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施工注意要点

涵洞施工注意要点
涵洞施工注意要点

涵洞施工要点5518

一、概述

路基5合同段,起点桩号K23+500,终点桩号K26+786,全长3.286Km 全段共设3个盖板涵,3 个拱涵,1 个圆管涵,1 个箱通,1 个板通,1 个渡槽。

二、施工要点

(一)盖板涵:

1预制盖板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 方可脱模。吊运堆放和运输时, 在端部采用两点搁支并不得使上下倒置, 堆放或吊运的支点位置距端头不得超过0.4m。

2盖板上的帽石可就地浇筑安装, 亦可预制砌筑。

3台帽与台身之间, 台身与基础之间设毛骨短筋, 增加台身的整体受力。

4预制盖板安装前应检查涵台尺寸, 盖板安装完毕后, 必须清扫冲洗, 充分湿润后再在板与台背间的缝内用小石子填塞顶紧并填塞M10砂浆。

5涵洞盖板顶与填土接触部分均做三油二毡防水层,每道沥青厚1.5mm台身与土接触部分涂热沥青两道。

6涵台台身沉降缝一般沿涵长方向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涵台断面(包括基础、台身、台帽),缝宽2cm,垂直于涵中心线设置,基础置于岩石地基上的涵洞可不设沉降缝。

7沉降缝内填沥青麻絮,其防水措施为:内侧以1:3 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

15cm,外侧以热沥青浸制麻絮填塞,深度约5cm

8涵背填土必须在盖板、支撑梁安装且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后, 方

可进行填土, 填土应两个涵身同时对称填筑,并按规范进行回填,台背回填厚度为1m 台高, 台背回填按设计要求回填砂砾或石灰土, 分层厚度和压实度达到96%以上方可进行上层填筑。在涵洞顶上填土时,第一层的最小摊铺厚度不小于0.3m,并防止剧烈的冲击。

9施工中当涵洞上填土高度不足0.5m厚时,严禁采用振动式碾压设备对涵顶上和涵洞范围内的填土进行碾压。

10 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当不满足要求时, 必须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方可施工。

(二)拱涵:

1拱圈采用现浇混凝土,2.0 以上的为钢筋混凝土, 施工前应做好拱架刚度、稳定性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必要适应进行预压和留有一定的下沉量。

2拱圈与涵台连续部分的拱座采用钢筋混凝土, 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预埋钢筋现浇时必须留下与拱涵连接的长度。

3涵台台身沉降缝一般沿涵长方向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涵台断面,缝宽2cm,垂直涵中心线设置。沉降缝防水措施为:内侧以1:3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15cm,外侧以热沥青浸制麻絮填塞,深度约5cm台身采用现浇混凝土要注意大体积混凝土由干收缩面产生的裂缝, 施工中要注意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塌落度, 比掺入适量的片石。

4填挖交界处必须设置沉降缝。

5基础置于岩石地基上的涵洞可少设沉降缝。基础为片石含量不应大于20%,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中的要求办理,对于配筋的基础,不应掺片石,要求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并预埋与台身锚固钢筋。

6涵台台后填土应在涵洞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方可

进行, 并应严格按水平分层填筑碾压,并注意两边对称进行。

7拱涵及拱顶之下20cm范围内做三油二毡防水层,每道沥青厚约1.5mm台身与土接

触部分涂热沥青2 道。

8拱涵的台背填土其宽度为4.0m拱涵高度,填筑材料为砂砾或石灰土,填压办法是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对称填筑碾压,不使用振动碾压机,严禁超厚度碾压,要求分层检测压实度达到96%以上方可进行上层填筑。

9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三)圆管涵:

1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 管壁内外侧表面应平直圆滑, 管节砼强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砼配合比、拌和均匀符合规范要求。管节各部尺寸误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 使接头面向上游, 每节涵管应紧贴与垫层或基座上, 使涵管受力均匀, 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坡度敷设, 在敷设过程中, 应保持管内清洁无赃物, 无多余的砂浆及其杂物。

3圆涵管采用套环接缝,接缝宽度不大于15mm縫内填塞沥青麻絮,宽度一般为

30cm 以上, 管外侧缝混凝土基座一下采取内侧嵌沥青麻絮, 要求密实平整, 除填塞之外在外部用四层浸透沥青麻布包缠, 用铅丝绑扎接缝部位。

4 在验证圆管涵安装接接缝符合要求后, 并且砌体砂浆或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再进行回填作业。

5 涵身两侧的填土其宽度为4.0m 拱涵高度, 填筑材料为砂砾或石灰土, 填压办法是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对称填筑碾压,不使用振动碾压机,严禁超厚度碾压,要求

分层检测压实度达到96%以上方可进行上层填筑。

6涵洞涵顶之下20cm范围内做三油二毡防水层,每道沥青厚约1.5mm台身与土接触部分涂热沥青2 道。

7管涵顶部填土小于0.5m时,严禁车辆通行,在施工期间,为保证管涵的安全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

涵洞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箱涵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一、一般规定 1、土石方工程开工前,必须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现场调查研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做好现场布置。现场的办公生活区、机械检修区、物资存放区、施工作业区及施工道路等主要生产和生活设施, 应有相应的技术安全措施,并在施工前组织设计中详细说明。 2、施工现场应有安全标志。危险地区必须悬挂“危险”或者“禁止通行”严禁烟火”等标志,夜间设红灯示警。场地狭小,行 人和运输繁忙的地段,应设临时交通指挥。 二、工地布置 1、工地的布置,应全面规划,妥善安排。遵守有利施工生产、方便职工生活的原则,符合防洪、防火、防雷击、防暑等安全和卫生的要求。 2、采用机械施工时,应制订作业程序和运行路线,确保协调施工,安全生产。夜间施工应有良好的照明。 3、工地应设工人休息、避雨棚;严寒地区应设避风取暧室;爆破作业区应设人员掩蔽所。 4、爆破材料库必须符合防爆、防雷、防潮、防火、防鼠要求,必须有良好的通风和防爆照明设备。库存量及平面位置必须经当地公安机关批准。库房距厂矿、村镇、人口稠密处所、交通要道及其它建筑物必须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5、爆破作业必须设炸药加工房,其位置应隐蔽安全,起爆体加工量不得超过当班用量,应有专人负责看管并有防火、防爆等安全措施。

6、汽油等易燃品库可建成半地下式结构,各种易燃,易爆、有毒等危 险品应分库存放,临时存放在施工现场时,相互间距不得小于30m距其它建筑物不得小于25m永久性、半永久性库房应根据各专业的安全规则办理。 三、工地道路 1、开工前应按规定修建人行和运输便道,经常养护,保持畅通。 2、用汽车运输时,临时便道和正式公路交界处应设置安全标志。便道 及其桥涵应根据通行车辆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养护。在利用既有公路运输时,应对其线路、桥涵的原设计标准及结构现状作详细调查研究。必要时应采取补强和加固措施。所有运输机动车辆通过村镇时,应和有关方面协商,制订相应安全措施。 3、在施工便道间的交叉口、与铁路的交叉口及渡口处,应设立标志。 施工便道和铁路交叉,应事先经有关部门批准,并按规定要求铺设临时道口。 4、施工便道应避免在架空索道及起重设备工作范围内穿越,如因场地 限制需穿越时,应有防护设备和安全措施。 5、所有道路的便桥,应在桥头树立标志,注明载重能力和限制速度。 四、安全措施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带劳动保护用品,施工机械应每天进行设备检修,严禁机械带病作业。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电焊工、装载机司机、起重机械作业工)必须持证上岗。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保护好现场的安全设施

波纹管涵洞施工技术要点

波纹管涵洞施工技术要点 1、基坑开挖应按图纸要求或以拟建的钢波纹管涵为三倍于钢波纹管涵的宽度为宜。如因工地过小不得以时至少应确保跨径以外1.2m以上的作业空间。 2、涵洞基底承载力要达到设计要求。 3、基础的厚度从钢波纹管涵的底部算起30-80cm左右为宜,用透水性好,粒度分布良好的沙质土或沙砾或碎石土成形,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波长的1/2或不大于50mm。 基础要求 基础顶面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预留0.3-1‰的预拱度 ,埋设于一般土质地基上的波纹管,经过一段时间后,常会产生一定的下沉,而且往往是管道中部大于两端。以确保管道中部不出现凹现或滑坡。 管体楔形部回填要求 管底两侧楔形部位处的填筑可采用5种方案, 1、采用粗沙“水密法”振荡器密实。 2、采用级配良好的天然砂砾,含水量要求比最佳含水量大2%左右,,人工用木棒在管身外向内侧进行夯实,木棒为截面15cm*15cm,单次冲击力要达到9kg/次,木棒作用点必须紧贴管身,每个凹槽部位都必须夯实到位。 3、采用液态粉煤灰回填。 4、采用轻型混凝土回填。 5、最大粒径不超过3cm的级配碎石回填。然后用小型夯实机械斜向夯实,确保管底的回填质量 管体两侧回填及顶部回填要求

1、填筑前在管节两侧上用红色油漆按每20cm高度标注,填筑时按标注线控制。 2、涵管两侧与基桩同宽范围至涵顶部分属于特别夯实区的回填要采用级配良好的天然砂砾或级配碎石。 3、管身最大直径两侧50cm外使用18T压路机碾压,50cm范围内使用小型夯实机械夯实,以避免压路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对管涵的撞击。 4、填筑时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压实后的厚度为20cm,压实度要求达到95%方可进行下层填筑。 5、填筑必须在涵管两侧同步对称进行,两侧的回填土高差不得大于30cm。 6、管顶填土厚度小于50cm时,不得使用大于6T的压路机械碾压,也不允许施工机械通行。达到每种管径的最小覆土厚度后采用振动式压路机碾压,可允许施工机械通行。 7、管体两侧及顶部20米范围内不允许使用强夯机械。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020

1.0.1为满足公路桥涵工程施工的需要,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公路桥涵的施工、改建和扩建。1.0.3超大、特殊结构或特殊区域的桥涵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还应针对本规范未作规定的内容制定专门的技术标准或专用技术条款。指导施工。条款说明:“特大”是指一般桥涵工程的规模,“特殊地区”一般指高原、山区、冻土、沙漠等地区。在本规范所述的特大型、特殊结构或特殊区域修建桥涵的某些特殊要求,可不包括在本规范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根据本手册制定更详细的专用技术标准或专用技术条款来指导施工。1.0.4公路桥涵施工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并符合安全、耐久、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建筑是体现设计思想和设计意图的过程。符合设计文件是公路桥涵工程施工的基本准则。这里的“安全”要求有两层含义:一是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和操作的安全;二是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二是桥涵工程交付使用后,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结构本身可以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安全使用。”指“满足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要求”“环境保护”是指必须符合《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的公路桥涵施工。节能减排是指节能减排。介质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原

规范只提到“节能”,但“减排”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次修订将改为“节能减排”。 1.0.5公路桥涵工程施工应遵守国家有关施工质量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保证体系》,明确质量责任,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1.0.6公路桥涵施工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施工人员确保施工安全。1.0.7公路桥涵施工应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节约土地,减少耕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1.0.8公路桥涵建设要规范化、工厂化、装配化、信息化,积极推广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导言:近年来的工程实践证明,采用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信息化施工,对保证施工安全、提高结构耐久性、提高工程质量、节能减排、环境管理等都有积极作用。保护和促进公路桥涵产业化生产。因此,本次修订增加了相应条款。1.0.9公路桥涵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第3-2项 2.0.1防水帷幕用于减少漏水量,降低地下水水力坡降,防止流沙、管道和潜在的侵蚀。

涵洞施工工艺

涵洞施工工艺 涵洞施工工艺 一、圆管涵施工 利用路堤为施工便道和场地,半幅施工,半幅通车。圆管涵的施工,原则上先填1-2m后用挖掘机开挖基槽施工的方法。在业主同意的定点厂家购买管涵。 施工准备: (1)涵洞开工前,向工程师提交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经工程师批准后开始施工。 (2)测量放样:按图纸设计的平面位置、标高及几何尺寸,进行施工放样。 基坑开挖: (1)将基坑控制桩延长于基坑外2m加以固定。 (2)基坑开挖应保持良好的排水,在基坑外深挖集水井以利基础底面排水彻底。 (3)基坑应开挖至设计标高+20cm处时,然后人工挖除剩余20cm土,以免机械扰动基底土。 (4)基坑开挖后应检验地基承载力,合格后,妥善修整,在最短的时间里铺垫层及浇筑基座。若承载力达不到要求,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基底处理。 圆管涵施工方法: (1)采购经监理和业主指定或认可的厂家的圆管涵。 (2)砼基座:基坑开挖后,应先进行装模,待模板安装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筑。砼采用现场集中拌和,30cm一层摊铺、振捣、抹平。 (3)敷设:待基础砼强度达到75%以上时,开始安装管节,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基座上,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坡度敷设,如管壁厚度稍有不同,应使内壁齐平,在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管内清洁无脏物。 (4)浇筑管壁处外侧砼,以固定涵管。 (5)接缝:涵管接缝宽度不大于5mm,用沥青麻絮填塞接缝内外侧形成柔性封闭层,再用两层15cm宽的浸透沥青的油毡包缠接缝。 (6)洞口砌筑:砌体应分层坐浆砌筑,砌筑前应做好砂浆封面,然后才进行砌筑。砌筑完成后,应进行勾缝。 (7)回填土:回填材料采用批准的能充分压实的透水性好的材料,分层、对称回填,每层厚度不大于15cm,第一层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用振动夯夯实达到设计标准。 (8)管节外壁必须注明适用的管顶填土高度,相同的管节应堆置一处,以便于取用,防止弄错。 (9)管节的装卸及安装用吊具进行,不允许用滚板或斜板卸管。 圆管涵施工工艺框图: 法1 施工准备→ 施工测量放样→ 基坑开挖→ 夯铺砂砾垫层→ 浇筑基础→ 涵管安装→ 涵管接口→ 铺砌洞口浆砌片石→ 涵背回填→ 清理验收 法2 清理场地→ 基坑开挖→ 测量放样→ 基底整平→ 测量基坑标高→地基承 载力检验→ 浇注基座砼→ 安装圆管→ 圆管运输→ 砼拌和→砼运输 → 浇筑管壁外侧砼→ 监理检验→ 嵌缝→ 洞口铺砌→ 台背回填→ 验 收分层压实→ 监理检验

浅谈涵洞施工注意事项

浅谈盖板涵洞(通道)施工注意事项 重庆三环铜永高速土建二标起点桩号K13+700,终点桩号K29+650,含短链550,路线全长15.4KM。主要工程内容以路基、桥梁、涵洞、防排水、防护工程为主。下面,我就以我的实际经历跟大家分享下涵洞施工注意事项,不正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开工前,必须对现场进行实际勘察,确认涵洞现场所处位置。 我项目部前期在涵洞施工前,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总工、副经理、测量室、现场技术员深入现场,对涵洞逐个勘察地形后发现若干问题。 1、绝大多数涵洞位于软基路段,考虑到涵洞施工后,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跳车”等现象的发生,将这些涵洞移位至山脚等地基较好的地段,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工后沉降。 2、部分涵洞经过勘察后发现现场汇水面积很小,没有必要设置涵洞,可以考虑取消这一部分涵洞或者改用圆管涵代替,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工程成本。 3、高速公路与地方道路不可避免的相交,部分路段由于设计图纸的缺陷,没有设置涵洞或者通道。如K20+900处,经过现场勘查,此处原有一条乡村道路,并且是村民必经之路,故在此处设置一通道,以满足当地村民出行需要。 二、确定涵洞位置后,开挖涵洞前,必须对涵洞附近水系、原地面高程等一系列原始数据进行整理。 如我项目部K19+265 1-6×3.5机耕通道,前期项目部技术人员

开会,项目经理屡次提及必须对开挖前涵洞水系、原地面高程等数据形成书面材料。但我们现场技术人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涵洞开挖成型后,经测量室复测后发现涵洞出水口高程比原地面高程低1m,且涵洞盖板顶填土高度只有78cm(路面结构层后厚度),涵洞修筑完成后,涵洞将常年积水,无法满足通行要求。因此,最后经业主、设计、监理同意后将此涵洞基底抬高1米。虽然经过处理后满足通行及排水要求,但是浪费了大量机械费用,影响了工期。因此,在涵洞开挖前,对涵洞附近水系、原地面高程等数据进行整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涵洞基坑处理 涵洞基坑开挖完成后,对于基底不须处理的,必须及时完成基础、墙身砼浇筑,且做好临时防排水工作。如K20+255人形通道,开挖完成后,基底为泥岩,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基础为分离式,在第一节基础中间挖了一集水坑,由于基坑渗水,导致集水坑中积水严重,施工队伍没有重视抽水工作。后来涵洞墙身施工完成后,由于墙身自重过大,墙身和基础发生明显倾斜,发生不均匀沉降。因此,在基坑开挖成型后,必须重视临时防排水工作,尽量避免雨季施工。

公路涵洞施工方案范文文稿

S367马鞍山段(北部通道)改建工程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安徽省新路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编制日期:二0一六年八月四日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一)、S367马鞍山段(北部通道)改建工程的投标文件、施工图纸、合同文件等相关资料。 (二)、交通部颁布的现行公路《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及其它有关文件资料。 (三)、通过踏勘工地,从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得的相关资料。 (四)、我单位的综合施工能力,现有的机械设备装备水平、技术实力以及近年来参加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 为确保优质、安全、按期完成本标段的施工任务,制定涵洞施工方案编制原则如下: (一)、遵循合同文件的原则:严格按照合同文件中的工程规范、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等要求编制方案,满足建设方各项要求。 (二)、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认真阅读核对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满足设计标准要求。 (三)、遵循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制施工方案时,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优化施工技术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四)、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操

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建设单位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指导,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 (五)、遵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配备技术能力强、有丰富的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 (六)、遵循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施工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和马鞍山市的有关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地方法规,创建“文明施工工地”。 三、工程概况 S367马鞍山段(北部通道)第二标段起点桩号K9+417.292位于和县石杨镇金城标东S367与石盘公路交叉处,K9+535至K13+940段利用现状石盘公路,对其进行罩面改善。路线向西在石杨镇北侧与S206平面十字交叉,在石杨码头南150m处跨越石杨河后于封林庄衔接上老路,路线基本沿老路布设,依次经黄河村、周村、熊庄、枣林岗、终于石杨镇铸陆村,终点桩号K21+876,全长12.458km。 本标段共有涵洞39座,其中主线34座,线外涵5座,K14+200-K16+250、K18+260-K18+920两段为新建路段,原则上采用全幅施工,当影响路基土石方填筑时,采用半幅施工;其余路段为拓宽段,采用半幅施工。 具体工程数量如下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四、圆管涵施工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盖板涵)

陕西省成通机械化公路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延川县马家河至苏亚河三级公路工程 (K0+000~K30+614.185) 盖板涵工程施工方案 陕西省成通机械化公路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马苏路项目经理部

盖板涵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共设涵洞57道,其中盖板涵31道(共38im;其余26道为石拱涵 (共334.8m)。盖板涵分为1-1.5m、1-2.0m两种孔径,涵洞主要为M7.5浆砌石基础,C25混凝土洞身以及C30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进、出主要分为竖井、八字墙、一字墙等结构形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计划在K5+700线路右侧的桥梁预制场集中预制和存放涵洞盖板。 二、计划施工工期 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10月20日,计划完工日期:2018年5 月10 日。 三、人员配置涵洞工程施工主要人员配置如下:总负责人:高伟施工负责人:刘 强质量负责人:毛国文张建立安全负责人:白刚 钢筋工10人,木工10人,混凝土工10人,其他各类人员5名。 四、主要材料及机械 钢筋:主要采用首钢生产的钢材,延川县、延安市均有销售,运输便利快捷。备选宝钢、攀钢、武钢、鞍钢、包钢、唐钢和太钢等中国八大钢厂生产的钢材。 碎石:用山西石楼县石料场、黑龙关杨家疙瘩村石料厂、延川当地石料厂。片(块)石:主要采用黑龙关杨家疙瘩村石料厂,储量丰富,运输便利。砂:工程用砂主要来自延川县周边地区多处料场,储量丰富,开采方便,运输便捷。 水泥:采用石楼县生产的水泥,该水泥质量稳定,达到国家质量标准,可通过公路运输至施工现场。 石灰:采用山西石楼县生产的石灰,该石灰属钙质石灰,等级为U级,需用 时可快速运输至施工现场。 现场主要机械有挖掘机1台,压路机1 台,装载机一台,钢筋调直机、弯曲机、切断机等各类机具12 台(套)。 四、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 (一)、施工准备及放样 施工前按设计图纸复核放线,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检查新建涵洞位置是否正确,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图纸所描述相符,避免因标高、位置和地质情况上的不符而对结构物的总体各项指标造

涵洞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涵洞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单位名称:集双高速DSL10标项目部班组: 针对涵洞施工的具体安全预防措施 一、基坑开挖安全措施。 1、基坑开挖和人员进入基坑作业时应时常观测坡面稳定情况。当发现坑沿顶面出现裂缝、坑壁松塌或遇涌水、涌砂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2、基坑开挖和防护方案应严格按技术部门交底执行。 3、基坑开挖后为了防止行人、机械掉落应在基坑周围拉安全警戒线进行防护并设立警示标志。 4、施工人员进入基坑作业前应先将坑边周围及附近边坡上有可能滚落的石块、危石等清除以防止掉落伤人。 5、基础模板的安装、拆除时应先检查坑壁稳定和支护牢固情况。 模板支架应安设在牢固地基上并有足够支撑面积。施工场地狭小、 行人和机械作业繁忙的地段应设临时交通指挥人员。 6、在崩塌、岩堆地段开挖石方应采用控制爆破。在崩塌地段刷坡应 设明显的安全标志。 7、基坑开挖前事先改移排水系统雨季施工时做好防水围岩并对路基边坡稳定采取防护措施。 8、施工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要经过安全技术培训。 安装模型板和平台顶柱时必须钉牢横拉杆并要经常检查。 二、钢筋加工及安装安全注意事项

1、切断机规定和活动刀之间水平间隙控制在0.5~1mm之间,断料时活动刀向后退,才可送料入刀口。严禁切烧红的钢筋及刀刃硬度的材料。使用前空载试运行正常后才能使用; 2、弯曲机使用前全面检查一次,并空载运转,运转过程不能加油或抹车床。屈曲的钢筋不准用弯曲机调直。弯曲钢筋时按规定的钢筋直径、根数进行操作。 3、冷拉机的作业区警示标志、防护栏杆、两段地锚是否有效,防护罩是否牢固,钢丝绳不能有损,符合使用安全才可运坐; 4、绑扎基础钢筋时按规定摆放支架或马凳架起上部钢筋,不得任意减少,操作前应检查基坑土壁和支撑是否牢固; 5、绑扎主柱、墙体钢筋,不得站在钢筋前架上造作和攀登骨架上下,柱筋在4m以上时,应搭设工作台,柱、墙、梁、骨架应用临时支撑拉牢,以防倾倒; 6、高处绑扎和安装钢筋,不得将钢筋集中堆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尽量避免在高处修整、扳弯钢筋。在必须操作时,应配戴安全带; 7、安装绑扎钢筋时,不得碰撞电线,在深基础或夜间施工学要使用移动式行灯照明时,电压不得超过36伏; 8、验收合格方可作业,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准作下一道工序作业。 二、模板安装、拆除安全注意事项 1、模板及支架系统必须具有所需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安装时正确无误。 2、安装模板时,必须按设计进行,严禁任意变动。 3、新使用模板及支撑材料,应严格进行质量检查,有不合格或有损坏、缺陷的不得使用。 4、使用有效的方法与措施,保证支撑、支点牢固,不产生相对移动。 5、模板支撑系统在必要时,应加适当的侧向斜撑以抵抗水平推力。 6、钢、木支撑不够长时,可以接长使用,但必须采用措施,保证其强度和可靠性。

【精品】涵洞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涵洞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铁路监理项目部 2011年3月

涵洞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1、涵洞监理工作重点: (1)结构物的平面位置 (2)外型尺寸 (3)钢筋布置 (4)水泥混凝土强度 (5)隐蔽工程及回填 (6)模板 2、具体操作控制如下: 2。1挖基 (1)基础开挖应符合图纸要求,开挖基坑时,应核对地质情况,检查基底土质的均匀性、地基稳定性及承载力(地基检验,一般采用直观或触探方式,必要时可进行土壤分析试验和试压试验.) (2)检查基底表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标高,并检查施工原始记录。 (3)基坑开挖后,应紧紧接着进行垫层铺设,并紧接着进行下一工

序的施工,承包商应采取措施,保护基层的暴露面不致于破坏。(4)砂垫层应为压实的连续材料层,应分层摊铺压实不得有离析现象,其压实度应在90%以上,混凝土基层浇筑时,应防止混凝土中的水份补基底吸时或积水渗入混凝土中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基座的强度,基座的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并按图纸要求设置沉降缝。 2。2盖板涵施工

(1)混凝土的涵台及基础分别浇筑时,基础顶面与涵台相接部分应拉毛,涵台或盖板可在图纸设置的沉降缝处分段修筑。 (2)当设计有支撑梁时,应在安装或浇筑盖板之前完成,图纸有要求将钢筋混凝土盖板用锚栓与涵台锚固在一起时,应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其他方法固定锚栓. (3)盖板安装前,应检查成品及边墙尺寸,并检查涵台强度是否达到强度的70%以上,盖板安装时必须坐浆稳固. (4)盖板安装后,盖板上的吊装装置,应用砂浆填满,相邻板块间采用1:2水泥砂浆填塞密实。 2。3箱涵现场浇筑 (1)在浇筑底板以前,应清除基座上的杂物,然后按图纸立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2)底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在底板上绑扎钢筋,立模浇筑侧板及顶板。 (3)为保证搭板与箱体的连接,在浇筑侧板上的牛腿时,应按图纸预埋锚固筋, (4)严格按图纸所示的标高、纵坡和预拱度设置垫层,基座以及立模和浇筑混凝土, 2。4进出水口 (1)进出水口应采用混凝土或其他修筑,所用原材料及砂浆应符合设计要求。 (2)帽石及一字墙应表面平整、轮廓清晰、线条平直.

公路涵洞施工组织设计

至武宣公路工程№4合同段K55+480钢筋砼盖板涵 施 工 技 术 方 案

编制:复核: 审核:日期: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施工组织及安排………………………………2-3 四、施工进度计划及安排 (3) 五、施工方法………………………………………3-7 六、质量保证措施…………………………………8-11 七、安全保证措施…………………………………11-12 八、环境保护措施 (12) 九、雨季施工措施…………………………………12-13

钢筋砼盖板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的编写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G F50-2011) 2、《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JTJ076—95) 4、《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5、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6、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书 7、我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8、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方法以及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况 K55+480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长度为34.6m,孔跨径:1-1.5×1.5m,盖板涵与线路右交角75度,混凝土盖板顶填土高度为1.69-1.89m, 分离式基础,进出口型式为八字墙。 主要工程数量表

三、施工组织及安排 1、施工任务划分及人员配置 主要人员配置表 2、施工机械配置 拟投入涵洞工程施工的主要施工机械一览表

四、施工进度计划及安排 涵洞计划开工日期2012年月日,计划完成日期2012 年月日,工期45天。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如下: 涵洞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五、施工方法 1、施工工序 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垫层填筑-基础施工-涵身施工-台帽施工-吊装盖板-出入口施工-台背回填-检查验收。详见(涵洞施工工艺框图) 2、施工工艺 2.1、施工准备 1、合理安排施工用地,做好临时排水措施,经现场放样调查,该涵洞位置及高程符合设计,涵洞进出口与排水沟顺接,排水通畅。 2、按设计要求选用合格的原材料,并严格执行材料备案制度。 3、按照《至武宣公路工程结构物模板准入管理办法》的要求,墙身及混凝土结构物外露部分等使用的模板,使用新制作的组合钢模板(钢模板有足够的厚度和刚度以保持不变形,面板要求采用≥6mm±0.25mm厚钢板)。 4、按标准化施工要求,施工现场埋设工程概况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牌、安

涵洞施工工艺

涵洞施工工艺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与质量 一、圆管涵施工 利用路堤为施工便道和场地,半幅施工,半幅通车。圆管涵的施工,原则上先填1-2m后用挖掘机开挖基槽施工的方法。在业主同意的定点厂家购买管涵。 施工准备: (1)涵洞开工前,向工程师提交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经工程师批准后开始施工。 (2)测量放样:按图纸设计的平面位置、标高及几何尺寸,进行施工放样。 基坑开挖: (1)将基坑控制桩延长于基坑外2m加以固定。 (2)基坑开挖应保持良好的排水,在基坑外深挖集水井以利基础底面排水彻底。

(3)基坑应开挖至设计标高+20cm处时,然后人工挖除剩余20cm 土,以免机械扰动基底土。 (4)基坑开挖后应检验地基承载力,合格后,妥善修整,在最短的时间里铺垫层及浇筑基座。若承载力达不到要求,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基底处理。 圆管涵施工方法: (1)采购经监理和业主指定或认可的厂家的圆管涵。 (2)砼基座:基坑开挖后,应先进行装模,待模板安装完成并经监理

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筑。砼采用现场集中拌和, 一层 30cm 摊铺、振捣、抹平。 (3)敷设:待基础砼强度达到75%以上时,开始安装管节,管节安 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基座上,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坡度敷设,如管壁厚度稍有不同,应使内壁齐平,在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管内清洁无脏物。 (4)浇筑管壁处外侧砼,以固定涵管。 (5)接缝:涵管接缝宽度不大于5mm,用沥青麻絮填塞接缝内外侧 形成柔性封闭层,再用两层15cm宽的浸透沥青的油毡包缠接缝。 (6)洞口砌筑:砌体应分层坐浆砌筑,砌筑前应做好砂浆圭寸面,然后才进行砌筑。砌筑完成后,应进行勾缝。 (7)回填土:回填材料采用批准的能充分压实的透水性好的材料,分层、对称回填,每层厚度不大于15cm,第一层厚度控制在30cm 左右,用振动夯夯实达到设计标准。 (8)管节外壁必须注明适用的管顶填土高度,相同的管节应堆置一处,以便于取用,防止弄错。 (9)管节的装卸及安装用吊具进行,不允许用滚板或斜板卸管。 圆管涵施工工艺框图: 法1 施工准备-施工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夯铺砂砾垫层-浇筑基础—涵管安装—涵管接口—铺砌洞口浆砌片石—涵背回填-清理验收清理场地T基坑开挖T测量放样T基底整平T测量基坑标高T地基承载力检验T浇注基座砼T安装圆管T圆管运输T 砼拌和-砼运输-浇筑管壁外侧砼-监理检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44218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说明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地理位置 2、工程地形、地质条件 3、地层岩性及构造 4、不良地质 5、道路设计简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三、施工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2、现场准备工作 四、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五、盖板涵施工方案 1、施工前段准备工作 2、原材料控制 3、基坑开挖 4、涵洞洞身及基础砌筑 5、盖板预制及安装 六、圆管涵施工 七、施工进度安排 八、资源需求计划 九、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思想教育保证措施 2、技术管理保证措施 3、施工保证措施 4、涵洞质量标准 十、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1、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施工效率 2、施工组织不断优化、实行网络化管理 3、加强施工管理,实行责任承包 4、保障后勤和材料供应 十一、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承诺和目标 2、安全保证措施

3、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2、机械安全 十二、文明施工、水土保持、环境保证措施 1、水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2、水资源保护措施 3、大气环境保护及粉尘的防治 4、生产、生活垃圾的管理 5、完工后场地清理及恢复平整的环保措施 6、弃土场、取土坑环境保护措施 十三、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涵洞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国家、交通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2、《新街至幺岩施工组织设计》; 3、《新街至幺岩公路施工图(含支线)》;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8、本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资源情况。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阿戛镇,是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和为完善农村公路路网功能而修建的四级公路。项目起点位于阿戛镇镇政府门口,终点接盐府四级公路K4+700处;中间在K5+035处设一支线,支线止于熊家洞子,线路全长20.209公里。 2、工程地形、地质条件 新街至幺岩公路位于阿戛镇范围内(含支线),地形地貌主要为高山低谷,熔岩发育,地貌类型多样,以岩溶类型和岩溶-侵蚀类型为主。本项目区域为从谷底和岩溶盆地,海拔标高1300~2300m,坡高约8~155m,坡面坡度20°~90°不等。区内山体较陡,多为破碎岩层,植被多为稀疏杂草、小柏树和荆棘。 3、地层岩性及构造 受到北西构造、向南凸出的弧形构造、以及邻区法子冲窝轮构造的一部分滴影响。弧形构造指西山字型构造西翼反射弧,位于测区南部(北东向)构造线相对明显,由一系列大致呈45°方向平行排列的褶皱和压扭性断裂组成。褶皱剖面形态为斜歪尖凌状和平缓开阔状。前者两翼岩层倾斜角30度°-70°,后者两翼岩层倾斜角5°-20°。断裂较为发育,已高角度压性断裂为主。北西构造主要为断裂,弧形构造主要为褶皱,法子冲窝轮构造影响较小。 4、不良地质 (1)滑坡综合前期地表层滑坡:规模较小,常发生于半坚硬类岩组分布区。且多发生在45度以上的边坡地带,因为边坡失去平衡所致。如公路开挖,坡脚北水流冲刷。软弱底层吸收水分膨胀产生塑性,抗压抗剪强度降低,常产生滑坡,对路基边坡及桥位边坡的稳定性具有影响。 (2)区内重力崩塌现象较为普遍,多分布于单斜山陡崖路基边坡及桥位边坡的稳定性具有影响。 (3)岩溶侧及深切陡峻的河谷两岸。对多发育于坚硬岩类岩组的灰岩地区。洼地、漏斗、落水洞在近期岩溶继续发生的情况下,经地下水面的升降产生侵蚀作用,使上覆第四系堆积物发生塌陷,这种塌陷多发生于各期岩溶台面上,将会造成隧道突水和突泥、路基岩溶地面塌陷、桥位基础持力层缺乏。区

涵洞施工注意要点

涵洞施工要点5518 一、概述 路基5合同段,起点桩号K23+500,终点桩号K26+786,全长3.286Km 全段共设3个盖板涵,3 个拱涵,1 个圆管涵,1 个箱通,1 个板通,1 个渡槽。 二、施工要点 (一)盖板涵: 1预制盖板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 方可脱模。吊运堆放和运输时, 在端部采用两点搁支并不得使上下倒置, 堆放或吊运的支点位置距端头不得超过0.4m。 2盖板上的帽石可就地浇筑安装, 亦可预制砌筑。 3台帽与台身之间, 台身与基础之间设毛骨短筋, 增加台身的整体受力。 4预制盖板安装前应检查涵台尺寸, 盖板安装完毕后, 必须清扫冲洗, 充分湿润后再在板与台背间的缝内用小石子填塞顶紧并填塞M10砂浆。 5涵洞盖板顶与填土接触部分均做三油二毡防水层,每道沥青厚1.5mm台身与土接触部分涂热沥青两道。 6涵台台身沉降缝一般沿涵长方向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涵台断面(包括基础、台身、台帽),缝宽2cm,垂直于涵中心线设置,基础置于岩石地基上的涵洞可不设沉降缝。 7沉降缝内填沥青麻絮,其防水措施为:内侧以1:3 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 15cm,外侧以热沥青浸制麻絮填塞,深度约5cm 8涵背填土必须在盖板、支撑梁安装且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后, 方

可进行填土, 填土应两个涵身同时对称填筑,并按规范进行回填,台背回填厚度为1m 台高, 台背回填按设计要求回填砂砾或石灰土, 分层厚度和压实度达到96%以上方可进行上层填筑。在涵洞顶上填土时,第一层的最小摊铺厚度不小于0.3m,并防止剧烈的冲击。 9施工中当涵洞上填土高度不足0.5m厚时,严禁采用振动式碾压设备对涵顶上和涵洞范围内的填土进行碾压。 10 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当不满足要求时, 必须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方可施工。 (二)拱涵: 1拱圈采用现浇混凝土,2.0 以上的为钢筋混凝土, 施工前应做好拱架刚度、稳定性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必要适应进行预压和留有一定的下沉量。 2拱圈与涵台连续部分的拱座采用钢筋混凝土, 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预埋钢筋现浇时必须留下与拱涵连接的长度。 3涵台台身沉降缝一般沿涵长方向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涵台断面,缝宽2cm,垂直涵中心线设置。沉降缝防水措施为:内侧以1:3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15cm,外侧以热沥青浸制麻絮填塞,深度约5cm台身采用现浇混凝土要注意大体积混凝土由干收缩面产生的裂缝, 施工中要注意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塌落度, 比掺入适量的片石。 4填挖交界处必须设置沉降缝。 5基础置于岩石地基上的涵洞可少设沉降缝。基础为片石含量不应大于20%,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中的要求办理,对于配筋的基础,不应掺片石,要求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并预埋与台身锚固钢筋。 6涵台台后填土应在涵洞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方可

道路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道路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4.3.1 施工准备 (1)涵洞开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经工程师批准才能开始施工。 (2)测量放样:按图纸设计的平面位置,标高及几何尺寸,进行施工放样。 (3)外购的涵管需要经监理工程师验收认可后主可使用。 4.3.2 基坑开挖 (1)因该工程开挖工程量较小,所以采用人工开挖,其开挖方法:土质基坑采用放坡开挖。石质基坑采用垂直开挖。弃土提升及运输方法采用人工挑运。 开挖基坑边坡坡率应根据规范的要求确定,基坑底面尺寸对于无水基坑宜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50cm。对于有水基坑宜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80cm以满足四周排水沟和汇水井的位置。 (2)在确保基坑范围内无不明或未办手续的公用设施和民用设施以及文物等,才能开挖基坑; (3)基坑开挖应保持良好的排水,并维护天然水道使地面排水畅通。设置过道交通,保护好原有水系和原有交通。 (4)基坑应开挖至设计标高或监理工程师指定标高。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监理要求时,最终开挖深度要依触探或土工试验资料确定。

(6)基坑开挖后应检验地基承载力,合格后,妥善修整,在最短的时间里铺垫层及安装涵管,不得暴露太久。 4.3.3施工主要工序 1. 垫层和基座 (1)砂砾垫层采用连续级配材料铺筑,其压实度应在95%以上,按重型击实试验测定;砂砾垫层分层摊铺压实,不得有离析现象,否则要重新拌和铺筑。 (2)基座尺寸及沉降缝按图纸所示施工,沉降缝位置与管节的接缝位置相一致。 (3)管涵基础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结合土质及路基填土高度设置预留拱度。 2.敷设 (1)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巾于垫层或其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 (2)在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管内清洁无脏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他杂物。 (3)任何管节如位置设置不准确,取出重新设置。 (4)如遇软基,则应按图纸和监理工程师指示对地基进行处理,当软基处理达到图纸要求后,方可在上面修筑涵管。 3. 接缝 (1)涵管接缝宽度不应大于10mm,绝不加大接缝宽来满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从化区鳌头镇洲洞村,由于现状桥梁损坏,已经不能使用,对周围的交通造成不便。现对此桥进行改建。共修复两处路面、设置1道钢筋混凝土盖板明涵,盖板涵净跨径,净高2m。涵洞两侧安装护栏,两端设置警示桩,根据资料核查设计安全等级:涵洞,三级、桥涵设计基准期:100年、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公路—Ⅱ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环境类别:Ⅰ类环境、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跨度为,宽度净+2×人行道护栏,全桥宽。下部结构采用混凝土基础及涵身,涵洞两侧新增浆砌石截水墙。 2 施工总体部署 由于本工程项目在汛期施工,因此围堰截留分段施工将是本项目的主要特点。 3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 桥梁钢筋加工及安装 适用范围 适用于桥梁工程钢筋加工及安装。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1. 认真审核结构图纸和钢筋料表,绘制钢筋节点大样图。 2. 编制钢筋安装方案,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材料要求 1. 钢筋: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进入现场应进行复试,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有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着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或其他专项检验。 2. 电焊条: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选用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经烘干后使用。 3. 其他材料:绑扎丝、氧气、乙炔等。

机具设备 1. 主要机具设备: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电焊机、卷扬机、砂轮切割机等。 2. 工具:气焊割枪、钢筋扳手、锤子、钢筋钩、撬棍、钢丝刷、粉笔、手推车、尺子等。 作业条件 1. 所需材料机具及时进场,机械设备状况良好。 2. 钢筋加工厂场地平整、道路畅通,供电等满足施工需求。 3. 钢筋安装方案已审批,作业面已具备安装条件。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操作工艺 1. 钢筋进场检查 (1) 钢筋进场时,应按表1-3进行外观检查,并将外观检查不合格的钢筋及时剔除。 (2) 核对每捆或每盘钢筋上的标志是否与出厂质量证明书的型号、批号(炉号)相同,规格及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钢筋储存 (1) 钢筋的外观检验合格后,应按钢筋品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类堆放,不得混放,且应设立识别标志。 (2) 钢筋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宜在库内或棚内存放,露天堆置时,应架空存放,离地面不宜小于300mm,应加以遮盖。 3. 钢筋取样试验 (1) 按不同批号和直径,按照表1-4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 (2) 检验合格的判定标准:如有一个试样一项指标试验不合格,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判为不合格。 4. 钢筋加工 (1) 配料单编制:钢筋加工前,依据图纸进行钢筋翻样并编制钢筋配料单,配料单应结合钢筋来料长度和所需长度进行编制,以使钢筋接头最少和节约钢筋;钢筋的下料长度

涵洞箱涵工程施工方案

省道S365线中心涌至井岸二桥段工 程土建工程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 审批: 项目经理: 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省道S365线中心涌至井岸二桥段工程土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一一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4) 箱涵结构纵横断面图示意如下: (5) 第二章涵洞工程施工基本要求 (7) 第三章施工设计图要求 (8) 一、圆管涵 (8) 二、箱涵 (9) 三、分离式盖板涵 (10) 四、其它注意事项 (12) 第四章涵洞工程施工工艺 (13) 一、涵洞放样 (13) 二、基坑开挖工程 (13) 三、碎石垫层工程 (14) 四、混凝土垫层工程 (14) 五、涵洞钢筋工程 (15) 六、涵洞模板及支架工程 (16) 七、涵洞混凝土工程 (17) 八、施工缝的设置与施工 (19) 九、回填土工程 (20) 第五章涵洞的附属物工程 (20) 一、沉降缝 (21) 二、防水层 (21)

三、排水沟 (21) 四、砌体 (21) 第六章涵洞施工质量标准及检测项目 (24) 一、箱涵施工质量标准 (24) 二、管涵施工质量标准 (25) 三、盖板涵施工质量标准 (25) 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人员机械安排 (26) 一、施工进度计划 (26) 二、人员配备计划及职责范围 (26) 三、施工机具配备计划 (27) 第八章安全文明施工保护措施 (28)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省道S365线中心涌至井岸二桥段涵洞工程,本工程新建钢筋混凝土箱涵8个,圆管涵1个,盖板涵2个(石油管道保护箱涵)。涵洞基底采用CFG及预应力管桩进行处理。主要工程数量表如下: 箱涵工程数量表 圆管涵工程数量表

市政涵洞施工方案要点

施工方案审批表 工程名称:新繁镇锦溪路建设工程(二标段) 致:四川飞红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新繁镇锦溪路建设工程(二标段)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涵洞施工方案 承包单位(章)技术负责人: 日期: 监理单位审批意见: 监理单位: 日期: 建设单位审查意见: 建设单位: 日期:

新繁镇锦溪路建设工程(二标段) 编制人:职务职称 审核人:职务职称 审批人:职务职称 编制单位:四川永发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 2013 年8 月20 1.编制说明 1.1设计标准1.2编制原则 2.工程概况及设计原则 3.应注意事项4总体施工 方案及安排 4.1施工方案 4.2施工方法 4.3、涵洞施工 工艺4.4、涵洞工程施工技 术措施 5.质量保证措施 5.1 .质量目标 5.2.防止质量通 病的措施 6.工期保证措施 7.安全保证措施 8.环境保护措施

涵洞施工方案 1. 编制说明 1.1 设计标准 设计水位:因业主不能提供该沟渠历史最高洪水位,设计水位依据 现状沟渠确 定。 1.2 编制原则 1.2.1 遵循合同文件标准条款的原则,积极响应合同条款,严格执行合同 文件的规定,标准统一,格式规范。 1.2.2 遵循设计文件、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按设计标准、现行规 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办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优良。 1.2.3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发挥我单位施工的优势以及专业化、机械化 联合作业的特点,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高速度、高 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本项工程的施工。 1.2.4 坚持施工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业主及监 理工程师的指令。 2. 工程概况及设计原则 本项目范围内设置盖板涵 2 座和圆管涵 2 座。 1 )本次设计根据调查汇水面积、冲沟及水流坡度和水力计算的基础上; 为避免涵洞 1.1.1 路基宽度: 20 米。 1.1.2 设计荷载: 道路:BZZ-100KN 涵洞:公路-I 级 1.1.3 设计车速: 30Km/h 1.1.4 设计洪水频率: 1/50 1.1.5 抗震设防:按 7 度地震设防 1.1.6

公路涵洞施工方案(参考模板)

涵洞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x公路A7合同段起于xx(K72+000),于xx互通,尔后上跨线,沿山边展线升坡至合同段终点xx(K78+160),合同段路线全长6.16km。 本合同段共有涵洞53座,其中主线12座,互通11座,xx连接线10座,xx 连接线--支线6座,xx连接线14座,具体工程数量如下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二、圆管涵施工 (一)施工准备 1、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提供的要求,搭设临时设施,组织机具设备人员进场。 2、采购材料并组织进场,在试验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试验室试验。

3、认真熟悉图纸、施工规范,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及交底,并进行安全质量教育。 4、测量放线:测量人员及监理工程师对涵洞进行定位放线,并将控制桩引至路边加以保护。在通道附近补充两个水准点,以备施工时使用。所测控制桩均应稳固可靠,一直保留到工程结束。 (二)施工方法 1、基坑开挖 根据技术人员放样出的涵洞中线桩、涵洞基础大小和现场地质情况确定基础开挖位置,用石灰撒出开挖边线,现场测量原地面标高,计算出基坑下挖深度,并在开挖边线旁打好标高控制桩。涵洞基础采用机械开挖,如有石方,则采用松动爆破开挖,开挖时严格按设计的尺寸进行,严禁超宽超深开挖再用虚土回填。在基坑开挖的同时,应将涵端口八字墙或一字墙基础基坑一并挖好。 基坑开挖出的弃土不得妨碍开挖基坑及其他工作,弃土应堆放在远离基坑位置,必须堆放在基坑附近时,弃土堆坡脚距基坑顶缘的距离不小于基坑的深度。 基坑挖到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停止机械开挖,改由人工清底、平整。遇有地下水,应在四周加设排水沟及集水井,及时进行抽水,防止基底被水浸泡。 基坑开挖应不间断地进行,以防止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当基底达到设计标高时应及时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时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填写基坑工程检查证,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 若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则需要报请监理工程师,根据四方现场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处理合格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2、基础施工 基坑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圆涵基础施工,先在基底用砂浆进行封底找平,再在砂浆底面上用全站仪放样出涵洞轴线,用墨线弹出立模边线和每个沉降缝位置。模板除锈后进行刷油处理,以利于脱模。模板后加设钢管支撑,支撑应结实牢固,保证浇筑砼时模板不变形不跑模。测量模板顶标高,确定砼顶面位置并在模板上做好明显的标记。 圆管涵基础为C15砼,盖板涵基础为C25砼。砼采用搅拌站集中搅拌,从搅拌站用砼专用泵车运至施工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