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基本知识系列.docx

合集下载

古典音乐入门模板

古典音乐入门模板
03 丰富生活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古典音乐,增添生活的美好和情趣
感受古典音乐的美妙旋律和深刻情感,将其融入 日常生活中。
Thank You
汇报人姓名和职务
XXX
主题与变奏的魅力
通过对主题的变化和发 展,赋予音乐以丰富的
层次和情感表达
精确的创作技巧
古典音乐作曲家运用精 确的音乐符号和技巧, 创作出精彩绝伦的作品
古典音乐的结构和创作技巧
音乐的社会影响
古典音乐的影响
古典音乐在启发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中的作用
促进学生的创造力
古典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 造力,鼓励他们尝试新的表达方 式和艺术形式。
02 对位技术的特点
和声是指不同音符同时发声所形成的音乐 效果,它能够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使作品更加丰富和谐。
对位技术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03 和声与对位的结合
和声与对位技术丰富古典音乐
04.古典音乐的魅力
探索古典音乐的魅力
古典音乐结构
结构严谨的音乐形式
复调的魅力
多声部和声,音乐的丰 富元素
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和声, 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如快乐、悲 伤、愤怒等,与个人情感产生共 鸣。
古典音乐中丰富的情感色彩,如 细腻、激情、温暖等,让人们能 够在音乐中找到与自己情感相似 的体验。
通过欣赏古典音乐,人们可以将 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中所表达的情 感相联系,感受到情感共鸣的美 妙体验。
音乐情感的表达
莫扎特经典曲目
轻盈明快的旋律,表达对生命的赞颂与安详。
贝多芬名曲介绍
浓重激烈的音乐气息,表达对命运的反抗与挑战。
代表作艺术价值
古典音乐的艺术 价值
探索《小夜曲》、《命运交响 曲》、《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等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古典音乐资料收藏系列 -乐理知识

古典音乐资料收藏系列 -乐理知识
古典音乐资料收藏系列 -乐理知识
音乐有两类,一类是交响乐和轻管弦乐,另一类是舞蹈音乐、流行音乐和爵士音乐。
古典音乐往往指称严肃音乐,也指一些已得到公认的经典作品。
一般演奏人数在10人以内,演奏古典音乐均称室内乐。每一乐器各担任一个声部演奏时,两件乐器合奏的称二重奏,三件乐器合奏的称三重奏......八件乐器合奏的称八重奏,但以钢琴三重奏、弦乐四重奏及钢琴五重奏最盛行。编制在十人以上者,称为室内管弦乐。大规模的器乐演奏称为管弦乐,近代管弦乐团又称交响乐团和交响管弦乐团。古典交响乐团的编制在30人以上,有时可多达100人或150人。演奏轻音乐及爵士音乐的乐队,通称为小爵士乐队,一般人数较少,但轻音乐队也有超过30人以上编制的。现代伴舞乐队不使用弦乐器而单纯以铜管和木管乐器为主要旋律乐器,与维也纳圆舞曲乐队截然不同。
要对音乐加以理解,唯一的方法就是倾听,只有从头至尾地反复认真地倾听,直到熟悉,才能加深理解。
当你听到一个旋律,能把它辨认出来时,你就具备了欣赏音乐的条件。若能听出不同演奏家演奏同一首曲子时表现方法的差别,并了解作曲家的想法,那你已经踏入欣赏音乐的大门。
音乐都有表达能力,从而具有某种涵义,但无法用语言说清楚,也没有必要去找恰当的言词来表达音乐的涵义。
圣咏曲(Chorus) 原为德国民谣和基督教赞美歌,后变成器乐曲。
舞曲 分为6种。①圆舞曲(Waltz)也有译作华尔兹的,是一种每小节一个重拍的三拍子舞曲,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其伴奏由低音的第一拍与高音和弦的第二、第三拍组成。主旋律流利舒展,和声和曲式结构简单明晰。②加沃特舞曲(Gavotte),一种法国舞曲,2/2拍子充满活泼气氛。⑧小步舞曲 (Minuet),原为法国土风舞曲,中速3/4拍子,是速度徐缓、风格典雅的舞曲。④马祖卡舞曲(Mazurka),一种中速到快速的三拍子的波兰民间舞曲,流行于农村。⑤波洛奈兹舞曲(Polonaise),与马祖卡舞曲同为波兰的代表性舞曲,流行于贵族社会,在热烈的气氛中透着壮大华丽感,节奏为独特的三拍子,快慢适中,庄重的节奏始终如一。又译作波兰舞曲。⑥波尔卡舞曲(Polka),19世纪盛行于波希米亚的快速二拍子舞曲。

古典音乐知识与技巧(古典音乐的知识)

古典音乐知识与技巧(古典音乐的知识)

古典音乐知识与技巧(古典音乐的知识)文章有各种体裁,如记叙文、议论文、诗歌、散文等,都是文章的体裁。

古典音乐的体裁形式也很多,如小夜曲、摇篮曲、奏鸣曲、圆舞曲、小步舞曲、波尔卡、玛祖卡......都是音乐的体裁。

要古典音乐入门,这些基础知识是很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今天,爱影音为大家简单普及下古典音乐的体裁基础知识。

(1)小夜曲音乐也有各种体裁,如小夜曲、摇篮曲、奏鸣曲、圆舞曲、小步舞曲、波尔卡、玛祖卡......都是音乐的体裁。

小夜曲是音乐体裁的一种,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

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对着情人的窗口歌唱,倾诉爱情,旋律优美、委婉、缠绵,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

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

舒柏特、托西尼作曲的小夜曲,都在世界上流传甚广。

(2)圆舞曲圆舞曲又名华尔滋,也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

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

起初流行于维也纳的舞会上,十九世纪风行欧洲。

以斯特劳斯的佳作《蓝色多瑙河》最为著名。

它有快步和慢步两种。

与同样也是三拍子的玛祖卡不同,它的重音一般都落在小节的第一拍上。

也与同样是三拍子的小步舞曲不同。

圆舞曲的特点是节奏鲜明,旋律流畅,不象小步舞曲那么温文尔雅。

不过必须明确,音乐不是数理,不是逻辑,这种区别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并非是绝对的。

(3)交响曲器乐体裁的一种。

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

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

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

海顿作有交响曲一百余部,莫扎特作有五十余部,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被称为交响曲的不朽之作,舒伯特作有《未完成交响曲》等八部。

浪漫乐派的其他作曲家如柏辽滋、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鲍罗廷、德伏夏克、西贝柳斯、布鲁克纳、马勒等均作有著名交响曲作品。

古典音乐知识汇总

古典音乐知识汇总
2.莫扎特的《小夜曲》:这是古典时期的代表作品,曲调优美动听,结构精细,被广泛应用于音乐教育和影视作品中。
3.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是古典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充满动感和力量,展现了贝多芬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个性。
4.勃拉姆斯的《第一号匈牙利舞曲》:这是浪漫时期的代表作品,具有浓郁的东欧民间乐风格和激情奔放的节奏。
3.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德国作曲家,代表作品有《G大调前奏曲》和《平均律钢琴曲》。
4. 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德国作曲家,代表作品有《第一号匈牙利舞曲》和《莱茵之歌》。
5. 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俄罗斯作曲家,代表作品有《第五号交响曲》和《天鹅湖》。
古典音乐知识汇总
古典音乐是西方音乐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下是古典音乐的知识汇总,涵盖了其起源、发展、代表作品和知名作曲家等方面。
一、古典音乐起源与发展
1.起源:古典音乐起源于欧洲,源自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音乐文化,并在中世纪得到发展。
2.中世纪音乐:中世纪的古典音乐以教堂音乐为主,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古典音乐的重要发展时期,作曲家们开始将音乐分为不同的声部,形成了多声部合唱。
4.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的古典音乐特点是复杂的曲调和装饰性的演奏技巧,代表作品有巴赫的《G大调前奏曲》。
5.古典时期:古典时期的古典音乐更加简洁和对称,代表作品有莫扎特的《小夜曲》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3.乐器编制:古典音乐中常使用弦乐、管乐和键盘乐器,这些乐器具有广泛的音色变化和表达能力。
4.频率:古典音乐中的频率较低,通过长时间的音符和持续的延音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古典音乐常识总结

古典音乐常识总结

古典音乐常识总结古典音乐,又称西方古典音乐,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音乐形式。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的中世纪音乐,经过不断发展,在18世纪达到了巅峰,并影响了当代音乐的发展。

古典音乐不仅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而且对于音乐理论和创作技巧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古典音乐的常识总结。

1.古典音乐的起源:古典音乐起源于中世纪的教会音乐。

最早的古典音乐作品是由教堂唱诗班演唱的圣咏和宗教音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典音乐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脱离了宗教的束缚。

2.古典音乐的时期划分:古典音乐的历史可粗略分为巴洛克时期(1600-1750年)、古典时期(1750-1820年)和浪漫时期(1820-1900年)。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代表作曲家,如巴赫、贝多芬和肖邦等。

3.古典乐器:古典音乐使用的乐器种类繁多,其中最常见的有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管弦乐和木管乐器等。

古典乐器的发展和改进对于古典音乐的演奏和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古典音乐的曲形:古典音乐的曲形非常丰富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有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赋格曲、序曲和歌剧等。

这些曲形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创作规律。

5.古典音乐的特点:古典音乐注重和声的美感和复杂性,强调音乐的结构和创作技巧。

其特点包括:明确的主题和变奏、对位法的运用、音乐形式的多样性、丰富的情感表达等。

6.古典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古典音乐有许多伟大的作曲家,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包括巴赫、贝多芬、莫扎特、海顿、柴可夫斯基和肖邦等。

这些作曲家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对音乐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7.古典音乐的演出形式:古典音乐的演出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交响乐团演奏、室内乐、歌剧表演和独奏音乐会等。

古典音乐的演出需要高度的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

8.古典音乐的欣赏方法:欣赏古典音乐需要一定的音乐素养和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仔细聆听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和声,注意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发展结构,以及了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等,来提高欣赏古典音乐的能力。

古典音乐基础知识

古典音乐基础知识
琴协奏曲第一九~二七号。3.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五号。4.长笛协奏曲(二首)。5.长笛
与竖琴协奏曲K.229。6.竖笛协奏曲K.622 。7.低音管奏曲K.191。8.法国号协奏曲(四首
)。9.交响协奏曲(K.364和K.297b)。10.钢琴奏鸣曲K.310、K.330~333(331 )、K.457、
:歌剧《奥菲欧与幽丽狄彩》。
(2)海顿(1732~1809):奥国作曲家,有《交响曲之父》的美誉。推荐曲目:1.交响曲
第四十五号《告别》、第八十三号《母鸡》、第八十八号、第九十二号《牛津》、第九十
四号《惊愕 》、第九十六号《奇迹》、第九十九号、第一○○号《军队》、第一○一号《
时钟》、第一○三号《鼓声》、第一○四号《伦号 》。2.弦乐四重奏OP.3NO.5《小夜曲》
言家》)。
(4)罗西尼(1792~186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序曲选辑。2.歌剧《
5.小提琴与吉他的奏鸣曲(任选)。
(2)韦伯(1786~1826):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一、二号竖笛协奏曲。2.钢琴曲
《邀舞》。3.降B大调竖笛五重奏。4.《磨弹射手》序曲、《奥伯龙》序曲、《尤里安得
》序曲。5.歌剧《魔弹射手》。
(3)麦亚白尔(1791~1686):德国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加冕进行曲(选自歌剧《预
、OP.64NO.5《云雀》、OP.74NO.3《骑士》、OP.76NO.2《五度》、NO.3《皇帝》、NO.4《
日出》、NO.5《广板》。3.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4.大提琴协奏曲(两首)。5.神剧《创
世纪》与《四季》。6.钢琴奏鸣曲(任选)。
(3)莫扎特:(1756~1791):奥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三五~四一号交响曲。2.钢

古典音乐基础知识

古典音乐基础知识

古典音乐基础知识1.三大安魂曲:三大安魂曲是指莫札特的D小调安魂曲、威尔第的安魂曲和佛瑞的安魂曲2.三大神剧:三大神剧是指韩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天地创造和孟德尔颂的伊利亚3.中国乐器分类:中国乐器依八音分类法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4.中国传统音乐分类:中国传统音乐分为器乐、民歌、曲艺及戏曲四类5.西方乐器分类:西方乐器总括分为擦弦、木管、铜管及敲击四大类6.五大纲琴协是:贝多芬的第五号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皇帝”、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号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二号C小调钢琴协奏曲、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和李斯特的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合称为“五大纲琴协奏曲”7.六大交响曲是:六大交响曲包含了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和z辽士的幻想交响曲8.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是: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布拉姆斯的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四大小提琴协奏曲9.自然音:指的是自然音阶上的音,包括(自然)大调和自然小调上的音!10.声音的基本要素:声音的基本要素包括了音高、音量、音长与音色11. 音乐史上的3B(4B)是指:布拉姆斯(Brahms, Johannes)、巴赫(Bach, Johann Sebastian)与贝多芬(Beethoven, Ludwigvan)三人并称为音乐史上的3B,若是4B就要另加巴尔托克(Bartok, Bela)12.音乐的要素:音乐的精髓透过音乐的要素来传达与表现,而音乐的要素包含了节奏、旋律与合声13.音乐的新旧约:在音乐史上,通常我们会把巴哈的十二平均律比喻为旧约圣经,且把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比喻为新约圣经14.绝对音感与相对音感是指:能瞬间听出一些音音高的能力称为绝对音感;相对于绝对音感而言,在音的比较下才能听出音高的能力称为相对音感15. 圆舞曲之父是:圆舞曲之父指的是大约翰史特劳斯(Strauss,Johann(Vater))16. 圆舞曲之王是:圆舞曲之王指的是小约翰史特劳斯(Strauss,Johann(Sohn))17. 歌曲之王是:奥地利的舒伯特(Schubert, Franz (Peter))因为留有超过六百首的歌曲而被称为歌曲之王18.标准音高:伦敦国际会议(1939)决定“标准A”音高为440赫兹,现今国际上普遍使用此规则19. 音乐理论中的“乐音”与“噪音”定义:有人定义音乐作品中所使用的音称为乐音(musical tone)其余皆称为噪音(noise);也有人定义钢琴键盘上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十二个键为“乐音”,其余为“噪音”;也有不少书籍定义“乐音”为震动有规则的音响,“噪音”为震动无规则的音响20.乐谱:凡是使用符号或文字来记载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速度、表情、演奏法….即可称为乐谱21.交响曲之父:“交响曲之父”指的是海顿(Haydn, Franz Joseph)。

学习古典音乐的基本常识

学习古典音乐的基本常识

学习古典音乐的基本常识古典音乐是一种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音乐体裁。

它涵盖了广泛的音乐形式,包括交响乐、室内乐、协奏曲和歌剧等。

学习古典音乐需要一定的常识和理解,下面将介绍一些学习古典音乐的基本常识。

一、了解古典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古典音乐起源于欧洲,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音乐充满了复杂的曲调和装饰性的元素,代表作品包括巴赫的《小夜曲》和亨德尔的《弥赛亚》等。

18世纪,古典音乐进入了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作品有莫扎特的《第九交响曲》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音乐开始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以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和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等作品为代表。

了解古典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种音乐形式。

二、熟悉古典音乐的基本乐器古典音乐使用的乐器种类繁多,其中最常见的有钢琴、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巴松、管风琴和打击乐器等。

了解这些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技巧,对于学习古典音乐非常重要。

例如,钢琴是古典音乐中最基本的乐器之一,它可以独奏,也可以与其他乐器合奏。

小提琴则是交响乐队中最重要的弦乐器之一,其高亢激昂或柔美动人的音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学习古典音乐的过程中,我们未必需要精通每一种乐器,但对于其中一些重要乐器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典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奏技巧。

三、学习古典音乐的基本乐理知识学习古典音乐需要一定的乐理知识。

乐理涉及音符、和弦、音阶、节奏等基本元素。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先从简单的音符和音阶开始学习。

音符是音乐中最小的组成单位,它们可以表示不同的音高和音长。

音阶是由一系列音符按照特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

熟悉音符和音阶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典音乐作品的节奏和旋律结构。

另外,了解和弦的构成和功能,也有助于我们对于古典音乐作品的和声结构进行分析和理解。

四、培养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学习古典音乐,并不仅仅是学习演奏技巧和乐理知识,还需要培养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音乐基本知识系列I.音乐曲式简介【主题】(T heme )乐曲中具有特征的、并处于显着地位的旋律。

它表现完整的或相对完整的乐思,为乐曲的核心。

其形象鲜明、结构短小,是音乐发展的种子,它表达着一定的思想、性格、风格特征,是乐曲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要素。

它还具备一定的概括性,多半富于歌唱性,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记忆。

优秀的音乐主题都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内涵。

有的作品只有一个主题,更多的作品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代表不同性格并形成对比。

主题常在乐曲开头出现,但有时它的全貌要在整个作品不断展开中才能显示出来。

【曲式】(F orm , musical )乐曲的结构形式。

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而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便是曲式。

乐段的结构及一部曲式:乐段通常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

由两个各有四小节(或八小节)的乐句组成的 "乐段 "(专称为 "方整性的乐段 ")在器乐曲中最为常见。

其特点是平衡、均称感强。

一首乐曲仅由一个乐段构成的称 "一部曲式 "。

【二部曲式】由两个明显的乐段组成,前后两段互相对称或对比。

其通常式 A+ B。

是曲的基本形式之一。

【三部曲式】由三个段落成,其中第三段与第一段相同或基本相同,第二段具有比性,第三段有再性。

其式A+ B +A。

【复三部曲式】三段式曲体的复化。

其中有一段以上本身就是由二段体或三段体等构成。

其式有:A+ B( a++A等等。

器曲中常采用此种曲式。

【奏曲式】(Variation form )先奏出一自成段落的主,然后以一系列的主形(即奏),使主通多次不同的奏而得到多方面的。

其式:主-奏1-奏 2-奏3⋯⋯,少三五次,多数十次。

奏的主,大都美人。

常有用奏曲式写成的独立曲,也有用于奏曲等大型曲中(通常用于慢意中),如多芬的《情奏曲》。

【回旋曲式】(Rondo form )起源于欧洲民的舞曲,十八世初叶法国古琴曲多用之。

以一再反复的基本主与若干各不相同的"插段 "交替出原。

其式: A(基本主)+B(第一插段)+ A+C(第二插段)+ A⋯。

种曲式适于表活的情景,奏曲、交响曲等大型曲的末章常用之,以烈的气氛束音。

【奏曲式】(Sonata form )曲的构形式之一。

它欧洲十八世下半叶以来,各种大型器体裁中最常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曲式。

大多数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都运用 "奏鸣曲式 "写成,其结构大致如下:奏鸣曲式总是用 "快板 "写的,所以在 "奏鸣曲 "(套曲)中的奏鸣曲式乐章,常被称为 "快板乐章 "。

关于奏鸣曲式的三大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有人譬喻说:它的呈示部好象提出矛盾的、可争论的问题;展开部是进行讨论、甚至矛盾间互相斗争,再现部则急统一认识,作初步的结论;"结尾 "(尾声)是总结。

奏鸣曲式的这种 "对比-发展-统一"的结构布局,很适用于用来表现复杂的、甚至戏剧性的内容,所以奏鸣曲式不但是 "奏鸣曲 "、"交响曲 "和 "协奏曲 "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乐章,而且管弦乐 "序曲 "与 "交响诗 "也常采用此曲式写成。

「奏鸣曲」(Sonata )这个字最早出现在 16 世纪中期,原本的意思是指「声音的片段」。

当时的「奏鸣曲」没有明确的组合形式,只要是器乐曲都可以称为「奏鸣曲」。

到了18 世纪古典乐派时期,作曲家开始重视乐曲动机的转化,发展出明确的「奏鸣曲」形式,其中包含三个或四个速度不同的乐章。

由于「奏鸣曲」的结构简单明了而容易使用,很多乐曲的形式,都以「奏鸣曲」作为谱曲的蓝本。

像是:交响曲、协奏曲以及室内乐,都可以看成是另一种形式的「奏鸣曲」。

随着时代变迁,「奏鸣曲」已经由单纯的器乐曲演变成具有主题、发展与再现的复杂曲式了。

( Sonata )原是意大利文,它是从拉丁文“ Sonare ”(鸣响)而来,而与“ Cantata ”(康塔搭,大合唱)一词相对立,是大型声乐套曲体裁之一,原意为“用声乐演唱”,一个是“响着的”,一个是“唱着的”。

起初奏鸣曲是泛指各种结构的器乐曲,到十七世纪后期在意大利作曲家柯列里的作品才开始用几个互相对比的乐章组成套曲型的奏鸣曲。

到十八世纪方定型为三个乐章。

(海顿、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都是三个乐章的。

)后来“奏鸣-交响套曲”又增加了一个“小步舞曲”乐章,插在第二、三乐章之间,成为四个乐章的“奏鸣-交响套曲”。

到贝多芬又用“谐谑曲”代替“小步舞曲”,后来的作曲家还有用“圆舞曲”作为第三乐章的。

奏鸣曲在结构上类似组曲的一套乐曲,但它又和交响曲分不太开,它是一种大型套曲形式的体裁之一。

【回旋奏鸣曲式】(R ondo sonata form )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

它属于奏鸣曲式的一种变体,主要用于大型器乐套曲(奏鸣曲、重奏曲、交响曲、协奏曲)的最后乐章,有时II.音乐体裁简介【前奏曲】(Pre1ude )原文是“序”、“引子”之意。

它是一种单主题的中、小型器乐曲。

它源自十五、十六世纪某种乐曲前的引子,最初常为即兴演奏,有试奏乐器音准、活动手指及准备后边乐曲进入的作用。

不少作曲家均有独立的钢琴前奏曲。

十九世纪后,西洋歌剧、乐剧中的开场或幕前音乐亦有称作"前奏曲"者,其含义与上述独立体裁的前奏曲有所不同。

【序曲】(Overture )乐曲体裁之一。

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十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序曲分为“法国序曲”及“意大利序曲”两类。

前者为复调风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个段落组成,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后者为主调风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后世交响曲即由此演变而成。

十九世纪以来,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

如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序曲》、柴可夫斯基《1812 年序曲》等。

【套曲】(Divertimento )包括若干乐曲或乐章的成套器乐曲或声乐曲,其中有主题的内在联系和联贯发展的关系。

如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等。

认广义上说,奏鸣曲、交响曲、组曲、康塔塔等均属之。

【小步舞曲】( Menuet )一种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

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

十九世纪初,小步舞曲构成交响曲奏鸣套曲的第三乐章,后又被谐谑曲所代替。

【谐谑曲】(Scherzo )谐谑曲亦称诙谐曲,一种三拍子器乐曲。

其主要特点是节奏活跃、速度较快,常出现突发的强弱对比。

它常在交响曲等套曲中作为第三乐章出现,以取代宫廷风格的小步舞曲。

【赋格】(Fuga )西洋复调音乐中主要曲式和体裁之一,又称“遁走曲”,意为追逐、遁走。

它是复调音乐中最为复杂而严谨的曲体形式。

其基本特点是运用模仿对位法,使一个简单的而富有特性的主题在乐曲的各声部轮流出现一次(呈示部);然后进入以主题中部分动机发展而成的插段,此后主题及插段又在各个不同的新调上一再出现(展开部);直至最后主题再度回到原调(再现部),并常以尾声结束。

【卡农】(Canon )复调音乐的一种,其原意为“规律”。

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造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即严格的模仿对位。

卡农和赋格卡农的基本点是一个单一的主题与它自己相伴而奏。

由加入的各个不同声部分别唱出主题的“副本”。

但做这种事可以有许多种方式。

卡农中最简单的是轮唱,像《保卫黄河》,第一个声部先唱出主题,相隔规定的某段时间之后,这一主题的“副本”在完全一样的调上进入。

在这第二个声部进行到规定的同样长的时间之后,第三个声部进入,唱出这个主题,以此类推。

对大部分的主题来说,这样演唱是无法与它本身相和谐的。

为了使一个主题能成为一支卡农的主题,它的每个音符必须能起两种(三种,或四种)作用:首先它得是旋律的一部分,其次它必须是这同一旋律的和声的一个部分。

比如说,在包含有三个卡农式声部的曲子里,主题的每一个音符除了要构成曲调,还必须在两种不同的方式上构成和声。

这样,在卡农曲中,每个音符都有着一个以上的音乐意义,而听者的耳朵和大脑根据前后的音调自动地领会其确切的意义。

当然还有更复杂的卡农。

按由简入繁的顺序,第一种更复杂的卡农是:主题的种种“副本”不仅在时间上,而且在音高上互相交错。

也就是说,第一声部可能是在C调上唱出主题,同第一声部相交错的第二声部可能是在比C调高五度的G调上唱出同一主题。

与前两个声部相交错的第三声部可能在比G调高五度的D调上唱出,以此类推。

下一种更复杂的卡农是:各个声部的速度不同,比如说,第二个声部的速度可能是第一声部的二倍或一半。

前者叫做减值,后者叫做增值(因为主题好像是在收缩或者扩展)。

这还不算完。

卡农构成中下一个更复杂的阶段是主题转位,意思是产生这样一个旋律,每当原来的主题跳上时,它就跳下,两者所越过的半音数目相同。

这是种相当奇特的旋律转换,但是,如果一个人听过很多转位的主题,就会觉得这种事挺自然了。

巴赫就特别喜欢转位,井经常在他的作品中使用——《音乐的奉献》也不例外。

作为转位的一个简单例子,可以试着唱唱《好国王温赛拉斯》[G ood King Wenceslas]这支曲子。

当它的原主题和转位主题一起唱出时,高低相差八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