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电磁炉的原理与维修

电磁炉的原理与维修
电磁炉的原理:
电磁炉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加热的一种厨房炊具。
它由一
个电磁线圈和上面放置的玻璃陶瓷面板组成。
当电源接通时,电流流过电磁线圈,产生一个交变电磁场。
然后,这
个交变电磁场通过玻璃陶瓷面板传导到锅底,使锅底产生
涡流,产生热量。
这样通过加热锅底,进而加热食物,实
现烹饪。
电磁炉的维修:
1. 无法启动:首先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插紧,插座是否工作
正常。
还可以检查电磁炉上的电源开关是否正常。
如果以
上都没有问题,可能是电磁炉的控制面板或电路出现故障,需要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2. 不加热或加热不均衡:检查是否有锅具放置在电磁炉上,锅具是否符合电磁炉的规格要求。
还可以检查锅底与电磁
炉玻璃陶瓷面板之间是否有杂物或污渍影响导热,清理后
再次尝试。
如果上述方法无效,可能是电磁线圈或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需要专业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3. 控制面板故障:如果控制面板上的按键或显示屏出现故障,可能是因为控制面板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问题。
可以尝试清洁控制面板上的按键或接触点,确保良好的接触。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需要更换控制面板或维修电路。
请注意,以上维修方法需要注意安全,最好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操作。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与维修方法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与维修方法概述: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物体的厨房电器。
它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实现加热食物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
一、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它由主要的组成部分构成:感应线圈、电子元件和玻璃面板。
1.感应线圈电磁炉的感应线圈位于炉子底部。
当电流通过感应线圈时,会产生强磁场。
这个磁场能够在感应锅底部产生涡流,从而加热锅底。
2.电子元件电子元件是电磁炉的核心部件,用于调控功率和温度。
通过控制电源的开关频率和电流的大小,电子元件可以控制炉子的加热程度。
同时,电子元件还具有过热保护功能,当炉子过热时会自动断开电源。
3.玻璃面板电磁炉的玻璃面板具有触摸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触摸面板设置炉子的参数,如功率和温度。
触摸面板上还显示了炉子的工作状态和剩余时间。
二、电磁炉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尽管电磁炉是一种相对简单的电器,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可能出现故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故障及其维修方法:1.电源故障若电磁炉无法开机,首先检查电源插座是否正常工作。
可以尝试使用其他电器设备来确认电源是否正常。
如果电源正常,但电磁炉仍然无法开机,则可能是电源线或电子元件出现故障。
此时建议联系专业维修人员来进行修理。
2.加热问题若电磁炉无法加热或加热效果不佳,首先检查是否放置了合适的磁性锅具。
只有使用磁性材料制成的锅具才能和电磁炉产生磁场相互作用。
如果使用了非磁性材料制成的锅具,电磁炉将无法加热。
3.触摸面板故障若电磁炉的触摸面板无法正常工作,首先检查是否有水或油滴进入面板内部。
可以尝试用干净的湿布轻轻擦拭面板,将水分或油滴清除。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是面板本身的问题,需要联系售后服务或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更换或修复。
4.过热保护电磁炉的电子元件中通常带有过热保护功能。
如果您发现电磁炉无法正常加热,可能是因为炉子过热导致过热保护触发。
此时应先关闭电磁炉,等待一段时间让其冷却,然后再重新启动。
电磁炉原理及维修方法

电磁炉原理及维修方法
电磁炉原理:
电磁炉是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厨房电器,其中的线圈产生高频电磁场,然后通过磁感应作用在金属锅底产生涡流,产生大量的热量,将食物加热煮熟。
与传统的火炉相比,电磁炉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温度,消耗更少的能量,保持热量更长时间,还更加安全和环保。
维修方法:
1.没有发热:检查插座是否良好,插头是否插紧,线路是否正常。
检查电磁炉控制面板是否正常,是否误操作。
检查内部线圈连接是否良好,零部件是否有损坏,及时更换。
2.电磁炉温度异常:检查内部控制器是否正常,有没有自身故障。
检查温度感应器和控制电路是否有错误信号,采用合理的维修方法进行修复。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是否有电源干扰如果有,处理措施应是使用线路滤波器进行处理。
3.按键无响应:检查触控按键是否灵敏,有无尘污、划痕等情况。
如果有就需要进行清洁和更换。
若触控面板过于耗损,则需要更换新的触控面板进行处理。
4.电磁炉噪音过大:检查电磁炉的操作模式是否正常。
如不正常则采用相关的测
试方法进行检查和维修。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排除掉电源干扰。
同时检查磁子的位置是否正常,并固定好。
5.马达转动不顺畅:检查电机轴承是否加油充足,轴承是否磨损损坏有否异响。
如果严重建议马上更换,以免危及着电磁炉整体的运转安全。
电磁炉原理与维修

电磁炉原理与维修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加热的厨房家电,它通过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来加热锅具底部,从而实现加热食物的目的。
电磁炉具有加热快、温度可控、节能环保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家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电磁炉涉及到电磁感应、电路控制等复杂的原理,一旦出现故障就需要及时进行维修。
本文将就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进行介绍,并提供一些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维护电磁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电磁炉的核心部件是电磁线圈,当电磁炉通电时,电磁线圈会产生一个交变磁场。
当放置在电磁炉上的锅具底部是磁性材料时,锅具底部会受到磁场的感应而产生涡流,涡流会使锅具底部发热,从而加热食物。
另外,电磁炉还配备了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可以实现对加热温度的精确控制,确保食物的加热效果。
然而,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故障,比如无法加热、加热不均匀、显示屏出现故障等。
对于这些故障,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维修方法来解决。
首先,如果电磁炉无法加热,可以检查电源插座是否正常,电源线是否受损,以及电磁炉的控制面板是否正常。
其次,如果加热不均匀,可以检查锅具底部是否平整,是否与电磁炉接触良好,以及是否存在金属材料的损坏。
最后,如果显示屏出现故障,可以尝试重新插拔电源线,或者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总的来说,电磁炉是一种非常便利和高效的厨房家电,但是在日常使用中也需要注意保养和维修。
通过了解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并掌握一些简单的维修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使用和维护电磁炉,延长其使用寿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与维修方法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与维修方法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的厨房电器设备,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它以其高效、安全、节能等特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燃气炉,成为家庭和商用厨房中的主要选择。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以及一些常见的维修方法。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电磁炉的核心部件是一个电磁线圈,该线圈通过交流电源传输电能。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在其周围产生一个交变磁场。
当放置在电磁炉上的适配器或磁铁性底座受到这个磁场的影响时,会产生涡流并使盛放在上面的锅具发热。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电磁炉连接到电源,通过开关启动电流。
接下来,电流经过电磁线圈产生交变磁场。
然后,锅具中的磁铁反应并产生涡流。
最后,通过涡流的摩擦作用,使锅具中的食物或液体加热煮沸。
虽然电磁炉具有许多优点,但它也可能遇到一些常见的故障。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磁炉维修方法。
1. 电磁炉不工作或无法启动:- 检查电源插座是否正常,插头是否插紧。
- 检查电源开关是否打开。
- 检查电磁炉上的控制面板是否正常,是否显示异常信息。
2. 电磁炉加热效果不佳或加热不均匀:- 检查锅具是否平整并与底座接触良好。
- 清洁锅具底部,确保没有灰尘或污垢影响加热效果。
- 检查电磁线圈是否清洁,无杂物或液体进入其中。
3. 电磁炉发出异常声音或异味:- 检查电磁线圈和适配器是否有损坏或破裂。
- 断电后,检查电磁线圈是否有过热迹象,如变色或变形。
- 如果出现烧焦气味,立即断电并将电磁炉送修。
4. 电磁炉漏电或触电事故:- 如果发现电磁炉有触电风险,立即断电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电磁炉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前言本章一共2节主要介绍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系统部件组成以及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技术工作人员。
第1节 电磁炉工作原理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电流经过线盘产生变化磁场,磁场感应到炉面上的铁质锅具底部产生涡流,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量,直接使得锅具底部迅速发热,进而使得食物得到加热。
电磁炉由交流电输入部分、大电流整流滤波输出部分、线盘高频振荡电路部分 、开关电源部分 等功能模块组成。
下面将介绍电磁炉的不同功能模块工作原理以及电磁炉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如下图是电磁炉的结构图。
工作结构图电路原理图(见附图1)交流电输入部分市电220V经接插件L1、N1接入电路。
电路开始通电。
由于电磁炉工作电流较大,接插件N1、L1和保险管两端引脚焊接必须牢固,目的是避免接触不良。
电磁炉的保险丝是个保护装置,在更换的过程中要选用同型号的更换。
(过小电流不够过、易熔断。
过大保护失去作用)。
所以16A/250V的保险丝不能随意改动或代换(更不能直接短路)。
L1、N1之间有电容C1,该电容既能防止电磁炉工作产生的高频干扰脉冲窜入市电网干扰其他电器,又防止市电网的干扰脉冲窜入电磁炉电路影响其工作。
该电容的容量通常为2uF—5 uF。
如图所示大电流整流滤波输出部分市电经过桥式整流器BG1(桥堆)整流出来再经过L1、C4滤波后输出300V 直流电,为线盘高频振荡供电。
BG1是个大电流高耐压器件,其规格为20A800V。
当其烧坏后,不能随意用其它整流器代替。
一定要用同型号或比它更大电流高耐压的整流器(外观、管脚、接口相同)替换。
L1扼流圈、C4电容组成倒L型滤波电路。
作用是把整流出来的直流脉动成分滤去,使输出波形更加平滑。
当C4、8uF/400V(DC)电容击穿短路时,保险丝会烧断,整流器也会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此电容容量变值时(变小),直流输出300V电压会明显下降,当C4没有容量时,也会导致烧IGBT,维修时要特别注意。
如图所示线盘高频振荡电路CN3、CN4(接上线盘)与C5、IGBT1组成一个高频振荡电路(振荡频率一般为20KHz —40KHz之间)。
电磁炉工作原理与故障分析讲座

电磁炉工作原理与故障分析讲座电磁炉是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的烹饪设备,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电磁炉虽然在使用上没有明显的燃气炉危险,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分析,我们开展了一场“电磁炉工作原理与故障分析讲座”。
一、电磁炉工作原理1. 电磁感应法电磁炉采用电磁感应法的原理进行加热,是一种利用变化的磁场产生涡流,进而产生热量的方式。
电磁炉中圆形的铁心线圈内交替通电,会产生一磁场,当磁场穿透在不锈钢加热盘底部时,不锈钢会产生电磁感应,从而在加热盘内部产生电流,电流产生剩余磁场,剩余磁场和原来的磁场交互作用,产生了一种旋转扭曲的形式,使热能不断在发生。
2. 频率变化原理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其实是调整电流频率的原理。
电流是以一个比较高的频率产生的,以达到快速加热物件的目的,常见的频率有20KHz~50KHz,当电流传入铁心线圈时,电流使铁心线圈内部的磁场发生变化,从而使底部的不锈钢材料内部产生涡流,涡流将能量转化为热能,从而使热能迅速散发出来。
二、电磁炉故障分析1. 不加热电磁炉在运行时,如果发现盘子不发热,那么首先应判断炉面是否通电,并检查是否有杂物阻塞。
如果以上问题都不存在,可以开启磁感测量仪,检测炉面是否产生短路或断路功能。
2. 电源连接不上当电磁炉居然连不上电,怎么办呢?首先,可以尝试检查电源线是否有松动或损坏,如果损坏应立马更换,如果电源线正常,可以检查电磁炉本身的电源插座是否有松动或掉落。
还有一种可能是电闸的故障,需要调整电闸的位置使之对齐。
3. 止热控制不良这是电磁炉故障中常见的一种情况,当使用一段时间后,电磁炉的止热控制会失灵,甚至会一直发热。
对于这种故障,可以将磁暴力诸温度转化为停止磁转速被发动,从而停止加热,此故障点比较难以维修,需要更换部件。
4. 外壳过热在使用过程中,电磁炉外壳过热问题一般是因为炉盘温度过高,或者是电路故障引起的。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及维修方法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及维修方法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及维修方法 1电磁炉的加热原理:电磁炉是采用磁场感应涡流原理,它利用高频的电流通过环形线圈,从而产生无数封闭磁场力,当磁场那磁力线通过导磁(如:铁质锅)的底部,既会产生无数小涡流(一种交变电流,家用电磁炉使用的是15-30KHZ的高频电流),使锅体本生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锅内食物。
对于电磁炉的发热原理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锅和电磁炉内部发热线圈盘组成一个高频变压器,内部线圈是变压器初级,次级是锅。
当内部初级发热线圈盘有交变电压输出后,必然在次级锅体上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通过锅体自身的电阻发热(所以锅本身也是负载),产生热量。
假如:当内部初级发热盘有交变电压输出,若次级及负载(锅)不存在,则输出功率将非常低。
当然在实际电路中,我们必须要很快的检测到此功率的变化,并将输出到发热线圈盘的交变电流关断。
由于非导磁性材料不能有效汇聚磁力线,几乎不能形成涡流(就像一个普通变压器如果没有硅钢片铁心,而只有两个绕组是不能有效传送能量的),所以基本上不加热;另外,导电能力特别差的磁性材料由于其电阻率太高,产生的涡流电流也很小,也不能很好产生热量。
所以:电磁炉使用的锅体材料是导电性能相对较好,铁磁性材料的金属或者合金以及它们的复合体。
一般采用的锅有:铸铁锅,生铁锅,不锈铁锅。
纯不锈铁锅材料由于其导磁性能非常低,所以在电磁炉上并不能正常工作。
电磁炉是采用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原理,它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之磁力通过含铁质锅底部时,即会产生无数之小涡流,使锅体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于锅内食物。
电磁炉工作时产生的电磁波,完全被线圈底部的屏蔽层和顶板上的含铁质锅所吸收,不会泄漏,对人体健康绝对无危害。
适用的锅类容器1、铁系(珐琅、铸锅、不锈铁)锅,不锈钢锅.注:复合底锅必须是电磁炉专用。
2、底部直径12CM以下,根据不同的功能使用,如煎炒烤炸类要离空1CM为最佳蒸煮类平底为最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炉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在电磁炉的大电流整流滤波输出部分,市电经过整流桥整流后,输出直流电压。
为了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需要进行滤波处理,通过电容C2、C3和电感L2进行滤波,使得输出电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同时,为了保护电磁炉电路,还需要添加保险元件,如保险丝和热保护开关等。
在维修时,需要注意保险元件的规格和型号,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线盘高频振荡电路部分线盘高频振荡电路是电磁炉的关键部分,其工作原理是将直流电压通过高频振荡电路转化为高频交流电压,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感应到锅具底部产生涡流,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量。
该部分主要由集成电路、晶体管和电容等组成。
在维修时,需要检查集成电路和晶体管是否正常工作,以及电容是否老化或损坏。
开关电源部分开关电源部分主要是为线盘高频振荡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
该部分由变压器、稳压器和开关管等组成。
在维修时,需要检查变压器和稳压器是否正常工作,以及开关管是否受损。
总之,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加热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复杂,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
在维修时,需要了解各个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同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如电路维修前需要切断电源,避免触电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市电经过桥式整流器BG1进行整流,然后通过L1和C4滤波,输出300V直流电以供线盘高频振荡使用。
BG1是一个大电流高耐压器件,规格为20A800V。
如果BG1烧坏,不能随意用其他整流器代替,必须使用同型号或更大电流高耐压的整流器进行替换。
L1和C4组成倒L型滤波电路,作用是滤去直流脉动成分,使输出波形更加平滑。
当C4的8uF/400V (DC)电容击穿短路时,保险丝会烧断,整流器也会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此外,当C4的容量变小或没有容量时,也会导致IGBT烧坏,维修时需要特别注意。
CN3和CN4连接线盘,与C5和IGBT1组成高频振荡电路,振荡频率一般为20KHz到40KHz之间。
高频交变电流由线盘的电感量和高频谐振电容的容量决定。
因此,线盘的电感量和电容的容量必须根据功率来确定,不能随意代换。
当IGBT击穿后,需要对其进行检测,C5容量变化也会导致IGBT烧坏,特别是电容短路。
IGBT是电磁炉的核心部件,采用XXX的H20R1202型号。
如果击穿烧坏,维修时必须使用相同的型号进行更换。
R6是下拉电阻,DW1是限幅稳压管,作用是将驱动输入限制在0V到18V之间。
维修时,当IGBT击穿烧坏,也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只有在正常情况下才能更换IGBT。
R7是限流电阻。
市电(交流220V)经过D1和D2进行整流,D6二次整流E1滤波后输出约300V的高压,进入U2的5、6、7、8脚。
当E2两端电压达到14.5V时,U2芯片开始工作,场效应管进入开关状态(场效应在芯片内部)。
电路的稳压由U2的3脚(反馈输入)内接的控制电路与外接的稳压管DW2完成。
C12用于提高整流性能,以防高频干扰。
在维修过程中,使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进行测量。
如果与实测数据不符,需要检查相应的元件。
U2的1、2脚输出19.5V的电压,但此电压存在高频脉动成分。
为了准备+5V的电压,经过高频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后,L3和E5组成倒L型滤波电路,滤去高频脉动成分,输出相对平滑的直流电,为风机供电。
同时,经由R13降压E4、C10电容滤波输出+18V比较平滑的直流电,为IGBT驱动供电。
D8作为钳位二极管,将电位钳制在0V以上,而D7则作为保护二极管,R22则为限流电阻。
这样,就能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
变压器初级有高频脉动成分,次级耦合也有高频脉动成分。
通过D11半波整流E3滤波,可以得到8.5V的直流电压。
这个电压进入U3三端稳压集成输入端,经过三端稳压集成内部结构,输出一个+5V的电压。
接着,经过E6、C11滤波,为主芯片、保护电路、控制板供电。
在电磁炉工作时,IGBT需要快速交替地工作在截止与导通状态之间。
为了避免大电流击穿IGBT,需要在IGBT导通时,确保线盘状态与IGBT工作状态保持协调。
这就需要设计一种同步控制电路,来完成这种任务。
当IGBT导通时,线盘两端电压极性为CN3“+”CN4“-”正电位(正电压)。
通过R3、R19、R17、R14分压后得到3.0V电压到IC1-19脚,而负电压则经过R4、R5、R32、R37、R15、R16、R24分压后得到2.85V电压到IC1-20脚。
当线盘工作时的峰值达到一定值时,R18分出1.03V电压进入IC1-18脚,用来检知线盘工作状态。
同时,C8作为滤波电容,起到滤波作用。
以上就是IGBT驱动波成型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电路工作时,IC1的3脚发出一个脉冲信号来控制Q4,Q4导通时输出低电平,控制Q2.由于Q2基极被低电平截止,Q2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控制Q1和Q3.Q1的基极被高电平导通,使得18V通过三极管进入IGBT的G极。
Q3是PNP型三极管,虽然基极是高电平,但输出仍是高电平。
由于IGBT的G极有信号输入,开始导通,但很快就截止了,因为脉冲信号输入很快变为低电平。
在线盘和C5之间产生阻尼振荡,经同步电路分压后,又有一个信号(称为检锅信号)经C30电容进入Q2的基极,反复以上步骤。
D5和D9是钳位二极管,R8和R9是上拉电阻,R41是下拉电阻。
风扇驱动电路由R20和Q5构成。
通电后按下开关键,IC1的16脚输出高电平,通过R20进入Q5的基极,Q5开始导通,风扇开始工作。
IGBT温度检测电路由R28、RT1和C24组成。
当IGBT温度升高时,RT1(热敏电阻)阻值下降,将+5V电位拉低,进入IC1的9脚检测。
当拉到一定程度时,IC1的3脚关闭脉冲输出(PWM),电磁炉停止工作,显示故障,保护IGBT不被过热烧坏。
R28为上拉电阻,C24为滤波电容。
炉面温度检测电路由R27、C25和热敏电阻NTC组成,工作时插到CN9插座里。
当炉面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下降,将+5V 电位拉高,进入IC1的10脚检测。
当拉高到一定程度时,IC1的3脚关闭脉冲输出(PWM),电磁炉停止工作,显示故障,达到保护线盘和微晶板的作用。
R27为下拉电阻,C25为滤波电容。
电源电压检知电路将市电(交流220V)经D1和D2整流后,由R29、R26、R10和R12分压得到一个电压进入IC1的11脚进行检测。
当电压变化(大于270V或低于140V)时,IC1就会关闭PWM,显示故障,起到保护元器件的作用。
电浪涌检知电路和电流检知电路不在此文中讨论。
上述电路中各脚的电压如下:1脚为0.97V,6脚为4.39V,11脚为3.00V,16脚为0.01V,2脚为4.35V,7脚为4.20V,12脚为0.03V。
IC1集成电路(CPU)各脚的电压如下:17脚:GND3脚:0V8脚:2.55V13脚:5.00V18脚:1.00V4脚:5.0V9脚:2.58V14脚:1.80V19脚:3.00V5脚:0V10脚:0.28V15脚:0.30V20脚:2.85V第2节电磁炉常见故障与检修方法1)不通电A、插上插座电磁炉没反应。
首先检查插座上是否有交流220V电压。
检查方法可以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或者插上其他电器检查是否正常。
如果插座电压正常,接着检查电路主板L1、N1之间是否有交流220V电压。
如果没有,可能是电源线内部开路或者电源线端子与插片脱落。
内部开路需要更换电源线,端子脱落需要重新插到插片上。
B、检查保险丝FUSE1是否熔断(如果熔断,检修方法见C)。
在保险丝没有熔断的情况下,检查D1、D2、D6、R22是否正常。
其中,R22为限流电阻(等于保险丝)。
如果下级电路短路电流过大,就会把R22电阻烧坏。
因此,在更换后需要检查U2、E1和D8是否短路。
如果上述元件正常,但电磁炉仍然不通电,可以检查U2的1、2脚是否有19.5V电压(使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
如果没有19.5V电压,可能是E2电容变值或DW1、18V稳压器失效了。
如果有19.5V电压但仍然没有反应,可以测量E3的两端是否有8.4V左右的电压。
如果没有,可能是变压器、U3、D11损坏(变压器在线查初级绕组阻值在4Ω左右,次级绕组在2.9Ω左右。
无阻值说明开路,阻值变小说明短路了)。
U3、78L05不可在线查(需要焊下来,用电阻档红表笔接中间脚,黑表笔接输出端。
正常的阻值在3K左右,黑表笔再接输入端。
阻值应该大于1MΩ)。
如果所有元件都正常,只有主芯片短路(击穿)才会导致电磁炉不通电。
更换主芯片后故障应该解除。
C、保险丝FUSE1熔断后,更换保险丝后不可以马上通电。
需要在线测量整流桥和IGBT是否烧坏。
测量方法是使用数字万用表二极管档,红表笔接整流桥的“-”端(也就是地线),黑表笔接整流桥的“+”端。
整流桥的压降(读数)应该在950-1050之间。
过小说明已击穿,过大说明已开路。
IGBT的测量方法是使用数字型万用表二极管档,红表笔接IGBT的E极(地线),黑表笔接C极(IBGT的中间管脚),测量IGBT内部的阻尼二极管压降(读数)。
应该在450-480之间。
过小说明参数已变化。
万用表会发出Bi、Bi声。
则检查线圈和电容。
检测方法是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线圈和电容的阻值和容量是否正常。
B、如果锅具符合要求,但仍然显示E1,则可能是电流检知电路故障。
检查R2、VR1、R40、R44、R43、C9、C31这些元件是否正常,特别注意VR1的阻值是否正确。
C、如果以上元件都正常,那么可能是电路板上的其他元件出现故障。
需要逐一检查每个元件,找出故障原因。
5)其他常见故障除了以上几种故障,还有一些常见的故障,如无法调节功率、加热不均匀等。
这些故障一般都是由于电路板上的元件损坏或者连接不良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逐一检查每个元件,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更换或修复。
说明:本文介绍了电磁炉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但是在进行检修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或者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另外,如果您不具备相关的电子维修知识,建议不要自行维修,而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在检查电路故障时,需要重点检查C30、R31和驱动电路Q1、Q2、Q3、Q4三极管。
如果出现E1的故障显示,也需要检查同步电路的电阻阻值,包括R3、R4、R5、R32和R37等电阻阻值。
如果出现E2的故障显示,则需要先检查机内散热片的温度是否过高,确保风扇转速正常,没有卡死或烧坏不转等情况。
当出现E3的故障显示时,需要先检查当地电压是否在140V至270V之间。
如果电压正常,则需要检查R29、R26、R10、R12和E7元件的变值或损坏情况。
如果出现E4的故障显示,则需要先检查当地电压是否在140V至270V之间。
E4故障的检修方法与E3相同。
如果出现E5的故障显示,则需要先检查线盘中间传感器是否存在开路或短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