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二、虚境型片段教学的三种形式及讲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很多困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课堂教学问题:1.1 缺乏互动:许多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对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缺乏积极性,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思考和讨论的机会。
1.2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学生容易分心于手机、电脑等媒体设备上。
他们可能会因为别的事情而背离课堂内容,并错失理解知识和发展技能的机会。
1.3 高强度授课模式:现行教育体制下,对于大班级和校园管理不善的情况下,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大量内容成为了首要任务。
因此常见于表面上急功近利型毫无深度的教育理念。
1.4 考试导向主义:为了应对大量内容以及存活压力,很多老师受制于标准化考试教学传统,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质。
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
以下是几种可能有效的对策:2.1 倡导互动式教学: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供充分的机会供他们发表意见并进行思辩。
鼓励小组活动、角色扮演和案例研究等形式,以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参与感。
2.2 利用多媒体资源:结合现代技术手段,例如使用互动白板、投影仪等设备来支持课堂展示和互动交流,使得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并保持学生集中注意力。
2.3 提倡个性化教育: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者,采用差异化教育方法。
通过灵活安排常规课程之外的特殊课程或兴趣班,在满足大部分人群需求的同时关注每一个个体。
2.4 引入实践教学和项目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
这样可以使知识更加具体、形象化,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2.5 修改考试评价体制:适度减少对于传统笔试模式的过度依赖,更多地采用综合评价方式,如口头报告、小组合作项目等。
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
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一、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课堂上常常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困扰,也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下将从学生参与度低、内容教学过于单一和缺乏实践环节三个方面探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参与度低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他们只是被告知要做什么,并没有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2. 内容教学过于单一传统课堂通常注重对知识的直接灌输和讲解,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提高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显得力不从心。
3. 缺乏实践环节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环节,导致理论与实际脱离。
这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变得空洞而不深入,对实际应用也缺乏实地操作经验。
二、解决办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学生参与度课堂教学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老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互动式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见解。
同时,可以设置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探究问题,加强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主动性。
2. 多样化的内容教学方式除了传统的讲授方式外,还应采用多样化的内容教学方式。
例如制定探究性课题,提倡自主阅读和研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可引入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引入实践环节课堂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环节。
可以尝试开展实地考察、实验操作或社区服务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并亲身体验到学科的魅力。
通过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巩固知识的应用,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4.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老师应注重与学生建立互信关系,在处理问题时充分尊重和包容他们的意见。
同时,关注每个学生的进展,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激发他们对自己潜力的认知。
授课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授课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授课存在问题:
1. 缺乏准备:教师缺乏充分准备,导致课堂内容不清晰、逻辑不顺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激发学生兴趣不够:教师的教学方法可能单一,不够生动有趣,缺乏与学生进行互动和引导
的能力,导致学生对课堂内容缺乏兴趣和投入。
3. 缺乏个性化教学:教师未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能力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导致部
分学生学习进度较慢,部分学生学习进度较快,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4. 评价方式不合理:教师在课堂上缺乏及时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无法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不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动力。
整改措施:
1. 提前备课:教师应该充分准备每一堂课的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确
保课堂内容清晰、逻辑顺畅。
2.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实例演示等,以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3. 个性化教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能力差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学习支持和挑战。
4. 及时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设立各种形式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学生
的问题和困惑,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此外,教师还应该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
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
初中教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教学内容过于孤立

初中教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教学内容过于孤立问题的背景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而教师在塑造学生思维、知识和道德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存在着一些初中教师教学内容过于孤立的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教学变得枯燥乏味,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问题的表现1. 教学内容缺乏联系在很多初中教育课程中,教师经常将各个知识点孤立地教授给学生,缺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整合。
这种问题使得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也无法形成系统的学习框架。
2. 教学缺乏情境设计教师过于注重知识本身,忽视了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没有将知识融入到真实的情境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
3. 缺乏跨学科整合教师往往只专注于自己所授的学科知识,而忽略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
这导致学生无法形成全面的学科知识体系,也不能够将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改进措施为改进初中教师教学内容过于孤立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设计有机联系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有意识地设计有机联系的教学内容。
可以通过提供真实的案例和问题,将不同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之间的框架和纽带。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 引入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将学习活动置于真实情境中进行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情景剧、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练习和应用。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性。
3. 促进跨学科整合教师可以通过开设跨学科综合课程或者组织跨学科活动来促进学科之间的整合。
在教学中引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思维的培养和应用。
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结论初中教师教学内容过于孤立是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改进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授课问题汇总及解决建议

授课问题汇总及解决建议
一、问题汇总:
1. 授课内容枯燥,缺乏趣味性。
2. 授课方式单一,缺乏互动性。
3. 授课节奏不紧凑,时间分配不合理。
4. 授课内容与学生的需求不匹配。
5. 授课语言不清晰,难以理解。
6. 授课设施不完善,影响教学质量。
7. 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足。
8. 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
9. 授课教师对课堂纪律的管理不严格。
10. 授课教师的评价方式不合理。
二、解决建议:
1. 增加趣味性:尝试采用故事化、游戏化的授课方式,使课程内容更生动有趣。
2. 加强互动性:设计问题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3. 合理安排时间:提前规划好课程进度,避免授课时间过长或过短,保持节奏紧凑。
4. 了解学生需求:通过调查、沟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5. 清晰表达:授课教师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和过于复杂的句子。
6. 完善设施: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如投影仪、音响等,确保教学质量。
7. 提高教师素养: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8. 关注学生: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9. 严格管理纪律:制定课堂纪律规定,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和教育。
10. 合理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品评定等,全面客观地评价
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以上解决建议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授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虚境型片段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虚境型片段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莆田第五中学吴继斌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教研活动出现仿真性的虚境型片段教学。
在虚境型片段教学活动中,笔者或作为执教者、或为聆听者及评价者,亲身感受到虚境型片段教学在现实工作中日益成为评价教师基本素质、教学技能、教学才华的重要方法,但对其具体操作、要求等方面的培训工作较滞后,许多教师对虚境型片段教学感到陌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本文主要探讨生物学科虚境型片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与同行分享。
一、虚境型片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1.对片段教学的认识误差很多教师把片段教学或等同于教学片段,或认为片段教学就是压缩了的常态课,或认为片段教学就是概述自己的教学流程,或由于对“片段”二字产生误解,容易将其视为常态完整课的一个片段,导致教学结构不完整,甚至出现导入和结课的残缺等。
2.对片段教学目标的认识误差有些教师在虚境型片段教学中教学目标泛化,直接套用课时教学目标,也有些教师甚至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3.对片段教学流程与方法的认识误差不少教师认为虚境型片段教学没有学生在场,教学是教师“一人独舞”,只要体现新理念就行,因此忽视片段教学教学流程呈现与方法的有效结合。
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过于注重形式创新:只关注形式和表面,而忽视了实效和本质,让片段教学的内容迎合教学方式,而淡化生物学科教学本质。
如在每点知识的呈现一律以小组讨论探究。
另一种倾向是进行片段教学时,用“下面我展示一个小组的讨论成果”等提示语加以说明,这样又与说课混淆了。
4.对片段教学评价体系的认识误差真实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立即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但虚境课堂没有学生存在,若教师没有角色的转换,没有呈现学生回答或交流的语言及语调,如果立刻评价说“你的语言表达是较准确”、“你的回答很棒”、“你的见解是较独到的”、“还有补充的吗?”,就会让听课教师及评委莫名其妙,搞不明白学生的回答如何“准确”、“棒”在何处,“独到”在哪里,“补充”什么。
个人总结-浅谈虚境型片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虚境

个人总结-浅谈虚境型片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虚境[摘要] 虚境型片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即概念的内涵;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和总结;教学情景的创设)分析和阐述了教学中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引发教师的关注,以便正确有效的实施教学。
[关键词] 虚境;片段教学;问题分析近年来,片段教学风靡于全国各地教坛,是继说课之后考查教师基本功的另一种形式,它运用于职称评定、业务考核、教师招聘、教学比赛等各个方面,备受教师的关注,也成为教学教研、评估教师基本功和展示教学才华的重要途径之一。
特别是虚境型的片段教学,更加流行。
因为它面对的是评委或参与教研的教师,而不是学生,具体运作起来比较方便、灵活,不会受时间、场所、教学对象和教学设备等的限制,是一种虚拟的课堂教学,它与真实、完整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区别,特别是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正确地理解虚境型片段教学的内涵虚境型片段教学是指在没有学生参与情况下的一种虚拟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只是取某节课中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在限定的时间内,(一般是十分钟到十五分钟)进行模拟课堂的教学,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
而有些教师对虚境型片段教学往往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
如在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节中,从课本的内容编排上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从物质发生质变的同时是否同时发生量变导入,介绍两位化学家对此的研究;第二、通过实验探究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否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并最终得出结论;第三、分析讨论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以及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这三部分中,教师可根据需要取其中的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教学。
可我在参加一次是片段教学的比赛中却发现有两位教师用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快速的把三部分的内容全部上完,他们把片段教学当成一节完整课的浓缩,这显然是理解上的错误。
小学语文虚境式片段教学改进策略

一
例如 ,在人 教版 教材 《自己的花 是让 别 人 看 的》
这篇课 文第 三 自然段 的虚境 式片 断教学 中,某 校
一
、
小 学语 文虚 境 式 片 断 教 学 存 在 的
位女 教师 就是 抓住本 组课 文展示 一 幅幅多 彩多
I 司趑
姿异 国风 光 ;抓 住主要 内容 ,理 解不 同地域 的 民
叶 建 穗
( 大田县石牌 中心小学 ,福建 大田 3 6 6 1 0 1 )
[ 摘
要] 小学语文虚境式片段教 学存在 的问题主要有 :教 学内容缺乏整体 性、教学过程缺 乏完整性 、
教 学预 设 缺 乏 呈 现 性 。 为 改 进 虚境 式 片段 教 学 , 小 学语 文教 师 要 建 立足 够 的 信 心 ,抢 占教 材 高 地 ,做 好 角
色转 变 ,发 挥 自己的 长 处 。
[ 关键 词] 小学语 文;虚境式 ;片段教 学
[ 中图分类号]G 6 2 3 . 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1 6 7 1— 3 2 2 2( 2 0 1 5 )0 只面对 评委 、领导 或
第3 期
2 O l 5年 7月
厦 门广播 电视 大学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Xi a me n Ra d i o& T e l e v i s i o n U n i v e r s i t y
No . 3
J u 1 . 2 0 1 5
小 学 语 文 虚 境 式 片 段 教 学 改 进 策 略
师 的教 学理念 、教学 目标 以及教 师 的综 合 素质等 体 现 出来 ,不 仅 具有 评 价 教 师业 务 水平 的功 能 , 而且还 有活跃 教研 氛 围的作用 ,具有 很高 的实践 价 值 。在小学 语文 学科领 域 ,虚境式 片段 教学 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境型片段教学的三种形式及讲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虚境型片段教学虽然在本质上是教学活动,但又与正常的教学活动有所不同,平时教学实践的实施对象是学生,而虚境型片段教学面对的却是同事、同行,甚至是评委,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就带有浓重的虚拟色彩。
没有学生的教学活动如何进行,通过什么形式来反映师生双边的活动状况呢?这是最棘手,也是必须面对的难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发现,以下三种基本形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试讲时没有学生参与,但是同样要体现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新课程教学理念,可以通过教师的模拟对话或者讲解呈现。
如小组讨论、分组学习、课前的预习等等。
要有师生互动,即使面对老师讲课,也要体现学生活动。
一、虚境型片断教学存在的提出问题问题一、不善于虚拟教学情景虚境型片断教学没有真正的学生,教者必须虚拟教学情景,让教学逼真地进行到底。
教师可以让某生进行朗读,停顿片刻后,通过评价该生朗读的长处与不足来完成虚拟的朗读情景。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某生回答,停顿片刻后,通过评析该生的回答来完成虚拟的答题情景。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稍作巡视,通过对不同观点的评论来完成虚拟的讨论情景。
还可以虚拟争论,虚拟质疑,虚拟辩论,虚拟活动等情景,使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给人置身其境的感觉。
虚拟教学情景可以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肢体语言、间歇停顿等来建构,再现真切的教学情境,忌用提示语加以说明。
(在片断教学实施过程中因其虚拟性也需要较强表演能力)很多教师由于没有学生的配合,显得无所适从,学生的回答全部用转述,既:他说。
而且全都是正确的答案,缺乏引导,总结。
教者要把听评课的老师看成是自己班上的学生,有问有讲,有读有说,用自己的语言变化将他们带入你的课堂教学中去,使之未进课堂却仿佛看到了你上课的影子,感受到你的课堂教学效果。
所以,你要用好教学语言让听者犹如身置课堂之中。
问题二、忽视师生双边活动虚境型片段教学缺乏学生主体,有些教师进行片段教学时,干脆就淡化或放弃了师生的双边活动,代之以满堂灌的教法。
虚境型片段教学看似是由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但是教师绝不能只“读”或“背”教案,而应努力创设一种虚拟的情境,来突出师生互动。
片段教学的互动情境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通过评价来体现的,因此在备课时应充分地进行这方面的预设。
如教师说完“下面请大家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学习的体会”后,如果立刻评价说“你的回答太棒了”、“你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来回答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好”,就会让听课教师莫名其妙,搞不明白学生的回答“棒”在何处,“好”在哪里。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做好充分的预设,预设学生会说出的一些重点内容,在上课时把预设学生的回答重复一遍,然后再进行评价,如可以说“哦,你是说……你的回答很有见解”。
当然,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转述预设的学生回答,还可以体现对学法等的指导,如:提出“请同学们尝试计算,想一想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后,评价“我发现有的同学自己解答完后,还和同桌交换看法,这是合作学习,应该坚持”,这种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出“老师想听听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后,评价“你的想法真独特!其他同学听懂他的回答了吗?你们能试着复述吗”,这种评价是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交流。
进行虚境型片段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换,时而是教师,时而是学生,时而把听评课教师看成学生;要注意语言的改变,时而转述学生的话语,时而对学生进行表扬评价;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选用,做到有问有讲,有讨论有评价,有组织有互动。
教师只有做到“眼中无生心中有生”,才能虚拟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也才有可能让听课教师仿佛进入了真实的课堂,感受到课堂教学效果。
二、虚境型片断教学的主要模式1、单口相声式单口相声式,就是教师身兼师生双重身分,自问自答,自言自语,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反应清楚地展示出来。
在教学时,教师既要说出自己的教学流程,又要预设学生的回答再进行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像单口相声演员一样,要模仿学生的语气,甚至要模仿学生的表情动作。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一课中,“猫头鹰当大王”一节有这么几句:“猫头鹰想自己成了‘万兽之王’,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采用单口相声式模拟教学“神气极了”一词可这样进行——师:这段话中,猫头鹰的神情怎样?生(由教师扮演学生并举手回答,下同):老师,猫头鹰“神气极了”。
师:从哪里能看出神气?生:老师,从“挥着翅”、“瞪大眼”看出猫头鹰神气极了。
生:老师,从“昂着头”、“拍着胸”看出猫头鹰神气极了。
生:老师,从“眉飞色舞”、“目空一切”看出猫头鹰神气极了。
师:同学们,“神气极了”能否换个词——“()极了”(板书),使意思基本不变?生:老师,我换成“得意极了”。
生:老师,我换成“狂妄极了”。
生:老师,我换成“疯狂极了”。
生:老师,我换成“骄傲极了”。
生:老师,我换成“搞笑极了”、“恐怖极了”、“威风极了”……师:猫头鹰这么神气说了什么,谁能读出那种神气?生:老师,我来读。
(教师扮演学生神气活现地进行朗读。
)师:同学们,谁能表演“神气极了”的样子?生:老师,我来表演。
(教师代表学生表演。
)师: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神气极了的情况吗?请用“神气极了”来说话。
生:老师,邻居小弟弟新买了一把玩具手枪,别在腰间,大摇大摆,走来走去,神气极了……运用单口相声式,学生的活动、发言,可以通过“老师,……”的开头语,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清楚地区分开来,清晰地再现师生双方的活动情况。
善表演或朗读的教师可发挥自己的优势,像单口相声演员一样表演师生双边的活动。
2、重复评价式重复评价,就是通过教师重复学生的发言,评价学生的发言来展示师生双边的活动情况。
如引导学生用“树”字组词——师:同学们,谁能用“树”字来组词?师(似乎面对学生,手势示意,下同):哎呀,真不错,你组“松树”,你组“柏树”,你组“杨树”,你组“榕树”……师:同学们,能不能不说两个字的树?师:很有创新,你组“冬青树”,你组“梧桐树”,你组“落叶树”,你组“常青树”……师:同学们,下面再组,能不能不说整棵的树?师:嗯,你说“树干”,这只是树的一部分了,你组“树枝”,你组“树茎”,你想到了“树根”,你想到了“树皮”,你还想到了“树心”……师:同学们,下面再组,能否不含树木的意思?师:呵,真了不起,你说“树立”,树立就是直立,没有树木的意思了;你说“树人”,有一句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懂得真多!你说“树敌”,树敌太多,不利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提倡和为贵;你说“建树”,你长大以后一定会很有建树的……“重复”学生的内容,并相机引导和评价,能很好的展示师生的互动过程。
这种方式随不及单口相声式形象生动,但几乎适合所有的教师。
运用这种方式体现师生双边活动时,一定要配以肢体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有意识地将评委或班级课桌想象成学生,时不时地用眼神、微笑、体态语和他们交流,切忌站立不动,眼神无处可放,过于呆板、拘谨。
3、转述说明式有时也可以采用教师转换叙述方式,将学生的答案清晰转述出来。
如,教师出示两个句子(小青蛙问:“你是谁?你在哪儿?”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也问:“你是谁?你在哪儿?”)并提问:“哪句话是小青蛙说的,哪句话是小青蛙听到的?”师:有的学生说第一句是小青蛙说的,第二句是小青蛙听到的。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师:学生可能回答第二句话里有“看不见的小青蛙”,说明小青蛙没看见另一只青蛙,只是听到的。
师:太棒了。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教师模拟学生读。
)师:真好,同学们都能读出疑问句的语气。
有的同学读第二句时,老师仿佛还看出他惊奇的样子。
为了节省时间,可少量地采用一些转述说明的方式。
如上例中用“树”组词环节,用转述说明就是“学生可能还会组‘树龄、树种、树荫、树影、树形、树碑立传、树倒猢狲散’等,我一一给予引导肯定”,省时且高效。
但若过多采用这种方式,就容易使片段教学听起来像说课中的“说教学流程”环节,难免会给人将说课与片段教学杂糅之感。
因此,这种方式宜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使用,以便节省教学时间,展示完整的教学过程。
这三种形式各有所长:单口相声式,把师生双边的互动完全模拟出来;重复评价式,教师的身份始终如一,可以保持自然教态;转述说明,省时高效,可以补充一些需要让评委或同行了解的信息。
选择何种方式,既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喜好、习惯和特长,如擅长表演和朗读的教师可以选择单口相声式,一般教师采用重复评价式为佳,又要考虑各种方式本身的特点,如某个片段教学可以从头到尾仅用单口相声式或重重复评价式,也可两者混用,但转述说明式一般只作为补充。
总之,用什么形式,应以能够清晰、顺当表现师生活动情况为目的。
面试时,试讲展示自己才华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这个时间值是不确定的,有长有短,有时仅仅为几分钟,或是不经意间的动作或眼神。
应试者要让评委能认真听你继续讲下去,继续保留一种期待,甚至听出兴趣,你必须在每一时间段都高质量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为此,应试者可以采用时空分割法。
如“上节课我们讲了……通过预习我们又初步了解了……今天我们介绍……”“刚才我们学习了……下面我们接着探讨……”这样十几秒种的话便可以很快把评委吸引到另一个教学环节之中,充分展示自己不同的教学才华。
片断教学过程中精彩的话语预设(案例)学生说什么,教师怎么说,一切都依计划而行。
那么,没有实际的学生,没有真实的互动,如何显示教师对学情、对生成的关注、把握和运用呢?《盘古开天地》有一句话:“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
”有位教师这样教学——师:老师把这句话改一下:“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过去。
”这样改行吗?左边那位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女孩,你说?(稍停。
)师:你认为不行,觉得这样没有力气。
那么,用“抡”,用“猛劈”怎么就有力气了呢?(稍停。
)师:“因为猛劈,就是要靠很重的力气朝前面劈过去。
”是的,说得好!而且是“抡”起大斧头!请大家做一个“抡”的动作。
(稍停。
)师:同学们,盘古抡起斧子猛劈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他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坐在最后排的男孩,你为什么一直没有举手?就你,来说吧!(稍停。
)师:听清楚了吗?他说:“就是咬紧牙关,就是很用力!”请大家把掌声送给他。
(稍停。
)师:那就再请你把这种用力的感觉读出来吧。
(稍停。
)师:是有点儿猛,但还不够。
前排这位眼睛亮晶晶的女孩,你来读,大家听一听,她读得够不够猛。
虚境型片段教学中,全知全觉的教师应该对“可能的生成”进行最切实际和尽可能充分的预设。
首先,不仅应与常态教学一样,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身心特点拟定学习任务、设计各种问题,而且应以此为基础预设学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