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呼吸功能监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呼吸功能训练ppt课件

2.伤口固定法
咳嗽时,患者将双手紧紧地压住伤口,以固定疼痛部 位。如果患者不能触及伤口部位,则治疗师给予协助。
3.气雾剂吸入方法
适用于分泌物浓稠者。 可用手球气雾器或超声雾化器等,产生的微粒,大的
沉着于喉及上呼吸道,小的沉着于远端呼吸性支气管 肺泡。气雾剂吸入后鼓励患者咳嗽。
八、体位引流
通常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因胸廓和肺的弹 性回缩而被动完成的,在呼吸训练中应着重 训练吸气肌。
9
(二)呼吸节律的调控
呼吸运动是节律性运动。 在延髓及延髓与脑桥、中脑之间均有呼吸调
节中枢。
10
(三)肺的功能潜力
成人肺活量平均为3L,而每次呼吸的潮气量 只有500ml,仅占肺活量的1/6。
6.如有需要,应鼓励患者做深度、急剧地双重咳嗽。 7.如果上述方法不能使患者自动咳嗽,则指导患者
做几次深呼吸,并在呼气时给予振动,可诱发咳嗽。 8.引流治疗结束后缓慢坐起并休息,防止姿势性低
血压。
9.评估引流效果并作记录。
(三)终止体位引流的指征
1.胸部X线纹理清楚。 2.患者的体温正常,并维持24小时~
呼吸功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是根据丌同患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针对性地拟订和实施呼吸康复训练计划增强肺通气功能提高呼吸肌功能纠正病理性呼吸模式促进痰液排出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细换气提高日常生活活劢能力影响呼吸功能的相关因素呼吸肌肺通气过程肺组细病理发化肺换气血液循环和血液质量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身体素质和全身代谢气体的组细换气维持肺通气量的肌群丌是直接作用亍肺和支气管而是通过改发胸腔容积使胸腔内压产生相应的发化从而引起肺泡的扩张和回缩驱劢气体出入
(一)单侧或双侧肋骨扩张
患者坐位或屈膝仰卧位,治疗师双手置于患者下肋骨 侧方,让患者呼气
麻醉学呼吸功能的监控.pptx

•机械治疗的效果 •药物治疗的效果
呼吸机治疗
一、通气模式 1、控制通气 CMV 2、间歇指令通气 IMV 和 SIMV 3、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 4、压力支持 PSV
二、机械通气的适应证 1、围手术期应用 2、肺部疾病 3、通气活动障碍 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源自(5)麻醉中常用的呼吸监测
•局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MAC常 采用一般性的呼吸运动观察
呼吸频率 呼吸的幅度、节律和呼吸周期比率 胸腹式呼吸活动的观察 呼吸音的监听 脉搏氧饱和度
(6)麻醉中常用呼吸监测
•全麻中常用的监测 潮气量,分钟通气量 呼吸频率、吸呼比 气道压 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 血气分析
指标 正常
VC(%预计值) >80
FEV 1 %VC
>75
阻塞性疾病
正或下降 下降
限制性疾病
下降 正
MVV(%预计值)>80
下降
正或下降
RV (%预计值) 80-120
增加
正或下降
DLCO PaO2
正
下降
下降
正
正或下降
正或下降
PaCO2
正
正或增加
正或下降
(3)呼吸功能不全的判断
指标 正常
呼吸功能减退 呼吸衰竭
肺通气功能监测(5)
•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 MVV):为单位时间内病人尽力 所能呼出或吸入的最大气量。它涉及神经 肌肉、肺组织弹性、胸廓和气道等多个效 应系统。反映了呼吸的储备
肺通气功能监测(6)
•呼气末二氧化碳 概念:指呼气终末的PETCO2和PETCO2随呼吸
(7)研究麻醉手术对病人呼吸功能 的影响
呼吸机治疗
一、通气模式 1、控制通气 CMV 2、间歇指令通气 IMV 和 SIMV 3、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 4、压力支持 PSV
二、机械通气的适应证 1、围手术期应用 2、肺部疾病 3、通气活动障碍 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源自(5)麻醉中常用的呼吸监测
•局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MAC常 采用一般性的呼吸运动观察
呼吸频率 呼吸的幅度、节律和呼吸周期比率 胸腹式呼吸活动的观察 呼吸音的监听 脉搏氧饱和度
(6)麻醉中常用呼吸监测
•全麻中常用的监测 潮气量,分钟通气量 呼吸频率、吸呼比 气道压 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 血气分析
指标 正常
VC(%预计值) >80
FEV 1 %VC
>75
阻塞性疾病
正或下降 下降
限制性疾病
下降 正
MVV(%预计值)>80
下降
正或下降
RV (%预计值) 80-120
增加
正或下降
DLCO PaO2
正
下降
下降
正
正或下降
正或下降
PaCO2
正
正或增加
正或下降
(3)呼吸功能不全的判断
指标 正常
呼吸功能减退 呼吸衰竭
肺通气功能监测(5)
•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 MVV):为单位时间内病人尽力 所能呼出或吸入的最大气量。它涉及神经 肌肉、肺组织弹性、胸廓和气道等多个效 应系统。反映了呼吸的储备
肺通气功能监测(6)
•呼气末二氧化碳 概念:指呼气终末的PETCO2和PETCO2随呼吸
(7)研究麻醉手术对病人呼吸功能 的影响
呼吸系统功能监测ppt课件

(3)棕褐色:见于阿米巴脓肿;
(4)烂桃样灰黄色:肺的坏死组织分解所致,见于肺吸虫病;
(5)黑色:吸入大量尘埃或长期吸烟所致,见于煤矿工人、 锅炉工人或大量吸烟者的痰液。
精选
12
气味 :血性痰液呈血腥味,见于肺结核、肺癌等;肺脓肿 、支气管扩张症、晚期肺癌的痰液可呈恶臭味。
支气管管型:由纤维蛋白、粘液等在支气管内形成的灰白 色树枝状体,如混有血红蛋白则呈红色或红棕色。在新咯出的 痰内常卷曲或呈球形或块状,如将其浮于盐水中则迅速展开成 树枝状,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
精选
16
标本采集
(1)采血部位:动脉血,常取:肱动脉、股动脉、前臂动脉等;静脉血 也可供作血气测定,但与动脉血差别较大;
(2)抗凝剂选择:一般用肝素抗凝;
(3)防止血标本与空气接触,与空气接触后可使PO2升高,PCO2降低, 并污染血标本;
(4)标本放置时间:宜在30分钟之内检测,如30分钟内不能检测,应将 标本置于冰水中保存,最多不超过2h;
精选
10
四 分泌物的检查监测 量:呼吸道有病变时,痰量可增加(>50ml),
大量痰液提示肺内有慢性炎症或空腔性化脓性病变。 颜色: (1)红色、棕红色: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 鲜红血丝痰:早期肺结核或病灶播散时; 粉红色泡沫样痰:急性肺水肿; 铁锈色痰:肺炎、肺梗塞等
精选
11
(2)黄色或黄绿色:含有大量脓细胞,如慢性支气管炎、肺 结核;绿脓杆菌感染或干酷性肺炎时常呈黄绿色;
(5)混合性痰:由上述二种或三种痰混合而成,如粘液脓性 、浆液粘液性痰等。
精选
14
五 诊断性测试
1 SPO2与PaCO2 的无创测定
将探头指套固定在病人指 端,使用波长660 nm的红光和 940 nm的近红外光作为射入光 源,测定通过组织床的光传导 强度,来计算血红蛋白浓度及 血氧饱和度。
(4)烂桃样灰黄色:肺的坏死组织分解所致,见于肺吸虫病;
(5)黑色:吸入大量尘埃或长期吸烟所致,见于煤矿工人、 锅炉工人或大量吸烟者的痰液。
精选
12
气味 :血性痰液呈血腥味,见于肺结核、肺癌等;肺脓肿 、支气管扩张症、晚期肺癌的痰液可呈恶臭味。
支气管管型:由纤维蛋白、粘液等在支气管内形成的灰白 色树枝状体,如混有血红蛋白则呈红色或红棕色。在新咯出的 痰内常卷曲或呈球形或块状,如将其浮于盐水中则迅速展开成 树枝状,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
精选
16
标本采集
(1)采血部位:动脉血,常取:肱动脉、股动脉、前臂动脉等;静脉血 也可供作血气测定,但与动脉血差别较大;
(2)抗凝剂选择:一般用肝素抗凝;
(3)防止血标本与空气接触,与空气接触后可使PO2升高,PCO2降低, 并污染血标本;
(4)标本放置时间:宜在30分钟之内检测,如30分钟内不能检测,应将 标本置于冰水中保存,最多不超过2h;
精选
10
四 分泌物的检查监测 量:呼吸道有病变时,痰量可增加(>50ml),
大量痰液提示肺内有慢性炎症或空腔性化脓性病变。 颜色: (1)红色、棕红色: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 鲜红血丝痰:早期肺结核或病灶播散时; 粉红色泡沫样痰:急性肺水肿; 铁锈色痰:肺炎、肺梗塞等
精选
11
(2)黄色或黄绿色:含有大量脓细胞,如慢性支气管炎、肺 结核;绿脓杆菌感染或干酷性肺炎时常呈黄绿色;
(5)混合性痰:由上述二种或三种痰混合而成,如粘液脓性 、浆液粘液性痰等。
精选
14
五 诊断性测试
1 SPO2与PaCO2 的无创测定
将探头指套固定在病人指 端,使用波长660 nm的红光和 940 nm的近红外光作为射入光 源,测定通过组织床的光传导 强度,来计算血红蛋白浓度及 血氧饱和度。
呼 吸 功 能 监 测

呼吸功能监测
临床常用即时监测
• 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 • 旁气流通气监测(SSS)
呼吸功能监测
无创脉率-血氧饱和度法(SpO2)
是一种无创性连续监测动脉氧饱和度的 方法。主要用于监测组织氧合功能,在一定 程度上也可反映循环功能。自80年代初期应 用于临床以来,由于其应用方便,而且数据 可靠,从而在世界各国的麻醉和呼吸治疗中 迅速得到推广。有研究报道,联用SPO2和CO2 监测仪可预防93%的麻醉事故。
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功能监测
最 大 呼 气 流 量 曲 线
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功能监测
最大通气量(MVV)
• 概念 • 男104L/min, 女82.5L/min • 临床意义 • 通气储备百分比 (MVV-V)/MVV%
呼吸功能监测
流 量 容 积 环
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监测的目的
• 评价病人呼吸功能状态 • 诊断呼吸功能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 掌握高危病人呼吸功能的动态变化,以估
计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 对呼吸治疗有效性做出合理评价
呼吸功能监测
第一节 肺功能监测
• 通气功能监测 • 换气功能监测
呼吸功能监测
通气功能监测
• 静态肺容量 • 动态肺容量 • 小气道功能监测 • 死腔率 •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呼吸功能监测
围术期的应用
• 围术期呼吸功能监测的原则 • 对肺功能状态作出综合评价 • 对病人的麻醉手术耐受性作出评价 • 研究麻醉手术对病人呼吸功能的影响
呼吸功能监测
围术期呼吸功能监测的原则
• 根据呼吸功能监测目的选择项目 • 根据呼吸疾病选择监测项目 • 监测结果必须与其他临床病情资料结合
呼吸功能监测PPT成品

四 分泌物的检查监测 量:呼吸道有病变时,痰量可增加(>50ml),
大量痰液提示肺内有慢性炎症或空腔性化脓性病变。 颜色: (1)红色、棕红色: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 鲜红血丝痰:早期肺结核或病灶播散时; 粉红色泡沫样痰:急性肺水肿; 铁锈色痰:肺炎、肺梗塞等
(2)黄色或黄绿色:含有大量脓细胞,如慢性支气管炎、肺 结核;绿脓杆菌感染或干酷性肺炎时常呈黄绿色;
(3)棕褐色:见于阿米巴脓肿;
(4)烂桃样灰黄色:肺的坏死组织分解所致,见于肺吸虫病;
(5)黑色:吸入大量尘埃或长期吸烟所致,见于煤矿工人、 锅炉工人或大量吸烟者的痰液。
气味 :血性痰液呈血腥味,见于肺结核、肺癌等;肺脓肿、 支气管扩张症、晚期肺癌的痰液可呈恶臭味。
支气管管型:由纤维蛋白、粘液等在支气管内形成的灰白 色树枝状体,如混有血红蛋白则呈红色或红棕色。在新咯出的 痰内常卷曲或呈球形或块状,如将其浮于盐水中则迅速展开成 树枝状,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呼吸功能监测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正常的呼吸功能是维持生命及机体的内外环境稳定的
重要生理活动之一。其功能障碍,将不同程度的影响病人
的生命状况,使趋于恶化和增加死亡率。为重危病人行呼
吸监测是判断其功能状况,防治并发症和推测预后的必要
手段,对检查临床医疗及护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呼吸系统功能监测目的
1)呼吸功能的评价 :通气,换气功能,以 及其他脏器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2)为呼衰\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诊断与分型 提供依据;评价各种呼吸治疗效果;
3)机械通气的呼吸监护:为机械通气的治疗 提供各项指标。
呼吸检查方法和正常表现医学PPT

异常表现
呼吸频率过快或过慢都可 能提示存在某种疾病或生 理异常,如哮喘、心力衰 竭等。
正常呼吸音
正常呼吸音
在正常肺部听诊时,可以听到支 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和胸膜
摩擦音等。
影响因素
呼吸音的强度和性质受多种因素影 响,如气道通畅程度、肺部炎症等 。
异常表现
呼吸音减弱、增强或出现异常杂音 都可能提示肺部或呼吸道疾病。
05
呼吸检查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1 2
了解检查目的和要求
在接受呼吸检查前,患者应了解检查的目的、要 求和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检查。
准备相关证件和资料
根据检查需要,患者应准备好相关的证件和资料 ,如身份证、医保卡、病历、影像资料等。
3
遵守检查前的饮食和药物禁忌
在检查前,患者应遵循医生的要求,避免某些特 定的饮食和药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呼吸检查方法和正常表现医学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呼吸检查方法 • 正常呼吸表现 • 异常呼吸表现与疾病关联 • 呼吸检查的临床应用 • 呼吸检查的注意事项
01
呼吸检查方法
直接观察法
01
02
03
观察呼吸频率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 频率为12-20次/分钟,儿 童较快,老年人较慢。
观察呼吸深度
正常成人呼吸深度适中, 无呼吸困难或气促等症状 。
观察呼吸节律
正常成人呼吸节律规整, 无呼吸暂停或不规则呼吸 。
听诊法
听诊呼吸音
正常呼吸音清晰、无杂音,肺部 无异常音。
听诊啰音
正常肺部无啰音,如有啰音则提 示肺部病变。
触觉检查法
触觉呼吸动度
正常呼吸动度一致,无异常感觉。
呼吸功能检测PPT课件

三、氧合功能的监测
(三)氧供与氧耗
1、氧供(DO2)
是机体通过循环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组织提供的氧量,其数值为 心脏指数与CaO2的乘积,正常值为520~ 720ml/(min.m2)
2、氧耗(VO2)
是单位时间全身组织消耗氧的总量,取决于机体的功能代谢状态, 正常值为110~ 180ml/ (min.m2)
三、氧合功能的监测
10、P50
• • • • 当SaO2为50%时的PaO2称为P50 反映血红蛋白与O2亲和力 正常值为26.5mmHg 氧解离曲线右移,促进氧 合血红蛋自解离,向组织 中释放氧;若左移则导致Hb 与O2亲和力增加而不 易解离,氧释放减少
(一)氧交换功能:掌握各指标的概念及正常值
重点
四、小气道功能监测
(一)监测指标和方法(了解)
四、小气道功能监测
(二)小气道功能监测的临床应用(熟悉)
1、闭合气量/肺活量(CV/VC)的增高可由小气道阻塞或肺弹性回 缩力下降引起。常见于长期大童吸烟者、大气污染、长期接触挥发 性化学物质、细支气管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结缔组织病 引起的肺部病变 2、最大呼气流量-容积(MFFV)曲线主要用于检查小气道阻塞疾病。 主要指标为50 %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及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 以实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百分表示。实测值/预计值<80%时即为异常, 提示有小气道功能障碍 3、正常人动态肺顺应性与相同潮气量时的静态肺顺应性比值保持 在0.8以上;小气道病变时,小于0.8
8、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
三、氧合功能的监测
(一)氧交换功能:掌握各指标的概念及正常值
9、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 )
呼吸功能监测的内容

呼吸功能监测的内容
呼吸功能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潮气量: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与年龄、性别、体积表面、呼吸习惯、机体新陈代谢等有关。
正常成人潮气量为8-10ml/kg,小儿为
6-10ml/kg。
2. 呼吸频率:形容每分钟呼吸次数的医学术语,胸部的一次起伏就是一次呼吸,即一次吸气一次呼气,而每分钟呼吸的次数称为呼吸频率。
正常成人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
3. 脉搏血氧饱和度: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
一般人正常应不低于94%,在94%以下为供氧不足。
4. 动脉血气分析:通过血气分析仪直接测定血液的酸碱度(P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等,由此对酸碱平衡及呼吸、氧化功能
进行判断的分析技术。
酸碱度(PH))正常范围为:;氧分压(PO2)正常
范围为:成人80-100mmHg、新生儿61-90mmHg;二氧化碳分压(PCO2)正常范围为35-45mmHg。
此外,床旁呼吸监测还包括临床观察、物理检查、放射线检查、动脉血气、通气量、吸气力量、生理死腔、死腔量/潮气量、气道压力、气道阻力、胸廓-肺顺应性、分流率和气体成份测定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医学书籍获取更准确全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