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推断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B、C、D、E是由H、C、O、Cl、Na、Ca组成的五种初中常见化合物,其中A、B、C、D各代表酸、碱、盐和氧化物中的一种物质,通常情况下E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

如图用圆和方框表示这五种物质。

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写出物质C的常见用途____________;(2)写出检验物质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图中的两种物质可以制取烧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Ca(OH)2+CO2=CaCO3↓+H2O Ca(OH)2+Na2CO3= CaCO3↓+2NaOH【解析】【分析】【详解】E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因此E是水;E能够和C相互转化,因此C是氢氧化钙;C能够和D反应,因此D可能是二氧化碳;C还能够和B反应,B能够和A反应,且A、B、C、D各代表酸、碱、盐和氧化物中的一种物质,则A和B只能是酸或盐,如盐酸、碳酸钠,因此:(1)物质C是氢氧化钙,可以用于重要的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等;故答案为改良酸性土壤;(2)物质若D为二氧化碳,则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看是否变浑浊,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a (OH)2+CO2=CaCO3↓+H2O;(3)利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可以制取烧碱,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2.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六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图。

(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图中用“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A与B两溶液可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一种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剂,C在农业上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D可用于制玻璃,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分别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溶质的化学式):B___;D___。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推测题综合题汇编及详尽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测题1.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有物质间的转变关系.此中,常温下A、 B 是黑色固体, B 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4:1; C 的浓溶液可用作干燥剂; G俗称纯碱;反响②和③各能生成一种积淀,且积淀颜色不一样。

图中“—”表示两头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响;“→”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变关系;反响条件、部分反响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 G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响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响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响②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Na2CO3 2CuO + C 高温 2Cu+CO↑ CuSO4+2NaOH= Cu( OH)2↓+Na2 SO4生成白色沉淀【分析】 A、 B 是黑色固体, B 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4:1, B 可能是氧化铜, A 可能是碳, C的浓溶液可用作干燥剂故 C 可能是稀硫酸,G俗称纯碱,故G是碳酸钠,硫酸和氧化铜都能生成E,故 E可能是硫酸铜, D 能生成碳酸钠,且与 E 反响有积淀,故D可能是氢氧化钠, E 与 F 反响能生成另一种颜色的积淀,故 F 可能是氯化钡,经推理,该剖析结果正确;(1) G的化学式为Na2CO3;(2)反响①是碳与氧化铜反响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响方程式为2CuO + C 高温2Cu+CO↑;(3)反响③是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响生成氢氧化铜积淀和硫酸钠,故反响方程式为CuSO4+2NaOH=Cu( OH)2↓+Na2 SO4;(4)反响②是硫酸铜与氯化钡的反响,故反响现象是有白色积淀生成;2.A~ H 是初中化学常有的物质,其互相转变关系如上右图所示,此中 A 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 B 用于改进酸性土壤。

中考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在下面关系图中,A 、B 、C 、D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甲、乙分别是酒精燃烧时一定会产生的两种物质,丁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G 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蓝,J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1)写出化学式:甲是_____,丁是_____,G 是_____;(2)写出A 与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3)写出E→F 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H 2O CaCO 3 NH 3 2222H +O 2H O 点燃 22CaO+H O Ca(OH)═ 【解析】【分析】丁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所以丁是碳酸钙;G 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所以G 是氨气;J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所以J 是氧化铁;甲、乙分别是酒精燃烧时一定会产生的两种物质,甲可能是水,乙可能是二氧化碳;丙是碳酸;碳酸和F 反应生成碳酸钙,则F 可能是氢氧化钙;E 和水生成氢氧化钙,E 是氧化钙;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硫,所以乙是二氧化碳;A 、B 、C 都是单质,A 和B 点燃生成水,B 和C 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 是氢气;B 是氧气;C 是碳;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H ,H 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D 是单质,D 是铁,把以上各物质代入框图进行验证,符合要求。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甲是水,化学式是H 2O ,丁是碳酸钙,化学式是CaCO 3,G 是氨气,化学式是 NH 3;(2)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222H +O 2H O 点燃; (3)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22CaO+H O Ca(OH)═。

2.如图 A ﹣F 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的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 A 常温下为液体,F 是一种难溶性 的蓝色固体.(资料: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名称是_____;F 的化学式为_____.(2)反应①的现象为_____;(3)写出另一个 F 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答案】(1)A 水F Cu (OH )2(2)黑色固体变为红色,且有水珠出现(3)Cu (OH )2+H 2SO 4====CuSO 4+2H 2O 复分解反应【解析】试题分析: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且A 是一种液体,说明F 是氢氧化铜,而A 是分解后得到的水,同时E 是氧化铜,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氢气能够和氧化铜反应得到水和铜单质,说明C是氢气,而B是氧气,二者反应得到水。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 、B 、C 、D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A 、B 、C 、D 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 为无色液体,C 为黑色固体,则A 为________,C 与D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2)若A 、B 、C 、D 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 在常温下为气体,C 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 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写出B→C 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H 2O CuO+COCu+CO 2 或342Fe O +4CO 3Fe+4CO 高温 Na 2CO 3 +Ca(OH)2 =CaCO 3↓+ 2NaOH【解析】【分析】【详解】(1)常温下,A 为无色液体,A 是 H 2O , 2222H O 2H + O ↑↑通电,C 为黑色固体,C 可以是CuO 或 Fe 3O 4,A 、B 、C 、D 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 是CO 。

C 与D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uO+CO Cu+CO 2 或342Fe O +4CO 3Fe+4CO 高温(2)A 、B 、C 、D 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 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 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C 是NaOH ,A 在常温下为气体,A 是CO 2,B 是Na 2CO 3,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 2CO 3 +Ca(OH)2 =CaCO 3↓+ 2NaOH2.在一次化学课堂活动中,老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游戏,要求五位同学分别佩戴下列铭牌:铝、氧气、二氧化碳、硫酸铜、氢氧化钠,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位置(图中“一”表示相的两位置代表的“同学”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位置代表的“同学存在转化关系)。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步反应的转化):(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含量过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写出一个符合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若B为密度最小的气体,A、C的化学式可以是_____(填序号)①HCl、H2O ②H2SO4、NaOH ③H2O2、H2CO3(3)若A、B、C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B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B→C发生中和反应,则A 可以是__________,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 + H2O = H2CO3(合理答案均可)①CaO Ca(OH)2 + 2HCl=CaCl2 + H2O (合理答案均可)【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

(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含量过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则B是二氧化碳,A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H2O=H2CO3;(2)B为密度最小的气体,则B是氢气,盐酸与活泼金属反应能转化为氢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能转化为水,故选①;(3)B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则B是氢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A是CaO;又B→C发生中和反应,则C可以是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2HCl=CaCl2 + H2O。

2.A、B、C、D、E是由H、C、O、Cl、Na、Ca组成的五种初中常见化合物,其中A、B、C、D各代表酸、碱、盐和氧化物中的一种物质,通常情况下E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

如图用圆和方框表示这五种物质。

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依据转化关系图,写出符合要求的一组答案。

(1)若反应①为置换反应,且A为单质,则C为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若反应①为中和反应,反应②无明显变化,反应③有沉淀生成,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A的名称是_____,E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H2O(或CO2) 2Cu+O22CuO 稀盐酸 NaOH【解析】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反应①为置换反应,且A为单质,单质和氧化物反应生成单质和氧化物,所以A可以是氢气,B是氧化铜,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所以C是水,D是铜;反应反应①为中和反应,②无明显变化,反应③有沉淀生成,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A是酸,B是碱,A可以是盐酸,B可以是氢氧化镁,C是水,D是氯化镁,E是氢氧化钠,然后进行验证即可。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1)反应①为置换反应,且A为单质,单质和氧化物反应生成单质和氧化物,所以A可以是氢气,B是氧化铜,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所以C是水,D是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是H2O,反应③是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 ;(2)反应反应①为中和反应,②无明显变化,反应③有沉淀生成,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A是酸,B是碱,A可以是盐酸,B可以是氢氧化镁,C是水,D是氯化镁,E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盐酸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水,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氢氧化镁,推导正确,所以A是稀盐酸,B是Mg(OH)2,E是NaOH。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015年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剖析

2015年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剖析

中考复习专题之推测专题2015 年中考化学推测题知识必备2015 年中考快到临了,化学中的推测题成为好多童鞋的难路虎,特此汇编一些百考不衰的推测题知识与经典题型。

推测题就好似是公安人员侦破案情,重要抓蛛丝马迹,并以此为打破口,顺腾摸瓜,最后推出答案。

解题时常常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显然或隐含的条件,抓住打破口(打破口常常是现象特点、反响特点及构造特点),导出结论,最后别忘了把结论代入原题中考证,若“路”走得公则已经成功。

在平常,一定具备一些“实用”的知识(题眼),如:1、碳酸盐能溶于盐酸或硝酸,并放出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污浊的气体―― CO2。

2、含 Cu2+的溶液呈蓝色,含 Fe3+的溶液呈黄色。

3、 CuSO4粉未为白色,但它的晶体―― CuSO 4?5H2 O(胆矾)却显蓝色,但胆矾受热后又会变为白色(CuSO4)。

4、蓝色絮状积淀为 Cu(OH) 2,红褐色絮状积淀为 Fe(OH) 3。

5、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积淀有两样:AgCl 和 BaSO4。

6、分子量为 100 的白色积淀为 CaCO3.中考化学推测题常用“题眼”知识点概括蓝色CuSO4、 Cu(NO 3)2等含 Cu2+的溶液浅绿色FeCl2、 Fe(NO 3)2、 FeSO4等含 Fe2+的溶液溶液颜色黄色FeCl3、 Fe(NO 3)3、 Fe2(SO4)3等含 Fe3+溶液紫红色KMnO 4溶液淡蓝色H2、 S(空气中)火焰颜色蓝色CO、CH 4蓝紫色S(氧气中)无色无味O2、 N2、H 2、 CO、CO2、CH 4常有气体有刺激性气味SO2、 NH 3、 HCl黄色硫磺( S)暗紫色高锰酸钾( KMnO 4)、碘( I2)绿色Cu2(OH) 2CO3(铜绿)蓝色积淀Cu(OH) 2常有固体红褐色积淀Fe(OH) 3红色Cu、赤铁矿、铁锈主要成分 (Fe2O3)、红磷 (P)黑色Fe3O4、 CuO、 MnO 2、 C 粉、 Fe 粉白色积淀(可溶于酸)CaCO3、 BaCO3、 Mg(OH) 2白色积淀(不溶于酸)BaSO4、AgCl1.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O)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Al )元素之最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Ca)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C)1.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2.使澄清石灰水变污浊的气体是CO2,但通入 CO2后变污浊的溶液不必定是澄清石灰水,也能够是Ba(OH) 2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推断题1.(苏州)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①②B. ①③C.②③D.①②③2. (黄冈)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3. (荆门)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右图中所示的所有反应。

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C )A.HCl NaOH BaCl2 Na2SO4B.HCl Ba(OH)2 Na2SO4 BaCl2C.H2SO4 Ba(OH)2 Na2SO4 BaCl2D.H2SO4 NaOH BaCl2 Na2SO44. (武汉) 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B.反应②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5. (武汉) 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一种或几种。

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⑤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 和CuO 。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孝感)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下列符合对应反应关系的选项是A7. (乐山) 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C8. (乐山) A.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条件略去)。

已知:五种物质均含有铜元素,且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价;A 为单质,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物质B; C 溶液与铁反应可得A ;C 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得D ,同时又白色沉淀生成;D 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E 。

结合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 、①反应是吸热反应B 、C 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 、②反应中和反应 D. C 、D 、E 均是盐类9.(大庆)下列物质的转化过程不符合A ⇌B→C 的是()A. CO ⇌CO2→CaCO3B. CO2⇌C6H12O6→H2OC. O2⇌H2O→H2D. Cu ⇌CuO→Cu(OH)210.(荆州)小明设计了下列四组物质,要求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一步转化,其中错误的是(▲)A .Na 2CO 3→NaCl→NaNO 3→NaOHB .C→CO→CO 2→Na 2CO 3C .Cu→CuO→CuSO 4→Cu(OH) 2D .CaCO 3→CaO→Ca(OH) 2→NaOH11.(荆州)如图所示,处于连线两端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组别是(▲)甲 乙 丙 丁A C O 2 H 2SO 4 CuO选项 A B C D 甲 Ca(OH)CO H Fe X Y Z A H 2SO 4 H 2 H 2O B CuSO 4 CuCl 2 Cu(OH)2 C H 2O H 2 CO 2 D Ca(OH)2 NaOH Na 2CO 3甲 丙 丁乙B Fe H 2SO 4 CuCl 2 NaOHC NaOH CO 2 KOH CuCl 2D Na 2SO 4 Ba(OH)2 HCl Ba(NO 3)21.(天津)A 、B 、C 、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其中A 为无色气体单质,B 、C 为氧化物,且B 为有毒气体,D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

(2)写出由物质C 转化为物质B 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物质C 与过氧化钠(Na 2O 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 的化学方程式 。

(1) O 2 CaCO 3 (2)C + CO 2高温2CO (3)2CO 2 + 2Na 2O 2 = 2Na 2CO 3 + O 22. (安顺) 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物质A 的化学式是 ;写出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E 的化学方程式: 。

(1)CuO 化合反应 (2)3CO +Fe 2O 32Fe +3CO 2 (2分)(答案符合题意即可)(3)Fe +CuSO 4=FeSO 4+Cu (2分)3. (娄底)在下图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 为最常见的酸,D 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G 为蓝色不溶物。

图中“—”表示相连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表示由两种物质可制得另外两种物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1)C 物质的化学式为 50(2)化学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 51(3)A 物质所属类别为 52(填“氧化物”、“酸”、“碱”或“盐”)A CB D E F G X 溶液 过量稀硫酸 红色固体 浅绿色溶液 无色气体 O 2加热 Y 高温 ① ② ③④4. (南昌) 如右图所示,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物质。

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 ”表示相互能反应。

F 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 、E 组成元素相同,B 、C 、G 成为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 制取G 。

(1)F 的化学式是 ;物质A 的一种用途是 ;(2)D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图中涉及B 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Ca (OH )2,除锈(气体答案合理亦可)(2)2H2O2===2H2O + O2↑ (3)复分解反应5. (南京)图中的A~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分别是由H 、O 、S 、Na 、Ca 、Cu 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

其中B 、E 是氧化物,E 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2:3;C 、F 、H 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 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G 的溶液呈蓝色。

图中的“—”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G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写出E 和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 和H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C→B 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CuSO4 (2)SO 3+2NaOH=Na 2SO 4+H 2O (3)复分解反应(4)Cu(OH)2CuO+H 2O6. (黄冈)A~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 、C 组成元素相同,C 、D 、E 、F 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 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1)E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a(OH)2;CO2(2)① C+ O2===CO2 (合理即可) ②Ca(OH)2+ Na2CO3 = CaCO3↓+ 2NaOH7. (武汉)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从C到D液体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4)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原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过滤;再向滤液中加,观察现象。

8. (襄阳)A-I是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D、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G、H、I、F也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B、C中含有同种元素,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

图中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1)物质B 的化学式: ;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9. (孝感)A 、B 、C 、D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A 、B 、C 、D 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 为无色液体,C 为黑色固体,则A 为 ,C 与D 发生的化学反应 (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2)若A 、B 、C 、D 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 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 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A 为 ,写出B→C 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H 2O (或水) 不是(2)CO 2(或二氧化碳) Na 2CO 3+Ca(OH)2=CaCO 3↓+2NaOH(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0. (宜昌) 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图是不同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图。

其中 A 、B 、C 、D 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且都含有铜元素,B 为黑色粉末,C 为红色粉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