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论文:多巴胺静点外渗的处理方法及护理
静脉注射多巴胺渗出的早期处理方法

静脉注射多巴胺渗出的早期处理方法发表时间:2016-03-21T15:06:13.440Z 来源:《健康文摘》2015年9期作者:陈伟芳[导读]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缩小子宫及肌瘤的体积,是保守治疗的理想方法。
(浙江省邵逸夫医院浙江杭州 310016)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过程中多巴胺渗出后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将静脉注射多巴胺出现渗出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观察组,治疗组22例患者,观察组21例患者,治疗组的患者采用局部涂抹喜疗妥软膏的处理方法,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湿敷硫酸镁的处理方法,统计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1.4%(P<0.05);结论:采用局部涂抹喜疗妥软膏处理早期多巴胺渗出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关键词:静脉;注射;多巴胺;早期;处理;盐酸多巴胺注射液,适应症为适用于心肌梗死、创伤、内毒素败血症、心脏手术、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休克综合征;补充血容量后休克仍不能纠正者,尤其有少尿及周围血管阻力正常或较低的休克。
临床常用于抢救休克病人。
由于本品可增加心排血量,也用于洋地黄和利尿剂无效的心功能不全。
静脉注射多巴胺有可能会出现输血部位渗出现象。
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负担。
现在大多用硫酸镁湿敷治疗液体外渗,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发现喜疗妥软膏比硫酸镁的治疗效果要好。
下面就是我院用喜疗妥软膏治疗多巴胺液体外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采用多巴胺治疗的患者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为55岁-90岁。
所有患者中有风湿性类心脏病患者8例、心肌梗死患者16例、心力衰竭患者19例。
所有患者在血压小于12/8kPa时采用多巴胺进行治疗,多巴胺的使用方法为将80mg-100mg的多巴胺加入到10%的葡萄糖溶液内进行静脉滴注。
患者出现多巴胺渗漏时的表现为以下几种:静脉走向的皮肤表现为苍白如鸡皮一样缺血的患者18例,出现边界不清、苍白肿胀的患者19例,出现局部皮肤呈紫红色肿胀的患者6例。
静脉滴注盐酸多巴胺外渗后的护理

1 . 1 患者: 男6 3岁 , 入 院诊 断 : 广泛 性心肌 梗 死。/ 3 6 . 1 q C, B p 8 0 / 5 0 m m H g ( 1 mm H g =0 . 1 3 3 3 k P a ) , 医嘱告 病危 。给予 盐酸多巴胺 6 0 mg 加入 5 %葡萄糖 5 0 0 ml 中于左脚 内踝大 隐 静 脉注射 , 以1 0~1 5滴 /r a i n的速度滴 注 , 一 个半小时 后 , 发
现输液 处局部皮肤肿胀 , 面积约 2 . 5 c m× 3 . 0 e m, 立即更换输 液部位 , 用0 . 9 %N a C I 注射液加酚妥拉 明局部 封闭 , 疼 痛减轻
部位作浸润 , 针眼用干棉球按压 , 半小时后用 5 0 %硫酸镁热湿
敷, 6 o~ 9 0 m i n 去 除并 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 间隔 2 O一 3 0 ai r n后
竭、 充血性心 力衰竭等 引起 的休克 综合 征。药液一旦 渗漏 皮
下如不及 时正 确的进行 处理 , 不但影 响疾病 的抢救 、 治疗 , 还
可导 致局 部组 织坏死 、 溃烂 , 给 患者 带来很 大 痛苦 和经 济负
担。
2 护 理
1 临床 资料
盐 酸多巴胺滴注一旦发生渗漏 , 应立 即更换注射部 位 , 并 针对渗漏的程度选择不 同的防治方法 。
会[ J ] . 齐鲁护理杂志 . 2 0 1 0 , 1 5 ( 1 7 ) : 1 3 3 .
静 脉 滴 注 盐 酸 多 巴胺 外 渗后 的 护理
肖淑梅 [ 摘 ( 吉林 省露水 河林 区医院 , 吉林 舒兰 1 3 4 5 0 6 )
静脉输液外渗与处理

建立刺激性药物外渗 应急预案
住院病人发生药液外渗的护理应急预案
1、认真执行中心静脉穿刺留置适应症。有以下 情况的病人,应通知静脉输液小组长,安排专 业护理人员实施PICC:
(5)红外线灯局部照射,具有消肿、止 痛,减少渗液、活血化瘀等作用,达到消 炎去肿的目的。
解抗药物
1、阿霉素: 碳酸氢钠8.4%5ml 减低与DNA结合 2、丝裂霉素: 维生素C 1ml局部静注。解毒机制:直接灭活。
3、柔红霉素 :8.4%碳酸氢钠5ml+地米4mg局部静注,外渗部 位多处皮下注射。
(3)局部湿敷复方丹参注射液,该注射液由丹参和 降香组成,为中医活血化瘀要药,能减轻局部淤血, 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还有强心、耐缺氧、镇静、抗 炎、抑菌等作用。因此,局部湿敷丹参注射液是防止 葡萄糖酸钙外渗部位坏死的重要环节。
钙剂
(4)镁离子可直接舒张周围血管平滑肌, 引起交感神经节冲动传递障碍,从而使血 管扩张。用50%硫酸镁溶液热敷患处,有 消炎去肿的功效。
血管活性药 数分钟至2-3h局部红肿或苍白或 红白相间呈条纹状 刺痛 烧灼痛 约8-10h变性 坏死
化疗药 当即或数分钟内刺痛感 根据毒性不同 数分钟至数小时变性坏死 局部红润 苍白灰白 继之黑红 紫黑 黑痂形成或继发感染
输液外渗伤口的处理(一)
紧急处理
一旦发现或者怀疑刺激性药物渗漏到血 管外,须立即停止注射,
外科处理
如果药物渗漏范围较大、患者有严重 疼痛或者渗出发生1~3周后病变部位无愈 合倾向,则有必要行清创、植皮等治疗。 具体的手术时间、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 定。核磁共振检查及荧光素注射加紫外线 照射法可以帮助判断外渗范围,用于确定 手术范围。
多巴胺外渗导致局部坏死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多巴胺外渗导致局部坏死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耿淑坤;王伟;吴艳芬;杨金萍
【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
【年(卷),期】2012(021)018
【摘要】多巴胺为去甲肾上腺素合成前体,可以兴奋心脏、收缩和扩张血管[1]。
肾血管扩张使血流量增加,尿量增多,综合效应使血压升高。
持续滴入多巴胺后,若局部血管药物浓度>5μg/(公斤体重.分钟),连续用药时间较长,刺激局部血管收缩[2-3],现对1例多巴胺外渗导致局部坏死的病例进行治疗护理,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673)
【作者】耿淑坤;王伟;吴艳芬;杨金萍
【作者单位】邯郸市第一医院神内三科河北邯郸 056002;邯郸市第一医院神内三科河北邯郸 056002;邯郸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河北邯郸 056002;邯郸市第一医院碎石室河北邯郸 0560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药熏洗为主治疗多巴胺外渗致局部皮肤坏死及护理 [J], 李玲;张丹
2.一例静脉输入盐酸表柔比星外渗导致患者局部皮肤坏死的护理体会 [J], 刘健勇;刘慧娟
3.多巴胺外渗致局部坏死的护理 [J], 高祀龙
4.静脉给药外渗致局部皮肤组织坏死的治疗及护理 [J], 孙广荣
5.多巴胺外渗致局部皮肤坏死一例护理体会 [J], 李永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静脉多巴胺漏渗的对策

小儿静脉多巴胺漏渗的对策标签:患儿;静脉用药,多巴胺漏渗;护理多巴胺是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喘憋性肺炎、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儿科多种疾病的治疗药物之一。
多巴胺对血管刺激性强,局部血管反应性大,容易引起穿刺局部出现皮肤苍白,甚至坏死等缺血缺氧性改变,加之用药维持时间长,若药液漏出血管外面,引起局部组织长时间肿胀,轻者疼痛,重者局部缺血坏死,甚至导致肢体伤残,有的还导致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我院于2004年6月至2007年2月对87例静脉滴注多巴胺的患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7例中,男52例。
女35例;年龄最大14岁,最小出生15min,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6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22例,喘憋性肺炎18例,肺炎并心衰16例,肾功能衰竭5例。
1.2 方法通过合理选择静脉,2条静脉通路交替更换、交替输液。
加强用药前、用药时、用时药后的预防等措施。
1.3 结果87例患儿无1例出现局部皮肤坏死的严重并发症,效果满意。
局部漏渗与穿刺部位、局部输液时间的关系见表1、2。
2 对策2.1 用药前预防2.1.1 评估评估患儿的病情、局部循环情况、皮肤颜色、温度、弹性、有无肿胀及肢体活动情况。
2.1.2 掌握多巴胺的剂量及药理作用以便根据病情调节多巴胺的用量。
2.1.3 掌握药物漏渗的原因引起药液漏渗的常见原因有:药物因素:主要为药物浓度及刺激性。
机体因素:新生儿血管细小充盈度差,疾病状态下组织有效循环灌注不足。
婴幼儿恐惧哭闹不合作手乱动引起针头穿出血管外等。
家长因素:因小孩患病烦躁哭闹,家长心烦变得没有耐心、不配合或者不会看护;机械因素:多为穿刺技术操作不熟练、选择血管不适、穿刺后固定不牢、未及时巡视病儿、责任心不强等。
2.1.4 选择合适静脉及穿刺部位表1显示颞浅静脉穿刺时发生漏渗率明显低于其他部位,其次是前额静脉,可能与年龄小,便于患儿活动、玩东西,没有被服遮盖输液针头,家属护理时不易碰撞到针头有关。
中药熏洗为主治疗多巴胺外渗致局部皮肤坏死及护理

务知识 , 基本 功 , 高静脉 穿刺 水 平 , 苦练 提 和静 脉 留置 针 成功 率, 为患儿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保障。
参考 文 献
[] 1王燕 , 雪莲 .国内 潘 静脉 留置针封 管技术研 究进展 []护理 J. 学杂志 ,05 2( )7 . 20 , 09 :9 [] 2 陈显春 , 封悦 , 宋爽 , . 等 静脉 留置针 临床应 用 中的问题与对 策[]实用护理 杂志 ,X , ()4 . J. 2  ̄ 1 1: (2 6 2 [] 少英 , 婷 , 3耿 赵政 高荣华 . 静脉 留置针 留置 时间 的 实验研 究 []护理 学杂志, 04 1( )3 J. 20 , 91 :. 3
右肺肺炎 、 糖尿病 肾病 冠 心病 、 源性休 克。于 2 1 心 o0年 8月 4 日急诊收入 IU病房 , C 患者意识障碍 , 呈嗜睡状 , 双侧 瞳孔等大 等圆 25 m, 光 反 射 迟 钝 , 饱 和 度 7 %左 右 , 压 5/ .m 对 氧 0 血 8 3m l , 2 m- 急查 血糖 2 .r o, I g 7 5 m l 给予 09 氯化钠 3m 加入多 巴 n .% 2l 胺 10 g 每小时 1m 静脉泵 入 。由于患者 双 下肢 中度水肿 , 8r , a 6l
中药熏洗为主治疗多巴胺外渗致局部皮肤坏死及护理
李 玲 张 丹
关 键词 : 中药熏洗 ; 多巴胺 外渗 ; 皮肤 坏死 ; 护理
中图分类号 :4 37 R 7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6 99 2 1)3 17— 2 10 —0r (0 10 —05 0 7
多 巴胺 是 aB肾上腺 素受体和 多 巴胺受 体的激 动剂 , 可 、 它 以使心 肌收缩 力加强 、 外周血管 收缩 , 而升高血压 , 从 是抗休 克 治疗 的常用 药。但在静脉输液过程 中, 巴胺外渗 可造成不 同 多 程度 的组织 损伤 、 坏死 , 给患 者造成 一定程 度 的生 理痛 苦和额 外 的经 济负担L 。我院在 2 1 年 l 】 J 00 0月成功治愈 1 例多 巴胺外 渗致局部皮 肤坏死的患者 ,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1 病历摘 萎 患者 , ,2 , 女 6 岁 糖尿病酮症酸 中毒 、 型糖尿病 、 2 糖尿病足 、
多巴胺药液外渗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患者安全,减少药物外渗带来的伤害,制定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多巴胺药液外渗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多巴胺药液静脉注射的医护人员及患者。
三、外渗定义多巴胺药液外渗是指在静脉注射过程中,药物液滴或气泡意外进入周围组织,而非正常血管通路。
四、应急预案流程1. 发现外渗(1)医护人员在注射过程中,若发现患者局部皮肤出现肿胀、发白、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射。
(2)立即向护士长或上级医师报告,并通知患者家属。
2. 初步判断(1)观察注射部位皮肤颜色、肿胀程度、疼痛程度等,初步判断外渗程度。
(2)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了解患者病史。
3. 初步处理(1)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局部肿胀。
(2)局部冷敷,减轻局部疼痛,降低组织代谢,减缓药物扩散。
(3)用无菌敷料覆盖注射部位,避免污染。
4. 进一步处理(1)根据外渗程度,制定具体治疗方案。
(2)轻度外渗:继续冷敷,观察局部症状变化,必要时使用活血化瘀药物。
(3)中度外渗:采用封闭式注射,注入生理盐水或其他药物,促进药物吸收,减轻局部肿胀。
(4)重度外渗:及时联系外科医师,进行清创、引流等手术治疗。
5. 教育与培训(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药物外渗的认识,减少外渗事件的发生。
6. 质量控制(1)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降低药物外渗风险。
(3)完善应急预案,定期评估预案执行情况,及时改进。
五、总结多巴胺药液外渗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对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患者痛苦,保障患者安全。
医护人员应认真学习本预案,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多巴胺外渗处理流程MicrosoftWord文档

多巴胺外渗处理流程MicrosoftWord 文档 1 / 11 / 1
停止输液
评估
初步处理
报告
进一步办理
察看
记录 多巴胺注射液渗漏办理流程 回抽药液,回抽后拔针,轻压止血 1. 药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性 2. 局部反响:皮肤颜色(苍白或变色) 、程度 1. 惯例抬高患肢,防止局部受压 2. 外渗量少且皮肤完好,遵医嘱使用酚妥拉明外服 1. 主管医生对症办理 2. 上报科主任和护士长,必需时上报护理部 1. 做好与患儿家长的交流。
2. 必需时请皮肤科和外科会诊 每 30 分钟、 1 小时、 2 小时察看患儿局部的皮肤情 况
护理记录单详尽描绘外渗经过、办理方法、局部皮
肤状况、办理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巴胺论文:多巴胺静点外渗的处理方法及护理
【摘要】目的掌握多巴胺静点外渗的护理。
方法对8例多巴胺静点外渗的处理方法。
结果 8例多巴胺静点外渗中患者痊愈。
结论对多巴胺静点外渗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患者康复十分重要。
【关键词】多巴胺外渗护理
多巴胺是a、b肾上腺素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的激动剂,它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外周血管收缩,从而升高血压,是抗休克治疗的常用药物,在治疗休克患者的过程中,当补充一定血容量,纠正酸中毒之后,血压仍未好转者,时常使用多巴胺静脉滴注以维持血压,但因为多巴胺注射液这种药可以增加心脏排除血量,使皮肤血管收缩,加之休克患者本身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在静脉滴注中,若穿刺的血管细小或者患者的配合不好以及护理操作不慎,均易发生药液外渗外漏,引起局部血管严重收缩,导致组织缺血甚至坏死,[1]我科室自2005年8月份以来,抢救患者用多巴胺注射液静点共326例,其中有8例患者在应用多巴胺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外渗,现将处理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我科室自2004年8月份以来,抢救患者用多巴胺注射液静点共326例,其中有5例多巴胺注射液静点出现小静脉
痉挛,3例因为多巴胺注射液外渗后红肿。
2 处理方法
2.1 多巴胺注射液静点后,小静脉痉挛。
5例患者多巴胺注射液静点后出现小静脉痉挛,静点最大浓度为
60mg/100ml,静点最小浓度为10mg/100ml.静脉输液液体均为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本组5例中3例60mg/100ml。
2例10mg/100ml。
考虑与静脉输液药物浓度无关,静脉输液速度为40—50滴/分。
本组5例中均为此速度,考虑与药液速度无关。
处理方法:用50℃左右的热水袋热敷静脉输液针头上方,5例小静脉痉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2.2 多巴胺注射液外渗皮下组织,局部出现红肿。
3例因为多巴胺注射液外渗后红肿,浓度均为
200mg/500ml均在手背部静点。
处理方法:用酚妥拉明注射液左局部封闭,对如有较轻的水泡用龙胆紫图涂于水泡处,暴露患处,1周左右治愈。
3 护理
3.1 操作时护理由于对局部刺激性,一旦外渗轻者局部红肿、热、痛,皮肤变黑。
重者引起组织坏死,一旦溃烂愈合困难,给患者待来不必要的痛苦,因而护士要有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另外为了避免药物外渗还应该注意一下问题:
3.1.1 选择合适的血管输液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血管条件,避免上述药物外渗的因素,如有可能应建立中央静脉通道.或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的血管。
勿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避免使用血运莘或有病变部位的血管。
如已发生渗漏,不应在该处远端再行静脉穿刺。
[2]
3.1.2 选择合适静脉正确选择静脉,有计划地使用静脉,由远端至近端,尽量使用留置针,选择直、较粗、弹性好的血管
3.1.3 切忌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以免因为血管受到损伤而导致药液外渗。
3.1.4提高穿刺技术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静脉穿刺技术,避免穿破血管。
对脆性血管可采用小力度、小角度、缓慢平行进针、见回血不再进针的方法。
3.1.5 穿刺针具的选择因金属针不可弯曲,易刺破血管,故应尽可能使用静脉留置针。
3.1.6 妥善固定穿刺成功后用透明敷料覆盖穿制处,以便于观察,并妥善固定好穿刺肢体,避免因肢体移动导致针头穿破血管。
3.1.7 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签压迫5—10分钟,以免有药物外渗。
3.1.8 对于肢端循环不良的病人,应该严密监测,注意
药液外渗、外漏的可能性。
3.2 封闭时护理
在使用酚妥拉明注射液时,在对静脉造成外渗,外漏封闭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3.2.1 把握封闭时机,对使用多巴胺注射液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注射部位应该严密观察,若发现注射部位或者沿着穿刺静脉走向处皮肤苍白,患者自诉疼痛,应该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对渗漏处进行封闭,最迟不得超过渗漏后的12小时。
3.2.2 讲究封闭方法,一般用酚妥拉明注射液5mg,稀释于10ml—20ml生理盐水中,作局部浸润注射,若用50%硫酸镁行局部热敷,效果更佳。
3.2.3 注意用药的剂量对小范围的渗漏,注射5mg酚妥拉明缓释液即可对渗漏面积较大,范围较广的患者,可以加大剂量,或3-6小时局部浸润注射一次,直至皮肤颜色回复正常为止。
3.2.4 对于患者应该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讲解局部封闭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合作。
4 讨论
多巴胺是受体兴奋剂,持续滴人多巴胺后,若局部血管药物浓度>5/zg/(公斤体重·分钟),连续用药时间较长,刺
激局部血管收缩,可长时间发生痉挛,引起缺血缺氧,静脉壁也可因缺血缺氧而通透性进一步增加,导致药液渗漏。
多巴胺渗漏后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皮肤苍白,甚至局部组织坏死。
当药液浓度低,外渗药物相对较少,药物对局部皮肤血管的收缩作用较轻时,用热敷的方法就可缓解血管收缩而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从而防止局部皮肤组织发生苍白和坏死。
而当药液浓度大,血管细,针头粗的情况下,药液对血管的刺激相对较大,药液外渗现象也易发生,药液外渗后对皮肤血管的收缩作用也较重,从而使局部皮肤组织发生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皮肤苍白甚至组织坏死。
此时,仅用湿热敷的方法不能改善局部症状。
酚妥拉明是短效的非选择性受体阻滞剂,能够拮抗多巴胺的收缩血管作用,使血管扩张而降低周围血管阻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能够有效的对抗多巴胺收缩血管而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
因此,用酚妥拉明作局部浸润封闭可以防止因血液循环障碍而造成局部皮肤及组织的苍白和坏死。
可用酚妥拉明(5~l0)mg加0.9 氯化钠(5~10) ml在外渗区域作浸润封闭,应在药液外渗后12小时内进行封闭处理,有效预防皮肤组织坏死。
总之,在临床使用多巴胺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药物外渗会引起的不良后果,以预防为主,加强观察和护理,一旦发
生渗漏现象,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外渗部位皮肤及组织坏死,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