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CAYT-12-2007汽车油漆涂层

合集下载

汽车保险杠涂料介绍

汽车保险杠涂料介绍

项目 原漆外观
不挥发份(%)
粘度
KU/20℃
秒/涂4/20℃ 细度(m)
密度(g/cm3/20℃)
检测标准 JISK 5400 4.1
JISK 5407.4
JISK 5400 4.5.2
GB/T 1723-93
JISK 5400 4.7.1
JISK 5400 4.6.2
FLEX 500 1K塑料底漆 分散均匀,无沉淀结块
30
粘度
KU/20℃ 秒/FC#4/20℃
JISK 5400 4.5.2 GB/T 1723-93
55~65 40
细度(m)
JISK 5400 4.7.1
---
密度(g/cm3/20℃)
JISK 5400 4.6.2
实测值
项目 稀释剂配比
标准涂装条件 备注
FLEX 100罩光清漆 涂装规格书
--25-45
--1.010.05
复合涂层涂膜性能(一)
No.
项目
1
漆膜外观
2
光泽(60)
3
附着力(2mm)
4
铅笔硬度(三菱)
5
耐水性
6
耐湿性
7
耐汽油性
8
耐二甲苯性
9
耐酸性
10
耐碱性
11
耐热变色性
12
耐粘着性
13
冷热存放实验
14
耐冲击性
15
耐弯曲性


16


汽油 机油 润滑油 洗涤剂
17
耐 候性
1500H
附着
外观 附着 外观
外观 附着
RT -30C

QZTB 07.017-2012 成品车油漆涂层技术要求

QZTB 07.017-2012 成品车油漆涂层技术要求

Q/ZT 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ZTB 07.017-2012代替Q/ZTB 07.017-2011 成品车油漆涂层技术要求2012-5-25 发布2012-6-10 实施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Q/ZTB 07.017-2012前言本标准代替Q/ZTB 07.017-2011《成品车油漆涂层技术要求》本标准与Q/ZTB 07.017-2011相比,主要差异如下:——阴极电泳(20~35)μm——中间涂层(30~45)μm——底漆+罩光清漆复合涂层(90~140)μm——双涂层与标准色板无明显色差,浅色△E≤1,深色△E≤1.5 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标准法规科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材料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咪咪。

成品车油漆涂层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定义了成品车油漆涂层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车身油漆涂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 1734-1993 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GB/T 1740-2007 漆膜耐湿热测定法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9274-1988 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GB/T 9276-1996 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753-2007 色漆和清漆杯突试验GB/T 9754-2007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3 定义油漆涂层:它由一层或多层油漆组成,不同涂层的要求如下:底漆如:阴极电泳(20~35)μm中间涂层(30~45)μm底漆+罩光清漆复合涂层(90~140)μm4 技术要求为了评价油漆涂层的功能特性,应按成品车油漆工艺在试验板上做好油漆样板,或直接在成品车上取样,按规定的试验方法来检测。

【汽车行业类】东风汽车公司油漆涂层企业标准

【汽车行业类】东风汽车公司油漆涂层企业标准

Q/EQY—2—2008(汽车行业)东风汽车公司油漆涂层企业标准Q/EQ东风汽车公司企业标准Q/EQY—2—2008代替EQY-2-1998东风载货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CoatingstandardofDongFengcommercialvehicle 2008-07-07发布2008-07-07实施东风汽车X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发布Q/EQY—2—2008前言本标准根据GB/T.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制定了《东风载货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

《东风载货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是汽车涂装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标准于壹九七三年制定,即EQB4-73。

随着我国汽车涂料质量的提高和我X公司涂装技术的发展,对本标准进行了四次修订,壹九八五年版(EQY-2-85)突出和提高了耐蚀性和车身装饰性等要求,降低了涂层冲击强度、柔韧性等要求,分别列出出国车和国内车的不同要求,盐雾试验、抗石击性测定和附着力测定等试验采用国外先进的试验方法。

壹九九五版(EQY-2-95)在车身和车箱的涂层装饰性和耐久性方面,技术指标有较大提高,在底盘件涂层的耐蚀性方面,技术指标也有较大提高,但在底盘件的涂层外观方面,适当降低了要求,删去“推荐的油漆材料及涂装工艺”。

壹九九八年版(EQY-2-1998)对每组中级别的选用作了明确说明,在涂层质量已普遍获得提高的基础上,取消了按出国车和国内车划分级别的做法,对标准中的壹些技术指标作了修改。

二OO八年版(Q/EQY-2-2008,代替EQY-2-1998)针对东风汽车X公司产品质量提升及X公司合资后体制的变化,对部分组别的分级进行了调整,由八个组别调整为七个组别,强调了各级别黑漆件涂层技术指标的壹致性,修订了有关技术指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EQY-2-1998《东风载货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停止执行。

本标准和《整车油漆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都是东风载货汽车涂层的有关标准,分别是从不同角度和为不同目的而制定的,应配套使用。

东风汽车公司油漆涂层企业标准

东风汽车公司油漆涂层企业标准
7.耐盐雾性(h):≥240
8.在正常条件下使用1.5年无外表锈,使用3年无穿孔性腐蚀。
9.耐水性(h):≥240
10.耐湿热性(h)):≥240
11.耐机油性(h):≥48
12.耐汽油性(h):≥24
13:耐酸性(h):≥24
14:耐碱性(h):≥24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心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DFLCM5439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3油漆涂层的分组及代号
根据汽车各零部件使用条件对油漆涂层质量的要求,油漆层共分为七个组和若干级别(表1)
漆层代号
分组名称
级别
漆层名称及特性
使用举例
QC-1
车身车箱组

高档装饰防护性涂层。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蚀性、装饰性及机械强度
驾驶室、覆盖件、后视镜支架、雨刮器、保险杠等。
推荐涂装工艺:
1.驾驶室/覆盖件/金属保险杠等:脱脂—磷化—阴极电泳—抗石击
涂层厚度(mm):≥0.5
抗石击试验:三块平行试验板平均滞留量不少于95%,同时,每块试验板的滞留量不少于90%,且不得露金属.
附着力:(剥离法)无整片剥起
1.对于采用阴极电泳底漆,总装后在正常情况下看不见的部位可不喷涂中涂、面漆,但阴极电泳底漆应完整,无缩孔、无针孔等缺陷,且底漆厚度≥15μm
2.区范围见(整车油漆外观质量检查标准),第四节之规定。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归口管理。

6B7产品试验大纲

6B7产品试验大纲

DV DV
T T
3 3
D D
15-Mar-11 15-Apr-11 1-Mar-11
1-Mar-11
3 3
D D
15-Mar-11 15-Apr-11 17-Mar-11 7-Apr-11
12
Q/CAYT-12-2007
汽车油漆涂层
7
外观
DV
I
3
D
15-Mar-11 15-Apr-11 17-Mar-11 27-Mar-11
3
D
合格
13
Q/CAYT-12-2007
汽车油漆涂层
7
漆膜厚度
DV
T
3
D
15-Mar-11 15-Apr-11 17-Mar-11 27-Mar-11
3
D
合格
14
Q/CAYT-12-2007
汽车油漆涂层
7
机械性能
镇江质量 检测局
DV
T
3
D
15-Mar-11 15-Apr-11 17-Mar-11 30-Mar-11
5
GB-T 4357-2009
冷拉碳素弹簧钢丝 汽车钢制零件感应淬火技术条 件 汽车钢制零件感应淬火技术条 件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7.5.2
扭转试验
上海材料 研究所 长江汽配
DV
T
3
D
15-Mar-11 15-Apr-11 17-Mar-11 30-Mar-11
3
D
6
A08 M-8.2-2007
Section IV: ADV Report 实际进度 Actual Timing* 开始 Start 结束 Compl. 数量 Qty 样品 Samples* 类型 工程更改等级 Type ECL 评价报告#,备注 Evaluation Report #, Comments

QH-QC-WI-128涂层可靠性测试标准

QH-QC-WI-128涂层可靠性测试标准

东莞市奇海实业有限公司涂层可靠性测试标准编写 / 修订:___王新 _ 审核:_________会签:_________批准:_________生效日期:_2021.06.10_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涂层可靠性测试的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试验的一般条件试验在无强制对流空气且环境温度为 25℃士5℃,相对湿度:30%~85%RH的场所进行。

GB∕T 8013.1-2018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第1部分:阳极氧化膜GB 6739-2006-T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 13452.2-2008-T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 T 1865-2009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氙弧辐射不能有明显的可见痕迹,具体硬度值参照产品规格书要求。

产品表面涂/镀层应不露底。

湿度,24℃±2℃的环境中。

膜厚0~60um,切割间距1mm,膜厚60~120um,切割间距2mm;用百格刀在测试面上划一百个格子(10*10),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测试样品的底材,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然后用专用胶带(3M H600胶带)紧贴测试面,静置(90±30)s;以60°角一气呵成拔起为一个来回,0.5-1.0s内扯下胶带,试验1次。

部品的外观面都要进行测试,每个测试部位都要更换新的胶带。

检查涂层表面允许有压痕,不允许有划痕,允许起始位置的微小划痕。

具体硬度值参照产品规格书要求。

然风干,观察膜层表面。

膜厚0~60um,切割间距1mm,膜厚60~120um,切割间距2mm;用百格刀在测试面上划一百个格子(10*10),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测试样品的底材,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然后用专用胶带(3M H600胶带)紧贴测试面,静置(90±30)s;以60°角一气呵成拔起为一个来回,0.5-1.0s内扯下胶带,试验1次。

一汽技术中心-(涂装标准讲义)

一汽技术中心-(涂装标准讲义)

一汽技术中心 R&D CENTER
培训
轿车车身涂装工艺流程实例
★PVC涂装工艺流程 转挂 →上遮蔽 →喷车底防护涂料→下遮蔽 →转挂 →
焊缝密封胶→铺沥青垫片 →聚氨酯喷涂 → 烘干 (140℃x15min) →强冷→缓冲 /AUDIT抽检
★中涂涂装工艺流程 电泳底漆打磨 →擦净 →喷中涂 (手工喷涂 →自动喷涂 →检
部件组
身或驾驶 邻近的外装非金属零部件类。
CA/C105
外装金属 零部件组
Fb乙
室相 同 M系列车车身或N类车驾驶室同类外观要求或相邻
近的外装金属零部件类。
CA/C111
N类车 车箱组
Fb乙
Hb
N类车高档车箱类。CA/来自112Fc甲CA/C113 N类车车箱组
Fc乙
Hc
N类车一般车箱类。
Hc
N类车中的工程车货箱、改装车上装(含燃油箱
外表面)类。
一汽技术中心 R&D CENTER
培训
涂层 代号 CA/C200
分组名称 底盘件组
防腐蚀 性等级
耐候性 等级
适用范围
CA/C201甲
Fa甲
He M类车有重防腐要求的底盘冲焊零部件类。
CA/C201乙
M类车
Fa乙
底盘件组
CA/C202甲
Fb甲
He M类高档车的底盘冲焊零部件类。
He M类中档车和N类高档车的车架、车轮毂、底 盘冲焊零部件类
所规定的各类涂层代号、详细分组名称及其相应的防腐蚀性、耐候性等级 和适用范围举例见表1。
一汽技术中心 R&D CENTER
培训
涂层 代号 CA/C100
分组名称

CAYT-12-2007汽车油漆涂层

CAYT-12-2007汽车油漆涂层
修改了术语的部分内容; 修改了涂漆件分组名称及增加了二个组别; 防腐蚀等级质量指标中增加了耐湿性要求; 耐候性等级质量指标中采用了综合评级方法; 修改了涂层主要质量指标的部分内容; 修改了涂层主要质量指标的部分检测及评价方法; 增加了对涂装方法代号组成的说明及简化典型涂装工艺流程; 完善了产品图涂层标准标注和涂装方法要求标注的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规划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表面防护研究室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涛、王路路、高成勇、宋华、杨青华。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代替Q/CATBD-12-2002《汽车油漆涂层》标准。
Fb 乙

有特定耐酸要求的零部件类。
CA/C402 耐热件组
Fc 乙
CA/C403
防声、减震、耐冲击 件组


有特定耐热要求的零部件类。

有特定防声、减震、抗冲击要求的零部件 类。
注: 表中的M类、N类按GB/T 15089-2001 《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中的规定。
3
Q/CAYT-12-2007 5 涂层防腐蚀等级
Hb
N 类车高档车箱类。
2
涂层代号
分组名称
CA/C112 CA/C113
N 类车车箱组
CA/C200 底盘件组
Q/CAYT-12-2007
表 1 (续)
防腐蚀性 等级
耐候性 等级
适用范围
Fc 甲
Hc
N 类车一般车箱类。
Fc 乙
Hc
N 类车中的工程车货箱、改装车上装(含燃 油箱外表面)类。
CA/C201 甲
6
Fc 乙
耐盐雾腐蚀试验 240h,≤2 级; 耐湿性(连续冷凝法)试验 144h,≤1 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