再将管子顶进的 施工方法。 1)常用设备 工具管:内部设有挤压口,且切口直 径大于挤压口直径; 割土工具:负责将挤压到工具管内土 柱割断; 运土工具:将割断的土柱输送至工作 坑,然后通过起吊设备将土送往地表。
人工顶进施工方法
6.2.5 机械掘进顶管施工 1)挖掘机械的种类 伞状挖掘机:掘进头部形如伞状,主 要用于大型管道的施工。 其结构包括:工具管、切削机构、驱 动机构、动力设施、装载机构、校正机 构等。 适合于粘土、砂土等地层施工,不适 合于弱土层和含水土层。
螺旋掘进机:采用旋转切削式钻头切 土,并用螺旋输送机运土。适合于800以 下的管道施工。 顶进方便,最大顶矩可达80米,但是 容易产生偏差。 机械手挖掘机:采用弧形刀臂切削土 体,挖成的工作面为半球型,安全并便 于土的管内输送。
6.2.2 人工掘进 人工掘进顶管就是依靠人工开挖、出 土,然后用千斤顶将管子跟进的施工方 法。劳动强度大,效率较低。 人工掘进顶管需要的条件包括: 工作坑、液压顶进设备、挖土工具、 出土设备、测量设备、校正工具、照明 及通风设备等。
6.2.3 工作坑
工作坑是顶管的现场设施,在 整个顶管过程中,承担着下管、出 土、排水、顶管、测绘、校正等任 务,最终可用作建设检查井。 1)工作坑种类: 单向坑、双向坑、多向坑、转向 坑、交汇坑等。
6.5 盾构施工 1)技术简述 盾构是地下掘进和砌衬的大型施工专 用设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前部切削 环、中部支撑环、尾部砌衬环。 切削环承担挖土、出土并起保护作用。 支撑环负责顶进,并安装成套顶进设 备。 砌衬环承担衬砌砌块,完成地下开挖 工程。
2)盾构适应范围及其特点 适应于:水下隧道、水工隧道、城市 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给水排水管沟、地 下隧道、地下铁路等的施工。 盾构技术适合任何土层的施工,盾构 开挖的断面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设计,盾 构采用机械挖土效率高,盾构的施工路 线可变性好。
2)挤压工艺 安管——将工具管安装到设计的位置 上(包括高程和中心轴线; 顶进——推进装土斗车,并连续顶进 管段(装满斗车之前); 出土——斗车满土后,送入工作坑, 在提升到地表倾倒; 测量——采用激光测量控制管道的走 向,允许误差小于20mm。
6.3.3 不出土挤压顶管 通过钻头推进,使土体向旁边挤压形 成需要的空洞,被顶进的管道则随后跟 进,最后将管道安装好。 适合于含水的粘性土、粉土等,一般 是顶小口径的钢管,或铸铁管。
2)泥浆套顶进 在管壁和坑壁之间注入触变泥浆,以 减少管壁与土壁之间的摩擦力,使顶进 长度较非触变泥浆的方法增加2~3倍。 触变泥浆的主要成分是膨润土和水, 要求流动性好便于泵输送,经过一定时 间固结后可产生强度。 为提供泥浆的稳定性,可以根据情况 添加碳酸钠、羟甲基纤维素、腐殖酸盐、 铁铬木质素磺酸盐等。
第 6 章 地下给水排水管道不开槽施工
6.1 不开槽施工概述 为了减少开槽施工可能造成的环境污 染、影响交通、占用土地等矛盾,于是 就有了不开槽施工的技术。 管道不开槽施工的方法种类: 掘进顶管方法 挤压土顶管方法 盾构掘进衬砌成型管道或管廊方法
管道不开槽施工方法的适应范围 交通要道(公路、铁路)下施工 繁华街道下施工(或狭窄街道) 穿越障碍物(建筑物等)施工 过河管道施工 管道埋深大、开挖量大时 各种不方便开挖地段的施工
2)盾顶法 在首节工具管的前端装设有盾头,其 内部安装有多台盾头千斤顶,由盾头千 斤顶负责盾头顶进,克服迎面阻力,并 承担校正功能。随后的管节依靠主压千 斤顶顶进,从而可延长顶进距离。 盾顶法适合于大管径和密实土层的顶 进施工。
3)水力掘进 利用高压水枪射流切削工作管口的土 体,剥离下来的土与水混合后成为泥浆 状,然后采用泥泵将其输送至工作坑外。 水力掘进方法适合于钢管的顶进施工,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弱土层中采用。 采用本施工技术时,要防止泥浆排放 可能造成的污染。
8)附属设施 工作台:用于放置管节,并方便下管 的操作平台。 工作棚:防风、防雨、防雪、防日晒 的临时性工棚。 顶进口装置:防止顶进口发生坍塌事 故所采取的措施。
6.2.4 顶力计算及顶进设备 1)顶力计算 千斤顶所需阻力R可用下式求得: R = K[f*(2PV+2PH+PB)+PA] K—安全系数,一般取1.2 f—管壁与周围土之间的摩擦系数 PV — 管顶上所受到的土压力(KN) PH —管侧所受到的土侧压力(KN) PB—顶进管道的总重量(KN) PA—管端部的贯入阻力(KN)
6.4 管道牵引施工技术 由前面工作坑的千斤顶或卷扬机,通 过钢丝线将管子从下游工作坑拉到上游 工作坑中的过程。 操作工艺: 开挖工作坑——安装设备——打牵引 孔——穿钢丝线——挖土——出土—— 顶进
牵引方法: 普通牵引——实际上是挖土、出土、牵 引顶进。适合800以上的管径施工。 贯入牵引——借助盾头式工具管先将工 具管和管道牵引进入土内,管子就位完毕再 挖出管子内的土。适合800以上的管径施工。 顶进牵引——前面牵引盾头,后面顶进 管子。 挤压牵引——前面牵引锥头挤出空间, 后面焊接钢管不断跟进。
6.2.7 顶管施工质量检验
1)顶管测量
水准仪控制平面与高程位置
十字架 + 水准仪
垂球法测平面与高程位置
垂球 + 中心线
激光径纬仪测平面与高程位置
指示牌 + 激光径纬仪
2)顶管校正
凡管道偏离中心线和高程的误差超过 了规范允许的误差范围,就必须及时进行 校正,业内称之纠偏。
顶管校正作业就是采用合理的方法使 之回到原来的设计位置。 偏差是积累的,随时矫正才能保证施 工安全。
6)导轨 方便管子跟进、并符合设计要求的轨 道推进装置。 可以采用钢导轨和木导轨两种。 安装的要求和方法根据管径大小、管 壁厚度、导轨架空高度、管道外壁与基 础面之间的间距计算确定。
7)后座墙与后背 工作坑中面向顶进坑口的墙体和支撑, 是千斤顶作用的工作面。 其支撑力的大小可以根据管径大小、 土体摩擦系数、顶进长度等参数计算得 出。 支设后背的材料有:钢板、方木、立 铁等。
本章作业: 重点习题: 1 、2、4、5、12、15 次重点习题: 自己确定
4)工作坑的施工方法 开槽式:采用直接开挖方式建造工作 坑,并用板桩进行支撑。 沉井式:采用沉井施工技术建造工作 坑,根据水文地质情况决定是否封底。 连续墙式:首先采用钻孔成槽,然后 放入钢丝网,在浇筑混凝土形成连续墙。
5)工作坑基础 土槽木枕基础:在原土地基上直接安 放枕木而成。简单、造价低。 卵石木枕基础:在原土地基上先铺设 一层卵石或石子,再安放枕木而成。可 增加承载能力。 混凝土木枕基础:在原土地基上先浇 筑20cm后的C10混凝土基础,同时预埋 方木做轨选择在管线上的附属构筑物 位置(闸门井、检查井等); 2)地质条件较好,原状土密度较大, 可用作后背的天然条件; 3)单向顶进的工作坑,最好设在管 线的下游方向。
3)工作坑尺寸设计 工作坑的规格大小(坑长、坑宽)主 要取决于:后背的构造、顶铁(横、顺) 长度、千斤顶的长度、管节长度、管径 大小、支撑构造、导轨高度、基础及垫 层厚度等。 L = a+b+c+d+e+2f+g (m) W = D+2B+2b (m) W = D+(2.5~3) (m)
2)顶进设备 A. 千斤顶 按照构造形式分有:活塞式和柱塞式 按照左右方式分有:单作用和双作用 顶管施工常采用双作用液压千斤顶。 根据顶管施工中目的的不同,又分为: 顶进管子的顶进千斤顶、校正管子的校正 千斤顶、进行中继间顶进的中继千斤顶。
B. 顶铁 主要作用是:延长千斤顶的行程、传 递千斤顶的顶力、扩大管节端面的承压 面积。 根据顶铁在顶进过程中安放位置和传 力作用的不同,一般分为:顺铁、横铁、 立铁、弧铁和圆铁等。 顶铁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