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生产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发酵工艺流程

发酵工艺流程

发酵工艺标准操作流程 (SOP) 一生产前准备每次生产前按品种配方将所需原料称重准备齐全,并确认生产原料库存量,保证原料库存量足够下次生产所需、二生产前检查1检查蒸汽、压缩空气、冷却水进出的管路就是否畅通,所有阀门就是否良好,并关闭所有阀门、2检查电路、控制柜、开关的状态,确保控制柜运行正常、3检查空压机油表油表及轴承、三角带、气缸等就是否正常,确保空压机运行正常、4检查发酵罐搅拌减速机的油量及密封轴降温水就是否正常、三总过滤器灭菌当蒸汽总管路上的压力为0、2-0、25MPa时,打开总过滤器进气阀输入蒸汽,同时打开出气阀的跑分阀、排气阀、排污阀,当三个阀均排出蒸汽时,调整进气阀、排污阀,稳定总过滤器压力0、15-0、2MPa,此时打开压力表下跑分,计时灭菌2-2、5小时、灭菌结束后启动空压机,当空气输入管道压力大于总过滤器压力时,关闭蒸汽阀,打开空气阀,将空气出入总过滤器,然后调整进气阀与排污阀,稳定总过滤器压力在0、15-0、2MPa,保持通气在15-20小时,当出气阀跑分与排污阀放出的空气为干燥空气时,完成灭菌、四分过滤器灭菌1当蒸汽管路压力为0、2-0、25MPa时,打开蒸汽过滤器的进气阀与排污阀,当蒸汽管路中无蒸汽凝结液后,再将蒸汽输入空气管路,然后打开分过滤器的进气阀、排污阀及出气阀上的跑分,当所有阀门均有蒸汽排出后,调整进气与排污阀,就是压力稳定在0、11-0、15MPa,计时灭菌30-35分钟、灭菌结束后,关闭蒸汽过滤器进出气阀、排污阀,并立即将空气输入预过滤器,使空气通过预过滤器进入到分过滤器,再调整分过滤器排污阀使压力稳定在0、11-0、15MPa,备用、五发酵罐空消(可与分过滤器灭菌同时进行)空消前先将发酵罐去垢洗净,添加少量清水,然后密封进料口,将排气阀打开少许,同事将蒸汽引入盘管(或夹套)进行预热,待罐温升到80℃时(种子罐40℃即可),关闭盘管(或夹套)进气阀,再从出料口、进气口、取样口三路输入蒸汽,(蒸汽管路压力不低于0、2-0、25MPa),当罐内温度达到125-130℃时,通过三路蒸气浴出气阀调整罐内压力,使其稳定在0、11-0、15MPa,计时灭菌30-35分钟、空消结束后,关闭所有进气阀并将排气阀开大,当罐内压力下降至0MPa后,打开进料口与排污阀,再将发酵罐进行一次冲洗、六发酵罐实消打开进水阀,按照生产要求放入所需水量,再根据生产品种按配方依次投入培养基原料,并同时打开搅拌,搅拌5-10分钟后取样,用氢氧化钠与浓盐酸调PH值7、2-7、5之间,然后密封进料口将排气阀打开少许,同时打开盘管(或夹套)的进出气阀门输入蒸汽进行预热,等到罐内温度到达80℃以上后,关闭盘管(或夹套)进气阀门,并将排气阀关小,然后将蒸汽从进气口、出料口、取样口三路直接通入罐内,当罐内温度上升到121-125℃后,打开发酵罐体上与空气进气阀上的所有跑分,再通过调整三路进气与排气阀将罐内压力稳定在0、11-0、15MPa,此时开始计时灭菌30-35分钟,灭菌期间将搅拌停止、灭菌结束后,关闭所有进蒸汽阀门,将排气阀开大,同时开启搅拌,并立即打开进气阀,输入无菌空气,保证罐压不低于0、05-0、06MPa(当发酵罐通入无菌空气后,一定注意分过滤器与空气总管路压力一定要大于发酵罐内压力),打开盘管(或夹套)冷却水进出阀门(确定蒸汽出阀门关闭),开始降温,按照不同菌种接种温度要求控制降温结束时间(一般在34℃左右),降温结束后即可接种、七接种1种子罐接种先将进气阀逐渐关闭,同时将排气阀开大,当罐体压力表与空气流量计降到0刻度时,关闭排气阀,用酒精棉围在接种口四周并点燃,然后打开接种口,将制备好的菌种孢子悬浮液在火焰中直接从接种口倒入罐内,马上关闭接种口,同时迅速打开进气阀使罐内压力上升到0、05MPa 以上,打开排气阀,调整进气与排气阀使罐内压力稳定在0、05-0、06MPa2培养罐接种接种前应先将蒸汽输入接种管道,再把接种管道两端的跑分打开,当跑分都有蒸汽排出时,计时灭菌15-30分钟,灭菌结束后关闭跑分与进蒸汽阀,将种子罐排气阀关小,当种子罐内压力大于培养罐压力后,先将接种管道进口阀门打开,再打开培养罐端出口阀开始接种,接种量按不同菌种生产需求控制、接种完毕后,先将培养罐端出口阀关闭,再将接种管道进口阀关闭,完成接种,最后把种子罐所有进出气阀门关闭,停止搅拌、八发酵罐培养控制接种后调整进气阀与排气阀,将罐内压力稳定在0、05-0、06MPa,同时按照不同菌种的需求调整好罐内的温度与通气量当罐内温度超出或者低于标准温度时,打开盘管或夹套进出阀门,出入冷却水或者蒸汽,等温度达到标准温度后关闭进出阀门,停止冷却水或者蒸汽的输入,这就完成了一次温度的控制调整、通气量的控制,按照不同菌种的要求,在确保管内压力稳定的前提下,根据空气流量计的显示,通过进气阀与排气阀的调整进行通气量的调整、冬季结冰期到来以后,每次生产停止后,应把蒸汽与空气管路及发酵罐盘管或者夹套的冷凝水与冷却水排尽,排不尽的可用空气把水吹出来,以防止冻裂管路与设备,给生产造成不便、九取样与放罐取样检测时间,按照生产菌种的种类来制定12-16小时不等,开始取样检测后,前期每2小时一次,后期取样时间缩短为0、5-1小时,每次取样前后都要对取样口进行10-15分钟灭菌处理,、当取样检测,发现符合芽孢大量形成,芽孢含量≥70%,杂菌量≤3%,含菌量≥30*108CFU/ml 的放罐指标时,即可放罐、十发酵生产流程记录在发酵生产过程中,从生产准备—生产前检查—空气过滤器灭菌—发酵罐空消—发酵罐实消—接种—培养控制—放罐等每一个工艺流程环节,必须有详细的操作记录,放罐后应将表交到质量控制中心存档,生产记录保存三年、。

微生物发酵工艺的流程

微生物发酵工艺的流程

微生物发酵工艺的流程微生物发酵工艺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介导的发酵过程,将原料转化为有用产物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生物燃料等产业。

微生物发酵的流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培养菌种、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发酵过程中的控制和管理、及产物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首先,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是微生物发酵工艺的第一步。

根据工艺的要求和产物的需要,选择具有理想发酵性能的菌种。

常用的微生物菌种包括酵母、乳酸菌、醋酸菌、酱油菌等。

菌种的选择主要考虑产物的特性、发酵条件、菌种的稳定性、耐受性以及生产的经济性等因素。

其次,培养菌种是发酵工艺的关键环节。

通常使用液体或固体培养基来培养菌种。

液体培养是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加入适量的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和调整好的pH值、温度和氧气条件等,促使微生物菌种生长繁殖。

固体培养则涉及将营养物质包裹在固体载体中,例如琼脂、玉米粉等。

培养时间因物种的不同而异,一般需要在合适的温度和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

制备发酵培养基是微生物发酵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发酵培养基中的成分主要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和调节剂等。

对于不同的微生物菌种,营养需求略有不同。

因此,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需要调节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并且经过消毒,以避免污染物对发酵过程的干扰。

发酵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是微生物发酵工艺中的核心环节。

在发酵过程中,温度、pH值、氧气供应和搅拌等参数需要被精确控制。

这些参数的控制对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产物生成都至关重要。

温度过高或者过低,pH值偏高或者偏低,氧气供应不足或者过多,都可能导致微生物生长受阻、代谢途径受限,从而影响产物的生成和产量的提高。

此外,还需要注意发酵过程中的消毒工作,以防止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污染。

最后,产物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是微生物发酵工艺的最后一步。

发酵过程中合成的产物通常是复杂的混合物,需要经过提取和分离纯化才能得到所需的目标产物。

微生物发酵的工艺流程

微生物发酵的工艺流程

微生物发酵的工艺流程
微生物发酵工艺流程是将微生物作为催化剂,利用微生物对底物进行代谢反应生产所需产物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一般的微生物发酵工艺流程的简要描述:
1. 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根据所需产物的特性和生产条件,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如细菌、酵母菌或真菌等。

2. 菌种预处理:将微生物菌种从培养基中分离培养,经过预处理,如挑选纯种菌株、培养活性较高的菌株等。

3. 培养基配置:根据微生物菌种的需求,配置合适的培养基,包括碳源(如葡萄糖)、氮源(如酵母粉)、矿物盐、生长因子等。

4. 发酵罐的准备:对发酵罐进行消毒,以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污染,并确保发酵过程的卫生条件。

5. 接种和扩大:将经过预处理的微生物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并进行扩大培养,促进菌种的生长和繁殖。

6. 发酵过程控制:控制发酵罐中的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条件,以促进微生物菌种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合成。

7. 代谢产物采集:在发酵过程达到合适的阶段时,收集代谢产物,如通过分离、浓缩等方法提取产物。

8. 产品后处理:对采集到的代谢产物进行后处理,如纯化、结晶、过滤等步骤,获得纯度较高的最终产品。

9. 发酵残渣处理:处理发酵残渣,如通过干燥、焚烧等方式进行处理和处置。

以上是一个一般的微生物发酵工艺流程的简要描述,具体的流程步骤和操作方法会根据不同的产物和微生物菌种而有所不同。

谷氨酸发酵的工艺流程

谷氨酸发酵的工艺流程

谷氨酸发酵的工艺流程
《谷氨酸发酵的工艺流程》
谷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发酵工艺是生产谷氨酸的主要方法之一,下面将介绍谷氨酸发酵的工艺流程。

1. 选择菌株:选择适合发酵生产的菌株是谷氨酸发酵工艺的第一步。

通常采用属于放线菌属或棒状杆菌属的菌株进行发酵。

这些菌株具有较高的谷氨酸产量和较好的耐受性。

2. 发酵培养基的配制:发酵培养基是支撑谷氨酸发酵的重要基础。

一般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组成成分。

常用的碳源包括葡萄糖、麦芽糖等,氮源包括氨基酸、尿素等。

3. 发酵条件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条件都会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通常采用恒温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28-32摄氏度。

同时控制好培养基的pH值,通常在6.5-7.5之间。

氧气供应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和通气量来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

4. 发酵过程监测: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对微生物生长、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消耗和产物的生成进行持续监测。

通过检测微生物生长曲线和培养基中各成分的浓度变化来掌握发酵情况,及时调整发酵条件以提高产量。

5. 发酵产物的提取与精制:发酵结束后,需要对发酵产物进行
提取和精制。

通常采用离心、过滤等方法将微生物分离,然后通过酸碱调节、浓缩、结晶等工艺步骤来得到纯净的谷氨酸产物。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谷氨酸发酵生产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产量,并且能够得到高纯度的产物,满足市场需求。

[全]酿酒-发酵工艺流程

[全]酿酒-发酵工艺流程

酿酒-发酵工艺流程一、酿酒的工艺流程:1、传统固态酿酒流程原料→浸泡→初蒸→焖粮→复蒸→出甑摊凉→加曲→装箱配菌→配糟→装桶发酵→蒸馏→成品酒2、液态酿酒流程生粮食+曲+水→发酵→蒸馏→成品酒注:(1)、凡是含有糖分和淀粉的物质都可以酿酒(2)、酿酒产量的高低与粮食的淀粉和糖分的多少有关(3)、酿酒产量的高低与你选择的酒曲的淀粉分解能力(酶活力)有关二、粮食、曲、水的选择和处理1、米类:大米、糯米选择:陈米、碎米、早稻米、糙米处理:生料可以直接发酵2、壳类:高粱、小麦、玉米、稻谷、荞麦等选择:颜色深、颗粒饱满处理:生料需要粉碎发酵(要求细均匀)3、薯类:红薯、木薯、马铃薯选择:不长芽,无腐烂处理:煮熟捣烂或生的打成浆三、酒曲的选择与保存酒曲的分类:大曲、小曲、麸曲、红曲、甜曲、水果曲、酯化增香曲等等保存:1、防高温、防阳光直射、防虫鼠、防潮湿温度在0---40摄氏度之间可保存1-2年。

四、水的选择和处理水要净、中等硬、凉爽甜、活力冲、微酸性、元素多水要净,指水质应无色、无味、透明、无悬浮物;微酸性指ph在4-7之间,但ph值不能大于7;中等硬指水质总硬度钙、镁)应在5-8之间五、粮、曲、水的配比五、粮、曲、水的配比基本比例100斤粮:0.6-0.7斤曲:200-250斤水熟料比例:100斤粮食:0.6斤曲:100斤-200斤水六、新工艺发酵期间的管理1、做好原始记录(粮食、重量、日期)2、搅拌工作搅拌次数:333,222,0101搅拌时间:3-5分钟/次,敞开3-5分钟在密封搅拌方式:“+”字交叉从底部往上翻动、搅拌均匀控温工作(1)发酵桶内温度28-30度最佳(2)室温:一般15-40度之间,最佳20-30度(3)冬天升温采用生火炉、薄膜密封、恒温棒升温,夏天降温采用晒冷水、吹风扇、开窗通风3、密封工作(1)夏天前6天半密封(不加塑料薄膜),后6天全密封(加塑料薄膜)。

冬天一开始发酵就用全密封。

发酵工艺流程

发酵工艺流程

发酵工艺流程发酵工艺流程是指将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经过发酵作用,生成有益的细菌、酵素等物质的过程。

发酵工艺能够改变食物的口感、香味以及营养成分,提高其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食物的存储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发酵工艺流程。

首先,选择合适的发酵菌种。

发酵菌种的选择取决于不同的食物材料和发酵产品的要求。

常见的发酵菌种包括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等。

根据发酵菌种的特点,确定发酵的时间、温度和环境条件。

接下来,准备发酵的食材。

食材的选择和准备是发酵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食材应具备一定的营养成分,如淀粉、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常见的食材包括面粉、大米、豆类等。

然后,对食材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根据不同的食材和发酵菌种的要求而定。

例如,对于面粉,可以进行糊化或水解处理,使其更易于被发酵菌种利用。

对于豆类,可以先进行浸泡或煮熟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抗营养成分。

接着,将发酵菌种加入食材中。

发酵菌种应根据发酵产品的要求和食材的特点进行选择。

一般情况下,发酵菌种应事先培养至一定量,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温度调整、营养物质添加等。

将发酵菌种加入食材中后,应充分混合均匀。

然后,将混合好的食材和发酵菌种进行发酵。

发酵的条件取决于所使用的发酵菌种的特点和发酵产品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温度应保持在37-42℃之间,发酵时间一般为数小时至数天。

发酵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通风和卫生条件,以保证发酵的顺利进行。

最后,进行发酵产物的处理和保存。

发酵产物一般要进行杀菌处理,以防止继续发酵和微生物污染。

杀菌方法包括高温杀菌和化学杀菌等。

然后将发酵产物进行包装、贮存和销售。

总之,发酵工艺流程是将食材经过发酵菌种的作用,生成有益物质的过程。

通过选择合适的发酵菌种、处理食材、进行发酵、处理产物,可以改变食物的特性和口感,并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储存稳定性。

发酵工艺在食品加工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米酒的发酵工艺流程

米酒的发酵工艺流程

米酒的发酵工艺流程
米酒生产工艺流程:浸米→蒸饭→冷却→拌酒曲→糖化发酵→封缸→压榨→澄清→陈化贮存→勾兑→过滤、杀菌→灌装封口→米酒。

1、浸米:糯米装筐放在水缸中浸泡8小时至10小时,浸米完成后沥干。

2、蒸饭:蒸汽蒸饭,蒸饭时间:元汽后14分钟至16分钟。

3、冷却:淋饭冷却,冷却至温度:27℃至30℃,沥干水分。

4、下缸拌曲:米饭入缸,加入酒曲,拌合均匀,搭窝,加盖,室内静置自然糖化。

加曲量6%。

5、糖化发酵:经36小时至48小时糖化发酵,搭窝内来酿。

当发酵温度超过32℃,添加白酒压缸,降温至26℃至27℃,继续发酵,自开始发酵起7天完成主发酵。

6、封缸:主发酵完成后,加入白酒,封缸或罐贮存时间≥100天。

7、压榨:封缸完成,进行压榨分离出酒糟与酒液。

8、澄清:压榨后酒液静置2天至4天澄清,并割酒脚。

9、陈化贮存:清酒贮存时间≥1年。

10、勾兑:陈化酒和生酒(又叫生清)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11、煎酒过滤:煎酒温度为85℃至90℃。

煎酒后经过沙棒过滤器和硅藻土过滤器进行过滤。

12、灌装封口:过滤后进行热灌装封口。

固体发酵工艺流程

固体发酵工艺流程

固体发酵工艺流程
《固体发酵工艺流程》
固体发酵是一种在固体基质中进行的发酵过程,常用于食品加工、饲料生产和生物能源生产等领域。

固体发酵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选择合适的基质和微生物种类。

固体发酵的基质通常是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和氮源的物质,如玉米粉、豆粕、木屑等。

而微生物种类的选择要根据最终产品的要求来确定,比如发酵食品时常用的乳酸菌和酵母菌等。

2. 基质预处理。

在固体发酵之前,基质通常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工序,比如研磨、清洗、消毒等,以保证基质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3. 接种微生物。

将选择好的微生物种类接种到基质中,让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开始发酵作用。

4. 发酵过程控制。

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一些参数,如温度、湿度、通气量等,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5. 产物处理。

发酵结束后,需要进行产物的处理和提取,如分离、干燥、包装等。

固体发酵工艺流程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更
容易控制和操作。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固体发酵工艺将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生产工艺流程
发酵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将某些生物质(如糖、淀粉、纤维素等)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转化为有用的产物的过程。

发酵生产工艺流程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化工工业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以酵母发酵生产酒精为例,介绍一种典型的发酵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阶段:首先,准备发酵所需的原料。

以酒精发酵为例,常用的原料包括含有淀粉或糖类物质的谷物(如大米、小麦、玉米等),以及辅助原料如酵母和水。

同时,要保证原料的质量和卫生。

2. 糖化阶段:糖化是将淀粉转化为可发酵的糖类物质的过程。

首先,将谷物进行研磨,使其颗粒细小。

然后,将磨碎的谷物与水混合,并加热到一定温度,以活化淀粉酶。

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较小的糖分子,形成可发酵的糖浆。

这一步骤通常需要控制好温度和酶的加入量,以促进糖化反应的进行。

3. 发酵阶段:在发酵中,酵母菌利用糖类物质进行代谢,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首先,将已经糖化的糖浆与酵母混合,然后将混合物装入发酵罐中。

发酵罐通常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供酵母菌生长和代谢。

在发酵过程中,酵母会将糖类物质转化为酒精,并释放出二氧化碳作为副产物。

通常情况下,发酵过程需要持续几天到几周的时间,直至酒精产物达到所需浓度。

4. 分离与提纯阶段:在发酵完成后,需要对发酵液进行分离和
提纯,以获得纯净的酒精产品。

通常,通过离心或过滤等方法,将发酵液中的固体颗粒和酵母菌分离出来。

然后使用蒸馏等技术将酒精与水进行分离,获得高纯度的酒精产品。

在分离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操作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5. 附加工序: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改善产品的口感、品质或添加特定的风味,还可以进行附加工序。

例如,在酵母发酵生产啤酒时,可以添加酒花和香料以增加香气和苦味。

而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果皮和果实的浸泡时间以及搅拌等操作,也会影响产品的风味和质量。

以上就是发酵生产工艺流程的一般步骤。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的产品和生产要求,具体的工艺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方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