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听音乐模仿走

合集下载

小班音乐教案:听音乐教案:模仿走

小班音乐教案:听音乐教案:模仿走

小班音乐教案:听音乐教案:模仿走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模仿能力。

2.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和音乐节奏感。

3.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乐感。

二、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设备。

2.能够产生不同节奏的音乐曲目。

3.教师准备的示范动作。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教师问:大家喜欢听音乐吗?音乐可以让我们感到开心、活力和放松,今天我们要通过听音乐进行模仿走的活动,你们准备好了吗?步骤二:示范模仿走1.教师示范:老师会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请大家仔细观察我,然后按照我的动作和节奏进行模仿走。

注意要动作流畅、节奏准确哦!步骤三:音乐模仿走1.老师选择一段适合小班幼儿的音乐曲目播放。

2.音乐播放期间,教师示范模仿走的动作,引导幼儿跟随进行模仿走。

3.音乐结束后,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步骤四:增加难度1.老师选择不同节奏和风格的音乐曲目,进行多次模仿走活动。

2.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动作变化,如加快或减慢走的速度,变换走的方式(如蹦蹦跳跳、左右晃动等)。

步骤五:结语1.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和活动,强调音乐的乐趣和对身体动作的训练。

2.鼓励幼儿多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乐感。

四、教学要点1.引导幼儿通过听音乐来感知和模仿动作。

2.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提高幼儿的动作协调和身体控制能力。

4.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乐感。

五、教学反思通过听音乐进行模仿走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模仿能力。

在活动中,幼儿需要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准确模仿动作和掌握音乐的节奏。

这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动作协调和音乐节奏感,还可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乐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音乐的节奏和动作的难度,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同时,教师应该在活动结束后给予幼儿充分的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参与更多音乐活动的热情。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五只猴子》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五只猴子》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五只猴子》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五只猴子》【活动目的】1、跟着音乐节奏行进走,并乐于用肢体模仿小动物的特征。

2、通过数数增强学习歌曲的兴趣。

3、初步尝试仿编歌词。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猴子图片五张;立体树一棵(猴子以及食物可以在树上活动);食物若干;cd等【活动过程】一、音乐游戏:“听听,走走”1、音乐停顿时,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2、个别幼儿模仿,大家一起猜3、音乐停顿时,大家一起区分模仿幼儿的.动作。

如,小乌龟和小青蛙,它们一个是四肢着地;另一个是蹲在地上,双手撑地4、老师模仿,幼儿猜(引出活动主角---猴子)5、幼儿和老师一起模仿小猴子的动作二、出示小猴和香蕉1、欣赏歌曲“五只猴子”2、找找歌曲里有什么有趣的地方(藏着小动物和数字)3、学习歌曲4、通过动手操作增强学唱兴趣(老师演示小猴子上树摘香蕉或其他食物)5、幼儿学唱歌曲(可以邀请幼儿去树上挂小猴子喜欢的食物)6、引出问题:“小猴还喜欢吃什么?”(帮助幼儿分辨小猴子喜欢吃的水果那些是树上或、草地或藤上的)7、仿编歌词练习三、律动―猴子小猴吃到了喜欢的水果,开心地跳舞啦。

教学反思: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小班幼儿很喜欢边听音乐边唱边模仿动作,小动物是幼儿最亲密的朋友,幼儿喜欢模仿动物的动作,因此,我选择《五只猴子》这首歌曲来结合预定目标进行了教学。

游戏情景中,设计了小猴子爬树摘香蕉和从树上掉下来的游戏情节,让幼儿扮演小猴,进行表演,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整个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

所以本节活动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但在活动中仅有张羽函小朋友始终不愿参与表演。

羽函小朋友是一个特别内向的孩子,平常很少与人交谈,也不爱表现自己,每次活动时从来不主动与人互动。

面对不同差异的幼儿,作为教师要学会走进孩子的心灵,用心去理解和呵护孩子的童心,面对内向的羽函,教师应多鼓励、多关注孩子出现问题的切入点,有的放矢的帮助孩子对周围人和事物感兴趣,从而对活动逐渐感兴趣并乐于参加活动。

小班小组活动模仿声音教案

小班小组活动模仿声音教案

小班小组活动模仿声音教案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音乐教育一直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音乐教育,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音乐审美情感,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交发展。

而在音乐教育中,声音模仿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们提高他们的听觉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本文将以小班小组活动模仿声音教案为主题,探讨如何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引导幼儿们进行声音模仿的训练。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提高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2.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声音模仿能力;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活动,让幼儿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准备。

1. 准备一些发出不同声音的器材,如哨子、小号、铃铛等;2. 准备一些发出动物叫声的录音设备,如狗叫、猫叫、鸟叫等;3. 准备一些简单的音乐乐谱,如《小星星》、《两只老虎》等;4. 准备一些小组活动的道具,如小组旗帜、小组队服等;5. 准备一些小组活动的奖励,如小组奖杯、小组奖章等。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发出不同声音的录音,或者通过演示一些发出不同声音的器材,引发幼儿们的兴趣。

同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们一起讨论声音的来源,引导幼儿们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有哪些特点等。

2. 组织小组活动。

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3-5名幼儿组成。

每个小组可以起一个有趣的名字,并设计一个小组旗帜,为小组活动增添一些趣味性。

然后,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些发出不同声音的器材,让他们通过模仿这些声音,展示自己的音乐表现能力。

3. 引导幼儿模仿声音。

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播放一些发出动物叫声的录音,让他们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

同时,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简单的音乐乐谱,让他们通过演奏这些乐谱,展示自己的音乐表现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幼儿们一些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掌握模仿声音的技巧,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幼儿园小班一个跟着一个走教案

幼儿园小班一个跟着一个走教案

幼儿园小班一个跟着一个走教案幼儿园小班一个跟着一个走教案1活动目标:1、能模仿大鸭子(走大步)、小鸭子(走小步)走路的动作。

2、能按照口令进行走路、跑步的交替动作。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1、池塘、荷叶、小草、小花等。

2、欢快音乐。

活动过程:1、引入角色师:宝宝们看我是谁?(鸭妈妈)真聪明!我今天来做你们的鸭妈妈,你们来做小鸭子,我们一起去春游好吗?(教师带幼儿模仿小鸭子走路随音乐入场)2、热身运动师:小鸭子们!跟着妈妈一起做运动吧!(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3、鼓励幼儿模仿大鸭子、小鸭子走路的样子。

①教师鼓励幼儿模仿小鸭子走路师:刚才我发现有只小鸭子走路走的可漂亮了!(幼儿示范鸭子走路,集体模仿)看看妈妈是怎样学小鸭子走路的,小手放两边,膝盖弯一弯,脚尖向外翻,走起路来迈小步。

(幼儿模仿教师纠正姿式)宝宝们跟妈妈去草地散步喽(带领幼儿练习模仿小鸭子走路)②教师鼓励幼儿模仿小鸭子走路师:宝宝们真棒!你们看看妈妈是怎样走路的,小手放两边,膝盖弯一弯,尖向外翻,走起路来迈大步。

你们学一学妈妈走路的样子。

(幼儿模仿教师纠正姿式)宝宝们前面有一个小池塘,我们去池塘里玩吧,池塘里有这么多荷叶,我们在荷叶上走一走,找到一片荷叶坐下来,咱们一起玩水。

4、听指令散步师: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和妈妈出去做游戏吧。

(模仿小鸭子走路)起风了,快跑呀!风停了,我们接着做游戏(幼儿模仿大鸭子走路)下雨了,和妈妈快快跑回家。

5、游戏:狐狸来了师:天晴了,我们出去玩吧。

(模仿小鸭子走路,大鸭子走路)狐狸来了,和妈妈快快跑回家。

6、放松活动宝宝们玩了这么常时间,很累了吧,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

(放松四肢)活动反思: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小班音乐教案:听音乐模仿走

小班音乐教案:听音乐模仿走

小班音乐教案:听音乐模仿走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2.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脚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音乐录音。

2.教学投影仪。

3.幼儿园音响设备。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操场活动,如摆手、摇头等。

(2)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做简单的拉伸运动,预热身体。

2. 听音乐模仿走(1)教师播放一段具有明显节奏的音乐。

(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跳跃和转圈等动作,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模仿。

(3)教师适时停止音乐,幼儿停止动作并原地静止。

(4)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幼儿继续进行动作模仿。

(5)教师引导幼儿分组,在音乐中进行小组同步动作,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 音乐欣赏(1)教师播放一首轻柔优美的音乐,引导幼儿安静地坐着,闭上眼睛,用心聆听音乐。

(2)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喜欢、温暖、快乐等。

(3)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手势和身体语言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4. 游戏互动(1)教师组织幼儿参与音乐拍手游戏。

教师拍出一定的节奏,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拍手,加强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2)教师提供简单的乐器,如铃铛、手鼓等,让幼儿用乐器配合音乐的节奏进行演奏或击打。

5. 教学总结(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教师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听音乐,并模仿音乐中的动作。

(3)教师对幼儿的参与和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延伸1.在课后,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听音乐并进行模仿,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参与。

2.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自己创作一段简单的音乐,再进行模仿走的活动。

以上是一堂适合小班的音乐教案,通过听音乐模仿走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并同时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脚能力。

通过小组同步动作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音乐欣赏和游戏互动,可以增强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小班音乐教案:听音乐模仿走

小班音乐教案:听音乐模仿走

小班音乐课程计划:听音乐模仿
1.感受音乐的速度和强度.
2,模仿老爷爷慢慢走,孩子们走得很快,解放军变得强壮起来.
活动准备
1.观察各种角色的行走姿势.
2.祖父,儿童和人民解放军及其头饰的图片.
活动程序
1.展示祖父,儿童和人民解放军的照片.
让孩子们学习他们的行走方式.
2.享受《老爷爷走路》,《小朋友走路》和《解放军走路》三个部分.
引导孩子从节奏,速度和声音的变化中区分和感受三种音乐图像.
我来谈谈哪个部分是爷爷(孩子,人民解放军)走路?
3,分段播放音乐
鼓励孩子们根据音乐做相应的模仿动作.
并反映了人物运动的不同特征.
4.小组活动.
年幼的孩子们自愿组成一个三人组,穿着三个头巾.
当某个图像出现在音乐中时,戴着图像头饰的孩子会执行相应的动作,另外两个孩子会为他鼓掌.
交换角色.。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走路》含课件2篇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走路》含课件2篇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走路》含课件 (2)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走路》含课件 (2)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学唱歌曲《走路》;了解走路的基本动作;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走路》;掌握走路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仪、音乐播放器、课件、小饰物(如帽子、眼镜等)。

教学流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唱一首热身歌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

热身歌曲:《小星星》(播放音乐)教师可以用手指轻轻地比画出音符的形状,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一起摇摆,示范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Step 2:歌曲欣赏(5分钟)播放歌曲《走路》,让学生用心聆听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并询问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Step 3:学唱歌曲《走路》(20分钟)1. 教师先用手拍出歌曲的节奏,让学生跟着拍打。

然后教师唱一小段歌词,学生跟唱。

2. 教师分小组,让学生跟着课件中的歌词和动作一起唱。

每个小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如领舞、合唱、伴舞等。

3. 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进行独唱、合唱、合奏等练习,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

4.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整首歌曲,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Step 4:表演展示(15分钟)1. 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排练,每个小组准备一段自由发挥的走路动作。

2. 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并给予欢迎和鼓励。

3. 教师准备一些小饰物,让每个小组抽取一个小道具用于表演,增加趣味性。

Step 5:总结(5分钟)通过讨论和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学生对走路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并进行评价。

Step 6:作业布置(2分钟)要求学生回家练习整理动作和唱歌,准备下节课的表演。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学生能够正确学唱歌曲《走路》,了解走路的基本动作,并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表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课堂活动,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024年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教案《走路》

2024年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教案《走路》

2024年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走路》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音乐节奏与动作之间的关系。

2.帮助幼儿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3.提升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准备
1.音乐《走路》的录音设备。

2.宽敞的教室或操场。

3.幼儿园小班的幼儿。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音乐欣赏
1.让幼儿坐在教室中央,播放音乐《走路》。

2.让幼儿聆听音乐,感受节奏和旋律。

第二步:动作模仿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做走路的动作。

2.每个小朋友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走路动作,可以是慢慢的、快快的、
跳跃的等多样化动作。

第三步:音乐互动
1.按照音乐的快慢节奏,带领幼儿进行走路游戏。

2.可以组织成环形走道或者迷宫模式,根据音乐指令做出相应的走路动
作。

第四步:创意表现
1.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表演才华。

2.可以让幼儿独自或合作进行创意表演,展示不同的走路方式和舞蹈动
作。

四、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音乐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幼儿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更培养了动作协调能力和表现能力。

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能在这次音乐教学中找到乐趣,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以上是2024年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走路》的教学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听音乐模仿走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速度、力度变化。

2、模仿老爷爷慢走,小朋友轻快地走和解放军有力地走。

活动准备
1、观察各种人物的走路姿势。

2、老爷爷、小朋友和解放军的图片及他们的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老爷爷、小朋友和解放军的图片。

请幼儿学一学他们走路的样子。

2、欣赏《老爷爷走路》、《小朋友走路》和《解放军走路》三段乐曲。

引导幼儿从节奏、速度、音的高低变化上区分和感受三种音乐形象。

说一说哪段是表现老爷爷(小朋友、解放军)走路的?
3、分段弹奏乐曲
启发幼儿根据音乐合拍地任意做相应的模仿动作。

并反映出人物动作的不同特点。

4、小组活动。

幼儿自愿结成三人小组,分别戴上三种头饰。

当音乐出现某一形象时,戴该形象头饰的幼儿做相应动作,另外两位小朋友为他拍手伴奏。

互换角色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