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效率与税收效用

合集下载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答案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答案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答案07行政管理专业授课教师——赵永伦以下答案乃学生所作,若有错请自行改正,仅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分)1、若某个社会中只有A、B、C三人,在配置资源时,下列哪种状态说明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C )。

A 某种资源配置使A、B、C三人的效用均增加了B 某种资源配置使A的效应增加,B、C的效用保持不变C 某种资源配置使A、B、C三人的效用均下降了D 某种资源配置要使A的效应增加,则必然同等减少B和C的效用2、资源配置使整个社会“得者所得大于失者所失”,则这种资源配置(B )A 有效率但不是帕累托效率B 有效率且达到了帕累托效率B 无效率D 以上均不对3、关于社会边际效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指增加一定量的物品或服务所能获得的效益增加数量B 会随着物品或服务消费量增加而增加C 会随着物品或服务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D 可以用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时人们愿意付出的最低货币量来表示。

4、关于资源配置量与MSB及MSC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MSB>MSC时,说明资源配置过剩B MSB=MSC时,说明资源配置没有效率C MSB<MSC时,说明资源配置过剩D MSB=MSC时,社会总净效益为零5、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时,关于社会净效益说法正确的是(A )A 社会总净效益最大B 边际净效益最大C 社会总净效益最小D 社会边际净效益最小6、关于完全竞争市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是一个有众多者买数和卖者的市场B 是一个竞争最激烈的市场C 是一个没有价格操纵者的市场D 是一个没有公共资源生产和交换的市场7、下列哪一种情况不是市场失灵的表现(C )A 私人公司不愿投资城市街道建设B 贫困C 汽车价格随产量增加而下跌D 农产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8、公共部门不应介入的行业是(D)A 高等教育B 河流污染治理C 自来水价格管制D 电视机生产9、公共财政的职能不包括(B)职能。

公共经济学名词解释

公共经济学名词解释

1)帕累托效率是指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具有效率的。

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即可以通过资源配置的重新调整而使得某人的境况变好,而同时又不使其他任何一人的境况变坏,那就说明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也就是缺乏效率的。

也就是经济活动上的任何措施,都应当使“得者的所得多于失者的所失”,或者从全社会看,“宏观上的所得要大于宏观上的所失”。

2、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即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当存在外部效应时,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决策所依据的价格,既不能精确地反映其全部的社会边际效益MSB,也不能精确地反映其全部的社会边际成本MSC。

结果:价格失真,从而使得社会资源配置发生错误,达不到帕累托效率的最佳状态。

3、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提供的且在消费上不具竞争性、受益上不具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

4、公共支出(Public expenditures)指政府部门在一个财政年度内为实现其公共职能而耗费的资金总和及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过程。

公共支出数额反映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规模和深度,反映公共财政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5、预算决策机会成本分析的含义预算资金的机会成本指因这样一笔资金由私人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而导致的私人部门的效益损失。

预算决策的效率评估就是要以预算资金的社会机会成本作为评价公共预算决策效率的依据,即评估和比较同样一笔资金由公共部门和由私人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

如果一笔特定的资金交由公共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大于留在私人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这笔资金的预算决策是具有效率的,否则,就是缺乏效率的。

6、公共收入(Public revenue)公共收入又称财政收入、政府收入,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取得的所有社会资源的总和。

税收效率及最优税收

税收效率及最优税收

超额负担的定义
玉 米 年 消 费 量 磅
C2
C
C1 大麦税后的 预算约束线
图7.1
大麦税前的 预算约束线源自E1 iF来 测 量 税 收 对 其 影 响 。
消 费 者 所 消 费 玉 米 量 的 变 化
可 用 在 消 费 同 样 数 量 大 麦 时 ,
B
B1 大麦年消费量
超额负担的定义
在每一大麦消费水平上, 和之间的垂直距离表示以 玉米衡量的鲁思的应纳税额。
W()
左方为总劳动所得,右方则说明所得如何花费。
上式可写成:
税收效率与最优税收
现在假设可以对X、Y和l课以同一税率t的从价税。税收 使有效价格提高,X的价格提高到(1),Y的价格提高 到(1),l的价格提高到(1)w。这样,个人的税后预 算约束为:
(1) (1) (1)
上式两方除以(1),得:
1wT PXPYwl
着不存在超额负担呢?见图7.4
第七章 税收效率与最优税收

玉 米
图7.4
量 (
A


E
C
1
1 J
Ri
E2
C 2
S
E3
C3
B12 B3 F K 年大麦D量 (磅)
问题和答案
在图7.4中, 最初的需求曲线是无弹性的,也就是说, 当价格增加时,内奥米对大麦的消费并没有因为课征 大麦税而改变,即 – B12 。
因此,一种降低时间禀赋值的税收实际是一种总 额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总额税没有超额负担。 我们得出结论:以同一税率课于包括闲暇在内的所有 商品上的税收相当于一种总额税,它不产生超额负担。
税收效率与最优税收
对于闲暇时间课税是不可能的,因此, 某些超额负担一般来说是不可避免的。 最适的商品课税目标是选择课于X、Y的 税率,使其税收收入的超额负担尽可能 最小。例如,所谓的中性课税原则,或 兰姆塞规则。

北京物资学院税收学期末原题答案

北京物资学院税收学期末原题答案

1.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原则指税收活动要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要求以最小的费用获得最大的税收收入,并利用税收的经济调控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或者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经济发展的妨碍。

使征税成本以及无谓损失最小化,税收的超额负担尽可能小,利于资源的最佳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

2.税收超额负担:指政府征税导致纳税人的福利损失,使得消费者和厂商剩余减少。

同时引起了商品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化,造成无谓损失,从而形成税外负担,引起效率损失。

税收的超额负担可以消费者和厂商剩余净损失说明。

;DWL=1/2t²[(ES)-1+(ED)-1] -13.税收的替代效应:税收剔除收入效应影响后,商品劳务相对价格的变化,对人们支出方向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

税收的替代效应就是指征税结果对人们经济行为方向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作用。

国家课征某税影响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相对价格上升,人们就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来替代另一种消费或活动的情况,从而导致商品供应量和购买量的减少。

4.预算归宿:税收完整返还导致的征税影响。

在收入和支出对应下,预算的最终归宿点。

5.税收制度:指国家按一定的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核心是主体税种选择和不同税种搭配。

(1)税制类型:单一税制:只征收一种税的税制。

复合税制:同时征收两种以上税种的税制。

(2)税制结构:直接税和间接税的税制结构,以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收入比例作为衡量指标,则其过程可以描绘成“U”型曲线,经历了先以直接税为主,再以间接税为主,最终以发达的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

6.边际税率:MRT=△t/△i=△t/△TB;指最后一单位收入所对应的税率的大小7.最优税制:最优税制就是同时实现效率和公平目标的税制。

(1)最优商品税:为了在实现税收效率目标时兼顾公平需要对商品税的反弹性法则作出修正。

假定X和Y两种商品中,X商品是必需品,而Y商品是奢侈品,低收入阶层更多消费X商品,而高收入阶层更多消费Y商品。

假定在社会福利函数中,给予低收入者的效用以较大的权数,而给予高收入者的效用以较小的权数,这样即使X商品的需求弹性比Y商品小,最优商品税也要求对Y商品以较高的税率征税,而对X商品以较低的税率征税。

税收四项原则

税收四项原则

税收四项原则:税收原则包括: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税收适度原则、税收法治原则。

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确保公平,遵循公平原则。

公平是税收的基本原则。

在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中,公平原则列为首位。

在我国历史上,也多有强调税收公平的论述。

在现代社会,税收公平原则则更是各国政府完善税制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但税收怎样才算公平,在不同时期,往往标准不同,理解也不同。

从历史发展过程看,税收公平经历了一个从绝对公平转变到相对公平,从社会公平拓展到经济公平的发展过程。

税收公平,首先是作为社会公平问题而受到重视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社会公平问题历来是影响政权稳固的重要因素之一。

税收本来就是政府向纳税人的无偿分配,虽然有种种应该征税的理由,但从利益的角度看,征税毕竟是纳税人利益的直接减少,因此,在征税过程中,客观上存在利益的对立和抵触,纳税人对征税是否公平、合理,自然就分外关注。

如果政府征税不公,则征税的阻力就会很大,偷逃税收严重时还会引起社会矛盾乃至政权更迭。

税收的社会公平,最早指的是税额的绝对公平,即要求每个纳税人都应缴纳相同数额的税。

在税收实践上的反映,就是定额税和人头税的盛行(人头税和定额税即使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失)。

亚当.斯密所指的公平则是税负的绝对公平。

它强调每个纳税人都应按同一比例纳税。

这就是说,不同收入水平的纳税人,其缴纳的税收绝对额虽不同,但其承担的税负(或税率)是相同的。

反映到税制上就是实行比例税率。

亚当.斯密的公平原则,在强调按比例税率纳税的同时,还强调税收应对所有国民一视同仁,不应有免税特权的存在。

这其实是针对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作为封建残余大量存在的贵族阶层享有免税特权而提出来的。

从理论上说,绝对公平,无论是税额的绝对公平,还是税负的绝对公平,都要求普遍征税,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考虑,瓦格纳在其社会公正原则中,首先提出普遍原则,即征税要普及每个人,不应存在享有免税的特权阶层。

公共财政学(简答题论述题)

公共财政学(简答题论述题)

1、为什么会产生外部性?答:外部性是在相会作用的经济单位中,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对其经济单位的影响,而该单位又没有根据这种影响而从其他单位中获得报酬或向其他单位支付赔偿。

外部收益或损耗是不纳入生产者的私人成本的,从而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不一致。

这种外部性有正负两种效用,是市场失效的反映,靠市场调节是无法克服的,就要求政府干预,其目的是要使外部化了的企业成本内部化,由企业自己承担造成的外部化成本。

2、政府主要在哪些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答:一是弥补市场不完全的缺陷,包括市场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市场不完备以及不完全信息问题;二是提供市场制度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需要政府介入公共物品的供应过程,以税收为消费公共产品的代价,克服市场难以解决的搭便车问题;三是克服市场制度可能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其目的是要使外部化的企业成本内部化,由企业自己承担造成的外部化成本。

3、简述政府采购的原则。

答:政府采购必须遵循的四项原则:一是公平原则,即市场信息要公开,采购市场的透明度要高。

二是公平原则,即所有商品生产者在竞标过程中,应当机会均等,待遇相同。

三是公正原则,即政府采购部门在采购管理和交易事务处理上,对所有供应商一视同仁,给予公正的待遇。

四是诚实信用原则,即政府采购的供应双方都应信守承诺。

4、财政补贴的特征。

答:一是政策性,即财政补贴是依据国家的方针和政策制定的,其出台具有政策性。

二是灵活性,即国家应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对财政补贴进行修正和调整。

三是时效性,即财政补贴应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而调整。

5、社会保障的含义与构成。

答:所罚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城乡居民在年老、疾病、待业、灾害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以集中或分散的方式,提供的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包括两部分: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

6、简述税收财政原则的具体内容。

答:税收财政原则的具体内容如下:1、保证财政收入的充裕和完整;2、保证财政收入的可靠性;3、财政收入的确立与便利。

税收学原理题库

税收学原理题库

税收学原理题库第一章税收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税收2、征税对象3、纳税人4、税率5、超额累进税率6。

减税、免税7。

起征点与免征额8。

税收体系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强制性的分配,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即税收客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向的物或行为3纳税人:又称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4税率:是指政府征税的比率。

税率是税收制度得的核心,反映的是对课税对象征税的制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

二、判断题1、在税收的“三性”中,强制性是税收的第一性。

()无偿性是第一性2、税收的“三性”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是其他财政收入方式)的基本标志,是鉴别一种分配方式(主要指财政收入)是不是税的基本尺度或标志。

(√)税收的重要意义3、在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模式下,依据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税收主要是为政府提供资本性公共产品而筹资。

公债主要为政府提供耗尽性公共产品而筹资。

()税收主要为政府提供耗尽性公共产品而筹资,公债主要是为政府提供资本性公共产品而筹资4、税目规定着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限,反映着征税的广度;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征税对象规定着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限,反映着征税的广度;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5、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要对征税对象全部数额征税。

(√)起征点规定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要对征税对象全部数额征税6。

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

()纳税人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人,负税人是指实际承担税收负担的人7。

当计税价格为含税价格,即计税价格=成本+利润+流转税额时,如果没有现成的含税价格,就需要组成计税价格。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税率)。

财政学第九章 税收基本理论

财政学第九章  税收基本理论
2. 税收为什么具有强制性 3. 税收的强制性是相对的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二)无偿性 1、无偿性的概念: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收 就归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给原纳税人,也不 直接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和代价。 2、税收为什么要具有无偿性 3、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固定性 1、固定性的概念:国家征税必须通过法律 形式,事先规定对什么征税及征税的额度, 这些事先规定的事项对征纳双方都有约束力 而不能随意变动。 2、税收的固定性也是相对的
以纳税人的特殊行为 (需要特别抑制的行为) 作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资源税、土地使用税 等
印花税、屠宰税、筵席 税等
(二)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可分为直 接税和间接税。
本分类法旨在分析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按税收的计量标准分类,可将其分 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1、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 依据的税类。
❖ 1.税收行政效率原则
❖ 行政效率原则是指筹集和管理税收的有 效性,这种有效性是以税收征收成本最 少为标准判断的,要求以尽可能少的征 收成本取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
❖ 税收的行政效率是检验税收本身的效率, 可以通过一定时期直接的征税成本与入 库的税收收入之间的对比进行衡量。
(二)税收效率原则的内容
四、税收中性问题
(一)税收中性的概念
❖ 1.概念
❖ 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应干扰或扭曲 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 人经济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2.含义
❖ 税收中性包括两层含义:
❖ 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 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 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
❖ 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 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 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 收入效应:因收入的购买力下降或上升对
商品消费所作的调整。 • 替代效应: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化,人们用 一种价格下降的商品替代其它价格保持不 变的商品,增加对价格相对下降的商品的 需求。换言之,替代效应是指消费者因商 品相对价格变化而对其开支结构所作的调 整。
对税收收入效应的理解 1、政府征税会直接降低纳税人(或经济行为主 体)的收入。这是最基本的理论假设。在现存税收制
Effects of Taxation 比例所得税的劳动供给效应(1)
收入/周 D
|Slope| = w
H G E1
iii
ii i 税后工作时间
G’
|Slope| = (1-t)w
E2
0
F I
T
每周休闲时间
税前工作时间
Effects of Taxation 比例所得税的劳动供给效应(2)
收入/ 周 D
|Slope| = (1-t2)w 0 P F
L T
税前工作时间
(1-t1)$5,000
|Slope| = (1-t1)w
每周休息时间
一次总付税与比例税的劳动供给效应比 较
收入
D
I ( X P)W I ( X P)W T I ( X P)(1 t )W
税收收入
G E1 C E3 F U1 E2 W O H B A F Z 闲暇 U2 W(1-t)
无差异曲线
I'
衣服 O C 收入效应 '
C
食品 F
F' E* E' I' E I
无差异曲线
收 入 效 应 , 替 代 效 应
O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C'
C''
C
衣服
• 对衣服征税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食品 F
F'
E*' E* E I I'
替 代 效 应 , 收 入 效 应
O
C'
C''
C
衣服
• 对衣服征税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一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 • 二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 • 三 税收对劳动供给效应的无差异曲线分析 • 四 不同税种对劳动投入的效应比较分析
效用最大化的闲暇与收入选择
收入/周
D
|Slope| = w
G
E1 ii
iii
Income Leisure 0 时间禀赋 F Work
i
T
每周休息时间
收入R
特殊情况下的税收对劳动供给影响
E1 工 资 收 入 E2 税后工资收入 税前休息时间 无差异曲线I1 税前工作时间
税后休息时间
税后工作时间
T
时间t
税收对劳动供给影响(特殊情况下)的解释
1、对劳动收入征税,降低了劳动者的税前收入。 2、对劳动收入征税,劳动者并未降低劳动投入,反而 还增加劳动供给。
福利的减少大于政府增加的税收,由此产生了超额负担。
征税产生的额外负担最低
价格
S1
1/2P0Q0t2/(1/n+1/m)
S0=MC
P1 P0 P2
e1 t a e0
D=MR
O
Q1
Q0
X 产品量
拉弗曲线(Laffer Curve)
税收政策的类型
• (一)自动稳定的税收政策 • “内在稳定器” • 负所得税 • 财政拖累(fiscal-drag)或“财政制动器” • (二)相机选择的税收政策 • 逆经济风向行使 • 间接税;直接税
一、税收经济效率
• --对经济的扭曲影响最小化
a.收入效应――正常负担 政府征税后,经济资源从私人经济部门转移到政府部门, 政府税收增加,纳税人收入减少。但它并不改变纳税人的行为 选择,只是收入减少,因此,称之为“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超额负担

政府征税后,改变商品或经济行为的价格,厂商或者消费 者将选择轻税或无税的商品和经济行为替代重税或征税的商品 和经济行为 ,从而,改变了原有的资源配置,使纳税人经济
三 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收入效应
• 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收入效应,表现为政
府课税之后,会使生产者可支配的生产要 素减少,从而降低了商品的生产能力,而 居于较低的生产水平。
(二) 税收与消费者行为
• 消费者行为 • 一 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替代效应 • 二 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收入效应
一 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替代效应
税收替代效应 政府对某一商品或服务征税时,使这类 商品或服务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消费者会消 费该类商品或服务的替代品。 或:政府课征某税影响某种商品或服务的 相对价格或相对效益时,人们就选择某种消 费或活动来替代另一种消费或活动的情况。
商品C C1
税收替代效应(图示)
A2
A1
商品A
对税收替代效应的理解
S
L1
L2
劳动时数
税收对劳动供给效应的无差异曲线分 析
收入 D
U2
U1 E1 E2 E3
W(1-t)
C
比 例 税 的 劳 动 供 给 效 应
O
B A
F
Z
闲暇
累进税的劳动供给效应
收入/ 周 D
|Slope| = w
税后工作时间
|Slope| = (1-t3)w N M E4
E1
(1-t1)$5, + (1-t2)$5,000
4、对劳动收入征税,导致劳动者的生活愉悦程度有所 下降(从无差异曲线向左移可以明确出)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一) 希克斯分析法 • 希克斯认为,实际收入不变,指原有的效用水
平不变,消费者维持原有满足程度,保持原有 无异曲线
J.R.Hicks
(一) 税收与生产者行为
税收——价格——生产者行为 一 税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二 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替代效应 三 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收入效应
税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价 格 S
Pd
P* Ps E
D o Q’ Q*
产量
(1)从量税(燃油税)
(2)从价税
征税的经济损失
• 1.消费者支付价格上升,生产者实际得到价
格的下降。 • 2.社会角度:因课税造成的课税商品产量的 减少的经济损失。
税收负担: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 余
• 税收的额外负担:均衡产出的减少
(三) 税收与劳动供给
• 《劳动法》第36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
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 工时制度。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 查报告显示,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1.45亿人,月平均 工资1417元。每周工作时间超过劳动法规定的44小时 的农民工占89.8%,其中住宿餐饮业农民工每周工作 时间超过60小时。 • 2005年1.24亿美国劳动者每周平均工作34小时,获得 报酬7.2万亿美元,约占国民收入的67%。 • 劳动供给是如何决定的? • 税收如何影响劳动供给?
一 税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 政府课税:消费者支付

的价格,生产者价格 商品税(向生产者课 征)
• 从量税:
Pd Ps T D( Pd ) S ( Ps ) D( Pd ) S ( Pd T )
• 从价税
Pd (1 t ) P s D( Pd ) D( P s ) D( Pd ) DP s /(1 t )
SL w
a b e f j k c d
(1-t1)w (1-t2)w (1-tA)w
(1-t3)w
h
i
L3
LA
L2
L1
L0
Hours per week
• 税收的消费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消费者选
择商品的影响,当政府对商品课税后,会 使课税商品价格相对上涨,消费者就会减 少课税商品的消费,而增加对无税商品或 轻税商品的消费,即以无税商品或轻税商 品替代课税商品或重税商品。我们将税收 导致消费者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需求来 替代课税或重税商品需求的影响,称为税 收的消费替代效应。
二 税收对生产选择的替代效应
• 税收的生产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企业产品
结构的影响,当政府课征商品税时,由于 生产者所面临的课税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 造成生产者减少课税商品或重税商品的生 产量,而增加轻税或无税商品的生产量, 即以无税商品或轻税商品替代课税商品或 重税商品。 • 这里的价格是指生产者价格,而不是市场 价格或消费者价格。生产者的生产决策不 是根据消费者支付的含税价格作出的,而 是以其实际得到的不含税价格为准的。
H G E3 E1 ii i
iii
税后工作时间
K
0
J
F 税前工作时间
T
每周休息时间
税收对劳动供给效应的不确定性
• 征税的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征
税减少实际劳动工资,闲暇机会成本下降, 劳动相对于闲暇吸引力下降,产生闲暇替 代工作的倾向。替代效应——减少劳动供 给 • 征税的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征税 减少了个人所得,闲暇一般为正常品,其 他条件不变下,所得减少引起闲暇消费减 少,从而意味着工作增加。收入效应—— 增加劳动供给
|Slope| = w
资本收益和劳动收益均征税 预算线
|Slope| =(1-t) w
U1 A C
(1-t)AZ税后资本收益
税前资本收益
O
Z1
Z2
Z
闲暇
工资率因课税而变动情况下的所得税效 应 • 前面分析假设:税前工资率没有因课税而变化 • 所得税一般适用于所有劳动者,它通过影响劳
动总供给,预期会影响市场工资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