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零件常用的设计准则有
机械结构设计的几个准则

机械结构设计的几个准则【摘要】机械结构设计在制造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本文介绍了机械结构设计的几个重要准则,包括刚性和稳定性、强度和耐久性、轻量化和紧凑化、模块化和标准化,以及易制造和维修。
遵循这些准则有助于提高机械结构设计的效率和质量,确保产品具有优良的性能和长久的使用寿命。
设计师在进行机械结构设计时应该深入理解这些准则,并将它们贯彻于整个设计过程中。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准则,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满足产品需求,提高设计效率,降低生产和维修成本,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遵循准则进行机械结构设计不仅能提高设计质量,也能提高设计效率,是每个设计师应该牢记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机械结构设计、准则、刚性、稳定性、强度、耐久性、轻量化、紧凑化、模块化、标准化、易制造、维修、效率、质量1. 引言1.1 机械结构设计的重要性机械结构设计在工程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械结构是机械设备的基础,直接影响着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一个优秀的机械结构设计能够使设备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够降低维修和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
在工程实践中,合理的机械结构设计能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从而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节约。
机械结构设计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优秀的机械结构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用户体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专业的机械结构设计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也是实现产品质量和性能提升的关键一环。
机械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充分认识到机械结构设计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指导工程实践,提高设备性能和质量,推动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
1.2 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指在设计机械结构时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和原则。
这些基本原则是设计师在进行机械结构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和遵循的准则,是保证机械结构设计质量的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题库

《机械设计基础》一.填空题:1.机械设计课程主要讨论通用机械零件和部件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
2.机械零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强度准则、刚度准则、耐磨性准则、震动稳定性准则。
3.强度:零件抵抗破裂(表面疲劳、压溃、整体断裂)及塑性变形的能力。
1.所谓机架是指机构中作为描述其他构件运动的参考坐标系的构件。
2.机构是机器中的用以传递与转换运动的单元体;构件是组成机构的运动单元;零件组成机械的制造单元。
3.两构件组成运动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两构件直接接触并保持一定的相对运动。
4.组成转动副的两个运动副元素的基本特征是圆柱面。
5.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形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它引入2个约束,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它引入1个约束。
6.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是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7.在机构运动简图上必须反映与机构运动情况有关的尺寸要素。
因此,应该正确标出运动副的中心距,移动副导路的方向,高副的轮廓形状。
1.铰链四杆机构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可能存在曲柄。
其中若最短杆是连架杆,则为曲柄摇杆机构;若最短杆是连杆,则为双摇杆机构;若最短杆是机架,则为双曲柄机构;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不存在曲柄(任何情况下均为双摇杆机构)2.最简单的平面连杆机构是两杆机构。
3.为保证连杆机构传力性能良好,设计时应使最小传动角γmin≥[γ]4.机构在死点位置时的传动角γ=0°.5.平面连杆机构中,从动件压力角α与机构传动角γ之间的关系是α+γ=90°.6.曲柄摇杆机构中,必然出现死点位置的原动件是摇杆。
7.曲柄滑块机构共有6个瞬心。
8.当连杆机构无急回运动特性时行程速比系数K=1.9.以曲柄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中,可能出现最小传动角的位置分别是曲柄与机架共线、曲柄两次垂直于滑块导路的瞬时位置,而导杆机构λ始终是90°1.凸轮的基圆半径是指凸轮转动中心至理论廓线的最小半径。
机械设计准则

设计准则机械零件的设计具有众多的约束条件,设计准则就是设计所应该满足的约束条件。
1、技术性能准则技术性能包括产品功能、制造和运行状况在内的一切性能,既指静态性能,也指动态性能。
例如,产品所能传递的功率、效率、使用寿命、强度、刚度、抗摩擦、磨损性能、振动稳定性、热特性等。
技术性能准则是指相关的技术性能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
例如振动会产生额外的动载荷和变应力,尤其是当其频率接近机械系统或零件的固有频率时,将发生共振现象,这时振幅将急剧增大,有可能导至零件甚至整个系统的迅速损坏。
振动性稳定准则就是限制机械系统或零件的相关振动参数,如固有频率、振幅、噪声等在规定的允许范围之内。
又如机器工作时的发热可能会导致热应力、热应变,甚至会造成热损坏。
热特性准则就是限制各种相关的热参数(如热应力、热应变、温升等)在规定范围内。
2、标准化准则与机械产品设计有关的主要标准大致有:概念标准化: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名词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等应符合标准;实物形态标准化:零部件、原材料、设备及能源等的结构形式、尺寸、性能等,都应按统一的规定选用。
方法标准化:操作方法、测量方法、试验方法等都应按相应规定实施。
标准化准则就是在设计的全过程中的所有行为,都要满足上述标准化的要求。
现已发布的与机械零件设计有关的标准,从运用范围上来讲,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个等级。
从使用强制性来说,可分为必须执行的和推荐使用的两种。
3、可靠性准则可靠性:产品或零部件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在预期的寿命内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可靠性准则就是指所设计的产品、部件或零件应能满足规定的可靠性要求。
4、安全性准则机器的安全性包括:零件安全性:指在规定外载荷和规定时间内零件不发生如断裂、过度变形、过度磨损和不丧失稳定性等等。
整机安全性:指机器保证在规定条件下不出故障,能正常实现总功能的要求。
工作安全性:指对操作人员的保护,保证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等等。
环境安全性:指对机器周围的环境和人不造成污染和危害。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准则有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准则有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度准则:零件在工作时所承受的载荷不应超过其材料的屈服强度或抗拉强度,以避免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
2. 刚度准则:零件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变形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度,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和精度。
3. 耐磨性准则:零件在工作时所受的磨损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度,以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4. 耐热性准则:零件在工作时所受的温度不应超过材料的耐热温度,以避免材料发生软化、变形或失效。
5. 振动稳定性准则:零件在工作时所产生的振动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度,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和精度。
6. 可靠性准则:零件在规定的使用寿命内,应能够可靠地工作,不发生故障或失效。
这些准则是保证机械零件正常工作的基本要求,不同的零件在工作时可能需要满足不同的准则。
在设计和制造机械零件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以满足这些准则的要求。
机械设计考试题库带答案

机械设计模拟题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有理论设计经验设计模型试验设计。
2、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机械零件。
3、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有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
4、按工作原理的不同联接可分为形锁合连接摩擦锁合链接材料锁合连接。
5、联接按其可拆性可分为可拆连接和不可拆连接。
6、可拆联接是指不需破坏链接中的任一零件就可拆开的连接。
7、根据牙型螺纹可分为普通螺纹、管螺纹、梯形螺纹、矩形螺纹、锯齿形螺纹。
8、螺纹大径是指与螺纹牙顶相切的假想圆柱的直径,在标准中被定为公称直径。
9、螺纹小径是指螺纹最小直径,即与螺纹牙底相切的假想的圆柱直径。
10、螺纹的螺距是指螺纹相邻两牙的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11、导程是指同一条螺纹线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线距离。
12、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有螺栓连接双头螺栓连接螺钉连接紧定螺钉连接。
13、控制预紧力的方法通常是借助测力矩扳手或定力矩扳手,利用控制拧紧力矩的方法来控制预紧力的大小。
14、螺纹预紧力过大会导致整个链接的结构尺寸增大,也会使连接件在装配或偶然过载时被拉断。
15、螺纹防松的方法,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摩擦防松、机械防松、破坏螺旋运动关系防松。
16、对于重要的螺纹联接,一般采用机械防松。
17、受横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中,单个螺栓的预紧力F?为。
18、键联接的主要类型有平键连接半圆键连接楔键连接切向键连接。
19、键的高度和宽度是由轴的直径决定的。
20、销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定位销连接销安全销。
21、无键联接是指轴与毂的连接不用键或花键连接。
22、联轴器所连两轴的相对位移有轴向位移径向位移角位移综合位移。
23、按离合器的不同工作原理,离合器可分为牙嵌式和摩擦式。
24、按承受载荷的不同,轴可分为转轴心轴传动轴。
25、转轴是指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受扭矩的轴。
26、心轴是指只受弯矩不承受扭矩的轴。
27、传动轴是指只受扭矩不受弯矩的轴。
机械零件的强度和设计准则

• 减轻振动的一般措施:
(1)尽量采用对称结构(如花键联接)、减少悬臂长度、缩短中心距等; (2)对转动零件进行平衡,尽量满足动、静平衡条件;(3)采用阻尼 作用消耗引起振动的能量,比如设置滑动轴承的油膜阻尼器、液压缸端部 的阻尼孔等;(4)设置隔振零件,比如加装弹簧、橡胶垫、隔振层等都 具有减振作用。
• 同一种零件发生失效的形式可能有很多种; • 最常发生的失效形式主要是由于强度、刚度、耐磨性、耐温度性、
振动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
提高机械零件强度的一般措施
1.合理布置零件,减少零件所受到的最大载荷
2. 采用等强度结构 3.减小载荷和应力集中
4.选用合理截面 比如梁的截面采用工字型、T字型;轴的截面采用圆形、 空心圆形等。
复习思考题
1、何谓零件的失效?常见形式有哪些? 2、载荷、应力各如何分类?基本变应力有哪几种?用哪些参数描述变应 力? 3、如何判断零件受力类型? 4、两种判断零件强度的方式是什么? 5、安全系数如何选择?其大小会产生什么影响? 6、提高零件强度有哪些措施? 7、表面强度有哪几种?如何计算挤压和磨损强度? 8、何谓刚度和柔度?刚度不足会产生什么影响?影响刚度的因素有哪些? 9、根据冲击模型推导解释冲击载荷的危害及如何缓和冲击作用。 10、何谓振动、共振及失稳?稳定性计算的准则是什么?减轻振动的措 施有哪些? 11、什么是可靠度?
失效概率
Rt
Nt N
N Nf N
1 N f N
Ft
Nf N
1 Rt
Rt Ft 1
可靠性计算准则:保证零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满足规定的可靠性 要求。
如果试验时间不断延长,则Nf将不断增加,可靠度逐渐 减少,这说明零件的可靠度是随时间发生改变的,是时 间的函数。
《机械设计基础》-题库

《机械设计基础》一.填空题:1.机械设计课程主要讨论通用机械零件和部件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
2.机械零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强度准则、刚度准则、耐磨性准则、震动稳定性准则。
3.强度:零件抵抗破裂(表面疲劳、压溃、整体断裂)及塑性变形的能力。
1.所谓机架是指机构中作为描述其他构件运动的参考坐标系的构件。
2.机构是机器中的用以传递与转换运动的单元体;构件是组成机构的运动单元;零件组成机械的制造单元。
3.两构件组成运动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两构件直接接触并保持一定的相对运动。
4.组成转动副的两个运动副元素的基本特征是圆柱面。
5.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形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它引入2个约束,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它引入1个约束。
6.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是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7.在机构运动简图上必须反映与机构运动情况有关的尺寸要素。
因此,应该正确标出运动副的中心距,移动副导路的方向,高副的轮廓形状。
1.铰链四杆机构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可能存在曲柄。
其中若最短杆是连架杆,则为曲柄摇杆机构;若最短杆是连杆,则为双摇杆机构;若最短杆是机架,则为双曲柄机构;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不存在曲柄(任何情况下均为双摇杆机构)2.最简单的平面连杆机构是两杆机构。
3.为保证连杆机构传力性能良好,设计时应使最小传动角γmin≥[γ]4.机构在死点位置时的传动角γ=0°.5.平面连杆机构中,从动件压力角α与机构传动角γ之间的关系是α+γ=90°.6.曲柄摇杆机构中,必然出现死点位置的原动件是摇杆。
7.曲柄滑块机构共有6个瞬心。
8.当连杆机构无急回运动特性时行程速比系数K=1.9.以曲柄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中,可能出现最小传动角的位置分别是曲柄与机架共线、曲柄两次垂直于滑块导路的瞬时位置,而导杆机构λ始终是90°1.凸轮的基圆半径是指凸轮转动中心至理论廓线的最小半径。
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

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
机械零件是机械设备中的核心部件,其设计直接影响着整个设备
的性能和寿命,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讲述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
1. 功能性
设计机械零件的首要目的是完成其所需的功能。
在设计时需要明
确零件所需完成的任务和运转环境,然后根据这些信息确定材料、尺寸、形状和配合方式等基本要求。
2. 可制造性
机械零件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大量的制造技术问题,如加工工艺、
工作量、排产等。
好的机械零件设计必须考虑到成本和生产过程中的
容错能力。
3. 安全性
机械零件的设计必须保证安全可靠。
作为一个机械工程师,必须
了解机械零件的功能及其运转条件,考虑到机械零件对人员或设备造
成潜在的风险,才能设计出安全可靠的机械零件。
4. 维护性
机械零件已经投入使用后,需要进行不断的维护和保养。
因此在
设计时应该考虑到机械零件的更换、维修难度,是否需要预留拆卸接
口等问题。
5. 环保性
在现代社会,环保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因此机械零件的设计也要考虑到环保。
在设计机械零件时,应该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材料和能源浪费,使机械设备更加环保。
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准则,我们可以在机械零件设计中更准确、全面、有指导性地考虑到不同的因素,从而设计出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更好的机械零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零件常用的设计准则有
1. 强度和刚度:机械零件设计时需要考虑其承受的负载和力矩,并保证其强度和刚度足够,以确保零件在工作中不会发生变形或破坏。
2. 耐久性和可靠性:机械零件经常会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因此设计时需要考虑其耐久性和可靠性,以保证其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3. 经济性:机械零件的设计应考虑成本因素,尽量减少材料和加工成本,同时保证功能和质量。
4. 过程可制造性:设计时需要考虑零件的制造工艺和加工难度,尽量避免复杂的工艺流程和加工操作。
5. 可维护性和易装配:机械零件的设计应考虑维护和维修的便捷性,同时要易于装配和拆卸,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维修成本。
6. 安全性:机械零件设计时应考虑使用安全性,避免设计上的缺陷引发意外事故。
7. 美观性:对于外部可见的机械零件,设计时应注重其外观美观,以提高产品的整体质感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