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桑树品种的农艺性状及抗逆性比较
中国果桑优良品种介绍

种植桑葚效益高中国果桑优良品种介绍传统桑树品种是以采叶养蚕为主,结果晚,桑椹小而且少,难以作为水果开发利用。
我国农业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终于成功选育出桑椹大、结果早、产量高的果桑系列新品种,使果桑品种的规模化种植成为现实。
由于果桑育成时间短,目前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还很小,但它鲜美的口味、丰富的营养保健功能日益为人们所熟知和认可,正逐渐成为水果中的后起之秀,同时也给广大果农带来了无限商机。
现将我国优良果桑品种介绍如下:1.无核大10 即大十、无籽大10、巨型无核大10等,三倍体早熟品种,树形开展,枝条细直,叶较大,花芽率高,单芽果数5-6个,果长3-6厘米,果径1.3-2.0厘米,单果重3.0-5.0克,紫黑色,无籽,果汁丰富,果味酸甜清爽,含总糖14.87%,总酸0.8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21%。
黄淮流域5月上旬成熟,成熟期30天以上,亩产桑果1500-2500公斤,产桑叶1500公斤左右,抗病性较强,抗旱耐寒性较差,果叶兼用,桑果适合鲜食,也可加工,我国南方和中部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15度的地区适宜种植。
2.红果2号中熟品种,树型直立,枝条细长而直,叶片较小,花芽率高,单芽果数6-8个,果长3.0-3.5厘米,果径1.2-1.3厘米,长筒形,单果重3克左右,紫黑色,有籽,果味酸甜爽口,果汁鲜艳,含总糖14.8%,总酸0.7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20%。
黄淮流域5月上旬成熟,成熟期30天以上,亩产桑果2000公斤,产桑叶1500公斤左右。
抗病性较好,适应性强,果叶兼用,桑果适合鲜食,也可加工,我国南北方均可种植。
3.白玉王中熟品种,树形开展,枝条粗壮,长势较慢,叶较小,花芽率高,果长3.5-4.0厘米,果径1.5厘米左右,长筒形,单果重4-5克,最大10克,果色乳白色,有籽,汁多,甜味浓,含糖量高达20%,黄淮流域5月中下旬成熟,成熟期30天左右,亩产桑果1000公斤左右,产桑叶1500公斤。
湖南株洲种植什么桑树品种

湖南株洲种植什么桑树品种
湖南株洲地处湖南省中部,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桑树。
株洲市是我国重要的桑叶和桑蚕产区之一,桑树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以下是在株洲种植的几种常见桑树品种:
1. 五叶桑:五叶桑是株洲地区最常见的一种桑树品种。
其树干直立,枝叶丰茂,叶片较大。
五叶桑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是一种比较适合种植的品种。
这种桑树主要种植用于饲养蚕宝宝。
2. 白桑:白桑也是株洲地区常见的一种桑树品种。
它生长迅速,树姿挺拔,树冠丰满。
白桑的叶片嫩绿,较为柔软,经过饲养的蚕宝宝特别喜欢食用。
由于白桑树冠大,叶片多,养蚕量较高,因此在株洲地区得到了广泛种植。
3. 高粱桑:高粱桑在株洲地区也有一定的种植量。
它的特点是生长快,肉质细嫩,适合饲养蚕宝宝的口感需求。
高粱桑的树干高大,树冠宽大,叶片较大,利于蚕宝宝的生长发育,产量也相对较高。
4. 金丝桑:金丝桑是株洲地区的特色品种之一。
它的叶片较大,呈金黄色,适合蚕宝宝饲养。
金丝桑的树冠相对较小,因此在种植时需要合理管理,以保证蚕宝宝的饲养量。
5. 水桑:水桑是株洲地区种植较少的一种桑树品种。
它主要生长在湿地和水边,
适应性较强。
水桑的叶片较大、柔软,可满足蚕宝宝的饲养需求,但由于种植条件相对苛刻,种植量较少。
以上是株洲地区种植的几种常见桑树品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农民的饲养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提高产量和活性,并且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桑树的园林用途及病虫害防治

桑根在地温5℃开始吸水,10℃开始长出新根,35℃停止生长,适宜温度28-30℃,最适温度30℃。 桑芽在10-12℃开始萌发[6],40℃停止生长,适宜温度25-30℃,最适温度25℃。 桑叶光合作用适宜温度20-25℃,最适温度23℃,34℃以上开始明显减弱。桑叶生长最适温度23-27℃。 有机物运输速度大约为25-30cm/h。 种子在16℃开始萌发。愈伤组织形成的适宜温度20-28℃。
桑树的枝叶和桑皮都是极好的天然植物染料,染料使用部位:枝叶、树皮。桑叶染色,在丝布与棉布的呈色很接近,可染出卡其黄,其中铝、锡媒染呈色稍鲜明些。黄褐色,呈带黄味的灰色。利用桑树枝叶染色为桑树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也为天然植物染色提供了新的原材料。桑树种植
孟子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衣帛矣。三年桑枝,可以做老杖,一支三钱;十年桑枝,可以做马鞭,一支二十钱; 十五年干枝,可以做弓材,一张弓两三百钱。做木屐,一双三十多钱;做剑格刀柄,一具十钱; 二十年老桑,可以做轺车良材,一辆轺车一万钱左右;桑树还可以做马鞍,桑叶可买可吃。尤其柘桑,柘桑皮是药材,也是燃料,能染出柘黄色丝绸。桑叶喂蚕,蚕吐细丝,可作上好琴弦。......
广东桑休眠期短,约15天左右;四川的嘉定桑,小冠桑休眠期居中;山东的鲁桑,江浙的湖桑休眠期长,约40-50天左右。的生长主要在4月-6月上旬和10月中旬-11月中旬, 芽的生长主要在3月中下旬-5月上旬、6月-8月上旬和8月下旬-9月下旬。
桑树树冠丰满,枝叶茂密,秋叶金黄,适生性强,管理容易,为城市绿化苗木的先锋树种。宜孤植作庭荫树,也要与喜阴花灌木配置树坛、树丛或与其它树种混植风景林,果能吸引鸟类,宜构成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观。桑叶可以用来养蚕,蚕喜欢吃嫩的叶子,嫩的叶子摸起来粗糙,老的叶子较柔软。
桑 树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桑树高产栽培技术王彦明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桑树高产栽培技术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由根、茎、叶、花、椹、种子等器官组成。
蚕桑生产中,桑树栽培的主要目的是收获桑叶,桑树高产栽培技术是根据桑树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及耐剪伐等特点而采取的重要技术措施。
一、选用优良品种建立快速高产桑园,首先要选用优良桑树品种。
优良桑树品种必须具备高产、优质和抗逆性强等特性,以及适合密植和耐剪伐等性状。
适宜我市栽植的优良桑树品种有。
1、陕桑305陕西省蚕研所育成的多倍体桑树。
(1)形态特征树型稍开展、枝条粗长,皮灰褐色,髓部较大,时有畸叶或无叶枝段、节距短、冬芽短锥形,淡赤褐色,尖离,副芽少而小,成叶心脏形,叶形较大,翠绿色,叶肉稍厚,叶尖尖头,开雌花,不孕、早落。
(2)经济性状春季发芽迟,是晚生中熟桑品种,发条数中等,生长势强,产叶量高,抗旱耐寒性中等,中抗黑枯型桑疫病,适应性较强。
(3)栽培技术要点陕桑305,发芽率高,生长性势强,叶大,节密,在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增产幅度大,适于川道、浅山、“四边”等土层深厚的地方栽植或密植,低、中干树型养成。
2、选792山东省蚕研所育成(1)形态特征枝条长而直,粗细中等,皮色棕褐,冬芽三角形。
成叶卵圆形,叶型中等,叶肉厚,浓绿色。
开雌花,花少。
(2)经济性状晚生中熟品种。
发条数较多,发芽率较高,产叶量高,叶质好。
抗病性较强,耐旱、耐寒性强。
(3)栽培技术要点适于密植,养成低中干树型,加强肥水管理,才能发挥其丰产性能。
适于我市各地栽培。
3、丰驰桑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于镇江育成(1)形态特征树型直立,枝条长而直。
叶形中等,长卵圆形,开雌雄花,桑椹较少。
(2)经济性状春季发芽期中等,属中生中熟桑。
发条数较多,发芽率较高。
长势旺,产叶量高,叶质一般。
采用种子繁殖,抗病性强。
(3)栽培技术要点采用种子繁殖。
可直播成园,也可先繁殖桑苗,后移栽建园。
适于密植和养成低矮干树型。
宜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域栽培。
在云南立体气候条件下对不同桑树品种性状的比较分析

文章编号:1001-4829(2007)03-0474-04 收稿日期:2006-12-12作者简介:黄 平(1969-),男,副研究员,主动要从事蚕桑科学研究。
在云南立体气候条件下对不同桑树品种性状的比较分析黄 平,储一宁,罗太义,杨继芬,李 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摘 要:在云南高原立体气候条件下,以“湖桑32”为对照,对云南推广的13个桑树品种在不同海拔高度的表现做比较试验,试验就每米枝条长叶重、每千克叶片数、千克茧粒数和全龄经过时间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在3个不同栽桑区域适宜推广的新桑品种,对云南蚕桑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桑树;品种;比较中图分类号:S882.2 文献标识码:ACom par ison and ana lysis of the d i fferen t m ulberry var i eti es under the stereo 2cli m a te of Y unnan prov i n ceHUANG Ping,CHU Yi 2ning,LUO Tai 2yi,Y ANG J i 2fen,L I Gang(Sericulture and Agriculture Research I nstitute,Yunnan Acade 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Yunnan Mengzi 661101,China )Abstract:The comparis on and analysis were carried on in 13mulberry varieties at different altitude sea level and under the stereo 2cli m ate of Yunnan p r ovince,and ‘hu 2mulberry 32’was the contr ol .The weight of the leaves of one 2meter branch,the quantity of leaves per kil ogra m,the quantity of cocoons per kil ogram and the life cycle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t fresh mulberry varietieswere popu 2larized in three different mulberry 2p lanted areas .The result had the guiding sense t o Yunnan sericulture .Key words:mulberry tree;variety;comparis on 桑树品种是进行蚕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优良桑品种是获得桑叶优质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1]。
桑树抗逆性研究进展

北 方 摩 业
.0( ̄2卷l0期 26) 7 J1 ★ 02- ‘ 9
1 3 桑 树 的抗盐 碱性 .
盐胁迫是抑制植物生长 , 降低农作物产量 的
桑树抗寒性包 括两 个方 面 , 是在 落叶后冬 芽 一 枝条具有耐 低温 的能力 ; 二是在 生长期 间细胞抵 御
重 时所有品种 的脯氨酸含量 又有下降 ; 是 因为脯 这
在 于早 或半 干 旱地 区 , 分 是 限制植 物 生 长 水 的关 键 因子 。 为解 决水 源 不 足 这 一 问题 , 了继 除
续开辟水源 , 实施节水灌溉以提高水的利用率之 外, 改善植物本身 的抗旱能力及选育节水_ 抗旱 的
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温和, 桑树分布遍及全国,
由于各地地理条件和气候的多样性, 形成了各种不
种植 , 而且也作 为防风固沙 , 山、 荒 荒坡绿化 , 造纸用
破, 使活性氧增多, 从而造成膜 的稳定性降低, 细
胞 的结构 、 透性 、 能发 生改 变 和 破坏 , 成 生 理 功 造 在活性 氧伤 害的保护 酶系统 , 干旱胁 迫时 , 在 桑树 可动员该 系统清 除 活 性 氧 自由基 , 持 细 胞膜 的 维
主要环境因素之一。长期以来 , 于如何提高植 关
物的抗盐性 , 增加盐胁迫下农 作物 的产量一直是 人们关注的焦点。 盐胁迫是由渗透胁迫和离子胁迫组成的。在 盐胁迫下 , 植物的外部形态和 内部的生理生化特
性都发 生 了一 系列 的变 化 , 些 变化 是 盐 胁 迫 伤 有 害 的结果 , 是植物 对逆 境条 件 的消极 反应 , 些 变 有 化则 是植物 对逆 境 的积极 反应 [ 1 。
在干 旱胁 迫 的 环境 下 , 物 体 内 的氧会 被 活 植
不同桑树品种抗寒性的比较试验

种 育 164号
53. 8 167
秋 雨 (C K )
32. 3 100
(下转第 37 页)
Ξ 收稿日期: 2001- 12- 09 作者简介: 李冬梅, 女, 38 岁, 大专, 农艺师, 从事蚕桑技术研究, 先后在《中国蚕业》、《科技信息》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接第 16 页) 表 3
项
目 平均枯梢率 (% )
指 数
品
种
育 16号
梨 叶 大
凤 桑 5号
铁 耙
延 农 33
辽 桑 44号
宁 夏 1号
腰 岭 2号
益 都 大 白 条
小 鸡 冠
吉 湖 4号
吉 陶
牛 筋
风 桑 1号
秋 雨
19. 34 17. 34 16. 72 21. 9 18. 28 18. 40 22. 21 25. 3 19. 25 32. 05 20. 49 29. 62 32. 05 18. 32 32. 3
1. 2. 3 统计两年平均各区枯梢率, 各品种
提高桑蚕生产水平, 我所对 49 个品种桑做了抗寒 平均枯梢率, 统计各品种叶的大小、条长、节间长,
性比较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与对照品种比较抗寒性和产叶量。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试验调查结果
1. 1 试验材料 引进品种桑 48 个, 以秋雨
从试验比较调查的结果看: 抗寒与不抗品种桑
60 54 52 66 57 57 69 78 60 99 88 92 99 57 100
桑树新品种在山西的品比试验

桑选 1 酏躲 7 桑 1 2 田金 扣金 K l 桑 桑 躲 2 汜
号 号 号 号 号 号 号
2 0 1 2— 2 0 1 3年连续 两 年对不 同桑 品种 的生 物学 特性进 行 了调查 ( 见表 1 ) 。对 发芽期 的调 查, 引进 的 5个 品种 均 比对 照种 湖 桑 3 2号 提早 3 ~7 d , 其 中强桑 1号最 早 , 比对 照提 早 7 d左 右, 本地 品种 晋桑 l 号 和晋选 7 号 与对 照基本 相 同 ; 对 成熟 期 的调查 , 强桑 l 号、 鄂 桑 l号 、 鄂
供; 晋桑 1 号、 晋选 7 号, 由山西省 蚕业 科学 研究 院提 供 ; 对 照 品种为 湖桑 3 2号 。
蚕 品种 : 菁松 ×皓 月 , 由山西 省蚕业 科 学研究 院提供 。
1 . 2 试 验 方 法
1 . 2 . 1 桑 品 种 栽 培 与 调 查
同一块 地 , 栽 植密 度每 6 6 7 :  ̄ 为 8 0 0株 , 每 品种 3 0 0株 , 随机设 3个重 复试 验 区 , 每 区每 品 种 1 0 0株 。树 型养 成后 进入 调查期 , 时间 为 2 0 1 2—2 0 1 3年 。调 查 内容 为 生 物学 特 性 、 经 济性 状 及抗 病性 , 其 中生物 学特性 、 发 芽率 、 生 长芽率 、 冻枯 率 、 产 叶量 调 查 为 每次 随机抽 取 5株 桑 树 ] , 抗病 性全 部进 行调查 ( 抗 病性 调查 为 自然发 病桑树 ) 。 1 . 2 . 2 叶质 养蚕成 绩鉴 定 养 蚕在 蚕科 院基地 实验 室 , 分春、 秋 两 季进行 , 每 品种 每季设 3个重 复 区 , 每区 4 0 0头 , 1 ~ 3龄 实行共 育 , 4龄 饷食 后第 二次 给桑 开 始分 区饲养 , 定 时定 量 给 桑 , 每 日三 回育 , 上蔟 7 d后 进 行茧质 调查 。所 有条 件均 与对 照相 同 。试 验 时间为 2 0 1 1 —2 0 1 2年 。调查 内容 为 5龄 经过 、 生命 率 、 茧质 成绩及 桑 叶饲料 效率 综合 成绩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个桑树品种的农艺性状及抗逆性比较杜伟;陈松;刘永辉;杨建设;冉瑞法;储一宁【摘要】[目的]筛选适合云南不同海拔地区生态栽培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桑树品种,解决蚕桑生产中桑树品种单一的问题,促进云南蚕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方法]以农桑14号为对照,对云桑3号、云桑4号、强桑1号、强桑2号、鲁插1号等12个桑树品种的生物性状(发芽期、发芽率、生长芽率、停止生长期和桑叶硬化期)、产叶量(新梢条数、枝条长、米条片叶量、公斤叶片数和株产叶量)、黄叶率、止芯率及抗病虫性进行调查.[结果]各参试桑树品种的生物性状和产量均表现不同,发芽最晚的品种与发芽最早的品种相差近1个月,昌盛、云桑4号、鲁插3号、强桑1号、丰田2号、强桑2号、皖桑1号、鲁插2号等8个桑树品种的株产叶量均较对照(1.790kg)高,且以昌盛的株产叶量最高,较对照提高了21.6%.在养蚕成绩方面,以投喂丰田2号的效果最佳.各参试桑树品种间无明显的抗红蜘蛛、桑橙瘿蚊为害特征差异;鲁插2号、云桑3号、强桑2号、鲁插3号的抗桑褐斑病较强;强桑2号和鲁插2号的桑疫病自然发病率、病情指数均为零,其抗桑疫病最强;各参试桑树品种间亦无明显的抗旱性特征差异.[结论]云桑4号、云桑3号、强桑1号、强桑2号、昌盛、鲁插3号、丰田2号、皖桑1号、鲁插2号的综合表现良好,建议在云南新栽桑园和低产桑园改良中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6(047)012【总页数】6页(P2157-2162)【关键词】桑树;新品种;生物性状;产量;抗逆性【作者】杜伟;陈松;刘永辉;杨建设;冉瑞法;储一宁【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661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8.3【研究意义】蚕桑业是云南省重点打造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之一。
近年来,在国家“东桑西移”战略的指导及省级财政的大力扶持下,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桑园种植面积在10.67万ha以上、鲜茧产量超过5.0万t。
在云南省的蚕桑生产发展过程中,用于发展栽桑业的土地约80%为山坡旱地(山地红壤地区),海拔分布为100~2100 m,即要求针对不同海拔生态条件选择不同的桑树品种栽植,才能充分发挥桑树品种的优质高产性状(林寿康等,1989)。
目前云南省栽植的桑树品种主要以浙江选育的农桑系列为主,但由于其自然立体气候较明显,部分桑树品种的优质高产性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罗坤等,2008)。
因此,筛选适合不同生态蚕桑生产区的优良桑树品种,丰富桑树品种多样性,对促进云南省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前人研究进展】云南省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公元前2世纪)就有相关历史记载。
从文献记载来看,1949年以前云南栽桑的桑树苗和种子是从四川或经越南河内调入的江浙桑苗,基本上都是鲁桑种;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栽植的桑树品种基本是鲁桑种的混合品种(蒯元璋等,1996);从20世纪50年代后主要推广湖桑32号、桐乡青及云南自主选育的女桑、云桑1号、云桑2号、云桑798号、桑沙2×伦教109号(黄平等,2007;朱方容等,2007;李平平等,2014)。
云南省桑树品种选育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进入21世纪后先后从江浙、两广、川渝等蚕区大量引进桑树品种进行区域对比试验,筛选出农桑14号、农桑12号、农桑8号、海宁桑、盛东1号、育7-11、湘7920、西南1号、南6031、嘉陵20号等品种(储一宁等,1999;杨继芬等,2015)。
杜伟等(2011)研究发现,不同桑树品种在相同海拔地区的光合速率差异明显,同一桑树品种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也不完全一致。
云南省是典型的高原立体气候区,栽桑海拔跨度大,针对其高原立体气候条件筛选适宜的桑树品种,对优化云南省的桑树品种布局及推进其蚕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切入点】目前,云南省桑园种植面积虽然不断扩大,但其整体管理水平较差,桑园单产低(黄平等,2007),养蚕经济效益不高,极大影响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同生态蚕桑生产区桑树品种适应性差异明显,桑树品种更新换代滞后,因此,加快桑树品种更新换代是云南蚕桑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引自不同蚕区的13个优良桑品种进行生物性状、产叶量、品种抗性等调查,筛选适合云南不同海拔地区生态栽培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桑树品种,解决蚕桑生产中桑树品种单一的问题,以促进云南蚕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1.1 供试桑树品种参试桑树品种共13个(含对照品种),其中,丰田2号、强桑2号、强桑1号(吕志强等,2011)、农桑14号(对照)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提供,云桑3号(杜伟等,2015)、云桑4号、新1号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提供,皖桑1号、红星5号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提供,鲁插1号、鲁插2号、鲁插3号、昌盛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提供。
1.2 桑树栽培管理试验地点设在云南红河州蒙自市草坝镇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蜂蜜研究所试验桑园,选择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有水源保障、排灌方便的水稻田为试验地,试验用桑园面积0.3 ha。
桑树栽植密度为行距1.33 m、株距0.40 m,每公顷栽植18000株。
每个参试品种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区栽植100株。
参试品种四周以农桑14号作保护行。
树型养成为低干拳式;桑园为春季剪梢(约在拳上1 m处)、夏季伐条(约在5月底)。
试验期间各参试桑品种采用相同的栽培措施,统一水肥管理。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栽植3年后对各参试桑树品种进行实地调查。
调查项目包括生物性状(发芽期、发芽率、生长芽率、停止生长期和桑叶硬化期)、产叶量(新梢条数、枝条长、米条片叶量、公斤叶片数和株产叶量)、黄叶率、止芯率及抗病虫性。
调查时间:发芽期、发芽率、生长芽率调查在春季进行,桑叶硬化期、停止生长期调查在秋未进行,产叶量调查分别在春、夏、中秋、晚秋蚕期5龄蚕的第5和6 d进行,抗病虫性调查在9月上旬进行,黄叶率和止芯率调查从上年冬季至调查年份的5月16日(调查桑园为自然状态,未浇水)。
具体调查方法参照NY/T 1313-2007《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桑树》,在3个重复区每个品种随机选取相邻的20株桑树用油漆进行标记,作为每年各参试品种的固定调查株,其中10株用于生物性状、产叶量、抗病虫性调查,另外10株在夏、秋蚕期不采叶,用作桑叶硬化期调查,每年每个桑树品种共计调查3次,共60株。
2.1 各参试桑树品种的生物学特性2.1.1 发芽期由表1可知,各参试桑树品种的发芽时间各不相同,发芽最晚的品种与发芽最早的品种相差近1个月。
农桑14号(对照)、鲁插2号、鲁插3号发芽较早,脱苞期为2月8日,燕口期为2月14日,开叶期为2月19日;丰田2号、昌盛、云桑4号、强桑2号、皖桑1号较对照脱苞期晚11 d,燕口期晚12 d,开叶期晚14 d;新1号、强桑1号较对照脱苞期晚18 d,燕口期晚18 d,开叶期晚16 d;云桑3号、鲁插1号较对照脱苞期晚28 d,燕口期晚26 d,开叶期晚24 d;红星5号发芽最晚,较对照脱苞期晚32 d,燕口期晚29 d,开叶期晚27 d。
2.1.2 发芽率与生长芽率如表1所示,有5个品种的发芽率高于对照(49.06%),分别为云桑4号(70.03%)、昌盛(53.37%)、强桑2号(50.64%)、鲁插2号(50.46%)和强桑1号(49.84%),其余7个品种均低于对照,发芽率最低的为云桑3号,仅20.67%。
在生长芽率方面,云桑4号、皖桑1号、鲁插3号的生长芽率较对照(19.37%)高,分别为26.21%、20.03%和19.45%;昌盛的生长芽率为19.36%,与对照相近;鲁插1号、红星5号、强桑1号、强桑2号、新1号、鲁插2号、云桑3号、丰田2号的生长芽率则均低于对照。
2.1.3 硬化期与停止生长期表1显示,各品种的桑叶硬化期相差不明显,最晚的品种与最早的品种只相差9 d。
其中,鲁插1号、鲁插2号、鲁插3号最早表现出停止生长,约10 d后桑叶表现为硬化;皖桑1号、新1号、云桑3号和红星5号则表现为先硬化再停止生长。
2.2 各参试桑树品种的产量性状2.2.1 株新梢条数与枝条长春季:仅云桑4号的株新梢条数较对照多,为14.5条,其他品种则较对照少1.2~5.2条;株枝条长以对照最长(7.41 m),除云桑4号和云桑3号外,其他品种与对照条的枝长差距均在1.0 m以上。
夏秋季:株新梢条数以云桑4号最多(6.0条),较对照(5.6条)多0.4条,其他品种较对照少0.1~1.8条;株枝条长仍以云桑4号最长(9.60 m),较对照(9.49 m)长0.11 m,其他品种较对照短0.23~3.90 m。
2.2.2 米条(新梢)片叶量与公斤叶片数春季:各参试桑树品种的米条片叶量均较对照高,尤其以鲁插2号、昌盛、强桑2号、强桑1号、鲁插3号和丰田2号的米新梢片叶量较高,较对照农高28.8~72.8 g。
在公斤叶片数方面,除皖桑1号、云桑4号、红星5号、鲁插3号、新1号、强桑1号较对照(234片)多12~109片,强桑2号与对照相同,其他品种均较对照少。
夏秋季:除新1号的米条片叶量(119.5 g)较对照稍低外,其他品种均较对照高,其中昌盛、强桑2号、鲁插2号、鲁插1号、皖桑1号、云桑3号较对照高49.1~99.2 g。
在公斤叶片数方面,除鲁插3号、皖桑1号、红星5号、强桑1号、新1号较对照(144片)多9~27片外,其他品种均少于对照。
2.2.3 产叶量云桑3号、强桑2号、昌盛、云桑4号、强桑1号、鲁插2号、丰田2号的春季株产叶量均高于对照,昌盛、云桑4号、皖桑1号、强桑1号、丰田2号、云桑3号、强桑2号、鲁插2号的夏秋季株产叶量高于对照。
从全年株产叶量来看,昌盛、云桑4号、云桑3号、强桑1号、丰田2号、强桑2号、皖桑1号、鲁插2号等8个品种的株产叶量均较对照(1.790 kg)高,其中,株产叶量最高的品种为昌盛,较对照提高21.6%;新1号、鲁插3号、鲁插1号、红星5号等4个品种的株产叶量较对照低0.220~0.443 kg,降幅为12.3%~24.2%。
为了检验12个参试桑树品种与对照品种(农桑14号)在主要经济指标株产叶量上的差异,以全年的平均株产叶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下同),区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