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试题(解析版)
中考科学杭州试卷及答案

中考科学杭州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1.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学纯净物的是:A. 水B. 河水C. 海水D. 雨水2. 垃圾的分类处理有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下列哪种物品属于可回收物品?A. 废电池B. 食品残渣C. 玻璃瓶D. 纸巾3. 下列哪个是生物能源的一种?A. 煤炭B. 沼气C. 石油D. 天然气4. 某学生正在进行一个实验:将10mL的饮用水倒入150mL的容器中,然后加入一个体积为5mL的液体。
实验后,容器中液体的体积为多少?A. 165mLB. 155mLC. 160mLD. 175mL5. 在大车间、小车间和包装车间之间进行了电话沟通,建立了工作联系和沟通,下列通信媒介中,哪个最高效?A. 类型机B. 电话C. 手写报告D. 电子邮件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
2.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一、实验操作题:根据以下材料和操作步骤,回答问题。
材料:玛瑙土(沉积土壤)、胶土、砂土(砾石、沙子)、石头碎块仪器:容积瓶操作步骤:(1)将每一种土壤样品放入不同的容积瓶中,加满水后,盖好瓶塞。
(2)摇匀容积瓶中的土样和水,并在安静一段时间后观察。
(3)记录每种土壤样品的状态并进行比较。
问题:1. 通过以上实验操作,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2. 为什么需要观察安静一段时间后的土壤状态?二、应用题:某农场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并通过蓄电池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 对于太阳能电池板,你能列举三个优点和两个缺点吗?2. 太阳能电池板变光能为电能的过程中,有哪些转换形式?3. 如果蓄电池损坏,无法存储电能,该农场还能继续使用太阳能发电吗?为什么?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A2. C3. B4. A5. B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一、实验操作题:1. 目的是比较不同土壤样品的沉积态势,以了解它们的物理特性。
2020年浙江省杭州中考科学试卷附答案解析版

类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的标准与其结果对应的是 A.依据物体运动路线的曲直,将其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
B.依据物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将其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C.依据地球上的水体是否含盐,将其分为海洋水和陆地水
D.依据受精过程是否在体内进行,将动物的生殖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6 分) 21.(4 分)历史上蘑菇等真菌曾被归于植物界,后来由于其在营养方式和细胞结构等方
10.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 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第 10 题图)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2 步骤②是乙烯和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B 发生化合反应,则 B 中所含元素是
。
24.(4 分)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对铜的冶炼有如下记载:“山麓有胆泉,
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
(第 24 题图) 1 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写出此冶炼铜
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A
B
C
19.小金完成了图示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实验①中石灰水有剩余 B.实验②中有气泡产生 C.实验③中没有明显现象
(第 19 题图)
D.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CaCl2 和 NaCl
化学试卷 第 6 页(共 16 页)
20.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性和差异,按一定的标准将研究对象区分为若干个不同种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华二信达学校中考模拟科学试卷(1)(含答案)

2022年中考模拟试卷科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座位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5.如需画图作答,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
6.本试卷取g=10N/kg(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l:35.5 O:16 Fe:56 N:14 )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样品回到地球。
月壤中蕴含He-3,它被认为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物质之一。
He-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
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He-4形式存在。
He-3和He-4具有(▲ )(2021年宁海模拟改编)A.相同的中子数 B.相同的质子数C.相同的相对原子质量D.不同的核外电子数2. 银器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发生化学反应:4Ag+O2+2H2S=2Ag2S+2H2O,产生的Ag2S使银器逐渐失去光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2022年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初中化学全册人教版改编)A.H2S在物质分类上属于酸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反应前后只有Ag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D.O2 的化学性质是由氧原子保持3.自2019年以来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席卷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该病毒能通过飞沫在空气中传播,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2022年中考对策初中生物人教版改编)A.市民戴口罩,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引起此传染病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C.小金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后,医院马上对其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D.康复者捐献自己的血浆,利用其抗体救治新患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4.联合国把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倡导“爱生命,不吸毒”。
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11功和简单机械

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11功和简单机械一、单选题1.(2022·杭州)现有甲、乙、丙三个质量不同的物体(m甲>m乙>m丙),在相等的恒力F作用下,分别在水平方向、沿斜面向上、竖直方向通过了相等的距离s,如图所示。
F在三种情况下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三者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W甲>W乙>W丙B.W甲<W乙<W丙C.W甲=W乙=W丙D.W甲=W乙<W丙2.(2022·湖州)如图为小明同学用老虎钳剪钢丝时的情景,该老虎钳锋利的刀口()A.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把刀口制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B.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把刀口制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C.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把刀口制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D.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把刀口制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3.(2022·湖州)甲物体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在大小为6牛的水平推力F作用下,向右做速度为5米/秒的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甲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6牛C.当F的大小为6牛时,做功的功率为30瓦D.当F的大小为10牛时,甲物体将做速度大于5米/秒的匀速直线运动4.(2022·绍兴)小敏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后出现杠杆右端下降的现象。
为使杠杆水平平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图乙中右侧钩码向左移动B.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图乙中右侧钩码向右移动C.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图乙中左侧钩码向左移动D.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图乙中左侧钩码向右移动二、填空题5.(2022·杭州)如图所示为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系在运动员双脚上,另一端固定在跳台O点。
运动员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A点处弹性绳正好处于原长;B点处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的拉力大小相等;C点处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
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卷分类汇编八年级上册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分类汇编八年级上册第1章 生活中的水第一节 水在哪里〔杭州卷〕14.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缺乏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 D〔金丽卷〕21.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 ▲ 水。
21.海洋〔或“海〞〕 第二节 水的组成 第三节 水的密度(衢州卷)18.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选项是0℃、1标准大气压下局部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水 1.0×103 冰 0.9×103 水银 13.6×103 干松木 0.4×103 酒精 0.8×103 铜 8.9×103 煤油0.8×103铝2.7×103A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 .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C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 .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D第四节 水的压强〔杭州卷〕12.如下列图,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 1,压强为P 1,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 2,压强为P 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F 1<F 2B. F l > F 2C. P 1<P 2D. P 1>P 2 C〔义乌卷〕4.如下列图,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那么 A .p 甲>p 乙B .p 甲<p 乙C .p 甲=p 乙D .条件缺乏,无法判断B〔义乌卷〕37.为了参加义乌市中学生承重塔制作比赛,某校进行了选拔。
丁丁同学用横截面积为0.06厘米2的均匀竹签等材料制成了一个质量为60克、高为50厘米的三棱柱形承重塔。
,〔总共只有3根竹签与地面接触,g 取10牛/千克〕 求:〔2〕放上该物体后承重塔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甲 乙 第4题图〔2〕24-10×6.00×3/10×)6.00+3(==米千克牛千克千克S F P ………………1分 =1.7×106帕 ……………………………………………1分 〔嘉舟卷〕6.把吹胀的气球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稍一用力气球就被刺破,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它压在大量的大头针上,气球却安然无恙〔如下列图〕。
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16地理

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16地理一、单选题1.(2022·湖州)潮起潮落反映了日、地、月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
当月相是新月或满月时,地球上将出现天文大潮。
出现天文光大潮时月球的位置是右侧图示中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2022·宁波)2022年5月9日14时23分,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发生6.2级地震。
下列有关此次地震的描述正确的是()A.此次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B.发生地震的海域在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上C.发生地震的海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此次地震没有释放能量,不会引起地形的变化3.(2022·温州)当地球、月球和太阳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这天的月相最接近于()A.B.C.D.4.(2022·绍兴)地球板块之间在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右图实验模拟板块碰撞形成海洋B.右图实验模拟板块张裂形成山脉C.地震、火山的发生与板块的碰撞和张裂关系密切D.在流水和风的作用下板块之间发生了碰撞和张裂5.(2022·金华)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是目前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下列关于地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B.地球由内而外分为地幔、地核、地壳三层C.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D.地球大气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6.(2022·金华)每年的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
地震与泥石流是两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震是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B.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C.泥石流发生时,可以选择在泥石流中横渡逃生D.地震发生时,若在底楼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地带避险7.(2022·舟山)科学研究中。
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的这个级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华二信达学校中考模拟科学试卷(2)(含答案)

2022年华二信达九年级中考模拟试卷科学问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座位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5.如需画图作答,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
6.本试卷取g=10N/kg。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2 Si:14 S:16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n个H2O分子和n个H2SO4分子中含有相同的(▲)A.氧原子B.氧分子C.氢原子D.氢分子2.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nC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为置换反应B.化学方程式中n=1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型肺炎”,是指由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
判断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生物的主要依据是(▲)A.具有细胞结构B.能够产生自己的后代C.能够使人患病D.能够随空气、飞沫传播4.农业生产中蕴含了很多生物学知识,下列现象与其解释对应正确的是(▲)A.植物植株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是因为缺少氮元素B.存储白菜的地窖必须留有通风孔,主要是为了增加氧气,促进呼吸作用C.“烧苗”的原因是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根毛细胞液的浓度D.春季早播前覆盖地膜,是为了给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5.下列估算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初中科学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2mm B.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C.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g 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6.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光线过强时,巩膜会调节瞳孔缩小以控制进入眼球光线量,这是条件反射C.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导致餐后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D.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7.学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校园里发现了这些生物:人、小鸟、蚊子、蚂蚁、蚯蚓、银杏、桃树、桂花树、葫芦藓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和分类。
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模拟卷(杭州专用)(七)

2022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模拟卷(七)科学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座位号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答题方式评见答题纸上的说明4.考试结来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5.如需画图作答,必质用黑色字造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a:40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答案】B【解答】A.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组成;故A错误;×100%=7.7%<10%;故B正确;B.C%=1×612×6+1×6C.六氯苯的元素质量比为12×6:35.5×6=24:71;故C错误;D.一个六氯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而不是六氯苯;故D错误;故答案为:B。
2.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氢粒子,它由三个氢原子核(只含有质子)和两个电子构成,这为解释宇宙演化提供了新的参考。
对于这种粒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一定含有3个中子B.它比一个普通氢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C.该氢粒子中有5个微粒D.它的化学性质与氢气不同【答案】A【解答】A、该粒子原子核中不含中子,符合题意;B、一个普通氢分子有2个氢原子核,该粒子有3个氢原子核,比氢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不符合题意;C、该氢粒子中有3个质子和2个电子,共5个微粒,不符合题意;D、氢气的化学性质与氢分子相同,该粒子的构成与氢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的组成可概括为:
【详解】A.按同化作用的方式不同,可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能将无机物如CO2和H2O等合成有机物的生物称为自养型生物,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以现成有机物为生的生物称为异养型生物,A正确。
B.按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区分,绿色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B错误。
【答案】B
【解析】
【分析】种子萌发除了满足一定的外界条件外,还必须满足一定的自身条件。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详解】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在播种前,农民要先翻地松土,意义是增加土壤颗粒的孔隙,增加土壤中的空气,是为了保证种子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故选D。
13.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溶剂的质量B. 溶质的质量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 食盐的溶解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A、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溶剂的质量逐渐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B、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0.配制10%的稀硫酸并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操作规范的是( )
A. 读取浓硫酸的体积B. 稀释浓硫酸
C. 加入碳酸钠D. 倾倒稀硫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按有无成形细胞核区分,生物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二类,C错误。
D.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分为脑和脊髓,D错误。
故选A。
8.下列植物生殖方式中,后代更容易发生变异的是( )
A.组织培养B.异花传粉C.嫁接D.扦插
【答案】B
【解析】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
B.山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
C.邮票经放大镜成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经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故D符合题意。
B、能作燃料,说明都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氧气能支持燃烧,燃料燃烧时,助燃物都是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两种火炬的燃料中均含有氢元素,则燃料燃烧时,都有水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3.如图所示人体细胞的部分结构。其中X最可能表示( )
A. 一个基因B. 一条染色体C. 一个细胞核D. 一个DNA分子
故选B。
7.按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最合理的是( )
A.按同化作用方式不同区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二类
B.按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区分,绿色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二类
C.按有无成形细胞核区分,生物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细菌细胞二类
D.按分布部位不同区分,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分为脑和脑神经二类
故选B。
5.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20kg的是( )
A.一个鸡蛋B.一本科学书C.一辆自行车D.一辆汽车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两个鸡蛋质量大概为100g,所以一个鸡蛋质量约为
50g=0.05kg
故A不符合题意。
B.一本科学书的质量在
300g=0.3kg
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辆自行车的质量在20kg左右,故C符合题意;
C、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溶液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温度不变,食盐的溶解度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4.下列所成的像为实像的是( )
A. 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B. 山在水中的倒影
C. 邮票经放大镜成的正立放大的像பைடு நூலகம்
D. 太阳经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圆形光斑
D.和谐号列车与站台柱子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2.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我国始终致力于探月和深空探测领域,以期为人类探索浩瀚宇宙作出中国贡献。“天问一号”探测器到达火星说明其已能离开( )
A. 宇宙B. 银河系C. 太阳系D. 地月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地月系指地球与月球构成的天体系统,地球是中心天体,实际运动是地球与月球对于它们公共质心的绕转运动。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我国始终致力于探月和深空探测领域,以期为人类探索浩瀚宇宙作出中国贡献。“天问一号”探测器到达火星说明其已能离开地月系,故选项D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A
【解析】
【分析】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详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图中的X表示基因。
C. 燃料燃烧时,助燃物都是氧气D. 燃料燃烧时,都有水生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样云”火炬的主要成分是铝合金,含有铝、镁等;“飞扬”火炬的主要成分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均属于混合物,不都属于非金属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A. 小杭B. 和谐号列车C. 复兴号列车D. 站台柱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小金和小杭并排坐在等待发车的和谐号列车上,小杭与和谐号列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了变化,故A错误。
B.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B错误。
C.小金以复兴号列车为参照物,和谐号列车与复兴号列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金判断和谐号列车开动,故C正确。
2.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2022年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的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和燃料如表所示。奥运火炬的迭代,体现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下列有关两火炬的说法错误的是( )
“祥云”火炬
“飞扬”火炬
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
铝合金
碳纤维复合材料
燃料
丙烷(C3H4)
氢气(H2)
A. 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都属于非金属单质B. 燃料都具有可燃性
【详解】A.阳光→三叶草→土蜂;起点是阳光,阳光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不是生产者,A错误。
B.三叶草→牛;起点是三叶草,属于生产者,终点是牛,属于消费者,三叶草、牛能够形成捕食关系,B正确。
C.土蜂→田鼠→猫;起点是土蜂,属于消费者,不能形成食物链,C错误。
D.土蜂→三叶草→牛;起点是土蜂,属于消费者;土蜂和三叶草之间是捕食关系,箭头应指向捕食者,D错误。
故选B。
9.如图所示,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方向不变的平行光照射地球仪,若用手拨动球体使其自西向东绕轴转动,则能较好地演示( )
A.昼夜长短变化B.昼夜交替C.四季变化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用手拨动地球仪使其绕地轴转动,是地球绕着地轴进行自转,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达尔文曾有过下列描述: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根据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阳光→三叶草→土蜂B.三叶草→牛C.土蜂→田鼠→猫D.土蜂→三叶草→牛
【答案】B
【解析】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ACD.“扦插”、“嫁接”,“组织培养”,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繁殖速度快,产生的新个体能完全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ACD不符合题意。
B.异花传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因为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种子胚内的遗传物质来自不同的个体,发生变异的几率大,B符合题意。
故选D。
15.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块相同的条形磁体甲和乙,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力且保持静止。对图示甲、乙两块条形磁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水平向左,乙一定水平向右B.甲水平向右,乙无法确定
C.甲水平向左,乙无法确定D.甲、乙均无法确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甲、乙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若甲、乙相邻的磁极为同名磁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所以甲有向左运动的趋势,甲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的;乙有向右运动的趋势,乙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
若甲、乙相邻的磁极为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甲有向右运动的趋势,甲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乙有向左运动的趋势,乙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的。
由于不知道甲、乙的极性,所以甲、乙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无法确定。
故选D。
16.如图所示,分别向四支试管中加入饱和石灰水,使其与试管内溶液充分反应。无论饱和石灰水加入量的多少,反应后试管内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