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
井下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

井下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井下气体检测仪是用于检测井下环境中气体浓度的设备,主要用于矿井、隧道和地下工程等环境中,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井下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主要是根据不同气体的特性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确定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气体的数值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有害气体:主要包括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氧气(O2)、甲烷(CH4)等。
针对不同气体,国际标准组织和相关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数值标准。
例如,H2S的国际职业接触限值(TLV)为10 ppm(克/百万),CO的TLV为35 ppm,O2的TLV为19.5%,CH4的TLV为1%。
这些数值标准旨在确保工作人员在工作环境中暴露于这些有害气体时不受到损害。
2. 环境气体:除了有害气体,井下环境中还可能存在其他一些环境气体,如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一氧化二氮(NO)、臭氧(O3)等。
这些气体的数值标准与有害气体的标准略有不同。
例如,CO2的国际TLV为5000 ppm,SO2的TLV为2 ppm,NO的TLV为25 ppm,O3的TLV为0.1 ppm。
这些数值标准旨在评估环境中的气体浓度是否超过正常范围。
3. 参考值:以上提到的数值标准主要是根据国际标准组织(如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协会)和相关行业的建议制定的,旨在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井下气体检测时,应根据当地的法规和标准进行判断和操作。
除了以上的数值标准,井下气体检测仪还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1. 精确性:井下气体检测仪应具备高精确度,能够准确测量目标气体的浓度,并给出准确的数值。
这对于工作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2. 可靠性:井下环境常常较为恶劣,如高温、潮湿等,井下气体检测仪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耐用性,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3. 易操作性:井下气体检测仪应具备简单易懂的操作界面和功能,方便工作人员使用,并能够提供清晰的报警信号,以及时警示工作人员有关气体浓度超标的情况。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
按《GB 6222-2005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中规定的限值设定。
名词解释:
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1.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1.2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
在遵守PC-TWA 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1.3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1.4超限倍数excursion limits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按《GB 6222-2005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中规定的限值设定。
气体名称低报警值LOW 高报警值HIGH时间加权允许浓度TWA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STEL可燃气体10%LEL 50%LEL / /一氧化碳CO24PPM/30mg/m3160PPM/200mg/m316PPM/20mg/m324PPM/30mg/m3硫化氢H2S6PPM/10mg/m3 20PPM/28mg/m310PPM/14mg/m315PPM/21mg/m3氧气O2 19.5% 23% / /名词解释: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1.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1.2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在遵守PC-TWA 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1.3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1.4超限倍数excursion limits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
按《GB 6222-2005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中规定的限值设定。
名词解释:
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1.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1.2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
在遵守PC-TWA 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1.3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1.4超限倍数excursion limits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专业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
好评与关注)。
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系统

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系统
为维护员工安全健康,减少或消除职业中毒事故,特制定本检查规定。
地下空气和有毒有害气体。
地下空气需求。
井下采掘工作面进风的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中,氧气含量不低于20%,二氧化碳含量不高于0.5%。
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是需要的。
井下作业场所(无柴油设备的矿山)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不得超过下列要求:
1一氧化碳:最大允许浓度30毫克/立方米;
氮氧化物(转化为二氧化氮)最大允许浓度:5毫克/立方米;
2二氧化硫SO2:最大允许浓度:15mg/m3;
硫化氢iiS:最大允许浓度:I0mg/m3。
施工作业检测。
在有自燃倾向性或火灾危险的矿区(矿石和岩石中的硫含量超过10~15%)作业前,所有施工队伍必须配备便携式有毒气体检测仪器。
在作业过程中,每班至少应进行一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浓度测试。
若超标,人员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域,并进行通风,直至达到上述允许浓度值。
在有自热自燃倾向的矿区作业时,每个施工队必须使用自己的有毒有害气体探测器。
对于相关作业点,每班至少进行三次测试,确保通风
状态,以满足上述要求。
严禁冒险作业。
安全管理检查员
环境保护部安全司和有自燃趋势的矿井作业点每周至少测定一次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在其他矿区,每周至少要测量一次,并做好记录。
环境保护部和安全科应督促所有作业点和通风设施安装到位,尤其是操作到位。
环保部、安监科督促各施工队检查检查到位;对于有毒有害气体超标的作业点,有权停止作业,责令整改合格后方可作业。
井下空气质量 标准

井下空气质量标准主要涉及到矿井空气中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以及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
具体来说:
1. 氧气浓度不低于18%。
因为人主要靠呼吸氧气来维持生命,低于这个浓度,人就难以坚持。
2. 一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浓度为50mg/m³,二氧化碳的允许浓度为5%。
3. 硫化氢的允许浓度对井下工作人员危害极大,其允许浓度一般不应超过15mg/m³。
4. 井下空气中的粉尘,根据不同的矿山条件和不同的开采方法,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不同。
例如综采工作面的煤尘最高允许浓度不得超过15mg/m³。
同时,井下空气质量还应满足无刺激性的气味、无害、无异常的气味等要求。
并且空气中无游离二氧化硅,控制总粉尘量不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此外,为了保证井下空气质量,还需要采取相应的通风、除尘、防毒等措施。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还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气体检测标准值

气体检测标准值气体检测是指对环境中的气体成分进行监测和分析,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在工业生产、矿山作业、化工厂等环境中,气体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气体检测标准值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环境中气体成分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人员的安全。
一、常见气体及其检测标准值。
1. 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常见于燃烧不完全的燃料中。
在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达到50ppm时,即可对人体造成危害;而浓度达到150ppm时,即可引起中毒症状;1000ppm时,即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2. 硫化氢(H2S),硫化氢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见于沼气、天然气、矿井等环境中。
其浓度达到10ppm时,即可对人体造成刺激;100ppm时,即可引起咳嗽和气喘;300ppm时,即可导致头痛、恶心、呕吐;1000ppm时,即可导致嗅觉麻痹,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3. 氨气(NH3),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见于化肥厂、农场等环境中。
其浓度达到25ppm时,即可对人体造成刺激;300ppm时,即可引起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500ppm时,即可导致喉咙灼热、咳嗽、气喘;1000ppm时,即可引起嗅觉麻痹、头晕、恶心、呕吐。
以上为常见气体的检测标准值,但实际工作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二、气体检测的方法。
1. 传感器检测,传感器是气体检测的主要工具之一,通过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浓度,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测仪器或控制系统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采样分析,采样分析是通过采集空气样品,将其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中各种气体的浓度。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特殊环境下的气体检测,如化工厂、实验室等。
3.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通过安装气体检测仪器,对环境中的气体进行连续监测,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三、气体检测的意义。
气体检测的意义在于及时发现和监测环境中的有毒气体,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

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气体检测仪是一种用于监测环境中气体浓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安全检测等领域。
为了确保气体检测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数值标准,以便对气体浓度进行准确的监测和评估。
首先,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应该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比如在中国,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应该符合《气体检测仪通用技术条件》(GB3836.1-2010)等相关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了气体检测仪的性能要求、技术指标、安全要求等内容,确保了气体检测仪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其次,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气体,其浓度范围和测量精度要求也有所不同。
比如对于可燃气体,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应该能够在较低的浓度下进行准确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而对于有毒气体,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则需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及时发现气体浓度超标的情况,以保障人员的安全。
另外,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应该能够保持稳定的测量精度,不受温度、湿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这就要求气体检测仪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要考虑到各种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校准和调试,以确保其数值标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在实际使用中,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应该能够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下的监测需求,能够对常见的气体进行准确监测,并能够及时报警,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总之,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是保障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要求,才能够确保气体检测仪在实际使用中能够发挥其应有的监测和预警作用,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下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
井下气体检测仪是一种用于实时检测煤矿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浓度的仪器。
它对于保障矿工生命安全,预防瓦斯爆炸、火灾等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说明井下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
一、气体检测范围
井下气体检测仪应能检测多种气体,包括但不限于甲烷(CH4)、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氧气(O2)等。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不同气体的检测范围应满足以下要求:
1.甲烷(CH4):0~4%CH4
2.一氧化碳(CO):0~1000ppm
3.二氧化碳(CO2):0~5%CO2
4.氧气(O2):0~25%O2
二、气体检测精度
井下气体检测仪的检测精度应符合相关规定。
对于甲烷、一氧化碳等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精度应优于±0.1%LEL或±1ppm;对于氧气等易燃易爆气体,检测精度应优于±0.2%FS。
三、气体检测速度
井下气体检测仪的检测速度应快,以便在瓦斯爆炸、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及时发出警报。
一般来说,井下气体检测仪应在1秒内完成气体浓度的检测和报警。
四、报警功能
井下气体检测仪应具有声光报警功能,当检测到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能够立即发出警报,提醒矿工采取紧急措施。
报警声音应清晰
可闻,报警灯应醒目可见。
五、防爆性能
井下气体检测仪应具有防爆性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防爆型井下气体检测仪应具有隔爆壳体和本质安全电路,以防止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点燃和爆炸。
六、耐久性和可靠性
井下气体检测仪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高的可靠性。
仪器应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和制造工艺,能够经受住井下恶劣的工作环境。
此外,井下气体检测仪还应具有自诊断功能,能够自动检测和提示故障,以便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部件。
七、数据传输功能
井下气体检测仪应具有数据传输功能,能够将检测到的气体浓度数据实时传输到地面控制中心或矿工手中的便携式设备上。
数据传输应采用可靠的通信协议和通信接口,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井下气体检测仪还应具有数据存储功能,能够存储历史数据和故障信息,以便后续查询和分析。
八、便携式设计
井下气体检测仪应具有便携式设计,方便矿工携带和使用。
仪器应采用轻便的外壳和电池供电方式,以减轻重量和提高便携性。
此外,井下气体检测仪还应具有简单易用的操作界面和按键设计,以便矿工能够快速掌握使用方法。
九、维护保养要求
井下气体检测仪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维护保养包括定期检查仪器外观、清洁气
室、更换滤纸等。
此外,井下气体检测仪还需要定期进行标定和校准,以保证其检测精度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井下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包括气体检测范围、气体检测精度、气体检测速度、报警功能、防爆性能、耐久性和可靠性、数据传输功能以及便携式设计等多个方面。
这些标准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预防瓦斯爆炸、火灾等事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