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支持案例
肠外肠内营养序贯营养治疗案例分析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营养科 田俊梅
营养治疗的方式与选择
营养会诊
有
胃肠道功能评估 无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PPN( <4周) CPN( >4周)
是
胃肠道功能恢复 否
序贯疗法
PN
PN+EN
EN
EN+流食 半流食 普食
案例
患者男性,51岁,以“右上腹疼痛不适10天”为主诉入 院,诊断:胆囊癌。
会诊当天(7月3日)的化验单
案例
体格检查:身高172cm,体重58kg,三头肌皮褶厚度: 8mm,上臂围:24.5cm,腰围:73cm
BMI:19.6kg/m2,上臂肌围:22cm 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5分 SGA综合营养评定:中度营养不良 建议能量摄入量:1500-1800Kcal/d 蛋白质摄入量:65-80g/L 营养治疗计划:PN→EN 肠外营养:“全合一”静脉营养液 输注途径:CPN
PN(NPC)
7.3-7.8
1400kcal
7.9-7.10 1200kcal
7.11-7.12 900kcal
7.13600kcal源自7.14-7.17停用
7.18
7.19-7.20
7.21-
EN
短肽250Kcal,经鼻肠管滴注 短肽500kcal,米油300ml
短肽750kcal,自制流食500ml 短肽1000kcal,自制流食600ml 短肽500kcal,整蛋白600kcal,自制600ml 短肽停,整蛋白900kcal,自制800ml
整蛋白600kcal,自制1000ml
应用营养支持一周的化验单
完全胃肠外营养42例在外科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完全胃肠外营养42例在外科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对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在外科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对于2006年5月至2010年9月间在我院就诊的85例外科危重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通过随机的方式将85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43例。
对试验组的患者采用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接受完全胃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及其与各项指标。
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62%,优于对照组的83.72%。
试验组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各方面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对外科危重患者进行手术后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要好于对患者进行完全的胃肠内营养支持,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外科危重患者效果大多数外科危重病症患者因为手术创伤、病变等原因导致患者不能正常进食,常表现为能量消耗增大、新陈代谢率上升、以及蛋白质的分解利用大于合成等,临床上常表现为明显的高血糖、低蛋白血症、负氮平衡等。
如果患者不能及时的接受恰当的营养支持治疗,可迅速地导致营养衰竭、免疫功能衰竭以及重要的内脏器功能衰竭等,甚至继发严重感染而死亡。
大量临床医学研究表明,患者危症转归的决定性因素是营养状态与代谢情况。
营养支持治疗已成为重症患者综合性治疗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是治疗危重病人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以下对于2006年5月至2010年9月间在我院就诊的85例外科危重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对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在外科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于2006年5月至2010年9月间在我院就诊的85例外科危重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43例。
试验组42例患者中,27例患者为男性,15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22-78岁,平均年龄为51.6岁;对照组43例患者中,29例患者为男性,14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28-73岁,平均年龄为49.8岁。
肠外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与药物治疗 的结合
未来,肠外营养支持可能会与 药物治疗相结合,以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扩大肠外营养支持的应用 范围
随着研究的深入,肠外营养支 持的应用范围可能会进一步扩 大,包括更多的疾病领域和特 殊人群。
06 肠外营养支持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肠外营养支持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化疗期间,常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副作用,导致营 养摄入不足。肠外营养支持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缓解患者的痛苦,提 高生活质量,同肠外营养支持的配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病情、年龄 、体重等,同时还需要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 的负担。
肠外营养支持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在肿瘤患者中,肠外营养支持的输注方式包括经中心 静脉和周围静脉输注,其中中心静脉输注适用于需要 长期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
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肠 外营养支持能够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帮助患者维持 良好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肠外营养支持的技术
01
02
03
中心静脉置管
通过中心静脉置管将营养 液直接输送到患者体内, 适用于长期肠外营养支持 的患者。
外周静脉输注
通过外周静脉输注营养液 ,适用于短期肠外营养支 持或作为中心静脉置管的 过渡。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 求,将所需的营养成分按 照一定比例混合,配置成 适合患者的肠外营养液。
调整配方。
03 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症与 禁忌症
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症
1 2
无法通过正常进食满足营养需求
由于疾病或创伤导致消化道功能障碍,无法正常 进食,且通过其他途径无法满足营养需求。
肠外营养支持案例

7.6 肿瘤二区男性,28岁,晚期胃癌伴腹膜、淋巴结转移近期进食不佳,每顿可以喝白粥小半碗,请会诊协助营养治疗身高173cm,体重54kg与临床医师沟通后,考虑到还要其他药物补液,予静脉营养入液量约1200ml病人已多次入院,之前也输注TNA,结合本次情况,调整配方方案如下:(配制3升袋输注)20% 力能250ml10% 尤文100ml11.4%氨基酸(乐凡命)500ml50% G.S 250ml格利福斯10ml安达美10ml10% NaCl 60ml10% KCl 35ml25% MgSO4 5mlVit C 2g水维2支脂维1支月中旬呼吸内科男性,82岁呼衰、糖尿病、帕金森、冠心病、中风(吞咽功能丧失)第二次入本院(之前在其他医院就诊)因持续消瘦入院检查治疗。
住院期间曾因呼衰住进ICU一周,后转入呼吸科,20%脂肪乳200ml、鼻饲管营养支持6-8次/日。
因持续消瘦家属一直追着医生问怎么办。
家属说都想着人都快不行了。
最后想到请营养科会诊,患者消瘦严重、但检查指标尚是正常,记得最清楚的是如此消瘦的一个人白蛋白倒是很正常。
感觉就是严重的能量不足,通过家属鼻饲食物的纪录来看,主要用的是鸡蛋、牛奶、水果、蔬菜泥、脂肪相当少。
后建议临床加用肠外营养卡文1440(临床不用说:1440ml老人受不了还有其他的液体要补。
我给的意见是在ICU期间曾使用过、而且输注速度不会过快,后来和主任沟通后同意使用),其他相关营养支持药物记不住了,同时调整鼻饲饮食结构。
开始使用时每天去一次以上,后每隔一日察看病人情况一次,第一袋卡文后家属就很兴奋的说,老爷子一个月没说话了,今天说了一句话。
后继续使用,持续两周左右,期间老人脸色好一些,翻身能知道配合,可以给他讲话让他做一些简单的手部动作。
在使用四五天天后曾与临床沟通:能量不足,卡文仅1000kcal、鼻饲能量不足800,入液量较大;建议三升袋中增加脂肪乳,沟通无果。
在月底该患者情况好转,家属想出院,主任也同意回家休养一段时间。
临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2例分析

刺置 人深静脉 留置管 ,予 以全营养混 合液 ( 升袋 )作 3 营养支持治疗 。非蛋 白质热量为 3 clk d,碳水化 0ka ( / g・ )
合物 与脂 肪乳 热量 比为 1: ,摄 氮量 为 0 5g k d。 1 . / g・ ) 2 ( 在营养液 中 ,根据 病情及血生化检查结果 ,酌情 添加各 种 电解质 、维生 素和微量元素 。为保护 胃肠道 黏膜屏障 功能 ,常规使用 谷氨酰胺制剂。密切监测血糖 以调整胰 岛素用量 ,同时监 测血生化指标 以调 整营养素用量 。经
2 肠 外 营 养 支持 治 疗 的并 发 症 肠外 营养支持治疗的并 发症包括 : ) 1 技术性并发症 。 这类并发症 与中心静脉导管 的放 置或留置有关 ,包括气 胸、 血胸 、 隔血肿 、 纵 神经损伤 、 胸导管损伤及空气栓塞等 。 2 代谢性并发症 。主要包括 电解质紊乱 、 ) 微量元素缺乏 、 必需脂肪 酸缺乏 、低 血糖 、高血 糖 、肝功能损 害等。3 )
病 例 2: 某男性 患者 ,4 5岁。因饮用烈性酒后 突发 中上腹痛 、腹胀 ,伴 恶心 、呕吐急诊入 院。入 院后完 善 相关检查 发现 ,血淀粉酶水平 明显升高 ,血糖 升高 ,血 钙降低 , 肝功能正常 。C T扫描 发现 , 内外胆管无扩张 , 肝 胰腺周围渗 出明显 ,伴胰腺 多发 出血坏死灶。入 院当天 , 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症 。临床诊断为急性重症胰腺炎 , 经讨论 决定暂 先予 以非手术 治疗 。密切监测 生命体 征 , 纠正并维持 内环境 稳定 ,使用呼 吸机辅 助通 气 ,腹 腔穿 刺引流 。待生命体 征基本稳定后 ,予 以规范 的肠外营养 支持治疗 。非蛋 白质热量为 3 clk d,碳水化合物 0ka (g・ 1 / 与脂肪乳热量 比为 1: ,摄氮量 为 0 5g k d。营养 1 . / g・ ) 2 ( 支持治疗早期 因急性 应激反应致糖代谢 异常 ,血糖水 平 明显升高 。经胰岛素微泵输注 ,血糖控制满 意。2w k后 患者 出现 明显的感染 中毒表现和肝功能异 常 : 持续高热 , 血 象显 著升 高 ,转氨 酶及胆 红素水 平持续 升高 。复 查 , 经C T检查 发现 , 有后腹膜脓肿形成可能 , 胆囊 明显肿大 , 胆 总管无扩张。血液细菌培养发现大肠杆菌 。讨论认 为 , 患者出现胰腺坏死灶继 发感染并形成脓肿 。细菌学检查 结 果提示 ,肠源性感染可 能大 ,而此与长期禁食引起 的 肠 道屏障功能受损有关 。患者 还同时 出现 了长期肠外 营 养 支持 治疗导致 的淤胆 和肝功能损 害。为此 ,决定及 时 行腹 腔脓 肿引流并转为肠 内营养支持治疗 。患 者在全麻 下行剖腹探查术 , 作腹腔脓肿引流 、 空肠造瘘 、 T管引流。 术后 4 始经空肠造瘘管灌注肠 内营养制剂 ,并逐渐过 8h 渡到全肠 内营养支持治疗 。术后 3 个月 ,患者康复出院。 3 结语 以上是 2例用肠外 营养支 持治疗 成功救治危重患者 的典型病例。选择合适 的营养支持治疗策 略及途 径 、在 实 施过程 中密切监测 、及时发现问题并予 以解决是治疗
肠外营养临床与案例分析

肠外营养临床与案例分析肠外营养是一种通过其他途径供给机体营养物质的方法,常常用于无法通过口服摄入营养物质的患者,如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等。
本文将对肠外营养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说明其重要性和效果。
一、肠外营养介绍肠外营养主要是指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将营养物质直接输入到血液循环系统中,绕过胃肠道进行供给。
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患者获得充分的营养,帮助恢复体力、促进伤口愈合和增强免疫力。
肠外营养常用于以下情况:1. 重症患者:重症患者常因器官功能不全、感染等原因无法通过口服摄入足够的营养。
2. 胃肠功能障碍:如胃肠瘘、肠梗阻等,导致胃肠道无法正常吸收营养。
3. 手术后:手术后胃肠道可能需要休息和修复,暂时不能摄入食物。
4. 许多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患者无法进食,需要肠外营养的支持。
二、肠外营养的应用方法肠外营养主要通过经静脉置管途径进行给予,常用的方法包括集中式肠外营养和全胃肠外营养。
1. 集中式肠外营养:通过大静脉中央置管进行输注。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营养支持的短期患者,如手术后的恢复期。
它需要专业的团队进行配制和管理,严格的操作流程来减少感染风险。
2. 全胃肠外营养:通过经静脉置管输注的同时通过管饲提供少量的口服摄入,以维持胃肠道的功能。
这种方法适用于长期需要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可以减轻胃肠道的不适。
三、案例分析:肠外营养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我们将通过一例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患者来分析肠外营养的应用情况。
该患者为一名60岁的男性,因严重胃肠感染导致吸收功能丧失而需要肠外营养支持。
经过医生的评估,决定给予该患者集中式肠外营养。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逐渐好转,体力也逐渐恢复。
此外,通过监测肠外营养的效果,调整了配方中的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以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在治疗结束后,患者成功恢复了胃肠功能,能够正常进食。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肠外营养在重症患者中的重要性。
肠外营养在心脏术后康复中的案例分析

肠外营养在心脏术后康复中的案例分析一、前言心脏手术是治疗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手术后患者的康复过程却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康复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保证患者在心脏手术后得到充足的营养支持,成为了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一例心脏手术后患者应用肠外营养支持的案例,探讨肠外营养在心脏术后康复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二、案例分析患者男性,65岁,因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入院。
入院时体重60kg,身高170cm,BMI为21.2。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长期口服药物治疗。
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狭窄90%,二尖瓣狭窄中度,决定行冠状动脉搭桥二尖瓣置换术。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ICU)治疗。
术后第1天,患者出现低心排综合征,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
术后第2天,患者开始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多,考虑肠道菌群失调。
术后第3天,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5℃,血培养结果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针对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
术后第4天,患者营养状况开始恶化,体重下降至55kg,BMI为19.4。
由于患者术后腹泻、感染等原因,无法通过口服补充营养,决定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病情等因素,制定肠外营养方案:葡萄糖脂肪乳剂氨基酸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
肠外营养支持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电解质、肝功能等指标,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营养方案。
经过1个月的肠外营养支持,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体重逐渐恢复至60kg,BMI为21.2。
术后第2个月,患者开始逐渐过渡到口服饮食,最终康复出院。
三、讨论1. 心脏手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性心脏手术后,患者身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能量消耗增加,而手术创伤、感染等因素导致机体营养需求增加。
因此,保证患者在术后得到充足的营养支持,对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术后营养状况良好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较低,住院时间缩短,生活质量提高。
肠外营养临床与案例分析(两篇)

引言概述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输注的营养补充剂,用于替代或补充口服或肠道摄入的营养素。
在某些疾病或手术后的康复阶段,肠道功能受损无法正常吸收营养时,肠外营养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探讨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以及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肠外营养在不同疾病或手术后患者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正文内容一、肠外营养的适应症与患者评估1.消化系统疾病:肠梗阻、严重炎症性肠病等导致肠功能丧失的疾病。
2.高度消耗性疾病:如烧伤、感染等导致机体大量能量损失的疾病。
3.手术后康复:肠道功能术后难以恢复、不适合正常饮食的患者。
4.肠道营养吸收障碍综合征:如短肠综合征、肠道血供不足等患者。
二、肠外营养的配制和应用方式1.营养成分:肠外营养液通常包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合理配比。
2.应用方式:常见的肠外营养应用方式有持续静脉注射和肠外营养泵,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
三、肠外营养的监测与调整1.营养监测指标:包括血液生化指标、体重变化、营养相关并发症等,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肠外营养的效果。
2.营养调整:根据监测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肠外营养成分的配比和输注速度,以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与需求平衡。
四、肠外营养的并发症与预防1.感染:肠外营养管路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需要严格的消毒和穿刺操作,定期更换营养管路。
2.酸碱平衡紊乱:肠外营养输注过程中,可能导致酸碱平衡紊乱,需定期监测和适当调整。
3.肝功能损害:脂肪沉积和胆汁淤积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注意脂肪的配制和肠外营养的应用方式。
4.营养不良与过度营养:合理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避免营养不良或过度营养的发生。
五、肠外营养的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肠外营养在不同疾病或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
具体案例包括肠梗阻术后康复、烧伤患者的肠外营养支持、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外营养应用等。
总结肠外营养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消化系统疾病、高度消耗性疾病、手术后康复以及肠道营养吸收障碍综合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6 肿瘤二区男性,28岁,晚期胃癌伴腹膜、淋巴结转移近期进食不佳,每顿可以喝白粥小半碗,请会诊协助营养治疗身高173cm,体重54kg与临床医师沟通后,考虑到还要其他药物补液,予静脉营养入液量约1200ml病人已多次入院,之前也输注TNA,结合本次情况,调整配方方案如下:(配制3升袋输注)20% 力能250ml10% 尤文100ml11.4%氨基酸(乐凡命)500ml50% G.S 250ml格利福斯10ml安达美10ml10% NaCl 60ml10% KCl 35ml25% MgSO4 5mlVit C 2g水维2支脂维1支月中旬呼吸内科男性,82岁呼衰、糖尿病、帕金森、冠心病、中风(吞咽功能丧失)第二次入本院(之前在其他医院就诊)因持续消瘦入院检查治疗。
住院期间曾因呼衰住进ICU一周,后转入呼吸科,20%脂肪乳200ml、鼻饲管营养支持6-8次/日。
因持续消瘦家属一直追着医生问怎么办。
家属说都想着人都快不行了。
最后想到请营养科会诊,患者消瘦严重、但检查指标尚是正常,记得最清楚的是如此消瘦的一个人白蛋白倒是很正常。
感觉就是严重的能量不足,通过家属鼻饲食物的纪录来看,主要用的是鸡蛋、牛奶、水果、蔬菜泥、脂肪相当少。
后建议临床加用肠外营养卡文1440(临床不用说:1440ml老人受不了还有其他的液体要补。
我给的意见是在ICU期间曾使用过、而且输注速度不会过快,后来和主任沟通后同意使用),其他相关营养支持药物记不住了,同时调整鼻饲饮食结构。
开始使用时每天去一次以上,后每隔一日察看病人情况一次,第一袋卡文后家属就很兴奋的说,老爷子一个月没说话了,今天说了一句话。
后继续使用,持续两周左右,期间老人脸色好一些,翻身能知道配合,可以给他讲话让他做一些简单的手部动作。
在使用四五天天后曾与临床沟通:能量不足,卡文仅1000kcal、鼻饲能量不足800,入液量较大;建议三升袋中增加脂肪乳,沟通无果。
在月底该患者情况好转,家属想出院,主任也同意回家休养一段时间。
最近来开药说现在还不错。
我的目的是先维持生命体征后进行营养支持继而正氮平衡,可惜我只能建议。
7.10 胃肠外科男性,50岁,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术后,肝功、胆红素超标,血糖在7.2-11.8之间予TNA 1500ml配方如下:20%力能200ml10%尤文100ml绿支安600ml50%葡萄糖400ml10% NaCl 60ml10% KCl 45ml25% MgSO4 5ml门冬氨酸钾镁10ml格利福斯10ml水维2支脂维1支Vit C 2gVit B6 100mgVit K1 40ml精氨酸40mg可益能15ml(左卡尼汀针)胰岛素40U(我说王同志啊,你怎么学方仕的风格,保肝药和护肾药也加上去啊。
建议不要用力能,因为这个低血钾并且胆红素异常;可以换成力保肪宁。
还有那些保肝药,保肾药另外加葡萄糖和胰岛素另外输。
你这组TPN太大啦。
)患者近一周持续性K低,约在2.6左右,同时予肠内营养“百普素” 250ml 补充,在其中加入KCl 3g (10% KCl 30ml)今天看病人,肝肾功能无异常,K在正常范围,考虑患者腹腔丢失过多将TNA量从1500改至1800ml,肠内营养百普素加至500ml原TNA配方:力能改为500ml,绿支安600ml改为11.4%乐凡命750mlTNA处方的基本要求1:配伍禁忌不放入治疗性药物或不清楚配伍结果的药物2:药物量与浓度TNA液中GS的最终浓度应<25%,成人每日GS用量100--250g;钠、钾离子的总量要<150mmol/L;钙、镁离子的总量<4mmol/L;3:氨基酸容量TNA液中应含有足量的氨基酸液,一般不少于葡萄糖液量,确保缓冲作用;确保热氮比100~200(kal):1 正氮平衡:氮摄入量>氮排出量(蛋白质合成大于分解)7.13 胃肠外科男性52岁Wt63.5kg胃Ca术后,HBP,DM予TNA 2000ml配方如下:20%力能MCT 500ml谷氨酰胺注射液50ml(10g)8.5%乐凡命750ml50%葡萄糖150ml5% G.N.S 400ml10% NaCl 60ml10% KCl 35ml25% MgSO4 5ml安达美10ml格利福斯10ml水维2支脂维1支Vit C 2g可益能15ml(左卡尼汀针)胰岛素30U7.14 胃肠外科男性60y Wt67.5kg急性左心衰,姑息性结肠Ca术后,肠梗阻临床予营养液入液量1500ml我科予TNA配制配方如下:10%尤文100ml20%力能MCT 250ml谷氨酰胺注射液50ml(10g)11.4%乐凡命500ml50%葡萄糖400ml10% NaCl 60ml10% KCl 45ml25% MgSO4 10ml安达美10ml格利福斯10ml水维2支脂维1支Vit C 2gVit B6 200mg可益能15ml(左卡尼汀针)胰岛素28U对于既往无DM病史的病人,在开始接受TP时,胰岛素宜少不宜多,避免病人出现低血糖7.14 胃肠外男性53岁不完全性肠梗阻卡文1920ml尤文100ml10%NaCl 30ml10%KCl 30ml这种配起来比较方便,适合短期病人营养护士很青睐在配制室不上班时也可以由所在科室护士加药7.15女性82岁食道Ca并食道狭窄,DM并胃轻瘫,高血压病2级,心功能不全生化:K4.6 Na145 Ca1.87昨日尿量900予TNA 1500ml20%力能MCT 250ml谷氨酰胺注射液50ml(10g)8.5%乐凡命500ml50%葡萄糖150ml10% G.S 500ml10% KCl 20ml10%糖钙20ml水维2支脂维1支Vit B6 200mg可益能15ml胰岛素26U7.16 男性82岁全身多处褥疮,中毒营养不良ALB21.6 Bun23.81 CRE164 K2.95 Na141.8予EN 百普素500mlTNA 1000ml20%力能MCT 250ml11.4%乐凡命250ml肾安250ml50%G.S 200ml10%KCl 30ml25%MgSO4 10mlVitC 2gVitB6 200mg安达美10ml水维2支脂维10ml可益能10ml后患者因为经济原因不考虑TNA7.16 男性82岁全身多处褥疮,中毒营养不良ALB21.6 Bun23.81 CRE164 K2.95 Na141.8予EN 百普素500mlTNA 1000ml20%力能MCT 250ml11.4%乐凡命250ml肾安250ml50%G.S 200ml25%MgSO4 10mlVitC 2gVitB6 200mg安达美10ml水维2支脂维10ml可益能10ml后患者因为经济原因不考虑TNA7.19 男性77岁卧床经口进食呕吐要求TNA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心功能I级,CABG术后BP 116/76mmHg Glu7.3-10HGB 110g/LK 3.37 Na 148.6Urea 13.91 CRE159.7ALB 38.7g/L予TNA 800ml20%力能MCT 250ml谷氨酰胺注射液50ml(10g)11.4%乐凡命250ml50%葡萄糖200ml10% KCl 24ml安达美10ml水维2支脂维5mlVit C 1gVit B6 200mg可益能15ml胰岛素32U格利福斯,脂溶性维生素经肾代谢,对于肾功异常的病人,可以减量或避免使用7.21 胆外女71y 卧床胆总管结石,胆石症术后Wt 58kgALT 97 AST 42 Ca1.70予TNA 1000ml20%力能MCT 250ml11.4%乐凡命500ml50%葡萄糖200ml10% KCl 30ml10%糖钙10ml安达美10ml水维2支脂维10mlVit C 2gVit B6 200mg胰岛素12U男性,68y肝门不胆管Ca,胆道外引流术后BP 84/55 Wt 33.5HGB 112 Na 129.7ALP 334 AST 43TBIL 272.8 IBIL 144.6肝安750ml50%葡萄糖600ml10% NaCl 100ml10% KCl 45ml门冬氨酸钾镁40ml水维2支脂维10mlVit C 2gVit B6 200mgVit K1 40mg胰岛素48U对于肝病病人一般避免用脂肪乳,改用高糖提供能量要考虑经肝代谢的有哪些这个留给大家思考肝病患者应慎用脂肪乳,可酌情减量,但单纯用高糖静脉营养个人认为值得商榷,因为糖和脂肪的代谢是相辅相成的,如无脂肪参与,葡萄糖的代谢也会收到影响,多余的糖会转化为脂肪沉积在肝脏导致脂肪肝,也会加重肝功的恶化,而且脂肪乳还是提供必需脂肪酸的基础,供热值也高,单纯靠葡萄糖难以达到机体需要的热量值。
所以肠外营养尤其是长期肠外营养不应单纯依靠高糖供能,还是提倡糖与脂肪作为双能源。
但前面有一处方中采用20%力能500mL,50%高糖150mL,个人认为脂肪供热比例过高,一般糖:脂肪供热比例宜在1~2:1,长期过高脂肪输入对肝胆功能和血脂等影响很大,也容易导致代谢障碍。
如采用聚氯乙稀材质的三升袋配置TNA,是不宜在其中加入胰岛素的,因可被袋吸附达30%左右,效价明显降低,且不利于随时调整患者血糖,发生低血糖和高血糖的风险也较大,最好是单用胰岛素泵随时调整。
还有,前几个TNA处方中似乎缺少了葡萄糖酸钙成分~那天看了3个肝病的病人,时间限制,只选了一个完全用糖的做例子,引起了讨论,达到效果:)具体脂肪乳的用量许结合肝功能与胆红素来定,有的可以用100-200葡萄糖酸钙不是常规补的,具体可以根据每天的生化结果来定,轻度血钙降低一般不马上补胰岛素的确会吸附,其实不止一个成分会有影响了而对于临床的意义是,对于应激性血糖的病人,也许有时4:1的糖胰岛素比还不行,因为吸附作用的存在,那么其实还能加一点TNA的配方需每天根据患者的检验结果调整,不是一成不变的:)胰岛素其使用量就低不就高,避免出现低血糖,然后跟踪血糖情况,予Q4-Q6h监测,营养医师一般跟踪3天,临床医师根据病人状况可以临时再给一些对于完全禁食采用全肠外营养的患者,钙作为常量元素还是应该和钠、钾一样常规补充吧,在我们病房是这样的,不必非要到低血钙时再补充,否则迟早会出现低钙的。
我们脂肪乳的用量一般不会超过100g,从未采用过200g的剂量,倒是见过一个ICU的老年患者,给予100g脂肪乳几日后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考虑是脂肪乳剂量过大而葡萄糖量不如,导致脂肪酸代谢障碍,生成酮体过多所致~曾经遇到过几个在TNA输入结束后出现低血糖的患者,考虑原因是因为胰岛素输入和TNA同步结束,而机体胰岛素的分泌高峰本身滞后于血糖高峰,且胰岛素本身代谢速度也慢于葡萄糖,作用持续时间更长,因此胰岛素与TNA同步结束就有可能导致输入结束后的低血糖,对于这类患者,采用单泵输入胰岛素更有利于控制血糖,可以将胰岛素停止在TNA输完之前,减少低血糖的情况~7.30 肝胆外科女,72y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后,胰周积液,腹腔脓肿BP 148/86 Wt62WBC14.64*109 ALB 26.5K2.1 Na130.7 CRE 51.3予TNA 1300ml20%力能MCT 450ml8.5%乐凡命500ml10%葡萄糖250ml10% NaCl 40ml10% KCl 42ml25%MgSO4 10ml安达美10ml水维2支脂维10ml格利福斯10ml可益能10ml胰岛素8U此例须注意患者K过低时不宜给过多的糖原理可以参见再喂养综合症的相关知识8.4 新生儿男,3天,肠旋转不良矫正术后,小肠部分切除术后Wt 2.4kg予TNA 120ml20%力能MCT 24ml小儿氨基酸60ml5% 葡萄糖22ml10%葡萄糖10ml10% NaCl 1.5ml10% KCl 2mlVitC 0.2g水维8ml脂维2ml新生儿,女,出生24min早产儿极低体重儿,新生儿肺炎孕30周的,Wt 1.15kg予TNA 100ml1.力能MCT 6ml2.小儿氨基酸50ml3.10%G.S 26ml4.50%G.S 14ml5.10%KCl 2ml6.10%NaCl 1.5ml7.水维0.2支8.维他利匹特1ml8.31 新生儿区女,20min,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低出生体重儿胎龄28周,体重1.15公斤K 4.06 Na141.6予TNA 60ml1.力能MCT2.5ml (每公斤0.5g)2.小儿氨基酸30ml3.10%G.S 16ml4.50%G.S 9ml5.10%KCl 1.5ml6.10%NaCl 0.8ml7.水维0.1支8.维他利匹特1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