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感觉艺术魅力单元导读课件鲁人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7蒙娜丽莎的魅力课件鲁人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7蒙娜丽莎的魅力课件鲁人版必修2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虚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
凌晨四点起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笪重光《画筌》 ——林语堂
——川端康成
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成为空白。 ——三毛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韩愈《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片片飞来静又闲,楼头江上复山前。 ——郑准《云》
[话题·互动] 话题:傅雷先生从艺术鉴赏的角度解读了达·芬奇的名画《瑶公特》(《蒙娜 丽莎》),请结合文本,说说你从达·芬奇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学生甲:达·芬奇的这幅名画前后创作了四年时间,他对艺术的诠释是那样的 贴切,启示我们:艺术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真切感受;热爱生活,用虔敬的感情 创造艺术,才能获得具有生命力的艺术。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阶 段 二
7 蒙娜丽莎的魅力
阶 段 五

阶 段 三
业 分 层 测

本课话题 ——人生需要空白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至于在表情上最占重要的眼睛,那是一对没有瞳子的全无光彩的眼睛。有些 史家因此以为达·芬奇当时并没画完此作,其实不然,无论哪一个平庸的艺术家, 永不会在肖像的眼中,忘记加上一点鱼白色的光;这平凡的点睛技巧,也许正是 达·芬奇所故意摒弃的。因此这副眼神蒙着一层怅惘的情绪,与她的似笑非笑的脸 容正相协调。
【答案】 文中讲述的故事既证明了上文所说的“音乐的‘摄魂制魄’的力 量”对人的作用是如何强烈持久,又引起了下文对有同样神秘性的“瑶公特”的 微笑的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鲁人版必修二课件:第3单元 感受艺术魅力 7 蒙娜丽莎的魅力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鲁人版必修二课件:第3单元 感受艺术魅力 7 蒙娜丽莎的魅力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一、理理文章思路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二、说说文章主旨 课文在介绍《蒙娜丽莎》这幅世界级名画的时候,除了简介这幅 画作名字的由来和它的传奇故事外,重点探讨了这幅名画的艺术成 就,也就是“蒙娜丽莎微笑之谜”。作者凭借自己深厚的音乐艺术修 养,推测这幅画作摄人心魄的原因,分析这幅画作严谨的构图,全方 位地为我们分析了这幅杰作的艺术特点。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任务一】 分析文章内容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阐释蒙娜丽莎的魅力的? 提示(1)这神秘隐藏在微笑之中。(2)头发、手是这神秘气息的遥 远的余波。(3)青绿色风景、纱网、细致的衣褶是神秘气息的烘托。 2.文中讲述音乐家莫扎特的故事有何作用? 提示文章的基本内容是讲述《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为了让读 者对这种魅力有更真切的体会,作者借用音乐的道理来进行类比。 莫扎特竟然让一个音符搅得心绪不宁,在终于将这个音符弹过之后 才能安然入睡,可见音乐的“摄魂制魄”的巨大力量,而《蒙娜丽莎》 的艺术魅力也正像音乐一样。文中有文句揭示作者这样写作的用 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音乐的摄魂动魄的魔力,在一个艺术家的神 经上所起的作用是如何强烈,如何持久。莱奥纳多的人物的脸上, 就有这种潜在的力量,与飘忽的旋律有同样的神秘性。”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任务二】分析文章语言 1.文章开篇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提示开门见山,先声夺人。“掩蔽”写出了《瑶公特》的非凡魅力 和画作的巨大声誉。 2.对“瑶公特”神秘的微笑的种种猜测,为什么连用几个问句? 提示使无限多样的选择都获得了潜存的艺术生命,无形中把读者 引入更为自由的、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感觉艺术魅力6琵琶行并序课件鲁人版必修2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感觉艺术魅力6琵琶行并序课件鲁人版必修2

■合作探究··············································································· 10.有人认为《琵琶行(并序)》所塑造的丰满而真实的人物形象身上,透 射着一种人文关怀,让我们感受到温暖的人情人性,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有关这三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琵琶女早年曾走红京城,技艺高超,被老辈艺人所赞服,更被同辈艺 人所妒忌。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 B.琵琶女后来嫁给了一个商人,为了维持生计,她的丈夫经常独自外出, 而抛下可怜的琵琶女留守空船。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句感情浓厚,落失落者之泪, 也为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 D.作者的悲哀苦闷无法直接表达,他只是笼统含糊地说了他也是“天涯 沦落人”“谪居卧病”于此,而其他断肠裂腑的伤痛却全被压到心底去了。 B [B 项中“为了维持生计”的说法在文中无依据。]
(4)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年年龄大了。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 (5)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脸脸色色容容貌貌。 今义:①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②颜色 或染料。 (6)秋月春风等.闲.度 古义:随随便便地地,轻易地。 今义:指平常、普通。

【推荐】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6琵琶行(并序)课件鲁人版必修2

【推荐】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6琵琶行(并序)课件鲁人版必修2

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的句子是 间关莺语花底滑 ,表现了乐声冷涩的
特点的句子是 幽咽泉流冰下难
,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的特点的句子
是 银瓶乍破水浆迸 , 铁骑突出刀枪鸣 。
(5)在《琵琶行(并序)》中,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
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了“我”的情感共鸣,于是发出了“同 .
《琵琶行(并序)》是白居易被贬官后次年的作品。诗人因这次政治迫害 而愤懑、感伤,在荒僻的江州,无处发泄,只好将一腔愁闷郁积心底。一 个萧瑟的秋夜,当诗人送客浔阳江头,偶逢琵琶女,从其苦难的身世遭遇 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触发天涯沦落的痛苦心情,悲怆之意 油然而生,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尽情倾诉悲愤之情,写下了千古绝唱 《琵琶行(并序)》。诗篇一问世,即广为传播,远扬塞外。唐宣宗曾在白 居易去世后作悼词:“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少年欢乐 中年沦落 当前心境
天涯沦落

⑤尾声:江心秋月
谈琴感:同情琵琶女,伤感被贬谪

2.整体把握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她深刻地 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伤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 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琶女的琴声和身世引起诗人强烈共鸣的具 体原因,分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
一、资料卡片 1.走近作者
课前预习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 长庆集》,今存诗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雪, 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 的地位。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感觉艺术魅力单元导读教师用书 鲁人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感觉艺术魅力单元导读教师用书 鲁人版必修2

第3单元感觉艺术魅力单元导读《琵琶行(并序)》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

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头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又忧伤的故事。

诗人白居易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滚烫的泪水,沾湿了青衫,濡湿了文学历史的心灵。

那一曲《琵琶行》,悲凄缠绵,响彻历史的时空,散发着不朽的音乐魅力,让人荡气回肠……《蒙娜丽莎的魅力》多少红颜,风干于时光无情的流转;几多韶华,终逃不过岁月的斑斑锈迹。

然而,一张青春而略带忧郁的脸庞,在历史长河中淘洗了五百年以后,依然风华未改、魅力不减。

她的微笑触到了多少人的灵魂最深处,她让多少人为之疯狂痴迷,神魂颠倒,她就是世界级名画《蒙娜丽莎》。

让我们跟随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的生花妙笔,置身那自由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饱览那高妙绝伦的艺术美。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音乐天空,闪烁着一颗音乐巨星——贝多芬。

命运的坎坷不能阻挡他生命的前进,更不能压制他对音乐的热爱。

他的音乐光耀千古,他的形象激励后人,他的精神光照千秋。

他扼住命运的咽喉,用生命的绝响超越肉体,超越时空,为世人创造了一座金碧辉煌的音乐殿堂。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感受艺术魅力 7 蒙娜丽莎的魅力课件 鲁人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感受艺术魅力 7 蒙娜丽莎的魅力课件 鲁人版必修2

一、整体感知 1.结构图解
文本精解
介绍《瑶公特》

面容神秘





微笑似谜
蒙娜丽莎的魅力探究蒙娜丽莎的魅力
口唇

构图谨严
眼睛 头发 双手
盛赞达 芬奇的艺术成就
2.整体把握 作者认为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性是怎样形成的?文章从哪些方面探讨了 这种成因?
思路提示:这是一道交流活动题,通过对《蒙娜丽莎》仿作丛生这一独 特现象的理解分析,可以增强对美术作品的不同风格、艺术创作的演变 规律等问题的认识,从而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课堂演练
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C )
A.肖.像(xiào)
虔.敬(qiān)
B.恍.惚.(huǎnɡ hū) 抿.去(mín)
剖析:“惋”应为“婉”。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春晚只是一台晚会,不必求.全.责.备.,也不必奢望它能承担所有期待,它已被赋予太多角色,变得步履沉重,气喘吁 吁了。
②《家庭现场急救》软件用了近 500 幅插图、动画及 AVI 小电影,演示了各种自救与互救的方法,让您体会在关键
时刻如何妙.手.回.春.。 ③这篇文章记叙了一场篮球比赛的经过,场面描写非常传神,神态、动作等描写十分精彩,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④黑心商贩为敛财无.所.不.为.,吃着香喷喷的里脊肉,你能想象它有可能是廉价鸡肉“整容”而成的吗?如今,食品安 全问题堪忧。
⑤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将目.无.全.牛.。 ⑥尽管科学家试图证明外星人的存在,但现有资料表明,虽然银河系中存在浩.如.烟.海.的其他行星,但人类是唯一的 生命形式。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⑤⑥

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感觉艺术魅力7蒙娜丽莎的魅力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2word版本

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感觉艺术魅力7蒙娜丽莎的魅力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2word版本

7 蒙娜丽莎的魅力[ 预习——夯实基础 ][ 知识·梳理 ]第 1 步读字音——万语千言总关音1.单音字 讲解(qu án ) 脸颊 (ji á)棱角(l én ɡ) ...摒弃(b ìn ɡ) 衣褶 (zh ě)..2.多音字 (1) 组词辨析法恩赐( j ǐ)呼号( h á o ) 给献给(ɡě i )号号召( h ào )中心( zh ō n ɡ) 轻浮( b ó) 中中奖( zh òn ɡ)薄薄饼( b áo )(2) 语境辨析法①在历史的过往里,它们也许被故意隐蔽(c án ɡ),也许被奥密珍藏 (c án ɡ) ,成为富裕. .神奇色彩的宝藏.(z àn ɡ) 。

②无论是波浪汹涌, 还是海不扬波, 我们总要驾一叶扁 .(pi ān) 舟,在或广阔或扁.(bi ǎn)长的水道上奋勇前行。

第 2 步写字形——巧妙无量方块字 xi ā o (销)魂 xi āo (消)瘦一 f ù(副)手套一f ú(幅)画 融 qi à(洽) qi à (恰)当hu ì(晦)涩 后hu ǐ(悔)第 3 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商酌 1.明确词义(1) 动人心魄:也作“动人心弦”。

激动人心;特别动人。

(2) 多愁善感:形容人感情纤弱,简单忧虑或感触。

(3) 莫测高明:高明的程度没法推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令人难以理解或认识。

2.理解辨析 (1) 贯注·灌注①含义不一样。

“贯注”指 ( 精神、精力 ) 会合; ( 语意、语气 ) 连结,贯穿。

“灌注”指浇进,注入。

②合用语境不一样。

只要涉及精神、精力,就用“贯注”;其余的( 指的是一种无论是详尽的还是抽象的事物注入了另一种也无论是详尽的还是抽象的事物中) 就采纳“灌注”。

鲁人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第三单元 感受艺术魅力 6 琵琶行(并序)

鲁人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第三单元 感受艺术魅力 6 琵琶行(并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因.为.长句 古义: 两个词,“因”是于是,“为”是创作。 今义:表示原因;常跟“所以”连用,表示因果关系。 (2)明.年.秋 古义: 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后一年。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 突然冲出。 今义:物体表面鼓出来或超出一般显露出来。 (4)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 年龄大了。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识作者]
[常识·速览]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 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 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 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 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是一个关心下层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他在《琵琶行(并序)》 一诗中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形象,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 会中下层妇女,特别是歌女的不幸遭遇,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这类弱者的同情, 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弱者的关注。做人的道理也应如此,弱势群体应得到社会的 关心。
悯.然( mǐn) 阑.干( lán) 恬.然( tián) 迸.( bènɡ) 六幺.( yāo) 呕.哑.( ōu)( yā) 钿.头( diàn)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钿头银篦击节碎( “篦”通“ ”,钗,古代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 )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有编号为A1,A2,…A10的10个 零件, 测量其 直径( 单位:cm), 得到下 面数据 : 编号
直径 (ⅱ)求这2个零件直径相等的概率.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1.51
1.49
1.49
谢谢
感谢阅读下载!祝生活愉快
《蒙娜丽莎的魅力》 多少红颜,风干于时光无情的流转;几多韶华,终逃不 过岁月的斑斑锈迹。然而,一张青春而略带忧郁的脸庞,在 历史长河中淘洗了五百年以后,依然风华未改、魅力不减。 她的微笑触到了多少人的蒙娜丽莎》。让我们跟 随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的生花妙笔,置身那自由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饱 览那高妙绝伦的艺术美。
一.1-5 CCBAA 6-8ABC 二.1.The government decided to begin a campaign to wipe out the Bird Flu which/that had killed tens of people. 2.The parents are worried about the safety of their 12-year-old son who/that has been missing for 3 days. 3.Have you got the e-mail which/that she sent to you yesterday. 4.The boy whom/who police are searching for has come back. 5.I lost a bag in which there was something important last night.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音乐天空,闪烁着一颗音乐巨 星——贝多芬。命运的坎坷不能阻挡他生命的前进,更不能 压制他对音乐的热爱。他的音乐光耀千古,他的形象激励后 人,他的精神光照千秋。他扼住命运的咽喉,用生命的绝响 超越肉体,超越时空,为世人创造了一座金碧辉煌的音乐殿堂。
谢谢观看
单元导读
《琵琶行(并序)》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 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 晚,浔阳江头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 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又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在 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滚烫的泪水, 沾湿了青衫,濡湿了文学历史的心灵。那一曲《琵琶行》,悲凄缠绵,响彻历史 的时空,散发着不朽的音乐魅力,让人荡气回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