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调节阀主要附件及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气动阀门工作原理图解说明

气动阀门工作原理图解说明

气动阀门工作原理图解说明
气动阀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气源: 气动阀门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气源。

气源通常是一个气缸,里面储存着压缩空气或其他气体。

2. 控制器: 控制器用来控制气源的供应和关闭。

它可以是手动操作的开关,也可以是自动控制器,如电磁阀。

3. 气缸: 气缸是气动阀门的核心部件。

它通常由一个活塞和一个活塞杆组成。

当气源供气时,气缸内的压缩空气推动活塞移动。

4. 阀门: 阀门连接在气缸的出口处。

它可以是旋转阀,也可以是直线阀。

当气源供气时,阀门打开,允许流体通过。

当气源关闭时,阀门关闭,阻止流体通过。

5. 动力传动: 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动力传动装置连接到阀门,将气源的动力传递给阀门,以实现开启或关闭阀门。

通过控制器和气源的供应,可以实现对气动阀门的控制。

当控制器将气源供气时,气体流经阀门,并允许流体通过。

当控制器关闭气源时,阀门关闭,阻止流体通过。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气动阀门在自动化系统中得以广泛应用,可以用于控制流体介质的流量、压力和方向。

气动调节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气动调节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气动调节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一、阀体结构:阀体是气动调节阀的主要部分,常见的结构有直通型、角型和三通型等。

直通型阀体具有流体通道直接通畅、流体阻力小的特点,适用于流量调节;角型阀体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的特点,适用于压力和温度的调节;三通型阀体具有两个入口和一个出口的特点,适用于流量的分散或合并。

二、阀芯结构:阀芯是气动调节阀的主要控制部分,常见的结构有直行式、角行式、微调式和滚筒式等。

直行式阀芯沿阀体轴线方向移动,一般用于流量和温度的调节;角行式阀芯可通过旋转来调节流量和温度;微调式阀芯是一种特殊的阀芯,其调节范围较小,适用于对流量或温度进行微小调节。

三、作用器:作用器是气动调节阀的执行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输入的信号转化为阀芯的运动,从而实现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的调节。

常见的作用器有气动活塞式和气动膜片式两种。

气动活塞式作用器由气缸和活塞两部分组成,通过气源的输入和输出来控制活塞的移动,进而控制阀芯的位置。

气动膜片式作用器由膜片和导向件组成,当输入的气源压力改变时,膜片的形变引起阀芯的运动。

四、附件:附件是气动调节阀的辅助部分,用于增强阀芯的动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附件有位置器、阻尼器、限位器和手动装置等。

位置器通过检测阀芯位置,将信号转化为阀芯的运动,以实现准确的调节。

阻尼器用于减小阀芯的运动速度,防止因过快的动作造成流量冲击和液压冲击。

限位器用于限制阀芯的运动范围,保护阀芯和阀座不受过大的压力和扭矩。

手动装置用于在自动控制失效或维护时,通过手动操作来控制阀芯的位置。

气动调节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输入的气源压力来控制阀芯的位置,从而改变介质的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

当输入气源压力改变时,作用器会对阀芯施加力,使阀芯产生运动。

阀芯的位置决定了流通通道的开启程度,从而控制介质的流量或压力。

当输入气源压力恢复到初始状态时,作用器上部的弹簧会将阀芯恢复到初始位置,介质的流量或压力也随之恢复到初始状态。

气动调节阀工作原理、安装、检修

气动调节阀工作原理、安装、检修

气动调节阀工作原理、安装、检修一、工作原理气动调节阀就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以气缸为执行器,并借助于电气阀门定位器、转换器、电磁阀、保位阀等附件去驱动阀门,实现开关量或比例式调节,接收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来完成调节管道介质的:流量、压力、温度等各种工艺参数。

气动调节阀的特点就是控制简单,反应快速,且本质安全,不需另外再采取防爆措施。

气动调节阀工作原理(图)气动调节阀通常由气动执行机构和调节阀连接安装调试组成,气动执行机构可分为单作用式和双作用式两种,单作用执行器内有复位弹簧,而双作用执行器内没有复位弹簧。

其中单作用执行器,可在失去起源或突然故障时,自动归位到阀门初始所设置的开启或关闭状态。

气动调节阀根据动作形式分气开型和气关型两种,即所谓的常开型和常闭型,气动调节阀的气开或气关,通常是通过执行机构的正反作用和阀态结构的不同组装方式实现。

气动调节阀作用方式气开型(常闭型)是当膜头上空气压力增加时,阀门向增加开度方向动作,当达到输入气压上限时,阀门处于全开状态。

反过来,当空气压力减小时,阀门向关闭方向动作,在没有输入空气时,阀门全闭。

顾通常我们称气开型调节阀为故障关闭型阀门。

气关型(常开型)动作方向正好与气开型相反。

当空气压力增加时,阀门向关闭方向动作;空气压力减小或没有时,阀门向开启方向或全开为止。

顾通常我们称气关型调节阀为故障开启型阀门。

气开气关的选择是根据工艺生产的安全角度出发来考虑。

当气源切断时,调节阀是处于关闭位置安全还是开启位置安全。

举例来说,一个加热炉的燃烧控制,调节阀安装在燃料气管道上,根据炉膛的温度或被加热物料在加热炉出口的温度来控制燃料的供应。

这时,宜选用气开阀更安全些,因为一旦气源停止供给,阀门处于关闭比阀门处于全开更合适。

如果气源中断,燃料阀全开,会使加热过量发生危险。

又如一个用冷却水冷却的的换热设备,热物料在换热器内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被冷却,调节阀安装在冷却水管上,用换热后的物料温度来控制冷却水量,在气源中断时,调节阀应处于开启位置更安全些,宜选用气关式(即FO)调节阀。

气动调压阀工作原理

气动调压阀工作原理

气动调压阀工作原理气动调压阀是一种常用的控制装置,用于稳定和控制流体压力。

它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食品、能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气动调压阀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气动调压阀的基本结构气动调压阀由控制单元、执行机构和附件组成。

其中,控制单元通常由压力传感器、调节器和控制阀组成。

执行机构包括阀体、阀芯和阀座,用于调节介质的流量和压力。

附件包括压力表、安全阀和报警装置,用于监测和保护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气动调压阀的工作原理气动调压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自身的结构和控制单元实现对流体压力的调节。

当介质进入阀体时,由于介质压力的变化,会使得阀芯和阀座之间的力发生变化,进而影响阀芯的位置和开启程度。

调节器根据系统的需求,通过不断调节控制阀的开度,控制介质的流量和压力。

具体来说,当系统需要增加出口压力时,调节器会通过控制阀的开度减小介质流量,从而增加管道中的压力。

当系统需要降低出口压力时,调节器会通过控制阀的开度增加介质流量,从而降低管道中的压力。

调节器根据压力传感器的反馈信号,不断调整控制阀的开度,使得系统能够稳定在预设的压力范围内工作。

三、气动调压阀的应用气动调压阀广泛应用于各种流体控制系统中,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1. 炼油厂和化工厂中的压缩机出口控制:通过调节气动调压阀的开度,稳定压缩机出口的压力,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2. 锅炉供水系统和热网系统中的供水控制:根据系统的负荷变化,调节气动调压阀的开度,保证供水压力稳定,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3. 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管网流量控制:通过调节气动调压阀的开度,控制管网中的流量,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4. 水泥生产线和制药生产线中的气动输送系统控制:通过调整气动调压阀的开度,控制气动输送系统中的气压,保证物料的顺利输送。

总结:气动调压阀通过自身结构和控制单元的相互配合,实现对流体压力的精确调节和控制。

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证了各种工业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气动调节阀工作原理

气动调节阀工作原理

气动调节阀工作原理
气动调节阀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控制阀,它通过气动执行器来实现对流体介质的
调节和控制。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阀体结构、气动执行器、调节机构和工作过程等几个方面。

首先,阀体结构是气动调节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由阀体、阀座、阀芯和
密封件等部件组成。

阀芯是气动调节阀的关键部件,它通过对阀座的开合来控制介质的流量和压力。

密封件则起到密封作用,保证阀门的密封性能。

其次,气动执行器是气动调节阀的动力来源,它通常由气缸、活塞、阀盖和气
源接口等部分组成。

气动执行器通过接收控制信号,驱动阀芯的运动,从而实现对介质流量和压力的调节。

气动执行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气动调节阀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调节机构是气动调节阀的控制部分,它通常由位置调节器、气源调节阀和控制
阀等组成。

位置调节器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将其转换为阀芯的移动位置,从而实现对介质流量和压力的精确控制。

气源调节阀和控制阀则用于调节气动执行器的气源压力和流量,保证气动执行器的正常工作。

最后,气动调节阀的工作过程是一个动态调节的过程,它通常包括介质的流动、阀芯的移动和控制信号的传递等几个环节。

当控制信号发生变化时,位置调节器会调整阀芯的位置,从而改变介质的流量和压力。

气动执行器则根据位置调节器的指令,驱动阀芯的运动,实现对介质的动态调节和控制。

综上所述,气动调节阀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阀体结构、气动执行器、调节机构
和工作过程等几个方面。

了解其工作原理对于正确选择、安装和维护气动调节阀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气动调节阀有哪些附件

气动调节阀有哪些附件

气动调节阀相关附件的选择气动调节阀是自动化控制过程仪表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的选型对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气动调节阀的选型除了压力、温度、口径、材质以及调节阀结构形式等常用的参数需要落实,还要注意相关的附件,气动调节阀的主要附件有:阀门定位器、电磁阀、阀位反馈、空气过滤减压阀、保位阀、气动继动器等,下面分别描述主要附件的选型原则:一、阀门定位器阀门定位器是气动执行器的主要附件,它与气动执行器配套使用,用来提高阀门的位置精度,克服阀杆摩擦力和介质不平衡力的影响,从而保证阀门按照调节器来的信号实现正确定位。

阀门定位器用来把4-20mA的控制信号转换成气压信号给气动执行器,从而驱动调节阀进行调节功能。

阀门定位器分为机械式定位器和智能型定位器,智能型定位器比机械式控制精度要高,耗气量也低,另外还可以带HART协议功能。

二、电磁阀当系统需要实现程序控制或两位控制时,需要配用电磁阀。

选用电磁阀时,除要考虑交、直流电源及电压、频率外,必须注意电磁阀与调节阀作用型式的关系,可配用“常开型”或“常闭型”。

如果要求加大电磁阀的容量,来缩短动作时间,可以并列使用两台电磁阀或把电磁阀作为先导阀与大容量气动继动器组合使用。

三、气动继动器气动继动器是一种功率放大器,它能将气压信号送到较远的地方,消除由于信号管线加长所带来的滞后,主要用于现场变送器与中央控制室的调节仪表之间,或在调节器与现场调节阀之间,还有一种作用就是放大或缩小信号。

四、转换器转换器分为气-电转换器和电-气转换器,其功能是实现气、电信号之间一定关系相互转换,主要用于在用电讯号操纵气动执行机构时将0~10mA或4~20mA电讯号转换或0~100KPa气讯号转换成0~10mA或4~20mA电讯号。

五、空气过滤减压阀空气过滤减压阀是工业自动化仪表中的一种附件,其主要功能是将来自空压机的压缩空气进行过滤净化并将压力稳定在所需要的数值上,可用于各类气动仪表、电磁阀、气缸、喷涂设备及小型气动工具的供气源和稳压装置。

检修气动调节阀作业指导书

检修气动调节阀作业指导书

检修气动调节阀作业指导书1总则1.1主要内容:本检修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在线使用的气动调节阀的日常维护、故障排除及更换时需注意的安全事项和具体的技术要求和实施步骤,其它类型调节阀亦可参照使用。

1.2基本组成:气动调节阀由气动薄膜执行机构和阀体部件两部分组成。

执行机构由上下膜盖、波纹薄膜、托盘、支架、推杆、弹簧、调节件等零部件所构成;阀体部分由阀体、阀芯、阀座、阀杆、法兰等组成。

1.3气动调节阀工作原理:当信号压力输入薄膜气室中,在波纹膜片上产生推力,使推杆移动,并压缩弹簧,直到与弹簧的反作用力相平衡,推杆的移动量即气动执行机构行程。

气动薄膜执行机构作用方式分为正作用及反作用;正作用式:当信号压力增大时,推杆部件向下移动;反作用式:当信号压力增大时,推杆部件向上移动。

1.4调节阀分类: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直通单座阀、直通双座阀、角形阀、三通阀、隔膜阀、蝶阀。

1.5适用范围:本检修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仪车间仪表工段全体仪表人员。

2、检修目的为了使调节阀能够完好使用,不内漏,不卡滞,开关动作灵活、自如;各连接处无泄露,使调节阀能够在各种开关位置都能够有效的调节、控制管线和设备内的介质,起到平稳生产的作用。

3、检修前的准备工作:⑴、人员分工:①、检修负责人:根据仪表元件的故障现象,确定检修项目,负责检修质量,确认需更换的备件质量是否合格,更换的阀门定位器及其它元件是否适用于该调节位置,保证维修或更换后的阀门处于完好状态;确保检修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②、安全负责人:负责检修期间的安全监护,落实安全措施是否完善,防护器材是否准备齐全,佩戴是否规范,提醒检修负责人在检修时应注意的事项;确保安全防护措施到位,保证检修工作安全顺利完成。

⑵、工作时间:⑶、检修工具:12寸活口2把、钳子、螺丝刀、胶布、细砂纸、信号发生器。

⑷、检修备件:调节阀、阀门定位器、膜片、弹簧及相关配件。

⑸、票证的办理:需办理检修通知单、检修任务书、工艺交出单(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登高时需办理高处作业证。

气动调节阀的结构和原理

气动调节阀的结构和原理

气动调节阀的结构和原理一、气动调节阀的结构1.阀体:阀体是气动调节阀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由铸铁、碳钢、不锈钢等材料制成。

它的内部有通道,用于流体的流动。

2.阀芯:阀芯是气动调节阀的流体控制部分,它可以根据控制信号的变化来调整阀的开度。

常见的阀芯形状有直线型、角型和等百分比型。

3.气动执行机构:气动执行机构是气动调节阀的关键部件,它接收控制信号,通过将蓄气室内的气压转换为力推动阀芯的移动,从而改变阀的开度。

4.配套附件:配套附件包括定位器、传感器、调节装置等,用于配合气动调节阀的工作,提高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二、气动调节阀的工作原理当气动调节阀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气动执行机构会收到压力信号,将之转换为力,推动阀芯的移动。

当阀芯向上移动时,流道的通口面积变大,流体介质的流量增大;反之,阀芯向下移动时,流道的通口面积变小,流体介质的流量减小。

实际上,通过调节气动执行机构的输入气压、调整阀芯的行程,可以精确地控制阀的开度,从而实现对流体介质流量、压力等参数的调节。

三、气动调节阀的应用1.流量控制:气动调节阀可用于控制不同介质的流量,如气体、液体等。

2.压力控制:通过调节气动调节阀的开度,可以实现对流体介质的压力控制。

3.温度控制:气动调节阀可用于调节热媒、冷媒等介质的进出口温度,实现温度控制。

4.液位控制:气动调节阀可用于调节容器内流体的液位,实现液位控制。

5.流体分配:气动调节阀可用于将流体分配到不同的管道或系统中,实现流体的分配控制。

综上所述,气动调节阀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在工业自动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气动调节阀主要附件的工作原理及功能
1.1电-气定位器
定位器可以改善阀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有助于克服介质对阀杆的不平衡力和填料对阀杆的摩擦力,提高控制精度。

定位器根据控制信号不同分为气-气定位器和电-气定位器,前者控制信号为20~100kPa的气压,后者控制信号为4~20mA电流。

本文主要介绍智能型电-气定位器,其原理为定位器接受输出器的信号,根据信号大小改变执行机构气室压力,驱动执行机构带动阀杆动作,实现控制信号与阀门开度相对应。

当阀杆受到不平衡力导致阀位发生变动,定位器反馈装置则将阀位反馈至定位器,形成控制闭环,定位器进行补偿,使阀位控制更加精确稳定。

1.2电磁阀
电磁阀是实现流体控制自动化的基础元件,主要由电磁线圈和磁芯组成,当线圈得电或者失电时,磁芯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移,电磁阀完成开/关切换,实现控制介质的流通与切断。

按作用原理分为直动式和先导式,按作用形式分为两位三通式和两位五通式。

图1双电磁阀并联气路图
图2双电磁阀串联气路图
有时还应综合考虑多个电磁阀的组合使用,从而实现更安全、可靠的控制回路。

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整个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将两个或者多个电磁阀并
联使用,实现冗余,即只要其中一个电磁阀正常工作,系统就能维持正常运行。

如图2所示,出于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考虑,将两个电磁阀串联使用。

1.3增速器
增速器(气动放大器)主要应用于执行机构容量较大或仪表和执行机构之间的配管距离较远的场合,用来提高定位器控制执行机构的响应速度。

其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当输入信号突然变大(来自定位器的输出压力),会导致输入信号和放大器之间存在压差,在该压差作用下,增速器的膜片向下移动以打开供气口来降低该压差,从而实现小流量按比例控制大流量的功能。

图3增速器内部结构图
1.4气控阀
气控阀是用压力讯号控制其切换气流通道的气动元件,根据作用形式可以分为二位三通式、两位五通式,气控阀具有较大的CV值,因此,在要求阀门失效快速复位的场合,常将电磁阀和气控阀组合使用,SMC部分气控阀Cv值参数如表1所示。

表1SMC部分气控阀CV值
1.5保位阀
保位阀是实现阀门故障保位的关键元件,当气源发生故障(失气或压力降低至设定值)时,该元件将自动切断仪表气与执行机构间的连接通道,使膜室压力讯号保持在故障前的瞬间状态,直至气源故障消除,供气线路恢复正常。

其内部结构如图4所示,气源讯号与上气室接通,当气源压力达到调节弹簧的设定值后,上膜片向上移动,排气阀关闭,上下气室接通,在压力作用下下膜片向下移动,主阀打开,入口和出口接通。

当讯号压力降低至调节弹簧设定值时,上膜片向下复位,上下气室隔断,在主阀弹簧作用下,上气室内的余气顶开排气阀排气,主阀关闭,入口和出口通道切断。

图4保位阀内部结构图
2气动调节阀气路控制原理分析
调节阀作为过程控制中重要的执行器,失效模式的正确设计是保证整个工艺系统和相关设备安全的基础。

气动调节阀常见的三种失效模式为,FO:故障时,气动调节阀打开;FC:故障时,气动调节阀关闭;FL:故障时,气动调节阀保持原位。

2.1单作用执行机构气路控制原理分析
(1)气源正常调节阀可开关切换,气源故障/联锁时阀门复位。

可以通过使用过滤减压阀、两位三通电磁阀实现上述功能。

气路图如图5(a)所示,气源正常,通过电磁阀得失电来控制阀门的开关切换;失气,执行机构在弹簧作用下复位。

一些关键位置的气动调节阀(如压缩机组放空阀),控制系统要求在电磁阀失电后1~3S内阀门回至故障安全位置。

电磁阀由于线圈功率限制,流通能力较小,很难满足短时间复位要求,此时,需要使用气控阀。

气路图如图5(b)所示,气源正常,通过电磁阀的得失电来控制气控阀切换,利用气控阀较大的Cv 值从而实现大容量执行机构的快速复位。

(2)气源正常可开关切换/任意调节,气源故障/联锁时阀门复位。

对于小容量的执行机构,气路图如图6(a)所示,气源经过滤减压阀后输送至单作用定位器后经电磁阀直接通入执行机构。

电磁阀得电状态下,给定位器4~20mA信号,可实现任意阀位的调节;电磁阀失电,阀门回至故障安全位置。

对于大容量执行机构,电磁阀失电有快速复位要求的阀门,气路图如图6(b)所示,电气正常,气控阀、电磁阀均处于图示状态,气源经过滤减压阀后输送至单作用定位器后经气控阀通入执行机构。

给定位器4~20mA信号,则可以实现任意
阀位的调节;电磁阀失电导致气控阀控制气切断,气控阀切换排空,执行机构在弹簧作用下复位。

对于大容量执行机构,有定位器快速响应要求的阀门,则需要配置增速器来实现。

气路图如6(c)所示,电气正常,气控阀、电磁阀均处于图示状态,气源经过滤减压阀后输送至单作用定位器,定位器输出气作为增速器的控制信号来实现用小流量控制大流量,提高定位器控制的响应速度。

图5气动调节阀气路控制方案一
图6气动调节阀气路控制方案二
(3)气源正常可开关切换/任意调节,气源故障具备保位功能。

部分控制系统要求发生气源故障时,气动调节阀需保持故障前一瞬间的开度不变。

单作用执行机构发生气源故障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阀门复位,无法实现保位功能,此时,可通过保位阀与其他附件组合来实现该功能。

气路如图7所示,气源正常,通过电磁阀或定位器实现阀门的开关切换、任意开度调节;当气源失气(或压力小于保位阀设定值)时,保位阀切断仪表气与执行机构间的连接通道,使膜室压力讯号保持在故障前的瞬间状态,直至气源故障消除,供气线路恢复正常。

2.2双作用执行机构气路控制原理分析
双作用执行机构都有两个独立的气室,通过一个气室的进气,一个气室的排气相互转换来实现气动调节阀的开关切换,具有体积小、输出扭矩大的特点。

由于双作用气缸内部无弹簧,因此,出现气源故障时,在无外力作用下,则执行机构保持在故障前的位置。

(1)气源正常调节阀可开关切换,气源故障阀门复位。

由于结构特性限制,双作用执行机构要实现故障复位功能,则需借助气包。

气路如图8所示,仪表气经过滤减压阀,AF1后气体进入两位五通电磁阀,然后分两路通过两个气控阀后与执行机构连接。

AF2后气体一边通过单向止回阀给气包储气,一边进入锁止阀LV后分两路分别作为两个气控阀的控制讯号。

气源正常,通过电磁阀的得失电来控制阀门的开关切换,当气源压力低于锁止阀设定值时锁止阀排空,两个气控阀均失去控制讯号而回到常态位置,AB2气控阀因常态通道与气包连接,气包内气体通过AB2进入执行机构,使阀门回到阀开或阀关位置,实现故障复位。

图7气动调节阀气路控制方案三
图8气动调节阀气路控制方案四
图9气动调节阀气路控制方案五
(2)气源正常任意调节,气源故障/联锁时阀门复位。

该控制方案,气路如图9所示,仪表气分两路:第一路经过滤减压阀后又一分为二,一部分经双作用电气定位器后作两个增速器的控制讯号,一部分作为执行机构的驱动气源;第二路仪表气给气包储气的同时,通过两位三通电磁阀后经过锁止阀分别作为两个气控阀的控制气。

气源正常、电磁阀得电时通过双作用定位器来任意调节阀门开度;电磁阀失电或气源失气(或压力低于锁止阀的设定值)时,锁止阀放空,气控阀失去控制信号,均恢复至常态位,此时,气包与执行机构接通,气包的储存气通过AB2进入执行机构,阀门回到故障安全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