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洛西林钠与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禁忌
最新药物配伍禁忌

维生素C
速尿 青霉素G钠 氨茶碱
降效
肾毒性增加
1h内形成大块 沉淀
沉淀
88
89 90
环丙沙星
环丙沙星 环丙沙星
林可霉素
肝素 氨苄西林钠
沉淀
不相容
乳白色絮状沉淀
91
92
环丙沙星
环丙沙星
复方丹参
红霉素
立即产生黄色 沉淀
沉淀
93 94 95
96
环丙沙星 环丙沙星 环丙沙星
环丙沙星
速尿 磷霉素 碳酸氢钠
阿米卡星
降效 混浊
34 35
36 37
美洛西林钠
甘利欣
混浊
变色、降效(与温 度、时间成正比)
阿莫西林钠 5%或10%GS
阿莫西林钠 阿莫西林钠 5%GNS 氨茶碱
同上
沉淀分解失效
红色配伍禁忌、 相互增加毒性
4h后瓶底有少量 气泡且溶液颜色 变深 延迟混浊、变色
38
39 40 41 42
头孢噻肟钠
头孢噻肟钠 头孢噻肟钠 头孢噻肟钠
9 10 11 12 13 14
15
青霉素 青霉素 青霉素 青霉素 青霉素
氨苄西林-舒 巴坦
氨苄西林-舒 巴坦
大环内酯类 有配伍禁忌 维生素C 青霉素分解
快 降效
氢化可的松 青霉素降效 黄岑注射液 沉淀 黄连注射液 沉淀
10%GS或 5%GNS
5%碳酸氢钠
降效,室温1h 失效 降效,且外观 有乳光
16
碳酸氢钠
甲硝唑 氟康唑 5%GS
白色混浊
头孢曲松钠 复方氯化钠 乳白色混浊
43
44 45 46 47 48 49
头孢曲松钠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11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明本 品经 1 0倍稀 释 , 用 灵 敏 度 为 0 U ・ 。 使 .5 E mL 鲎试剂 检查 内毒 素可 消除 干扰 。
表 2 供 试 品 干 扰 试 验 结 果
关 键 词 : 菌 内 毒 素 ;鲎试 剂 ; 细 大蒜 注 射 液
中图 分 类 号 : 2 R9 7 文献标识码 : A
2 2 细 菌 内毒 素 限值 的 确 定 本 品 热 原 检查 剂 量 . M 为 1mL ・k 。 ,细 菌 内毒 素致 热 阈值 K 为 5 g E ・ ~, U mL 根据 公式 : L: K/ , M 计算 大蒜 注射 液细 菌 内毒 素 限值 ( 为 5E ・mL L) U 。
摘 要: 目的 建 立 大蒜 注 射 液 细 菌 内毒 素 检 查 法 。 方 法 按 中 国 药典 20 0 5年 版 ( 部 ) 菌 内毒 素 检 查及 指 导 原 则进 行 二 细 实验 。结 果 干 扰 试 验 表 明 , 试 品 1 供 0倍 稀 释 液 可 消 除 干
扰 。结 论 细 菌 内毒 素 检 查 法 可代 替 家 兔 法 进 行 大蒜 注射 液
维普资讯
西北药学杂 志
20 0 7年 4月 第 2 2卷
第 2期
大蒜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探讨
王 超 华 ( 西 医科 大 学 第 四附 属 医 院药 剂 科 , 西 柳 州 广 广
5 00 45 5)
2 4 2 干 扰 试 验 按 药 典 “ 方 法 作 供 试 品 干扰 试 .. 验 。选 用 3 批经 热原 检 查合 格 的供试 品 , 鲎试 剂溶 用 解水稀 释成 1:1 0的稀 释液 , 同 1支 内毒 素工作 品 将
1 试药 鲎试 剂 ( 门鲎试 剂试 验厂 , 厦 一0 5E ・ 一, . U mL 0 5mL 支 , 号 0 0 0 ) 鲎 试 剂溶 解水 ( 门 鲎试 . / 批 42 8 ; 厦
美洛西林与四种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美洛西林与四种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臧治满;李晨晨;谭爱萍【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mpatible stability of mezlocillin sodium for injection with four infusion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common dose, the solution of mezlocillin sodium with 0. 9%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5% dextrose injection, 10% dextrose injection,5% dextrose +0.9%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were prepared. The pH value, color, external appearance changes (color and clarity) and the content of mezlocillin sodium in the four compatibility solutions were determined at 0,0. 5,1 ,2,3,4,5 and 6 h. The.BDS-Cl8 (250 mm ×4. 6 mm,5 μm) was used,phosphate buffer liquid(pH 5. 8) and methanol(60:40) was the mobile phase,and the detective wavelength was 210 nm with the flow rate of 1. 2 mL/min, the column temp erature was 30 ℃, and the inpouring volume was 1 μL. Results This method could achieve baseline separation. The linear range was within 1 ~ 12 mg/mL. The intra-day RSD was less than 2%. Peak area was relative steady within 6 h and RSD was less than 2%. Conclusion The compatibility of mezlocillin sodium with 0. 9%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10% dextrose injection,5% dextrose injection and 5% dextrose+0. 9%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during 6 h is stable respectively, and it can be used for clinic.%目的考察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4种临床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按临床常用剂量配制美洛西林钠的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以及5%葡萄糖+0.9%氯化钠注射液,考察上述4种配伍液于0、0.5、1、2、3、4、5、6 h的pH值、颜色和澄明度外观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在上述时间点下,配伍液中美洛西林钠的含量变化.采用BDS-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5.8)∶甲醇(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 ℃,进样量:1 μL.结果以本实验所建立的色谱条件对美洛西林钠进行检测,专属性好,能达到基线分离,美洛西林钠的线性范围为1~12mg/mL(r=0.999 9),日内精密度RSD<2.0%,4种输液配伍液在6 h内峰面积均无明显变化,变异系数RSD均<2.0%.结论美洛西林钠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以及5%葡萄糖+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稳定,临床上可配伍使用.【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年(卷),期】2011(014)005【总页数】4页(P397-400)【关键词】美洛西林钠;配伍;稳定性;高效液相色谱法【作者】臧治满;李晨晨;谭爱萍【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药局,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药局,大连,116011【正文语种】中文美洛西林钠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常用于革兰阴性菌中敏感菌属所致的感染[1]。
关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说明书中的“溶媒”问题探讨

关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说明书中的“溶媒”问题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美洛西林钠是否能用0.9%NS溶解稀释。
方法查阅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资料,对其能否用0.9%NS溶解稀释找出答案。
结论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可以用0.9%NS溶解稀释,且其稳定性良好;用5% GS溶解稀释时,不会有沉淀产生,但最好在2小时内用完;最好不使用10%GS溶解稀释。
【关键词】美洛西林钠溶媒稳定性【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395-02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注射用美洛西林钠(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说明书的表述如下:【用法用量】: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
肌内注射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溶解,静脉注射通常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5.避免与酸碱性较强的药物配伍,pH4.5以下会有沉淀产生,pH4.0以下及pH8.0以上效价下降较快。
而5%GS的pH为3.2~5.5[1],厂家常控制在4.0,而GNS的pH为3.5~5.5[2],厂家常控制在5.0。
说明书是否相互矛盾?说明书中为何没提及可以使用0.9%NS溶解?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能否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带着上述问题,笔者经查阅相关文献,对此做一综述,若有不妥之处,请同行不吝指教。
临床用药须知(2010)[2]及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第1版)[3]中均未提及选择何种溶媒,但提及“与pH4.5以下的物质配伍会有沉淀产生,与pH4.0以下及pH8.0以上的物质配伍,可降低抗菌效价”。
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第1版)中还提到“本药溶于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在20摄氏度以下,24小时内超过10%的药物会分解”。
中国国家处方集(2010)[4]的【用法与用量】同说明书。
马丁代尔药物大典[5]亦未提溶媒的选择。
新编药物学(第十五版) [6]中指出青霉素类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增强均可使之加速分解。
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分析

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分析发表时间:2016-04-19T10:59:44.5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32期供稿作者:张丰来[导读] 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本文主要对氟罗沙星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
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甘肃省静宁县 743400摘要:氟罗沙星注射液是临床上一种广泛应用的新型的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主要用于治疗由于肠杆菌科细菌等敏感菌引起的中、重度呼吸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败血症等。
临床上主要将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其他常用药物配合使用。
本文主要对氟罗沙星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给氟罗沙星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氟罗沙星注射液;常用药物;配伍稳定性氟罗沙星注射液是一种喹诺酮类抗生素,以毒副作用小、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以及长效为主要的临床特点,能够对细菌旋转酶进行有效的抑制,通过对细菌DNA的复制进行有效的阻止而达到快速杀菌的作用[1]。
因临床上主要将氟罗沙星注射液与输液剂、抗生素、中药注射液等进行配合使用,因此研究氟罗沙星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报告如下。
一、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常用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模拟临床用法,在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2ml的氟罗沙星注射液,然后分别将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这6种临床上常用的注射液加入到容量瓶中,将其充分摇匀后放在室温中进行为期24h的观察[2]。
氟罗沙星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以及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24h后,配伍液的pH值较为稳定,含量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外观颜色略微加深,可以进行配伍;但是氟罗沙星注射液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以及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分别混合后,发现混合液会在2h出现沉淀现象,配伍稳定性较差,因此不适合配合使用;氟罗沙星注射液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混合后,会在4h出现沉淀现象,配伍稳定性较差,因此也不适合配合使用。
几组输液发生药物配伍变化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86医药论坛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9月第6卷第17期G ui de of Chi na M edi ci ne,Sep t em b er2008,V06,N017几组输液发生药物配伍变化的原因分析和对策李春媛【摘要】目的分析几组输液发生药物配伍变化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文献,证实几组输液的药物存在配伍反应;避免两种药物在输液管中相遇发生配伍反应可采取4种方法.结果方法1和方法2简单方便,可操作|生强,可作为常规处理方法.结论药物配伍变化影响合理用药且原因复杂多样,应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避免.【关键词】药物配伍;氟罗沙星;穿琥宁;对策中图分类号:R9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7-0086—02药物配伍变化为临床剂型因素对合理用药影响的主要表现之一,可导致临床用药问题和用药质量低下,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111.笔者对本院临床科室反映的几组输液发生药物配伍变化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发生药物配伍变化的几组输液.见表1表l几组输液的药物和用法组别药物川法…。
1.矾钧葡帮j:射液2fiom i÷注射用荚洛两林铀1.09×4土皮试,舒脉滴注1。
…2.氟罗沙基葡绚亳|I}注射液100M:0.49静脉滴注。
.,。
I.5%葡萄糖注射液100m卜注射_I{;I吠布两林钠0.59x3支皮试,静脉滴注…一“2.氟罗沙晕镝向精f}射液100M:0.49静脉滴注。
…。
1.弱葡萄糟汀射液250rnl汴射用穿璃宁0.49×2支静脉滴注1~4’2.氟罗沙星钧葡塘注射液L OO M:0.49静脉滴注……。
1.5%葡舒帮冲射液250m1阿米卡争沣射液0.29×2支;;I}脉滴洼……。
2.酰柏曲柏汴射液'250:nl一注射J日夯琥宁0.49×2立静脉滴;_午2原因分析第一、第二及第三组输液的药物配伍为氟罗沙星与其他药物的配伍。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临床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临床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作者:邵蓓新,冯国旗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第08期[摘要] 随着新药的不断开发、研制和上市并先后用于临床,药物的联合使用在临床上越来越多,恰当的联合用药,可以达到增强临床疗效的目的,但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不仅无法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相反却会遇到一些联合用药禁忌,导致疗效降低。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临床观察,简要分析介绍了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临床常用注射剂药物配伍的稳定性,以供临床选用药物时参考。
[关键词] 替硝唑;注射剂;配伍;稳定性[中图分类号] R9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b)-017-02替硝唑为临床常用的抗厌氧菌药物,其抗菌活性较甲硝唑强2~4倍,被广泛用于普外科、妇产科、口腔科、消化内科治疗或预防厌氧菌感染,多用其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其葡萄糖注射液的pH为3.5~5.5(4 mg/ml)[1]。
且与其他注射剂药物的联合使用在临床上亦极为多见,为了药物联合应用的安全、有效,现就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临床常用注射剂配伍稳定性进行简要分析,供临床选用药物时参考。
1 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的注射剂药物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地西泮、硝酸甘油注射液存在物理性配伍禁忌,可致溶液浑浊、沉淀、变色或活性降低[1]。
2 与替硝唑注射液不宜配伍的注射剂药物氟罗沙星注射液与替硝唑注射液混合,2 h内有白色沉淀产生;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混合,6 h内混合液外观、pH值、氟罗沙星和替硝唑的含量均变化不大。
故氟罗沙星注射液与替硝唑注射液不可配伍使用,而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可配伍使用[2];头孢甲肟与替硝唑注射液的配伍液在5、25℃24 h内澄明,但37℃时百分含量变化大,故不宜在高温条件下久置[3]。
3 可以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注射剂药物3.1 加替沙星和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25℃条件下,观察配伍液在6 h内的外观、pH值的变化情况,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其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加替沙星和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液在6 h内以上各项均无显著变化,故注射用加替沙星和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在室温下6 h内可以配伍使用[4]。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输液配制的注意事项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输液配制的注意事项
说明:
根据氟喹诺酮的化学性质,使用本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时应注意:
1. 如果是注射用粉针剂应按该药品说明书或上述表中的要求选择溶媒(即输液)。
2. 严禁将其他制剂加入含本类药品的瓶中静脉滴注,也不可将其他静脉制剂与本类药品经同一静脉输液通道使用,如果同一静脉输液通道用于输入不同的药物在使用本品的前和后,应用与其他药物相溶的液体冲洗输液通道,或更换新的输液皮条。
3. 输液皮条的选择,应按上述表中的要求,确定使用避光输液皮条或普通输液皮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洛西林钠与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禁忌
金亚红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8(017)032
【摘要】秋冬季节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增多且症状相对比较重,临床上为了控制感染,常联合使用抗生素,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美洛西林钠(商品名:力扬)为半合成青霉素,用于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中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商品名:千乐安)为喹诺酮类药物,可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及肺炎等呼吸系统感染。
【总页数】1页(P5068)
【作者】金亚红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湖市中医院,浙江,平湖,314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3
【相关文献】
1.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磷霉素存在配伍禁忌 [J], 吴爱琴;麻青芽
2.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丹参存在配伍禁忌 [J], 王海涛;王兰萍;张丽香
3.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J], 罗永祥;罗怀胜
4.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存在配伍禁忌 [J], 于爱英;王大伟
5.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J], 唐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